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事》4•08(《婚外情事》第四季第8集)集中,科尔、诺亚、安东三人驾车回蒙托克路上,在一家路边餐厅就餐,闲着无聊,说起泡妞技巧,诺亚不知天高地厚想卖弄,安东不屑一听(确实比诺亚时尚),但科尔很想听,于是诺亚调侃他说: 你是典型的忧郁人。
看,他的办法是到吧台去,很严肃地要一杯酒,仿佛他在下令进行一次导弹攻击,然后他就盯着杯子看,紧紧盯着看,像是在看茶叶算命,就好像从中能看到未来。
很快,女人们就会想方设法让他振作起来。
诺亚是作家眼光自然有独到之处,没错科尔是典型的抑郁人,生活中很规矩,除了妻子艾莉森怀疑他与乔斯琳调情(实际上似乎是女人的怀疑性嫉妒),剧中并没有出现科尔在酒吧泡妞的情境,甚至在上一集出现科尔愤怒谴责南“随床搭送”的年轻美女的镜头。
我们不得不相信之前科尔对艾莉森从来没有不忠过的表白。
不过,诺亚的剖析却也入木三分,很符合洛克哈特家近代的两个“主流”男人,上辈科尔的父亲加百列,现世的科尔。
在艾莉森的葬礼上抱跑骨灰坛后,在儿子的墓碑前科尔与母亲雪莉有一次诚恳的交谈,让我们得知,雪莉知道南的存在是丈夫死后发现了南写给他的信。
当年见丈夫在家里实在迷茫且煎熬(向内在汲取能量受阻),所以她才让他去长途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南对科尔的叙述中,她与当年旅居巨石镇的加百列是偶遇,南描述她眼里的加百列:“他如此孤单,他总是一个人”,“他那么帅,那么吸引人”,于是南想方设法让他振作起来,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他叫我‘狂野之眼’,他说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我这样的女人存在。
”让我不得不相信,为了鼓励儿子撑下水,爱子心切的雪莉说早就知道南存在是加百列出轨成为既成事实以后,雪莉坦言:他像空气,虚无缥缈,我内心深处就是知道我无法永远拥有他。
人们往往愿做事后诸葛亮,知道无法永远拥有,却以死相逼维持“拥有”,10后加百列自缢而死,飘向另外的一个世界。
科尔迷茫之际找到久违的母亲讨食,看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雪莉就知道他心有困惑(给女人想方设法发出信号),于是建议他去加州巨石镇远游。
科尔真挺有女人缘,有父亲冲浪板牵线科尔很快也很巧找到了南,不用他介绍南就知道他是情人后人,他长得太酷似当年的加百列了,孤单抑郁的科尔,让南和她的助理德尔菲娜忙碌起来,想方设法想让科尔振作起来,于是“驱魔法”出台。
最终驱魔法显灵了,科尔扫除了干扰,打消了顾虑,决心不再做悲惨的英雄,回去做快乐的混球。
刚离开警局监所时,半夜越艾莉森海堤上倾诉,临走时艾莉森撂下话:如果有任何需要,你知道去哪里找我。
科尔知道此时艾莉森真在密尔沃基开研讨会,于是他日夜兼程地开车赶去,一分一秒都不想耽误。
我怀疑自己有“打哪儿指哪儿”的潜在,回顾剧中科尔的每次低糜,都有女人挺身而出想让他振作。
科尔兄弟贩毒险些暴露,妻子红杏出墙露馅,妻子艾莉森决定即刻逃离,他追到车站被告知人家不想继续(之前艾莉森曾劝科尔罢手离开,科尔不肯)。
失去了祖传牧场,树倒猢狲散,家人不得不各自谋生,科尔连轴转地开出租车,试图抵御无限的孤独与寂寞。
但回到院内的房车,看到空荡荡的房屋,他即便喝酒也无法入眠。
此时他对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开始有所体会。
科尔典型的抑郁自然能激发女人们的母性。
先是开车吸引了风流美女画家科拉,约炮邀他上门时邂逅路易莎,稍后在码头上英雄助美,将着急上班的路易莎送到尽头旅馆。
科尔欲去而折返,到路易莎服务的吧台去,很严肃地要一杯酒,紧紧盯着杯子看,像是在仆算未来的命运。
很快路易莎就意识这是送到眼前更可靠的保护伞,两人都为这次相遇相识“相爱”而振奋起来。
科尔失去祖传牧场,又不想异地求发展,恰好龙虾卷餐厅破产拍卖,科尔有心无钱;幸好前妻卖婚前房产赠送他一半(非法律规定),他紧急联系前妻,前妻还乐意合伙买下餐厅(非常人思维),一下使科尔振作起来。
《情事》第四季终结了,留下艾莉森死因这个最大悬念,此外还有活着的男女主角诺亚、海伦、科尔的未来如何?
标题所限,本文只讨论科尔。
在儿子墓地上雪莉母子有点争议,之前雪莉曾说科尔像父亲,如今忌惮丈夫弃子早逝,又改说科尔像麦金蒂家人。
如果科尔像父亲,不堪承受与最爱生离而选择死别;如今最爱艾莉森已经死了,这个仿古戏没法再演。
如果科尔像母亲,最爱死了,将孩子留给她另一个家长,倒是顺理成章的。
=�;��i
The affair,看名字,就知道是一部讲述婚外情的剧集。
故事主要围绕着两对夫妻展开。
城里的富家女Helen和郁郁不得志的作家老公Noah,他们养育了四个孩子。
乡下的餐厅服务员Alison和牛仔老公Cole,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却在三岁时意外去世。
*** 原文载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剧/ 所谓婚外情,不过是一场自我争斗】,欢迎关注
某一年,城里夫妻到乡下度假,苦闷的作家Noah和忧郁的服务员Alison擦出了火花。
无尽的胶着与挣扎以后,两对夫妻都离了婚,作家和服务员如愿走在了一起,他们的前任也分别重新找到枕边人。
再婚后的作家开启了事业的黄金期。
基于其个人情感经历而完成的作品大卖,一时间风头无二。
然而,忧郁的服务员并没有因为新的婚姻而扫除心里的阴霾,那个曾经对她体贴、温柔的中年男人,因为成功而开始膨胀,对他们的感情也不再认真,她再次陷入对婚姻的质疑之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再婚后的她再次成为母亲,但孩子的生父不是现任,而是前任。
理智的富家女虽然离了婚,但依然对前任念念不忘。
四个令人头疼的孩子都归她抚养,原本就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更加混乱不堪。
某一天,她遇到一个印度裔外科医生,这个优秀的男人甘愿成为“接盘侠”,全心全意地围绕着四个孩子一个妈。
可惜,几年后,他得了一种可怕的癌症,生命只在旦夕。
男性荷尔蒙十足而又绅士温暖的牛仔,离婚后也是郁郁寡欢。
虽然娶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偷渡女子,却始终无法对前任释怀。
某一天,前妻将女儿扔在他家门口,告诉他这是他的孩子,从此,女儿就成了二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个绳结。
当他终于鼓足勇气,想要与前妻复合,无奈,斯人已逝。
除此以外,还有一场车祸将四个人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牛仔的新婚婚礼上,服务员与牛仔的弟弟发生了冲突,将其推入马路。
迎面正好迎来一辆车。
司机是富家女,副驾是作家。
牛仔的弟弟当即死去。
这场“扑朔迷离”的肇事逃逸案,历经多次审判,最后以作家的“自首”结束。
从此,作家替前妻做了三年牢。
如果本剧只是讲了一个关于一场婚外情破坏了两个家庭的故事,那么它不会产生让我一口气追完四季的动力。
毕竟,这种话题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常客”。
重点在于,这部剧的“手法”和“深度”,深深打动了我。
这里说的“手法”,指的是该剧运用了双视角。
每集分为两段,经由两个当事人的视角,分别讲述发生的事情。
比如,作家和服务员究竟是怎样“勾搭”上的?
作家认为是服务员主动挑逗了他;而服务员则认为是作家勾引的她。
导演并没有暗示到底哪一方为真,因此,所有的判断都需要经由观众自己做出。
这也导致一个结果,即观众的情绪不容易被某个人物的单方面表现而带走。
比如,我们常常会因为“单一”的叙事角度,而将影视剧中的人物分为正面的或者反面的。
尤其是像婚外情这种题材,作为“围观者”,我们很喜欢指责某个人是错的,是忘恩负义,是咎由自取。
但在这部剧中,当你想要指责某个人时,再看一遍“第二视角”,冲动就淡了下来。
“深度”貌似可以体现出不少美剧的高超伎俩。
但在家庭伦理剧方面,又往往会落入一个看似精彩,实则套路的窠臼,即回归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背景。
弗洛伊德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可见一斑。
坦白讲,该剧并没有跳脱这一路数。
尽管前两季只是略微交待了两对夫妻的父母,像走场一样一带而过,好像看起来与本剧的关系不大。
但进入第三季,尤其是第四季,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结”。
比如,富家女Helen母亲的强势,服务员Alison母亲的随性,作家Noah父亲的苦闷,以及牛仔Cole母亲的隐忍。
当然,每对父母的另一方也都或多或少存在其他问题,正是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从剧中人物的表现看,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能够摆托父母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但结果不是复制了他们的路子,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Helen以为找个“窝囊”的老公,就可以不用像母亲那样对着一个朝秦暮楚的有才华的有钱老头。
结果,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理性”和“能干”,却给腹有诗书的老公造成极大压力,结果老公出轨了一个看上去柔弱无力的服务员。
尤其讽刺的是,老公和她离婚后,名誉和金钱都远超出她所预料的纷至沓来。
然而,这部剧的高明在于,它已经不是单从弗洛伊德的角度去探讨剧中人的行为动机了。
它在描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影响的同时,也将视线延伸到每个人的后天经历。
另外,这部剧的深度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丰富性。
在重点围绕两对夫妻展开叙事的同时,我们会看到非常多的与他们息息相关,又与他们面临不同困境的人物。
比如作家Noah的四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他们在与父母关系的处理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富家女Helen的医生男友,虽然戏份不算多,但他对于婚姻和生活的态度,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
总之,在这部剧中,似乎并没有“多余”的角色。
按照出品方HBO的计划,本剧将在第五季完结。
但意外的是,重头的Alison竟然在第四季死掉了。
于是,身为观众的我,不得不感慨,Alison实在是个十分悲剧的角色。
Alison以一个普通的小镇服务员的形象出场,随后我们才知道她几年前失去了幼子,辞去了护士的工作。
她的心情一直很低落,与丈夫之间也有隔阂。
遇到作家后,以为他会带她脱离苦海,然而其间经历的种种,并没有让她获得真正的重生。
再婚后生了前夫的女儿,在继任老公出狱后要求离婚。
后来又与前夫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偶然间发现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曾想自己竟是一次强暴的“产物”。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男人,最后却被他残忍杀害。
总体看,她的悲惨遭遇,主要围绕着男人和孩子展开。
Alison从小便没有父亲,妈妈又是个“风一般”的女子,基本不在身边。
她十分渴望温暖。
所以一旦遇到一个看上去温暖的男人,就不能自拔。
可是,那些看上去温暖的男人,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
另外,她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丧子之痛。
她一直以为儿子的死与自己有关,身为护士,却错过就医机会,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怀里。
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完全消除她的自责,反而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而更加害怕“旧事重演”。
她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对待孩子,所以才有了与前夫争夺抚养权的矛盾。
Alison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好像每每都以鸡蛋撞石头的结局而告终。
或许是她骨子里深藏了一股与生俱来的自悯自怜,也或许是残酷的生活总是顿挫她所有的努力与勇敢。
相反,富家女Helen则“坚硬”了很多。
她理智、自我、坚强、刚毅。
尽管也一再遭遇生活的挫败,但总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节奏。
而不像Alison那样,深深沉浸于痛苦,随时期待别人的拯救。
当看完所有人的故事,会发现,所谓“外遇”,其实并不是婚外的一场情事那么简单。
或许,每个走进affair 的人,内心都充满对现有生活或过去经历的反抗。
综观四季,经由主角和配角的演绎,交代了多种类型的外遇,但好像并没有谁的结局是真正幸福的。
这似乎也符合大众对于婚外情的常规判断。
所以说,这部剧确实挺出色的,它没有给婚外情上纲上线,没有直接做出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也没有对闯入婚外情的人表露出同情或厌恶。
它只是在叙述,并且用了不同的视角,以求做到尽可能的“客观”。
最终,我们或许会发现,婚外情其实更像是自己对自己的一场战斗。
PS:尽管重要人物Alison已死,但据官方消息,她的女儿会对她的死因展开一系列“调查”。
此外,作家和富家女是否会“复婚”,也很值得期待。
今年有太多烂尾的影视剧,希望该片可以突出重围。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非正式文艺杂记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翻译成白话是“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人的主观陈述是不可信的。
”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影片《罗生门》中想表达的一个主题。
而美国导演杰弗瑞·雷纳让《情事》的男女主角们分别陈述案情。
让我们透过角色的陈诉,逐渐洞察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上天降下的灾难或可顶替承担,自己造成的罪孽却如影随形。
我们先说说男一号诺亚的天灾和自孽。
在前期的诺亚自述中,他给我们描绘出这样的情境。
读高中时母亲病重,东海岸唯一对妻子忠诚的卡车司机,父亲亚瑟却不管病重是妻子,要么不回家,回家便自知喝酒,喝得烂醉如泥,不管家事。
开始妹妹尼娜还帮他照顾母亲,上高中后搬出去,后来跟一个老外走了。
家里只有她照顾日渐病重的母亲。
大学寄来录取通知书,家里没钱但他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他担心母亲无人照顾,将通知书藏了起来。
学院追踪奖学金获得者动向,将探询电话打到他高中学校,学校将电话打到家里。
母亲知情后,为了不耽误儿子前程,决定自行安排“安乐死”,在诺亚知情且协助下,母亲服下过量镇静剂死去。
诺亚满怀“谋杀”母亲的内疚和对薄情父亲的怨恨离开家乡小镇上学。
离开家乡后他再也没回去过,拒绝见绝情的酒鬼父亲。
诺亚的母亲患多发硬肌症属于天灾。
母亲想早日解脱,想出自尽的办法——服用过量的镇静剂,即便被查出,家人也不用承担责任。
诺亚一直尽心照顾她,且是最听话的孩子,病情日渐严重,如果说实在疼痛难忍,加大点药量也不会引起诺亚怀疑。
诺亚的心里可能想过,如果母亲病逝他就可以放心上大学去。
与母亲寻求早日解脱是一种“不谋而合”。
在第二季第4集诺亚海伦嗑药醉驾被警局羁押,诺亚带着三个孩子去妹妹尼娜家借宿,意外见到年迈但不糊涂的父亲亚瑟,父亲告诉他:“我的50岁生日,你母亲情况已经很不好了,带着支架,靠轮椅代步,她想送我一件礼物,她把我叫进厨房,说她在图书馆遇见一个女孩,‘金发、年轻、还是个自由党’,她说想让我见见他。
”“我拒绝了她,我拒绝是因为我爱她。
”闻言诺亚竟然说行了,我不想知道。
他不想也不敢面对真相,宁愿活在想象世界里。
亚瑟的话说明他爱妻子,不想放弃病重的妻子不管,而且诺亚母亲也爱父亲,感激他多年相爱相伴,不忍拖累他,想找一个人接替自己照顾丈夫,同时也能使儿子解脱。
因为亚瑟坚持不离不弃,母亲无奈选择了自我了断。
第三季第6集,父亲去世,诺亚离家近30年第一次“荣归故里”,没想到儿子马丁逃学也来到爷爷的家。
为了感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酒壮怂人胆,诺亚拿出了当年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奶奶的绝命书(避免家人承担责任)。
看到奶奶的遗愿,马丁问怎么是像你的笔迹?
诺亚解释说“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助了她去死,马丁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诺亚显然改变陈述,他说“我帮了她一把”,而没有说“我把她杀了”,或者如他臆想的狱警约翰的指控“你谋杀了她”(谋杀死者应该是不知情的)。
不管诺亚想不想知道,爱不爱听,亚瑟二十多年后终于见到儿子的表白,诺亚是听到了。
无形之 中大大减轻了诺亚的罪恶感。
至少母亲早走,也是为了父亲,甚或主要是为了父亲。
这次诺亚对马丁说,“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 助了她去死,马丁。
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马丁奇怪爸爸为什么跟他说这个,诺亚坦然你爷爷和我不怎么讲话,这正是诺亚和马丁的现状。
诺亚没有责备马丁(责备没用,马丁的顶撞像条件反射),理解他经历不够(“在你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你很难明白”),“有一天我死了,你在清理我屋子的时候,就不用去排练那些,你永远不会去说的对白。
”显然醒悟先前对父亲的误解,歉意和愧疚已无法当面告诉父亲。
诺亚在父亲追悼会上的致辞,哪像个著名作家?
或许是没有“排练”好?
为了能让孩子去上大学,母亲宁愿赴死,这是何等的母爱?
此时的马丁怎么能拒绝父亲“为了你妈,去上学”的恳求呢。
诺亚爱子心切,不得不对马丁说出当年奶奶为让儿子上学做出的选择和牺牲,但心病未除,他还时刻惦记着那个讨厌的狱警约翰。
重回家乡小镇路过约翰父母开的五金店,在同学口中得到证实,乔装顾客从约翰母亲嘴里套出约翰家的住址,买了凶器上门寻仇。
发现约翰家有失聪的残疾儿子,根本没可能整日四处跟踪他。
诺亚否定了约翰的跟踪(侦破诺亚母亲谋杀案,为妻子顶罪幻觉中诺亚已承认),惶恐乘车返回学院时,诺亚又想起约翰用书稿审问他的情境, 回到租住的学生廉价公寓,诺亚仍然疑神疑鬼,怀疑约翰循踪而至。
一场“生死搏斗”后,诺亚冲洗手上的血迹,仿佛听到奇怪的声音,惊恐恍惚中扎了自己脖子一刀。
此时诺亚并没有本能求救(比如赶紧打电话),他觉得这是上老天的惩罚,上帝来帮他解脱。
被抢救清醒后,诺亚不得不相信“被扎”,因为自己扎自己致命的一刀无法解释。
这是诺亚的自作孽,警察在现实中既找不到作案人,也分析不出嫌犯的作案动机。
自作孽不可活,诺亚怎么又活了?
应该是自作孽没做够吧。
诺亚作死的节奏把控的还挺快。
自尽被救后四天出院,便借朱丽叶的小红轿车去蒙托克找艾莉森续缘,艾莉森坚持离婚。
无奈他以完成布鲁克島一日游为签离婚协议的条件,在岛上偷用水池泡澡(不怕感染)。
签了离婚协议诺亚驱车回城,再次臆想约翰开车跟踪,逃跑闪躲之际撞车,幸好车毁人未亡。
这也是诺亚自作孽的一次作死。
在父亲家中,马丁听劝起早开车回城里上学,诺亚醒来发现马丁不在,开始挺欣慰,瞬间紧张起来,他想起当年父亲追他,高喊“诺亚,你对她做了什么?
”的情境,一路跑到湖边,看到马丁站在湖中,本能地边喊边下湖营救,等“马丁”回过头来,却发现那是年轻时的自己。
臆想成真,诺亚在湖中挣扎在,呼叫着,还好湖水不深,前妻赶来及时,也是两人心有灵犀吧。
海伦听马丁说昨晚跟父亲在爷爷那儿,不放心开车赶去察看,见诺亚嘴里喊着马丁在湖里挣扎,急忙将诺亚弄上岸載回家。
这显然是诺亚罪恶感作怪的又一次自作孽。
诺亚最荒唐的自作孽是为海伦顶罪。
艾莉森的“推”属于正当防卫,后果无法预期,承担不了多大责任;海伦交通肇事(她酒驾没人能证明)意外至死负全责一般判三年以下,但显然不是全责,斯科特本人和艾莉森都有责任。
但诺亚非要主动顶罪,源于他对妻子和情人的愧疚。
最后要说的是,诺亚这次出轨也是自作孽。
腻烦了婚姻中的圈养,觉得像是身处囚笼,巧遇一场爱情了搭救,结果妻离子散,妻离在预期之中,但子散却难以接受,大老远地追去加州,结果前妻告诉他“原来你就是地震”,要求他“保持距离”,诺亚本来还抗议别让维克喧宾夺主,但海伦告诉他维克得了绝症,活不了几天了,这让诺亚看到了希望。
天作孽让维克早逝。
在婚外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Vik的角色,说实话他的戏份不多,一开始我也没有留意他,而是关注着Helen和Noah,Cole和Alison这几个主角的爱恨纠缠。
到我真正关注他是在他和邻居出轨的时候。
他帅气、多金、事业有成,他温柔体贴,有令人着迷的绅士风度,同时他也是个好男人,他可以一心一意照顾Helen,并把她的四个小孩视为己出,弥补缺失的父亲角色。
他们见面也具有戏剧性,可以说很direct了。
他为她的儿子做过手术,有了交集前的铺垫。
在吧台两人相遇,Vik显然想约她,中年人早已洞察一切,或者说一颦一笑都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两人略去约会的前奏,直接在Helen的地下室肉搏。
那时候,两人只是炮友,大家很明白两人只是满足身体的需要,或许以后都不会有交集。
但Vik对她孩子的关心体贴,让单亲家庭苦苦支撑的母亲Helen有了一丝慰藉,此时她痛苦、无助,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她极度需要人支撑她,Vik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她身上的负担终于有人陪她一起承担。
Vik爱她,不惜住在她的地下室,只为给她支撑,帮她照顾家庭,同时也可以享受鱼水之欢。
成年男女之间,sex不仅是身体的需求,更是一种沟通方式,是一种从身体到精神上的满足。
随着关系的发展,Helen逐渐觉得不妥,她觉得这种相互独立共住一屋的生活是奇怪的,潜台词是她想他离开。
结果Vik厚脸皮到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搬到Helen的房间,霸道总裁方式般成为她的男友。
其实女人都是脆弱的,她需要强有力的人将她们融化,当她在脆弱的时候把你推开,你更要坚定地站在她身后,这样才能把芳心俘获。
如果换做一个小男生,他可能真的听从Helen的,收拾包袱走人,但像Vik这样的成熟魅力男,他不可能不懂得女人的真正需求。
但让Vik感到心碎的是,Helen似乎没有那么爱他,她心里装载的都是她的前夫,而他只不过是刚好出现罢了,甚至Helen连一句“I love you”都没有说过。
Vik是可悲的,他不被Helen的孩子重视,因为他不是他们的父亲,孩子们甚至不听他的管教。
而Helen说他只不过是和她居住在同一个房子的陌生人。
的确,她跟Noah20多年培养的默契并不是那么容易让人能替代的。
Noah的出轨给Helen带来身心的伤害,但无可否认,她爱着他,她习惯他的存在,尽管Vik再优秀、再体贴,他始终无法代替Noah在Helen心中的地位。
再次见到Vik时,他已经成了Helen的男友,他与孩子打成一片,可以说这个家里已经没有Noah的一席之地了,孩子们只接受他,而Helen也与他非常恩爱。
但幸福的日子不长,他暴瘦、晕倒,那时他被查出胰腺癌晚期。
他消瘦、憔悴、悲观,不想接受手术治疗,他想活好剩下来的日子。
他与Helen因为孩子的事发生分歧。
他自私地想Helen能为他生下属于他们之间的孩子。
从他的角度,他已经尽心尽力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他把Helen的四个孩子视为己出,他担任着孩子缺失的父亲角色,而他只想在有生之年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也算给父母一个交代。
但从Helen的角度,他不可能答应Vik的要求,她已经到了更年期,她还养着4个孩子,而Vik也是个将死之人,孩子生下来还要辛苦养育,而这一切都只能由Helen承担。
To be honest,我觉得Vik这个要求的确不实际,首先这个孩子他也只是不想父母失望,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其次,当他选择了Helen,他就要有这个准备,按照Helen的实际情况,她也是不可能为他生的。
于是,他觉得Helen并不爱自己,他觉得这个世上没人在乎他,他一直在付出,努力成为父母眼中成功、优秀的儿子,证明他们的努力栽培没有白费;另一方面,对Helen他也全身心爱她,为她照顾4个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骨肉,在Helen最迷茫、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给了她支撑和依靠。
所以那天上班路上,他决定live in the moment,也是垂死的挣扎,他决定要为自己好好活一次。
他来到卖车的地方,都不用试车就买下了保时捷,他回家看到隔壁年轻貌美的邻居,邻居上了他的车,色诱、挑逗、妩媚,她裸露地问“When did youlearn how to fuck, a real fuck”他笑笑,透露出成熟魅力的男人的儒雅微笑,或许觉得这个问题很性感,又或许看穿小年轻的稚嫩。
兜完风,他来到邻居的家,互诉心肠,他道出他的辛酸,一个将死之人没有为自己好好活过,此时的他像只受伤的小绵羊,敏感脆弱,他是一个好男人,但他好想为自己放纵一次,哪怕只有一次。
年轻邻居实则一直打着他的主意,一直勾引他,此刻得手了,他倒在她的裙下,他把所有的脆弱倾泻一空,他们做爱了,热烈中带着渴望,他的成熟魅力融化着她,两人在黑暗中,在沙发上释放着激情。
没过多久,Vik便奄奄一息,他躺在病床上,Hele陪在他床边,他开始后悔没听Helen的话去接受治疗,他希望有更多的生命去陪伴Helen,他说他在抢救的时候已经看到过死亡,但那时才发现他根本没准备好,“I’m not ready’”他说他现在是独自一人去面对死亡,by himself。
其实人到了这个时刻,最可怕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吧,而这时却只有你一个人在路上,没人能陪伴你,是多么孤独,多么难过。
特别是Vik这么好的人,他说出来的话让人动容,让人感觉到真实。
他说他已经半只脚在鬼门关了,此刻真的好不想他死去,好想留住他,他值得让人好好去爱,好好去珍惜,他还那么年轻,还有那么多手术等着他去做,他那么爱Helen,他那么让人喜欢,可惜时间只会一天天摧毁它,他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就是死亡吧,你不得不接受,你竞争不过时间。
后来,他已经闭着眼睛,不会说话了,他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死前的呻吟,或许大限将至,他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邻居尽全力在最后为他生了个儿子,她把baby放在他胸前,没多久,Vik就离开了。
就像是一个轮回,新生命的诞生,旧生命的结束,他还是离开了。
反射弧长,忽然想到的= =Cole从第一季开始就是一副美国土长红脖的形象,络腮胡子,一脸愁容,有点大男子主义,但好歹有责任感又痴情(。
)多多少少算是美国男儿or底层人民(?
)的代表吧。
和Noah这样的中惨对比强烈。
与原配离婚后新任妻子Luisa是非法移民,因为身份问题带来的不安全感,导致Cole和Luisa之间渐生嫌隙……最终Cole虽然没有回到Luisa身边,但许诺会为她申请公民,最后两集不断出现(其实也挺突兀的)全家清唱民谣《This Land is Your Land》This Land is Your Land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I rode and rambledI followed my footstepsCrossed the golden sands of your diamond desertsAnd all around me a voice kept sayingOh,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it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Remember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This land is your land, this land is my landFrom California to the New York islandFrom the redwood forests, to the Gulf stream waters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Remember this land belongs to you and me这不就是讲人民当家作主和美国精神的歌嘛= =妥妥是在反对川普的移民政策啊= =
这剧真是一部涉及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好剧,原生家庭导致的性格缺陷以及这些性格缺陷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全程充斥着抑郁、挣扎、背叛、救赎和自我救赎,很深刻。
从第5集开始明白这一季为啥拿了高分,最后一集非常感人。
Helen的成长是一大亮点,Noah也成熟稳重了许多。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超然洒脱是那些敢于追溯过往、直面困境、勇于放下的人才能抵达的境界。
谁的蜕变不痛苦,但若怕痛苦,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死循环里。
要相信,你永远有选择权。
看完了第二季,相当精彩,每一个对白都是很美丽的句子,伤感,富有诗意,在第12集,scotty在哥哥的婚礼上唱了一首歌,心痛得的不能让人呼吸,这是他最后一首歌。
There is a house in new orleans.They call the rising sun.And it's been the ruin of many a poor boy and meOh god I'm one.My mother was a tailor,She sewed my blue jeans.My father was a drunked, Lord.Down in new Orleans.Now the only thing a drunkard needs.It's a suitcase and a trunk.And the only time he's satisfied.Is when he is on the drunk.So mama tell my brothers。
Not to do if I have done.Not to spend your days in rice and misery.In 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There is a house in New orleans.
编导搞得真的很般配,男女一号都是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有诸多办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创造性艺术治疗、心理社会康复、住院治疗、药物治疗、团体治疗、催眠治疗等等。
笔者认为在诸种疗法中,认知行为疗法最适合像诺亚这种灵魂层次较高的文人。
诺亚一生最早最大最惨的应激源是高中毕业那年母亲的死,笔者一直用“安乐死”这个词,因为这是死者自愿的,且自己为主设计并实施的,死者死的时候很平静。
但由于经历,年龄、认知、资讯等种种原因,母亲的死一直是诺亚的最大应激源,他最大的一块“心病”。
这是诺亚最大的隐私,心灵最脆弱处。
他一直藏着掖着,挥之不去。
在布鲁克島的旅馆房间里,在艾莉森签离婚协议的前天晚上,诺亚向她道出这个埋藏许久的秘密:说高中毕业那年,他收到威廉姆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担心没人照顾病重的母亲,他将通知书藏了起来。
但母亲最终还是知道了,很是为儿子高兴。
毕业前一个月,母亲对他说想去死,也找到死的办法,但母亲多发硬化症严重到不能吞咽药片,他不得不帮母亲将药片碾碎混进酸奶服下,就这样他眼见母亲安静地永远睡了。
为什么对艾莉森敞开心扉?
诺亚解释为“你是我认识的其他人中,唯一另一个曾目睹自己所爱之人死去的人。
”其实,难以自圆其说,加百列入睡时艾莉森没有预见孩子会死,而诺亚清楚母亲这一睡可能再也不会醒来。
在纽约郊区的监狱里,诺亚借助幻想的狱警约翰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严酷地拷问。
他用文字袒露了心灵深处最阴暗的一面,他为了离开小镇,脱离平庸人群,开辟不平凡的人生,他蓄意将母亲“谋杀”(约翰的指控)。
这确实太自私了太卑鄙了,诺亚的灵魂忍不住拼命挣扎,他高呼“他不想那么做的,那事终结了他的童年,毁了他人生。
”其实,这话也是马后炮,高中生童年早就结束,母亲的死成就了一个凤凰男。
其实,人生就是从苦汁中熬出来的。
《情事》用第三季一季的长度来展现诺亚心灵的挣扎,灵魂的试炼。
诺亚保释出狱期间总是觉得狱警约翰在“跟踪”他,那个约翰简直是阴魂不散,如影随形,白天、夜晚、梦中,操场、酒店、卫生间、走廊、卧室,尾随的车上,幽灵般地出现诺亚周围的空间里。
约翰诺亚灵魂深处正义的化身,他一直在指控诺亚“你谋杀了她!
”。
诺亚想给自己做无罪辩护,但他确实为丢下病重的母亲去上下担忧过,甚至也有母亲死了就好办了的闪念;更难辞其咎的是他知道母亲想死,及怎么死的计划,他非但没有制止或告密(他误以为父亲不爱妻子,也不想管妻子),非但帮助计划进行有困难的母亲。
因为巧合他不能不把母亲的死,跟他那份全额奖学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联系在一起。
父亲亚瑟死前,诺亚意外在妹妹妮娜家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父亲告诉诺亚,他50岁生日那天,妻子想送他一件特殊的礼物,安排他相亲,她以为他选定了目标,但被他拒绝,他爱妻子,坚持终生不弃。
这个迟到的真相,诺亚嘴上说不想听,但心灵的震撼极大。
其实他误解了父母,错看了父母的爱情和婚姻。
诺亚再不想见父亲,做为长子他不能不参加父亲的葬礼,臆想的约翰竟然也出现在葬礼现场的附近,说明父亲死了,诺亚让没能像母亲期望的那样“释然”。
诺亚那惊愕圆瞪的双眼,可以看出马丁对他的无视,比父丧还震撼。
不知道他是否想过,他拒见亚瑟近30年,父亲是怎样的感受呢?
诺亚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把房子留给他。
据诺亚说或者认为父亲喜欢妹妹妮娜,生前定期到妮娜家,病逝前一直是妹妹和妹夫看护,妹夫JP支付所有的费用,这些父亲知道,却把房子留给了儿子。
诺亚母亲死第三次闪回是在家乡圣乔治镇的家里,他对逃学来祖屋躲清静的儿子马丁看姥姥临死写的绝命书(声明是自愿寻死,与他人无关),马丁疑惑“怎么像你的笔迹?
”诺亚解释道:“因为是我帮她写的,她已经虚弱到提不起笔了,所以我也是不得以。
我帮助了她去死,马丁,她当时是如此痛苦,只想早点解脱,于是我帮了她一把。
” 此时诺亚理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的爱,让母亲痛不欲生的主要不是肌体的病痛,而是心灵的煎熬,她不想再拖累父亲,她想解脱的是无法相伴给丈夫幸福的愧疚。
诺亚在儿子面前,坦言“我帮了她一把”,而不是“我把她杀了”。
诺亚满怀歉意地对儿子:“知道我让你深深的失望了,也许你永远也不会原谅我,当然我爱你,你想不到我有多爱你,在你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你很难明白,我只是想让你理解我多一点。
如此,有一天我死了,你在清理我屋子的时候,就不用去排练那些,你永远不会去说的对白。
……‘’ 一直对父亲满腔愤怒,不让父亲靠近,跟他处处对着干的马丁,此时竟然挽了挽父亲的肩膀,答应明天早上就去上学。
诺亚在母亲死后一直拒绝见父亲,唯一在妮娜家见到的一次,他听到了父亲的告白,像逃避瘟疫似的逃避跟父亲的对白。
诺亚清理父亲屋子的镜头够长,但没有看到诺亚排练什么对白,或许他在心里紧张地排练,准备跟谁说的,他并不知道儿子和前妻会来。
我们不知道诺亚的对白是什么,排练得怎样,准备跟谁倾诉,还是找牧师忏悔?
父亲西归,过奈何桥时喝了孟婆汤,此生人间的经历也就忘了。
但诺亚还惧怕那个幽灵般的狱警,他居然买了凶器去约翰家灭他。
在约翰家见到约翰失聪残疾的儿子,他犹豫了,是杀死了爸爸孩子怎么办?
还是联想到爸爸“不管”孩子的艰难?
其实,约翰告诉了诺亚真相,诺亚出狱后他再也没有见过他,怎么可能四处去跟踪他,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自己都自顾不暇。
约翰知道诺亚精神不正常,所以制服他以后就放他走了,他的凶器都没有收缴。
所以,诺亚在回到住处以后,恐惧、内疚得意识崩溃,稀里糊涂扎了自己一刀。
我们不知道诺亚排练的心灵对白是什么?
莫非是对母爱、父性的新认知?
我们在后面诺亚对待惠特尼的叛逆,马丁的独立、维克的僭越、助安东上学,艾莉森溺亡等一系列问题的沉稳和担当,我们知道诺亚真正地接受了自己的阴暗面,有缺点,犯过错误,他仍然可以堂堂正正做人,无愧天地,也无愧自己。
1. Find my scent in nature.2. Write down everything you love about me, and then wrap the words around my the scent. I love the she always called me on my shit. I love how smart she is. I love how she deals with grief head-on. When our boy died, I couldn't admit my own grief, so I made her carry the burden for the both of us. I made her feel like she was the weak one. I made her feel like she was going crazy so I wouldn't lose my own mind.3. Build a pyre. Imbue each stone with something you hate about me. Add the smell and the things you love, and then set it all ablaze. I hate how unforgiving you are. I hate that you never told me how unhappy you were. I hate that you ran off with Noah fucking Salloway. I hate what shitty tastes you have in men that you are always picking guys who don't deserve you. I hate that you gave up on me. I hate that I can't give up on you.Before you do this, you need to state your intention: I want to be free of you.4. Sleep with someone new.5. Now you've finished all four tasks, and so the exorcism is complete. If it worked, and you no longer love me. Send me these letters back so I know. I remain yours - mind, body and soul.
这是我第一次看了部剧这么想要写观后感 仅仅是因为虽然我还未曾体验 但剧里的演员演绎的太过真实。
helen和alison并不美 她们的容貌就如同你我平时生活中擦肩而过的路人 cole和noah也不帅 甚至脸上略显中年的疲惫。
可是他们演绎的婚外情故事有可能远远不及生活中狗血。
helen其实拥有很多 疼爱她的父母 闹腾却窝心的四个孩子 走了noah还有vik这样完美的接盘侠 生活她不用担心 孩子也渐渐长大 但最后Helen却是承受最多的人 曾经最爱的noah离她而去 在曾经是情敌的alison也在孤苦无依的时候伸出援手 vik做了一辈子别人口中的榜样 却在生命最后时刻一夜情并留下了意外的孩子 alison羡慕helen拥有她一直想要的温暖 但alison没有看到的是helen独自面对这一切生活中的混乱里一直果敢的坚强 Helen在第四季里参加moon ceremony 的时候她在人生过了大半辈子的时刻明白生活中有诸多的难题 这些难题不是通过参加几次治疗或者加入组织就能解决 最终还是要自己去get through it 就像她在noah出现精神恍惚间不顾vik的反对或介意一心想要照顾他 就像她在得知vik患癌努力想要劝说vik不要放弃治疗 就像她在senser tank里感受到的绝望 就像她在最后时刻才发现vik一夜情的对象竟然是毫无防备的邻居......... alison自小就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 她渴望拥有幸福的家庭 里面有父母的温暖 有儿女的羁绊 然而母亲却抛下她一走了之 自己的孩子在溺水身亡后独自面对悲伤 丈夫也似乎不理解同时与别的女人调情 离婚后遇到希望救赎她的noah 却还是不停的被伤害 患有战后创伤的ben表面上理解同情爱护alison但却又一次残忍的伤害了她 就连飞机邻座的人都要性骚扰她 没有人能比她过得更丧了 然而最终她却拥有两个男人最多的爱 cole对她念念不忘 不管她做了多少错事 noah也........ 哎写不下去了 总之人生 life might be suck, but still you need to deal with it不管对的错的 大胆去live your life
四主角的多视角已不局限于表现人物的自私。四个人基本都有各自新生活,但表面平静下,人物性格缺陷造成的巨大戏剧冲突呼之欲出!另外noah貌似在该季变成了最正常的那个,毕竟角色已经到过谷底,哪还会更糟呢?再次加入的新vik视角超棒,不过编剧真的狠,可以准备寄刀片了。
爱上医生了
终于等到了!!
这一季的剧本质量太高了,差点为Alison弃掉,再为最后Helen那个part贡献一点眼泪。
近年最好的生活剧
我的妈呀还有第五季
四季下来,我越来越深的感觉到这部剧已经早就不是在讲那段婚外情,而是在告诉观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如何寻找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选择去生活。有时候剧里那种淡淡的伤感和绝望让我透不过气来。
什么玩意
第8第9集真的看哭了,很少感受到那么大的触动,话说那么高水平高质量的剧,看一集少一集,且看且珍惜
尽管有狗血,但是剧情升华得真心漂亮!编剧水准高。
艾莉森遇到痴情善良的好男人时是强悍的加害者,科尔被她伤到遍体鳞伤,诺亚也没有好下场;遇到欺骗冷血的坏男人时就变身隐忍宽容的受害者,知道了本已婚已育,不指责,藏着掖着好像她的错
第一女主角没了,下一季怎么编,其实就这样完结了不是挺好的。
女主死了还能拍?!
真的,每一季剧情上都能有新意且不落俗套的惊艳到我的美剧,第一想到的绝对是婚外情这部剧。这一季剧情走向,台词风格,叙事手法都更为优秀!第五集科尔发现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第六集爱丽森的无奈,第八集情感冲突大爆发,第九集爱丽森的双视角,第十集的以后的生活仍要继续的忧伤!给这部剧再高的赞美都不为过!喜欢!!!
2018.09
看过
神级剧本和演技。帮助我解锁了自我意识里一直很难面对的那个困境。
终于觉得Helen有点高级了,是太高级了,怎么总放不下Noah这老小子我想不通。
两年前看前几集的时候还随手写 “如果我是XX 我大概早就自杀了” 所以卡在了死亡真正来临的那集没看下去 第九集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太扎心 oh how we all want to be someone who’s happy and deserves love
台词真棒。海伦的演员演得真好,很多自然细致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