2016年的了不起的菲丽西,说实话给当时还是小孩的我带来了不少震撼。
菲丽西不懈努力并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真的励志到当时的我了。
但是当我上网去搜时,结果并不似我想像的那样。
当我以为会有很多直呼“励志”的评价时,网上骂名一片,主要是针对影片的三观。
时隔四年,我重温了这部影片。
影片令人称赞的是以19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处处都有法国独有的小浪漫。
菲丽西这种致敬舞蹈致敬梦想的精神让人感动,努力、拼搏,并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而影片不足之处是在于菲丽西的塑造,这是一大遗憾。
这样强压着十几天就能练出一个芭蕾巨星,确实有点牵强。
毕竟芭蕾舞蹈演员光是练基本芭蕾就需要三四年,然后才能开始练足尖,穿足尖鞋;菲丽西的八音盒也是一大华点,电影中多次体现了菲丽西的八音盒,我一直以为在电影后期会借这个八音盒揭露身世或者认亲这样的感情线,没想到这就是起了一个让菲丽西偷取他人录取通知书的借口。
大部分的疑点就在于这几个方面:窃取他人录取通知书、一天能pass掉一个苦练十几年的女孩最后十几天就能登台表演古典芭蕾的代表作《胡桃夹子》、老师的偏袒和帅气男配的青睐以及主角光环到爆的帮忙擦了地就得到了原本是顶级舞蹈家最后只能当清洁女工的倾囊相授???
这就来到我的标题:两个角度,两个世界。
第一个角度:理智的角度。
为什么很多人看不下去?
因为这部影片实在对于那些不是主角的孩子不公平。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一定会成为有金手指的主角。
比如菲丽西窃走人家的通知书。
就算她有再高尚的理由,也不能借此来窃取他人成果。
特别是2020年查高考顶替这件大事的出现,让我不禁联想到电影这个情节。
菲丽西的行为和那些借别人身份拿别人录取通知书改变别人的一生的那些人有哪些区别?
试想而知,如果勒奥夫人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前来确认,那么卡米耶的一生就会遭受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勒奥夫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卡米耶虽然没有似菲丽西那么热爱舞蹈,但她这么多年一定为之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和艰辛,甚至是痛苦和眼泪。
她可能受过伤,可能为之舍弃了很多时光。
虽然我们作为“上帝”看到了最后卡米耶没有得到这个演出机会,可是当时的卡米耶不知道。
万一她成功了呢?
对于当时的她们都是一个变数。
那么我们就不能剥夺她的权利。
还有其他的孩子们。
从电影梅拉特的身份可以看出他是巴黎歌剧院最厉害的大师,那么他带的班肯定收的是最厉害的孩子。
并且这个班的孩子厉害到什么地步?
她们是可以与当今最厉害的舞蹈演员同台演出《胡桃夹子》的候选人,每一个她们都可能是上台的那个。
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一个只练了十几天的能一天PK掉一个这么优秀的舞蹈演员?
你说她在孤儿院也练过,好吧,这还真得感谢她在孤儿院的破坏公物,不然她要是不动一动跳一跳拉伸一下估计连开胯都开不了。
你说奥黛特给她集训过,那么至少我看来大概也就一天练个板块,弹跳、柔韧、平衡力、专注、留头甩头,不可能梅拉特每上一节课就让孩子们就做这么一个动作。
比如第一天练弹跳,假设一节课两个小时,梅拉特就让她们跳两个小时?
不可能吧。
那总得有别的动作吧。
那请问当奥黛特没有练到这个动作时菲丽西怎么做这些动作?
她妈妈冥冥之中告诉她的?
这样看来,这无疑是对这些付出了那么多的女孩的努力的否定,也是对她们最大的不公平。
要是被一个强大的对手打败,心甘情愿;关键是,对手竟是一个啥都没学过的金手指女主。
这就跟伏地魔和哈利·波特一样,你说老伏心里高兴吗?
呸,你说她们高兴吗?
她们心甘情愿吗?
第二个方面:理想的角度。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单从菲丽西奋斗这个角度真的很励志,并且舞蹈和配乐也很美。
菲丽西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努力去完成梦想这一点就很难能可贵,试问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她没有出身,没有父母,单枪匹马杀到巴黎来,就为了心中的那对舞蹈纯粹的热爱。
她知道对手强悍,可是她还是依然决定对抗到底。
凭着那纯粹的热爱,她撑到了最后,把爱灌注到舞蹈里,把舞蹈融入到生命中,这种纯粹本身就很美好。
在遭遇挫折后她虽迷茫过,但最后还是不放弃重拾信心,并且最后触及梦想。
这种坚韧本身就很令人感动。
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时,她还能做到坚守初心。
在别人的看扁和自身的不足下,她没有自卑,更没有放弃,她保持自信和努力,坚定不移,一步一步走向梦想。
这更是让人由衷地钦佩。
我认为,影片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四个字:初心、热爱。
没有什么比初心更难能可贵,也没有什么比热爱更能推动人成长。
坚守初心是这个世上我觉得最难做到的事,因为人要面对的挫折太多了,多到怀疑自我。
能坚守梦想并把热爱注入梦想,这种精神恐大部分人都难以拥有。
当然,影片在设定上也确实太想和迪士尼靠近了。
这就造成了很多瑕疵甚至是令人作呕的设定和情节,但你不可否认的是抛开这一切,菲丽西的励志菲丽西的初心确实能打动很多人的心。
我不能同意看电影不注重三观,但我也不能认同唯三观而论。
坚持你的正确三观(前提是你得有正确三观),然后,领悟初心。
以上。
BTW,我觉得奥黛特那条线没有挖干净。
奥黛特明显是个有故事的人,可是电影仅用一场大火交代了她的全部。
梅拉特和她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们可以当做法式小浪漫,那么勒奥夫人对奥黛特的莫名其妙的敌意和最后她说“和奥黛特一样”似乎是她知道什么就很奇怪了。
除非你来个奥黛特外传,那么奥黛特这条线完全是多余,没有推动情节发展不说还使电影不够完整。
以上的以上。
英语老师晚自习放给我们看的 目的很明显——灌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毒鸡汤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还行 对于我们这种十四五的初三生实在是显得太幼稚 里边的很多情节不合理也不连贯 搞得我以为自己看了删减版 比如那两个老师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又为什么分开 老师到底是怎么残疾的 菲丽西的父母是谁 为什么会变成孤儿 很多都没有交代清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一直不理解 为什么米卡尔每天举铁就差36524练舞了 菲丽西零基础学了几个月就超过她了?
这合理吗 灌鸡汤也不能这么灌啊 还有这俩小孩看着就五六年级吧 接吻啥的是不是过于超前了
对中文片名不感冒,但我知道知道外国片名得翻译得大众化。
配音和我的预期有出入,配乐也是一样,可能是习惯了美国动画的风格。
动画就是单纯而且夸张,常见的——出身低微的小孩受落寞的大师的指导,打败出身不俗有实力但没有热情的对手——这样的剧情。
俄罗斯王子似乎和勒奥家的姑娘一样,人设上有一定的毛病,但作为孩子还是没有太过分的,王子虽然轻浮但没有咄咄紧逼,勒奥虽然任性霸道也知错能改。
一开始感觉在维克多这条线描写欠合理,后来想想也没有,孩子的青春也就是这样带些鲁莽和自私,容易情绪化,但仍旧抱有那份奋不顾身。
家长一辈的设定里有好也有坏。
好的部分是在,菲丽西在被赶回孤儿院之后,孤儿院的家长能支持她回巴黎追梦,这我是真没想到。
这就表现了真正关爱孩子的家长,会防止孩子乱跑,会防止孩子胡乱做梦,但不会妨碍努力追梦的孩子。
而勒奥家的妈,贯彻了刻薄恶毒的风格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最后居然拿着扳手和大锤子去打小孩,张牙舞爪地像一些玄幻童话里的巫婆,我真觉得不合适。
最后的选拔时两个候选人斗舞,斗舞的概念我知道街舞有,在优雅的芭蕾里引入斗舞也确实是个创意。
没有过度挖掘老师黛丝特的过去,这我可以接受,但我觉得埃菲尔最后要是露个脸,肯定会是个小惊喜吧。
还是露脸了我没认得?
该片讲述了孤儿院长大的小女孩菲丽西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她和小伙伴维克托结伴逃离孤儿院,勇闯巴黎的故事。
身在孤儿院的菲丽西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于是和自己想成为发明家的维克多一起逃离的孤儿院,来到巴黎追梦。
然而中途,菲丽西却与维克多失散了。
独自一人的菲丽西不知不觉来到了巴黎歌剧院,却差点被管理员当作可疑人物抓起来,幸而一个跛脚的清洁工奥黛特将她收留,让她在雷吉纳夫人家里打工谋生。
这户人家的小姐卡米耶非常高傲,她通过母亲的关系能够进入巴黎歌剧院学习,正在等待录用的通知书。
她狠狠地嘲笑了菲丽西的舞蹈梦想,将菲丽西身上留下的母亲的遗物——一个芭蕾舞音乐盒摔下楼打碎了。
正当菲丽西愤怒而又失望之时,卡米耶的录用通知书到了。
菲丽西心生一念,决定冒充卡米耶进入歌剧院学习。
以“卡米耶”的身份进入歌剧院学习的她得到了院长热情的接待,然而严格的导师梅拉特却不这么想。
没有任何基础的菲丽西被认为是走关系才进入剧场,正直的梅拉特就总是想方设法地刁难她,希望她主动退出。
奥黛特在菲丽西身上看到了可能性,她开始教导菲丽西,在树上挂了一个铃铛,铃铛下有一个小水洼。
奥黛特要求菲丽西不断地跳跃去碰那个铃铛,直到落下时不会溅起水花。
菲丽西进步很快,也吸引了俄罗斯的舞蹈王子鲁道夫。
她再见到维克多时,维克多也已经在自己发明家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然而已经见识到巴黎花花世界的菲丽西,却与维克多有了隔阂。
菲丽西一次偷偷跑出来和维克多在酒馆跳舞,那种对舞蹈的热情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也包括她的老师梅拉特。
她终于得到了梅拉特的认可。
就在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雷吉纳夫人带着女儿卡米耶来到歌剧院,戳穿了菲丽西的谎言。
梅拉特决定再给菲丽西一个机会,让她和卡米耶进行一场舞蹈比赛。
然而比赛前夜,菲丽西为了王子鲁道夫的邀约,没有听从奥黛特的建议进行最后的练习。
她不仅辜负了奥黛特,也对维克多失了约,却发现鲁道夫也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人。
沮丧的菲丽西在歌剧院的穹顶过了一夜,身心俱疲的她没有以最好的状态去跳舞,比赛失利。
她被送回了孤儿院。
回到了孤儿院的她陷入了低谷,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她想起了自己为什么如此热爱舞蹈,她的母亲曾经也是这样一边拥抱着幼小的菲丽西一边进行舞蹈。
对舞蹈的热爱融入了她的生命。
她决定再次从孤儿院偷跑,这一次,看到了菲丽西努力的好心的管理员亲自送她来到巴黎,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菲丽西开始在歌剧院做清洁工,重新开始。
在歌剧院学习的卡米耶也经常欺负她,不服输的菲丽西与卡米耶比起舞来,这一次,菲丽西跳出了高难度的一跃,而这个动作,卡米耶没有做到。
梅拉特问卡米耶,她是为了什么而跳舞,卡米耶承认,自己是为了回应母亲雷吉纳的期待,而菲丽西回答:“因为舞蹈融入了我的生命”。
卡米耶明白了自己和菲丽西对于舞蹈热爱的差距,决定将上台的机会让给菲丽西。
但是她的母亲雷吉纳夫人却发了疯一样想要阻止菲丽西登台。
在危急时刻,维克多的新发明——滑翔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带着菲丽西及时赶到了现场。
演出顺利进行,然而,这只是菲丽西梦想的第一步,她作为舞蹈演员的梦想,这才真正开启……
这满脸雀斑的女主角看着很是令人讨厌。
完全没有教养,也没有道德感,偷主人家女儿的舞蹈学校通知书冒名顶替去上学,比赛前天晚上去谈恋爱,比赛迟到,摔倒……都是因为舞蹈老师特意给她开后门才留下的。
我觉得那个反派女孩比女主角更真诚更努力更完美。
整个故事情节就是舞蹈老师为了泡女清洁工老给女主开后门的故事。
菲丽西如果没有主角光环,那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孩。
她世故,不求上进,还有那么点顽劣。
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一下子走了好运,得到了一个成为优秀芭蕾舞者的机会。
最后她用天赋和努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样的运气。
此类奋斗史比较容易引起争议,会被批判成不正当竞争。
但反过来看,大多数人都是不完美的,大多数人也会有梦想。
心中要有梦想,才有机会去实现,当然前提是要保持正直。
2022.3.19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童话故事,每次看我都很感动。
从第一次看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已经看了很多遍了,但还没看厌过。
这么说不是因为菲丽西有多励志,或者有多正直,而是看见一个小女孩在追逐自我的过程中磕磕碰碰,时而失意又能重新站起来的那个过程,特别触动我。
或许她有些卑鄙不择手段,但她也会在意识到自己不对的时候,自我反省承认错误。
她会深吸一口气,准备放弃窃取的机会,因为那样做是不正确的。
她会主动坦诚自己的幼稚,向一路支持她的好朋友道歉。
她也会在辜负了老师之后,对她说我错了,我很想你。
或许她的确幸运,能够在最需要的时候遇见母亲一样的导师,可她也会努力为了自己追求的梦想奉上一切。
她没日没夜的练习,从清晨五点一直到晚上都不懈怠地练习。
而她的练习也永远充满热情,充满了她对舞蹈的热爱。
或许她有时会失落想放弃,可她也会在生命中找到答案,重新走上属于她的路。
她会像受到挫折的孩子一样,在无法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感到气馁,近乎放弃。
但她也会从身边找到前进的力量,或许是一个音乐盒,或许是一片微不足道的羽毛,或许是一个帅气男生的鼓励,又或许是支持她,教导她的老师。
评论里说的对,这部电影不适合小孩子看,因为小孩子看不明白这些东西。
他们只能看到这就是一部鸡汤电影,讲的一个孤儿怎么通过好运和冒名顶替而逆袭的所谓励志故事。
我也不知道成年人是否就看得懂这部电影,也或许每个人的感触都有些差别。
我只知道,在经历过无数个自我怀疑的瞬间还能坚持走下去,而身边还有人一路支持你,真的是一件很幸福,很让人感动的一段历程。
最后,电影插曲简直不能再好听,从开头一直到结尾,每一首歌都好听到爆,歌词也很美。
对我来说,升华一部电影的就是里面的配乐~总有人不喜欢童话般美好的结局,但我的心里一直相信,即使结局并不像电影一样完美,但童话般的美好是真实存在的。
就好像,一段真挚的友谊,一次善意的帮助,又或许只是一个音乐盒,一个梦想。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豆瓣评分只有6.5。
扫了一眼,大家是认为菲丽西顶替富家女去法国巴黎国家大剧院学芭蕾是不道德的行为。
其实电影里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给富家母女的设定是为富不仁,并且富家女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院长每天去她妈妈的餐厅免费吃牛排。
富家女扔了菲丽西从小到大相伴的音乐盒子,菲丽西一气之下就拿着她的录取通知书顶替她去学芭蕾。
菲丽西是有过错,但她是个孤儿院的孤儿,她如果不这么做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上层来说,道德是手段;对于底层来说,道德是枷锁;只有中间层的人群,道德于己才有助益。
像菲丽西这样的人,如果固守道德规矩,她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幸亏她的头脑里只有对舞蹈的热爱,而不是那些虚伪的条条框框。
菲丽西因为天赋异禀,受到芭蕾舞老师的青睐,即使在身份曝光后依然让她继续练习芭蕾,参与胡桃夹子的演员选拔。
但在选拔考试的头一天晚上,菲丽西没有好好练功,好好休息,而是没禁住诱惑和自称俄罗斯王子的人出去约会,顶撞给她舞蹈启蒙的女老师,伤害指引她来到巴黎国家大剧院的孤儿院朋友,忘了初心。
理所当然,第二天她迟到并输掉比赛,被送回了孤儿院。
我们今天掉的坑是以前挖的,今天走的路也是以前铺的。
现在,你是在给自己挖坑还是给自己铺路?
这一段我非常喜欢。
一个人在底层想要突破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摸爬滚打和厮杀。
成功来的太容易就不会珍惜,最后浪费了天赋。
此外,在向上的过程中,要克服向下的拖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来自向下的诱惑,懒惰,不自律,有一点成绩了就作,是人类的通病。
所以能成功跃升的是寥寥无几的。
前些年国情好,很多人跟着也赚了不少钱。
赚钱是一方面,把钱能留住是另一方面。
我身边不少人就没有留住这个钱,甚至背上高额债务。
如果他们没有赚到这个钱,也根本不会有以后的债务。
钱好像猛虎,能降服住是最好的工具,降服不住就会被吞噬。
菲丽西回到了孤儿院,经历了短暂的消沉后,马上又开始积极的训练。
她的动作越来越优美,打动了孤儿院的校工,校工骑着摩托车把她送到了巴黎国家大剧院。
之后也就有了对胡桃夹子这个演出最后的角色争夺。
在和对手的对抗中,菲丽西获得胜利,同时赢得了竞争者的认可和尊重,让那个富家女输得心服口服。
一个有天赋的人在追逐热爱的过程中,所有的人和事都给她让路,都来成就她。
但光有天赋也是不行,还要有刻苦的练习。
这个天赋就好像长在悬崖上的草莓,要想摘到它首先得苦练累积。
而有没有天赋的区分是悬崖之上是否有草莓,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最后菲丽西如愿出演胡桃夹子里的小芭蕾舞演员,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几年前看过,今天又重温了一遍,打开豆瓣一看评分并不高。
这或许是挺像爽文剧情,但整体来说,我是觉得不错的,从中最让我铭记的就是“你为什么要跳舞”,因为它一直都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真正的热爱是不会被浇灭的,就算是很多人都说梦想只能想想,转换一下思维,只有因为各方原因没能实现梦想心有不甘或者是根本没有梦想的人才会这么去说,去打击他人,虽然他可能不是个坏人。
不管别人怎么说,just do it,你所热爱的你用内心去表达的,就是最好的。
再一次告诫了自己,做个好人,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
我也想要未来的他最初是喜欢上我优秀的吸引人的地方,爱上的是我最本真的自己。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4617670233630.html 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茜》讲述了孤儿菲丽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她和想成为发明家的好朋友维克多从孤儿院里逃出来,前往巴黎。
一位名叫奥黛特的好心女士收留了菲丽茜,让她和自己一起打扫一个贵妇人的宅子。
贵妇人的女儿卡米耶傲慢无礼,故意摔坏了菲丽茜的"妈妈留给她的音乐盒。
…… 菲丽茜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对芭蕾舞的无比热爱。
历经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菲丽茜最终赢得与著名舞者一起演出《胡桃夹子》的机会,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是七年的坚持让我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
因此,唯有坚持才能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唯有坚持才能战胜困难,唯有坚持才能迈向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价值观不正啊~有段芭蕾比试算是高潮~这片我居然都看完了~
柚子妹最近爱芭蕾
看完觉得很讨厌女主。有梦想没有错,贫穷没有错,但偷了别人的身份就是错。看了觉得恶心🤢想要做一个“追梦”电影完全可以有不同方法
标准的鸡汤
麻烦少女最烦人了
法国佬放弃自己在美术和文哲上的强项,尝试迪斯尼式动画的结果,就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咋咋呼呼的傻白甜在开炸天的金手指光环下逆袭白富美。每一个你能想到的老套必走一遍。坏蛋除了坏毫无其他特征。建筑是好的。世博会期间的巴黎,还有Aurélie Dupont亲自下场的编舞是唯二看点。
冒名顶替是无法忽视的硬伤
拍的不错,和我的口味。但我就想说了,偷用别人的录取通知书真的很好吗?这片有点漏洞,但还是挺好看的。
给孤儿院添乱、破坏公共财产、擅自闯入国家歌剧院、死皮赖脸求陌生人收留、偷走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并冒充对方去上课,最后成功站在国家歌剧院的舞台上。如果没有主角光环,请小朋友们不要随意模仿。
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太平庸。如果不看场景和配音口音。。你会觉得就是一部普通的好莱坞动画。。没有法国的特色。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人性的真实表现。而不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菲丽西冒名顶替获得试训机会。这本身就是极不光彩的。也许理由就是她对舞蹈的由衷热爱,以及主人家母女的极端刻薄。不这样争取就没有机会圆梦。另外就是,这种天才一夜成名的故事其实不太利于小朋友的身心成长。天赋和努力都不可或缺。
歌不错
厄……故事还行,但是总是哪里不对劲。芭蕾这样的东西可以速成吗?感觉太扯了
正赶上我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看的电影,明知道就是成长温情类型,还是跟着泪点哗哗感动了。唉,谁没有个梦想呢!
一部展现在当代动画技术发展到多么华丽的程度下,缺乏合情合理设定与剧情以及忽视细节的情况下,会多么让人无法投入。细致的画面下,却给人粗糙的不适感。
★★★☆ 特别神奇的一个片,整体节奏特别快,一共90分钟,却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漫长。法国+加拿大摒弃了自己的那一套搞出了个迪士尼励志套路。舞蹈动作设计的简直太美了,音乐也燃的恰到好处。每个人物的情感都铺垫的很好。DD声音真可爱啊。
法国人大概是“真·为艺术不care三观”人设……两星给音乐和舞蹈元素,确实相当精彩优秀;一星给我伦的配音首秀,元气满满的少年音很贴脸~
挺生硬的
盗窃别人的身份,毫不珍惜练习和演出的机会,就这两点我就不是很理解到底哪里“了不起”了。至于仅仅凭借“梦想”和“热情”的小白被扫地僧特训几天就battle掉日复一日努力练习的一众舞蹈生的剧情,实在只能呵呵一笑。
音乐太出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