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其实算不上恐怖片,相对于恐怖镜头和奇幻色彩更多的其实是讲诉人性的可怖。
故事是根据童话花衣魔笛手改编,比起童话中魔笛手因为村民反悔报酬而诱走孩子,这部现实版黑童话改编得更合乎情理,吹笛大叔为村民清除了鼠疫,而村长却恩将仇报害死了他的孩子,在村民被老鼠啃噬之后,吹笛大叔也用笛声让村民们的孩子走向死亡吹笛人代表着客人。
是会驱鼠会吹笛会制药能糊房顶会拐走妹纸的新势力,是封闭村庄闯入者,也是陈旧黑暗势力的终结者。
孩子是整部电影的一个引子。
吹笛大叔的儿子,代表着人性的真。
他没有接受父亲对于他的母亲和病情赋予的童话般的安慰。
而是直白的说出自己得了肺病,母亲在战争中死去的事实,直白的表现出对于读书写字的渴望和对美淑的喜爱。
村民的孩子,代表着人性的因果循环。
村长回到村庄请求当初抛弃的感染者和巫婆收留他们的时候,利用了被感染的女人对于小孩子的同情心。
最后却杀死了这些无辜的人,所以巫婆诅咒他们的孩子,巫婆说无日之昼,无月之夜,客人会来杀死他们。
孩子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而昼无日夜无月则代表了没有光明。
没有了光明,村庄的希望就会被外来的客人所扑灭。
村子里的人代表着人性的丑恶。
村长是首恶,代表着人性的自私,为了不被感染逃亡的时候抛弃了感染者,为了回到村子利用了刚出生的婴儿,为了生存下去困死了感染者,为了不支付报酬怕客人泄露停战消息,恩将仇报害死了客人的儿子。
村长的儿子,代表着人性妒忌。
村长的儿子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驱走老鼠,而吹笛大叔却圆满的把鼠患解决,被众人拥簇欢呼,所以他开始嫉恨这个外来者。
伪神婆美淑,代表着人性的懦弱。
在战乱中看似被“好心”收留,其实是因为擅长料理和手艺被强制为村民服务,并且没有得到尊重,连真名都没人叫,只被排外的称作清州姨。
被村长强迫着扮演巫婆时,亲眼看到村长残害巫婆和感染者的美淑满眼恐惧却不得不怯懦的承受。
求药的村民,代表着人性的无知。
向吹笛人求壮阳药的那个村民,最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出去却没有胆量。
在村长“审判”吹笛人的那晚,因为和吹笛人走得最近,所以第一个站出来指责吹笛人。
这是一个墙头草一样的角色,无知又贪婪。
其它的村民,代表着人性的盲从。
他们追随着村长一起抛弃感染者离开村庄,又和村长一起害死了感染者和巫婆。
他们对外面既向往又恐惧,在吹笛人和儿子第一次来时冷漠又异样的眼光,在鼠疫消除之后又开心的谈论起对外面的好奇,在村长“审判”吹笛人时又附和指责。
他们都是村长的帮凶。
老鼠是整部电影最恐怖的东西。
他们能滋生瘟疫,能杀死猫还能吃人。
其实细究起来老鼠并不可怕,它们只是饿而已,老鼠在山洞里啃噬感染者的尸体因为被困在山洞太饿了,老鼠没被吹笛人赶进山洞之前被用鲜肉喂饱所以并没吃人,在山洞里饿极了被吹笛人放出来时就开始吃人。
鼠吃人,只是单纯因为饥饿。
而人害人,却各有缘由,这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电影中间有一幕,吹笛大叔说“长了耳朵的人,都会因为我的笛子而摇摆的”村民们都瞬间沉默了,然后那个求药的村民说“因为是禽兽,所以也有可能那样”其实人有时候,比禽兽更可怕。
村长 —— 从他最后掏出日本刀的行为,很容易判断出他指代的是日据时代的幽灵;村民 —— 日本的信徒、傀儡与帮凶;德仁巫女和她的村民 —— 受苦受难的传统朝鲜族,他们是最后的根,遭受日本的侵略而奄奄一息,但催生出一群老鼠,即新韩国人;客人 —— 可能有人会说他象征的是美军,但更深一层,他象征的是西方科学及其附带的意识形态,他先是镇压住老鼠,最后又解放了老鼠;老鼠 —— 被(思想)解放的但却断了根的新韩国人,他们左冲右突上串下跳,充满能量但早已迷失了方向,它们攻击传统、攻击日本、攻击西方,但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村长不让人出去,想到那部极有名的电影《地下》……为了自己之利,捆绑了村民,也不能离开……村长原来可能是投靠日本人的韩国人,所以,不能出去,出去就死……将麻风病人赶出去,然后老鼠回过头来都带了病菌,反噬全村……原来的巫婆救了他们一群人,但最后好像也是他们烧死的……为了生存的犯罪,不是犯罪。
还有这样的一套逻辑。
不过全片不太科学的,原来也有那么多的老鼠,为何不咬人。
也没人感染呢,后来魔笛吹响,带着老鼠进攻村落,开始咬人了……既然魔笛这么好使,又干嘛用烟攻呢……女主的变化也非常奇怪。
起初不承认,后来又突然附身救男主……不如,索性让女主反水,剧情冲突更激烈呢……结局太黑了。
连孩子都不留呀。
都不留呀。
全篇都是人恶之恶也……
金光泰导演处女作,以一个德国民间黑童话为本改编出这么多东西,还有柳承龙、李星民出色的演技,这些无疑都是加分项。
最后小丑妆的柳承龙,配合上头皮发麻的笛声,大赞!
村长翻出军刀时,不禁想到果然是当过军人啊,那种感觉忽然对上号了。
老鼠食人,是饥饿作祟,它们没有道德观念,全凭本能行动。
人们可以将其尽皆剿灭,但无法将其以人类的法规定罪追责,他们终究是一群只知道吃和繁衍的畜生。
至于最后要不要放走孩子们,可以借用《狗镇》的话,有时候你的宽容和原谅,才是最为狂妄自大的表现,才是祸患的根源。
所谓复仇,并非仅是找到当年的罪魁祸首,对他施加制裁便了事,而是以牙还牙斩草除根,你选择复仇的那一刻便要有此准备。
另外,本片以吹笛人童话为本,而又有人吹笛人的童话是在反映黑死病之灾,杀猫,鼠疫,烧死巫女,确有道理。
看完后不禁想起《瘟疫传说》,将鼠灾外化到极致的游戏。
那无边无际的浪潮,无数老鼠回旋形成的食人旋涡,大背景里的英法百年战争,均和本片有相通之处。
影片的故事,从一对父子赶路经过一个村子开始切入。
通过父子的经历,展现了外来者与村子原住居民由疏远——接纳——排斥——杀戮——复仇的故事。
作为外来者的父亲,身怀异能,吹笛驱使动物,这就使得影片带有浓厚的魔幻色彩。
吹笛驱鼠,是童话“花衣魔笛手”的故事,电影只是把场景由欧洲转换成朝鲜战争后的韩国。
村长的自私、狡诈、凶残,村民的愚昧、盲从,女孩的恐惧、懦弱,通过这部电影一一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复杂人性的刻画是充满寓意的。
但诚如前面高赞文章所言,人物形象刻画的单薄,剧情的铺陈缺乏张力,好人的“善”,坏人的“恶”,复仇的“恨”,似乎总不那么充实给力,以至于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虽然有最终大杀戮的高潮,却无法让人产生热血沸腾的快意。
这是电影的硬伤,可以说,一部题材非常好的电影,因为创作人员的功力不够,虽有实力派演员支撑,却奈何不了观影体验的大打折扣,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电影改编自德国传说《花衣魔笛手》,讲述在朝鲜战争结束不久,一位名叫武龙[音译](柳承龙饰)的魔笛手和他的儿子一起来到一个遭受到严重鼠患的偏远山区村庄。
村长(李圣旻饰)允许武龙留下来,让他做些零工并且达成了驱除鼠患的交易。
到了武龙要村长兑换诺言并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被欺骗了。
武龙发誓要报仇,他把老鼠引回村庄,让村庄笼罩在恐怖之中,为实现一个古老的预言。
全程都在鸡皮疙瘩当中度过,此片我觉得更像是韩版《小丑》,怀着充满希望的心,拿着一张令人绝望的纸条,进入一个令人绝望的地狱,与恶魔共舞,到被恶魔蚕食,最终自己变成恶魔。
老鼠象征着罪恶,当环境充斥着罪恶的时候,人们都会认为自己是被害者,当罪恶环境消失的时候,人们内心的罪恶就会在白日之下暴露无遗,片尾证明:神不会原谅为了活下来而犯罪的人。
很久没有看到这种题材的电影。
惊悚恐怖悬疑又新奇震撼!
有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多观察,多细心一些。
人善是好事,可是,不能总以为别人也如自己一般。
这个世界上,很不幸地总有一些我们无法想象的恶。
作为成人,是一群恶人,可是看似天真无辜的孩子就真的无辜吗?
在这样教育影响下的孩子只是大人的缩小版而已。
当他们惩罚客人的时候,那么小的孩子就像看表演一样地看着。
这是人命,不是一场演出,然而他们早已没有了辨别能力,习以为常。
最后,也许好多人幻想孩子活着,抱歉,真羡慕你这么天真。
他们最终人鼠一窝。
一个“失误”,满村皆亡。
电影的内容是沉重的,色调也是阴暗的,就像电影人物的内心,两个对立面都是阴暗的,只不过两个都没善果。
本片优美的田园诗原来是建立在如此血腥的基础上,通篇不是传统恐怖片的撒血浆博眼球,而是将人性的阴暗仔细描画。
老鼠不过是人心黑暗的载体,所以从来只能被驱逐,不能被消灭!
改编童话也好,恩将仇报因果循环也好,都不新鲜,最可怕的是结局屠村后以为儿童能有一个新的开端,继而一个村的儿童都活活困死来血债血还,而且还给了哭泣的婴儿一个特写就让人心痛难忍。
即便是恐怖片,也很少有拿婴儿下手的,最起码总是留出一线希望,或者说是救赎,特别是对复仇者。
为了躲避战争而自我封闭,为了生活对病人赶尽杀绝,怯懦的人们组成乌合之众拥护贪欲熏心的恶人为王,却难免为这个可怜的婴儿道一声无辜:大人作恶他被老鼠咬,大人造孽他被丢进洞里,可以想象饥饿之下他是第一个受害者。
这已经超出复仇的概念了,这就是屠杀。
这个结尾,值得影史留名,供后人反复探讨。
影片将宗教的报应理论结合吹笛人的神秘技能,将这个充满罪恶的村庄之人绳之以天理,带着恶有恶报的痛快节奏。
巫女服从政权时有吃有穿,不服从政权时饿个半死再被烧死。
弃神之人还妄图得到庇佑,真是可悲可笑。
即便没有吹笛人的烟雾,这个村子里的人早就被村长父子二人迷糊的团团转,白日梦游般既无思想又无原则,醒如行尸走肉,何惧末日即将到来。
英男死时被父亲抓住脚的片段感染力超强,神佣的背叛也是让人绝望的一笔。
战争在外虽然暂时平息,而人们心底的恐惧和疯狂却从未止步。
受害者终于成为他憎恨的刽子手,那副小丑的模样还能拿得下来吗。
其实挺精彩的就是拖得太长了,说好的屠村结果死得有镜头的人没几个。但是吹笛人回来和引走孩子那一段看得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最后那个镜头能让人做噩梦……
看起来像是新故事,但个人感觉还是照着模板拍出来的,只不过这个模板略显高级。演员有演得特别好的,村长和男主人公俩人,其他的演员演得过于用力显得太假,这也应该怪罪于导演剪辑的不好,好在他们戏份不多吧。这应该就是商业电影,不过不算太差。结尾真想截图一下,他要是再笑一下那种感觉就出来了。
吹笛大叔帮他们赶走了老鼠 村里的人却恩将仇报 还害死了别人孩子 活该被屠城
灭绝人性神棍大逼片!字幕渣不要紧,看剧情简介就行了
意外吗?,不意外吧。
柳承龙单手吹笛子杀回来加领孩子两段还挺有感觉的 其他无了
人吃人
不喜欢的别bb,搞得自己多吊一样。
前面的铺垫后面全毁
蠢蛋男主角,不会看脸色,这么明显了
客人这部电影,完美反映了什么是专制下的人性泯灭。这种绝对不能用贪生怕死或者自私自利来解释。而是人类在集体生活当中追求集体利益,灭绝个体个性,放弃是非观道德观。但是换句话,也可以看到统治者的洗脑是如何做到的。---------这是即苔藓之后,我看过又一部非常奇怪,但是又觉得其实好看的电影。
改编童话故事 很一般
好故事拍烂了
没什么意思,没有看完的欲望。
盲从的奴性与极权的恶,封闭环境中谎言及洗脑的作用。来客的威胁与最后的代价。于是由恶引出恶,人性素朴的一面因此而狰狞。只是片子拍得实在单薄,搞得灵异惊悚寡淡水,特效生硬若国产,启人反思谈不上,异域改编虎类犬。
20150826,豆瓣6.2分,标记一下,这片子后来一定会超过7分,对魔笛的另一种诠释,挺棒的,相比较那个传说逻辑上好多都说通了
恶人们最终迎来了应有的福报,嘿嘿,苍天饶过谁。最后的镜头,男主带着小丑鼻子,笛子吹奏出欢快的乐曲,孩子们手舞足蹈进入山洞,看着太诡异了!
剧情拖沓,故事推进的节奏明显有问题,很消磨人的耐心,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三观,恶人自有恶人磨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们有什么错?男主将仇人全部杀死,然后又找到那些仇人的孩子,将那些孩子也全都残忍的弄死?而且还包括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这特么简直就是反人类啊,这种三观一星都不想给!剧情拖沓最多只能给两星,而结局更是连一星都不值。
鼠吃人,是因为饿;人吃人,是因为恶
最近看的韩国片很少有如此不带劲的,可能导演为了满村的老鼠付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