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配乐传奇里,《行家本色:电影配乐传奇》(电影配乐传奇)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07099/作曲家给未上映的电影进行现场配乐的讲解,缓缓的钢琴曲奏起,就是这部电影《黑色闪电》。
那旋律让我心醉神迷,我决定看看那才气凝聚的电影。
《黑色闪电》很主旋律,现在的我也知道其很脸谱化、很模式化、美化过度——但是对于我现在处理的鬼一样的那些素材 http://space.bilibili.com/106619/#!/ ——我还是有需要被正能量电一电的。
但是最终我知道,了不起的、乃至不朽的短片纪录片和电影,随即诞生——宣发和被铭记。
从黑色中迸发出来的——是光芒的成就。
夔晓2017年11月7日02:19:26
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讲述了杰西欧文斯走向巅峰的传奇。
虽然剧情简单,但人物有血有肉,贴近历史,对杰西和朗的友谊也是真实还原。
政治观点、竞技体育、种族偏见等各种要素糅合的非常恰当,导演没有过分想证明什么,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
角色把握上教练的演技很到位,戈培尔演的也很出彩,唯一的遗憾是范侯登扮演里芬斯塔尔简直惊艳,有点抢了主角戏份的感觉,远甩她在《冰与火之歌》里演的红袍女。
影片中采用了《奥林匹亚》的镜头,更像是在向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人致敬
You were born for great things. 你是为伟大的事情而生。
想起了我之前看的《隐藏人物》、《绿皮书》这些电影,给了我一种巨大的安慰。
黑人虽然受到歧视,但是这些黑人中确实有一些人,不畏强权,不怕艰难,然后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
杰西在奥运会的比赛中,一口气获得了四块金牌,跳远、100米、200米,每一项的比赛中都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自己,都真真正正地成就了自己。
不禁想到可笑的一幕场景,这场景中我陪着杰西一起跑步,结果我跑了50米的时候,杰西一下子跑到了100米,这个场景真是太好玩了,是的,我就是一个菜鸡。
教练问杰西,你为什么会来这样一个学校,你完完全全有机会去一个更好的学校。
杰西说:“因为我的教练说你是最好的教练。
”然后杰西遇到了这个教练,这个教练也成为了有四块金牌的杰西的教练,如果不是橄榄球队伍不愿意要杰西的话,杰西早就成为一个优秀的橄榄球队员了,而不是成为100米跑的冠军。
我最佩服杰西的一点就是杰西为了跑步,每天起得很早很早很早,然后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
之后我就问自己,我是否满意如今的生活,如果我不满意,我为我自己目前的生活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有没有为了我目前的生活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去拼尽全力。
Absolutely not,正因为没有,所以我现在才会过着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进步,一点一滴,混吃等死。
然后电影还有一点是很感动我的,就是这部电影中的奥运精神,那个德国人,为了杰西更好的成绩,给他放了一块白布,让杰西有了依靠,不至于成绩作废,杰西是一个很优秀的运动运,那个人也是,也正因为那个人和杰西绕着操场跑了一大圈,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最后杰西和那个德国人才成为了好朋友,这大概就是奥运精神吧,因为是一个天才的运动员选手,因为优秀,因为自己有天赋。
最快的杰西,最感动的杰西。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
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
但德国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卢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杰西·欧文斯——黑种的杰西·欧文斯,以证明他的种族优越论——种族决定优劣。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
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
卢兹·朗顺利进入决赛。
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进入决赛。
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试跑,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
希特勒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
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卢兹·朗。
卢兹·朗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
卢兹·朗告诉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
果然是个小诀窍,他取下自己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
欧文斯照做,几乎破了奥运纪录。
几天后决赛,卢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之优势胜了他,夺得这面金牌。
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这时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昂扬的观众倏忽沉静。
场中,卢兹·朗跑到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
”看台上经过一陈难挨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他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喊道:“卢兹·朗!
卢兹·朗!
卢兹·朗!
”全场观众也同声响应:“卢兹·朗!
卢兹·朗!
卢兹·朗!
”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的8.06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
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卢兹·朗帮助他赢得4枚金牌,而且使他了解,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所创的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精神永不磨灭。
”这段摘抄自百度百科的描写,比电影描写的那段都还令人感动……
很励志的一部电影。
本来就很喜欢黑人,现在更喜欢黑人了哈哈!
种族歧视依然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二战,那个纳粹主义盛行的时代。
杰西都能为打败这种纳粹 种族歧视而奋斗,努力,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切好的坏的交杂一起,一定要致力于打破种族歧视这一层隔绝交流 自傲自卑的厚墙。
德国的那个运动员让我映像深刻。
在当时的德国,他和别人不一样。
这是最令我崇敬的地方。
他爱他的国家,但是他的国家却掌控在一帮疯狂的人手中,这种爱,是一种斗争然后更深沉的爱。
他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波涛。
在纳粹主义下牺牲。
千里马需要伯仲,杰西的教练给了杰西很多的帮助。
一路上他们走来,成为了良师挚友。
希望我的以后,有个他一样的贵人挚友。
希望我以后的以后,也有个杰西一样的学生忘年交。
其次,他很帅啊,身上透着一股独特的优雅的气息,脾气发的正是时候,敢怒敢言。
有故事的男人都这样吧哈哈。
影片描写了美国奥委会对纳粹的一次次的妥协,包括在柏林奥运会上关键的男子四乘一百米决赛中换下两名仅有的犹太运动员的过程。
不禁让人感叹:政治就是妥协,即使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得低头。
影片更进一步描述了杰西.欧文斯在获得四枚奥运金牌后,出席为了庆祝自己胜利的宴会,还是不得不从服务员通道和妻子入场。
这种讽刺意味的讲述,似乎是在反问:孤立主义下的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纳粹德国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呢,五十步和一百步吗?
看了这部电影《黑色闪电》,还是大爱这种传记类电影,虽然有两个多小时,但是并没有像普通的体育电影一样,由弱变强,励志逆袭的故事,我强我就是强,我尽我所能不需要励志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当然不是所有人,比赛的片段,没有那么刻意的渲染激烈程度,就是以运动员的角度,10秒就是十秒,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就是实实在在表达了当时的情况,对我来说挺深入的。
整篇最令人回味的地方应该就是卢斯·朗和杰西·欧文斯在房间的对话,道出了彼此辛酸与无奈,郎是个热血愤青,欧文斯是受害者,都对现实的不满又没办法,生不逢时,时势造英雄。
体育精神凌驾于政治之上,但政治又总能略胜一筹,忽然就想起了上一届奥运会中国队的遭遇…唉…影片不错,看完了意犹未尽,推荐四星
电影名“Race”一语双关,既代表种族之意,又彰显竞技主题。
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对奥运冠军的差别对待,让人愤恨又无奈。
Jesse在跑道上那“十秒的自由”,不分种族,无关政治,有的只是一名运动员对跑步的热爱。
体育,纳粹,种族,电影把三者矛盾处理得非常好,人物血肉俱存,最后一幕归来的冠军因肤色只能从服务通道经过,让人心酸又感慨。
历史上正是一个个如此优秀而坚韧的强者,才不断推进着人类缓慢的文明发展进程!
放眼最近在香港备受关注的影片,除了几乎场场爆满的漫威大片《变种特攻:天启灭世战》和《美国队长3》外,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美国飞人》也在HK Movie网站上收获了4.4分的好成绩。
电影名“Race”一语双关,既代表种族之意,又彰显竞技主题。
影片聚焦美国非洲裔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讲述他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后的经历。
彼时的德国仍处于纳粹党统治时期,而欧文斯所在的美国则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想要全力专注于运动并非易事——平日训练后,白人球员霸占浴室,身边讥讽不绝于耳,因种族政策拿不到奖学金的欧文斯,还得迫于生计四处打工。
美国社会本因反对纳粹而试图抵制奥运会,当费尽周折决定派团参加,黑人代表却出现在欧文斯家中,提醒他但凡参与,就是对纳粹的认可、对黑人状况的忽视,要求他慎重考虑。
一个运动员,哪里承受得住这样多的国仇家恨。
正如欧文斯在影片中所说,在跑道上,他只享受“十秒的自由”。
这十秒间,不分种族,无关政治,有的只是一名运动员对跑步的热爱。
欧文斯身上体现出来的竞技精神,打动了德国王牌跳远选手鲁兹.朗。
他在欧文斯夺冠时,举起他的手向全场观众大喊欧文斯的名字,欧文斯也回报以同样的行动。
电影中,两人在观众欢呼下绕场一周的场面令人感动不已,现实中二人的友谊也被传为佳话。
现实中的欧文斯(左)与影片中的欧文斯(右)影片中,希特勒拒绝与欧文斯握手的情节被浓墨重彩地强调一番,现实中希特勒虽接受奥委会官员的意见,选择不与全部金牌获得者举手,但似乎比起这样的怠慢,欧文斯对美国总统的不满更甚。
他在一部讲述1936年奥运会的书籍《凯旋》中这样说:“希特拉并没有怠慢我。
对我不够尊重的人恰恰是罗斯福先生。
这位总统先生甚至没有给我一纸电报表示祝贺。
”夺冠后回到美国的欧文斯依然生活艰辛。
参加为他举办的庆功宴时,他仍不得不从后门出入。
很多活动邀请他参加,却没人愿意为他提供一份工作。
他四块金牌的奥运成绩在将近50年后的1984年才被追平,可回归现实的他却只能在干洗店和加油站工作以获得微薄收入,并因入不敷出宣告破产。
《美国飞人》的导演是执导获艾美奖及金球奖的美剧《24》第一季的Stephen Hopkins,全片中规中矩,欧文斯与教练相识、初次成功而自我膨胀、解决个人感情问题、放弃挣扎参赛、赛场绽放的过程拍摄得脉络清晰,竞技的魅力透过镜头的调配和配乐的运用得以彰显,颇为鼓舞人心。
欧文斯和教练拉里·施耐德之间的情谊被刻画得生动感人,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1936奥运会纪录片《奥利匹亚》的细节亦为影片增加了可看性。
饰演欧文斯的93年小鲜肉史蒂芬·詹姆斯初出茅庐,还未有太多作品,他曾于2014年参演同为运动题材的影片《决战巅峰》,即将播映的美剧、以白人警察射杀黑人而展开故事的《导火线一枪》中亦会出现他的身影。
影片中的欧文斯与教练拉里·施耐德影片的问题亦显而易见:重点不够清晰,134分钟略显冗长,剧中冲突前后交代不明,未及让观众产生充分好奇心便以三言两语解决,面面俱到却浅尝辄止,多少有些遗憾。
但是一部完整呈现这样一位伟大运动员故事的影片,凭真实故事本身便足够令人热血沸腾。
身处当今年代,回想因坚持日心说而遭天主教迫害的布鲁诺,因同性恋被当做病人而被迫接受治疗的图灵,因坚持跨性别而遭遇无数白眼更死在术后反应中的“丹麦女孩”莉莉·艾尔伯,更不必提历史上女性和黑人遭遇歧视的漫长岁月,总会有不可置信之感,同时不免为生活在现在的社会感到庆幸。
但正是这些当下不被理解的异端,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让人类向文明社会进一步过渡。
1981年起,美国田联决定设立杰西·欧文斯奖,用以表彰每年度成绩最优越的美国田径运动员,这也是美国田径界最高级别的个人荣誉。
这位一生坎坷的运动员,终于在去世后,获得了全社会的肯定。
《美国飞人》剧照,赛场上的欧文斯他的墓碑上刻着诗人Charles Ghigna创作的短诗:愿他作为象征永远闪耀着光芒为了那些为体育自由而奔波的人们,为了体育中的人文精神,为了纪念杰西·欧文斯。
(原文刊于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05/25/010034128.shtml,名称皆为港译名)
《黑色闪电》Race2016,孤石影评7.0分,13限制级。
这是一部运动类电影,我对好莱坞运动类电影很有好感,《奔腾的年代》《冰上奇迹》《百万金臂》都曾让我热血沸腾,这部《黑色闪电》也没让我失望。
故事发生在1933年--1936年,距离马丁路德金1962年《我有一个梦》还有30年,虽然林肯在1862年废除了黑奴制,但非裔美国人大多数没有投票权,在社会上仍然被歧视,赐予并没有带来尊严。
但今天非裔美国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运动、音乐、电影、司法,乃至美国最高的权利者---总统,都有他们卓越的身影。
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尊严之路,他们没有起义,没有革命,他们只用行动告诉人们:我有尊严,我值得尊重。
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你可以歧视我,但我用成绩告诉你,我是最好的。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真人题材对于编剧来说是捷径也是挑战,编剧可以不用费尽心思编撰虚无的剧情世界,但限制了人物的动作空间,导致最后高潮部分并不那么high。
本片编剧在情节上做了很好的取舍,突出了主人公家庭感情线,以及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弱化了导致主人公家庭裂痕的婚外情,张弛有度。
表演上,除了戈培尔脑瘫的表演,其他人都很出色,尤其启用的黑人新演员,貌似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他装修项目也不错,电影配乐不多,但适时地嵌入,渲染了气氛;人物传记也不需要太多的特效;剪辑和视角都很舒服。
在价值观方面,是否参加纳粹德国举办的奥运会,我持保留意见。
<图片1>
it was a great story,but the film is not
运动
2⃣️8⃣️9⃣️❤️❤️ 杰西·欧文斯(美国🇺🇸)☘️
这类电影真的是有一个固定模板
致敬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包揽四块金牌创造三项世界纪录,以成绩嘲弄了阿道夫·希特勒的种族歧视言论成为佳话。
Baptiste回法国之前一块看的,剧本和镜头调度都一般般,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影片里的纳粹和里芬斯塔尔,那个拍摄1936柏林奥运纪录片的情节放在里面,立马就有点不太一样了
女导演的线太鸡肋
7.5体育真的是能让全人类感动的,即使是我这样完全不爱运动的人,也会为那种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鼓舞。感动德国白人运动员和美国黑人运动员超越国籍、超越肤色的体育精神,那才是全人类应该追求的。
这么好的人物和题材,拍成这个样子,是不是该追究谁的责任呢?
扯了好多东西在里面,最后还是正能量爆棚了,而且还拍了两个多小时,也不怕把观众给闷坏了。其实也就是一部工工整整,看完就让人忘记的电影而已。到是杰森·苏戴奇斯演起正剧来也是有模有样的,挺惊喜的。
文化霸权的内涵,在于可以定义谁是邪恶谁是正义,甚至于能在舆论上岁月史书篡改历史,无论是第三帝国还是红色苏修,输了就是要背负所有的骂名,以至于二战谁的贡献最大,柏林是谁打进的都会被重新定义。从这部电影里也可以看到这种避重就轻,我们一直被宣传欧文斯在柏林的辉煌是美国英雄对纳粹的胜利,却不知道这位英雄在美国遭遇的歧视远远比在柏林严重,虽然片中也有反映,但好莱坞就是很善于用表面上呼唤公平正义善良的方式小骂大帮忙,毕竟“虽然很多人做了坏事,但是我们中还是有好人拥有人性的光辉”,仿佛就能遮蔽掉历史的真相,呵呵。
不过不失吧,讲体育精神、讲政治、讲纳粹、讲种族歧视、讲奋斗,都差一口气,看完整部戏的心跳都没有超过60的,好在这种励志片有天生的优势,也不至于差到看不下去。
很少情况对于人物传记类题材给这么低的分,对于杰西·欧文斯的辉煌成就,我几乎可以给满分。但这部电影描述完全拉低了这个分数,全篇什么都想表达,而什么都表达不清楚,没有重点没有起伏没有前因后果,很多东西交代一点,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把精彩的人生描述成了流水账,实在是败笔...
主旋律方面无懈可击,用得着拍两个小时?希望默和犹太人可以继续毒害美国这个国家,别祸害其他国家万事都大吉
和我认知里的体育片不太一样 挺闷的 情节没起伏 也没什么燃点
和卢兹.朗比赛跳远那一段才是本片的精华。
酷的
美帝主旋律+种族问题政治正确的体育题材电影,中规中矩。(演戈培尔的演员和红袍女太容易让人出戏)
7.0 完成度很不错,把杰西从拥有天赋到用刻苦把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关于大环境下种族的对立,也只有拥有真正的体育精神的人才能共融,无他,竞技中的对手之间本就把对方当成真正的人,且惺惺相惜。这也是我爱体育的原因,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喜欢跑、跳、投、掷的人
传记电影,赢得金牌抗议别国的歧视,回国又得到本国的种族歧视,真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