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刷了几个片段,感觉这剧就是为了劝人生孩子,家庭环境都那样了,都不能舍弃二胎,到底是对谁负责了啊。
有抵触也生了,有犹豫也生了,没钱的生了,有钱的也生了。
这剧就是妥妥的二胎家庭宣传剧。
所以姐姐们的下半场就是生孩子?。。。。
大无语本来以为是可以展现一些女性中年的困境的,原来女性中年面临的只有二胎,还都得生下来。。。。
这么说吧,我看这部电视剧里的男性角色,只要是结婚的,没有一刻腰板是直着说话的。
这么说吧,如果把剧中男女角色对调,那随便一个桥段拿出来,都会被打上歧视女性的标签。
里面揭示了生活之苦,包括生育妈妈的苦,男性事业之苦,这本来是对的,但是这两种角色只要碰在一起,男性立马就成了“摇尾乞怜”的风格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还不能拍出一部男女正常对话的电视,关键还有很多人默认正确,也是一种悲哀。
闲来无事点开部剧下饭,刚看开头一水的杭州城市分镜,想着好嘛总算有个在新一线城市拍的电视剧了。
你别说都市镜头下高级感确实强烈,那酒店,那大平层,那大别墅。
可是越看越觉得哪里不对劲,直到女主梦想中的江景房出现。
我不禁笑出了声,好嘛,剧组的秘密是被我发现了!!!!
这哪是在杭州拍的啊,这不是在我老家桐庐拍的嘛。
(好吧,桐庐现在也算杭州的一部分了,笑。
你觉得你开门看的江景是滨江,其实是富春江。
不过这样想想也合理了,毕竟滨江的江景房,再努力个几年也买不起啊哈哈哈不过你别说,出来打拼之后发现桐庐这个三线小县城还真不差,该有都该有。
这些个豪华大酒店,大别墅。
你能想象是在县城中存在的??
只能说厉害了我的浙,不愧是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电视剧里将我们这边江岸边的美景呈现出来了,不过日常时候也不会像画面里的人烟稀少。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桐庐的游客的话,其实江边的酒店,或者坐渡轮体验一下也不贵的。
本地人还是比较喜欢漫步的。
像这些个高端的场所,其实都是我们这边的度假酒店,平时本地人也会光顾一下的。
又看到了一个露营地,是我们周末开车去玩过的地方,好嘛,彻底实锤了。
不得不说,前几集的江景拍得挺有意境的,也算是家乡的一张新名片了吧。
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本地人看得出来。
1 说假的。
太真的能拍出来吗,动动脑子。
此类低分形成不了啥气候,毕竟其他片子更假。
2 说老套的。
主旋律是合家欢的剧,有多少能走出既定的框架。
再说了,不都是说幸福是相似的,不幸的才各不相同吗。
3 说俗的。
二胎宣传剧,而且都不是小年轻,都是年龄在3545的80后,对于他们来说生二胎其实正当时。
不仅不俗,反而很现实。
4 批判职场的。
这部剧的职场定位嘛,应该是意淫的结果,没有点实地考察的影子。
这部剧的职场戏都是给生二胎铺路的,制造点困难啊,机会啊,都是工具而已。
职场戏拍太多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总结,这部剧因为是主旋律嘛,老中青都有。
男性选角不错,女性整容脸有点太具体了。
得分应该在77.5之间。
再说一句,这部剧是一部催生二胎剧,针对的是80后,90后看看也行,但是没必要太对号入座,因为本来也对不上号啊。。。
说句题外话,80后只要不出大问题,都是彻彻底底搭上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列车的。
剧中三对基本上都是普通人能触及的天花板了。
他们不生谁还能生。
催他们生二胎,本来就比催90后生头胎容易得多,也都是可圈可点的。
现在的90后,年龄在2434之间。
作为生育的主力军,但是却反而不积极,赶上了经济不行,也是挺悲哀的。
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了30集之后,终于在心心生完小孩后撑不下去了。
演员都是喜欢的,但剧情是鸡肋的。
潘之琳漂亮,孙浩李依晓搞笑,保剑锋帅气,秦海璐田雨杜源李静演技也都很好,包括女主的妈妈,在《欢乐颂》里演曲筱潇的妈妈有点小家子气,但在这里也是很合适。
甚至那个中学生也演得不错,可是剧情真的好无聊,布景也很不接地气。
男女主一家那叫拥挤?
看看《蜗居》里郭海萍家还有老李家,才知道什么叫局促。
近的比如《我们一起摇太阳》女主住的房子也很接地气。
还有陈婉真那条线就离谱,不说女儿叫婉婉真真是多玛丽苏的设置,销售冠军、投行精英、正义使者合着全让她占了。
证券从业资格身边那么多人过就没一个人需要报班的,自己看看书刷题一个月左右甚至几周就过了,她那么高素质的人才竟然还要报班学习三个月?
编剧真的别太离谱,想要拍哪个行业总要找个行业内的人聊一聊吧。
因为我正经历着婚姻爱情,怀孕,父母。
我明白家人的力量,爱人的力量。
维持一个家庭靠的是一个明智的家人,爱你的丈夫,支持你的朋友。
父母永远疼自己的孩子,永远会原谅自己的孩子。
夫妻之间的相互成就,让这个家更有爱的光辉。
这部剧有很多泪点,怀孕的辛苦,父亲的中风,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婚姻生活是自己创造的,爱自己,爱家人。
时光正好,活在美好的当下。
刚看完全集。
我可以说是《老妈有喜》较早期的读者,在那之前,也看过蒋离子的《糖婚》等作品。
得知《老妈有喜》影视化,还挺为作者开心的。
我去过她之前这本书在杭州白马湖的签售,那是很多年前了。
她一直笑眯眯,看着特乐观的。
她说,作品完成了,每个读者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她也乐见这样的不同。
但我不相信,《时光正好》播出后,她还有这么乐观的心态。
这几天看了她一个专访,也有朋友去了她和编剧在杭州做的一个分享会,朋友回来后跟我聊,我俩的感觉差不多,人一旦太擅长换位思考,就要承担相应的痛苦。
蒋离子能想到,编剧不容易,剧组不容易,但她好像没想过,她写这么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也很不容易。
剧的主旨,看宣传,一直强调的是治愈,但他们没弄明白,治愈的前提是“构成伤害”。
主要人物多多少少都受了点伤,但并未深挖。
“有伤才能治愈”,这种“伤”更多的来自对人物的代入。
人物,特别是李临,一直呈现的都是一种性格、一个样子,就好像他天生就是个好老公,放弃了原著里,李临的那条成长线。
所以,观众对李临的观感,就只剩“好老公”,却很难再有深的羁绊和深的印象。
但如果按照原著的人设,李临从“甩手掌柜”成长为“好老公”,观众才会有那种“养成”感。
谈治愈,却并未深挖,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
比如李静,也就是李临的姐姐,原著里代表的一类女性,是伪空巢老人,丈夫在忙,儿子去上大学,她忙忙碌碌大半辈子,突然闲下来了,她该怎么重新定位自己?
剧里完全没交待这些,或者说交代不够,看弹幕有好多人在疑惑:大姑姐自己没家庭没孩子吗?
宣传也有点拉垮。
看了下,官抖里讨论度和热度挺高的切片中,其中就有许梦心产后抑郁相关,也有很多抖人共鸣。
借此,科普一下产后抑郁,或者做个话题,引发更多的讨论度(这样的讨论并不止于抖音,比如某瓣、某博、某红书),不行吗?
至于许梦安的儿子跟谁信,原著姓许,叫许木子,剧改成李,李言午,类似这样的问题就不说了。
让我觉得不满的是,人家原著有六十万字,剧情点密集,每个人物,哪怕是个小配角,都有自己的线,都有始有终有交代,怎么改编出来之后,是这么个叙事节奏(拖沓,甚至有几集很水)了呢?
这三分,给秦海璐和几位老演员(杜源等)的演技。
文丨璐璐日译情许家的好女婿贾浩文,对他一直哈着舔着的爱妻许梦心提出离婚了。
无论许梦心怎么认错,怎么祈求原谅,贾浩文都没有再听许梦心的。
他对妻子说:“许梦心,家和万事兴,你每天闹得鸡犬不宁,我根本就没有办法认真工作,我忙完了家里忙工作,我一刻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我知道,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但我也差不多。
为了你,为了你们家人,出钱出力,永远冲在最前面。
你的要求我尽量地去满足,可你怎么对我的?
你怎么对我家人的?
你欺负我就算了,连我妈你一起欺负。
我娶媳妇让我妈跟着受气啊!
你是你妈好闺女,我是我妈的好儿子吗?
是,你生孩子辛苦,为了让你轻松点,花那么多的钱请月嫂,你羞辱她,羞辱我,你让我们全家的脸往哪儿搁?
我太累了,真的,我太累了,我每天哈着你,哄着你,捧着你,什么都听你的,我没有尊严,我也没有脸。
日子那么长,人生又那么短,我就这么活着,我值不值得啊?
许梦心,我累不累啊?
”我受得了吗?
我不想再有这样的日子了,我想为我自己活着。
贾浩文和许梦心同甘共苦的婚姻爱情能走到现在这步,应该是他们两人都始料未及的。
因为贾浩文深爱妻子孩子,因为许梦心深知贾浩文对自己的好。
舔狗贾浩文的“舔”源于爱见过太多野心勃勃的凤凰男假借爱的由头,利用妻子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后,抛妻弃子原形毕露的男人了,而贾浩文完全不同。
当年贾浩文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原生家庭,与许梦心有妈妈疼有爸爸爱有姐姐宠的原生家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贾浩文和许梦心养成舔与仙婚姻相处模式的根源。
不爱的舔,大都有时限,时限一到,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有爱的舔,没有时限,无论何时,只要人在,爱就一直在,温暖就一直在。
很显然,贾浩文属于后者。
他爱妻子,努力赚钱满足妻子想要的一切;他爱妻子,无论妻子怎么作,怎么闹,他都能找到自洽的理由继续哈着妻子;他爱妻子,把妻子的家人当自己的家人般对待,甚至比对自己的家人还好;他爱妻子,能劝服自己妈妈忍让妻子。
贾浩文对妻子的爱与好,是无时限的,是全方位的。
一穷二白时是这样,大富大贵时依然是这样。
他不仅对妻子岳父岳母好,连对姐姐姐夫都一视同仁的好。
他对身边人的爱与好,是他身边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的。
都说“爱屋及乌”,贾浩文对许梦心全方位的爱可以说是至真至纯,不掺杂质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不累吗?
他不知道自己妈妈跟着受气吗?
他不知道长时间耽误工作,工作会出问题吗?
其实,他什么都知道,他是人,他不是超人。
他也很累,他也想休息,他也不想工作出问题,他也想成为妈妈的好儿子,可他为什么依然选择哈着,舔着,捧着妻子?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爱。
看得出来,贾浩文宁可工作出问题,宁可妈妈受委屈,都依然要宠着许梦心,就连最后闹离婚,都是为了不连累妻子孩子跟着自己受委屈。
可见他对妻子的爱有多深,他对家庭有多看重,他是一个多么有责任感又重情义的好男人。
许梦安因要不要留二胎而迷茫时,贾浩文给了姐莫大的正能力量;自己妈妈和媳妇起冲突时,贾浩文既安抚得了妈妈,也守护得住媳妇;和许梦心提离婚后,仍然能及时出现在许家重要的家宴上……这便是贾浩文和虚伪凤凰男的本质不同,三观正,懂爱,能包容自己所爱,也能承担自己选择之后的一切结果。
他的舔与宠不是盲目的,而是自知自愿的。
贾浩文是个拎得清生活,拎得清情感与人生的好男人,这样清醒的男人运气都不会差。
仙女许梦心的“仙”源于原生家庭的“宠”“恃宠而骄”这个词用在许梦心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她的作,她的闹,堪称一绝,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她的作与她的闹,就连她的父母与她的姐姐很多时候,都拿她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她是被父母和姐姐宠着长大的。
不得不说,世间很多人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度所在,过了度野蛮生长,度不够又会失之交臂。
许梦心就是因为被家人宠过了度,所以在生活中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任何“度”可言。
几次三番怀疑丈夫外面有人,即使亲眼所见是场误会,依然趾高气昂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
生产遇危险,姐姐许梦安当机立断让妹夫签字,护妹妹和孩子安全,结果却被妹妹长期埋怨。
和婆婆发生矛盾,许父劝女儿许梦心认个错,却反被女儿气成脑梗……一般人经历过这么多大事后,都会有所成长,可许梦心没有,她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依然用那种恃宠而骄的方式去为人处事,接人待物。
其实,人生万事,都有解决之策。
抑郁并不能成为毁掉自己美好生活的替罪羊。
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想法,那么这个世上是没有谁能真正了解和领悟到我们的真实需求与想法的,父母不行,伴侣也不行……所以,想让幸福离我们近点,想要幸福时光更长久,就需要我们自己洞察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和身边对的人说出自己,说明白自己,这才是收获幸福的本源。
就像许梦心,在抑郁前,搞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然后和丈夫贾浩文说出自己心底真正的需求。
就算这个需求一时无法得到认同,也可以换思维换角度换方式进行多次沟通和交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作与闹,让另一半越来越搞不懂你要什么,要干什么,进而只能做出一些让你无感且无奈的举动。
仙女许梦心的无度,让她一度失去自己,失去幸福美满家庭。
可同为仙女的许母却收获了和许梦心截然相反的结果,为什么?
因为许母的仙中有度,她能换位思考,她会心疼老公,她会顾及丈夫的种种感受,而许梦心却没有。
这就是宠与度的不同。
别让“宠”成为你追求幸福生活道路上的绊脚石。
舔狗贾浩文和仙女许梦心的婚姻闹剧,三观太正!
贾浩文因破产和许梦心提出离婚,许梦心因破产再度和贾浩文同甘共苦。
贾浩文的舔,赢得了观众万千掌声与宠爱;许梦心的作,赢得了观众万千谩骂与鄙视,劝分劝离的人不胜枚举。
可如果不是破产,我想贾浩文也不会提出离婚,因为他深爱许梦心和两个孩子。
如果不是作过头,我想许梦心也不会去求贾浩文原谅,她从来没想过真和贾浩文离婚,因为她深知贾浩文对她的好与爱。
人无完人,没人是尽善尽美的。
无论单身,已婚,婚内,还是婚外,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让我们制造出更多问题的,而是为了助力我们慢慢成长的。
所以,面对问题,带着善与爱去解决就好,不要为了一口气,制造出更多问题。
就像贾浩文始终带着爱与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没有简单粗暴地靠解散婚姻制造更多问题,这才是一个成熟的已婚男人该有的三观,这才是一个已婚男人该有的觉悟,这才是一个已婚男人该有的温度。
我在贾浩文和许梦心的舔狗和仙女的闹剧婚姻里,看到了婚姻该有的模样。
那就是无论男女双方有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东西,都要带着爱与善去面对去解决去发现,进而让彼此都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就算分开,也依然可以温暖彼此,这才是婚姻与家庭的本质所在,这才是最正的三观!
家庭剧我妈是头号粉丝,但每次都是她在看,我玩手机陪伴,这部剧是第一部我俩都看上头了的,危机刚起就被爱意冲淡,没有糟心的剧情就是舒坦哈~随便聊聊我的观感,我感觉这部剧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人情味儿>困难劲儿。
第一个家庭中,许梦安步入中年,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堆贷款等着还的日子,这时候她却突然发现老公李临失业了,不仅失业,对方还想悄悄地找到工作再来个先斩后奏,我本以为许梦安发现对方隐瞒不报怎么也得吵一架,没想到她没有任何指责,只有掏心掏肺的理解和支持,一场困难,结局却是一家人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面对危机。
李临也是同款贴心,在许安心事业不顺利的时候,他也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和情绪疏导,他们这个小家庭的相处模式让“家人”这个词的意义更具像化了。
第二个家庭中,许梦心正是怀二胎的敏感时期,又碰上孩子的上学问题,情绪不稳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老公老贾却格外体贴照顾,随时随地撑腰,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光这一点就已经打败了市面上80%的男人好么!
不仅如此,财力上也少不了安慰,动不动就帮着清空购物车的小操作让我羡慕得眼红,谁说有钱人的生活只能拍离婚出轨,宠妻疼老婆的戏码才是我忙碌了一天更想看到的
第三个家庭中,陈婉真面临的中年困境是婚姻黯然失色,多年家庭妇女的生活让她的工作道路一片迷茫。
但虽然男人靠不住,好姐们儿却可以靠得住,许梦安对她提供了绝对给力的支持和帮助,动用关系拉自家公司的hr入局轻轻松松,俩闺蜜替婉真培训面试技巧倾尽全力,女人们的友情就是最棒的!
婉真顺利入职新公司并立马被赏识,告诉我们即使人到中年发现走错了路,按暂停键换个方向也来得及。
说到底,许梦安和许梦心这一大家的戏份是我最爱看,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样子充满了烟火气和真实感,有父母为子女的骄傲忍不住炫耀,更有不管孩子多大父母依旧会担心、操心,面对梦安家的困难,父亲的一张银行卡递出了家里人对她的爱,而看似没心没肺的梦心也用最掏心窝子的话给予了姐姐最大的安慰,还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和面子,只会在她回家的时候把后备箱塞满礼物,这一家人用笨拙的行动和简单的话语来表达着家人之间对彼此的爱,如此真实又美好
家庭剧少不了对矛盾的刻画和困境的展现,但懂得把沉重的话题用更柔和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很难得了,现行社会大家总是不缺“焦虑”,能在剧里感受到焦虑被抚平,感同身受的危机被化解,那才是真正的共鸣和感动,已经有点爱上这部剧了,剩下的打算陪我妈追完。
一口气追评更新,出乎意料的有点儿意思。
本来以为这部剧会是聚焦于中年女性的职场剧,却被许家温馨的家庭氛围狠狠吸引,这不是许家,这分明是我的梦中情家!
先说云阶的小家:“强势的老妈,体贴的老爸,古灵精怪的她”许梦安有着果决高效的办事风格,也有一颗柔软的心,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形象。
在职场雷厉风行的她,跟老公谈心的时候也会想要一个抱抱;听闻女儿被表白,她并不会因为担心孩子早恋而如临大敌,反而安慰道“说明我闺女优秀”;发现丈夫失业,会及时宽慰+提出解决方案,削减开支或卖车都是理智的选择。
而李临是另一种层面的让人心动,温和的性格下是坚韧的内心,对妻子体贴,对孩子关爱,完全是金牌丈夫的模版。
失业后依旧努力扛起家庭的重任,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四处求机会,在家也会承担起做饭、打扫、接送孩子的任务,没有怨天尤人,更多是乐观和负责的心态。
他俩善解人意的基因十分强大,女儿李云阶年纪虽小但心思活络,能快速察觉出家庭的变故,及时点破真相安慰爸妈,作为家庭一份子想要一起承担问题的态度看得我都感动了,为了节省开支甚至主动提出停了钢琴课,还搬出中考任务重为借口,在减轻家庭负担的道路上巧妙地照顾到了父母的愧疚之心。
一个不大的房子,却充满了家的温暖,没有撕逼争吵、没有出轨劈腿、没有早恋厌学,这个小家就是我梦想中家最好的样子!
越过小家,以许父许母为首的大家庭更诠释了何为亲情。
“矫情”妹妹和“好面”姐姐的组合碰撞十分真实。
许梦心日常吐槽许梦安,“早更”等损话张口就来,许梦安也会戏称许梦心自恋,亲姐妹互相调侃的态度熟稔和善,满满代入感。
而作为小姨的许梦心更是毫无架子,知道云阶被示爱的事儿后会传授自己当校花的经验,句句在理,既有当长辈的靠谱又有闺蜜般的亲切。
现实中的亲人不就是这样吗?
言语上占你便宜,生活里却生怕你吃亏。
“找我借钱没利息,装修钱我给你掏了”“小姨给你换个新电脑、新手机,屏幕可大了”,每一句都是浓浓的关心和爱意啊!
不仅是晚辈之间,父母的爱更无怨无悔。
当许父在超市发现女婿的异常时没有戳破,而是打个圆场挽回了李临的面子;下棋时许父语重心长地说出“一个姑爷半拉儿,但是我拿你当一个儿子看”,虽无血缘关系,情却胜似父子;知道李临失业后,许父会拉着老伴商量措辞,只为在不伤害李临自尊的前提下,鼓励他向前看。
而许父悄悄给许梦安塞银行卡更是泪点暴击,“你多大都是爹妈的孩子”和蔼又真心,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全都在行动中了。
总之,追到现在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暖心真实,合格的父母永远是孩子们坚实的后盾,健康的家庭环境会培育出健康的亲情关系,家庭氛围真实能共情,演员表演自然且真挚,没有姐妹反目、没有长辈偏心,塑造梦中情家这部剧是认真的!
有点高开低走了
国产编剧能想象出来最大的中年危机窘迫,就是新买的江景大平层没钱装修,早晨起来跟大妈一起抢打折鸡蛋了吧。
没想到还能看到:为了照顾住院老爹决定打掉二胎并自我感动,这样感动中国的剧情
女主一家都是我的理想家人……尤其是那个姐控妹妹,希望我妹妹以后也能这么对我……
什么破剧,三观崩坏。一天没事儿净作,现实生活什么样子你们编剧是真不知道吗?弃,拉低智商
左小青为什么能这么美
颠的!我是发癫了看这片,没什么好说的,给编剧送座女德牌坊吧!滚滚滚!!!其实我一度觉得是近期最好时装剧来着,没一位大咖,但是有中年失业送快递的爸爸,和被女儿气到中风努力做复健的姥爷,视角挺新颖的,败笔就是左小青那条线。前期离婚啥都靠自己的大女人,靠学弟暧昧对象刷脸进投行,暖男医生奶狗,爹味投行上司,上市公司老总前夫都爱她,最后据说嫁给了自己的老板,还标榜独立大女主,不要太离谱。隔壁韩剧医生车恩淑就没刷脸,实打实考进去,做实习生。把这种虚假的“中年玛丽苏”标榜成“独立大女主”其实更虚伪。人均二孩,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确实很符合核心价值观,怪不得是浙江重点项目!
保剑锋真帅啊,太爱看许梦心的家庭线和事业线了,搞笑又温馨!
无功无过,类似主线副线的剧集已经有过不少了,也没什么创新
越看越觉得秦海璐就是天选许梦安,撒得了娇,掌得了事,既可爱又有威慑力,匹配度max
经典式的家庭温馨,幽默以及绕不开的情感纠葛,算是一部不错的好剧
上天赐我一个老贾吧
演技都在线 也能反应一些现实问题,接地气
都很好的基调与磨皮滤镜一样浮在现实之上,写中年困境不够深刻,小矛盾刻意制造,大矛盾一笔带过,情感渲染过度而缺少生活厚度。
忽略轻视贬损男性是现在文艺作品的通病。
温情但世界上没这些男人
神金。。。
剧情没那么虚浮,演员路人缘都蛮不错的,基本盘是稳了,轻松下饭。
“你抱抱我吧”真是一点都抗拒不了女强人软弱下来的样子,许梦安和李临的一个拥抱直接让我露出姨母笑了
看了十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弃了。刚开始几集还凑合,夫妻一方中年失业一方工作压力大又意外怀二胎,父亲中风,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中年生活。但剧情越演越注水严重,40集压缩到20集可能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