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栩栩如昇

栩栩如昇

主演:李若天,赵安第,周语婷,张忻恺,吴大锤,陈诺,刘瀚阳,侯骏桀,胡昊铭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栩栩如昇》剧照

栩栩如昇 剧照 NO.1栩栩如昇 剧照 NO.2栩栩如昇 剧照 NO.3栩栩如昇 剧照 NO.4栩栩如昇 剧照 NO.5栩栩如昇 剧照 NO.6栩栩如昇 剧照 NO.13栩栩如昇 剧照 NO.14栩栩如昇 剧照 NO.15栩栩如昇 剧照 NO.16栩栩如昇 剧照 NO.17栩栩如昇 剧照 NO.18栩栩如昇 剧照 NO.19栩栩如昇 剧照 NO.20

《栩栩如昇》长篇影评

 1 ) 一切都因为我莫名地爱着台北

电影吸引我的有两处,名字里面的台北和主演郭采洁。

看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台北市民也跟我们一样会买刮刮乐会在傍晚时候聚众在广场上跳舞健身。

男主角的长相不算讨巧,可是依旧有他的可爱之处。

郭采洁就更不用多加描述,可爱的娃娃音触到了我的萌点。

电影开头就是很台湾生活化的感觉,闽南话和少数粗口夹杂,街角夜市饭馆和很有人文气息的书店。

男主角为了在巴黎的女朋友每天在书店看法文书自学法文,郭采洁在书店打工注意到男主角和他搭讪。

后来男主角的女朋友要跟他分手他决定借钱去巴黎把她追回来,在去巴黎的前一夜发生了好多事情包括在夜市偶遇郭采洁拉着她的手奔跑在台北的大街小巷。

最后男主角也没有去巴黎,而且去了书店找郭采洁。

是不是应该叫一夜台北呢,那一夜发生了太多事情导致男主角觉得郭采洁才是他的百分之百女孩。

可是我一直没有明白张孝全那个角色的意义,一个警察,带着假发的造型让我觉得他不伦不类很有笑点。

整部电影下来真让让我笑了好多次,cj问我那是不是喜剧片的时候我觉得那确实不是喜剧片,可是里面却穿插着很多很可爱的冷幽默。

就算这样我还是给了电影三颗星,遗憾的是里面真的没有让我感动的成分。

一切都因为我对台北莫名其妙地热爱。

我知道热爱台北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你们也一样。

台北有太多属于自己的东西,西门町的签售表演,小巨蛋各种各样的演唱会,士林夜市琳琅满目的美食,诚品书店的人文气息和街头随处可见的有很强个人风格的美少年和美少女们。

一页台北,就这样被我翻过去了。

 2 ) 会让人想起还有这样一个你

你有没有过…在一个熟悉惬意的环境中经常遇见一个男孩子他不认识你,甚至没有注意到你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来历有什么样的朋友但你知道他每天在那个位置你一定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活泼又内敛、文静又勇敢的女孩子她想要认识你可是没话找话的搭了几句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她也许从没想过成为你的女朋友她只是在她熟悉又惬意的环境中发现了你,注意到你每天都会在那个位置于是有一点点希望你也能注意到她也许能成为朋友可是事情该如何发展,她并没有多想但是听说你有感情很好的女朋友便立刻拉开了一点距离言谈之间也有一点生分人声喧闹的夜市里女孩子一个人默默地吃着东西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有没有在想些什么可是在看到你的一瞬眼睛发出绚烂的光亮她会把你并没有上心的法语课课表放在随身的包包里虽然你跟她说“不用了”你们走在一起两个人显得有些尴尬“你一个人啊?

”“嗯,等一下要去上课”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因为不熟“你好像很常上很多课的样子”“……就是想让自己忙一点”就是想让自己忙一点嘿,你知道么她注意到你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好她观察着并体验着自己能把握的一切这是她的习惯但是遇到了这样一个闷闷的你,明明没有什么交集真的,是一个惊喜小凯决定去巴黎“至少还去过了”一开始是心酸是愤怒是要把女朋友追回来因为他和女朋友曾经说好要一起去巴黎“然后呢?

”“她可能觉得我留在台北比较好吧”可是这一夜带着点荒诞的混乱让他在天亮的时候要离开的时候带着有一点好笑、有一点欣喜的表情是终于要启程的兴奋是心里终于放下的真诚“至少还去过了”准备重新开始Susie则在望着出租车远去时发着呆既没有说再见也没有挥手告别大约有些落寞终究两人的关系是不尴不尬的、没有名分的男孩还是要走她既不想送也不能留所以大脑又混乱又空白前一夜的冒险在清晨的阳光下恍惚如梦于是回到家,望着窗外,站着喝了杯水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大概多想也没用如此喜欢这部电影,每个故事都因没讲透而显得微妙:便利店高高,警察基永,小洪和豹哥,小凯和Susie。

每个故事都不那么用力,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平平淡淡的,用细节刻画着市井的日常生活,却让你真的看到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我也会想,你想逃离的那座城市,也许正是别人挣破脑袋也想来旅行、来定居的城市;就像我那么想去的地方,你却只说“最惨就是继续待在这边”。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城市,“待在这里也不错啊”,看你是不是要接受它——这里——这座城市,和你的生活。

PS,没有讲电影里的其他人,对于他们有更好的影评比如说这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421172/我只是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是内心的自己,是平时的朋友们看不太到的自己,就想借影评写一些,怕等到年岁大了,忘了还有过这样过于认真而显得无稽的青春。

 3 ) 小文艺的质感

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要勇敢一点,要抱着被拒绝的心态,像个男人一样。

男女主角,一个敦厚,一个纯真,都是那种呆呆的单纯的人,很有礼貌,很谦和,话很少。

那感觉,不急不慢,会偶尔有闽南语穿插,说的很好听,就像糯米糕一样,黏黏的甜甜的...所有“现实”中的利益争夺越是荒诞,就越显示出小凯与Susie欲语还休的情感之珍贵。

一个城市,仿佛如一枚书签一般,轻轻的夹在脑海中的一页。

自己住久了的城市,往往觉得平凡无奇,但是如果某天,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旅行者,日日往返的捷运只是你旅程中的一小段,那种感受会很奇特。

生活的单调所以更喜欢那些单纯的浪漫。

有时候浪漫的事情并不需要刻意的去安排,就算两个人在一起奔跑,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把喜欢的感觉自己藏著,不敢表露,怕的是说完之后连每日的相对都失去了。

 4 ) 是的,我在台北

据说古罗马有一句俗谚,要看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准,就要去看它的公共厕所。

我深以为然。

并且,我总觉得这句话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达:要看一个城市的精神品质,最好的办法就去看它的书店。

有什么样的书店,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以此推断大陆的城市文化水准,大致不差。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每逢有机会出去,我都会找一些本地最知名的书店逛逛。

北京的万圣、上海的季风、南京的先锋,其实也隐约散发出各自城市的某些特质。

记得我第一次去万圣的时候,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懵掉了:原来编目可以这样细致,版本可以这样齐全,好书可以这样多,书店可以这样开。

刘苏里积数十年功力,一心一意打造的万圣,是我见过的最具专业精神与文化厚度的书店,它的,自然也没有理由不成为北京文化人的一大聚集地。

南京的先锋,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文化产品,一些自主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内敛,安静,有韵味。

我在这里买过一个笔记本,泛黄的页,印着德国诗人特拉克尔的名言:大地上的异乡者。

这个本子我送了人,可惜没有送对。

上海的季风,在地铁口里,倘若驻足屏息,会有风过面颊的感觉。

可是也因为这缘故,来来往往,三教九流,人声要噪杂的多。

它的书籍摆放比较考究,不高不低,容易攀拿。

但是,说不出来的原因,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地方,看中的书也大多是记个书名,回家网购。

开一个书店,差不多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的一大梦想。

可是,真要有人放胆去做了,最终却大多归于失败。

原因很多,在今天,网购的冲击,纸媒的低迷对于传统实体书店来说更是噩耗。

最近听说的消息是,广州的三联书店基本全部关门了。

没办法,大势所趋,难以回天。

但是,以偌大的中国,13亿人口,倘若在将来连几家万圣这样的书店都难以支撑的话,这是一件很不悲哀的事情。

“‘诚品’是台湾20世纪90年代一个独特的奥秘。

它是书店,但其实却又早已不再是书店,而成为台北文化地图上的一个地标,一枚记号。

‘诚品’之于文化台北,就访苏埃菲尔塔之于巴黎,它们都带着城市走往想象和期待的方向。

”这是南方朔说的一段关于台北诚品书店的话。

我希望这话将来,并且永远地也能够用在大陆一些书店上。

记下这些,是因为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一页台北》。

这是部很好的电影,从书店里开始,在书店里结束。

这个书店就是台湾的诚品,最后的一段舞蹈,那些群众演员,十有八九也是诚品的工作人员。

和台北相比,大陆真的是堕落了。

QQ443407599,一起逛书店吧。

《P.S.是的,我在台北》,陈升新专辑。

 5 ) 夜未逝,情未了

高高就像是一个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向往与期待的菜鸟。

其实在学生时代有很多像高高这样的人,大家都单纯的像张白纸一样,而这段时期下的爱情也是最为美好与纯净的,每个人都会陶醉其中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像高高一样害怕被拒绝或是因为羞涩所以偷偷或默默的爱着对方的时候,虽然会纠结的难以作出抉择,但当时的那种感觉我相信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候。

片中的高高其实就像是大众对爱情初识状态下的一个缩影。

 6 ) 郎情妾意的《一页台北[Au Revoir Taipei]》

http://axinlove.com/2010/08/au-revoir-taipei/郎情妾意的《一页台北[Au Revoir Taipei]》by @xinl.ve 100809豹哥的那包东西看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什么,电影就很有点无聊。

引出一堆事端的东西,放到香炉里面,过了不知道几页(夜),居然相安无事地待几方人去动脑筋。

四伙人(豹哥、小凯、阿洪和警察)除了惦记着神秘东西的心思,又在《一頁台北[Au Revoir Taipei]》其中被导演摊开来讲当前的人生境况。

被追逐的神秘东西若能让观众信服,最后无论如何都要大白于天下,不过确实可能只是虚无的概念——豹哥的养老金,因此也干脆不拿出手,靠着小凯和Susie的郎情妾意吸引观众。

文艺青年的时代过去很久很久,身高一米五立方体体型胖子靠背诵大段莎士比亚勾到校花只是传说。

潘驴邓小闲对上瘦高幼秀白。

没有刻意为之,郭采洁饰演的Susie会看上在诚品书店混法文书看的阿凯。

人、才、貌,阿凯何德何能够上女孩的正眼看他。

想要飞奔至异地问个为什么的男孩子,能为眼前的情谊而留下不走。

那就需要质问下,他的情伤是否是来得快也去得快了。

迷人的台北会在书店给宅男安排一个美丽聪明的精灵?

幻觉,一切都是幻觉。

允许骑机车的台北是一个具有强烈诱惑力的城市。

语言的相通而生活状况的不同,既有着大都市的繁华喧嚣,而又保留着极具生活气息的夜市和拥挤的街道。

诚品书店、7-11、人来人往的夜市,从行销商品到行销城市,《一页台北》的内容扫了普通台北人的生活,而没有进入到台北人的情感世界之中。

非温情、爱情、友情,而试图用浮华生活的表象,表明台北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段阳谋的“艳遇”是忽悠而非代表可能。

四条线铺得开,稍微觉得收得拢的也就小凯和Susie之间的情感。

警察和女友的问题与出路在什么地方?

阿洪是不是只有坏到底?

豹哥的过去,小凯的父母,老人现在为什么这样,他们的艰难与欣慰会是什么?

翻开了台北的这一页,有疑惑不解,但刻意安排的男女之情让人觉得虚无而不想探究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Au.Revoir.Taipei.2010.720p.BluRay.x264-SSF

 7 ) 电影《一页台北》——没有故事的故事

编  导:陈骏霖上映日期:2010-04-02推荐星级:★★★★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几个并不大的街区。

安静的台北的夜晚,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没有改变。

一宗不可告人的地下交易和一起幼稚的绑架;一个并不那么残忍的黑帮老大和一群并不怎么靠得住的手下;一个纯情而木讷的大男孩和一个矜持而内秀的小姑娘;一个酷酷的却并不善于表达的警察和一段未完待续的情感;一个即将服兵役的土包子和一份不敢说出口的悸动……一个书店,一个馄饨店,一个便利商店和一个房屋中介……一辆轻便摩托,一本法语语法,一张课程表,一张老旧的照片……不管其他人怎么样,我喜欢这样简简单单的电影,即使在豆瓣,这部电影的分数并不高。

不过很高兴地在简介的最后,看到这部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亚洲影片。

就当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2011.01.19弗择·北窗观影

 8 ) 歹势唉

原本以为的小清新,没想到是大手笔。

其实这是一部爱情警匪片。

这部电影沉浸在一种郁闷的基调中,男主小凯因为女友去巴黎后相隔两地要和他分手而郁闷,susie因为新认识的男同学小凯没说上两句话结果他有女友而郁闷,高高因为不敢向同在全家打工的女生桃子表白而郁闷,警察张孝全因为夫妻关系不和而郁闷还和师弟吹牛皮,曾经的当地黑社会老大豹哥因为年轻没有抓住自己的真爱而郁闷,豹哥的小弟阿洪我觉得他没什么好郁闷的,倒是常常做一些让人郁闷的事。

导演很好的把握了当下年轻人的特征,那种慢半拍的性格,以及在碌碌无为中进取与进取中碌碌无为的生活特征。

大学生小凯在爸妈的街头小店帮忙却用空余时间到书店学法文只为和女友保持联系,在书店打工的susie却报了很多课余班只为让自己过的充实一点,看似平凡的生命却没有精彩的理由。

影片刚开始剪辑的几条线相互分离,入戏时间较长,开头有些疲软。

随着情节的推进,在街头交易,被警方追捕,susie被卷入追捕,拯救高高,高高与“绑匪”打麻将,观众的情绪被配乐舒缓的小提琴一点点挑拨,他们的奔跑让我想起了《午夜巴黎》中男主一次次的穿越之旅的冒险劲儿。

同时被这些年轻人处理黑帮电影里才有的情节的方式搞得啼笑皆非,本来追捕的警察却半路跟踪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本来就不专业的“绑匪”和被绑的人打麻将还输得个稀里哗啦,更不用说为了躲避追捕跑到大妈群中跳舞的男女主,你们跳的这么不和谐真的不怕被发现吗?

结尾的处理也是意料之中,原来是一张老照片引发的追捕战。

另外穿橘色西装的阿洪不要gay的太明显哦!

我不得不将这部台湾小清新和前两天看的《盛夏光年》比一比,相对而言《一页台北》处理的更加轻松有趣欢快带着点青春的苦涩,即使是将要退休的豹哥在片中的主要情绪也是青春期的遗憾,你说是不是青春的苦涩?!

《盛夏光年》的原声钢琴曲也很不错,但是活脱脱的一出苦情戏啊,单相思也是一种病,比同性恋病的更厉害(哈哈我开个玩笑)。

而张孝全由那个gay圈情人变成了得罪造型师的倒霉警官不得不让人感叹物是人非。

 9 ) 冷幽默的爱情小品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爱情小品了,台湾电影好像总是有一些人在拍类似的电影,有点文艺,却又很有诚意,不装腔作势。

很有意思的是片子里的人都很傻很天真,刚开始实在是觉得不太能适应,好像他们只会傻傻的说:“哦”、“是哦”、“这样啊”。

女孩子这样也就罢了,男主角也是这样,再加上浓浓的台湾腔,着实让我在开始的时候久久不能进入情境,就如同黄金甲里的宫女一样,刚要进入故事情节,宫女就顶着硕大的胸脯进入了观众视线。

但过了大概十分钟,我就发现我有点太矫情了,台北发生的故事,难道说的是一水的东北腔吗?

更重要的是导演显然是要比张大导诚恳很多,故事上也因为其清新自然,却又完全不拖泥带水的风格,让我彻底抛开了一开始对于语言的成见,渐渐进入了故事情境。

温柔、娇小又聪明的女主角,傻傻的男主角,以及几个更加傻的可爱的配角,就连黑社会老大都慈祥的一塌糊涂。

这部电影里面没有所谓的坏的不可救药的人,没有所谓的社会阴暗面。

看到豆瓣其他的评论里写道:“导演的父亲是爱好电影的建筑师,母亲是。。。。

所以这是一部好孩子的电影”。

姑且当做是为什么角色都是没有什么心机的解释吧,但是傻归傻至少角色傻的不会让你感觉到是在侮辱你的智商,反而多了几分现在大多数电影中看不到的可爱。

高凌风演的豹哥的愿望就是干完最后一票,就和自己心爱的人远走海南岛,过完下半生。

片子中最有现实感的就是豹哥了,一招金蝉脱壳,让故事里的所有人都白白忙活了一个晚上,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就只是金蝉脱壳而已,没有别的。

他的侄子阿洪整天就想干一票大的,虽然比起他几个兄弟是聪明许多,可真是做起事情爱还是太不专业了。

高高更是个傻到可爱的傻大个,被人家绑架,竟然还跟人家说:“没关系,我前面下车就好了。

”至于阿洪的几个兄弟,一脸的坏相,坏事也干了一些,但绝不是坏人。

在绑架了高高之后,因为无聊,竟和高高一起打起了麻将。

片中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张孝全扮演的警察,失败的一塌糊涂,刚跟徒弟吹牛逼说他有很多女孩子,女朋友就离开他了。

追疑犯时看到女朋友的背影,就撒手直接跟踪女朋友,放在眼前的一男一女都看不到。

徒弟都比他强,至少徒弟发现了真正的贼窝。

总之这不是真的台北,这不是现实,这不是现实的台湾人,可是你不会感到反感,反而会有一点点的欢喜,因为很久没看到过这样可爱的电影和人物了,单纯但绝不会傻B。

导演处理细节的方式也很讨人喜欢。

那个警察刚开始女朋友做好了饭,他吃也没吃就走了,女朋友竟然也没有一句抱怨,可见他和女友之间已经有很大的裂痕了,女朋友已经没有和他争论的兴趣了。

这个细节也直接解释了为什么后面他女朋友会不辞而别,导演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很有技巧,只是给了一个牙刷架子上只有一支牙刷的特写,一笔带过,不多话。

我不禁YY,如果是内地的导演可能会怎么表现呢?

会不会在他说不吃饭的时候女朋友上去哭喊着为什么为什么之类的,然后毅然决然的说,你再这样我就走。

然后张孝全一脸无奈的说等我执行完任务,这是命令,接着一脸刚毅的走出家门,女朋友哭着倒在地上,最后离家出走。

还有个细节就是小凯在一开始为了能和去巴黎的女朋友团聚,自己学习法语,为讨好女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和她说刚学会的法语,其实大家都明白小凯和女朋友是要分开的,我也很想看看导演是怎么就让女朋友和小凯分手的呢?

很简单,小凯和女朋友通电话的时间越来越短,直至最后小凯也觉得没有什么话好说。

接到分手电话的时候小凯也只是“哦”了几声,接着的镜头就是小凯趴在床上痛苦不已,又是简洁的处理,没有听到电话里的女朋友说什么我喜欢别人、我们分手吧之类的,完全就只是小凯的反应。

电影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这也是这样的爱情小品特别讨人喜欢的原因吧!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片子里的冷幽默,同样是多线索的故事情节,宁浩的《疯狂》系列的幽默是荒诞的,黑色的,盖里奇风格的幽默。

一页台北里的幽默显得相当克制,你看到的时候顶多就是轻轻一笑,绝对不会捧腹不起,这显示了导演的冷静,如果一个劲的想要咯吱观众,也就没有现在的清新风格了,从爱情小品变成了东北二人转了。

当然不是还说二人转不好,但是小凯和Susie的爱情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含蓄派,配上东北大秧歌怎么也和含蓄关不上钩。

冷幽默很符合片子的风格,导演处理的恰当好处,演员表演的也十分到位。

最后就要来说说台北的夜晚了,电影又是一部得到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台北文化局、台北电影委员会支持的新进导演的作品。

最近看到的有这么多官方支持的电影就是《艋胛》,很明显台北文化局是要借助电影打造城市名片,自从《海角七号》火了垦丁之后,台北也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城市名片。

片子中的台北,充满生机,窄小的街道和无处不在的小吃让人着迷,对呀,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这样的小街道和街坊邻居住在一起的感觉,而不是平冷的高楼大厦和一个个小小的胶囊公寓。

片中台北广场上跳舞健身的老太太们多像徐州、杭州等各个城市广场上跳舞的老太太啊!原来不管是不是隔着海峡,作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点是不可磨灭的。

我承认台北的夜景让我对这部电影更多了几分好感,当然,郭采洁原来这么可爱啊,为导演用了这个小姑娘,加分!!

 10 ) 只能用电影想想家

这是我很想去的城市。

最初可能是因为五月天。

有大城市的FU,也有些老旧的楼;有喧嚣的人群,也有安静的小路;食店遍地都是。

我一边发呆一边想想一些事,很轻松的剧情,聊天也是稀松平常。

发现原来其实台北跟广州也有点像。

书店,便利店,广场跳舞的退休老人,地铁,motel,大排档,小巷,的士。

似乎闻到家的味道。

不同的可能是没人会阻止你在地铁奔跑吧,因为好像好多人,都挤到疯的。

当小凯和Susie在食街逛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们那段潮汕之旅。

吃到肚子胀死,很满足很满足,果条肠粉等等。

现在这些东西好久没吃了。

张孝全刚出场的时候我盯了他的脸看了至少五秒,还以为是安琪姑娘,想想看不可能,想起来是张孝全。

原来换了个发型就会换张脸啊。

最后Susie和小凯在Taxi那里88的时候我只觉得这会是个大团圆结局所以没啥感觉。

但竟然到了他们在书店再见面的时候哭了。

也不是崩溃的哭,只是流泪了。

最近眼浅吧,可能。

不过更可能的是,我想家了。

想天河北拥挤的购书中心,想我和你曾经在那逛过,想好多。

《栩栩如昇》短评

温馨的小品最适合我了 = =

5分钟前
  • way
  • 推荐

郭采洁挺可爱的也不算做作,挺像当时的范晓萱的,就是没有什么个性,所以我根本记不住她长什么样……这电影定调对了内容就差多了

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一页台北?一夜台北?

12分钟前
  • MegaMind
  • 还行

我纯粹是为了看郭采洁,结果最后我发现我没看到张孝全- -

14分钟前
  • Kiddie
  • 较差

还可以再烂一点么。那么多线线也是没劲。

19分钟前
  • 麦田守树者
  • 较差

裏面的都還算正常人反應

22分钟前
  • 桑离
  • 较差

很讨喜的小电影~

24分钟前
  • Gulnigar
  • 推荐

柏林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监制维姆·文德斯?开什么玩笑!

28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较差

以后再不看台湾电影了,是不是剧情不够90分钟啊,有必要情节发展这么缓慢么,除了郭采洁演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外,其他人都是弱智吧

32分钟前
  • 池鱼沐水
  • 较差

整个基调很有爱。。。大家都很可爱。

37分钟前
  • 树里啦
  • 推荐

一夜台北

38分钟前
  • suki_1001
  • 还行

简单地诉说最够了~~~~诙谐而可爱

41分钟前
  • 瓣饭无味
  • 推荐

搞的跟疯狂的石头似的。

44分钟前
  • MILK
  • 还行

有关笨贼的几处冷幽默还不错,郭采洁好cute呀~

4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很想知道男猪脚与家有仙妻里的澎恰恰是什么关系!衬得郭采洁貌若天仙啊

48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较差

看得很開心

49分钟前
  • hsein
  • 较差

市井又土炮的台北。

51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还行

电影本身真的很一般 可是我爱这样的台北

54分钟前
  • Jupiter
  • 较差

太扯了

56分钟前
  • 逆风青年点叉叉
  • 还行

闷片

60分钟前
  • R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