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题材,可惜不够连贯,也不知道导演想表现什么。
镜头中Kirsten Dunst美极了。
Ryan Gosling 演得不错,中年造型化妆上有点假。
"All Good Things throws so many narrative balls in the air that you may struggle to catch up."(Peter Travers from "Rolling Stone")"...when it comes to a feature film, leaving an audience with an incomplete feeling is not always the best approach." (James Berardinelli from "Reelviews")"...the screenplay seems to be fighting against the reality that some stories may not be suited for the movie treatment." (Jason McKiernan from Filmcritic.com)Verdict: 7 out of 10
这部电影主线比较明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David,一个看不清其真面目的丈夫,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100分钟,对我来说仿佛很漫长。
影片开始的轻松气氛很快就被阴霾笼罩,Catherine和David一开始清淡而甜蜜生活很快被David的父亲打断,他们向现实屈服的同时,也就宣告了悲剧的开始。
David是一个在人格方面存在严重隐患的人,在镜头中,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时不时可以瞥到一丝疑惑,稍纵即逝的凶光,他的阴影来自童年母亲的坠楼身亡,他其实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家庭。
他的世界是夜空下的森林,那里黑暗无序,只能通过对自己,对他人的残忍来自我拯救。
Catherine作为David的妻子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她出身平民,却乐天达观,对未来的憧憬驱使她和外表看起来完全正常的David走在一起。
一开始的生活似乎也很美好,虽然不够富足,却可以将两人的甜蜜小世界一直支撑下去。
直到他们返回纽约,David开始帮助家族生意,Catherine才慢慢变得无所适从,她的疑惑日益增长,其实,她不了解她深爱的丈夫。
这一点,直到他要求她流掉肚子里孩子的那一天,她才幡然醒悟:“我爱的那个他已经不见了。
”婚姻生活是需要两人为之努力,才能得以维持的。
而他们逐渐彼此猜疑,丈夫逐渐不能容忍妻子一贯来的“自由”行径,妻子对丈夫的恐惧则在一天天膨胀变形。
影片的论调指向David,虽然没有直接的镜头展示,导演却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了大家:David杀死了Catherine,并没有留下证据。
David身上那种强烈的自我失落,占有欲,讨厌所谓的美好事物的本性,在那个雨夜全都发泄了出来。
我们看到小狗Ivan的那条带血的围脖,便已知David决心已定,被哄骗回来的Catherine注定难逃一死。
我不想就David这些不能理解的行径发表过多的言论,我只注意到了一个镜头:他们在乡下开的那家小杂货铺【All Good Things】便代表了一切,不管对于David亦或是Catherine,那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归宿。
他们在那里相爱着,灵魂彼此紧贴,就连时间都要踟蹰是否要驻足观望这美好的一对儿。
可惜时间没有停下,他们走向末路。
把握眼前的美好,并努力维护着它。
它细小,易碎,一个波折就可能会消失。
所以才更值得我们去细心呵护,而不是一边渴望它,一边摧残它。
说实在话,这部电影看得我有点小纠结。
可能是我不能很好的理解悬疑电影的真谛吧。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在爱情观婚姻观方面。
首先,一见钟情的爱情的确美妙,然而这种美妙紧紧就像是奶油冰激凌,在嘴间伴随着一点奇幻的味道而消失在氲氲热气之中,没有踪迹。
据说男人都渴望一见钟情的爱情,这点可能是源于对美好外表的追逐吧。
忽然想到了《时尚女魔头》中的一句话,具体的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的:内在美,人们很少会关心,因为耗时太久。
外表才是第一。
所以,有段时间,我拼命减肥。
因为在这个时代,不漂亮的cinderella始终是打扫家务的cinderella。
有人说,女人啊,你为何变得如此可怕。
我觉得是社会驱使的。
女性在中国这个受封建教化影响多年的国家里,始终屈服在男权之下,是弱者。
没人愿意老被驱使,所以,女性们只有强化内心,坚强,即使是伪装笑的开心。
因此,给我的爱情观影响是——①女孩,漂亮外表的,不要一心找个好男人,因为不管他有多好,始终他是他,你是你,靠不住的,靠自己才保险的;②是个女的都应该要提高自己的仪容,这点很重要。
其次,婚姻中的经济问题。
这部片子中,我感觉经济问题始终左右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谈到钱,两个字——伤神。
可能这么想也只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了吧。
这太纠结了,懒得想,懒得写了。
末了,我想说的是,我曾经也幻想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可是真真混迹于社会才发现Things are not like this。
现在想来,恐怕是因为,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以具体的真实存在的,它们静静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All good things only exist in our thoughts, in our soul, in our heart....
当她死后,你是不是想要扮作她的模样,因为爱她缅怀她,所以还想以她的姿态活着,你是爱她的,对不对?
但是你杀了她。
我也爱你,我无时不刻不想着你,脑海里总是浮现你的脸,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以我也会不自觉地模仿你。
我知道有人也爱我,但他却恨我有多爱就多恨,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想我死他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他
凌晨2点才看完,又一部沉重的片子,沉的让我有点透不过气来片名“All Good Things”是为了反讽这阴暗的现实吧All the good things just stay in memory~悬疑片 不宜剧透太多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导演编剧一般但Ryan和蜘蛛女的表演都很出彩~尤其是Ryan,将David那颗埋藏在平静面孔下的破碎的心表现的丝丝入扣Gosling今后估计会被打上“脆弱、不安、神经质男”的角色标签了
从电影的创作背景中得知《所有美好的东西》片名是来自真实故事中的营养店,故事的开始很美好,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s perfect.影片想呈现给观众的是失踪和谋杀的悬疑故事,所以我想“所有美好的东西”是省略了其背后鲜血淋漓的画面和恐怖心理活动的标题。
美好的东西背后,隐藏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堪。
看到后面才发现这部影片更应该是一部心理题材的影片,对男主角审讯的过程 就是对他做心理剖析的过程。
男主人公是由于童年阴影而落下精神分裂症吧,从她抓起妻子头发一把拉她上车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女主角难逃厄运。
假如有那么一天病发,一定会接二连三地伤害身边的人,因为他已经陷入了连锁反应当中。
学士帽满天飞,凯蒂学医归来,表面上是好事,当大家都为毕业的妻子毕业欢呼时,戴维坐在凳子上的那个镜头让我很毛,它暗示了“好事不断”……之后就是磅礴大雨的半夜凯蒂湿透了全身拼命敲邻居的窗户呼救。。。
这些最后都随她的失踪而去成为一个谜。
每件好事都遮盖了将要来临的悲剧,我们不能总是被生活上演的障眼法所蒙蔽了。
也许是从心理学角度我读出这部电影的涵义。
戴维对凯蒂有爱,“I did realy miss her”表明了他这般爱她至死的感情,但不可否认他是个week man. 戴维告诉她:Just go home.& I promise…貌似最后都不能handle他自己的情绪。
我想谜团答案有2:凯蒂被自己的丈夫因精神病而杀害了:凯蒂自己逃得远远的,像结局那样,只是失踪罢了,至少还活命。
鉴于前面已经死了这么多人还加一条狗,第一个解释更合理让人信服。
这就是美好的生活背后,每个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的问题很小不足以影响正常生活,而被人们逃避了,比如怕黑的人们就尽量不让自己留在黑的地方,而不会把自己一个放在黑漆漆的空旷房间来面对它。
当问题严重到面对它也不能好好释怀的时候,悲剧已经发生了。
正如戴维的心理阴影已经成为定时炸弹多年了,线也老化,无论剪断那一条,最终都会引爆。
看了Drive之后才开始喜欢上Ryan Gosling,后来开始翻他之前的电影来看,便发现了这个一度被忽略了的电影,所有美好的东西,一个根据真实时间改编的悬疑故事。
一个富二代喜欢上了一个平凡女孩,在他的眼中,这个女孩堪称完美。
他们开始过着田园一般的生活,有一个小店,取名all good things,那几分钟的镜头感觉像童话一般的唯美,很lomo, Kirsten Dunst感觉美到了极致。
但后来,随着Ryan饰演的David开始接管起父亲的生意,Katie开始学习医学,由于孩子的问题,由于David童年母亲的事情,影片开始变得沉重,有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氛围。
高潮,结尾。
老了的David在父亲的床前说i miss her,然后又回到了之前David与Katie美好田园般生活的镜头。
一直觉得,许多电影总是在开头千般风情,万般完美,而到了最后却终究是一种曲终人散的悲剧,我不愿从犯罪的角度去看待David,更愿意将其认为是一个无助的孩子在所有的爱面前展现出了一种为了拥有而采取的各种极端,是一种措手不及,是一种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哀。
我只愿all good thins停留在那个最美好的时间点,不要前行。
看完想起黄子华的金句:爱情同掳人勒索没分别,不是我死给你看,就是你死给我看。
“你肯乖乖留系度米好啦,系都要逼我出手。
”
其实,是昨天看的这部电影,对于这部电影的主角、导演、背景都不了解,是抱着一种很客观的心态看的电影。
但是,看完之后,觉得很困惑。
不知道导演想要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导演真的传达了什么东西。
开始是因为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
后来,电影拍摄的视觉效果让我觉得温暖而冷静。
即便是两个人最亲密,最相爱的那段时间,一切都不是轰轰烈烈的。
但画面还是那么的美而安静。
像一个平静的叙述者,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在讲述一件毫不相干也无法牵动任何感情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喜欢这个导演的风格,觉得这一定会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可是电影看到了最后,觉得导演似乎是怀着一种很愤愤不平的感情在向大家呼告这个不公平的案件。
觉得与之前电影的气氛不适很相符。
另外,查了一下关于这个案件的资料,发现当事人如今既没有去世,也没有在狱中服刑。
我就很诧异,如果这个当事人看到这个电影会作何感想。
不管他到底有没有做这一切,既然他自己极力为自己辩护,那么他怎么能容忍一个人把他这样板上钉钉的描述成一个心理畸形的变态杀人犯呢。
于是乎,我很困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电影。
今天,看了好几篇的影评。
怎么说呢,都觉得说的不透彻。
和电影不对。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也是对男主角怀有一种愤恨。
可是,想到导演在故事之间不停的在表明男主角因为童年时候亲眼看到母亲的自杀而导致的心理畸形。
既然如此,可以将主人公暂且称之为一个变态杀手。
那么,导演是为了讲述心理问题吗?
似乎有这么一点儿。
现在想想,导演似乎并非想要批判某个人,或者是案件的极度不公平。
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推断,来完善整个故事。
如果只是警方掌握的那些支离破碎的细节,故事必将不够丰满。
那么,我们就假设主人公是哪个杀人犯吧。
导演的重点在主人公杀人之前。
用了很长的时间的讲述主人公的童年以及和K的恋爱。
我并不认为童年的阴影让D丧失了爱的能力,虽然自始至终D都没有说过他爱K,但是我想他还是爱K的。
他也爱他的父亲。
也爱他的母亲。
只是,童年的经历让他变得残忍而不珍惜生命。
我想,他的眼中,生命并非珍贵的东西。
自行或者被迫终结生命也并非是一种罪过。
他跟他的父亲说,他还用手去抚摸母亲的头。
而他的朋友也说过,他母亲的头像核桃一样迸裂。
这样说来,他从心理上一点都不抵触死亡和尸体。
所以,当他感到愤怒的时候,他无所顾忌的去结束他所深爱着的生命。
最后,他告诉父亲,“I MIss Her”我开始以为是说K,后来看影评,有人说HER指的是他的母亲。
我想,也许两者都有。
因为他想念了,所以他或许开始懂得珍惜了。
明白失去的痛苦了。
故事中,D为了躲避警方而装扮成女人,我想,或许更证明他对于在他眼前所结束生命的母亲和K的一种怀念。
用女人的装扮来缅怀,一种病态的想念。
写到这里,我开始有一点了解导演的用意了。
再回到电影的名字:ALL GOOD THINGS。
是啊,原本一切都可以很美好的。
美丽而温柔的母亲,热情而可爱的女友,平凡而健康的生活。
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就像他那家健康食品店的名字一样。
如果没有回到纽约,如果没有父亲的各种压制和强迫,如果没有K日渐的远离,我想,大概埋藏在他心底的残酷和冷血会被冰冻起来,而不会被唤醒的。
但是,世事怎能如人愿呢。
我想,如果他们始终过着那种清贫的日子,K也是会抱怨的。
像每一个普通而世俗的女人一样。
所以说,D需要的是一个真空的环境来生存以消除他内心的病态。
可是,整个社会即是一种功利而残酷的病态,怎能不唤起他内心的魔鬼呢。
这样想来,D不是一个故事,不是一个特殊的人。
或许,他是我们每个人。
还记得有一本心理学的书的名字叫: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是啊,我们心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种偏激而病态的问题。
而生存在这样一个一切以功名利禄为目的而不在于公平善良的社会当中,我们是不是都在越来越极端而“变态”了呢。
想想他们在乡下纯粹的生活,再想想他们在大城市糜乱的生活,多鲜明的对比。
或许,我们越来越背离生命本来自然的模样,越来越失去最初的善良和梦想。
我想,我们都是DURST。
不知道有多少都有看过《禁闭岛》。
看完这部片子的第一感觉和看完‘《禁闭岛》是一个感觉。
就是不知所云。
影片的转场拍的相当有想法,把整个剧情都拉扯的相当到位。
可是我想要表达的不是这部片子的技术。
而是我当下这种快要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都是所有美好的东西。
正如片名一样。
开头和结尾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华丽的电影和生活的转场。
电影的剧情可以让一段明媚的爱情一路长存。
而生活不会。
一位豆友的评论写得好“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去美好的东西,而是你拥有过的美好的东西之后却又亲手把它毁灭,然后又不停的想念那些美好”生活里有多少这样的人存在?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戴维一样的魔鬼”有的人心魔苏醒了,有的人一直沉睡。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继续面对经过生活的勇气。
不要轻易地伤害那些来到自己身边想要拯救自己的人们。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镜子。
我们都借对方来反观我们自己的内心。
我想起七年前他也是沉睡在棺木中的面容。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我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以为我的生活将哦那个词走上另外的一个方向。
谢谢生命中出现的凯特吧,是他们带我走出了那些阴影。
那些所有美好的事。
結局再灰暗的愛情,也曾美好過。
刚看完这部《所有美好的东西》,属于剧情惊悚电影,电影名字和剧情是相反的,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一瞬间就化作不美好,是对现实的讽刺,影片根据纽约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改编,上流社会的人是不是都容易得精神分裂症?kristen dunst的复出,带给这部戏很大惊喜,将一个可喜可悲的妻
已经说不出哪里最差了
演到K失踪就行了,后面感觉处理的不是很好有点鸡肋。
克斯汀邓斯特还是挺好看的!!故事没那么引人入胜 我要多看点默片了。。。
Ryan的独角戏...a family's Mystery...不是爱情片而是惊悚悬疑片...plus,Kirsten is naked...
让我没法看下去的一部电影 服了!
the story is well told. I just don't like the story... I have to say the actor looks pretty natural in women's clothes...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
我承认看这部电影是一种坑爹的行为,至于我当初为什么选择看他,我自己也说不明白,以后真要慎重对待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了
整个不知道想表达些神马
所有美好的東西之中,唯獨金錢是個異數。
motherfuckers
所有美好的事情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他爱她,我这样认为,我愿意这样相信。
变态其实就是
也就看看男女主角的演技吧。
我是标题党
我还是不相信他杀了他老婆~
都害怕了 剧情其实可以缩成一集criminal minds
纽约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外加一批好演员,这么好的一个本子居然被拍成这个样子,三个段落脱节厉害,故事拖沓,故弄玄虚,情节也自然被削弱很多。我想如果要是导演换成大卫·芬奇会不会变成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