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在艾米丽在树下遇到圣母时候他们的对话 艾米丽:“为什么我要遭受这种痛苦!
” 圣母:“我们知道你的痛苦,对此我很抱歉。
” 艾米丽:“为什么不让恶魔离开我的身体。
” 圣母:“你可以和我离开,去往平静安逸之地,离开保守痛苦的躯体;或者回到那副躯体之内,这样让世人知道神的存在。
” 不知道大家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一段神与信徒所谓对话。
为什么圣母要牺牲她,世人知道他们的存在,这本身不就很讽刺吗。
神真爱戴他们的子民,怎么会说出这种荒唐的话,为什么一定要让她去死呢,成为证明达到神的目的,这不就是人类的自私行为吗。
而且我感觉似成相识,这不就是我们人类常用手法吗,类似过去犯人受到的酷刑。
要么被折磨致死,要么我给你个痛快,你选一个,反正都是死。
宗教产生之初就是统治者为了更好统治人民产物,到今天,除了部分宗教国,几乎所有国家都不需要宗教维系国家秩序。
宗教就变味了,成了部分人牟利的手段,无论这些人怎么去利用宗教,宗教本身就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和绝望的救心丸。
这种自我慰籍,我觉得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
考试得时候怕考不过,拜拜孔圣人,拜拜佛,希望自己能过,你不信仰宗教力量,你只是渴望哪些不存在的力量能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尤其是一些人在患了绝症,更加相信哪些,因为现代科学对他们的生命无济于事。
如果宗教即使是个谎言,让她对于死亡无所畏惧,坚信死亡也是新生,我觉得与其在痛苦害怕中度日不如在“谎言”里快乐的度过自己生命最后时光,这有何不可。
我曾经有个神奇的经历,一次河边游玩中,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特别闪耀的光点,开始我没有在意,以为是碎玻璃之类的反光。
可是后来我又看到了,感觉它可能在呼唤我。
那只是一颗普通的石头,和其他鹅卵石一样普通,我把那颗石头捡回了家。
我一直觉得那颗石头与我有某种缘分,就像电影律师捡到了一个刻着他名字的项链。
每每到无能力为的事件,我总是把那颗石头拿出来,希望它能帮我破除困难,不管成功与否,那颗石头事实上就成了我特别的信仰,成为我抵御心里崩溃的最后屏障。
我不否认这是自欺欺人的方式,不过它实质性的改变了我的绝望的心态,这是不能否认的。
所有的信仰都有个核心,那就是保运自己,保运家人,利己的精神活动。
不管有没有信仰,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在绝望无助的时候,手里都能有颗“石头”,相信我,至少你的精神不会被摧毁,人类因为情感的客观存在,我们是很脆弱的生物。
不管信不信教不要嘲笑讥讽别人的信仰,尊重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存在方式。
当然他的信仰前提是不是谋财害命的邪教。
特别说明: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单就这部影片来讲 我认可法院的判决 是因为确实没有直接的证据 证明神父是有罪的 进而他的任何行为都能证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并不可能加害死者 但从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导致耽误了更加科学的治疗时间,导致死亡。
这是这个判决合理的地方,按理说死者父母也有罪。
但就这个事件本身而言,以我现在的知识认知,还没有办法解释这一观点,我相信玄学和信仰有他被虔诚之人信仰的地方和魅力,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得到科学解释,这个不知道;是否有需要被科学解释的意义以及是否还存在别的更加具体的东西。
这个也不知道。
但如果影片里面有提到一个人类学的研究专家有科学认可这件事,我愿意相信它有一定的存在依据,但在影片里面得不到印证和现实中纪实的反馈。
我认为的合理做法:可以通过媒体的手段加之科学和玄学的方式来宣扬这个存在。
不过站在一个有这方面信仰的家族 迫切地希望用这个他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去救治女儿 可能更符合他父母的想法,加之当时的媒体,是否只局限在一部分阶层里,这个也有待讨论
撒旦路西法[Lucifer]、猶大[Judas]、尼祿[Nero]、希特勒[Hitler],該隱[Cain](亞當之子)、Fleischmann。
这六个无不例外都是些“大人物”。
这么强大的恶魔为什么会附身于一个女孩,然后做出一些这么奇怪的动作并将之折磨致死,而不是成为下一个“暴君”?
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动机?
🤨 是复活仪式的一部分?
还只是单纯为了捉弄?
大人物时间都这么闲?
如果是复活仪式的一部分,是不是专挑女的来折磨?
毕竟几任主体都是男性,还是恶魔做主体时喜欢做一个男性?
路西法是不是有男女歧视?
👿 圣母不救这个女孩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鬼神的存在,还是单纯因为这个恶魔过于强大?
如果不是,恶魔为什么愿意帮助圣母?
恶魔与圣母是否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
👼 女孩又为什么不愿意跟随圣母一起离去?
她喜欢被折磨吗?
那她是不是字母圈人士?
家里不是经济条件不好吗,为什么又刚刚好养了六只猫?
是巧合?
还是女孩自己的计划?
如果是自己的计划,是不是骗过了圣母?
还是因为圣母已经看穿了女孩的诡计,故意不救她?
👧 不继续出几部电影很难解释哦,确定不搞个“驱魔宇宙”完善下世界观?
如果有续集解释,我愿为本片给予5星。
可惜,貌似只有这一部。
顶多在“招魂”系列有类似世界观的完善。
但“招魂”系列的恶魔来头都不及本片恶魔伽位。
这么高的咖位没有主线去进一步完善,真是太可惜了。
😮
电影是从庭审和宗教行为结合的方式来表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通过艾米丽这件事给众人洗脑“是否真的有恶魔”一论,因为你是否相信这个,就能决定你内心里是否觉得神父有没有罪过。
(为啥是内心呢,因为从事实来讲神父也不可能被判无罪,那样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我相信这个原因大家都能理解) 其中神父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神父问律师是否信宗教,律师说自己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无神论,神父说如果你不很确定那就算是了。
但是后来律师开始怀疑真的有恶魔,并讲述自己捡到刻有自己名字缩写的项链,神父说你听起来像是个神秘论者而不是无神论者。
为啥单独把这段拎出来呢,因为我觉得这段恰恰反映了大部分无神论者的心理:我们不相信宗教,但是我们相信存在一些神秘的事物。
记住这个结论再去看电影,你就会发现电影把故事讲的再真实,它也只是披着基督色彩的电影罢了。
电影初期将艾米丽的神秘行为刻画的非常模糊,但是这也正是它真实感的来源。
因为她的行为无法分辨出是否真的是精神失常还是恶魔缠身。
毕竟迄今为止,科学也无法客观的解释和治愈精神问题,所以这两种原因看似完全不同,其实影响是相同的。
到这里我都觉得电影拍的是很成功的,因为对于我来说,它成功的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艾米丽的奇怪行为上,而最失败的点就在于,电影后期把我的注意力从艾米丽的奇怪行为转移到了艾米丽的附魔身上。
前面我讲了,虽然是无神论者,但是很多人也是相信存在神秘事物的,拿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宗教做对比,你能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都有一定的灰色地带,比如基督教里存在恶魔,道教里也存在妖魔,佛教里也存在恶鬼等等,这些东西在不同的宗教里有不同的名字,那它会因为出在某个宗教特定的区域就自称自己是这个宗教里特定的名字吗?
如果说恶魔迷惑人也分区域的话,是不是这些灰色物质也会因为地域问题存在差异?
那这些物质也会因为宗教的不同性格上行为上存在差异吗?
那假如你被东方的鬼上身了,那你让神父去驱魔是不是就不会成功?
就像电影表述的,神父利用耶稣为艾米丽驱魔,让艾米丽说出她身体中的恶魔是什么,艾米丽说我是路西法。
这里就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恶魔为什么会说自己叫路西法,且不论耶稣是否有净化恶魔的神力,恶魔自己说自己叫路西法就有点太假了,路西法这个恶魔本身就是一种传说,甚至路西法这个名字在宗教里也是有一定的演变过程的。
这种感觉在我看来就像是从远古就存在的某种灰色物质,在人类的慢慢演化中给它赋予了一个名字:路西法,然后它附身到纯洁美丽的少女身上,被人间的神父逼迫说出真实身份,然后它顺从的说出了人类为它取的名字。
难道它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吗?
自己不会给自己取名字,或者说它觉得干嘛要自己取名字,对西方人就得说西方人理解的名字……是不是很出戏。
总之这种宗教力很强的东西看看就好了,不要太认真,如果你相信路西法,你就得相信耶稣,你相信耶稣,就得相信基督教,毕竟所有的宗教都会告诉你,你不信不照着神说的去做,神就不会庇护你。
但是在所有的宗教里都会说神是无处不在的,它不分地域,那么同理鬼怪也不应该分地狱,所以恶魔不可能管自己叫路西法。
这部电影是在宿舍看的。
我看电影的时候一般都喜欢黑着灯,最好一个人。
这让我感觉很有气氛。
刚看了一会儿,我就顶不住了,我把耳机摘下了一个,接着,又摘下了一个,接着,拔掉耳机,换上了音箱,和室友说话,来缓和我的神经。
如果不是努力坚持了一点点的话,我就不再看下去了。
因为我不是很喜欢恐怖片,而从前半部分来看,这似乎就是一部恐怖片,虽然还没有太血腥的东西出现,也没有太暴力的东西出现,也没有太恶心的东西出现;但是,它好像就是恐怖片。
可以说,那一点点的坚持来自片中的神父。
一来他貌似比较无辜,不像一个坏人;更为关键的是他口口声声说要讲出故事,说出真相——但是,一切似乎都很清楚,还有什么真相?
我很纳闷。
我对故事感兴趣。
于是,终于看完了。
(有个小白的疑问,因为不懂美国刑诉程序:被告什么时候才可以进行当庭供述?
)似乎,这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宗教片(灵异类?
)。
——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种分类,然而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正如有人说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信仰然后选择的问题。
我关心的不是电影,而是故事本身。
因为,涉及电影艺术的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来评价,关于故事本身则人人可以见仁见智,说错了也不会被人笑话。
年轻的埃米丽算不上美丽,可是却似乎仍然被恶魔看中,成了它们附身的对象,(——其实关于埃米丽易于通灵,易于被附身,在这之前并没有被提到,我觉得这里是有一点突兀的,)表现出一系列严重不正常的症状。
药物治疗并不奏效之后,她转向了宗教治疗。
——因为埃米丽清醒的确信自己并没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得到批准之后,神父想用驱魔仪式进行治疗。
但是魔道猖狂,神父也难以将其降服,驱魔最终失败,埃米丽不久即在痛苦万分中死去。
神父被控过失杀人,一个曾经成功将杀人犯从铡刀下救出的女律师来帮他进行辩护。
他们在法律上败诉了,神父被判有罪;戏剧性的结局是法官采纳了陪审团的“建议”,神父最终被戴罪释放。
表面看来,法庭的焦点是埃米丽是否被附身,神父是否过失杀人;然而,我觉得,影片最终想向我们讲述的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选择的问题。
埃米丽的死是她自愿的,因为她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她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愿意为了证明上帝和恶魔的对立、灵魂之国度的存在而选择继续受难,通过她的牺牲而让世人明白这回事情。
说到底,这是个信仰问题。
我觉得在其它方面,影片还算是成功的。
但是在关于埃米丽问圣母的那个问题上,影片并没有说服力。
即:为什么埃米丽要受难?
非得要通过她的受难才能昭显神迹?
为什么偏偏是她?
为什么非得有那些九九八十一关的痛苦磨难的过程?
尽管可以说,恶魔的存在就是为了昭显上帝的存在,但是这些问题还是无法圆满解决的。
也许,影片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帝没有抛弃你们,他仍然在;无论如何,你们也不应该无视上帝的存在。
然而事实上,对于其他人来说,我们则会有理由害怕,我们不是圣徒(但是可能恰恰在这一点上,埃米丽就是圣徒),我们有没有可能也会遭受这样的命运,而最终悲惨的死去?!
总之,通过电影,我们直观能够得到的信息如下:1、埃米丽(她的真名叫 Anneliese)是又一个圣徒;2、存在恶魔;3、存在上帝和灵魂的国度。
注意,我觉得,第二点乃是在第三点之前的。
上述简单的信息并不代表影片的枯燥和无聊。
在这个带上了一点恐怖色彩的故事中,仍然有让我感动的地方,那就是:1、埃米丽的虔诚而善良的选择(也许这就是上帝选择她作为受难的圣徒的原因,也是我们不会遭受这等痛苦的原因,而这是对我前面疑问的最好回答);2、神父的悲悯心肠,包括他的隐居和对罪名的不上诉。
他说,这人神之间的事情,是法庭所裁判和解决不了的。
有罪与否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事实。
而正如我一贯觉得的那样,事实是无法还原的。
尽管人们可能对埃米丽的遭遇和神父的经历深信不疑,但是他们同样认为,那些都是无法证明的。
陪审团最终的宽容可能来自神父的解释:Because belief by definition stands outside of proof. If you can prove it, you don't need to believe it. (因为信仰是无法证实的,如果可以证实的话,你就不需要相信它了。
)尽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毕竟只是一个故事。
我们甚至无法从事情的“真相”从而逻辑地推出我们必须信仰上帝的结论。
真实的故事中,辩护律师曾经写道,The other possibility is that demons exist as well as other discarnates. As much as I research and write and try to “logic” this out, I have no answers, only more questions.(另一种可能性是恶魔与灵界的存在,但这就如同我的逻辑解释一样,没有答案,只是更多的疑问。
)看来,一切都仅仅是可能而已。
所幸的是,我们毕竟看到了一个坚强、伟大而虔诚的少女,一位善良、正直而忠诚的神父。
演員十分給力,可是我很討厭裡面這場無厘頭的官司。
Erin說過“目前一切科學證據都對我們不利”(大意),可是我沒看出辯方在法庭上處於多麼不利的處境。
就算辯方提出的關於惡魔附身的證詞太模糊主觀,而且被控方一一推翻了,法官還是一直偏幫辯方,這樣的法庭太不合常理。
惡魔襲擊Erin這段劇情很重要,這是促使Erin相信神父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片中惡魔對Erin(以及Emily以外的所有人)的襲擊只是流於形式,比起Emily連嚇唬嚇唬的程度都算不上。
至於醫生為何要死、Erin如何躲過惡魔的襲擊這些內容也沒交代清楚。
本以為橫空出現的項鍊是伏筆,結果它只是個擺設。
一邊強調“命運”一邊插入生硬的“巧合”,弄巧成拙。
Erin和證人們用不可證偽的“事實”駁斥控方的幾場戲刻畫得十分精彩,Emily的演繹也完美呈現了宗教驚悚片的氣氛。
可惜這齣電影為了宣傳宗教力量甚至犧牲了劇情合理性。
它的價值,可能是在人們心裡種下了“懷疑科學的種子”吧。
这部不同与电影恐怖史最经典的《驱魔人》系列的灵魔片,真的会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特别是看过《驱魔人》系列片子的人。
同时,我要提一下,关于《驱魔人》前传的两个版本,一个是04年的,一个是05年的。
两个版本虽然是同班人马拍摄,题材与地点也相同,但是,结局完全不一样。
我个人在回想比较之后,还是倾向与第一个版本,因为那个印象比较深刻。
05版的在表现罗马驱魔仪式上有完整的表现。
律师艾琳向陪审团和法官呈上一份证据,那是一盒录音带,长达一个多小时。
留声中记录了一个女孩用双重声带发出的可怕语音,说着某种上古的语言,宣称自己是寄居在该隐、尼禄、犹大和罗马军团身上的堕落天使、大魔王路西法。
录音的制作者,莫尔神父说那录音是对一次驱魔仪式的记录。
可惜的是,那次驱魔最终失败了,女孩在巨大的痛苦中死去。
神父被送上了法庭,因为检察长认为正是那所谓的荒谬驱魔仪式,延误了医疗的时机,导致了受害者的死亡。
作为一部恐怖片,导演当然会花力气描绘那神秘的驱魔场景。
然而本片所以不俗的原因,正在于它把叙事的重心放到了庭审过程上。
对于司法审判程序的细致而专业的刻画,使得观众被一种深重的推理悬疑笼罩着。
影片一开始便解脱了观众的疑虑:艾米丽真的着魔了吗?
是的,着魔和驱魔都是千真万确的事。
导演可以用镜头将“事实”告诉观众,可是剧中的辩护律师如何说服陪审团接受这一“事实”呢?
也许,说服别人比自己相信更困难。
本片中,最大的戏剧性不在驱魔本身上,而是在于律师艾琳的辩护策略。
对于控方律师来说,此案并不棘手,他要做的不过是把一种人尽皆知的“荒谬”展现给陪审团。
然而,审判还具有另外一种令人上瘾的魔力:熟练掌握司法技巧的人可以在法庭上“合法地”羞辱、玩弄对方。
本案的公诉律师沉迷于此好,他不仅要赢得官司,还要将被告剥得体无完肤。
控方律师手上有大把的证人,医生、精神病学专家等等。
一些证人声称自己亲眼目睹了艾米丽在“着魔”时,身体扭曲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
这些形象正好符合了西方人对于魔鬼的想象,我们在各种恐怖片中屡见不鲜。
控方律师却轻易地请出专家,以科学普及的姿态,为所有人“祛魅”:那不过是癫痫病发作时的肌肉痉挛而已。
之所以会给人造成“着魔”的误会,完全是因为一般人少见多怪。
在医生看来,这是完全可以用医学知识进行描述与解释的。
可辩方并不退让,癫痫症可以解释艾米丽身体上的扭曲,可她口口声声说自己身体里面寄居着魔鬼又怎么解释呢?
毕竟癫痫症引起的只是肌肉痉挛,而不是神经错乱。
而控方律师早已预料到这一点,他请出了一位更加权威的学者。
这位老兄一出庭,便来了一段冗长的自报家门,他在一个特殊的领域——癫痫症与精神病的并发症上出版过若干专著和成堆的论文。
他充满自信地断定,艾米丽就是这种罕见症状的受害者。
此病虽然罕见,却和“着魔”以及其他神秘的东西毫不相关。
对于同样的症状他可见多了。
那么录音上艾米丽的双重声音如何解释呢?
魔鬼附在人身上,他说话的时候,自己的声音与宿主傀儡的声音是重叠在一起的,这是人们对于在“着魔”最直接的想象之一。
控方律师手上的科学并没有让他失望,他找到了证据说明人在生理结构上是有两条声带的,一些人(例如西藏的僧侣)通过联系,可以同时使用两条声带发音,造成双重音的效果。
那么,在特殊的身体情况下,艾米丽也有可能暂时获得了这种能力。
控方的攻势很猛,咄咄逼人,辩方却回应得有气无力,虽然艾琳在法庭上有出名的“起死回生”的技巧。
在以前的许多成功辩护中,艾琳可以自始自终相信自己的委托人是清白无辜的,而在此案中,她却很难理解并接受被告的行为,这给她的辩护带来了深重的阴影。
从开庭以来,艾琳便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
她发现自己并不仅仅是在为莫尔神父,而且是在为驱魔本身进行证明。
吊诡的是,论证行为本身就是排斥驱魔。
在这个法庭上,理性既是原告,又是法官,它审判的不是神父,而是非理性本身。
富有启发意义的是,本案的被告,那真正与魔鬼面对面较量过的人,莫尔神父从一开始就不追求脱罪、胜诉的结果,他所在乎的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他所经历的故事。
这颇有点苏格拉底的气质。
把那不可思议的故事讲出来,告知大众,这是非理性自身的策略,它不会上当受骗落到理性的游戏规则当中去。
而辩护律师艾琳的第一目标是胜诉,她就不得不遵循那套游戏规则,即使她注定要被规则所玩弄。
要证明驱魔是真实可行的,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当庭展示它。
可是,操作这门技艺的人都是被理性所排斥、边缘化的巫师神汉们,他们与法律的调子格格不入。
让这样的人出庭,无疑会增加被告的怪异性,强化陪审团的反感,令案情雪上加霜。
艾琳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一位人类学家,出庭作证所谓的“着魔”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它的真实性以及驱魔仪式的有效性都是可以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的。
人类学家之所以可以出庭作证,是因为她身上背负着名校博士、科学研究者的身份,她使用的是理性的语言。
寻找为科学证实、承认的神秘,这便是艾琳的策略。
而这位专家证人并不能使被告摆脱困境,毕竟在人们看来,这位人类学家的研究无疑处在意识形态的边缘,它能够在理性的大学体系中存在,不过是因于某种宽容。
而宽容,是人类最隐秘的一种暴力形态。
在宽容中,非理性被彻底放逐了。
艾琳近乎绝望了,她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在此案中所经历的那种寸步难行。
然而她也慢慢地发现在胜诉的后面还有些其他的东西在支撑她。
这些东西正慢慢地改变着她对于正义、法律的成见。
细致的接触,艾琳感受到莫尔神父是位极其慈蔼,富有爱心的人。
从艾米丽行为异常以来,所有的医生、专家们都是那样冷漠地对待这个可怜的女孩。
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是一种疑难杂症,所有的治疗方案都是针对着病的。
而只有莫尔神父关爱艾米丽,他所对待的是一个人,其治疗方案针对的也是人。
是谁陪着艾米丽走完生命的旅程呢?
医生们无法治愈病人,可以表示无能为力,耸耸肩膀走开,将病人扔在绝望和痛苦之中,不会受到任何责难。
而那永不放弃拯救的人,却被人们送上被告席。
艾琳的辩护策略改变了,她不再去纠缠驱魔是否合理这个自身矛盾的伪问题,而是转而控诉在这个事件中人们的薄情寡义。
艾琳的结案呈辞颇为可观。
她提醒说,控方一直希望告诉陪审团什么是事实。
然而,癫痫症也好,精神病也好,驱魔也好,这些都只是一种可能性。
她进一步反思到:我们能掌握事实吗?
或者是法律所能做的仅仅是在各种可能性的猜测中进行判断?
而医生们、医学专家们、控方律师,他们都以科学之名,试图将所谓的事实占为己有。
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并拒绝一切非理性的存在。
而在他们所努力建构的知识王国中,展示出来的却是信仰的塌陷与人情的冷漠,那是一个令一切良知都会为之心酸的世界。
本案的结局是富有戏剧性的,莫尔神父被判有罪,刑期却全用羁押期相抵。
于是,一个被判有罪的人,在走出法庭时便获得了自由。
这是胜诉还是败诉呢?
很难说,然而观众却舒了一口气,暗暗地在心里,他们都能感到正义得以伸张的畅快。
而无论如何,本案确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真正的驱魔。
不过着魔的不是艾米丽,而是那个叫做科学的庞然大物,虽然它坚决否认魔鬼的存在。
然而,诸位大概不知道,魔鬼最有效的伎俩正是让人相信他们并不存在。
魔鬼正是通过不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看看吧,谁需要被驱魔啊!
导演的意图很明显,但挖掘得不够深,我也不知道啥样的才叫深,就是感觉上差点什么。
最后女律师反复强调“是可能性不是事实”,拿到生活中能说服人,拿到法庭上也太扯了。
很多案子都只有间接证据的,是不是只要没有直接证据就只是“可能性”?
法官又不是警察,警察负责寻找真相,法官负责在已经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判罪而已,别那么为难法官。
但不得不承认这套激奋的说辞对未接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陪审团很有用,从这也能看出陪审团制度的弊端。
这电影让我觉得什么撒旦恶魔什么的很没劲,它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只会附在人身上作妖,没了人类为载体甚至都无法现形,就这么点本事?
还有那恶魔要欺负也应该欺负上帝的信徒,你找无神论者的茬干什么?
你害无神论者不是逼着他去信上帝吗?
魔鬼脑子要是真这么不好使,也没什么可怕的了;魔鬼脑子要是真这么不好使,他的劲敌上帝不信也罢。
说来说去,还是编剧脑子不好使。
再说敌我力量悬殊,对手是没踪影又法力通天的魔鬼,就算是神父也不过是有点灵性的人罢了,魔鬼的对手是上帝啊,你一个神父为啥那么自信凭借自己的肉体凡胎能击退上帝的敌人呢?
去向你的主求助吧,这不是人力可控的。
结果上帝内孙子还真就不出来救场,你要老实承认你打不过就算了,为了解救你受苦的信徒,你去和恶魔磕头认个错也就行了。
结果你连个面都不给见,我信了你那么多年你对得起我吗?
恶魔好歹我还看见了他的黑袍,怎么您怕您高贵的圣光会闪瞎我吗?
不给看脸也就算了,溜了也就算了,你咋还能说出来“这是你的命”这种好像说明了一切但实际上啥都没有说明的话呢?
糊弄老手了,浆糊人。
还有啥是你上帝做不到的?
那你是不是也信着你的上帝——命运之神?
早说嘛,我跪都跪错人了。
魔鬼的魔力我倒是领教了,上帝的神力呢?
我又怀疑导演在黑基督教。
要么上帝就是营销鼻祖,天使就是他的水军。
凡间无事的时候享受人类的香火供奉、收集人类的意念倒是挺惬意的,一旦发生什么事就糊弄过去。
本质就是废物吧,是废物吧。
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一些生前是无神论者的科学家挂了之后假如遇到了魔鬼,魔鬼认为一些灵异现象是自己弄的,科学家耐心给他解释科学原理,这严重打击了魔鬼的职业荣誉感,他恼羞成怒,奋起直追,钻研起了科学,誓要用科学的手段证明某些东西就是不能用科学解释的。
小说新思路。
我又想到,人们称某些残暴之人做出的反常行为为魔鬼附身,是否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呢?
他们不愿相信同为人类的他们能干出此等惨绝人寰的事,干脆把这些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愿相信的残暴推脱给另一个不可证伪的“邪恶精神”以维持内心秩序的稳定。
这么看来,恶魔倒是个背锅侠,嘤嘤嘤,人家只是想找上帝决斗,你们把所有的坏事都怪在人家身上。
明明是人类自己丑陋不堪,却非要说是本黑暗之神的错。
本地狱统领真没功夫陪你们人类玩。
或许一开始上帝和恶魔不过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起了争执,谁对谁错早已分不清。
人类本想坐收渔翁之利就在里面疯狂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没想到反被更腹黑的上帝利用。
于是最早的一批人类“心甘情愿”为上帝代言,后来也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结案。
时至今日,人类仍然幻想着有一种更高的意志凌驾于自己之上,什么外星文明,什么妖魔鬼怪。
也许是人类进化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我们的祖先早就吃过轻敌的苦了,所以保持点警惕总没错。
平心而论,剧情,导演,以及主演的演技都是一流。
但是如果这一切都是事实,上帝明显不地道。
就如同甲乙两方帮派斗法,甲方一个小弟,被乙方长时间打得遍体鳞伤,生活不能自理,甲方老大不替小弟出头,反而劝慰小弟: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自觉去死吧,摆脱这永久的痛苦,让你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你的亲朋好友永远的失去你,我会把你的事迹在帮派内广泛宣传,将你树立为本帮派的先进典型;第二,你就继续这样苟延残喘的活着(潜台词是:别指望我给你出头罩着)。
结果这小弟拒绝第一条,终于有一天 GameOver了。
将恐怖片套在精彩的法庭辩论中,讨论的内容比较有深度,我觉得可以作为经典了
因为有真实故事的背景,显得更为恐怖啊
还是不要喜欢那些自己都不了解只是听名字好听的神话人物了...
宗教科普片?学校电影院看了多少烂片……
即使从信仰角度我也不是很能接受驱魔仪式,说上帝是借着信徒受苦来彰显他的存在也不是很有说服力。而且动不动就说谁是圣徒,也只有好莱坞敢这样来。不过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地方在于,它将法庭片跟恐怖片结合得这么好,最后的结局居然兼顾了法律的尊严和宗教的信仰,美国人太擅长在两极中取得平衡了!
竟然能把我吓到- -
蛮恐怖的,我一直坚信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德瑞克森擅长拍恐怖片。国外的传统恐怖片多少都会涉及宗教,个人对宗教片不太感冒
感觉就像不允许安乐死一样,哪怕是求仁得仁的事,没人提起诉讼也还是会被告。怎么说呢?有时候觉得法律太无力,有时候又觉得法律管太宽。很好奇这种事都是发生在信仰很虔诚的家庭,不知道是因为不信的人直接就按精神病治了,还是因为上帝真的在拿祂的子民做恶魔存在的证明啊?感觉像上帝能干出来的事儿。以前倒还真没从这个角度想过。不过还是很不理解,对恶魔来说附身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彰显它们的存在感?如果这样反而让更多人信教了这不适得其反吗?女主是律师专业户吗
我劳拉琳妮巅峰期作品之一,这部戏她的状态其实没有那么好,但是还是拿出了扎实的表演,尤其占很重篇幅的法庭戏里,她的表演准确而生动,这令得拍法上没有太多花样的法庭戏变得详实,加上驱魔的话题,又令人看得下去。这部戏也有不错的结尾,余韵悠然,令整套有种重返九十年代的经典之感,而不是在这类话题中弃主题而去,它始终知道自己说这个故事是为了什么,艺术创作是解决自己的需要和问题。
导演应该是撒旦教信徒吧,为了刷神的领域的存在感而折磨人的圣母,这不正代表着神的虚伪和狡黠吗?
Scott Derrickson值得关注,原创的两部恐怖片都很有质量,翻拍的地球停转之日倒是有点糟。海伯利安09年就传言交给他执导,至今连个屁都没有。。。坑爹
冗长。奔着看鬼看恐怖来的,结果看了一整集法庭辩论。中途睡着n次。虽说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有一定的探讨意义,但观感依然沉闷,功用也不如纪录片。
虽有恐怖的元素,但是该元素比例占很小一部分。这个电影感觉和之前<寂静岭>的感觉相似-------大量的宗教色彩和背景。可是,这个电影多一点的元素就是法庭。所以这部电影感觉是几种元素堆砌出来的,特色不大突出。但是如果这是真实故事拍摄的,那就当一则长新闻看看吧
珍妮佛卡朋特演技惊人,最后一场法庭辩论艾琳的结案陈词相当精彩。即便是真实事件改编,仍然说服不了我,但“可能性”的说法很有意思。也许我的影感更接近于陪审团。BTW出庭的女博士演员乃24中某恐怖分子他妈,我总是为记得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情沾沾自喜。
庭审的部分很精彩,但最后女律师落脚于牧师对艾米丽的爱是确定的事实这点,我觉得不是很有说服力。我自己是倾向于神秘主义的,认为世界上存在无法被理解的超自然现象,然而当它出现在基督教文化里,用上帝、恶魔等宗教概念去解释时,对我这个不信教的人来说依然很难信服
这就是两者的现状,教义你一人信着就行了,科学你要是不信就奇奇怪怪了
7.2 针对两难之题咆哮公堂深化冲突、激发思索是易,合理合情收尾却难,不存在什么探讨,恕我自言我从来没见过一部电影能探讨出什么东西出来,能自圆其说就谢天谢地了。法庭是一次言语较量,驱魔恐怕也是,快速、抖动、混乱的镜头加上嘈杂环境、神魔交锋、对吼尖叫总也算刺激神经。
通过一堆,无法“证伪”的“证据”,来宣扬他们的神存在。
真的看了四次才看完,就为了了解艾米丽,真的是个助眠的好电影,这场辩论真的是又臭又长,二星致敬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