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是一种弱点,在《毒蛇》中,这弱点足以致命,该剧集将我们带回1970年代的曼谷(还有尼泊尔、印度和巴黎),去认识那时被现实打败寻找自由的年轻人,片尾的献词“致带着伟大梦想出发但没有回家的勇士们”令人泪目;2.主人公确实是像毒蛇一样的人,凶猛,狡猾,擅读心术,控制力极强,意志坚定,充满激情,他的两个帮手都曾经对他不满,女的想离开,男的有抱怨,但还是不能住手地助纣为虐,特别是女的在尼泊尔主动为其找到下手目标;3.正义的一方内部则始终充满分歧,包括路径、方法、手段,但即使婚姻破裂这个追凶组合始终没有破裂并最终发挥了作用,这也许就是西方人斗而不破的合作精神,也是《论语》中说的“君子合而不群”;4.第一次听说荷兰那么冷,冷到回国都成为一种惩罚,也是第一次理解自行车对荷兰人的意义;5.第五集对怯懦的描述十分精准,首先是男主克尼彭伯格对穷追不舍的疑犯竟然不敢面对,然后又对妻子撒谎说是警局不同意,是的,很多怯懦就是我们自己心生的,恶也就是利用了它来使我们不敢与之面对,如果恶的传播没有令世人警醒或者驱散压在心头的恐惧,抑或恶教会了我们以恶制恶,那么无疑恶就成为了最终的胜者。
晚上和男友吃饭时,选电视剧。
这剧犯罪题材,只有八集,还是网飞监制的,无论哪个方面都值得一看,就选中这部了。
打开时,首先吸引我的是音乐。
配乐随着剧集节奏,时而紧凑,让人心提的高高的,时而悠扬,曼谷风光随着演员的视角徐徐展开,有海有树,沙滩风光,一览无余。
想起朋友在泰国跨年,想必看到的也是这些风景吧。
随着故事的展开,阿兰
编剧和节奏太好了,特别是前面五集,看完气到晚上做梦都在帮赫尔曼抓坏人的地步。
是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电视剧。
关于这部剧我关注的几个角度可能有点奇怪。
这部剧中有很多西方对东方文化的俯视,虽然这次受到伤害的是白人。
几年前一次偶尔的聊天让我对西方白人的异域情结觉得反感,当时有一位孩子同学的家长,特别喜欢中国文化,曾经在中国教过一年多的英语,那天聊到在东北过春节,她用了非常非常多次的amazing,我突然觉得很可悲,原来我眼中的陈规陋习在异国人眼里是一种神秘的好玩的存在,他们并不想理解也不在意这背后的文化叙事可能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不友好,他们所追求的就是have fun。
然后前两年看了一部电影叫《巴克劳》,写白人组队到巴西的偏僻村庄猎人为乐,故事一开头仪式感浓烈的葬礼也为后面白人对这个小村庄的屠杀进行了铺垫,对待落后文明的“异域风情”多是猎奇鲜有平等。
这些甚至影响到我上次去巴厘岛的旅行感受,虽然我不是白人,但是显而易见巴厘岛的旅游区是一个按照西方人视角打造的楚门的世界,就像阿兰给莫妮卡洗脑时说的:“这些白人只是来寻欢作乐,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根本不在意真正的我们。
”寻欢作乐四个字真是很好的概括了我在巴厘岛旅游的感受。
剧里的演员都有原型所以我不甚清楚比利豪尔略显神经质的表演是不是基于赫尔曼本身的特点,一开始有点点不习惯,后来越看越觉得其实演得好。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气到发抖”,又形容他犹如困兽,这些情绪比利豪尔都演出来了,就是一个人面对一整个系统被碾压又想抗拒的无力和愤恨。
看剧的时候你能深刻感受到“人权”两个字的份量,这份量不是来自人的珍贵,恰恰是来自人的渺小和他者包括权力系统对个体特别是弱势个体的不在乎,所以赫尔曼嘶喊出“如果我们都不在意人的死活,作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人权的珍贵可能就在于是那么多代人殚精力竭争取的希望人在同类眼中不再渺小的权利。
查尔斯会被抓住全靠赫尔曼的坚持,在剧中以狂热的姿态表现出来,我觉得是因为那时候他刚好非常年轻。
人慢慢长大会更多的接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会越来越多的以外界要求我们的视角去看问题,但是年轻人很自我,就是他的世界其实是以他为中心的,很多人的自我经常表现在自私上,比如失恋了就觉得天塌了,但是赫尔曼的自我在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他有正义就会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有,就会想方设法去证明,所以他看起来不惜代价、神经兮兮,其实是非常可爱的。
不要把自己的弱点和脆弱暴露给别人从小缺爱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他们天生不会爱,只是只想掌控一切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爱只是其他人的一种感受罢了,他们通过观察和超强的学习能力来模仿爱,但这永远只是诱人的甜品罢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骗别人可以骗自己不行 不要每天自我欺骗放弃很容易 坚持很难不要轻信陌生人,对太热情的人要保持戒心,世界虽然好人很多,但别有用心的人也不少骗子的最大特点,给你散布种种诱惑,让你按他的方式,能获得很大利益。
其中一再分嘱咐,不能告诉第二个人。
骗子知道一旦第二个,第三人知道了,骗术很可能被揭穿。
这个世上之所以有骗子和谎言,就是因为我们有不切实际的需求,而骗子和谎言不过是这些需求的供给而已。
水流不息,金钱不眠,人性不变,骗子永存。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
不怪骗子,就怪自己的贪欲、需求过度。
当你独自一人在漆黑中摸索时,往往只需要有人点一把火,就能让你满怀希望地走向深渊。
人性充满了弱点:焦急,贪婪,恐惧,诱惑,屈从,自负,懒惰;人性极易被利用,面对老奸巨猾的骗子,我们防不胜防。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你会拒绝来自这个世界的所有善意不结婚能走得更远不要做个可悲的人 人要自救才会有人帮你记住 没来由的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上掉馅饼 不是阴谋就是陷阱只有灾难困苦的人类才信神 幸福的人信钱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当男人向你借钱问你要钱的时候,女人请火速离开他女人恋爱的时候要注意,爱你的男人不会让你证明你爱他
这是一个骗子团伙,在全球的杀人之旅。
他们根扎泰国,奇异迷人的风情中,他们是匍匐隐藏的蛇。
手段残暴,人命只是个东西,嘶嘶蛇语是他们的手段。
阿兰是里面的犯罪头头,他不仅将蛇语用在受害者身上,他还用蛇语蛊惑了莫妮卡。
我惊讶于坏蛋阿兰,他穿着大翻领衬衫,喇叭裤,带着眼镜,鬓角修得整齐,他是曼谷的珠宝商人,是工程师,是战地摄影师,没人知道他是谁,他游走于多个身份之间,宛如蛇蜕一般,过段时间,就剥下外面的皮。
他心思缜密,又用之于蜜语,善于操控,他显得如鱼得水。
莫妮卡,初看她我还带有不忍,但是Satan诱惑她,她极力于做阿兰心中的女神,她变得邪恶,邪恶滋养了她,她迷人至极,放弃良善。
她彻彻底底成为了条新的母蛇。
赫尔曼是唯一一个坚持寻找罪犯,并最终将阿兰关进了监狱。
他多次保持愤怒,他的善良和正义感支持他走下去他显得冒冒失失,常被情绪控制,但是他是那女的走遍所有曼谷大使馆,唯一站出来的人。
相当不错,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巨大的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来又欲罢不能!
查尔斯心狠手辣,手段简直是低劣毫无技术,多亏了那个混乱又嬉皮的年代,才让他一直逍遥法外。
虽然一点都没有暴力,但是他对生命漠视,冷酷,不尊重,对身边人的精神控制,威胁恐吓毫无同理心,他那种极度压迫感的阴暗面,绝对称得上标题的serpent毒蛇,冷血动物。
他也不止一次想要干掉Monique,最后对她要离开人世也无动于衷。
给他当狗腿的Ajay自然也是可以随意丢弃在路边的野狗一般。
多亏了有Herman 这样为每一个生命而偏执的外交官,有尼泊尔警察这样数十年铭记住这个杀人凶手的执着正义的执法人的存在,才让有一些冤魂得以安息。
最后一句话其实挺动人的, "to all the young intrepids who set out with big dreams, but never made it home"。
这句话终于站在那些知道和知道不知道名字的受害者角度。
那些勇敢无畏的年轻人,怀抱着不被熟知的一些远大理想,踏上爬山涉水充满奇遇的未知旅途,却未曾归来。
我去过很多国家,走过许多异常艰险的路程,甚至也遇到过生死攸关的时刻,或许也和一些未知的惊险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次一个人在摩洛哥atlas山脉徒步了一个多礼拜,看到大好风景,回来两周之后之后居然看到可怕的新闻一个挪威女孩和丹麦女孩就在同样的山区被砍头杀害…希望每个怀有远大梦想看世界的年轻人,都能走遍山水,醉生梦死,有惊无险。
根据我的看剧经验,严格来说,《毒蛇》应该是不能大爆的犯罪类型剧,它因为想要填充每个人物的血肉而有些节奏太慢,且并没有太多的反转,不具备大数据下的流量爆款的潜质。
不过我很喜欢这部剧,因为这是一个足够真诚的故事。
大恶魔阿兰,他或许对所有人都撒谎了,可是他面对了他内心的真诚,他内心因为混血人种的自卑,促使他做出了所有的犯罪,他关于饿的动机,来源于别人对他施加的恶意,当然这种恶意每个人都会在别的方面遇到,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去回击,但故事告诉我们,他至少在面对“自卑”的时候,是真诚且不欺骗自己的。
恶魔搭档莫妮卡也真诚面对了自己,因为接受了自己的贪婪和享受他跟着阿兰犯罪,并去往向往中的巴黎,且因为随后的忏悔,而选择最后揭发了阿兰的罪恶,成为了阿兰最终被审判的关键证据。
荷兰大使赫尔曼,剧中最伟光正的人物,真诚的面对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敬畏,真诚的想要伸张正义,真诚的最后成为了英雄。
这里重点夸一下他的演技,他在每一个紧张时刻都演的惟妙惟肖,特别是剧情后半段的执念引起的焦虑导致的歇斯底里,让人惊叹。
荷兰大使赫尔曼的夫人安吉拉,他真诚的希望帮助到自己的丈夫,也为那些被欺骗杀害的年轻人感到愤怒和惋惜,于是她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的丈夫并和他并肩战斗。
安吉拉是我在剧中最喜欢的人物,因为她不仅善良还保持冷静和机智,并且最后关键时刻是她让罪恶伏法,且这个演员选的也很好,很干净的样子,不仅是长相也是心灵。
真诚的还有曾是帮凶后来幡然醒悟,决定找出所有真相的法国夫妇坎蒂娜和雷米夫妇,还有一直坚持找出真相的比利时大使,泰国的中校,印度的警官,尼泊尔的警官,他们都真诚的面对了正义。
剧中的服装非常考究且好看,特别是女主莫妮卡身上的几套正装,不管是在款式还是设计还是配色上,不仅体现了七十年代的时尚,也充分的展示了服装的魅力。
这是一部献给穷游者,嬉皮士,或者说给所有探险者的警示录,是前行者的墓志铭,后来者的通行证。
最后,这部戏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人们一个强调,或者说给外出旅行,以及去到别的国家留学的人们一个重要提醒:千万千万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
献给所有带着伟大梦想出发,但没能回家的年轻勇士们。
我认为每个男人,有一天都必须安家立业,对他自己说:“这是我的生活,这是我的爱人,这就是我。
”我们必须在机会到来时好好把握。
Say to himself "This is my life,this is my love,and this is who I am."我的牧师告诉我,浪费人生是一种罪过。
My priest tells me that a wasted life is a sin.她说,只要有书和自行车,你就永远是自由的。
她总是坚持,不管你想去哪里,就必须要去。
我们都经常说自由,但是,我觉得我一直都没有真正理解,为之做出的牺牲。
直到现在。
“生活在爱中,就是生活在天堂。
”这句话是巴基斯坦的一个牧师告诉我的,爱上这样的人就是一种诅咒,对他们来说,爱只是别人能感受到的东西,他们观察并学习精妙地模仿爱情,但它不过是诱人的甜点罢了。
2010年,联合国rq委员会认为他没有受到公平的审判???
因为缺乏有罪判决,仍被推定无罪。
男外交官总结的很到位,他喜欢恶名和脱险,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
他的操纵方式挺低级的——你不被认可,但我看到了你的优点,我可以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不太理解这话怎么能让人心动,没有任何赋予是没有代价的,这道理很浅显且质朴。
但也没什么可责怪的,人会被软弱裹挟,各有其局限性。
*低级:不高明,很容易让人看出意图。
黑人小伙最后相安无事,魁北克女人一直很痛苦最后也许是悔恨,一辈子当傀儡然后死去。
为什么会这样?
我个人觉得男主是仇恨白人的,他心里对他们没有任何同情。
无论是对他谋杀的所有人还是对一直在他身边的魁北克女人,没有感情或感情不足够,更多的只是利用和花言巧语的操纵。
他对黑人小伙不太一样,最后让他走,说的是他没有利用价值了。
但没有利用价值的另一个意思是,你可以不再被操纵了。
魁北克女人,即使怀疑还一度试着相信,对方是爱她的,最后一刻才醒悟。
而就像男主母亲说的那样,他只是在表演爱情。
但其实讲真,他那个爱的表达也很表面,嘴是最靠不住的,一个真爱你的人,不可能会让你和他一起去地狱。
我说的爱不是单指爱情,指的是依恋和在意,可以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爱人。
如果你真的在意真的发自内心在意一个人,是不会让对方和自己一起堕落的。
男主的谋杀手段也很低级,利用的就是人们的善良。
最后一集,那个他在法国的妻子又回到了他身边。
不用说也能推测出,他用的伎俩还是爱的模仿,以此让对方相信让对方停留让对方心甘情愿的为他服务。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挺长的,震撼也更大。
看到最后觉得这个男主有些可悲,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但他其实一直没得到,真正能让他内心安宁满足他内心缺失的东西。
如果他得到了,就不会这样反复重复相同的路径。
他以为他想要的是这样,但发现这不能满足,但他又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自我证明,于是重复这样以自我证明以逃避去面对真正的自己。
看似满足了其实没有,如果真的满足,不会是这种被欲望追随或追随欲望的生活方式。
当然也可能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我的推测也只是我的推测而已。
那个男外交官很勇敢,如果没有他,这个案子也许破不了。
从旁观者角度看,感谢他。
从他身边人的角度,比如他的妻子(后来变成了前妻)来看,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痛苦的。
她爱他,担心他,不想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在这个案子中,至少分一点给生活给自己给她,但外交官已经陷入了。
无法在一起,只能分开。
爱,但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爱会被某些阻碍被期待的扑空熄灭。
爱也许还在,但无法燃烧了。
那个开度假酒店的女老板,很勇敢。
没有她,男外交官也不会搜集到那么多证据。
拉长时间线,这一生,自己觉得值得就好。
男外交官的选择,在旁人看来有些过于投入了,但这是他的选择,个人生活个人承受个人推动。
最后想和女孩子们说一句,请记住,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带你一起下地狱,语言什么都不是,只是表象。
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
刷完八集,越到后面越想看毒蛇是怎么被绳之以法的,盖在整个过程中,他是游戏的设计者和操纵者,牵涉其中的人不是被他利用就是被他支配,一直紧紧盯着他的外交官,都被搞得焦躁不安甚至有走火入魔之嫌,只有他,镇静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没有这样的心理和谋略大概也不能犯下数桩命案成为连环杀人犯。
粗看毒蛇的犯案手法似乎并不高明,不外先引你入彀后用迷药让你丧失反抗力再毁尸灭迹。
从第三者视看会觉得诧异,骗术如此简单怎么都能骗到人?
一个成年人居然会失去对他做为一个陌生人的警惕任凭其摆布,到底是自己太天真还是坏人太狡猾呢?
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毒蛇屡屡得手乃是基于骗子行骗的第一步就是筛选目标人群——他们不会贸然出手,不确定性会增加风险,只有符合他们行骗手法的对象才会成为目标猎物。
其次,成功的骗子都是对人性透彻了解的一群人,并且深谙与人相处之道,他们可能比你自己都更了解你,对人心的强大洞察力,或利用你的弱点,或抓住你的欲望,就像拿着甜美糖果引诱孩子的恶魔,一步步将猎物收入囊中将其毁灭。
如此的防不胜防让人胆寒。
更令人齿冷的还在于,被害者和其无冤无仇无冲突,仅仅因为从事珠宝生意(走私)需要大量的护照用于伪造身份就致人于死地——只偷窃不可以吗,为什么要选择更复杂也更有风险性的犯案方式?
他是否享受对于受害人的全盘控制,是否把整个犯案过程当作一种行为艺术,是否在潜意识里把这视为一种对人类的报复,报复自己因肤色问题收到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对司法力量的蔑视……?
毒蛇,不光毒在犯案手法,更在人心,在其冷血。
一个对生命如此漠视随意践踏的人,很难想象他会用正常的人类情感视角和他人互动。
毒蛇没有爱过人,人于他不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对男人他是朋友是哥们儿,对女人他是许你未来的情人。
实际上即便最亲密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他也是利用优先,给他干脏活的哥们儿阿贾伊,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舍弃。
至于“爱情”,“爱只是别人能感受的到的东西,他们观察并学习精妙的模仿爱情”。
他擅长给女人营造一种你是独一无二你是我的唯一,别的人根本没法和你比的虚幻错觉。
这种对你价值的肯定如同诱人的奖品,让你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来交换。
莫妮克不是反社会人格,也未必是贪慕虚荣,她知道毒蛇和其同伙犯下的罪行有多严重,也对此深感恐惧,然而最后她还是彻底沦为毒蛇犯案过程中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在见到女神之后——虽然女神的结局并不美好,但是她曾是被人膜拜的神,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年,即使在这之后人们会舍弃她转而寻找下一个女神。
这是对莫妮克命运的预言吗?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结尾处大侦探波罗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莫里哀之言,”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她“。
盖剧中雌雄大盗里的女角就是为了爱人无所不做。
爱令智昏,莫妮克在爱上毒蛇的同时,怎么能抗拒被奉为女神一般的被爱呢?
明知眼前是杯毒酒也甘之如饴。
在模仿爱情的过程中,过于精纯的演技会混淆与真实之间的差异让人无从分辨真假。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可以说毒蛇对须田对莫妮克是赤裸裸的利用,但可有把握判断他对朱丽叶是否真爱?
片子通过莫妮克再现了毒蛇捕猎的全部经过,到结尾处和莫妮克的幡然醒悟不同,朱丽叶在多年后选择回到了毒蛇的身边,所以,谁才是毒蛇最完美的猎物?
毒蛇被引为传奇的点除了连环杀人之外,还因为做为惯犯他不是没有被抓到过,但始终能利用各种手段逃脱,或者在服刑期间能过非常舒适的生活。
Catch me if you can 这个游戏屡屡得手助长了其傲慢和自大,最终的落网可能来源于其独孤求败的寂寞感——你们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给我定案,怎么总是人算不如我算呢?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冷静下那丝对司法系统的嘲弄。
整体还是拍得不错,不过节奏可以更快一点,当然年代关系那时慢,但剧的节奏与此无关。
双轨叙事,通过打乱时间线来还原案发经过,但不混乱,因为剧情相对简单并不烧脑。
演员不错,毒蛇阴气森森,玻璃眼镜后面的眼神难以捉摸反映其心机深沉,背包客身体疲乏精神亢奋的状态还原得挺好。
女角大多颜值在线,除了莫妮卡鼻子似橡皮泥捏出来,而且在前半部分表现她内心挣扎时惯常通过镜头多停留在脸部那么一两秒,而不是通过微表情来处理该何去何从的天人交战。
待到下定决心跳上毒蛇贼船之后,负担减轻不再忐忑,由此开始直至意识到被骗再到逃亡服罪,表演可谓精彩。
从第五集开始,就看不下去了,硬着头皮看到最后的,感觉在浪费时间。最喜欢的只有片头曲。虽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拍成电视剧真的没有很好看,没什么逻辑。搞不懂一个pua怎么能骗到那么多人,尤其那个Monique傻纸一般,还有一个经常说两句就爆炸的Herman。
3.5,虽然第一集的宗教结尾很迷人,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但我真的是受够这种白人到第三世界国家剥削当地文化还要凸显其中chaos的西方视角了。|看完。全片节奏不错导致我忘记了前面很厌恶的一点,但是片尾的引语又提及“致所有勇于出行但却没能回家的年轻人。我并不是不可怜这些人,但是这个故事里twist的是Charles的混血无国籍身份,西方凝视部分导致的悲剧,最后还献给充满西方凝视的年轻人这真的很好笑。节奏4(个别时间线剪得乱七八糟有炫技嫌疑),因为我很讨厌这种傲慢的视角再扣一星
怎么说呢我一直不太喜欢传记类的电视剧,拍得越长我越觉得拖剧情……以及,塔哈还是挺迷人的在这里面
看了2集就觉得太无聊了, 案件都是重复的而且并不惊险刺激, 在混乱的治安情况下, 这样的案子何其多。
半白人混血身份让查尔斯十分自卑,也痛恨好日子不过去东南亚修行的白人,他杀的都是白人背包客让他在前期免于被追查,然而他的手段并不高明,下毒抢劫杀人,和水浒传里开黑店的孙二娘差不多,蒙汗药抢劫做成包子;是复杂的国际形势造成的乱局,让他这种低级的犯罪有喘息之机,一喘就活到了七十多岁。
愿打愿挨
不喜欢这部剧的造型,去隔壁Fx的白粉飞取点经吧,感觉一分钟都看不下去
真是很会操控人心啊
虽说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填补空白的很多杜撰部分逻辑不够经得起推敲
全员美女啊!大美女!!!看的满心欢喜!主角演技太在线了,男主看一眼就觉得毛骨悚然。最后,正道的光!
难得一见的好剧,情感饱满,剧情跌宕,令人欲罢不能。杀手尤其出彩,有一种令人心悸的非人类冰冷质感。官僚体系的冷漠低能,小人物的执念微光,罪犯的缜密头脑,被控制的爱和欲望,最终与命运的奇诡交织于一体。
如果不是早期警方和大使馆的不作为,毒蛇不可能逍遥法外这么久,不过这也造就了这历时30 年传奇般的犯罪和追凶。
坏人真坏呀!几个主要的女性角色都好美呀!
Tahar还是挺绝的。
日吹替 细谷佳正 非主役 mark之
拖拖拉拉 以前的人都是弱智吗
解说看
正义胜利✌
什么究极缝合怪……到底是要拍人物传记还是追凶的故事,是致敬嬉皮士还是质疑他们上路的意义,是向西方中心主义发难还是依然带着他们凝视的目光,反正片尾最后一句“献给所有带着伟大梦想出发却没能回家的勇士”是把我弄懵了,不如致敬让他们的遗骸和故事得以回家的勇士们。
男主用他卓越的能力把一个四集片变成了八集,幸好我们另一个男主坚持不懈将故事控制在了这个长度。PS:玛丽都醒了朱丽叶怎么又进去了,简直莫名其妙。PPS:Angela, WOW!!(我们背着大包在东南亚搭车跟陌生人拼房拼饭住在当地人家,因为对方展现的善意轻而易举地回馈信任而现在平安地在电脑前看剧可能多多少少也凭一些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