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上映第一时间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
选这部电影其实只是巧合,因为那场是ladies' night,所以猜想大概是那种迎合女性观众口味的电影。
再加上过去一年原著小说长期霸占畅销榜前几名,让我好奇不已,想看看这又是一部怎样打着“女性”的旗号散布荷尔蒙的好莱坞产品。
然而电影看到最后我很高兴自己预料错了!
这不是一部刻意讨好女性观众的电影,没有塑造公主、英雄或拯救者,甚至没有一个角色是幸福的。
从整体叙事来说,剧本是很成功的。
故事在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之间切换,时间线也在现在和过去之间跳跃。
为了让观众渐渐进入情境,开篇的节奏是比较慢的,内心独白和人物自白轻描淡写的交代出主要人物的大致轮廓。
随着故事的发展,叙事节奏逐渐加快,镜头的衔接和背景音乐的配合逐渐制造出越来越紧迫的气氛。
虽然整体上对白较少、内心戏丰富的风格是文艺片常用的,但悬念被控制的恰到好处,再加上后面情节的急转直下,观众的注意力基本上是被牢牢抓住的。
说它是一部女性电影,大概考虑了几个方面。
其一,整个故事由三个女人各自的故事交织而成,女人是这部戏的核心,其中影片的女主角更是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来刻画。
R是那个火车上的女孩,她每天往返乘坐数小时的火车,途中经过某一站的时候她都会仔细打量路边的一幢房子和住在那里的女人。
通过R的眼睛,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认识了这个女人M。
开篇的一个很长的段落里面,R观察M时的面部特写和透过火车玻璃以R的视角描绘M的镜头有很强的对话意味,让观众感觉到两个彼此陌生的女人之间仿佛存在的联系与对抗。
在后面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中,像这样的主观镜头很多,而且不仅仅是用来解释人物和场景的空间关系的功能性主观镜头,更多的是用以刻画人物。
比如大量或摇晃或运动的跟拍镜头衔接第一视角的画面,来展现R的慌乱、醉酒、愤怒等等情绪。
同时大量的特写镜头给人物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表现空间。
可以说,这是一部深入刻画女人的戏。
其二,整部电影通过三个女人的故事实际上探讨了女人生命中的三个重要议题:女人之为母亲,女人与男人的关系,女人与自己的关系。
虽然这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但导演花费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去刻画三个女人各自的人生困境,远远不止于把三个人物关联起来完成一个凶杀案。
这三个女人的人生困境,可以看成是有代表性的女人的困境。
男人和孩子把这三个女人联系在一起,但电影没有因此而成为女人之间的恶斗那样的故事,甚至也没有成为女人看透真相最终姐妹联手对抗世界那样的故事。
但这三个女性角色都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浑浑噩噩毫无自我到猛然惊醒找回自我,从笼中之鸟战战兢兢到终于以暴力泄愤,从自我否定自我鞭挞中逐渐找到原谅自己重新开始的勇气。
三个女人的困境,她们各自的挣扎或转变,她们带给观众的关于“作为女人”的思考,是隐含于这个凶杀疑案故事之后的人文关怀,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女性”之处。
其三,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毫不做作,并勇敢打碎了一切浪漫幻想。
三个女人都是失败的,一个因为不能怀孕而开始酗酒,后遭前夫抛弃;一个每天做着无法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还被男人当作泄欲工具;一个过着单调乏味的家庭主妇生活,老公对自己不忠。
电影的结局很安慰人的让女主R头一次穿上了颜色明快的衣服,不再酗酒的她看起来整洁漂亮多了。
然而Rachel并没有像浪漫故事里那样重新得回她被夺去的一切,因为现实中也只能是翻过去那一页重新开始。
她最终并没有成为悲情女英雄,只是终于学会了和自己和平相处。
说实话,一部好莱坞电影能把成熟的悬疑犯罪类型片和女性题材揉的这么贴合,原著当然功不可没,但是更重要的导演充满张力和表现力的镜头语言。
一言以结之,这是一部难得的女性电影佳作。
<火车上的女孩>/
垃圾!
人物塑造和情节软弱无力经不起推敲。
这男的有什么毛病一言不合就杀人?
跟他现在老婆不是好好的么?
真有毛病他老婆那么久没有发现?
好歹给个线索呗?
没用的烟雾弹倒是一大堆,什么路过的好心人了,有控制欲的保姆丈夫了,帅气的心理医生了,说明什么啊?
法医都罢工了么,杀了人什么证据都没有?
警察脑子有泡,保姆被杀竟然不查最后出现地点的男主人?
The scene along the train is beautiful, isn't it?on the one side is the peaceful and pellucid sea that brings infinite thoughts into your mind, on the another side are exquisite villas that can trap you into the past story.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Inspiration:1. Is Mecheal a drunk, depressed and degenerated woman? She has lost self-assessment due to her sophisticating liar husband . We cannot completely trust others while we lost our memory or without witness or hearing the words. Try to clarify the truth by asking another one who saw it. It is the key to discover the truth in this movie.2. If there are no rules to ru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man would act like a beast to fuck other female beasts, so did the woman. If human lost their ability of self-control, they will devolute back to original and have no difference to animals. Actually,as human belongs to animal, some their behaviors can be tolerant to some content and be understood. Sex comes from inter-attraction, and copulation is just a kind of way to spread seeds biologically, or to show love, or just to leak one’s sexual desire. In my opinion, these can be forgivable yet can lead to crime if without self-control.3. Once a man had an affair, he could have another. His behavior is submitted to his mind, and his mind has shacked off the bondage of morals. If your relationship is based on the last affair, how can you trust the other to be loyal , and won't hunt the third affair?有道翻译: 一边是宁静清澈的大海,带给你无限的思绪,另一边是精致的别墅,让你陷入过去的故事。
你想选哪一个?灵感:1. 麦切尔是个酗酒、抑郁、堕落的女人吗?由于她有一个迷惑人的巧于说谎的丈夫,她失去了自我评价。
我们不能完全信任别人,当我们失去了记忆,或没有证人或没有听到的话。
试着通过问另一个看到真相的人来澄清真相。
这是在这部电影中发现真相的关键。
2. 如果没有规则来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人就会像野兽一样去操其他的雌性野兽,女人也一样。
如果人类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就会退化到原来的样子,对动物也就没有区别了。
其实,人是动物,有些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是可以理解的。
性来自于相互吸引,而交媾只是一种生物学上播撒种子的方式,或者是表达爱的方式,或者只是泄露一个人的性欲的方式。
在我看来,这些是可以原谅的,但可以导致犯罪,如果没有自控。
3.一旦一个人有了外遇,他就可以有另一次。
他的行为服从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摆脱了道德的束缚。
如果你们的关系建立在上一段恋情的基础上,你怎么能相信对方是忠诚的,而不去追求第三段恋情呢?
本片像是《Gone girl》和《八月:奥色治郡》的组合。
三个普通女人和一个女警探。
猜忌、怀疑、冲突,直至最终的反击和报复,全部重要角色和情节推进都由女人来完成。
而男人相比之下少得多的戏份却无孔不入。
爱情、暴力、理解、背叛,处处都可以看到男性角色主导和欲望的影子。
以女主喝断片儿作为方式隐藏关键剧情,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几乎是现在悬疑片烂大街的既定模式。
但如此的叙事却和最终的故事揭晓结合的尤其出色。
但除了这种基于小说剧情的精彩之处以外,本片并无任何惊喜。
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在美国的时候曾在电影院看过预告片。
预告片剪辑地非常精彩,配乐也非常棒,感觉是一部带点悬疑但并不惊悚的电影,而且预告片是以 Emily Blunt的视角呈现的,她恰好是我非常喜爱的女演员,表演不带一点婊气。
因而回国之后我依然没有忘记这部电影。
老实说,看的时候和看完完全没有想到Gone Girl,到是很赞同短评里有人说的,更像娄烨的《浮城谜事》。
我也同样赞成短评里有人认为原著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作品。
没有读过原著,但在电影里确实可以看出男性都比较脸谱化,尤其是终极渣男Tom,感觉是完全毫无理由地渣,为渣而渣的角色设置。
故事略微狗血。
Rachel酗酒,并不断坐火车经过前夫和其现任妻子Anna的房子。
路途中将另一栋房子的女主妇Meg看做完美爱情的化身。
然而现实却即混乱又讽刺。
Rachel糟糕的前夫竟然是Meg的情人,并在处理婚外情问题中失手杀人。
可以想象三条线在小说叙述中将会是不断变换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文字游戏。
然而,我仍然认为导演将故事里的Rachel和Meg拍得很美。
虽然Rachel大部分时候是个无可救药醉醺醺的酒鬼,但是当看到她把威士忌倒进水瓶里隐藏自己喝酒的事实,同时不断画着所见的Meg和各种场景时,这些细节让人物显得可触而真实。
至于Meg,在电影里也不仅仅是一个性符号,虽然这一人物形象不像Rachel一般丰满,但依然有她的叙事视角,同时还有独属于她的镜头语言。
当然在电影中,Meg的故事也同时通过Rachel来叙述,印象最深的是Rachel去画廊看Meg曾引导过的一幅画,说Meg是an intensively private person with a warm heart。
总体而言,导演最初试图通过不同的角色叙述来丰满整个故事,并将Meg的情人的身份隐藏到最终才揭示,但显然最终影片只能最大程度呈现出Rachel的视角,而Meg以及Anna的戏则显得略为苍白。
因此,预告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叙述视觉的统一,即主要是Rachel的视角,而正片则显得较为混乱,毕竟这并非一部讲述由于话语的局限“人类真相不可知”的罗生门电影,它所想表达的是女性的成长。
这个三个女人和一个渣男的故事并未让我读出任何女性主义的潜在内涵。
准确说我在女性主义研究上的迟钝症是我自己选择的立场。
我刻意回避了让我感到性别困境和性别焦虑的事件,尝试着做一些让我“感到”逃脱性别困境的事情,比如阅读一本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科学书籍,比如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一个人们很容易被骂为“直男癌”和“女权婊”的时代里,我只是简单地逃避,简单地不想去想我的困境。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像“地下室人”,躲在我的地下室里,却念念不忘外界的声音,想象着与那些声音对话,并同时恶狠狠地诅咒。
然而,我可以感觉到影片试图表现女性之间的某种意义的联接,那种并非基于智性探讨的联接,而是一种心灵能力。
例如Rachel看到Meg所引导的那幅画,她能感到Meg内心的痛苦。
她并不知道Meg曾失去过孩子,而Rachel本人也苦求孩子而不得。
在这方面,就我个人观影体验而言,我认为电影是较为成功的。
至少,看完电影,我画了我人生第一幅女性身体素描。
有时候,女性的美还是只有女性自己才感觉得到。
这两个片子被众多网友比较过了,基本一边倒的说《火车上的女孩》比《消失的爱人》差的太远,这种感官印象是潦草,不太负责任的。
当然,娱乐消遣层面随便说说可以不负责任,但要想中国的电影水平上去,就必须解剖经典,较较真儿。
首先说,我是大卫芬奇的迷,迷了十几年,甚至可以说是因为他,我爱上的电影。
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重复欣赏的。
总的来说《消失的爱人》是大卫芬奇一贯的做事风格,结构排兵布阵缜密、严实,明显是“结构图谱”是一遍遍推演出来的故事。
表演和置景也是明显严格控制的。
也就是说表演和场景无论好坏都是导演的错与对的直接表达,中间应该没有过多的折损。
《消失的爱人》除了它的精彩之外,反复观看也发现了它有些虚假、不合理的设置。
先说《消失的爱人》角色分析和动机。
大卫芬奇犀利观察,提炼生活之细致很厉害,有些情节是从生活来,带有黑色幽默。
片头和片尾镜头设计他一向很在意。
尼克vo:真想知道她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依附在腿上的艾米突然抬头,盯着看,仿佛有心灵感应的精灵,观众不免一惊——多么精明的女人,她甚至有读心的天赋。
这种设计非常有味道。
《消失的爱人》有个问题尼克在故事开篇时是很漫不经心的,人物意图似乎不够明确,也许导演是刻意要表达他的大咧咧,才会被妻子玩的团团转。
而影片后部分,精明的艾米心理动力依然有同样的问题,或者是更加突出。
她大费周章,最终做功却约等于零。
男主尼克的内心动力。
一个男人,丢了妻子,面对媒体微笑合影,而且多次,这本身不太符合常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作者生生埋下的悬念,你到底在不在乎妻子,妻子是不是被你杀了?
可以这样埋悬疑,只用警察评价“他蠢”来作解释,岳母责备几句,叙事上未免有些牵强,敷衍。
女主艾米的内心动力。
通常人做事都是走捷径,先用最小的力气去行动。
但女主费尽周折、动用会“影响自己人生的”力量,甚至要杀人(相当于世界大战动用核武器),那她一定要有足够理由的,才会觉得值得,但仅从女主的反应来看——不,足,够。
《消失的爱人》,爱人决定要“消失”的动因是非常关键的,按理说应该着重笔墨。
导演或编剧确实排兵布阵一番,但关键一场戏不知为何却轻描淡写。
这段关键心理铺垫是闪回表现的:夫妻双双失业,尼克情绪低落,为了填补空虚无聊,不经过妻子同意买了一堆游戏、电脑。
这本来是一场重要的铺垫,丈夫懒惰让艾米极度失望的动因。
这之后并没有失望到极致和爆发的场景,更何况这个妻子是个极端精神症患者,而艾米只是简单争执了事。
这与后面大动干戈,以至杀人,有点不吻合。
角色表演上,《消失的爱人》男女主角的活性和表演张力都稍显不够,尤其与《火车上的女孩》里瑞秋的表演对比相差的较远。
两人般配、靓丽、气质佳、外形贴近角色,但这是偶像剧的要求,内心情感张力可以再强化。
《消失的爱人》表演细腻程度两主角都是缺少的,表情单一,该有的爆发和表露没有做到。
我感觉女主在生活中是有冷冷地暴力,如一言不发、气喘如牛破坏东西的细节。
相反,变态前男友,德西的表演几处非常恰到。
约92、93场表演的两处精彩细节:德西把艾米带到自己的别墅,一再地说这里很安全,之后,是退着步离开的,这种方式:是依依不舍,也是仆人对主人的极其尊敬动作。
另一处是,德西第二次看望艾米离开别墅时说:“我期待着与艾米重归于好。
”边说边抚摸门框,那门框已经火热像女人的腰身和屁股沟。
这略带猥琐的动作完全是人物内心的表达,准确,他对艾米依然仰慕,依然yy表露无意。
艾米正是看准这一切,才对这个富家公子实施准确的控制。
剧作场景上《火车上的女孩》许多场景都是完整的一个小故事段落的,有起承转合,有前后呼应,有节奏变化,只可惜被炫技的剪辑剪接零碎。
而《消失的爱人》很多都是平均安插的信息排列,规整简单。
《消失的爱人》甚至有一条线索不知为何没有延展?
出现的BUG是艾米买了把枪。
但后面我们连枪的影子都没看见。
另有几处为了“交代而交代”,比较直接给出信息,明显台词是给观众听的,如下面的几个场景很典型。
例子1 女警察:来吧,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年轻警察低头开始把现场勘察和DNA报告念给女警察听。
于是,年轻警察读了一大段案情信息,这明显是读给观众的。
例子2 约第47场两名警察选择证据,再次来到尼克父亲的旧房子年轻警察不解:都已经可以定案了,抓他就行。
干嘛还折腾呢?
女警察:你要知道没有尸体的案子是多么难结案吗?
女警察四处查看。
年轻警察:你要找什么?
女警察找到地下室入口:尸体,来吧去看看,也许有收获。
没有尸体不能结案是我们看警匪片都知道的常识,警察作为执法者不可能不知道,这里显然是刻意拿出来说给观众的。
例子3 约第66场机场尼克候机,电视里两名主持人对尼克和妹妹说三道四,暗示兄妹关系亲密的特别,相互包庇。
候机旅客干脆来一句,变态乱伦的兄妹吧尼克惊讶地看着旅客。
他从包里拿出棒球帽戴上,低头离开。
很刻意,很直接,还好美国的群演质量高,表演痕迹少没有太刻意,要是国产电视剧就会群演表情更突出做作,甚至笑嘻嘻,手上指指点点,嘴里一直重复台词。
例子4 大概第69场艾米在自己的房间打了911举报电话:我好像听到尼克家的小木屋里有动静。
这举报电话太容易了!
竟然还在自己的住处!
报警电话是那么随便拨打的吗?
警方对认为重要的电话进行追踪,一步步证实。
《消失的爱人》的台词过多。
如开篇尼克与艾米恋爱初识,或开片尼克与妹妹调侃,泛善可陈,没有新意,在言情电视剧中常见,完全缺少芬奇的独到和创新。
影像和剪辑效果都是为了叙事服务的,不能影响观众对叙事的接受效果。
这点上《火车上的女孩》的导演想法可能过于超前了。
他打乱时空交叉叙事,遵照情绪走向的多线叙事,让习惯慢节奏的观众,尤其是心不在焉,边看电影手上做着家务活的观众根本看不下去,以至于直到片尾很多情节不明白,不得不说,这样剪辑叙事《火车上的女孩》得不偿失。
但,不能抹灭的是《火车上的女孩》的剪辑叙事是现代电影可以看到的最复杂、技巧高级的典型之一。
总之,大卫芬奇作品水平一向稳定。
但,凡事比较都会出高低,这里,单从作品来讲《消失的爱人》相对《火车上的女孩》影视语音运用不充分,部分场景处理敷衍,泛泛。
表演也更没有后者精彩。
尤其艾米丽布朗特,这姐演啥像啥,《穿Prada的女魔头》《边境杀手》……再加上《火车上的女孩》,各位自行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来。
《火车上的女孩》是一部严重被低估的影片。
也是一部被复杂的剪辑耽误的影片。
它的表演与影视效果不在《消失的爱人》之下,可惜的是,因为叙事复杂,没有连贯的气氛,在观众面前树立了“高冷”的屏障。
可惜!
Rachel求子不得,开始酗酒。
人们往往习惯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做一些让自己更悲伤的事情,来减轻初始悲伤的痛感。
无子的确是人生很大的缺憾,但并不意味着会毁掉整个人生。
诚然,你如果把自己人生都毁掉了,那这个缺憾就没有那么的锥心刺骨,但那又有何意义。
遇到渣男是客观的,但沉溺于痛苦却是主观的。
他之所以能将所有莫须有的责任推到你身上,是因为你自己先醉的失去意识了。
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Megan一直是个情感闭塞的人,丧兄之痛,让她和哥哥最好的朋友走到一起,和痛感相通的人一起沉迷是疗伤圣药,所以十七岁便未婚生子。
而后就是毫无逻辑的溺死孩子。
这种无法挽回的错误,让她和唯一能分享伤痛的人分道扬镳,从此她不仅带着伤痛,还加上内疚,独自生活。
是她有丈夫,有情人,甚至还有精神出轨的对象。
可她真的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吗?
没有。
和Rachel一样的,作贱自己会减轻心理疼痛,大量的裸露,大量的后入,大量的面无表情的性爱。
没有欢愉,那只是一记记抽到心上的鞭子。
Anna小三上位,她爱孩子,不知这和知道Rachel无子导致了婚姻失败是否有关,但自孩子出生,她一心只有孩子,辞了工作,每天只是去做和孩子有关的事情。
因此当他发现丈夫出轨,也并未想要离开,因为孩子更重要。
她不能冒任何失去孩子的风险。
三个女人,一个因没有孩子痛苦,一个因有了孩子而被杀,一个因孩子而失去自我。
一个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像分出了另一个自我,甚至是更重要的自我。
他的喜怒哀乐的重要更甚于自己。
因此当她全心全意得投注于孩子身上的时候,更需要有人站在她的身后,更小心的呵护她。
看过之后,一不像犯罪片 二不像悬疑片,反而更加接近乎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虽然不是主线,但是毕竟三个女人都是为了他们而毁灭了自我。
说是为了爱情有失偏颇,单说母性又太片面,只不过是整部剧里女孩儿都太细腻以至于优柔,而渣男又修炼成精...故事三分,演技和剪辑五分,Rachel从最初酗酒的人事不省到最后施施然走进墓园,期间的变化刻画的非常到位。
Megan对心理医生叙述的部分因为时间太长显得有些绵软无力,但是这反思的部分却也是角色的精华所在。
作为配角,警探对偏见的把握非常到位,Megan的丈夫看向Rachel的最后一个眼神也可以回味一年...在主线故事中不断穿插的闪回部分,起初会带来一些困惑,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那个人就是她啊"。
火车上的女孩,虽然打着悬疑犯罪的幌子,然而看过之后,一不像犯罪片 二不像悬疑片,反而更加接近乎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虽然不是主线,但是毕竟三个女人都是为了他们而毁灭了自我。
说是为了爱情有失偏颇,单说母性又太片面,只不过是整部剧里女孩儿都太细腻以至于优柔,而渣男又修炼成精...故事三分,演技和剪辑五分,Rachel从最初酗酒的人事不省到最后施施然走进墓园,期间的变化刻画的非常到位。
Megan对心理医生叙述的部分因为时间太长显得有些绵软无力,但是这反思的部分却也是角色的精华所在。
作为配角,警探对偏见的把握非常到位,Megan的丈夫看向Rachel的最后一个眼神也可以回味一年...在主线故事中不断穿插的闪回部分,起初会带来一些困惑,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那个人就是她啊"。
其实再多喝点就好了
开局还算可以的,后面就乱成一坨屎,还是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那种。
通常那种满是槽点的烂片我都会打两星,像这种连槽点都没就只剩无聊的电影就只有一星的份儿了。
看到了海莉·贝内特的屁股,全是橘皮组织,意外的还是很喜欢,果然颜值比身材重要
四星给演技 但真的全程想抽死女主
地摊文学已经铺开势力
不喜欢这种神神道道,跟搏击俱乐部一样的做梦片
这剧情竟然是改编原著,那原著是要有多糟糕?这么糟糕也可以拍成片子?不过EB和其他演员都演得好认真。
真凶不到电影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猜出来了,拍的这么神神叨叨的,也是佩服导演了。
唔通豆評嘅男仔多, 先咁低分...我會話懸疑電影就應該咁, 誤導到您…… 你估我唔到…你真估我唔到……星星電影金句今次應景! 真沙樸!! 自命推理達人嘅我都被玩到 氹氹轉……素晴しい (四眼哈日美少女正好教的東瀛寫法) 另外 就係 千祈唔好得罪女人, 古語有雲 爛佬怕潑婦 (難免好大男人
先看了夜行动物,再看这个,故事更有趣些
瞎扯淡!
尽管布朗特演技全程在线,也挽救不了这三流的剧本和导演这糟糕的叙事水平~
Emily blunt演的好好
个人觉得还不错,故事的递进和层次感很强,前面叙事比较紊乱,也是导演选择了比较凛冽和危险的叙事角度,故事的结构设计到了中后段越看越high,只是结尾处理得有些潦草。时间线人物线有几处很乱,但基本完成了叙事,但设计的痕迹有点重,就看个人喜不喜欢了。艾米莉强悍,演员都很出色。
叙事真是一摊烂泥,最后的结局也只是三流的情欲小传。属于那种每个演员都是我的最爱,尤其是艾米莉布朗特、丽贝卡弗格森,但质量完全不忍直视的电影。
渣男现形记,一男三女四个角色的混乱生活。氛围玩得悬疑,故事却没啥劲,结果得很草率。
我也会远远地想象以及完美化别人的生活就像别人也同样在做的一样。真是又病态又普遍的日常。
风格类似《记忆碎片》,我觉得艾米丽的演技比边境杀手更好,更多发挥的空间。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是却都不可怜,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此片当中的男主角诠释了渣男的登峰造极。让我一个大男人看着都觉得真他妈的。恶。心。
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