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这部电影,情绪最是容易泛滥,看完心砰砰作响思绪像是无依无靠的孤魂到处乱窜。
将电影的情节和自己的生活重叠,电影还真的来源于生活呢。
故事以倒叙的形式,主人公以一个不惑之年的年纪细细阐述自己20年前发生的事儿。
突然起风了,往事如细沙被倏忽卷起而迷蒙了自己的眼睛,心里涨涨着眼角有些发涩,这些都是年轻才会做的傻事啊。
记得当时年纪小,总觉得身边的她是天使是笼着光环的女孩。
甘愿为她做尽天下傻事,表演的时候拼命拍打着手中的摇铃提高自己的演唱音量,仅仅是想自己能被看到,不是被记成“吴柄顺”就可以了。
还有更多傻得冒气的事情啊,在路边看到体验村妇角色的女主角而真的误以为自己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的胞胎妹妹,不是因为女主角的演技感人,而是因为自己深信她是如此善良而天真而毫不迟疑。
在剧场默默地看着女主角的表演为女主角用心的表演动容,而不像其他追求者那样张扬而声称自己是如何饱含深情,对大家而言,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刚学弹吉他的他,对于F和弦是如此费解伤神。
而在海边弹唱的时候,也是想在心仪的她面前表现自我而终于完整响亮地弹出了每一根弦。
正如基友说的那样“总会有能弹的时候呀”,所以这就是爱的力量吗。
一想到她做梦也会傻笑发出声。
甘愿穿迷你裙出现在众人眼前,突然有种野蛮女友中穿高跟的男主角上身哈哈哈。
他从来都是这样低调而傻里傻气,愿意为了身边的她而付出很多很多。
每次看到这样空气都是甜丝丝的画面,总会有种瑞瑞不安的预感。
总觉得时间过的太过逍遥,到后面运气都花光了,感伤就开始上演了。
果然,离别的意味开始来了。
蓝天,草地,一对璧人。
当女主角无限柔情地问男主角说:“你,能为我做什么?
” “一辈子,为你唱歌。
”男主角当然是饱含真心,对他而言,这就是他能给的最珍贵的东西了。
可对于当时力争上位的女主角来说,她想要的可不止是这些。
所以,想要的东西不一样,所有最后走的路都不同了。
男主角沉溺在甜蜜中不能自已,以至于嗅觉迟钝,闻不出空气中其实弥漫着分离的味道。
最残酷的是,在男主角事业最关键的时刻,在难得的机会可以上电视台演出的时刻,看到心仪的她接受学长的订婚,后来一切都变味了。
“如果没有你,我想,唱歌也没有意义了。
”C'est Si Bon三个人难得的合拍,上电视台让远在他乡的父母看到自己的表演,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一切都苍白得可以。
突然想起最近看的 《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觉得女人满脑子都只是爱情,一旦陷入感情的漩涡,恋爱双方就会产生想要控制对方的念头,然后就成了束缚双方的桎梏,而这时候的感情,正是双方痛苦的根源。
而我倒是认为这种想法的或许有些局限,而我也愿意相信感情当然有些催促人积极向上的东西,催促人去向一个人看不到的境界,是一个更加美好而绚丽的国度。
回到剧中,我最能感受到爱情美好的时候呢,比如男主角弹会F和弦的时候,比如男主角开始为女主角作歌的时候,比如男主角在舞台极力表现自我的时候。
而对我而言,好的感情会自身更加努力,让自己尽情发光发热,而照亮双方的未来不是吗。
再来说说剧中一些其他的情愫吧。
对大家来说,青春不仅仅是让人想到就脸红心跳的她,对爱情的捉摸不定,还有更多其他的东西让我们感动的呢。
关于音乐的梦想,当时的年少轻狂,心中的大舞台,被别人认可的感觉真好。
不得不说剧中的音乐还真的很动听呢,三言两语唱出了别人的心声呢。
不卖酒也没有迷幻的灯光和摇滚,这里纯粹的和声和吉他伴奏,这是专属“音乐鉴赏室”的美好年华。
而当时的基友主攻也是太拼了,牺牲自己只为了成全基友,故意锤打自己的手指,给基友创设一个弹吉他的机会;知道基友不会弹F和弦,就打着节拍挽回基友的面子;深夜被吵醒睡眼惺忪拿着乐谱被邻居投诉,只为了能顺利让基友弹吉他给女孩听。
而一起走过C'est Si Bon岁月的三人组合也是很难忘记的吧,由最初的互看不顺眼,彼此的棱角逐渐磨合和相互的包容,以至于营造成了和谐的和声,多美妙。
就算男主角为了保护女主角而举报了所有好兄弟的名字,而多年以后,也许就只是一个拥抱,所有的误会和遗憾,痛苦和前程都不那么重要,大家都显得云淡风轻。
也许真因为年轻,好像所有的行为都能用年少轻狂来解释,所有的过错都能被原谅,然后风一吹,爱和恨,都统统四散到天涯了。
然后20年就过去了。
生活还在生活,而青春,真的不再了。
美好如青春,美好如你,呐我们挥个手再见吧。
如此美好是韩国电影,女主角甜美纯真,但是男1号却是相貌普通的略二。
虽然归类到喜剧爱情片,但是从剧情到细节都感觉不到太多笑点,而且结局让人有些唏嘘,不过不能算是悲剧吧。
故事讲述了爱情和现实,现实与爱情错综交错的纠结。
就像女主问男主的一样:你愿意为我做什么?
是啊,当纯美的爱情遇上无敌的青春,我愿意为你做什么呢?
年轻时的男主为了女主背弃了自己,二十年后的男主为了家庭再次背弃了自己。
从现实角度来看,男主和女主双双输的一塌糊涂。
但是,回头想想,如果换做是你呢?
好的电影不是为了告诉你什么,而是为了让你想到什么!
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觉得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男女主角在美国机场相遇的时候,几十年之后的简单寒暄,很是简单。
当女主问男主,“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男主回答的是“和喜欢我的女孩里面最漂亮的结婚了”。
也许我们最终只是和自己喜欢的或者喜欢自己的过一生了,毕竟人生几秋,哪有那么多时间等两厢情愿的那个人。
电影的配音很不错。
让我想起我最近居然没有认认真真的喜欢一首歌,也许是心里没有一个让我时刻挂念的人吧。
青春,是一趟永不回头的列车。
那些相遇又离开的人,我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忘你的样子。
成长的路上,总有一段丑小鸭般的时光,在聚光灯投射出的暗影里,安静的孤单着。
掌声、欢呼、人声鼎沸,我是没人关注漫无目的流落至此的观众,倔强的不随声附和,淹没在熙来攘往中。
影片中的吴根泰,正如某个时期的你我,安静的上课,安静的放学,安静的听着别的男生吹嘘着陈芝麻烂谷子的趣事,引得旁边的同学笑作一团。
慢慢在时光中消磨着棱角,会适时的露出违心的笑,慢慢的接受丑小鸭的宿命,带着深深的自卑感.看别人闪闪发光,期望自己不要出丑,成为焦点。
来自小地方忠武的吴根泰,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的孤单着,在闵紫英出现之前,吴根泰是给自己唱歌的人,在洗手间小便的时候哼歌,在教室拖地的时候哼歌,唯有这个爱好时时陪伴着他,因为喜欢,所以忠诚,因为平凡,所以不炫耀。
然而机缘巧合,丑小鸭般不争不抢的根泰,介入了两个天才之间,他的出现很简单,平衡,过渡,可有可无。
若不是闵紫英的出现,根泰早就退出聚光灯外。
若不是闵紫英的肯定,老板也不会考虑留下他。
根泰的介入是命运弄人,留下却只为紫英。
所以后来他退出乐团,消声觅迹也在情理之中。
与紫英的爱情本就不是属于小人物吴根泰的,紫英如光芒四射的流星,不可能为了一个傻傻对他许愿的男孩停留,但当男孩闭上眼虔诚的合上双手的时候,他一定觉得流星能听得见他的心声,所以曾几何时,根泰以为幸福会永远,才会在睡觉的时候傻傻的笑,才会在紫英睡着的时候傻傻的唱歌,才会在给爸爸看照片的时候自鸣得意。
然而,深埋在根泰心里的自卑和现实中的天壤之别,让根泰和观众心中都隐隐不安,不知道这份美好能走多远,其实早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导演就借根泰爸爸之口透了底,可是我们都如被流星晃了眼的男孩,看不到光芒背后的巨大黑暗,因为人们更愿相信如丑小鸭般的童话故事,然而,现实让我们意识到生活离童话有多远。
流星终会远去,似黄粱一梦从未来过,局外人过着各自如水的流年,搭档和社长在纠结个把钟头之后也释怀了,只有根泰,在人潮涌动的早晨,打破了跟父母的承诺(曾许诺父母会上电视),丢掉了心爱的吉它,远赴参军。
做这些的时候根泰出奇的平静,他的音乐梦想,不是红透半边天,而是一辈子为了紫英唱歌,所以在得知自己心爱的人即将另嫁他人的时候,根泰失去了所有唱下去的理由。
当丑小鸭有机会逆袭成天鹅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蜕变,因为他想为之展翅的人已不在等。
吴根泰很傻,傻到会相信没人相信的谎话,傻到会为一个不那么好的女人葬送前程,傻到在受到伤害的时候还尽量丑化自己来安慰对方,傻到为了一个不再相干的朋友出卖自己的兄弟背负40年的良心谴责,这一切,你知道的,因为爱情。
我总在想,如果有一天,当然这时间会很久,遇见自己曾经深爱的、为之疯狂过、范二过、哗众取宠过、葬送前程过、甚至不惜伤害身边深爱自己的人时,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会不会忍不住告诉他,那些孤单难眠的夜晚,那些喧闹人群中突然笑不出来的夜晚,那些辉煌着或落寞着的夜晚,内心压抑不住的思念。
会不会告诉他那些曾花费整晚心思为他做过的毫无意义的事,那些他不知道的伶仃大醉,那包被一个小时吸完的烟,那晚漆黑寂静的路,那不断打开一言不发又关掉的对话框,那些删除的来访记录,那些违心的无所谓,那些强忍的视而不见,那些无奈的歇斯底里。
会,还是不会。
影片的最后20分钟,导演利用金允石大叔精湛的演技为我的疑问找到答案,你曾为自己深爱的人做过的那些自己想想都会泪流满面的事,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再让她知道。
你做过,只因你曾爱过,或许还是放不下,或许还是笑着笑着突然无所适从,但是,已经没有必要表达,更不要奢望会有所回报,你在夕阳下等到了17岁的爱人,然而这黄昏早已不似当年。
你所做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对得起当初自己内心的深爱,时过境迁,每个人都有了自己新的故事,你还停在原地固执的等,岁月早已将你刻画的伤痕累累,何必呢?
放下吧,去爱上另一个人,去毫无保留的爱,为的,不是弥补上一次的遗憾,为的,是抓住这一次爱上的人。
讨厌这个导演,明明这么悲伤的故事,偏偏取名如此美好。
真是一部令人心生畏惧的作品,充满了冷冰冰的现实,让我想起曾经血淋淋的青春。
当你纠结于想做什么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想做。
可时间就在纠结中逝去了。
搜索半天,没什么来由的点开了这部影片。
也许是电影太美好,现实太单调。
也许这样的体验,并不需要莫大的勇气作成本。
心中很早就喜欢青春类型的电影。
噢~不是之前扎堆的国产烂片。
影片名叫《如此美好》,可剧情好像并不符合,男主背叛友谊,女主势力放弃爱情。
爱情和友谊,影片的主旋律都被打破,美好在哪里呢?
这部影片引起我两点思考。
我之前一直觉得事实不重要,因为它往往是无法去探寻的,我们拥有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判断。
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想,而不是事实究竟是什么。
当我知道男主背叛的事实时,突然意识到,“如果事实都不重要,那我们用什么去评判呢?
”第二点思考是,我把自己置于男主的境地,让自己做出选择时,我发现我也无法做出更好的决定。
这是一个人在某个条件下拥有了一厢情愿的去凭借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并改变他人一生的能力。
他的选择自然而然的会滑向内心砝码比较重的那一端,纵使痛苦不堪。
让我们来弱化这个选择,在爱情和友情面前,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只是男主甚至爱得更无私。
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个选择。
让我们来弱化女主的选择,在爱情和梦想面前,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的因为后者忽视了前者,只是女主面对的选择更实际。
这样也许就可以理解了女主的无奈。
这些脑补的理解并不能让我知道自己在当时应该做出何种选择?
后来我发现,不对。
错的并不是男主,也不是男主做出的选择。
错的是让男主做出此种选择的一切因素,那个时代。
那是一个你说什么都不重要的时代,那是一个事实并不重要的时代。
影片美好在最终的原谅?
美好在山回路转,男主和女主的重逢?
又或者,轻快的歌曲里隐藏着忧郁,无忧无虑里埋藏着惆怅,但它仍旧不失为一种美好。
感谢阅读。
你还等什么呢?
等我过气?
(一家之言)高潮段的风格与前篇出入还是很能引起一些唏嘘和稍微的口味不适,这片其实在讲一段青春梦想的沉浮与迷失之后,中年又得以重回爱情分割的界点上,爱情不会应年老而消释,爱情反而因年老而重获生机!
但观众真有这般感受吗?
结局会不会有点戛然而止,叙述没完?
影片结构可能出了问题,故以为让中年回首的时间提前得好,把友情一段删减,墓中高潮改成女主离开吴根泰下嫁他人,中年段落在来一个两人从离婚人士上扬至重逢恋人的主情节延续,这样一来,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描绘“巨声架势堂”全员,唤起电影时光机的真实魔力,而不止是落下一个她们仍旧恋恋不忘的两人式结局,实际上,吴泰根中年后在饱受风霜后如果能笑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如此美好》不该仅是讲点那年我们追逐的女神的屁事,它还欠我们一个吴泰根中年后的微笑。
在他们五个都二十岁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可期待的未来,现实还没展现出张牙舞爪的模样。
这五个人里有四个都对自己现在热爱着的事物有着长久的热情,有着想造就一番事业的野心。
是的,除了吴根泰。
他对于音乐了解甚少,唱歌与其说是理性的规划不如说是一种天本能驱使。
他在被李章熙发现之前都没想过自己可以作为一个歌手生活,被招过来后与其他两人的摩擦都让他想放弃了。
是闵紫英光芒万丈地出现在他眼里,掠夺了他所有的选择。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女主的向日葵,傻瓜一样,有一点阳光就可以蓬勃生长。
你在我的身边,我就会努力学吉他,给你唱一辈子的歌。
你离开了,那吉他对我来说就是随便就能丢开的垃圾,当歌手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知道演员是你的梦想,所以离开时我不会挽留你。
意识到你的梦想被威胁的时候,颤巍巍地选择用毁灭别人的梦想为代价来保护它。
因为不想看到你痛苦难过的样子。
对吴根泰来说,闵紫英是他的全部。
而对闵紫英来说,吴根泰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电影想渲染的“美好”,是这两人还没遭遇现实考验时那份纯真美好的感情吧。
毕竟其他三人的塑造都泛善可陈,四个玩音乐的人之间的羁绊也很松散。
照理说最动人的应该是吴根泰和闵紫英的爱情才对。
但是仍然刻画的不够,没能更好地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分离时的无可奈何,分离后的念念不忘。
于是这个“如此美好”,给我的感觉就是几个久不相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时氛围正好说出来的感叹,过完今晚又是回到没有彼此的生活,各自安好,连想念的余味都没有。
打在胸口的力度不够。
拿歌词来比喻,就是金莎的“最后一个夏天”和汪峰的“再见青春”的重量对比。
前者或许能淡淡地让人想起最后的夏天,后者却是唤起了一整个青春的悲伤和痛苦。
故事刻画爱情真的没的说 非常到位 演员表演 也非常完美的契合了编剧的意图是难得一见的佳作爱情的美妙不在于童话故事般神奇的结尾而是在不经意间相识 在忐忑中纠结 在慌乱中相爱 在猜疑中升华 在热恋中分别 再分别后远远的怀念守望 在跳动的心里和血液里记录着你我之间的点点滴滴 有些东西是熟练到 不用练习就可以轻松表达的 诚如 我天天在心里练习千百遍。
四十岁的他们重逢了有了再续前缘的机会为什么没有牵手,也许这个迷只有当事人知晓。
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杜撰的,我相信它是真实的。
出卖朋友这个决定给主人公以沉重打击而且是接二连三的致命打击,说实话背负着所有的包袱离开了最亲爱的所有人。
这包袱里有一生最爱的女人离开了自己及她曾犯下的致命错误 朋友们及自己对他们愧疚 当然还有自己的梦想歌手等等。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朋友,对他来说一边是朋友 爱情一边是自己。
电影里说的好不是没有了他的消息 而是没有了关心他的人。
到最后只有他自己背着这个包袱 而其他人都无所谓释然了 忘记了吧 以至于女主人经提醒才想起曾经的自己为什么免于灾祸。
还是那句话 你问我我能为你做什么 我凝望你低声说 为了你 我没有不能做的事。
根泰这家伙身为主角到最后也没被洗白,我大跌眼镜。
众主角居然真的吸毒了。
男主居然真的出卖同事了。
应该叫“同事”没错吧,本来看他们四个人合作得还可以,又是相视一笑了,又是共享公寓了,又是赏识鼓励了,还以为友情线稳了呢,没想到这根泰最后说:“吸大麻是事实,你们不是我的朋友”,所以没想到啊没想到,搞了半天居然还是普通同事关系。
但其实如果再仔细想想,男主在机场见女主之前都有一种“别和我谈感情,关于那个选择我不后悔,我也不会去打扰你们请求你们原谅啥的,大家从此做路人吧”的心态,可见他对那些同事们是有愧疚的心的,不是像他嘴硬所说的根本没有友情,最后见面不也抱一抱了嘛。
既然有友情,还在那个时候选择了出卖朋友,原来是反衬啊反衬,反衬爱情的分量对他而言无比巨大啊,真的爱到“什么都可以为你做”的地步了啊。
到头来是个爱情片吖(那干嘛在海报上画那么多人啊,还整了个这么大的名字“如此美好”,搞得像个温情时代片似的,撑不住好吧)。
本来是为了看河那演员来的,以为他演的是个什么正派的主角呢,所以一开始就比较关系友情线,看来是我先入为主了。
说了这些其实是想讲这个片子是给了我惊喜的,和我预期的不太一样,人物很多面,就像现实一样,情节处处有变数,蛮有意思的。
是好作品,推荐大家去看。
看这样一部电影最后竟然哭了出来,和情怀无关,只是为男主心疼的不能自已。
韩孝珠演的女主角的形象看到最后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偏偏看到她又仿佛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年少时喜欢的人或许很多都是这样吧,明明现在一回想并不能想出来那个人比别人好过去多少,但青春的荷尔蒙生生往那个人身上兑进去了无数幻想,一看到她漂亮的脸蛋,便觉得她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儿,便觉得为她做什么都理所应当,便觉得全世界有了她就有了意义。
女主角真的爱过男主吗?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反正我不觉得。
男主后来做的一切,真的很傻,却傻的理所应当,傻的让他自己心痛了大半辈子。
大概青春都有些二劲吧。
自己的青春回忆起来总会看到很多犯傻很多不值当,也总会看到很多满满甜蜜的一厢情愿的念想。
拥有青春的情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既然经历了过来就应该或多或少的明白一点爱的道理,为了年少时的一点情殇心痛成这样一点也不值当。
我们还在学习着如何去爱,我们还会遇到真正爱自己的人,柴米油盐的日子才真正蕴含着爱的真谛。
有那个时间去感伤,不如珍惜身边真正对你好,爱你的人。
最后,不知为什么有些陷进去这个电影了。
对,当年我也是个傻不垃圾的备胎,爱的天真烂漫又伤心不已。
这篇影评权且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篇鸡汤,并没有一点和电影有关的干货。
打扰大家了哈哈。
编剧真会胡来
不喜欢这个结局,但也是最正常的结局吧,就如同很正常的男主。
如此美好
生活有一点难的时候 就去看看孝珠的微笑
淡淡的
整个都有点无聊,可能这种故事看到的有点多。年少疯狂,长大出国,一个误会要解20年,想想也真够拖的,中年那段未免太过矫情。民谣歌还是很不错的!
男主就是惨惨惨
喜欢这种复古的调调。
真的很疑惑分为啥这么高...友情,爱情部分描写的都不行,中年戏拍的太长,无厘头。除了章熙人物出彩点外,其他的都不行。很烂的片子。
不喜欢这个女神婊和痴心备胎的故事,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一方倾尽所有的付出,另一方摆摆手可以为了自己的前程投入他人的怀抱,纵使认真的那个用一辈子的时间爱的深沉
韩孝珠怎么可以这么美?!主题和立意如此不明确 只有爱情线根本没刻画朋友线好吗?!结果导致挣扎背叛也没那么深刻了 郑宇根本就是本色演出 姜河那赞!金喜爱一出真的太跳戏了……
三星半,孝周妹子太美升半颗星,前段非常好,金叔和喜爱欧尼出场反倒没有那个感觉了,但是喜爱欧尼的片尾曲也是一大亮点,没想到唱歌这么好听
三星半 挺伤感的爱情故事 有历史感
为了垃圾oppa去看,韩孝珠确实美啊,复古风很舒服,青春美好,梦想美好,爱情美好,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切都失去了。。。。。
用吉他包裹爱情,这是一部很好听的电影。
音乐好听
本来冲着好听的音乐还有姜河那韩孝珠我是想打四分的 但是结局什么鬼 三观全毁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见色忘义 尤其直播那次已经算是一次背叛 全世界不是只有你的爱情和你的女神最重要 别人的梦想就不是梦想?希望我这辈子也不要有这样的朋友
俗套情节,韩国小清新,这部剧情没啥看点,延续韩剧的情怀,让我想快进。唯有复古造型值得一看啦。
孝周欧尼怎么演了个红颜祸水的角色啊,连不讨喜!
要不是韩孝珠我根本不会看完。编剧绝对三观被狗吃了,就这样出卖朋友还有理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