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半天的文字被毁了,真丧气呀。
这是一部极严肃的电影,尊重现实、尊重人性,没有无聊的意淫与色情狂的窥探欲,因此也是一部极人性的电影。
女主顾是个51岁的电视购物女主播,在离异后就靠花钱来买性。
在这种不名誉的关系中,女主角与其说是出于淫荡,毋宁说是出于寂寞。
人都需要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来确立自己的存在与身份呀。
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可以相爱结婚的对象,所以对女主角的买春行为,我们更多的是同情与理解。
而她买春的对象是个30岁的男子。
已经成家,与妻子很恩爱,住在丈母娘家,同时照顾着年迈的祖母。
他做着油漆工的临时工作,收入不高。
于是出来卖身以补贴家用。
而他赚回的钱都用于补助祖母、满足丈母娘与小姨子无穷的物质索求。
因为他的这份兼职,他维持着一个家庭的平静生活。
他与女主角的关系,在他看来,纯粹是客户关系,并不涉及感情,所以他拒绝在周末陪她,即使他可以赚更多的钱。
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他的秘密被妻子发现。
男主角放弃了兼职。
但问题马上接踪而至,首先丈母娘与小姨子由于物质索求得不到满足开始抱怨与争吵,妻子的贷款办的发廊,也由于无力还贷而要被收回。
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
妻子竟主动提出让他找他的女主顾想办法,后来也默许了他的买春行为。
对一个男人来说,瞒着妻子做这事,与在妻子默许下做这事,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一个男人为家庭尽职的行为,而后者却有一种卑鄙共谋。
妻子的默许使这个家庭整个丧失了道德感。
因为一次男主角陪女主顾回家晚了,导致妻子的不满,妻子找到了女主顾,要求把工作与生活分开,晚上不是工作时间。
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个妻子与一个女顾客讨论他丈夫与女顾客的上床时间,也就是说她在出租丈夫。
对此我们不得不认为是极卑鄙的行为。
当男主角知道妻子找女主角的事后,受到很大伤害。
于是他离家出走,住到女主顾家,而且不再按次收费。
他们的关系很可能由顾客关系转变成情人,甚至夫妻关系。
妻子又来求女主角,要求丈夫能回来,而女主角也提出男主角应该与妻子作一了断,结果夫妻再次见面的结果是男主角重新回归了家庭。
我不太喜欢妻子的形象。
在这个电影中,最令人受不了的就是这个妻子。
出租丈夫,这太恶劣了,而且还要公开讨价还价,她是一个正宗的拉皮条的了。
看这样一部电影,也许能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复杂的理解,改变我们刻板的人物形象想像。
那无法挣脱束缚的感情真实到无奈的感情,就是那么摇摆不定,就是那么无法捉摸为什么就没有一部能让人感到轻松点的法国电影呢?
法兰西人民都是生活哲学家啊。。
都看惯了那种把女人骗来卖的男人的故事,而法国人的浪漫与大胆给了我们国人一个全新的视角——被生活所迫的男妓。
影片把人生中对生活的无奈表现的相当到位,所有的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特别是男主角和他妻子在面对生活的窘迫时那种心理的表面的所有一切的斗争!
片中的朱迪很叫人喜欢!
亦师亦友,似情人,还像母亲!
对于此角色的刻画更是可圈可点!
虽然是个如狼似虎的女嫖客,但是让你并不觉得他淫荡,反而会人人觉得怜悯,特别是最后他将马可劝回妻子身边,独自哭泣时真的很叫人感动!
我想也许是她知道这不会有结果,或者是这个年龄的的女人非常明白此种游戏的规则!
所以她深知为一件没有结果的事破坏游戏规则是不明智的!
爱有时应该放手!
这个女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很伟大,至少比那个为了保住自己的理发店而让自己丈夫当男妓的女人要伟大很多!
不过就像片中插曲唱的那样——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片中的R&B插曲很不错)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
一段畸形三角情,表达着貌似跌破眼镜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淡淡酸楚。
放到其它国家可能算是一种情感探讨的艺术片,不过保持带着法国主流影片一贯的水准,那种真实、纠葛其实也就是他们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娱乐”而已。
纳塔莉·贝伊 Nathalie Baye和伊莎贝尔·卡雷 Isabelle Carre这两个影坛主流女星,同时也是同时代凯撒奖的宠幸者,都奉献了良好的表演。
特别是前者,50多岁的她每次扮演的这种中年孤寂女性的细腻感可以说是一张名片。
性服务工作者和客户,本质是钱色交易。
她,年过50仍然苗条美丽,生活富裕,成熟理性,单身,孤独,是他的客户他,性感可爱,自尊自爱,默默支撑着一大家子的开支,爱着奶奶,年轻的妻子和家人,为了生活所迫,为她提供服务。
他是喜欢她的,她不仅只是他的客户她,年轻貌美,有时任性,是他的妻子,彼此爱着对方,谁也离不开谁她,觉得他很独特,是喜欢他的,但还是给了她机会挽回丈夫,间接促成了他们的重归于好,成熟的接受了他的告别他,包容了妻子的任性,回到了她的身边他们选择互相爱钱色交易,也可以不是那么冷冰冰。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从制作成本的低廉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种吸引力让我没有放弃对它的观赏.男主角是个伟大的男人,物质是这个社会普遍的风气,靠色相达到目的的不再仅仅是女人,在这背后有不同的缘由起因.爱情不再价更高,再昂贵的事物都一定会有明码标价.不同的人将爱情和金钱房子交换,时间无上限,只要拍卖价够高,付出一生的爱情都在所不惜,当然,这份作为交易的爱情只是死掉的爱情,当你决定把爱情作为交换品时,你的爱情已经死亡了.真的很无奈赶上了这个爱情沙漠的时代,一切的一切都与金钱物质划着等号,我们内心都保留着些许的小单纯,珍贵着,庆幸着,期待着遇到别的单纯或者同类,其实在另一个场景里我们的这种单纯早已被社会的风气同化了,只是在那个无意间,无意到连自己都毫无察觉.男女主角相互爱着彼此,这份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于是这是份不能爱的爱.面对现实的诱惑和挑战,爱却只能力不从心.
只是随便找部法国电影证实一下《Lessons from Madame Chic》里说到的种种,最后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故事简单迷人,喜欢女主角的美丽、妆扮和态度,尤其喜欢最后骑马远行的一幕,自由独立,完整的自我,虽然寂寞。
女人的两种窘境,不是没能力而总要生活在男人羽翼之下,就是太拼命等意识到时觉得为时已晚。
两者都是无奈,唯有在年轻时多长个心眼,未来也许会平顺很多。
现实是如此无奈,也许,一个人一生可能会经历的喜怒哀乐,从出生之时已经注定。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说,每个人的生身父母在造就这个生命的瞬间,就已经把各自家族命运和性格气质的压缩信息以DNA的形式传承给了这个即将面世的生命。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
相对应的,面对自己经历的的遭遇,或随波逐流,或奋起抗争,其实早有定数,而人类或野蛮或文明的发展史,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五彩缤纷,好不热闹。
喜欢法国电影更胜于其它欧洲国家甚至美国的电影由来已久,也许是因为本人骨子里的浪漫主义和悲观主义联合作祟之故。
浪漫主义正如兴奋剂,让人觉得活着是美好的;而现实生活,又总让人无力假装坚强,甚至只能悲观颓废。
于是,强颜欢笑麻木地活下去,还是看淡红尘乐观地去生活,不正是时时困扰着我们每个有心人的人生终极命题么?
《Cliente》,英文译作《主顾》,也有影评意译为《法国舞男》或者有更直白的译作《女嫖客》,译名虽俗,这部片子却真正是不折不扣的正宗法国文艺片。
故事很浪漫也很现实,有快乐也有悲伤,正适合我当下的心境。
尤其欣赏女主朱迪斯面对梅开二度的爱情突遭逆转时虽心痛而能自持、无奈却又洒脱的良好定力和修养。
当然,这也许正是她事业有成的内因吧。
至于男主马克,他的为人处事乃至身为牛郎我们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其在爱情抉择的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的性格,也许正是他会有本片所展示的尴尬境遇的深层原因吧。
如果在十年前,我也许会为他错过了一个爱他的好女人感到可惜;而今天,曾经沧海的我只能摇头苦笑,点燃一支烟,仰靠在沙发上,闭目回味女主虽人到中年但仍不失优雅迷人的风韵了……(PS:观影偶感,也可算是影评吧。
有喜欢法国文艺电影的朋友可以抽空欣赏一下该片。
)
看完感受很复杂,老婆劝说男主继续以前的工作和男主最后还是选择了他老婆这两个片段,看得我难受的不行,似乎觉得不该这样,但想来想去,这又像是最“好”的选择,男主老婆在钱与爱之间反复纠结,做出了一次又一次极其抛弃自尊的选择,为了钱让男主继续去工作,以为自己够大度,以为两人之间的爱足够挥霍,但事实上反而加重了两人的心理负担,毕竟大多数人的爱是占有不是分享,我就做不到。
而在男主选择了女主之后,老婆崩溃了,像女主祈求一次见面的机会,那一次见面,就让女主彻底的失去了他,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要钱,我给你,要爱与性,我给你,要体贴,我仍然可以给你,两人的关系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单方面关怀,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什么都太容易,而男主和他老婆之间,是相互扶持的关系,每一次的收获都会两人来之不易,相对而言,两人的感情会更深,有更多的回忆,自然难放弃。
我以前总是想得很好,老了还没人爱,也花钱找一个吧,养着他取悦我,只有性的关系没什么不好。
后来一直没找到心仪的男朋友,开始去夜店,和一些男孩子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那时候似乎就觉得,我的心这样就能填满了,其实我不需要爱。
一场大病结束了混乱的半年,现在找到了一个合的不能再合的男朋友,才真实的感觉到了爱的降临,和以前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第一次感觉到心被塞满的感觉,想到他就能笑出来,我们俩是恋人也是知己,我们都热爱音乐,又连不完的话题,永远不会无聊,两个人呆在一起做什么都很开心,只不过最可惜的是我们俩都还在上大学,都没钱hhhhh很多想法现阶段都没办法满足,但有他在就够了😄。
我以前年纪小最瞧不起那些没什么钱还谈恋爱的人,我觉得没办法一起出去旅游,没办法送我想要的东西,很多满足不了的,那还谈什么恋爱,现在只能自己打脸啦
这是一部很深刻的片子,就是名字说出去比较难启齿,对我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人来说。
电影在说诉说着赤裸裸的残酷的生活。
他一无所长。
没有家世,没有学历,没有能力,除了长相和一颗善良的心。
迫于生活压力他只能去当男妓。
一开始瞒着妻子、奶奶、岳母、妹妹,这靠他养着的一大家子人。
无奈东窗事发,妻子痛哭流涕,他悔恨难当,于是金盆洗手。
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妻子竟建议他重操旧业。
那一刻,两颗心都是破碎的吧。
他难以置信妻子的转变,却无能为力。
彼此都明白这就是生活。
下来的发展很合乎情理。
妻子吃醋,在穷困和金钱间摇摆不定,反复无常,终有一日爆发。
很残酷的片子,因为说的是现实。
他跟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很平凡,更平庸。
他的理想只是让全家人脱离穷困,不用担心明天靠什么吃饭。
可是他无能为力,仅剩皮肉。
生活好艰难,那为什么我们还活着呢?
为什么忍受着这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相对而言我们都好的多吧。
至少还有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这就足够了吗?
我知道片子所要表达的,这算是部励志片吧,马克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那为何我仍会觉得生活如此灰暗呢?
嗯,对,生活是现实的,他们仍然要面对挥之不去的穷困?
说下女主吧。
女主很理性、洒脱、聪明、坚韧,拥有我所想要成为的独立女性的全部。
她为他着迷,想占有他,即使他是为了她的钱。
可是放他走,她说,你还爱她,这不值得难过,我们有美好的回忆。
她始终保有理性。
她在心里说,但愿来生再相遇,能在青春年少时。
我们会相爱,生儿育女。
可是,要是依旧穷困呢,如何相爱,如何生儿育女。
女主charming~结尾音乐挺好听的哎。。不过有点塞的~她穿的小黑裙好看死了,,可惜拉链没拉到底~因为她是自己穿的呗~
0504还是不要叫<女嫖客>的好,<主顾>这译名起码还靠谱点。三角恋关系完全分不清对错,"若我们在青少年时相见,我们会相爱,我们会生儿育女"
初看以为能理解所谓法国人的罗曼。回头却认识国外也一样~~~~~社会就是一茶几,上面摆的都是杯具。
笑贫不笑娼
有钱才有选择,不过当你动了真感情,其实就有了软肋和弱点,有选择也是没选择。
女人有钱
Trop francais
最近看了几个比较接近现实的电影,这个片子也是如此,总之是两个可怜人,三个普通人的故事
意料之外的好片,几乎想挂5星。
最爱的是结尾.如果真让两人在一起,这电影就没那么好看了
畸形的家庭 有钱真好
Nathalie好美啊~ 原來這種年紀的美在於善解人意 習慣為別人著想 作為女人都難免會心動啊~ 看到marc在裝修房裡會見女主 突然很感動 是多麼偉大的男人 為了照顧到妻子的事業和整個家庭什麼都願意做 儘管他們只是一味的索取 拍的很美 甚至讓人不覺得他們的關係很骯髒 女性導演果然還是更細膩柔美些的~
法国片太磨叽了,受不了
法国片子很有深度啊.
女主角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就是所有女人的终极梦想啊
。。。。练听力,完全没有触动点,这种电影看着最没意思了
认真你就输了
什么啊
性别易位的性交易关系,有钱的女人不年轻,年轻的女人没有钱,结果仍然都要由男人来选,这到底是“女权”还是“男权”已经一言难尽。在有钱女人眼里他温顺、体贴、英俊、能“干”还不粘人,在原配发妻的世界,他踏实、慷慨、勤奋,就是有点穷。就像我们王老师说的,“人有钱才能有风度。”其实暗含的意思是有钱才有选择,不过当你动了真感情,其实就有了软肋和弱点,有选择也是没选择。
女主51岁的法国女人,和《她》里面的于佩尔很像,男主长得像汤姆哈迪。一个付钱一个办事,不料中途被老婆发现,他答应妻子不再做这种事。可是家里的经济情况依然糟糕,他的妻子要求他重拾这门“手艺”,不料这个男人和女嫖客之间竟然有感情了,妻子受不了跑去挽回,男主回家,只剩扑床上抽泣的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