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片时,我以为这会是一个血腥、暴力、充满智慧绞杀的电影,宣传片的剪辑实在到位,吊得一手好胃口。
我甚至以为会是一个虚幻而空旷的户外场景,然而实际就是几个人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彼此甚至能谈话猜测,实在是少了血腥和厮杀,不免有被骗了的感觉。
你想看烧脑还是推荐《大逃杀》,可能会比较符合亚洲人的口味。
我也不是什么牛的影评家,只是从一个普通的观影者的角度来评价,杀人游戏要猜谁是杀人者的设定没有问题,和我想的一样,但是真的就像电影里后面演员说的,谁说话就被当成杀手,谁沉默就可以保命,这种大家没有逻辑的胡乱投票就决定生死实在是很无语。
前后的剧情上也没有关联,怪怪的。
但是,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俄罗斯的文学、影视作品的,我始终相信这个敢于批判的名族不会草草了事。
一、选择用每个人最恐惧的方式死亡的设定我觉得不错。
不管是雷电、被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绊倒倒在钢筋上、鲨鱼战、空难,都给我隐约的《死神来了》的熟悉感,恐怖氛围上不够,但还算可以。
二、人物选择上有很多闪光的地方。
其实每个人的故事背后都透着很多大的主题的思考。
1.事业上升期的舞者因为车祸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失去了完整的身体,努力工作存的钱却不够手术的十分之一,甚至想自杀,隐隐还是觉得在讽刺医疗保障体系,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名誉什么的分分钟就倒塌了;
2.监狱刀疤男 影片中赛前两分钟的拷问一度让我哈哈大笑,因为拷问的人很逗,但是细想很伤感,问刀疤男最害怕什么?
孤独、贫穷?
都不是。
他说他杀的都是有钱人。
显然想说的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矛盾。
3.痴情男支持舞者的事业,演出会看送花,在她事业破碎之后甚至为她卖了房子,还不被女舞者理解,很多人甚至觉得他傻。
可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想保护另一个人,拿生命想去帮助女舞者实现奖金才报名参赛,想给她做帮手。
被鲨鱼吞没前还想着她的样子。
我想,对爱情的思考真的是永远的话题。
4.指挥官军人的角色总是有很多话题。
战争与和平,选择与失去,战友生命和精神上的忏悔挣扎,总觉得指挥官的战队叫“飞鹰”有什么影射,可能我想多了。
5.酗酒女人、监狱小伙酗酒导致儿子丧生,为了钱胡乱指控、救了小伙的命却又祸害了小伙的一生,连带着小伙的母亲受人唾骂。
这段的故事矛盾重重,戏剧性也可以,酗酒女人的死前忏悔、小伙的死前告白都没有处理好,没达到感人的效果,又没有遗憾地震撼人心,但是想反映的司法草率、拜金而道德沦丧还是引人思考的。
6.康斯坦丁第一个杀手出现了。
前面杀的都是平民,剧情总算推到了第一个小高潮。
一个杀手被发现,下一个杀手就不远了。
这个人物的出现矛盾的很,当然,看了后面他是工作人员以及男女主怎么闯过难关就有些明白了。
暂且不提。
他害怕什么?衰老。
这可能是很多人恐惧的。
怎么看待生命的平淡终结还是要做点不一样的事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7.绝症晚期的工程师、身价过亿的赌徒绝症晚期的工程师为了给家人留下财富堵上性命,恨不得有更多的时间和生命陪伴家人;而另一个亿万身家但家人却盼着他死去好继承遗产。
亲情、金钱、贫富,实在是一对好对比!
8.孤儿身份的女主。
这个身份很特殊。
想表达的很明确,弃婴的社会现象。
9.只是一时和朋友赌气就去参加随时会丧命的游戏的男主,不觉得很奇怪吗?
三、结局居然有点意料之外男女主他们的故事感觉太跳跃,总是入不了戏的感觉,男主突然挣脱营救非常突兀。
但是最后发现这是节目组安排的桥段想提升收视率就觉得剧情反转还是可以的,虽然并没有非常惊讶。
故事结尾还是很正常的桥段:绝症晚期却神奇的多活了好几个月,富人将财产捐给孤儿院,监狱小伙洗清冤屈,母亲得到慰藉和认可,简直一副和谐幸福的模样。
我本来以为结局揭示男主是杀手,其实错了,他只是继续参加下一届的暗杀比赛,自愿成为杀手,去挑战强权。
事实上绝症工程师确实是真正的杀手,害死了监狱小伙,所以才会有他的那句:我只是希望你们过得更好。
才会有他老婆得知他是杀手时的错愕。
留下4个人活着,其实已经和游戏最初的设定偏离了,最后的总结就是,不算很出色的电源,但说是烂片也是过了。
喜欢心理折磨、人性考验的还是推荐《大逃杀》,每个人背后也有每个人的故事。
(含剧透!
)首先我没玩过狼人杀。
一开始是平铺直叙的内容,开局先随意的杀一个情绪激动的芭蕾选手。
其实很快就可以推理出康斯坦丁是杀手,因为1、康斯坦丁说杀手或众多平民平分1万英镑不划算 ,所以他想独占。
(10%)2、康斯坦丁作为预言家故意引导舆论刀了平民。
(90%)可是令人失望的是那群人并没有在下一轮反应过来康斯坦丁是杀手。
不过他自刀我完全不理解,难道是反讽无良节目组奖励的1万英镑?
到最后男主跳上凳子和女主凯特共同赴死,其实有点没看明白后来到底死没死。
因为游戏幕后总监(可以这样称呼吗)说不要以为你们站在这里,可是电视机里的观众依旧目睹你俩的尸体还存放在那儿。
最后一幕男主拿着杀手的身份进入游戏,是第二次参赛还是告诉观众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杀手的身份?
不太明白其他影评说康要扭转游戏或者破坏游戏,为了收视率放宽了男主的座椅限制使其挣脱控制护凯特,所以到底死没死。
另外:看完也不知道男主叫啥名,最后莫名其妙就成男主了。
特地注册了豆瓣号就是想告诉那些不明真相的豆瓣友,我当时也是跟你们一样就觉得狼人杀的成员太垃圾,瞎几把玩,谁比比就投谁,然后结局秀恩爱end 但是看了一些评论又忽然幡然悔悟,结局真的是反转中的反转!
带主观意识看这种悬疑片要不得,最后一点我跟大家都一样觉得真相已经出现,秀恩爱的成功打破了魔咒活了下去,然后就给这部电影打上了稀烂的印记,最后的最后就没认真看。
幸好我有看豆瓣影评的习惯,才发现这最后的最后才是全片的亮点,也就是最后秀恩爱的男主再次参加杀人游戏但是身份却直接就显示杀手了,并且说无知的平民已经熟睡,醒着的才是杀手!
(大概是这意思)也就是说真正的真相就是整部游戏确实是有反抗者就是那个预言家,但他是节目组的人,反抗是意外。
但是统治者更加精明,另一个杀手其实是男主而不是什么得癌症的平民,他只是为了得到钱最后才说他是杀手(节目组特地没有公布谁是杀手而是直接就说杀手赢了是这个目的)男主一开始就是节目组的杀手然后跟女主相见假装一见钟情最后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女主,这就是节目组一开始的目的,因为之前的烧脑对决杀人游戏不在吸引观众,大家只在乎看真人死亡直播,收视率下降,看似真爱意外的打破结局提高了收视率,然而这却是节目组控制下的阴谋。
组织里的预言家确实是有预见功能但他看不到全部,虽然他试图起义但是队友太傻逼只知道内部斗争跟本没意识到反抗,所以他只好引导一位稍微聪明的队友甚至自我牺牲来达到目的,但是统治者太狡猾,内鬼就势上演英雄救美的戏码,开挂一般的轻松打破了机器的束缚(影片中内鬼的暗示)巴拉巴拉~最终全世界除了那个拿钱背黑锅的平民以外(不过知道也没用,得了癌症还是得挂)包括女主在内都以为爱情改变了这一切,然而统治者在后面继续翘着大腿,喝着小酒嘲讽着这些无知的平民(小样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或许这部亮点真正想表达的就是这用讽刺的手法描述平民还有弃暗投明的高层人员与统治者的斗争。
最后,我特地注册豆瓣号写这么多就是希望没看到真正真相的朋友们能了解真相。
真庆幸有豆瓣影评不然这部尚且剧情设计不错的电影就直接被我定义垃圾了。
将游戏改编成电影,并不是新鲜事,但大多都是热门的冒险类电脑游戏,如《生化危机》、《魔兽世界》、《古墓丽影》等等,这类游戏不但拥有众多的粉丝充作潜在消费者,其充满想象的游戏世界还能给影片提供很大的视效展示空间,而把朋友间聚会打发时间的互动小游戏改编成电影,就比较少见了,原因也很简单,它们既不可能累积起数目客观的发烧级玩家群,也缺乏视效的延展空间。
穿衣服要扬长避短,拍电影亦是如此,而本片的导演却反其道而行。
明知视效是短板,这部以杀人小游戏为蓝本的电影偏偏力图展示特效,以求将其包装出不亚于那些大型电脑游戏的高规格感,于是游戏的时间背景被设定在充斥着高科技的未来世界,从进行游戏的赛场到参与者的座椅,无一不加入了夸张的特效,然而再如何包装,这也不过就是个杀人小游戏,内核是不变的,于是当11个参赛者开始静坐开嘴炮时,场面变的很滑稽,那些特效无法成为有效的电影文本同时,还制造出一种拿大炮轰蚊子的尴尬。
也许为了进一步扩大视效的用武之地,影片又将游戏中的杀人环节,定义为真实发生,并且每一个被杀者,都将经历一场冒险,可惜的是,这一场场冒险最后展示的只是编剧贫瘠的想象力,没有惊悚、没有紧张、没有震撼......更别提,其中还有一次仅仅是衰老死亡,这种场面大约也就吓吓没进大观园前的刘姥姥吧!
其实杀人游戏也有长处,不然不会得以流行,那就是游戏具备的心理战和悬念,这本该是影片大作文章的环节,结果却处理的随意而粗糙。
心理战淹没在毫无营养的口舌之争中,参赛者们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游戏精神,仅以喜好和一时冲动,胡乱指认杀手,让游戏的精髓荡然无存,至此,你也没兴趣去猜谁是凶手,悬念也就没了。
纠结短板,放弃长处,导致整部作品没有任何观赏性,至于内涵,更是惨不忍睹。
影片的主题是在抨击直播死亡的做法太残忍,但它用特效渲染死亡的做法,又恰恰是在享受这种残忍,故事开头故弄玄虚的像是要终结这个缺乏人性的节目,但最终仅仅是有两个人成功逃生罢了,颇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至于影片大费周章叙述的参赛者的自身故事,则完全是一种莫名的存在,没有任何指向性。
整部影片就是完全拍砸的节奏,而全片100分钟的观影过程倒是一次挺真实的自杀行为——浪费生命。
说起这类小游戏改编的电影,1995年出品的《勇敢者的游戏》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故事讲述了两个小孩玩“尤曼吉”游戏棋的故事。
同样是缺乏视效的发挥空间,但影片通过将棋盘上的动物“复活”,并让它们与人物在城市间展开妙趣横生的追逐,借此巧妙的植入了视觉刺激的场面,让故事瞬间有了大片的感觉,与此同时,故事的进展还严格遵照游戏规则进行,保留了游戏本身的乐趣,可以说,既照顾了短板,又发挥了长处,而对亲情和友情的刻画,则让这个本来简单的冒险故事变得厚重。
可见,这类小游戏并不是不能改编成好电影,关键还是要用心,《暗杀游戏》满目苍夷的槽点背后,是创作精神的缺失,如此,即便是遇到一个热门的电脑游戏改编,恐怕还是拍砸。
首发 百度电影吧 微信平台
剧情有些地方稍微有些弱,但是最大的败笔在于英语配音。
声音和对白也是演员演技的一部分。
而英语配音将对白和演员割裂开来了。
整个过程中感觉就像是在听系统跟系统说话。
电影里面杀人游戏的系统提示音和参加游戏的主角的声音没有情感上的区分度。
好了,以下纯剧情分析。
这种全球性游戏其实就是一种人类追求娱乐的极端化产物。
当人们以看真实的杀人游戏为乐——而且这不是像《饥饿游戏》里那样参赛者是非自愿强制参与的,而是被选者可以选择同意或拒绝的——本身就说明了电影里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的淡薄和异化。
但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参赛的选手偏偏是情感较为强烈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苦恼,有自己的恐惧。
他们有的人希望能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无辜的,有的人害怕孤独的死去,有的人迷茫于死后财产的分配,有的人为自己失误所造成的同伴的死亡而痛苦终日。
死亡,对于他们之中有些人来说,甚至是安慰和解脱。
他们强烈的情感,使他们比电影里不时拍摄的全球的观众,更像是“人”。
而游戏,让他们以自己最恐惧的方式死去。
根据游戏原本的设定,无论他们怎么挣扎,都难逃一死。
第二个死者赢了所有的攻击他的人,但最后却正如他所害怕的那样,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死了,死得也“微不足道”。
也那样讽刺。
第三个死者看着生的希望在他面前破灭,如烟消逝,又在幻觉中迎向死亡。
康士坦丁,正如他的名字,他似乎继承了康士坦丁大帝的灵魂。
如美国学者马恩所说:“自此以往,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4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
”,而自康士坦丁之后,暗杀游戏也脱离了原创立者的控制,出现变数,从此幕后不只只有游戏控制者,还有游戏中的Mafia。
他老死了了游戏里,但在这个游戏里,老死是宁静的奢望。
他的死,宁静而安详。
后面的那对“偶遇”(也许是,也许不是)、然后一见钟情成为真爱的情侣,根据他的提示走出了梦境。
他真的是一个预言者么?
或许先知这个词更为合适。
着重点不在于遇见未来,而在于指向未来。
在他投自己一票时,总有一种决绝和保全的味道,一种虔诚的感觉。
他为了改变这个游戏而参加游戏,为了保全另一个同伴,而为自己投上死亡一票。
他做到了。
——这里的同伴指的不是另一位杀手,而是跟他一样,要改变这个游戏的人。
以康士坦丁为始,Mafia这个游戏终于真正如其名地成为了Mafia主导的游戏,而不是受另一人系统操控。
到底谁是Mafia?
是情侣中的男人基里尔,还是最后剩下的绝症患者伊莱?
其实这并不十分重要。
康士坦丁大概一直就在筛选,他淘汰掉不能对抗游戏的“弱者”,保全有对抗所需精神品质和潜力的基里尔,为他指明道路,让他有机会再次卷土重来,抗争这个游戏。
若是伊莱是Mafia,也能解释通,他不死,游戏就不会如同常规般结束。
只是伊莱是一个并没有成为如康士坦丁般真正的Mafia潜质的人。
而基里尔则明显是有对抗潜质的人。
如果他真的是Mafia,那么他跟卡佳的相遇未必就是偶然,他在卡佳要被送向死亡时冲上去与她共死,可能不仅是一种真情流露,也是顺势的对身份的掩饰。
如果不是,也并无妨碍,他的特质已经足够让他接替Mafia的火焰,传递反抗的精神和力量。
只差一个导火索——卡佳。
四人无人投票,系统选中卡佳,而基里尔随之赴死——这真的是偶然么?
康士坦丁曾是节目组的一员,或许是他促进了两人的相遇,让系统选中了卡佳,放下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的稻草,又让基里尔重破了原本不可挣脱的系统绳索,而他知悉游戏的设计,并预先向幕后操纵者提议说可以通过一对情侣,并让胜者继续参加下一轮游戏,以提高收视,然后利用此指引二人成功逃脱。
而最后结尾,基里尔接受游戏邀请时上面所显示的“Mafia”字样,更像是在说,他从康士坦丁身上接过重任,以Mafia的身份重返,继续抗争。
2016.10.17更新-专门下了俄语的再看一遍。
发现:1)康士坦丁投自己一票的时候,幕后主使者对于选手可以投自己一票这个问题,说的是мы не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也就是说这并不是系统原有的设计。
加上康士坦丁本身曾经是节目组人员,那么可以确定是的确他修改了程序。
2)康士坦丁死的时候说老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死亡方式。
果然他对系统撒谎了。
3)基里尔的资料片段里一闪而逝的按下同意的镜头上,身份上写着Mafia。
所以他的确就是Mafia。
那么他跟卡佳的遇见大概就是有预谋的,并与康士坦丁设了一个局,让系统选中卡佳,然后他装作真情流露追随卡佳,实则也是掩饰身份。
并且让游戏非正常运行,达到破局的目的。
也就是说结局果然是他再次以Mafia身份回到游戏。
4)所以伊莱应该是为了得到奖金赡养家人,而撒谎自己是Mafia,这是命不久矣的他唯一可以为家人做的。
可以前往观看,也可以不前往观看,成品处于“鸡肋”的范畴。
总评:原以为是一部俄罗斯版的《大逃杀》,结果,又走回了《饥饿游戏》的老路,不过好歹有那么点点创新。
缺少亚洲人民所期待的其智若妖的高层战斗(欧美人都是直来直去的也没有办法)、人物选取缺乏典型,过于脸谱化、功能化,创意倒是十足(预告及开片那个坐在沙发上迎接黑色飓风的男人使我交上了电影票)(老毛子,你欠我半张电影票)适合观影人群:自认为脑洞比较大,不堪忍受国产片的“精神病”“路人犯罪”,该看的都看完了的等等。
以下涉及正片,有剧透以及笔者个人观点建议,请考虑之后……《暗杀游戏》电影,不知道是由于剪辑的原因,还是导演本身的想法,整部片子总时长91分钟(我相信,这是最大的问题)。
看完之后,总给人有一种虎头蛇尾的错觉,感觉明明马上就要进入全片的高潮,揭示出整个当时的世界观,却突然之间一刀斩下,演员表慢慢升起……所以,我称之为这是一锅有待“熬煮”的鸡汤,至于毒与不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剧情设置方面,倒是别有用意,一开始最先介绍的两个人正好是一方对立面。
一个身患绝症、只余三个月生命的穷人,为了给自己的老婆孩子留下一笔不菲的财富,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电视直播杀人游戏《Mafia》。
(这个起因,倒是让笔者莫名的想到了《绝命毒师》里的老白,差不多的境遇,差不多的想法,差不多的老实人要发神经的际遇!
)而作为对立面的,则是另一名富人,家财万贯,奈何家庭不合,尚且活着的亲人都是盼着这位富人早点死去好快点分享他一生遗产的家伙(嘛,不管身处世界哪里,有钱人家的设定总是逃脱不了这些设定。
)作为一个惜命的富人,半只脚已经踩到棺材板的家伙,他参加这个游戏的目的,一开始就交代给了观众。
这是一个赌徒,他的财富,他的一生,都在赌博之中选择,所以对于他的家庭,以及他的财产,他也采取了用“赌博”来解决。
至少,在他人生的最后,自己混蛋的家人可以第一次认认真真的鉴证他的终途,亦或是他们的末路!
两个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地位,却是以同样的际遇,参加这么一场比赛,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开篇就立好了满满的FLAG!
游戏开始,我们的导演跟编剧开始不走心了!
游戏整体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介绍游戏“出局”之后的规则,我称之为“功能性使用人物”,因为参与游戏的总计十一人,并且只有两个是杀手,所以一开始就抛出了三名“平民”牺牲品。
而死法,则是施虐狂般的,“害怕什么就死于什么”。
呵呵,明明有竖锯这样的艺术家存在,毛子却偏偏选择了电锯惊魂式的直来直去。
此处,暂且不婊,一记直球倒也无可厚非。
第二段,心灵鸡汤,明明应该很煽情,为了贴合主题的,却是被炖烂了。
收受贿赂做为证的目击并且救人者与被冤枉连带拖累家人的少年罪犯,要矛盾有矛盾,要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本该是极为有趣的一对。
我的天,看到结果之后,我那个悔恨,怎么就会期望北极熊也有细腻的一面。
个人感觉:第二段开头一直在刻画少年的无辜,他是被朋友载着,事发之后又被冤枉,造成自己的单亲母亲也连累受到社会的排挤(门口喷着杀人犯的母亲啊之类的),在结尾,少年罪犯被投死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反转呢?!
其实,撞车导致两名女孩身亡的那个人,为什么就不能是他呢?
在赴死之前煽情的演绎,难道就不可以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摆脱现在被整个社会所排挤的困境,而一手导演的呢!
在黑暗之中透露出一点人性的光芒,总比这种为宣而扬更令人有代入感吧?!
之后就是第三段,也本应该是最终的高潮段落,讲述的是余留下来四个人(穷人、富人、一对认识一天就一见钟情的情侣)还有一个死人(号称预言家的工作人员,实际上,也是个牺牲品)。
对于这一段是最不满意的,煽情不够,剧情拓展不够,世界观的揭开也没做到位。
前段一直在阐述,“出局”的人,死亡是他们唯一的去向。
所以,一直在等待着反转。
结果,反转的确又了,但是,你这转的太生硬了啊!
感觉编剧编不下去了,直接用世界选美万年不变的口号,“爱与和平”来生拉硬拽的忽悠完事一一爱人相爱,富人、穷人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这个世界多么美妙,空气多么清新。
真的,我看到这,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为此,笔者决定以这个题材,写一本同人!
以上,致此。
感谢每一位点开,看到这里的豆友。
PS:第一篇影评,随手而写,如有意见,还请釜正!
看片名《暗杀游戏》,以为是有悬疑科幻的大片。
结果就是一群人坐在电竞椅子上玩狼人杀!
完了这几个人还TM跟着感觉走,看谁不爽就杀谁。
一点逻辑性都没有。
按常理说,有一个预言家一直在巴拉巴拉。
不管是不是真的,杀手抱着错杀三千的心态也得干掉他吧。
否则就只有他是杀手这个可能性了呗。
结果这些人连这么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都没有,从头到尾杀手和犯人都是我看你不爽我就要干你的意思。
不过绝症男倒是说了一带脑袋都话,说话的出头鸟,绝对死的早。
闷声发大财才是坠吼的!
还有就是这片里一众圣母心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钱做伪供的女人良心发现,被诬陷的小伙子沉冤得雪。
身患绝症的男人赚的盆满钵满还阖家欢乐,土豪老板感悟人生把遗产全部捐给孤儿院。
女主角克服心理障碍和男主角一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性福生活。
跳男对舞女的爱真心真意,军人满脑子保家卫国。
嗯,这社会这TM和谐还参加这游戏玩命干嘛。
另外这随便抽十一个人居然有这么多人相互关联,这节目是县电视台办的吧!
男女主角认识一天就可以爱的死去活来,作为单身狗的我真是服的不行。
这个游戏和这部电影感觉都是一手必胜的牌楞TM输的干干净净。
全片没有一点高潮和爆点平板叙述毫无亮点,结局也没有一点反转和惊喜。
死法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白瞎这些演员和特效。
一个半小时就看十一个新手玩狼人杀外带秀恩爱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请一定不要去看!
上周,趁着带娃的间歇跟老公商量,大白天看个电影消遣一下,然后,在无片可选的情况下,挑了《暗杀游戏》,看简介的时候还蛮兴奋的,毕竟我是“梦”题材电影的爱好者,凭直觉,片子肯定是悬念迭起、天马行空,看片前我还特地上了趟洗手间,就怕到时候吓得全程无尿点。
然而,一部片子看下来,竟然超乎我所料的“空白”,更别提恐惧害怕的情绪,反正我是一脸平静地走出了电影院,只是弱弱地问了老公,你最害怕的死亡方式是怎样?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的小说《憋宝人》,里面有一节让我恐惧了好几天的段子,说是有一口井,往井里一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死亡方式,然后,只要试过的人,最后都以它看到的方式死了。
回到这部片子,它想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只是,俄罗斯人的脑回路可能太简单了,死亡的方式单调得让人难以接受。
比如,害怕闪电的就被劈死了;比如,恐高的就从飞机上掉落了;比如,害怕指挥失误的军官就真的指挥失误然后死了。
作为一个“梦”爱好者,姐姐想跟俄罗斯人说,哪有这么简单粗暴的梦呢?
这是欺负我们没做过梦吗?
众所周知,梦通常不是“实物”,而是“隐喻式”的,梦也不是复制现实,而是在评价现实。
在人际关系中,无意识会把各种角色当成符号,但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定位。
比如梦到自家的房子,常常是指自我;梦到几条道路,是指选择等等。
而梦的场景常常也是带有寓意,梦到国会大厦象征做梦者希望向周围的人行使权利,梦到彩虹象征希望与和谐等等。
如果说片中的死亡方式最有悬念的,那大概是第二位凶神恶煞者,他害怕毫无意义地狼狈死去,结果设计的场景是他在搏斗场上风光无限,然后不小心跌在尖锐的物体上死了。
梦到得到荣誉,大家都为你鼓掌,象征的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是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实际上也是,因为自己缺乏荣誉所以才渴望。
可惜的是导演没有对人物背景多做阐述,总之呢,就是形象不够丰满,喝了一小口茶却没有让人解渴的感受。
如果说配角不值花费心力,那两位碰撞出爱情火花、改变游戏规则的参与者,总该是导演该着重笔墨的吧。
对的,首先是女主,由于是孤儿,从心理上来说缺爱是肯定的,孤独无援大概是她最初的死亡方式,所以当爱人出现的时候,死亡魔咒就破解了。
而男主的害怕物是一个怪兽,梦见追赶自己的怪兽这不稀奇,它一般象征着自己的“阴暗面”,即被自己压抑的不想拥有的那些特质,简言之,它是由自己的焦虑、愤怒、排斥幻化而来的,破解的方式跟男主的作法很像,就是回头看它,只要看清楚它,不害怕它,这个怪兽自然就不会造成威胁了。
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故事,导演还是有下一番功夫,然而,铺陈还是太过于简单了,最后男女主角来到一间房子,也正如我所料,遇到了女主角儿时的样子,然而,女主角的原谅太过于简单,如果能够让男女主角带着孤儿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女主角明白自己父母抛弃自己的原因,这样原谅和走出童年被抛弃的阴影才显得合乎情理。
是的,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就是太简单粗暴了,梦呢,其实跟电影很像,它有许多的可能性,唯独不可能的,就是让你脑洞都没开就读懂了它。
看完片子后看了评论我就忍不住发声了……一大群评论什么没逻辑低端局狼人杀预言家……这是第一部我在豆瓣上看到的评分与我的感觉皆然相反的片子。
在最后四人之前是经典的深推局,很好的诠释了深推的时候平民的错误是如此的明显和简单,深刻地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发言是找死的发言……现在杀人游戏很流行,狼人游戏就更不用说了,以至于很多人看到这部电影前都很兴奋的期待什么高超逻辑辩论,层层的悬疑翻转。
但是首先大家先要明确一个事实,这不是杀人,更不狼人,看到有个预言家角色就尖叫狂躁,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是一个深推的游戏,如果真的玩过一段时间京杀就会知道,深推是一个较难上手的游戏形式,平民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作为一个11个人 陌生人坐下来玩深推,我觉得导演非常全面的展示了最最真实的可能性,把作为陌生人遇到的怀疑攻击时的应激反应,最直接也是真实的反映在影片里。
根本就没有救世主,凡人就要玩的像个凡人,这也是我最推崇这部片子的一个重要的点。
如果能够解读深刻影片,在最后四人之前,能够很好的展示给我们,玩杀人游戏时什么样的发言是找死的发言,什么样的发言可能萌混过关。
平民在遇到怀疑时并不在意解释自己或者澄清自己,以期望取得别人的信任,而是谁攻击我,我就攻击谁,谩骂,侮辱,轻蔑,鄙视,最后只能自己找死,这是多么活生生的例子在平时玩杀人的游戏中经常可以见到。
再来解读一下角色,小康哥作为要破坏游戏体制人,原本一开始就表达的很清楚,他去投票的人就是他想去投的人,其实与是杀手还是平民无关,他有自己的目的,这从第一天发言就很清楚了表达了,假象一下,小康哥是想在最后三人时,选择杀手自杀来打解游戏体制。
然而高智商高冷角色往往有这样通病,不能忍受凡人的愚蠢,小康哥在看到无法安装自己套路进行下去的愚蠢平民,选择了提前自杀并把破解信息留个剩下的平民。
又一个像极了现实游戏中无数次发生的场景,当某位逻辑高升,惊才绝艳的高手不能掌控场上局势,言论不背采纳时犯下的错误,自暴自弃,你们一群愚蠢的平民继续玩下去吧,爷爷不跟你们玩了。
最后评论一下最后的杀手悬念,个人认为确实伊莱的匪面较大,这在最后四人发言时才有体现,强拉情侣,但其实白头发老爷爷也是这样理解的,所有他们谁是匪,其实导演随便写都可以,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证据和错误。
最最后,开个玩笑说,很多人在嘲笑导演开头结尾秀恩爱,你们这些人啊,也不想想自己去玩杀人游戏的时候,去跑各种狼人杀的场子,难道不就是是为了撩软妹,看帅哥去的吗?
人心不足啊!
导演说出的你们内心的心声呢!
编剧真是好了解杀人游戏!
这样说吧,男主跳上去救女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第二个杀手了。
这样说吧,如果我是在玩这个游戏,不管我是杀手还是平民。
我第一个投票的就是那个知道未来的人。
一直投到他死或者我死为止。
这才是正真的游戏。。。
虽然不能像活着,肖申克,那样叫我印象生刻。
但是希望各位观看过的人能换一个角度看影片。
还有麻烦各位从片名看起 还有,豆瓣把我赢了
啥啊,都赌命了玩天黑请闭眼还这么随意…不过寓意不错,要是有人没有恐惧的人或事呢?克服一切,战胜自己
没有半点狼人杀的味道,战斗民族总是用最好的视觉特效来拍烂片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越看越失望,直到康斯坦丁快死的那段基本就是令人厌恶了。毫无故事性,拼凑得过于零碎,故事内核中二无脑,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几个观众镜头真是处处都在彰显自身的简陋。广电引进这种电影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知道,其实俄罗斯也拍烂片,只是我们平常看不到。已快进。
不是逻辑烧脑挂电影。在讲对抗(一切尽在)资本玩纵下的生存游戏里,爱,是终极武器。结尾的独白太狗尾了。
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玩过扑克牌版的平民与杀人,影片是更华丽的游戏场景,更逼真的真人杀戮节目!特效震撼,真情感人!
有这么一部电影,前九十分钟演了各种炮灰领便当的过程,直到后面的半个小时,才告诉你男女主角是谁,节奏无比奇葩。老毛子的电影实在是有点儿奇怪,本以为是过关斩将和饥饿游戏的结合体,看完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前苏联以及俄罗斯的电影有不少的精品,但这部不是。
额!。。。。。。
感觉可以啊,虽然只是靠语言表达,里面的城市也是接近我想象的世界,漂亮繁华!
全cg场景,但是剧情太简单了,不好看,好在是优酷看的,没去电影院
没看过这么没逻辑的狼人杀……结局还强行HE,HE你个鬼,这么正能量你干嘛拍这种题材?两对秀恩爱的都是糖里有毒的感觉,预言家那个角色比较有意思。这种没头脑的游戏需要非常有代表性的国民演员或者偶像来演,然后观众比较容易被带动情绪。
垃圾
就是没啥思想内涵罢了,也是个正经故事片吧,套了狼人杀的形式,每个人物都比较表面,不过这种情节模式也不需要太深入地刻画人物就是了,人物交代完都赶不上被杀的速度。等等,俄罗斯的片子为什么我在爱奇艺上看的讲的英语,难怪播音腔调那么浓。
华丽的无逻辑
才想起来初中的时候看过。
Fool Film现实版杀人游戏,重点不是猜杀手,是脑洞死法,不知所云的结尾。连反乌托邦反媒体都没做到。
我都不想承认我看了这么尴尬的电影。。。。。简直全程尴尬。
在这场真人谁是杀手的游戏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扮演了杀人者的角色,无论是贫民还是杀手都最后得到了解脱,但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在对抗这场不合理的游戏中康斯但丁的牺牲还有基兰的勇气才是最珍贵的,伊万的死也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里总会有受害者,所以我们才更应该有勇气站出来去反抗。
看得头晕
整个游戏节奏下来,只有一个套路:谁带票谁死,谁话多杀谁;没有逻辑,只凭“直觉”;好人出口,坏人出手,笨人挂彩。分明就是一群脑残上个电视然后送命。仔细思索,“游戏”和“死亡”其实没有必然关联,爱怎么死随意,认认真真玩游戏不是更好吗?然而,策划方看重的是虚拟现实的“死亡直播Show”,利用玩家的恐惧展示花样死亡,一股《分歧者》的味道,主要靠特效赚眼球。
国外版本的“狼人杀”,每轮票选出一个人去杀掉,如果没有找出暗藏的真正的杀手就需要杀掉一个平民作为代价,利用科技让人在梦境中体会ta最害怕的场景并且死去,参与者为了获得赢家的巨额奖金,游戏公司为了高收视率。没想到游戏公司的一个人参与游戏就是为了毁掉游戏,最终利用游戏漏洞没有死成的情侣继承了前者的遗志,希望彻底毁掉这个残忍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