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画家金成南将柔贞的脚趾含入口中时,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猥琐的电影画面,洪尚秀对猥琐化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可谓是情有独钟,而《这时对那时错》里郑在咏的猥琐表情和本片里的含脚趾可谓是洪氏猥琐美学的极致.......而当柔贞醒来看着含自己脚趾的金成南时,画面瞬间从猥琐转换为尴尬,无法形容的尴尬,一种洪氏尴尬。
洪尚秀的这部作品里时刻展现着女人的心机,不论是对男人还是对女人,这样的心机带来了迷人的尴尬戏剧性。
比如金成南在柔贞和她的室友面前成为了香饽饽,三人共同出游时,两个女人暗地争风吃醋,先是在车里室友发怒抱怨柔贞连个地图都不会看,接着室友在金成南面前说柔贞坏话,而柔贞则故意牵金成南的手,让室友恼羞成怒。
而男人这一块,几乎完全处于典型的“艺术家”式的混乱状态中。
刚来巴黎偶遇前女友,居然没认出来,通过交谈得知前女友偷偷为他流产6次.......前女友旧情复燃想和他上床重温旧梦,男人看似坚定的拒绝了诱惑,实则他是真对前女友提不起性趣……这似乎彰显着他绝不藕断丝连的“正义感”。
接着他又一心追求柔贞,对柔贞室友的暧昧情愫保持距离,即使三人同行,也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男人对柔贞的偏袒,看上去他就是一个极其专一的男人,一个经得住诱惑的男人,可问题是他是个有妻子的男人........金成南与柔贞第一次上床时关于买不买避孕套的争论简直生活流到了极致,男人永远在事前视避孕套为敌人,事后出了事又会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化敌为友......妻子打来电话哭诉自己怀孕,柔贞找到男人说好像怀孕了,男人坚定的选择了回到妻子身边,结果只是一场骗局,是妻子为了让他回家撒的谎,但两人还是显得恩爱有加,只是远在法国的柔贞怎么面对这个局面不得而知。
到此为止也不错,可洪尚秀偏偏在最后让金成南做了一个春梦,春梦里他和一个在巴黎仅仅有过一面之缘的绘画系女学生成为了他的妻子,并且还是一个极其男权的夫妻关系,金成南在梦里对摔坏礼物的妻子大声呵斥辱骂,妻子只是掉头走掉,没有任何回嘴。
当他提出要去看望前妻时,现任妻子毫无怨言甚至一同前往,简直幸福到爆........爱来爱去、舔来舔去,最后出现在梦里的老婆是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人,这简直就是洪尚秀对男人最不留情的嘲弄。
影片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桥段就是金成南和一个朝鲜留学生掰手腕的对决,金成南左右手都赢了.......
原来这就是洪常秀!
虽说拍的是非常后现代的,个体化的二十一世纪国际都市中男男女女们的纵情浪迹,但仿佛讲述的内核又突破了时代的烙印,在极其罕见的时间,背景切片中,洪导讲述了一个亘古的但又随风飘散的故事。
电影的主体其实并不是胡子拉碴的男主,而是在时差颠倒下异乡人那跨越万里的虚幻的脐带。
只是洪导用了极其私人化的写实化的处理,去以男主为表象,同样也是故事的承载者去呈现这个内核而已。
男主对玉珍的爱真吗?
很真,但是这个真就像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论证出来的确定性一样,这个确定性在这个环境下很真,但是这个环境本身就是十分摇摇欲坠的。
男主作为格格不入的异乡人,在巴黎只能挤着恶臭的房间,同其他有着和自己同样的脐带的韩国异乡人一起生活。
喜欢玉珍的男主是那个作为异乡人的男主,是那个在法国听不懂法语只能和韩国人交往的男主,是那个需要听着妻子语爱排解压抑的男主。
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里,洪导写实化带来的喜剧和轻盈感是源于本身故事跨度的极其有限——作为韩国人的男主只能在巴黎和韩国人交流,去很有限的地方,干很有限的事。
在这样的有限、寂寞、又无所事事中,无拘无束的男主就需要找一个异性,就需要强迫自己喜欢上一个神秘的姑娘,跟她说“你好漂亮,我爱你、我想跟你上床”在那一瞬间的巴黎,异乡人的情感很真挚。
他看到玉珍这个需要他去追求的,这个满足了他癖好的,这个对他而言神秘的女生,他立刻被吸引了。
但是当他的脐带把他拽回子宫的时候,他一点也没犹豫,异乡的一切也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被摒弃。
他爱她吗?
今天的他爱,但是明天的他,谁知道呢?
洪常秀第八部长片《夜与日》(2008年),当是他最长一部,达到破纪录的144分钟。
故事主要场景在巴黎。
洪常秀1990年到巴黎呆过一年。
他当有在巴黎拍部电影的情结。
此片采取日记体,他的叙事电影启蒙之作法国大师布列松《乡村牧师日记》也是日记体。
片中男主角是位画家。
因躲避法律问题从留学的美国逃到法国巴黎滞留两个多月。
电影以日记体生活流水帐方式记录了他这段孤独、困苦的异乡岁月。
本片男主角与以往洪常秀影片相比有两个新鲜点:一,他一边与过不下去生活的物质贫困作抗争,一边寻求精神出口,包括情感机会;二,在追逐异性方面,他不再呈现为一个性欲狂男人,反而在不少时候懂得节制。
这让他显得更像个普通人。
当他追逐“爱情”时,比以往电影中更多几分浪漫气息。
但洪常秀的解剖刀绝不因此显得更加温情。
悲观大师将无情揭露进行到底。
当你美化和歌颂爱情时,他把所谓爱情解构得体无完肤,看起来纯属恶毒冷笑话。
当他片中两个人抱在一起说着情意绵绵的话语时,你甚至可以预设,后面一定有某种令人大跌眼镜的逆转。
男主角是个中年人,对艺术呈现出某种特立独行的价值观。
他喜欢画云。
片中展示他画的云与照片别无二致。
我想这里面暗含着洪常秀对男主角作为画家的否定。
洪常秀喜欢塞尚的画。
他认为印象主义画作揭示了艺术本质,就是处在真实与抽象之间的某种东西。
而不是无限接近现实。
本片日记体生活流共涉及了男主角与四位女人的关系。
首先是他与暂处分离状态的妻子,每天通电话互诉思念之情。
其次是他在巴黎韩国人聚居区偶遇的十年前交往过的旧情人。
起初他没认出对方来。
对方因此生气。
这确实有点匪夷所思,旧情人与他交往期间偷偷为他做过六次流产。
她现在巴黎生活,与一位法国人结婚,过得并不幸福。
法国丈夫看管她很严。
她对男主角旧情复燃,或说,在不幸福的生活里,又想从男主角身上寻找一点慰藉。
但男主角“理性”地克制了对她的欲望。
她生气地离他而去。
第三位与他有涉的女性是一位在巴黎学习画画的年轻韩国女孩。
我们首先借由他旧情人之口,得知那年轻女孩也许有某些问题(他们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时那个女孩从旁边经过首次吸引了男主角目光,认识她的旧情人随口说出一些负面话来)。
但这不影响男主角被她的青春朝气所吸引。
后借助另一位韩国女子的社交引线,他终于认识了那年轻女孩(那位女子是年轻女孩合租室友,她喜欢男主角)。
年轻女孩一脸傲气,似乎得意于自己年轻。
她说话总昂着头,像个骄傲的公主。
她对作为中年大叔的男主角保持着距离感。
当他恭敬地尝试表达好感时,得到的是她的警告(他是个已婚男人,想什么呢)。
她总是表现得很忙的样子。
男主角却总是梦到她。
就连做梦也是畏畏缩缩的。
趁她睡着了去亲她好看的足,她被弄醒后他得到警告。
某种微妙力量使本来希望不大的男主角得到了一些希望。
那就是她与室友之间的矛盾。
在一次三人开车去海边旅游期间,室友对年轻女孩的自私表示愤慨(不分担出行油费不说,连帮忙看个地图也极不专心),车内三人气氛很僵。
两个女人都想把他拉进自己阵营,似乎这样彰显自己是更有魅力一方。
由于得知室友想追男主角,无形中刺激了年轻女孩的竞争欲望。
加之男主角受到梦的启发,突然改变了追求策略,变得直接起来,告诉她:我想跟你睡觉。
至于为什么想跟她睡觉,他说:他爱她。
年轻女孩虽被这无礼粗鲁言论激怒了,但事实上这也刺激他们走得更近了。
粗鲁直接有时具有微妙效果。
年轻女孩说,你是个真男人。
明明他也看到年轻女孩自私任性一面,但无碍于他想靠近她的冲动。
想来,他并不是要得到一份真爱,而是获取征服感的满足,来自青春的快慰。
在令人郁闷又孤独的巴黎,这女孩是唯一类似阳光的存在。
简直可激发他生命活力。
否则,他将如一滩泥。
在这异乡都市是个不起眼的局外人。
他对年轻女孩表现得慷慨,请客买单(女孩将此视作理所当然之事),容忍她的反复无常任性作派,还将一起玩赌博他赢来的几百欧元分给她一半,令她感觉到他的真诚(他确实是个率性而不算计的人,即使这么穷,缺乏金钱),就算抱在一起她也拒绝进一步性要求,他依然表现出体贴和忍耐。
即便后来,他偶然从别处得知,她自傲的原创性绘画作品,其实并非她原创,而是抄袭自绘画班同学,并且她因抄袭失去继续上学资格,这也并未改变他对她的好感。
这不禁令人疑惑。
是真爱迷人眼?
还是他只是贪欢不在乎人品等深层次的事。
他刚实现与年轻女孩睡觉的愿望并且对方宣称爱上他之后,远在韩国的妻子来电话说自己怀孕了。
他立马紧急买机票,打算冒着被抓风险回国。
编了个理由搪塞过年轻情人。
一段“浪漫爱情”,就这样升起也迅速搁浅也迅速。
当他离开巴黎回到首尔,未再想起过他的年轻情人,连梦都没梦到她。
与妻子相聚,得知她并未怀孕,骗他为让他下决心早回国。
他并未生气,感觉到妻子爱他。
他们甜蜜性爱后沉入的睡眠中,他梦到了另一个女孩。
那个他在巴黎朋友家看到的年轻女孩,他的年轻情人画作抄袭的对象。
他与她有过简短聊天。
她淡淡谈到画作被抄之事,对他一副毫无兴趣的样子。
梦中,她成了他下一任妻子,并且任劳任怨地服侍他,但他依然因为她打坏了作为给前妻的礼物的花瓶而勃然大怒,歇斯底里怒骂了她一通,直把她骂得气哭跑开。
这个梦的微妙之处不仅在于把仅一面之缘的年轻女孩幻想成他下一任妻子,他自己还表现得如同一位暴君,与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他判若两人。
梦醒后,妻子因他的梦话疑心他有外遇,抓狂起来。
他解释只是一个胡乱的梦而已。
妻子最终勉强相信他的话,二人抱在一起继续表现得温情相爱,当然此时,观众已不相信他们之间的爱,会是多么强烈。
生活的面纱就是如此这般被洪常秀扯下。
一个貌似忠厚持重、懂得节制、礼貌和反思的中年男人,细细剥开他情感的袍子,发现布满虱子。
男主角在本片中哭过两次,一次是思念远在韩国见不上面的妻子,另一次,哭得更狼狈,是他从报纸上得知被他婉拒的旧情人自杀的消息后。
那是击碎他心灵的一刻。
然而,并未使他升华。
在残梦过后,苟且的生活仍将继续。
在相遇之后呈现出带有距离感的友好,对流浪汉的帮助展现出富有同情心的内在,并不在意自己对作品的建议的高傲,在自己带着酒前往后礼貌地提出了保持距离的婉拒绝了,在男主那个足控,梦里女孩说的话实际上是男主潜意识对现实里畏畏缩缩的自己说的,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要上就男人一点直接,事实证明竟然是有效的,很好的展示生活的绝望,和对未来充满希望,没有了信念坚定信念坚定,
01故事,没那么重要。
有趣的是,故事发生和被讲述的方式。
仓促逃到巴黎的男主,遇到抄袭、退学但仍假装一切正常的女主前,洪尚秀讲了很多东西:莫名突兀的搭讪与对话、巴黎干爽清新的空气、熟络新城市与人过程中的尴尬、孤独与无助......这些无意义的琐碎,包裹、切碎了故事发生的脉络和肌理。
情节在这种细碎中,散漫飘摇地铺展,但并没有涣散无神,而是被一种美妙迷人的神韵虚弱地连接,就像少量的流云试图串起晴空。
当然,这种神韵里,并没有过分的抒情和赞美,而只是些惨白、过曝,几乎毫无色彩的画面,以及迷雾般填满一切的庸常、无趣,甚至情节也是由数个偶然的巧合和突然的欲望推动。
这些“意外”发生地如此轻微、无逻辑,是对所谓命运、奇迹、戏剧性等浮夸大词的彻底嘲弄,是对真实的还原与临摹。
正是对真实的提炼和坚持,让上面这些无意义的混沌,变得诗意起来。
02除了故事发生的方式,洪尚秀也让情感变得氤氲起来。
“正常”的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主次轻重分明,而且随着情节推进,这些情感摆动中,保持着基本的连绵持续。
但洪尚秀却推翻了这些,他让不同的情感,轻重主次间清晰的分界线消失,让情感的流动,不再连贯。
影片中,洪尚秀用几近相同的篇幅,来描述一场动人却又无力的情话,以及一场幼稚、肤浅的扳手腕游,而且这两种情绪,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天真的真挚,与游戏的鸡贼,是等同、无缝连接的。
同样的情感,还有买烟时的随想,迷路时的困顿,找工作时突如其来的自尊等等。
这些纷杂的情感,以同样的尺度和重量,穿插在男女主或虚假或真挚的暧昧间。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让人想起了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中写的这样一段话:“精神具有这样一种事实意义,即它必须存在于一个连找房子这样一种令人沮丧的事情都需要精神参与的世界中。
”正是在这样氤氲的情感中,故事中人物间的爱情、游戏、与悔恨、漫不经心,在基于真实的重要性中退潮,成为了带有讽刺意味的无足轻重之物。
03最后再来说说影片中的人物。
抛开人物平庸、自私、冲动等俗常设定,影片中,洪尚秀赋予了人物一种微弱的悲剧性,而这种赋予,更接近一种上帝式的视角。
有两个情节,充分表现了这种微弱的悲剧性。
第一个是,女主和男主旅行后表白。
这一场戏中,女主从表情到台词,都带着浓厚的爱意。
联想到女主抄袭退学以及假装一切正常的艰辛处境,这种爱意和信任,更显得动人和来之不易。
作为对比的却是,男主对这份爱意惯性、随意地敷衍和浪费,尤其是在男主影片最后与妻子相似对话的映衬下,这种浪费和敷衍,才更显得残忍。
第二个是,女主合租的室友,对男主朦胧的暧昧。
这些时有时无的暧昧,被男主或应付,或嘲笑,或利用。
一种滋生于寂寞中的情愫,就这样毫无意义地被浪费和终结。
这些场景,似乎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当下的情感,终将会像梦一样,在醒来后被迅速丢掉。
Ps:至于其余设定,如男主前女友、妻子以及女主,其实分别象征着男主一段情感的不同阶段,那个梦也按时着情感的走向,关于夜与日的台词等等,都挺寻常,不再多说。
#2022·洪常秀重看计划#08.夜与日 밤과 낮 (2008)直到第八部电影,洪常秀才让他镜头下的男人不再只是性爱狂。
甚至在开好房间,对方洗好澡后,还会在床头对女人复述《圣经》上的话,劝导对方“不要屈服于瞬间的欲望”。
但是异国他乡,终究寂寞还是碾过一切。
每天手上挂着一个塑料袋,四处晃荡,动物本能隐隐作祟。
当意志被耗尽,欲望的面目反而显得更加狰狞。
又是那老一套的,为了跟人睡觉,反复反复说着我爱你,不惜被扇耳光。
互相吻过全身,卸下欲望的洪流,讲完爱的宣言。
经历完了一切,匆忙回到故国妻子的身边。
讲了更多傻气的话,迅速做过一场爱,还是会梦见另一种生活。
梦里已经有了新的妻子,男人像动物一样粗暴和霸道,约定要带着花瓶去探望生了病的前妻。
一场意外和一次争吵,男人喊着新妻的名字醒来,接受枕边人的质问。
撒另一个谎,梦里的妻子和巴黎的女人,并非一个姓名。
但一切就这么混淆着过去了。
144分钟,目前为止洪尚秀导演的最长影片,这个长度对影片的本质并没有起到改变作用,依旧是洪尚秀式的日常化与男女情爱。
一个画家为躲避警察的抓捕逃到法国,在这里,白天他与喜欢和不喜欢的女人周旋,晚上他与妻子电话中诉说情怀。
终于有一天,妻子电话中说怀孕了,他激动之下说立刻回去,但与此同时他在法国的小女友也跟他说怀孕了……金英浩饰演的画家并不像传说中的艺术家那样风流倜傥或精神异常,他一样有着普通人的纠结、衡量、装傻和充愣,他有着掰手腕赢了之后的窃喜和即使作苟且之事也要表现出正义凛然和充满真诚。
喜欢洪尚秀导演的影片,是因为里面有普通人能够感受得到的真实,即使影片中有明星出演,她们也会被“普通化”,因为只有这样,她们的脸看起来才会好看。
《夜与日》是洪尚秀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电影。
比起侯麦同样采用日记体的《夏天的故事》,《夜与日》似乎把情绪表达得更到位。
这部电影拍得与其说是一场在法国发生的「事件」,不如说是一种「状态」:有点无聊,夹在多重矛盾中无法脱身。
主角金成南即是这种状态的代表:一.四个女人——前女友投怀送抱,旅店老板介绍的女孩对他心生好感,他喜欢上女孩的舍友,和在韩国的妻子又有着割不断的情欲。
因为妻子骗他怀孕回国,又牵挂着巴黎的小女友。
他在现实中没有办法表达,畏手畏脚,左右逢源(在旅途中调和两个女人的矛盾、骗小女友说母亲生病回国),在梦中才大男子主义了一把。
从弗洛伊德理论来看,这恰是其懦弱的实证。
二.对于朝鲜人的态度。
在酒桌上的不友好,后来相见时表面上重归于好,但依旧希望通过扳手腕的方式去「战胜」他,胜利后格外满足。
这反应的可能更大程度上是韩国人对于南北关系的矛盾:一边觉得「我们都是一样的」,一边又在默默比较,产生优越感。
(插句题外话,李善均的朝鲜口音模仿得实在不怎么样…)三.欧洲与东亚的文化差异。
法国人的安逸与韩国人「踩着前辈上去」形成鲜明对比。
金成南表达出了对法国人的嫉妒与羡慕,却又有排斥感,反应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矛盾感。
纵使他是所谓的艺术家,思想上与本国平凡大众又有什么差异呢。
洪尚秀在本片中使用的鸟与天空是一种暗喻。
鸟儿从巢中落到地上,无力飞翔。
鸟儿被困在室内,徒劳地看着玻璃,无法飞翔。
结合金成南对于天空的喜爱,我们不难体会到导演的意图:金成南便是那纵使向往蓝天,却无法飞翔的鸟。
不管巴黎还是韩国,在镜头中,在金成南的生活里,都是只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囚笼罢了。
原谅我,这是一部非常无聊的男性日记体电影。
琐碎、无聊、有时候又有点意思。
一个在韩国和美国交换生一起抽大麻的画家,因为害怕被警察抓就立马跑到了法国巴黎,住在韩国人开的旅店和十多人挤在一间恶臭难闻的房间,夜里痛苦却又不敢回家,百无聊赖之下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影片里有一段,画家刚到巴黎,和旅店老板第一次交谈:-为什么这儿太阳落山这么早?
-夏天你在这几乎分不出黑夜与白天。
我就把这里当作是导演对影片名称《夜与日Night And Day》的注解。
这个男人记录这日常生活的琐碎、无聊,有时候一天就写一句话:这里空气很清新。
或者遇到一个香水味太浓的女人。
有时候会记下一长篇:如何见到前女友,如何回忆过去,如何拒绝前女友的投怀送抱。
观众会渐渐进入偷窥者的角色,好像偶然间发现一本陌生人的日记,好奇促使我们看下去,慢慢,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文质彬彬,好脾气,外表不错。
旅店老板说他气质不凡。
旅店老板的朋友(贤琼)也说他博得了旅店老板的喜爱,因此处处帮他。
在多维尔旅行时赢钱,很大方把一半的钱给了自己产生性欲的女孩子。
-俗气,小心思。
和贤琼、玉珍出去逛街一边就在担心晚上要请他们吃饭,吃饭时也在担心花费。
钱不多想去饭店打工又不好意思,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去应聘被拒绝,第二天就去要回了自己的简历,觉得人家拿着他的简历很不爽。
-在巴黎遇到一个北朝鲜的人,然后对人家不爽,第一次不礼貌提前离开聚会。
后来和人家和好,然后跟人家搬手腕,左右手都搬赢了,一脸奸笑。
-不爱投怀送抱的,就爱不理自己的。
在酒店开房,用圣经和投怀的前女友讲“我们要战神自己的欲望”,喜欢上一个不太理他的小姑娘。
然后有欲望,还和老婆电话SE*X。
没看过本片的宣传和背景介绍,所以不知道自己对片子的理解是否正确。
导演用那些琐碎的小事交代背景,给我们刻画并丰满男主角这个即普通又有特点的人物形象。
故事的主线就是男主角的情感历程。
我试着理解他在法国为什么会爱上那个女孩。
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时是跟前女友约会,然后听前女友数落这个女孩子的种种,因此他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印象。
第二次是和朋友贤琼逛街,原来她是贤琼的室友,之后看了她的画册,因为得知她并不重视自己的意见,所以自己有想征服她的欲望。
第三次是偶然发现女孩买东西给街边的流浪汉吃,瞬间推翻之前前女友描述的她的形象,对她产生更多好感。
但她还是对自己不理不睬,于是加强了征服她的愿望,加之自己生活无聊,产生的沮丧使之转变成性欲。
于是爱上了她。
口口声声称她多么美丽,自己有多爱她。
某天得知在韩国的老婆怀孕了急着回国,于是撒谎说母亲生病,瞒着在法国爱上并刚刚发生性关系的小女朋友回到了韩国。
即使小女朋友很可能怀孕,他也只是说是他自己的错,他会记住这位女孩,然后就不管不顾地回国了。
见到韩国的妻子,一样有性欲,并口口声称自己多么爱老婆,老婆是多么的好。
这里,他做了个颇值得玩味的梦。
梦中他和现在的妻子离婚并已与另一女子结婚,还要和这个女子去看望生病的前妻,梦里的他一反文质彬彬的常态,对这个是老婆的女子破口大骂。
梦里的这个老婆就是法国小女朋友剽窃画作的那位女孩。
该女子丑陋,贫穷,在澡堂洗澡时哭泣,澡堂窗口还有一只猪在撞击窗户。
他是真的爱上了法国小女朋友,所以,憎恨所有让她难过的人。
于是在梦里把这些人的生活构建得一团糟。
真是个有意思的小男人。
1.《剧场前》后,第二次运用主观视角内心独白画外音;纯日记结构;第一次将主要外景设在法国(欧洲),主要原因是剧作要求;2.如平白日子一般的流水顺着马路的边沿而下,不料被一小坨shi阻截,水shi混淆,不堪入目,这个空镜头太有意思了,一味闯入=一团糨糊,敏善自杀;3.第一次谈及宗教、谈及圣经——以此暗示男主角立志改过的决心,“不要丧失心灵的宁静!
不要屈服于那瞬间的欲望!
”于是,还是性了。
但整体上,要比之前所有片子都更克制。
4.第二次直接交代梦境,舔脚就很明白了,景深后景虚化的部分一女人上楼梯——暗示女主角进入男主角梦中 ;5.男主角海边安抚两个不同的女人用同样的话语,与《海边的女人》同理不同形、如出一辙 ;6.跌落的鸟儿、顺流而下的纸船、丢弃的头绳——无所事事、干 ;7.两个都有所保留的失落的人8.扳手腕场面带来的愉悦终被无来由的眼痛(后续知是飞虫误入眼中)打断,由此开启更为现实的段落;9.洪尚秀标志性落幅——人物出镜,环境逐渐虚化;而这部片子后半段愈发接近现实问题的时候,这种惯用的虚化出现变奏——虚化后再聚焦;10.一直以来喜欢孩子的情结堆积,跳跃于候机厅门口的鸟儿——归去11.结尾的梦境极有意思,运用弗洛伊德释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我的分析:梦境中的妻子珍慧,是由揭露出玉珍盗取自己画作成果的学生来扮演,然而在男主人公的心目中玉珍是纯洁的,他更愿意相信真相是相反的——玉珍是清白的。
然而主人公欲带珍慧探望自己的前妻,并且打算送给她一只花瓶,这里的前妻应是指自杀了的敏善。
珍慧不平于心,在突如其来的单车经过时,失手打碎了花瓶,主人公与珍慧关系就此断裂 ,事实上,这时梦中前妻的身份已经转移至现实中的妻子身份之上,主人公与珍慧断裂,也是现实中与玉珍的离散。
12.一个很有意思的点:男主人公与玉珍做爱时玉珍的穿着以及男主人公与现实中妻子做爱时妻子的穿着极为相似。
13.这部电影的多个女性角色长的都太漂亮了。
這一部真的是好長啊.. 非常隨意和瑣碎同時又非常真實和準確。洪挑女主的眼光也很高,不過這部電影沒有雇服化吧大家的穿搭都是啥
看得很无语 难以判断是轻蔑的嘲讽还是导演自身的意淫
我是谁 我在哪?-10086颗⭐️
7.5分。洪氏电影的特征明显——随性、暧昧、艺术家;聊天、吃饭、嘿嘿嘿,原谅我这个“直男”简直惊讶于这些个情场高手的套路,张嘴就来的“擦拉嘿”、“你真美”、“最近一直梦见你”、“我想和你睡觉”真的那么中女孩子的意吗?哦,我可能要孤独终老了…… 男主在巴黎天天挂着个塑料袋东游西荡的,以为是青铜,没想到居然是王者,攻下了身边人都觉得奇葩的女主,看来有些东西还是得学习学习啊。男主在旅馆苦口婆心地劝住想睡他的前任(笑死!),却追着女主死缠烂打;在巴黎时是个深陷热恋的小伙子,回到韩国家里又是一位温柔的丈夫。我猜想,这个多面性应该不分男女吧,面具的多少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安分程度以及表演天分。
这个时候看洪尚秀就是纯粹给自己添堵。只是单纯冲着夜与日这个主题去看的。喜欢巴黎的街景。两星半打给巴黎。不喜欢里面的爱情故事。整体以男人为主导的视角,过于猥琐。
😴快看睡着了
我不喜欢,太油腻了
洪尚秀把巴黎拍得跟他那些脏乱破差的韩国城市基本上没什么区别;所以男女主人公跟过去也没什么区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日日夜夜 Night and Day / 밤과 낮 (2008)
“一个猥琐渣男的日记”。片中有一个粪便被水冲进下水道的镜头,这大概就是对整部影片的隐喻吧,洪导从自身经验中捕捉到了这种丑恶,在空虚状态下对欲望的全盘妥协,他试图诚实地面对它,并以形同记录的方式将它如实地呈现出来。
啊啊啊啊啊我真的无法欣赏他的片子啊!
侯麦、布努埃尔。城市、话唠、恋足、情欲。贝七只在前半段以及最末。
不太喜歡
似是而非
这是一部非常无聊的男性日记体电影。琐碎、无聊、有时候又有点意思。没看过本片的宣传和背景介绍,所以不知道自己对片子的理解是否正确。导演用那些琐碎的小事交代背景,给我们刻画并丰满男主角这个即普通又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故事的主线就是男主角的情感历程。
韩片,英文字幕,巴黎取景,第11部,still the same theme: nothing has ever happened except that I fucked you
流水账式的有点不尽兴,重点两场梦,洪常秀深知男女关系
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有性有爱还有梦,涵盖各种关系:前女友、妻子(梦中的前妻)、情人、异性朋友、女学生(梦中的妻子),全面得可以拿来做弗洛伊德分析范本了。尽管男人间的角力、动物隐喻使影片越发庞杂,但一句话日记都敢拍一幕,琐碎得如此随意,可见这时的洪常秀,真是超级自信。
一打眼以为是会看睡着的片子,竟然很顺的看下来了,而且都不觉得长……
你那边白天,我这边黑夜;贵人多忘事,重逢亦惘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边锅开了,那边墙裂了;拆了东锅补西墙,喊着南方去北方;梦里花开何处去,老夫聊发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