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快乐第一季

Feel Good Season 1,迷醉伦敦,Feel Good 小姐(港),我要开心(台),Mae and George

主演:梅·马丁,夏洛特·里奇,拉蒙·蒂卡拉姆,奥菲利亚·拉维邦德,丽莎·库卓,汤姆·杜兰特·普里查德,菲尔·伯格斯,汤姆·安德鲁斯,里图·阿亚,托比·班特法,罗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心向快乐第一季》剧照

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2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3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4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5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6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3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4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5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6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7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8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9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20

《心向快乐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从《断背山》到《心向快乐》,从不理解到感同身受

现在时间是2020/6/6 凌晨5:20 时间停留在520上 我写完这句话 它变成了5:21我不清楚大家身边是否有同性恋的朋友,准确来讲,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会显得更尊重一些。

对于“同性”,我经历了不解到理解,支持再到感同身受。

《断背山》让我理解了这样的感情,而《心向快乐》让我感同身受。

同性题材的电影也看了一些,比如《霸王别姬》,却怎么也没有《断背山》和《心向快乐》让我更有感触。

幼年的我,无法想象两个大男人在一起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如何做爱?

2005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上映,我是在电脑上下载来看的,只是单纯的因为它的名气。

我没想到的是,我会看到哭。

《断背山》中关于形婚背后的女人,孩子,家庭占着很大的比重,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出当时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即使,会觉得女人可怜,可是更多程度上会把同情心给男主。

他们似乎,也确实更为艰难一些。

电影名称断背山,这是全片的主旨,象征所在。

Jack在剧中对Ennis说道:我们本可以相伴度过美好的一生,真正的美好人生,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但你却不想要,恩尼斯,所以我们只剩下断背山!

一切都缘起于断背山,而那确实我们的一切,仅有的一切。

断背山似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在世界上唯一能够做自己,正视自己情感的地方。

他们每次的相聚都需要去断背山,而我希望那里都是断背山。

任何地方都可以让人们做自己。

在他们最后一次的相聚中,jack说:我们认识将近20年,你拴的我好辛苦...... 当我时隔15年再看它的时候,我才发现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我们都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在悠悠岁月中,在彼此的生活中进进出出,这样会让脆弱的那一方多么痛苦。

最终如同剧中的人物一样,“打架”,“争吵”,“纠缠”再拥抱着痛哭。

电影的最后一刻,出现了jakc的衣服和断背山的照片,随着Ennis悲伤的眼神,好像那一刻就被融化掉了。

真正的理解他们,真的替他们感到难过,如果你也掉下了眼泪,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喜欢听其中的插曲《IDon'tWantToSayGoodbye》,当真的去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真的就会自然而然的去理解这样的情感。

有一位“同志”曾经多次找我聊天,他表明身份的时候,我得去向他解释我是直男。

他有一个微信群,我在其中。

我真的有“接触”这群人,一起玩王者荣耀,喜欢玩蔡文姬的小受受,挺可爱的。

这些年间,国外彩虹活动,同性立法等等新闻很多。

我从开始的理解转变为支持。

我和人讨论过关于“同性”的话题,大多人避而不谈或是充满偏见。

我表示出,我很支持的时候,他们问我,你儿子如果是同性恋怎么办?

我当时犹豫了。

原来我的理解,支持,从来没有放在自己身上。

我思考了3分钟,告诉他们,如果他是的,我也会支持。

我会支持他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以上,是我对于“同性”的一段心路历程。

而《心向快乐》,让它变成了我的感同身受。

原来爱情,无关性别。

不管你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那情感是一样的。

梅·马丁是一个有着吸毒史的脱口秀演员,她有着糟糕的过去,包括现在。

乔吉则是一个异性恋。

梅是一个有上瘾型人格的人,精神脆弱,缺乏安全感,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崩溃。

像是待在暗黑的地牢之中,期待着会照进来一道光。

而乔吉就是她的这一道光。

在乔吉朋友的生日上,乔吉还是称梅为朋友,这不是第一次隐瞒梅的存在了。

之前在一次婚礼上也是。

这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梅来说,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我来说,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是否爱上一个人,你们在一起,你却从不认识她/他的家人,甚至是朋友?

我不如梅,我没有她的自信,我没有勇气面对对方的家人,朋友。

如果连我的存在,都不知道,我真的会不知所措。

在生日过后,一次意外,由于吗啡的作用,乔吉出柜了。

一个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乔吉自然也会有着迷茫。

两个人因为取向,性别的原因,分手了。

两个人分开之后,乔吉开始明白一些事情。

她问自己的那些朋友:我们多久没有谈过正经的话题了?

最后说出:“你们算什么朋友?

” 然后清楚自己真正的朋友是谁。

而梅则在互助会,拿着1day的牌子,这意味着她又复吸了。

彼此不喜欢的两个互助会成员开始了“互助”谈话。

像大多数可以让人暂时麻木自己的东西一样,我们似乎永远停不下来。

我们从未想过,我们真正“吸毒”的原因,如果因为某一件事,我们尝试把它做好不就行了。

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等它变坏,然后再解除“痛苦”。

梅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她对着手机那头的母亲说,我想回家。

原本有些“生分”,赶她离家的母亲说,现在就给她订票,询问她有去机场的钱吗,给她打钱,现在就让梅的父亲给梅煮汤......梅问道:你还生不生我气?

母亲说,我从未生过你的气。

这句话,好熟悉。

我母亲好像就曾这样对我说过,你是我孩子,我怎么会生你的气。

结尾的时候,乔吉对梅说,我不知道没了你 我该怎么办。

结局是两个人相拥,亲吻,是美好的。

我们大多数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觉得没了对方,我怎么办?

我怎么活?

生活毕竟是生活,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而时间确实也做到了,我们也放下了。

《心向快乐》是一部女同题材的英剧,可以让你一口气看完,我 也推荐你利用一个周末,午后,一气呵成。

《心向快乐》它关于“瘾”,关于“朋友”,关于“亲人”,关于“爱情”。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或多或少的有瘾。

吸烟?

看剧?

对某一个人的依赖?

心理学说,成瘾性人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当然,我们都有缺陷。

对某个事物越是在乎,就越缺少它。

关于朋友,人总会遇到好多好多的朋友。

区分起来可能会简单,谁是能和你讨论正经话题的人。

或者一直在你身边,你都未曾发现。

关于亲人,主要就是父母。

我想着没什么好谈的,因为做子女的,永远不会知道父母对他的爱到底有多么重。

我们可以满不在乎,但是当这个世界开始崩坍瓦解的时候,那个家却永远为你遮风挡雨。

至于爱情,我们分手的原因,我们选择了理性,选择对彼此都好的决定。

明明很在乎,却要不断安慰自己。

实际上我们只是做了“容易”的选择罢了。

想象一下,对方在深渊里,你是否真的愿意做他/她的一道光。

从《断背山》到《心向快乐》,当有天,它们的标签不再是“同性”,而是“爱情”的时候。

人们或许才真正的接受了。

此刻,它们是因为爱情,让我感同身受的。

谢谢!

🥰个人公众号“夏七海” 只有28个粉丝的我 嘿嘿

 2 ) 成长的George和幼稚的Mae

深夜刷完了6集,希望有第二季,分别表达一下我对两个主角的看法(如标题)GeorgeGeorge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迹,比较内向的一个人。

这一点也导致她在身份认同上不是那么快。

这个女主的直女变弯心路历程很真实,她因为爱而成长,主要有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摔伤后让朋友call corn(也是全剧最甜的点哈哈)然后在医院里表露心迹,其实前面也有伏笔就是她参加完婚礼回家想象着对mae说 love you,marry with her。

而在喝多受伤进医院打了吗啡之后,则第一次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个直女了那么多年的人来说真的很不容易。

第二个转折点我认为是在教室对着喊别人基佬的女生大声呵斥并冲到校长办公室说应该教学生lgbt相关知识,此时她已经逐步认同自己喜欢女生所以才会注意到基佬这个词对gay来说有多么冒犯(这在以前在她潜意识里大约是不会引起强烈反感的现象),她在学着认同自己也在找寻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开始学着表达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六集下来George有很大的成长,她试着去体贴mae,甚至最后坦诚说要一起承担包袱(当然开始出现单方面的包容,这会让对方愈发觉得自己是一个victim,这是一个隐患,如果有第二季这样的心态会出问题)Mae有两条线,一条和父母的,一条和女友。

两条线都体现了mae是一个内心脆弱敏感不肯承担责任且总是以受害者自居的人。

首先是父母线,中间有一段是父亲对mae说在把mae赶出家门后,母亲天天跟着看mae,我看到这个觉得可能是一个母女缓和的关键点,但似乎mae一直一直介意自己被抛弃,依旧没有安全感,道歉也只是为了获得对方的关注与爱,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正如她开头说:这是第十二条中的第九步。

偏偏母亲是个倔强的人,对方越是强调自己的受害者身份,mae妈越是倔,于是在父母线上的和解尝试是非常失败的。

不过最后一集mae哭着说想回家时,母亲还是心软了,毕竟是亲妈,但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解。

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是天生的瘾君子,小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mae会这样未可知。

但25岁的成年人真的不要一直强调说对方的抛弃,如果真的不要了怎么可能随时同意和你打视频电话(狗头)。

女友线,看了有点生气,在一起这段感情中很明显George其实有更多的付出,mae一直都没想过要改变自己重塑自己,让自己忙起来独立起来,一开始的粘人和急着寻求对方在朋友面前介绍自己以获得安全感并一次次以爱之名半胁迫,完全不顾对方也只是一个刚被掰弯自己心理建设都没有做全的自己的爱人,后来身份被承认之后又被迫害妄想症觉得对方理想的是男生并自己逼迫自己往那边靠拢,却始终不敢坦诚地与对方就这一方面进行交流,可能一开始看了会觉得mae很可怜,焦虑得睡不着觉,自卑不自信,但自信是自己给的,交了那么多女朋友首先要对自己有身份认同,我是女生我喜欢女生,对方喜欢我是我这个人不管男女,不是因为男性特质也不是因为女性特质,自己就是自己。

然后就去爱对方,如果对方最后真的选择男性了,那就是对方的问题,而我(mae)有真诚地去爱你,展露真实的自我,那你不喜欢我我难过但也没办法,恋爱中忌讳的就是很多过度的焦虑破坏了爱情本身的美好,然后分手后又陷入自卑之中无法自拔。

恶性循环。

和男性相比之后的自卑其实在很多t的心里都会有,但请相信如果你的爱人是真的爱你,你不要被这个所桎梏,你就是真诚地去照顾对方表达自己的爱,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在剧中很明显的一点是,mae因为自己的自卑其实把对方也带入了消极,正如最后George把这形容为包袱就可以体现。

自己的自卑自己无法处理还要对方的包容理解来哄着你,自己被分手消极还和别人make love。

真的幼稚!

爱得真诚坦荡,不要伤害自己深爱的人。

 3 ) 亲情不弃

电视剧代入感自己哭的稀里哗啦,谁没犯过错,谁没怨恨过家人严苛的对待与“放弃”,然而家人不曾放弃... 看到第六集梅与妈妈视频通话时真实贴切,极强的代入感自己哭的稀里哗啦,谁没犯过错,谁没怨恨过家人严苛的对待与“放弃”,然而家人不曾放弃... 展开看到第六集梅与妈妈视频通话时真实贴切,极强的代入感自己哭的稀里哗啦,谁没犯过错,谁没怨恨过家人严苛的对待与“放弃”,然而家人不曾放弃... 展开

 4 ) 熬夜磕完这部蕾丝剧,甜坏我了

最近,在磕泰国腐剧《假偶天成》的伙伴们不少吧。

举起你的小爪爪,让我看到你。

《假偶天成》,最近的热剧之一,已经荣升豆瓣一周全球口碑榜剧集榜。

它颠覆了以往的腐剧风格,有甜度有深度还不腻,主角们的颜值已经抵达了天花板,对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满满的诚意之作。

看完一集,能清新一整天。

观众们都磕到停不下来,可惜一周只更一集。

没被撩够?

天天这里还有一部上等撩剧。

和《假偶天成》校园基情不同,这是一部性感迷人清新的蕾丝边姐妹花剧。

《迷醉伦敦》Feel Good

共6集 | 单集30分钟《迷醉伦敦》Feel Good,Netflix最近新上线的美剧。

和《假偶天成》主角团们的天花板颜值不同,《迷醉伦敦》的两位女主颜值各有特点。

女主1,梅·马丁。

一位单口喜剧演员,在一家酒吧谋生。

她的故事,来源于加拿大演员、编剧梅·马丁的人生经历,她曾凭借一部脱口秀,获得爱丁堡喜剧大奖提名。

梅·马丁在这里本色出演,同时兼顾本剧编剧和演员。

她是87年生的小姐姐,但却拥有着18岁的少年颜值。

一双清澈的眼睛扑闪扑闪的,用那最文艺的形容“眼里有星辰有大海”简直太贴切不过。

女主2,乔治。

一个传统的中学教师,由英国演员夏洛特·里奇扮演。

经常看英剧的观众,对夏洛特·里奇的面孔应该十分熟悉,很标准的英国美女颜值。

需要一提的是,《老友记》菲比扮演者丽莎·库卓 Lisa Kudrow,也参演了本剧。

她在剧中扮演梅·马丁的妈妈。

菲比的剧照让人心酸,时光不曾饶过谁,在《早间新闻》回归的瑞秋,也是如此。

故事开始于一家酒吧,梅在开始自己的单口表演前,注意到了台下的乔治。

乔治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来酒吧观看单口,梅的每个段子都能把乔治逗笑。

梅的朋友提醒她,这个经常来捧场的女人,对梅有意思。

但是,梅觉得乔治就像英伦玫瑰高不可攀。

下一秒,梅就等到了乔治的搭讪。

在乔治的引诱攻势下,两人就在酒吧温柔的亲吻起来。

而这之前,乔治是个不折不扣的直女。

遇到梅之后,就被掰弯了。

两人的感情如干柴烈火,迅速升温。

小恋爱谈的和和美美,甜美至极,睡相尤其可爱。

没过几天,两人便开启了同居生活。

同时,她们之间的问题也开始了。

一个接着一个。

梅,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大女孩,却有吸毒的历史。

她的父母总是避免谈及这段过去,而且,梅对戒毒互助会十分的抗拒。

而她的朋友圈、工作酒吧,到处都是毒品的诱惑。

虽然梅并不愿意和乔治沟通此事,但最终仍是坦白了。

我们也能看到梅的另一面,她的内心紧张焦虑,极度缺少安全感,像一个青少年一样慌乱。

在乔治面前坦白自己的黑历史的时候,梅全程紧紧地捂着自己的眼睛。

而乔治,也有她的问题。

她内心羞怯,举止懦弱,一方面想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和面子,不想公开出柜;另一方面,也不想失去自己喜欢的梅。

但是,这种行为也深深地伤害到了缺少安全感,渴望见乔治朋友们的梅。

每当梅提出,“什么时候见下你的朋友?

”“不如今晚顺便认识下你的朋友吧。

”乔治便提出火辣的羞羞邀请,转移话题,搪塞问题的存在。

《迷醉伦敦》提出了一些伴侣之间很真实的问题。

为什么女朋友从不介绍她的朋友给我?

在一对拉拉之间,被掰弯的直女,是真的被掰弯了,还是只是把自己的女性伴侣当作男性伴侣看待。

梅和乔治的关系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

在梅母亲的口中,我们得知,梅的历任女友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被她掰弯的传统直女,这是单纯的巧合还是猎物心理?

乔治对于梅来说,仅仅是下一个?

观众和乔治都愿意相信,她们之间有纯粹的爱情存在。

对于“瘾”的定义,梅也给出了全新理解。

“我们都是成瘾者。

我们的烟、手机、习惯……我的女朋友乔治,她看起来就像一只小松鼠,她就离开了一个晚上,我就疯了,和我吸毒的感觉一模一样,那种渴望感、戒断感、轻松感、痴迷感,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上瘾的对象。

”《迷醉伦敦》中把蕾丝感情关系塑造的栩栩如生,梅和乔治两人的性格跃然纸上,故事情节都是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感,让观众代入自己。

除此之外,《迷醉伦敦》还十分有趣、充满了各种小温暖、小心动、小幸福。

只有六集,每集30多分钟,根本不够一晚上磕的。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5 ) I wish you feel good and please be believe that you are always be loved!

从Mae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Mae Martin作为本片编剧,把亲身为T的成长经历/性向探索/人生困扰呈现到了荧幕上来,荧幕呈现是很成功的!

相信很多T子都能感同身受,个人经历家庭环境也和她差不多,甚至糟糕很多倍,她的困扰其实真的很能代表中性女生这个群体了,我们经历过的几乎都被写了进去。

Mae之前是一个瘾君子,成瘾的本质是什么?

不过就是大脑的分泌快乐的刺激物是毒品,一些人通过刷短剧视频,一些人是通过猎艳性交,一些人通过吸烟酒精或美食购物等等。

看你怎么用一种相对健康的方式去应付生活的无聊和打发时间罢了。

为什么成瘾?

因为逃避痛苦,只能直接给身体注入兴奋剂,让大脑强行分泌多巴胺,从而使体验到最直接的物理感官快乐。

而毒品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失调,重复的过度的依赖毒品最终是人万劫不复坠入地狱。

那么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瘾君子,为什么失眠/焦虑/自卑/成瘾/困扰呢?

个人认为是她青少年的成长经历,还有没有被家庭的真正的接纳和被相信。

幼年没有一段健康有爱互动的亲子关系作为镜子,成年后无法很好的处理亲密关系。

也许有人说她反复横跳/不负责任/明明是被爱的等等,我想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个世界是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Mae同样也是幸运的,能遇到George这个在人间的天使,G一直努力的突破自己,她完善了自己的人格,也成全了这段关系。

但是对Mae我想说:过去的经历你永远无法改变,再糟糕的童年,再痛苦的过往,它一直就在那里。

你可以选择沉溺过去,通过责备他人,用一个受害者的方式而活。

那你终将活成你最讨厌的人,也就是你的母亲样子。

因为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但你也可以选择改变看待过往的方式,去接纳糟糕的过往,心疼自己一路走过来自己多么不易,用将来一定要好好爱自己和照顾自己的心态,才用积极正向的行为替代成瘾性的坏习惯,好好的生活下去!

这个过程也许很难也许很久,但没办法,这就是你的人生剧本!

I wish you feel good and please be believe that you are always be loved!

 6 ) 评论

她和她妈妈聊天说觉得自己成年人生活“flat”,妈妈:“大概因为你很久没吸毒也没对任何人上瘾了。

”然后她开始模仿父母一边开第五瓶酒一边谈论着自己的孩子说不知道孩子怎么长成这样是遗传了谁。

(来源:Netflix Mae Martin专辑)我不知道Mae对自己的童年定义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但我觉得她既然选择用这句话做开场,一定是有所思考的。

 7 ) 喜剧脱口秀演员的半自传爱情故事:这些我们都经历过所以感同身受

Mae Martin不仅是《Feel Good》的女主,是本片编剧之一,同时自己也确实是一位知名喜剧脱口秀演员。

《Feel Good》不仅沿用了Mae的名字,故事也基本上是她现实生活的翻版。

3月19日,Netflix发行了新剧《Feel Good》,豆瓣译名《心向快乐》,但我更喜欢之前的译名《迷醉伦敦》。

这是一部甜甜的同性爱情剧,讲述了毒瘾缠身的单口喜剧演员Mae Martin和“直女”女朋友的新恋情。

从相识到同居,只需要一集。

Mae Martin: 才华横溢的喜剧脱口秀演员

许多观众都为Mae的魅力所折服,而我看完剧只有一个感觉,导演太会选演员了,要知道单口喜剧并不是那么好演的,而Mae在舞台上自然到让所有人相信她作为一个喜剧脱口秀演员的才华。

后来一查资料才知道,Mae Martin不仅是《Feel Good》的女主,是本片编剧之一,同时自己也确实是一位知名喜剧脱口秀演员。

《Feel Good》不仅沿用了Mae的名字,故事也基本上是她现实生活的翻版。

和《Feel Good》中的女主角一样,Martin来自加拿大。

加入《The Young and the Useless》剧团以后,Mae便开始了自己的喜剧生涯,16岁时便获得Tim Sims Encouragement Fund Award(为鼓励戏剧演员新秀设立的奖项)提名,是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提名人。

在脱口秀演出之余,Martin还是加拿大CBC电视台电视喜剧小品系列《Baroness von Sketch Show》的编剧,并凭借出色的剧本撰写才华获得过2次加拿大银幕奖最佳编剧奖。

2011年,Martin移居英国,开始在英国参与一些电视和广播节目。

2018年,Martin首次出现在Netflix《全球喜剧人》系列中。

Martin的关键词:性别流动Martin虽然的确与男性和女性都交往过,但她拒绝被贴上“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标签,她一直谈论的便是,性别是流动的,性倾向也一样。

如果你翻看Mae以往的脱口秀节目,你会发现她和剧中一样,在各种各样的舞台上调侃自己的“年少无知”,自己沉迷毒品的黑暗经历,自己的爱情故事。

在BBC第4频道,Martin有一档专题栏目《Mae Martin's Guide to 21st Century Sexuality》(Mae Martin的21世纪性别指南),专门讨论社会与性别问题。

在另一些舞台上,Martin也谈论过“为什么你是同性恋”、“与异性交往”、“生来如此”、“天性还是规训”,这些节目的碎片拼凑起来,便成了我们看到的《Feel Good》。

《迷醉伦敦》为什么这么戳心?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Feel Good》也一样。

剧中George在遇到Mae以前都是异性恋,因而难以跟父母和身边的朋友启齿自己有了女朋友的事,而这也成为了两人矛盾的触发点。

Mae在自己的节目中吐露心声,说自己不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但更怕George将自己视为男性。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在性少数群体中,也是存在“鄙视链”的,“双性恋”在同性恋群体中其实是非常不受待见的。

《Feel Good》所反映的核心在于同性恋的性别认同,可能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许多同性恋并不认为自己的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反。

尽管取材于Martin的真实人生,George这个角色其实是许多人的集合体。

“搬来英国之后,我和一些女孩约会过,她们中的确有一些从来没有和女生在一起过,我会和她们共同经历这个过程。

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既辛苦又有趣的,同时很多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压力。

我觉得我能够理解这种动态的变化,我们只想要展示性别流动的事实。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这样,但她突然爱上了一个女孩,然后立马感受到了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与认同的压力。

其实她并不是必须要去面临这些压力,她只是爱上了一个人而已。

她必须要重新去建构自己的性别认同,甚至是自己的世界观。

我们真的很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剧集中体现的对George的同理心。

”还有第二季吗?

“我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我整个20岁的人生似乎都是围绕爱情展开的,所以我想写一个爱情故事。

我们想写一个充满难堪但同时也很诚实的现代爱情故事,我希望人们重视感情。

关于这些角色,我们想讲的还有很多,我们很乐意拍第二季。

”采访部分文字译自Thrillist对Mae Martin的采访:How Mae Martin Mined Her Life Story for Her Bingeworthy Netflix Comedy。

 8 ) 饿了么

喂!

你好,给我来一颗Mae的头和一双Mae的手和一对Mae的平胸和一双Mae的长腿,对了,不加Mae的毒瘾,不加Mae火急火燎没法安静一分钟的性格。

谢谢。

什么,没有?

那给我来一份Mae的发型好了。

我喜欢George的单纯,颜值真有点英国王妃的感觉。

她们真的好随心啊,好像谁都没有出去自己的压力,都只需要让自己一个人开心就好了。

 9 ) 刚看完,趁新鲜写点热乎的

看完了。

我觉得很好看。

囊括了我们女同性恋群体会遇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当然我觉得同样,这其中的一些感情问题是谈了恋爱的人都会遇到的。

唉,觉得篇幅还不够长,但是其中真的蕴含了太多。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

乔治父亲的离开和她后来和梅的父亲坐那个小车车的样子——她真的很怀念父爱吧。

虽然她和梅的父母见面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觉得能看出她对那种久违了的父爱的憧憬。

然后就是当你陷入了这个群体之后,你才意识到之前认为只是寻常的事其实是多么的充满偏见。

乔治所教的课程和班级上发生的事情,在她和梅交往之前肯定是存在的,但那时候,大概就像现在很多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样吧,她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当她自己差不多也算成为其中一份子的时候,她才能被这些伤害到或者意识到有些曾经自以为正常是多么伤人。

哈哈哈哈哈直女被掰弯后的心路历程

梅的困惑,我觉得以前也曾是我的困惑,对方到底想让我成为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是我真正想成为的我自己?

一开始看预告的时候,是的梅的外形就非常T呗,也有那么一丝丝忧虑是不是会包含着刻板印象。

我觉得本剧某方面比较神就是它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仅仅通过几个画面就让我感受到了想传达的东西——比如梅会想尝试穿一件小吊带裙,但是同时又羞于让乔治知道这件事。

在她心里还是害怕乔治只是把她当男性伴侣来看待——这在女同性恋+直女的组合中很常见,其实就算是两个拉拉在一起我觉得也会有……

看到这句的我:呵,直女这算是刻板印象的余孽吗?

当然也有人喜欢这种相处模式,这也是我最近很纠结的一点,好像这种模式你无法确切地评价好与坏,但是希望大家在谈恋爱的时候都能找到和自己模式相同的人。

不过乔治最后在思考了,在了解了,在改变自己了,我觉得就很厉害。

她明白了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以及去尝试接纳新的自己。

(这可能是大家追直女过程中的理想画面了吧XD)家庭问题我觉得也算本剧表达的一个副中心?

无论是梅那强势的母亲还是乔治选择离开的父亲以及对爱情失望的母亲(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你越表现出嫌弃反而越证明你在乎)。

家庭问题有时候反而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家长们有时候会说“每个家庭都这样!

”来逃避应该承担改变的责任。

都这样的家庭就正常吗?

看到此处有笑到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二季,因为觉得还是有些地方没有说清楚,也有些地方表达得蜻蜓点水一般。

但此时打下这些文字的我又觉得,不用说清楚我们也可以顺着畅想下去。

乔治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她选择了更值得当朋友的人,她也会对梅给予支持;梅虽然复吸了orz(而且那个Day1的小牌牌还是掖着藏着),但是剧的最末尾,我觉得她下一句就要向乔治坦诚自己复吸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想也是她收获安全感的开始。

最后想到的是那个(完了我忘了名字了就是互助会最后和梅一起吸Du的那位)。

他竟然是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保证人,我还挺震惊的,因为他俩一起吸的时候我内心真的“oh fuck”。

保证人那番话真的蛮感人的……是一个,特别合格,值得当做依靠的保证人了。

哎,仍在回味中。

附上梅对成瘾的一个新的解读,我觉得,哇,内心的有些问题豁然开朗。

我们都在对什么东西成瘾呢?

 10 ) 是一部很能激起共鸣的剧

因为爱你,所以我选择隐瞒我的过去,我变得不那么坦诚,我对你有所保留。

因为爱你,我会在意你的过去,在意你的生活,也因此强迫你参与你所讨厌的戒毒所。

当然,因为爱你,我不能没有你,我愿意为你做出改变,也因为是你,才成就了更好的我。

故事仅仅是关于同性恋的,涉及的问题却普适于大多数情侣。

编剧太善于捕捉和突出表现恋人生活的冲突。

以自己为故事原型并且出演自己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自我暴露。

(指路,b站搜索Mae Martin 短发女孩的约会困境)一位很棒的脱口秀喜剧演员足够的坦诚充足的信任以及良好的沟通是一段健康恋爱的开始。

《心向快乐第一季》短评

时间有限想讲的又太多导致剧情有些跳跃…George是个好直女,是Mae还需要长大,不过如果有人愿意包容你幼稚敏感的一面,长不长大又有什么所谓呢。

6分钟前
  • somnoliento
  • 较差

在我十九年的人生里 我从未见过如此粘人的t

10分钟前
  • Wulibaba
  • 还行

女主人设 ,真心不喜。所谓的狗改不了吃屎吧,表面再nice也掩饰不了内心的自私腐败。

15分钟前
  • 海鹰
  • 还行

即使在海边小屋的那一席话看起来很美好 可自始至终我感觉不到任何真诚 又堵又生气;不想对抽烟 喝酒 吸毒上瘾 但有时又需要借助这些麻醉自己来暂时逃避残酷的现实 当觉得自己是“human garbage”的时候 多说几遍“you‘re loved”

20分钟前
  • 妖怪相
  • 较差

我天我现在就想看第二季啥时候出第二季!前几集还想真和剧名一样是a feel-good show后几集看她俩吵架挣扎被虐到 和菲比演的妈妈视频那还看哭 Mae真的好好看精致又帅气侧脸尤其好看 basically all the puppies look like Mae哈哈哈 想起和小赖讨论过关于sexuality is fluid&dynamic这个话题

22分钟前
  • 日落可以慢半拍
  • 推荐

好短。两个人在一起的速度迷,原因迷,符合大众审美。戒毒、和父母的关系一如既往被搬上台面,期待后续。

25分钟前
  • 柠檬水
  • 还行

3.5

29分钟前
  • 牛頭角青年
  • 还行

每个人的解读都是基于自己的人生阅历。能引起共鸣和思考,算是个好剧。看了演员表,才发现Mae在剧里用了自己的真名。

32分钟前
  • damon
  • 推荐

可以吐槽的点当然很多,但是很多情节、台词和细节上来说又是每一个lesbian可以以个人经历共情到的

37分钟前
  • 糯米包油条
  • 还行

后面两集哭死我了。但擦干眼泪,哎,一个白富美直,一个白富美弯,悲喜也只能相通姬佬那一小部分,也就是哭哭那一小部分。

41分钟前
  • ☃︎
  • 还行

太超预期!好多细节touching极了!不愧是mae的亲身经历改编:struggle with drug 背后是因为对自己存在意义的不确定冰冷的妈妈毫不犹豫张开怀抱等她归来 女友精准准备一切想破镜重圆 女主看似很惨 实际上是最幸运的一个 有那么多爱包围她 期待有第二季啊!

42分钟前
  • 脚趾姑娘
  • 力荐

一种想要挑战LGBT版本的《伦敦生活》的感觉,虽然最后两集有点儿想要去触碰一些核心议题,自我关爱和自我认同,但是前四集的铺垫不知所云......

43分钟前
  • 由纪🍬
  • 较差

被娇惯了的受罪,找不到出口是常态,太多人就这么活下去了,Day 1 again

45分钟前
  • Juno
  • 推荐

George 真是绝世好双性恋,Lava 我可以,Mae 何德何能 🙂

50分钟前
  • 还行

Mae Martin的社交主页写着自己愿意被称为she/they,她并非同性恋者,而是双性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所有爱情即便是再梦幻或浪漫,也要面对周遭真实世界的拷问,这是Mae的荧幕首秀,她在其中扮演自己,她的演绎如此完美,有极深的魅力。一部献给跨性别恋、双向情感障碍、Bi-sexual、PTSD、恐双者、成瘾心理患者看的电影,人可以有如此多丰富的心理层次,这等的细腻是我第一次在艺术作品所见到的,以至于我看完后很难脱离这部剧的语境中,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心碎。看的电影Lisa Kudrow真的是大惊喜和亮点,有很多台词是她即兴创作的。

54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恋爱中的小细节过于真实…

59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I am puzzled.

1小时前
  • 小小虫
  • 推荐

这部细腻的生活叙事,是给OCD、PTSD、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等,受过焦虑、脆弱、低自尊等情绪困扰的人看的,观影体验是私人的、疗愈的、自我对话的,如果你无法代入,不是LGBT角色与你的刻版印象不符的问题,是你活得太“光明”了,get不到这些暗角。

1小时前
  • 顾佳期
  • 推荐

???就这?一星给菲比,一星给Lava

1小时前
  • 红色人字拖
  • 较差

1. 主角不认为自己是女的,就不要说是姬片。谁要看跨和直女在toxic关系里纠缠 2.镜头和磕晕了一样。 3.我想看美女,全片丑男含量过高。

1小时前
  • 奇下其因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