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也是奔着EP来看的这部电影,可能有很多人都觉得剧情很老套,但是我觉得老套才说明这是生活中会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才更加贴近观众。
整部电影看下来,发展地平静自然,但也同样让人有所共鸣和思考。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境遇和困难,年轻的时候渴望自由,渴望个性的释放,但是为了保持那个“真实”的自我,为了确保今后人生的发展,不得不压抑自己。
中年的时候,可能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做着同样的事,可能已经经历过大起大落,可能失去过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但是都已经习惯,不愿意接受外界的“问候”。
这时候总需要来自外界的助力,而这也不外乎是亲人、爱人和朋友。
smart people 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得很好的成功典范,但可能有时候我们只专注于做自己而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而这总是会带来误解和伤害。
生活和家庭都是需要经营的,有时候我们需要丢弃熟悉的自己,用全新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只要选择正确的方式,那对于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世界都是最好的。
中年男子劳伦斯是一名教授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老师,他心地很善良,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尖酸刻薄,专横暴躁。
妻子去世后,他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
因为他的臭脾气,儿子跟他变得越加疏远,女儿也整天闷闷不乐。
劳伦斯对此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
直到他爱上了自己以前的学生珍妮特,终于被迫开始改变自己,卸掉所有的伪装,以求得到自己心爱的人。
关于好电影,我一直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凡是能让你在影片结束,演员表向上滚动时长吁一口气,轻叹一声的电影,都称得上是好片子。
这么说来,《聪明人》应该算是好电影——虽然情节其实很老套:不关心别人,不善人际交往的中年丧偶教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感觉,与家人也终于能和睦相处云云。
即使是像《聪明人》这样的独立小制作,美国电影在故事情节也往往上不如欧洲电影那么独特,大部分都在一个圈圈一个调调里转悠,立意和独创是落了下风,不过好处是以生活细节取胜,至少能拍得很舒服,不像欧洲的此类电影,好则极好,差则不知所云。
本片的一大看点是表演:丹尼斯•奎德演的教授木讷、沉郁,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
他沉醉在自己的学术幻想里,希望子女跟自己一样做个“聪明人”——其实就是过于理性的厌世者。
他和当年崇拜他的女学生第一次约会,只顾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连对方家乡是哪儿,有何爱好都不想去了解。
他其实是在拒绝接受爱,拒绝敞开心扉。
自私、愤世嫉俗、傲慢成了他的保护色。
萨拉•杰西卡•帕克演的医生没有她在《欲望都市》那种片子里的明星气,很温柔,很小心,虽然相貌有些老,倒是更增加了一种真切的魅力,看到她和教授上床之后,毫无缘由地谎称要回医院加班,忽然就让你有种“欲说还休”的感慨。
是怕是爱,这滋味怎说得清?
托马斯•海登•丘奇饰演教授“领养的兄弟”,也相当出彩。
这种局外人、彻底的loser(或者流浪汉/弱智/残疾……)角色,往往显得过于刻意,而且总要来点大智若愚来反衬其超凡之处,托马斯则把他处理得很可信。
当然我感觉最好的还是艾伦•佩奇,虽然她的角色都有些接近(形象所限吧),但真的举手投足都是戏,动作眼神台词都非常到位,而且收放自如,毫不做作。
艾伦有种冷眼看世情的气质,在这个年纪的女演员中简直是无人能及。
看看本片中她在酒吧喝醉,并吻了她“领养的叔叔”一场戏,你就能知道什么叫细腻传神的表演了——虽然本片还不算她最出色的表演。
我喜欢艾伦•佩奇的长相,甚至喜欢她这个年纪就有的说话时的抬头纹和嘴边的笑纹,尤其喜欢她的眼睛和眼神,非常聪颖非常清澈,又有点深藏的孤独和冷漠。
导演是个新人,所以感觉上控制力有点不够,也许是想避免一些俗套,片子拍得不那么痛快,有种未到即止的感觉,没能把观众的情绪感觉带到高潮,剧情也有点散乱。
与同类的影片相比,没有《杯酒人生》那么亮丽明快,又不如《鱿鱼与鲸》那么黑色精致,不过能让人看过之后“掩卷长太息”,总是好的。
这是个奇怪的名字,聪明人?
自作聪明的人?
还是?
电影从来都教会我一些东西,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在我理解范围之外的,比方说这部片子sideway~中年危机。
Ellen还是演了一个早熟的女孩,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不满,努力离开这个家,这个城市,这个她认为困住了自己的套子。
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喜欢一个人。
可怜的女孩子。
大学教授就没有试过从自己可悲的生活里走出来,妻子死了以后,自暴自弃,不认真教学,记不住同学的名字,不认真的品审学生的作品。
其实生活的一切转折点就是在那个领养的哥哥出现以后开始改变——同性恋倾向的艺术家。
当一家人都在逃避现实时候,命运从一次不道德行为开始改变。
教授开始了新的关系,依然绝望;Ellen也慢慢适应这生活里面多个“叔叔“;Chuck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一下子都乱套的时候,家中的新成员貌似成为了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教授有了新的儿子,Ellen开始接受爸爸的新恋情~一群聪明人开始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很难得,但是未来会走向哪里呢?
谁也不知道,人生是个旅程,无论你到达了那个位子其实我们永远都要不断的努力。
妈妈小时候的说教现在显得一切都很有道理~
最近看了很多电影,《SmartPeople》是其中一部,它的海报使我误会了该片的导演和《AboutSchmidt》、《Sideway》是同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Producer才是同一人,导演却是NoamMurro。
《SmartPeople》算是不错的电影,讲述人的转变,拥有高IQ的人有时却只有低的EQ, 究竟何谓 “Smart”呢?
相信很难准确定义,在生活上那就要看角度与立场和你所选择信念的需要了,但该片也告诉了我们,有时穷则变啦!
但《SmartPeople》比不上Alexander Payne作导演的《About Schmidt》、《Sideway》,我更喜欢《AboutSchmidt》,讲述一个退休老人的故事,我无法理解那种莫名的代入感,也许我心态太老了(哈哈,还是多看《功夫熊猫》、《长江七号》等开心的电影好了!
)!
看《AboutSchmidt》的时候我还在英国读书,记忆中我看了两次,还保留着旧戏票,记得那时通常一个人看电影,该片使我相当感慨,也许是因为寂寞的骚扰吧?!
电影的第一场戏我已经很深刻,一个老人提着公事包等着时钟的秒针指向下班的时间,原因那一次是他最后的一次下班了。
退休宴里面,他好像显的格格不入,那感觉我也经常有,另外到今天我也清楚记得片中接二连三的小情节:老人太太的突然离去;领养非洲儿童;驾车一个人旅游;为死去的太太买小人等等。
沙特说:“他人就是地狱!
”,像存在主义者提倡的尝试摆脱有约束而且完成自我是相当困难的,特别在具有种种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国社会,虽然别人是为你着想,偏偏有时真的他人就是地狱,可是社会教我们必须要面对!
《AboutSchmidt》吐露人生除了要面对他人,而且要面对种种无奈:死亡、衰老、时间、过去和未来等等,如果我们消极地逃避也许只能像片中太太死去、女儿出嫁的中老人一样生活一片混乱,连家也乱七八糟,不如跳上车去来一次心灵的旅行。
电影中的非洲儿童告诉无病呻吟的城市人其实身在福中不知福,世界上多少人连温饱还没有解决,当然这样不完全怪城市人因为他出生的环境是无法挑选,我们只能作对比,我们还可以与其他人作对比,老人女儿下嫁的家庭仿佛很懂得享受当下就是很好的对比。
这两个对比至少可以告诉我们,有时要知道拥有非洲儿童渴望拥有的基本生存和简单快乐是一种幸福,有时要学习那家人一样及时行乐,因为人生的无奈告诉,你越执着越无奈,就像片尾老人读完那个非洲儿童寄给他的感谢信而且不知所措地低吟一样无奈……也许由于个人的理由我比较喜欢《AboutSchmidt》,但《Sideway》的故事结构、流畅度却比《AboutSchmidt》好,该片更以红酒作为符号,通过一个执着的老师和一个放荡的演员对信念、爱情、性等等的不同表现作对比,来说明人生,该片我也看了两次,对白深刻,情节活泼,我最难忘的是主角知道自己老婆重婚后打开一瓶红冲向葡萄园,一边跑一边狂喝的情节!
我想可怜的家伙,原来酒是给可怜的家伙的!
哎!
这三部电影能够在当时特效片泛滥的时候出现,已经是很难得了,《AboutSchmidt》的深刻程度和《Sideway》在谈人生时不忘幽默幽默一下观众,更是难得!
如果这是本书,我会以这句话开头,我曾经认识一个男人,我是他的,他是我的,一切清晰明朗,却又错综复杂,我不知道用何词,来描述我的心情···不要发脾气,心平气和接受周围事物原来的样子我选择
Everyone in the movie is damaged, just like everyone who is watching it.The professor lived in his imagined world. Everything in the real world either bored him or disappointed him. Well it is acceptable that his handling of the Victorian Classics could be idiocratic and uncomfortable to follow, his bizzare stickness to his past wife draws my question. If the Wesley hottie hadn't died, would the couple actually get along? As intelligent as he was, he failed to notice he was ruining his daughter's life. She was intelligent. Her sharp tongue(clearly representing a sharp mind) easily impressed everyone, besides Stanford. And she was the one who gave her father's yet-to-be-published book the sensational title and she knew which publisher would actually buy the manuscript when the father himself was turned down and disappointed by "everyone". In the deleted scenes, she even worked on the manuscript as a co-author.She was obviously following her father's path, in the good sense as well as the bad one, just way too intense. Although a teenager, she acted like a 40-yr-old lady (or too Victorian should I say?). She also snored at her peers and her brother, a blood brother in her case instead of an adopted brother as in her father's. Her sudden feelings for her uncle just led me to think her father was more than a role model for her. And that was confirmed by her unmindfulness about her mother's clothes and her confrontations with daddy's doctor girlfriend.The adopted brother accepted being a "loser" and thought he "should be gay". The doctor was insecure and emotionally miserable as well. Her only close friend was her gay colleague.I am glad things started to work out at the end, when they finally realized a happy life couldn't be achieved through being isolated.More educated, more isolated and more miserable.That's the much-neglected vicious cycle this movie managed to bring attention to.
之前《看电影》里面有推荐的片子,《看电影》这本杂志也是好几年前看的了,最近逛逛片库刚好有,想看看Ellen Page演的片子,在她的大热话题之作Juno之后就只看过她和德鲁的滑板少女了,算来也有两三年了吧。
Ellen Page总是演着一些比较边缘的人物,无疑都是个性的、叛逆的少女,清新、老练、天资甚高、内心有自己体系严密的小世界,也好像是那些看上去似乎有机的不得了,却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突然一击,显露出生活的破绽。
她总是在这类片子里轻车熟路的演着怪咔的角色,肆无忌惮的表现对于现实世界的抗拒,但你总会轻易的原谅她,毕竟她有一张美丽的脸,而你不过是个坐下来的观众罢了。
很长时间没有去电影院,电影都是在网上看的,感觉这个正版的网站快要挂了,片子那么少,口味也很杂,完全没有挑挑拣拣的乐趣。
点了《二次曝光》,看到范冰冰刚杀完人还是会回家搂着男友的时候就果断点了X,没有耐心去管她之后怎么一步步崩溃了,娱乐新闻太多我容易人戏不分,带入感实在是太强了一些。
和《危险关系》的章子怡没有《丑闻》里的全度妍耐看一样。
反倒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更容易提起我的兴趣,这部《聪明人》会让我想到《阳光小美女》,同样是怪咔一家,有一个价值观差异超大的入侵者和高潮推动力(《阳》是爷爷,这部剧是他的怪咔叔叔),不过这部剧里Ellen Page年纪足够和怪咔叔叔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戏 (这句话怎么显得我三观扭曲呢),我只是想说戏剧的张力可以足够的爆发,小萝莉的天真无辜也还是衬托作用啊。
男主人丧偶多年,家中有一个在执教的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儿子和高考在即的女儿,在男主的一次违章事故后遇到曾是自己的学生漂亮医生,又因为自己违章无法开车,父母收养的弟弟因生活潦倒欲以担任司机前来投靠自此新的生活就此展开。
故事说的不紧不慢,也因为细节颇足,看上去饶有趣味。
在聪明人的世界里看他们如何傲慢偏执如何在自己搭建的怪圈中陷入窘境,又如何一点点改变将自己的生活摆回正轨。
很久没有看细水流长的电影了,换了两个片之后选到这个片子,看完很满意,也因为很久不写东西,权当很多想法的一点发泄。
typical Sarah Jessica Parker film...she is always like that.typical storyline. middle aged man coming out of the shelli don't like the daughter (ellen page??). playing cool and angry and i don't like this type of person. shallowgood music.
真实,平淡却让人感动。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I like it, it's a great film just like American Beauty.
剧情片,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好像一杯茶,缓缓流到心里,但音乐配的很赞。
有ellen才给三星
好平淡啊
中年大叔的情商教育片。
在彩虹尽头的某处有你追寻的幸福
原声太美舍不得打三星 =_= Gay弟出乎意料是个very nice person~囧b 女医生最后的“点题”值得思考。
沖著演員看的。電影沒有打動我。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在片尾字幕里又看到这本书,忽然我感觉我做的真的没错,而且很伟大。
还行就是还行
2008-8-30 BDrip
剧情很沉闷,有几次实在觉的无聊看不下去了,但演员不错
托马斯叔叔最有趣,其他都很平淡,实在受不了帕克阿姨那张马脸和一成不变的龟毛
好久没有看完只想说一句wtf的电影了。。。
xzd 萨拉•杰西卡•帕克
Adoption Brother的红色连体睡衣...
一个字:闷
平凡的小温暖
插根鸡毛当凤凰
Don't forget,i'm sorry,i luv u.
s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