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完有几点想说,首先,我只能说这是日本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在中国几乎不可能会发生。
归根结底就两个字,亲情!
主角修在发生这些事情之后完全没有想到向亲戚求助,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同样,茜妹子也是一样,对于你父母来说一百万可能真的仅仅是他们养老金的一小部分(日本人退休后有年金,再加上平时攒下来的钱,正常的上班族如果平时注意花销的话,65岁左右退休的时候手里至少应该有3000万日币左右,这还是女方不工作的情况,茜能上完护士学校就证明她家真的不穷因为护士一年学费也至少要500w日币),求一求父母,可能会被骂,总不会被逼到去卖身。
其次,是我唯一觉得孩子早熟好的地方了,中国孩子应该不会被瑠衣这样的骗。
第三,就算被骗,只要不去管顺矢不去向茜借钱,当牛郎攒够租房子的钱和第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能脱离酒吧去找正常的工作,最后就可以和茜过正常的生活。
修选的每一条路都是最差的路,害人害己。
心疼一下女主吧,最有问题的的瑠衣至少还和父母认错回了家,而茜...唉。
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故事却在敲打着观影者的灵魂。
我们都抱怨过,愤怒过,恐惧过,迷茫过,绝望过,颓废过,但是大家都站起来了么?主角的经历看似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人生成长过来的情绪却何其相似!
让我们从每个角色的角度和性格去感受这个电影探讨的人生观吧。
时枝-修。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正在读大学期间突然被大学退学。
原来父亲学费断供(生活费也断供),断供就被开除(住的地方也因为断供被赶出来了),东京的大学可真冷酷。
修被赶出大学后的一连串遭遇也印证了这个现实世界处处都冷酷!
然而都是这个世界的错么?
并不是,首先是自己的不思进取,怨天尤人,混吃等死,然后是自己的社会阅历几乎为零。
各种被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运行逻辑,一直在学校的年轻人就是因为被误导了虚幻美好的世界观,才会对现实世界出现如此大的不适应,憎恶,恐惧,绝望。
修为什么会被赶出公寓?
因为无知(房产中介那套根本就是胡言乱语,欺负修什么都不懂)。
修为什么会被警察无理扣留?
因为无知。
(警察并不能无证据就限制人身自由)。
修为什么会被川边瑠衣骗吃骗喝骗做鸭?
因为无知,好色。
幻想有“艳遇”。
由此可见,无知是多么可怕!
然而这世界有比无知更可怕的事,那就是逃避。
错误的世界观在现实世界到处碰壁是必然的,但是修在碰壁后勇敢去面对呢?
比如就去了解自己的居住权益,就去投诉警察,等等!
在一次次失败中纠正自己的世界观,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变成能适者生存的人。
修一直在逃避,所以失去了一次次成长的机会。
所以生活节节败退。
几乎死掉了。
修真的那么丧么?
那么无可救药么?
不是,修是里面最丰满的人,有着所有人身上都有着的人性。
什么是人性?
就是光明面和黑暗面的混合体。
有懒惰,怯懦,逃避,好色,也有仗义,善良,和对人亏欠的自责。
人的成长史就是这样,人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人性和现实的双重影响。
人在低潮时期就会做很多“丧”的事情,比如借酒浇愁。
疯狂去做一些“正常”时不会去做的事情来“发泄”。
修的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就是个大的低潮。
所以不要鄙视他,大多数人都会“丧”一段时间。
故事的结果,修去还钱给茜,去找爸爸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因为他开始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开始补救,敢去见茜还钱就是勇敢,毕竟他在用最差的工作赚来的微薄的钱来承担他的过失,这点其实很多人做不到。
还有去找他最憎恶的爸爸,经历了生活的他也开始明白爸爸的不易,决定主动修补父子关系。
所以在我眼里这就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
北条茜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北条茜,觉得惋惜,愤慨男主毫无担当,借完钱就跑,逼良为娼。
然而都是男主的错么?
记得茜的第一次出现的场景么?
茜在看橱窗里的自己(是和修在同一个店的橱窗哦~)这一幕其实是在暗示茜的寂寞。
茜,一个外地到东京来打拼的女孩,一直努力工作,隐忍,但是生活却失去了滋味,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爱(友爱,情爱都包括),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瑠衣一拉她她就去吃烤肉去牛郎店。
也能解释她为了修借高利贷,去牛郎店高额消费。
极度缺失的爱让她的理性天平坍塌了。
她也渴望牛郎店里被关注,被尊敬的感觉。
然而她心理的失衡,瞬间被“现实世界”击溃。
夜店欠款,信用卡欠款。
看似一切都是修导致的,其实是苍蝇叮了茜有瑕疵的内心。
然后茜也开始“没人性”了。
为了夜店欠账一笔勾销,对夜店出卖了修和顺矢的位置导致两人几乎死掉(其实算生不如死)。
茜要是只到这一地步为止了,那么茜也就成为了现实世界的“失败者”。
电影的高潮,也是整部电影翻转正能量部分那一幕最后终于出现了,茜开始面无表情的接客,并且了解到,原来她喜欢的东西都是要拿钱买来的。
她不止对修,也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
可是当得知修正在用最差的工作,赚最少的钱,却愿意前来道歉和还债后了,茜哭了。
她说“钱不用还了,钱是那个时候的你欠那个时候的我的钱。
为了现在的我,开香槟吧。
我和修没有结束!
”你没看错!
茜的悲剧的罪魁祸首的修(那个时候的修),变成勇敢面对自己,承担责任的修(现在的修)。
现在的修拯救了已经心如死灰的茜。
让茜再次“活”了。
现在的茜是了解现实社会并且能找回“本心”的茜,是更加成熟的茜。
这部戏要说谁演技爆棚,我觉得是北条茜的扮演者大冢千弘,恋爱期的甜蜜,被背叛期的愤慨,和最后的释然。
演绎得非常到位。
让我感叹恋爱的女人真美丽。
顺矢 电影里对顺矢的描绘并不多,但足以给我一个被现实打败的男人的感觉了。
什么是被现实打败?
就是一切都按照“现实世界”的要求改变自己,强硬,冷酷。
然而这人却是修唯一的好朋友,就凭借修对顺矢的描述就可知道。
他其实是和外硬内软的人,最后主动要求贩毒,求老板对修的债务一笔勾销可看出他不算个冷酷的人,不是坏人为何没有好结局?
因为这就是现实世界的法则之一,不会因为你不是坏人,或者最后一刻的幡然醒悟而对你曾经的过错一笔勾销,想要做好人么?
先还债,还完了再做好人,这样才开始有“福报”。
这样的“现实世界”才是公平的啊!
假如一个人所有坏事事做尽,临死前说句“我错了”然后前错一笔勾销?
这就是对一直兢兢业业努力上进努力的人的最大不公平啊!
川边瑠衣 小次郎 用“涝”女来定义瑠衣我觉得毫不为过。
一开始我以为她不过是个有点姿色的酒托。
但剧情发展到她因为欠款而逃跑,而又因为还在附近吃烤肉而被抓后,突然明白,什么叫积习难改,本剧要说谁丧到家?
估计就数瑠衣和小次郎了,瑠衣跑路居然跑回来了,小次郎偷钱后居然还是还是去其他夜店喝酒挥霍光了。
明明是改过自新的机会,却回去重蹈覆辙。
活脱脱两个丧家犬。
这就是被现实世界打败样子,哀大莫过于心死。
两人看似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对于这样的人,现实世界也对其做了最后的打击。
但是两个人结局却不一样!
小次郎以死为终,瑠衣却能叫上顺矢去做生意。
有人说造成这样的差异结局也是这个世界对两性的区别对待,男人是没有退路的,失败就是死,而女人总有保底,(不是常有女人说:“我累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吧”么?
)。
女人结局总比男人好点,所以现实社会貌似女人看起来总比男人看起来勇敢些。
真的是这样么?
结局有这样一幕,瑠衣,跪坐在一个和式老旧房子里,看时尚杂志。
然后起来看门外的雨,眼光有几分期盼,几分茫然。
这一幕其实在告诉大家,瑠衣为什么回到新宿便吃骗喝了。
因为她不想回到破旧,没有梦想的家(其实日本年轻人不喜欢和式屋子,因为老旧)。
她舍不得东京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所谓和顺矢做生意不过是想回到原来的生活的跳板而已。
顺矢不被抓,她依然还是会继续丧下去,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吧,做妓女又如何?
总比在老房子毫无快乐的活着强吧。
所以他们的结局其实是一样的。
总结 这电影其实在现实社会工作过,生活过的人才能深有感触,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看不懂的。
毕竟他们没有经历或者正在经历,还没有到总结人生的阶段。
人人其实都有这样的过程。
这是不可或缺的,痛也是人生成长成熟的必需品。
现实世界是强大的。
强大的现实的抽打下,人要做的是适应,知道什么是要正面对抗的,什么是需要躲避的,什么是需要顺从的,什么是需要保留的。
适应不等于无脑顺从,不然就是行尸走肉。
如川边瑠衣 小次郎一般的活死人。
修和茜就是正面例子,经历过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自己并改正自己的勇气!
一个人,只要方向对了,无论现在的路多么荆棘,最终都是会走向成功的!
茜,不告诉老板,怎么让他回来。
不让他还钱,怎么保持牵绊。
修,就算毫不在乎自己,什么都无所谓,但要对帮助他的人们抱以歉意,所以在别人没有放弃自己的情况下,自己也要活下去。
日本就是这样的民族,小人物尤其这样。
我大一暑假的时候,也在工地上干过活儿,日子真是难熬,每天脑袋上像安了无声发条,孤单转到,早上干活儿想中午吃什么饭,便宜又好吃,下完想晚上有多少预算可以喝白开水,还是冰镇康师傅矿泉水。
深夜来临,睡不着的时候,看看青春小说聊以慰藉孤单时光。
经常会跟工地大叔撇侃,他们真是小气的可爱,可人这一辈子,不应该活的那么悲哀,真的,那时候真是感觉自己活的很悲哀,如片中人物说的,像条虫子。
也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还要为照顾自己的人负责。。
现在也活的悲哀,不同的生活,同样的悲哀。
日本很多电影的特点是,镜头的运动少之又少,只有在情感最激烈的时候,才“吝啬”的加上一点儿运动,多以固定镜头拍摄,但构图光影的运用很讲究,这种固定镜头看起来十分平静,平静中蕴含着极大的能量。
他们懂得不一定镜头运动起来才有感染力,才能推动情节完成叙事,才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他们知道静谧也是一种力量,沉默完成了回答。
日本虚假繁荣的背后是机器样的人类,尽管他们的平均寿命世界前列,但是作为机器的寿命而已。
如果你不想成为机器,那就算你是大学生,就算你年轻有前途,也只是别人消费的工具。
中村苍日本青年男演员,1991年3月4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14岁出道开始涉足演艺事业,曾参演《学校学不到的事》、《Q.E.D证明终了》等多部作品。
本片证实了他的实力。
偶然从朋友那里知晓的一部电影。
长话短说,记忆最深刻的几个场景。
一、当修去医院试药,在看电视采访的那一段,采访的内容大概是蜗居在东京最底层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镜头前是一个已经在网吧住了三年的人接受的采访,看见与自己现在正在有相同经历的人,修安静的坐在了电视机前面,可是镜头一转,他看见电视机前面接受采访的第二个人居然是自己,可能是注释的新药出了问题让修出现了幻觉,可是看着上面接受采访的自己,那个颓废不堪的自己,那个居无定所的自己,修感到害怕,我想应该是害怕,如果是我除了害怕可能还带的有一丝丝绝望的感觉。
其实这个描写很现实,如果真的被生活逼到了身无分文,如果当所有的家人都离去,当朋友不再帮助自己,可以投靠一晚的除了廉价的网吧,二十四小时不打烊店,或者是与人合住的旅馆,还能投靠什么?
二、当修找到茜乞求她的原谅,跪在草地上,而茜却告诉修让她还给他当初她借给他的那100万,我想起那个初次去夜店的茜,那个在修身上体会到幸福的女人,而这种幸福却是靠着一笔笔无法负担的牛郎债务所换来的,当金钱再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这种幸福也无法维持。
三、当顺矢正收拾行李向往瑠衣的家乡重新开始,順矢正在愉快的收拾行李,而渐渐逼近的脚步声让人不寒而栗,果然笃志出现了,那个纹着纹身的黑道大哥出现了,他轻轻的对順矢说我们谈谈吧,转身出去的时候,順矢那一声绝望的怒吼在平静的电影配乐中真的吓了我一跳,可也是那一声怒吼,让我记忆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是真的绝望了吧。
原来,生活从不肯轻易放过谁。
后来笃志让順矢杀掉小次郎的时候,順矢无法下手的时候又发出了一声怒吼,这个平凡的男人,他其实很善良,但是却人物设定却无奈到让人从内心惋惜。
他无法选择杀人而去坐牢十年,却选择贩毒,而后果是枪毙。
我在想这样的选择,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对于苦难,我宁愿赌一次,也不愿一种牺牲掉自由的救赎,如果死,迟一点。
噢,突然明白,原来活着是多么重要,原来可以选择的活着是多么重要。
大概就是以上的镜头让我真的记忆深刻,我不知道那个温暖的结局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温暖的社会,不得不想到自己,以前总觉得这种生活离自己很远,可是,生活难道不是最大的魔术,有疾病,有变故,有事故,觉得很梦幻的活着又觉得这样活着好像缺一点什么东西,把最好的想象都给予未来不是不好,可是这也是最不真实的一种做法。
我也觉得提出了问题而自己又无法回答的时候很无奈,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在人来人往中找到让自己温暖安心又有尊严的活着的意义,我想留一个问题给自己,让以后的见闻,以后的经历来回到这个问题。
以后再来回复自己吧。
回到这个电影,属于推荐级别,虽然结局太过于美好,把压抑的感觉换成柔光来存托人性的美好,不能够真的深击人性,讽刺得不够彻底,但已经完成了它的意义。
想必导演也想留一点希望给看电影的人,至于现实,他不管,而你我必定会经历。
慌什么,电影也只是电影。
在无名大学学习的我,听惯了欠着学费读书的消息,差异于日本学校的规章制度可真严格,说开除就开除了......如日常一样上课,诧异的听到这个消息,一时还没回过神来,而生活费也就区区的几万日元又一个噩梦闯上门,房子的使用费也未缴清,立刻被扫地出门,连行李都沦陷了,但责任在于明知道没钱,还要去柏青哥爽那么一把送纸巾之后好容易搞了个药物测试弄来二十几万,但又因为背包里偶然在游戏机得到的打火机指甲刀这种在日本竟算的管制刀具的理由被请进警察局,日本人民可真是防微杜渐呀,就怕出现不和谐因素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光着大长腿的可爱妹子邀约去喝酒这种霓虹国的特产美貌酒托出现,可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无片瓦遮头的loser呀,你是在用JB思考问题呀,竟然就真的跟着去了见识了牛郎的疯狂之后自己也疯狂了,被狠杀了一刀,分文无收的跪在地上求一个工作机会,看来网吧混日子跟蹲小黑屋一样难受的不行,这要是被我天朝青年探知这种好地方,非丢下家里温暖的软绵绵冲过来不可。
正在牛郎这个伟大的进程勃起之时,神奇的酒托姑娘竟然还有双性吸引力,真是一个伟大的销售人员,这要是卖保险,早就赚翻了。
说句实话在,一个漂亮成熟羞涩的护士妹妹被小鲜肉给点中桃心,这姑娘是我喜欢的类型。
然后护士妹妹频繁出入风月场所,供起了小白脸的销售业绩,这么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能演绎的这么唯美,独日本一家,弄得我心痒痒,是不是洗浴女郎也是这么敬业也温柔。
再然后期待了许久的剧情出现,护士妹妹身材,棒棒哒,而且娇羞......咿我裤子怎么褪到了膝盖,为什么小兄弟上面顶着纸巾,哎呀,看日本片的习惯动作,这怎么都惯性了,丢死人了。
为同事借钱还酒托mm的债,真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呀, 还是往死了插。
不幸继续发生,钱竟然被偷......黑社会老板竟然要贩卖人口,一个妙龄大长腿粉木耳竟然只卖200w日本,划算成人民币才10w多点,太他妈划算了,我要来十个!!!
来十个!!!
心慈手软的押送路上放走了带自己堕入深渊的酒托姑娘,跟兄弟好基友去乡下躲果不其然的被找到了,不然呢?!
一顿痛打,前辈被逼得去中国贩毒......竟然是来天朝,我当时差点尿裤,这胆儿真肥。
一顿毒打,腿也折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群底层中老年人帮助了他,收一下易拉罐,旧杂志了此残生的节奏,关键是内心对自己的否定,无以复加。
从修变成了老人们嘴中的茂。
如果你以为故事变得温情就错了,偶然翻杂志,看见了曾经的软软护士边城了洗浴女郎,温润的表情在杂志的彩页上更添魅力一股刺痛从观影的我的胸腔抽动,欠的,总要还,不光是自己,还有喜欢着自己的人。
鼓起勇气去找到护士女神,跪地求饶,挥洒汗水,寻求原谅,表达歉意,让过去的都过去,明白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抱着柔软的身体,似乎获得了人生的真谛还是得努力的活下去,不管怎么样,要活下去呀。
影片一开始选择的片段非常有意思,可以说是从男主人生最低潮的那个点开始一点点回溯所有的故事。
其实这悲剧半年的起因也并不是那么惨——没有学费没房费,许多人都经历过。
但是像他这样如此后知后觉的很少(学校都开除了几个月才知道,可见他惊人的旷课率;房租的信件也不看随便一扔,以至于到了最后通牒才猛然惊觉要流落街头。
差点被这些细节雷到,也侧面说明了他之前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多么的糟糕),从此一落千丈混得如他那样惨的也估计不多。
这一切都是他那漫不经心,肆意挥霍金钱青春时间的结果。
从前的生活被父亲供养得太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一点未来打算的男主被纷沓而来的苦果打得焦头烂额。
让人想起佛法里说的人生三大苦之苦苦,也就是俗话说的“祸不单行”。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可惜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苦果降临了都不知道为何,也不知道从何应对,如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反应:随着遭遇的苦果随波逐流的男主修,把一切都怪到社会头上愤世嫉俗的轻部桑,彻底绝望自暴自弃的小次郎桑,把钱作为答案而不择手段的笃志桑,在底层平庸混日的小早川桑... 社会底层的东京难民们的心态可谓是各式各样,只是没有一个人真正找到了幸福的答案和痛苦的原因。
每个人都被自己所遭遇的现实击得晕晕忽忽,过得如同行尸走肉,在不断的自我放弃中找不到幸福的方向,也不知道什么幸福,于是迷失了,给这剧配上lost in tokyo的标题应该也挺合适。
只是可怜的是这些人都不明白所有的苦果都是自己所造,自己的心态与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一部分自己这一生的结果,还有一部分就是前世的因缘了。
好在男主修还保留着真心、善心,虽然有时候真心缺少点智慧。
比如不知道事情的善恶和事态的严重程度,只知道傻乎乎地讲义气。
还好虽然被狠狠揍了一顿,(自黑一句,呵呵我不知道咋滴竟感受到那把他往死里揍的基友心中的那份善意和恨铁不刚的爱意捏)也要感谢这一段痛打让他没有以义气走上贩毒的路...堕落到谷底的他,还好保留着那颗善心,并走上了赎罪忏悔的路,他对小茜那段忏悔竟然也把我看得泪眼婆娑。
好在剧中好人还是多,生活中好人也其实挺多,只要你自己保持着一颗善心,一颗不去害人的心,就不会沦落到如小次郎那样自我毁灭的结局。
最终,这半年的遭遇对于修也许并不是灾难,而是巨大的财富。
最终看明白了一切,并选择不放弃自己,坚持本心的那个人最可爱,迎着阳光向前走的男主的笑容很可爱,不论他是否和女主走到了一起,相信他的心会越来越充实饱满。
生活中所有的遭遇都无所谓好坏,只是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去面对。
最后用一句俗话总结吧: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先透露一点,里面有些镜头真的尺度非常的大。
不知道是小日本的分级制度做的好,还是本来就是演员敬业,至少尺度是很大的。
建议和女朋友一起看,既能领会到整体的思路,也能增进相互的感情。
就剧情的内容来看,还是挺有看头的。
修,是一名大学生。
因为他父亲没有支付学费,被退学了。
修就开始了一个人的生存生活。
为了生活,他一开始找到了一家小旅馆,眼看着钱就要用完了,找了份在街头发广告纸巾的工作,工资是日结的。
在发纸巾的过程中,还认识了一个教他如何掌握发纸巾技巧的人,虽然都是底层的工作人员,还是帮助了他很多。
修,搬到了一家网吧里过夜,在网上看到招募药物测试员,他就去应聘了,并且顺利的应聘成功并进入了药物测试的工作,完成后,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报酬。
等他出来的时候,被警察怀疑是非法分子被带去问话,出来后一个人在街上碰到了一个女孩(漂亮的基本上都是陷阱,而不是馅饼),被骗到一家牛郎店,消费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钱。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恳请牛郎店的店主收留自己,后来也做了一名牛郎。
在做牛郎期间,有一个过来消费的护士,喜欢上了他,不停的来捧他的场。
后来发生了关系,一度以为他们两个是相爱了。
后来,因为替牛郎店里的一个兄弟赎身,找护士借了100万日元。
结果是,2个人都不想做牛郎了,逃到了乡下一个工地上当建筑小工。
当建筑工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还算是安稳。
有一天,修的朋友说自己想要离开建筑公司和女朋友老家一起做生意,等他们收拾好行李的时候,牛郎店的管理找到了他们,并带回去毒打。
两个人都遭到了毒打,修被痛打后扔在了大桥下,幸亏被拾荒的人收留。
修也干起了拾荒的事情。
修在收拾杂志报纸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以前喜欢的护士,沦落到了按摩店里的服务小姐。
修感到愧疚,就去见了她。
知道修过的也不好,小护士就安心了。
在拾荒的生活中,修知道了,收留他的老人的儿子在大地震中去世了。
修,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的失败,决定踏上寻找父亲的道路。
日本的电影,总是把某些现象揭示的很到位,虽说是能够更加的深刻,却也给人一种太过于没有希望的感觉。
底层的人难得真的就没有任何的希望了吗,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东京难民》想写的是日本底层的生活百态。
但我看了后却觉得,日本人活得真是比中国人轻松无数倍。
所以,本片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人,最后被安排来到了中国。
根据瑞银2015年发布的财富报告,日本近70%的人属于中产阶级,而瑞银的定义是人均资产4万美元以上。
如果算上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裕阶级,日本活得不错的人群总数在80%左右。
虽然日本的富人数量不如美国等国,但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之小、能有中产阶级以上生活水准的国民的数量,都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
加上日本福利一流,这样的国家,贫穷问题相对没有那么尖锐。
所以剧情才不得不安排各种各样的奇遇,才能让一个中产人家的孩子,成为东京难民。
在这样一个国家中,主角的起点也很高。
假设其父一年收入为1000万日元,净资产亦有1000万日元,那么其收入将是日本的前5%左右,资产也比一般中产阶级高不少。
另外,这样的出身,主角一直挥霍也就不足为奇了。
仍然有钱时,主角购买一条裤子的成本即为12万日元。
落魄后,主角还能被酒托骗了后花费26万日元。
如果不是主角这么作,那么他每份工作都能让他东山再起。
主角第一份工作是去发纸巾,即使在老板剥削的情况下,时薪有900日元。
之后去做医院临床试验志愿者,管吃管住一个月净收入有20万日元。
接下来做牛郎,看信封里大概也有20万日元上下,这是在只有一名常客的前提下。
最后一份“正式”工作,轮大锤在吃住都刨除后,每日有5500日元的结余。
任何这一个工作,只要主角能够一年省吃俭用,都能用省出百万日元。
诚然,这会很辛苦。
比如轮大锤,这份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居然吃住需要另外花钱,住宿处网还不太好。
但这真的是不能忍受吗?
90年代我就读过《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一书写到,有福建偷渡客在纽约,八年都在地铁凑合过人,剩下时间拼命打工,期间为家里盖了数栋小楼。
何伟写的《甲骨文》,也提到他在福建偷渡客在西雅图附近沉船遇难后,前往福建采访当地人,并亲眼见到了当地的小楼。
他还说,当地有三个学校专门教潜在偷渡客英文和广东话,这些人毕业后会支付3-5万美元,让蛇头带他们去美国。
一路颠簸、风险极大,即使成功,这些人也需要无天无日的打工,直到可以付清自己的债务。
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罪,比如最近因为十年无法解决身份问题而把表兄妻儿杀死的陈闽东。
但何伟也说,有很多人挺了过来,他们成了餐厅的老板,或者酒店老板。
所有来过写中国的老外都会写到,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吃苦,eat bitter。
所以,偷渡客可以在没有身份、不会语言、不懂文化、欠一屁股债的情况下,打拼出一份家业。
主角再遭遇不测,他毕竟是年富力强、上过大学的日本本地人,甚至还有几万日元的启动资金。
主角说自己活得像一条虫子,很多他的底层朋友也这样说。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这种难民,是其他人赌上生命也愿意交换来的。
真想告诉他们,不要同情自己,那是懦夫才做的勾当。
2016年9月,我和小伙伴在东京的街头晃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口袋里的现金只剩下不到3000日元和一堆日元,一切的一切发生的太突然,我和小伙伴决定去漫画咖啡馆度过在日本的最后一个夜晚。
听起来似乎很悲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刷卡住个旅店,但是不知道为何鬼使神差的来到了秋叶原。
到秋叶原时天已经黑了,其实说是找漫画咖啡馆,一点头绪都没有,漫无目的的走着,很狗屎运的发现了一家店10小时才1500日元!
对,比之前在银座看到的要便宜一半呀,于是拉着小伙伴就去店里问,一进店就感觉一种诡异的气氛,全是成人影像带好吗?!
前台的大叔很是委婉地问我们觉得这家店很的雰囲気(气氛)合适吗?
不知是我当时头脑发热还是被人抽了,居然让他带我们去看房间,看到了一个没有窗户全封闭的及其狭窄的空间,小伙伴明显不想住,但是但是我很累了走不动了就想在这住啊!
小伙伴说你不怕深夜的人一边看录像带吵死你啊......你们自行脑补那个画面。
很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找到了一个漫画咖啡馆,比刚才那个店看起来“正经”许多。
其实也还好,价格差不多,和之前的点不太一样,不是一个个的封闭的小房间,这个是和《东京难民》差不多感觉的,一时间感觉我们成了网吧难民,不过日本的漫画咖啡馆和国内的网吧相比较还是好很多的,理由如下1.飲み放題(无限次的续杯,有各种冷的热的饮料啊)2.可以看漫画(话说漫画都很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让人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是网吧难民有没有!
)可以洗澡!
(不过要额外加500日元,限时30分钟,浴室还是很干净的)3.可以洗澡!
(不过要额外加500日元,限时30分钟,浴室还是很干净的)
4.适合预算很少的旅行者,我看到很多日本人直接拖着箱子来店里5.可以免费看成人影片(貌似是男人的福利)
这种经历永远有一次就好了。
就像影片中的男主,在经历了苦逼的遭遇后渐渐麻木,只有通过更深层的死才能领会到生的意义,生死不过一念之间,堕落也是。
想起了发生在我朋友身边的故事。
感触颇深。
那些挥霍的青春不提也罢。
虎头蛇尾,当上牛郎后就开始泼狗血,结尾曲高桥优的旅人很好听。
整个电影弥漫着浓烈地“沉默之绝望感”。男主从普通大学生光速堕落到社会最底层,看似不可思议,却有着无比的合理性。又是一部类似梦之安魂曲那样的让人不敢轻视人生的电影。
每个人的生活苦难都是不一样的
半年社会大学实践,远胜本科四年!😁
从头闷到底也是让人想继续看下去,生活真的不容易。果然霓虹人牛郎店简直就是非主流杀马特的世界大本营。
挺好看的
直接把那个一开始骗他的女的杀了就完事了。反正一个废物活着没有任何价值。不然替天行道。
诶 生活不易啊
好无奈好无助好现实,只能对自己安逸现状感个恩吧。结尾有点过于理想化,有多少难民会积极向前看的。字幕组翻译的牛郎助兴词蛮带感的,不过现在日本新一代演员好像都不讨喜呐。
底层人生百态,挺写实的,爱情,亲情,活下去……3.5星
有没有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有,那看你相不相信了, 以什么方式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相信了!
大塚千弘。
逐渐沦落
满写实,但男主有点作。
故事有点离奇了。最真实的是做牛郎之前和工厂打工的那段。
其实挺想过上这种无以复加的生活的。
狗血情节
给别人添麻烦最赚钱
被字幕组强行喜剧的 。为优哥的 ed 点赞
日式性冷淡范温热人生。是一种新造的人类文明样式啊,值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