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埃文·戈登伯格 主演:塞斯·罗根 詹姆斯·弗兰科 杰伊·巴鲁切尔就像电影海报呈现出的一团乱象一般,这部电影与世界末日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至少这个世界末日不同以往的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只是这个狂欢Party的一个噱头,不但不会令人感到恐惧,反而甚至会让人High翻天。
这部塞斯·罗根带着詹姆斯·弗兰克等一众好友胡闹的电影可算没辜负了他们不务正业的名声,阿帕图帮的成员们在影片中汇聚一堂,虽然制作难称精良,根本没必要和这个胡编乱造的剧情叫什么劲,无非是一堆损友抽着大麻烟说着黄段子胡闹出来的电影,就像影片中塞斯·罗根和弗兰克说要拍《菠萝特快》续集一样胡闹,看电影的时候就叫人怀疑这部电影莫非真是这么搞出来的?
直到看到字幕时居然是小说翻拍,难道真是如此?!
那些在屎尿屁喜剧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家伙们怎么胡搞都不会令人惊喜,所以本片拉来了优等生赫敏,只可惜小妮子才走出《哈利·波特》没多久,就让现实世界的大染缸给带坏了,跟着好莱坞这帮家伙也倒是学不到什么好,艾玛·沃森抡着大斧子的气势着实和赫敏的气场大相径庭,也不失为本片一个看点。
本片最有趣的地方是每位演员都饰演自己本人,名字都是真实的姓名,一般电影中偶尔会客串明星本色出演,很少会整部电影所以演员都饰演自己,尤其是这么一部不怎么检点的插科打诨片子实在给自己脸上贴不了什么金,想必也就是这几位也知道自己名声没什么可败坏的余地了,胡闹一番图个痛快搏观众一笑也无伤大雅了。
电影果然还是赛胖一向走的R级路线,相当三俗,不过还好有几处笑点还是有效果的,Michael Cera绝对突破,之前看他在《太坏了》和《心如折纸》里面都是宅男形象,简直都可以和Jesse Eisenberg相比了,虽然他出现一会就死掉了,不过贱得一反常态还是觉得很有存在感的。
塔图姆那段太不能忍了,黑我男神。。。
还有就是最后后街大叔出来唱跳的一段我真的是激动了。
总之挺好玩的一部电影,一群好基友边搞基边证明没有女主角大家也可以玩的很high.电影和最近刚出的James Franco comedy central roast一起看更有效果。
p.s. 看介绍的时候有paul rudd的啊,怎么 没有找到他,是看漏掉了还是就没有他啊。。。
我一直对塞斯·罗根的喜剧没太多好感,这哥们儿在我印象中就是一喷子,每部电影基本都是瞎扯淡,满嘴不离Fuck,演了不少片子却没有一部让我对他的演技特别认可。
2008年其担任编剧、制片人并主演的《菠萝快车》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纵然詹姆斯·弗兰科自毁形象加盟大搞噱头,可依旧是一部以大麻为主题的爆米花低俗喜剧,这类“大麻文化”、“大麻情结”的片子在中国很难找到受众群体。
《菠萝快车》是讲大麻,那这部《世界末日》是继往开来,大聊“鸡巴”。
虽然影片杂糅了科幻魔幻元素,看上去充满着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创意,但实质依然是“成全自己,恶心别人”。
从始至终几位主演都沉溺在鸡巴鸡巴不离口的自High氛围里,连毁灭地球的恶魔也有个巨大的屌,真是莫名其妙。
片子的唯一亮点是汇聚了多位好莱坞烂仔帮男星客串与蕾娜哈等人气歌手惊喜亮相。
而影片传达的友谊至上、自我救赎的主旨被恶俗冲淡,没了重心。
这让我想到中美观众对于喜剧电影的审美差异,美国观众疯狂地追捧此类R级喜剧,对于这种鸡巴文化、大麻文化他们表达出的巨大热情令人咋舌,且对贾德·阿帕图、塞斯·罗根等烂仔帮核心人物宠爱有加,但凡是烂仔制作出品的电影,票房口碑都不差。
而这些东西给中国观众看,煞有胳肢人笑的感觉,《世界末日》在北美本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加上海外收入,全球票房顺利过亿,真是鸡巴也有春天,可这部喜剧一点没让我笑出来。
我不喜欢看恐怖的悲伤的电影,因为自己已经很悲剧的是石女所以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不喜欢悲剧,不过现在我什么都看了因为杭州红房子石女医院的费旭红医生让我不在是石女,所以我看的第一个电影就是世界末日,太可怕了着电影,我们人类要注意自己的环境,不要等到世界不要养活我们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了的错事,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爱护自己身边的人,更要爱护自己身边的坏境。
是冲着艾玛沃森看的,但是可以电影中她的戏份有点少电影中基本充斥着黄爆的情节,但是还是很搞笑的。
虽然因为背景是世界末日,所以电影中一些设定不得不有一点点沉重,但是我猜导演明明是想拍个喜剧的····但是我真的觉得有点恐怖电影中处处考验的人性,为了食物,生存的空间,人们互相猜疑,互相拉帮结派,从而在末世中活下去其中有几个细节现在想想还是头皮发麻···在最后飞车党吃人肉的时候也是头皮发麻而且完全没有作出任何好的结局,朋友为了帮助朋友牺牲的,一猜就是为了上天堂,太可怕了TAT最后表示一下最后的合体音乐还是很棒的!
文/时漆纵观漫漫的影史长河,发展到现今的地步,“电影”这个概念对于某些群体来说,已经超脱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畴。
至少对于仍未实施电影分级的国家来说(例子在此就不用枚举了),电影在功能性上依然兜转于娱乐、教育、消费等之中,在形式上简单的就可以分为烂片与好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把电影彻底换身包装,挣脱一切传统价值观的束缚,改头换面的成为一种纯粹宣泄情感,随机创作,非但要不按照常理出牌,而且还得把整个牌局给搅合了,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混沌即是美丽,无序即是秩序。
影片《世界末日》正是这么一部从头到尾既可以说是一群人在胡言乱语中不知所云的狂欢着,又可以说是字字玑珠、处处影射,俯首即是真理的限制级人文道德教育的杰作。
大多数情况下,一看到罗根·塞斯这个名字,就能预感到这部电影必有其奇葩之处,感受不到只能说明你没找到。
塞胖既能把温暖的元素统统降温,又能将很明显的冷笑话蜕变为温馨的笺言。
喜剧固然是他作品的标签,但除了丧尸系列他没有涉猎之外,其余的圈圈点点,他都粘到了边。
没看到他连超级英雄都要蹂躏一番(详见《青蜂侠》),大概也是唯一一部应当把汽车当成是主角的电影。
近期的转型之作《纠结之旅》,又愣是把爱情演绎成了亲情,把亲情鼓捣成了爱情,在感叹别扭的同时,又会忍不住掉下几滴眼泪,不得不说,这家伙真的很有魅力。
此番他自编、自导、自演重磅推出的《世界末日》,在雷瞎观众的双眼、践踏观众的审美、摧残观众的智商的同时,又无不叫人大呼过瘾。
各路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不入流的影视明星纷纷以真名示人,毫不避讳地大肆调侃自己的作品,赞美的时候是入木三分,吐槽的时候是一无是处,其故事的情节连贯不连贯、合理不合理暂且统统抛开不管,单是这种自我审视的姿态,便是相当值得啧啧称奇的。
塞胖同詹姆斯·弗兰科大侃《菠萝快车》的情形,对白设计得真实的到了家,难以相信这个场景描摹的并不是两位一线好莱坞巨星在平时休闲生活中探讨工作。
最表面的看《世界末日》,说白了这就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烂仔帮电影”。
“烂仔帮”这个名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用于褒义,就像咱们形容周星驰的电影为“无厘头”一样。
只不过,西方的“烂仔帮”比之东方的“无厘头”要更加赤裸裸许多,表现力度更为强劲刚猛,三观非常正确的观众去欣赏基本上是会忍不住奋袖出臂,几欲先走的。
单论《世界末日》整个故事的构架,我倒想拿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来说事。
《世界大战》开创了以平民百姓的视角来反映在末世极端生存环境下境遇的先河,不再以政府、军队、重要人物作为场面的着力点。
而《世界末日》,这不就是以全明星视角来展现末世生存状态的出头鸟了咯?
当然,“末日”这个东西在大多数电影中都只是个噱头,一场灾难,一个航拍的废墟场景,就能轻而易举的向观众说明,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世界末日的时代背景下的,千万得记住了。
然而,直接就以“世界末日”为片名的电影,看上去仿佛其姿态已经昭然若揭了,可事实上呈现出的却是一幅影视明星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众生相。
我从未把影片中那些天崩地裂、地狱之火熊熊燃烧、熔岩怪物四处乱蹿的图景当回事儿,这跟世界末日有什么关系,跟《圣经》又有什么关系。
不如就当作一群家喻户晓的明星围坐在一块儿拉家常、聊八卦、谈人生、述理想来着实在。
高富帅、白富美的明星们,在现实生活其实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照样也有三急,喜欢打飞机,热衷恶趣味,品味就止步一根巧克力棒等等。
影片想表达的,不外乎是地狱面前,人人平等;而在天堂里,人人都是自己的神。
众位明星“不知廉耻”、“摒弃节操”的表演,真心让人感到丝丝的动容。
尤其要大赞一下查宁·塔图姆,实在是太受委屈了,丹尼·麦克布耐德不知会不会被他的粉丝用口水淹死。
相对来说,爱玛·沃森就是个败笔,前一秒惊艳,下一秒立马平庸,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却只施舍了塞牙缝都不够的料。
拿前阵子上映的《电影43》相比,你有娜奥米·沃茨,我就有迈克尔·塞拉,损招各有千秋,委实难分伯仲。
当然了,看《世界末日》的时候,你可以尽情的放纵,什么都不去思考,但是绝对不能不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事儿搁中国,找谁来演?
”
国外喜剧可以是卓别林的独特的蹩脚行为,可以是六人行中离奇的机缘巧合,或者是小罗伯特 唐尼的冷幽默,但其实国外最主要的还是围绕同性恋 性喜剧展开的重口味的诙谐套路。
不可否认,有关性的话题总是能挑起不少人的兴趣,要不然也就没有屌丝一说;但过多的性成分堆砌只能让人感到厌倦,甚至使整个气氛(具体点讲,整部电影)失去应该有的内涵。
而世界末日这部电影恰恰是美国经典喜剧商业片的道路,、。
首先对其创意性的拍摄手法表示喜欢,但其没有内涵的笑料的确让大部分人有点失去继续看的动力。
這是一部喜歡的人喜歡的不得了,不喜歡的恨不得把它趕出地球的……算“喜劇”吧……。
首先,你必須有足夠的荷爾蒙去接受它……並不因爲影片裏面已經過量的荷爾蒙……而是……就像細胞壁的滲透原則一樣,你自身必須要有足夠的去平衡它……。
其次,你可以和邏輯思維告別了,影片裏的事情發生就發生了,它不會管你想知道爲什麽會發生,你也不用考慮突如其來的是為什麽,只要知道是什麽就好。
最後,你只要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樣“high”起來就行,你看“塔圖姆”表現的就很好嘛……。
哦,天哪……我在胡説八道些什麽……智商不夠用了……
真的忏悔才能升天,假的没戏。
一盘杂糅:末世+狗血恐怖+搞笑。
1片子看到最后忘了一开始两人一起玩时的音乐就是“Everybody啊”。
2James Franco从头到尾都是本色出演吧。
3如Craig所说,Jay裤子的bottom确实太紧了。
4两人刚从超市回来,Franco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被吸走,说明这些人果然是蛇鼠一窝。
5是Jonah乱跑才把Jay撞到了大坑里。
6Craig肩膀上永远搭着一个毛巾,是因为他sweats a lot. 7James Franco除了用自己画的Seth的名字表示对Seth的爱,Geeks and freaks的画上也只有Seth的画像上写着名字“Seth”。
8Jonah诅咒Jay后被魔鬼tittie fuck了,这魔鬼之后又试图tittie fuck Seth.9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对dick很执念。
Emma砍断了dick艺术品,一群人急了,而且之后又把dick接上了。
魔鬼不但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dick, 一旦他的dick被蓝光斩断,他还要把dick从地上捡起来。。
10Seth最后在天堂里抱着的是Jonah不会叫的小狗。
另外,Channing Tatum真豁得出去,这种角色也接。。。
不是悲剧的喜剧都是烂片从这个角度看,本片属中上作。
但是按个人口味选,还是归为烂片。
好的喜剧应当以笑料为外壳,金钟罩住里边狰狞的悲剧小野兽,阴阳调和,慈悲渡世,免得动物凶猛,冲出来满大街乱世咬人,就算关不住,也能让众生在被咬死咬伤前,享受完最后一次的笑容,仿佛临刑前还能闻下牡丹花;或者,另一个极端,以笑料为獠牙,禽兽再套假牙,妖气大增,无法无天,本来咬你一分,现在咬你一寸,本来咬你一口,现在咬你一身,仿佛一不小心跌倒,按中臭虫后按屎。
两者间的区别在于笑料类型的选择上。
本片倾向于后者,大致表达路数可以归纳为恶俗化无厘头。
无厘头可以,伤风败俗就不行。
笑料选择无下限,节操玻璃一样碎一地,当然不否认有些变态受虐狂喜欢踩着玻璃,从痛苦中获得快感,从大便中闻出芳香,但上天有好生之德,造人一直尽心尽力,合格率远超富士康,零件坏掉的应当只是一小部分人,如果全世界踩着玻璃,都能一副欲仙欲死的表情,,那不是上天偷懒了,是上天罢工不干了,不是世界要疯了,是世界要完了。
末日要来了。
真正的世界末日应当像本片所要表达那样,人心的末日才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外星禽兽灭地球,小行星撞地球,太阳晒地球之类之类,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之,就算是外边的东西要撞要灭要扫荡,那也是内部的人心坏了感召来的。
当然这么说有点形而上,有点封建,迷信,反革命,看官们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了。
宗教关乎人心,本片从宗教中取灵感,表达人心,追求真善美,这种主题和形式很好,但,手法恶俗太过。
全片一开始就用各种镜头表现各种邪恶,后续用各种恶俗堆积各种邪恶,虽然表达人心真善美,可以从它的反面着手来凸显正面,但是以各种邪恶为笑料,容易误导众生滋生以邪恶为趣,以踩玻璃为乐的扭曲心理,目的虽然美好,但是过程副作用太大。
这种片这种路线,一部两部存世可以,多了就是灾,再多就真是末日了。
好莱坞拍这种片,众明星客串,也是觉得该动动自己的力量拯救这个乱世,出一份力么?
不过为什么非要在垃圾堆里找美?
非要用垃圾来堆彻美??
所以,烂片!
也许言重了,看官们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了。
布兰特妮·斯诺在这部电影里出现过吗。。?
不到500人,音乐不错
有几个镜头很棒,几首歌也很棒,为男主可以再加一颗星……菇凉们看这类电影就是想看到这种自己生活中不会出现出现了也很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爱情故事最好还来点清新风景长镜头啊叹气,在这一点上这种直来直去的电影效果已经好过当下很多莫名其妙的爱情电影了……
童话般的爱情故事...看到中间的时候 给的四颗星,结尾给了2颗。傻白甜也能有爱情,无语,傻逼的爱情故事
喜欢此类电影
垃圾
好吧,评论人数不足的电影+了一部,很轻松的电影,也很不错
女主三观不正,period
男女猪脚颜值高配,剧情一般……
女主笑起来很感染,神经质倒是没看出来,感觉前期和我性格一样。在被公司炒鱿鱼后回到四岁前离开的家,相遇到友情和爱情。男主是独立卫生院的医生,他的母亲开有一个谷仓和酒吧,四年前去世了一直单身。笑起来好暖,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处一定很舒服。音乐也挺好听的,特别是在谷仓的那个乐队唱的,配上两人的眼神情节。
音樂很好聽~隨心的住在郊外,好吧,我的那一處可以改造的房子~ft~
反着来一部“乡下女孩北京情”
生病躺家看的。剧情简单明了,过程些许纠结;最重要的是结尾一句话不要太苏!!!——你爱我的话麻烦可以大声说出来吗?!我很需要!
前面的剧情很狗血,看到后面又有点受不了女主的神经质,不过一些有关音乐的情节还不错,比如女主喝醉在酒吧唱歌,谷仓酒吧乐队感染力的表演,特别是过气女歌手教女主写歌词那一段,真的感受到了改变一个词,对歌曲氛围的影响
就没啥意思7.23
一直喜欢类型 简单 乡村 音乐 爱情 温暖
纽约女郎乡下情,这谁翻译的
跟伍德斯托克有什么关系?除了结尾的那一句话
我觉得还可以拉 最起码看着不会犯困
喜欢第一首歌i am me once more多年前听过 喜欢男主 看过他的电影不多 但是他真的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 生气时候眼角都带着笑 阳光还老是撒在他的侧脸上 散发出一股无法抵抗的帅气 男女主在诊所吵架那段全片最佳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