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并不是在影院中欣赏这部二次元“圣经” 反而是拖了许久才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
京紫外传是TV版剧情的承接,但和主线关系不大,但还是不推荐没看过TV版来看外传,这样很难体会到薇尔莉特·伊芙加登的感情,难以深入明白她和伊莎贝拉为何相似,只有了解了薇尔莉特的生世 经历,才更能明白她对心爱之人少佐的感情。
外传中也会有很多细节来照应TV版剧情和薇尔莉特的“爱”。
温柔却空洞的评价并非无的放矢,剧情有点单一,的确感动,但又有所欠缺,毕竟是京阿尼复苏的第一部作品,京阿尼还是贯彻了“爱”的主题,京阿尼也传述于我们烈火是焚不尽“爱”的。
配乐作画的顶尖水平大大弥补了剧情的欠缺,湛蓝的天空,云彩点缀在蓝色的幕布上缓缓舒展;
海面水波荡漾,飞溅的水花缓缓滚动,一道道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明亮;翱翔的海鸟斜掠,营造身临其境真实感;
细致作画光斑照射过树荫,整片树林映入眼帘,在光影的渲染下生机盎然……画面效果一再秉承了京阿尼的魅力。
薇尔莉特受到王室委托,担任王室女儿伊莎贝拉的教育员,伊莎贝拉在这个与牢笼般的贵族女校中学习,她的举止并不像薇尔莉特般端庄文雅,Violet在委托的三个月中像一个骑士般守护在伊莎贝拉旁,帮助她成为一个真正的王室千金。
起初,伊莎贝拉与他人难以相处,拒绝与别人靠得太近,当她知晓了薇妹的身世后,才一步步敞开了心扉,与Violet成为了“好朋友”。
委托结束
与薇尔莉特告别在王室没有找上她之前,伊莎贝拉曾过的“穷苦”,即使如此,她还是过的自由。
当她看到没人要的女孩时,伊莎贝拉没有抛弃她,反而决定将女孩收作妹妹。
这是复仇,我只能这样勉强活着,本来这孩子也会同样不幸,但是,我偏要让她获得幸福。
一无所有的我,要让她获得选择未来的权力。
当王室找上她时,伊莎贝拉明白,她只凭自己是给不了泰勒幸福的。
于是被迫与泰勒分离,天各一方,无法见面。
伊莎贝拉的感情
伊莎贝拉留下了艾米·巴特莱特这个名字,这也是仅属于泰勒·巴特莱特一人的名字。
薇尔莉特她的单纯、纯粹有着治愈他人的能力。
伊莎贝拉向往着自由,她向往着薇尔莉特那般想去哪就去哪如同鸟儿一样的生活,当看见翱翔于天空的鸟儿,她的一举一动总会将渴望自由却难以自由的压抑悄然流露。
“幸福”与TV版不同,外传着手点并不是完全在“爱”与自动手记人偶之上,还描述了邮递员与“幸福”。
当贝内迪克特问泰勒为什么想成为邮递员,泰勒答道:因为邮递员给大家送去的,就是幸福。
三年前,贝内迪克特将艾米和薇尔莉特的信送到了泰勒手中。
贝内迪克特因此她始终铭记着姐姐艾米,这封简单的信,给泰勒带来了幸福。
这个“魔法咒语”让这份沉重的幸福,不会消散。
所以泰勒向往成为一名邮递员,亲手将信件传达到艾米手中,为他人,为艾米,也为自己传递幸福。
贝内迪克特也曾在薇尔莉特拜托他将信送到完全不知信息的伊莎贝拉那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哪封信,是不需要送达的。
这也与TV版4.5话中那位老邮递员与薇尔莉特说的一样。
这也便是贝内迪克特接下这个困难任务的原因。
在信件送达后,亲眼见证了伊莎贝拉(艾米)收到信后的感动,她在这封信中的到了许久未出现的幸福。
于是贝内迪克特在返回时才以泰勒的这句话来回应她,也是再次提及邮递员所凸显的主题——“希望”
片尾茅原实里演唱的《エイミー》,制作staff的名字一个个出现,有的人已经不在了,他们将爱表达在这部作品中,传达到我们身上,这份爱永远不会消散。
而京都动画也会如同薇尔莉特一样,在经历惨痛的伤痛、失去后,仍在用动画继续传递平凡的美好。
这部电影在国内没什么宣传,大概票房也排不上榜,但毋庸置疑非常优秀观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但有些人双标也太严重了,很气。
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受损的永远是下面的人。
政治观影很牛气嘛,还专门建新号来喷的。
画面一直是强项,配乐也很大气甚至有种恍惚在看音乐剧的感觉。
我很喜欢这种主角只是像观众一样平淡地参与剧情发展就像tv版或者古剑、仙剑一样通过一个个他人的小故事来让主角成长,而不是一切重心就围绕主角 什么都给主角服务。
看不少评论说过于平淡,我觉得是没有认真看的,实际上每一个泪点都很紧凑。
也有很多细节,比如飞鸟出现都在象征自由 向天伸手是象征抓住幸福。
我觉得问题就一个,太过优秀的音画和感人点,让反战主题被人遗忘。
如果不是那场战争多少心酸的故事不会发生,和平时期的经济 科技发展有多快。
剧透预警本来这孩子也会像我一样不幸,但我偏要让她获得自由选择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复仇。
这是艾米对这个世道的复仇,她也做到了。
但她的生活确实也一直没有热情和希望,一直活在过去里,在学院里的朋友后面没有提及,估计也是两人联系不多了。
一直关在伯爵公馆里,淑女学院里,就像一开始说的 囚笼。
而泰勒则拥有了自由成为邮差,或许剧场版里泰勒长大真正当邮差两人会再见吧。
第一次电影买错票,送朋友也没送出去,最后放到了网上给有缘人,也不知道最后有人去看没有,希望它能像剧中的信件一样把感动和幸福传递出去吧
希望温暖与真情能够永世长存。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没有看过之前的番,所以说实话看睡着了,但自从看过番来补剧场版后,让人心中真的很温暖。
电影中的画面一如既往的,难以用语言形容地美,真的几乎可以做到每帧都能当作壁纸。
剧情不曲折,或许也的确像这种平平淡淡的,才更能展现平凡的温情,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细腻与善良,他们可能并不完美,但都有着善良的一面,并始终以善良之面待人。
紫罗兰永世长存
伟大的动画,就是抹去了时间的刻度,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始终完成了陪伴这两个字。
写在最前面的科普: 这部外传是发生在TV之后的故事,下承剧场版,外传和剧场版是两部不同的作品。
由于“外传”性质,这部剧场版对于粉丝和新人都很友好。
故事的时间线发生在动画第六集之后。
TV讲述了 作为“战争机器”长大的女主人公薇尔莉特·伊芙加登,在战争中失去双臂,并与收养她的少佐分离,在装上义肢后,成为邮政公司一名从事代写书信工作的 “自动手记人偶”。
在车马缓慢、只能以信件传递感情的年代里,“自动手记人偶”通过与委托人接触交流,代写书信,以优美准确的文字传递着人们最为真挚的感情。
作为守护重要之物的交换,我卖掉了我的未来。
仅允许贵族子女就读的女学园。
对于与父亲交换了“契约”的伊莎贝拉·约克而言,这个绽放着白色山茶花的美丽地方,简直就是牢狱……在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的伊莎贝拉面前,出现了是被雇来当女仆及教育员的薇尔莉特·伊芙加登。
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账号密码,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观看之后,打算为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锦上添花。
作为一个曾经被紫罗兰的温柔救赎的人,只能在心中无数遍地默念:谢谢款待。
整部外传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讲述的是薇尔莉特被邀请给就读于贵族女子学院的伪贵族伊莎贝拉·约克当女仆而实际上是教学各种礼节的老师的故事。
约克之前生活在贫民窟一样的地方,靠着小偷小摸来养活自己,而那时的她名字还不叫约克,而是叫做艾米。
(没错,是小学时候英语书上的那个艾米,所以我对这个名字很不感冒......)而在某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她将偷来的东西换成生活费后,却意外在街上发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小女孩。
在这样的年代,这也在意料之中。
自己虽然生活拮据得过分,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收养这个孩子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妹妹,取名为泰勒。
(没错是高数泰勒展开式的泰勒)两人相依为命。
这是一场充满温柔与决意的“复仇”,因为自己早已一无所有,叛逆的她便发誓要让妹妹在这个残酷世界中获得幸福。
虽然屋子肮脏不堪,但却依旧保留着最为纯净的东西。
后来的某一天,屋子突然闯进来一群人,说她是贵族的女儿,为了妹妹能活下去并得到好的照顾,她不得不成为了笼中之鸟,卖掉了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个贵族,她被送去就读贵族的女子学院,而就读这一学院的,今后不是名声显赫的权贵便是被送去通婚,她是后者。
这一段是以插叙的形式讲述的,真实的主线从薇尔莉特与约克之间的矛盾开始。
约克的心困于囚笼,对自由的薇尔莉特怀着羡慕与嫉妒,二人也因此有一层壁垒。
而薇尔莉特出色的礼节与无微不至的照顾总能为她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甚至被学生们成为“骑士公主”。
二人逐渐相互了解,约克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打开心中的囚笼,而薇尔莉特也收获了真挚的情感。
情感对于薇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宝物,还记得看TV剧的时候那个哭着喊着我想知道什么是爱的少女,而今对爱已经有更多的理解了吧。
骑士公主由此得名
参加最终的舞会后,二人离别并成为了朋友后半部分围绕着被送往收养院的妹妹泰勒展开(被高数支配的恐惧),泰勒从收养院逃离后找到了薇尔莉特,并成为了C.H.邮政公司的一名邮递员,并最终在另一名员工的帮助下找到了姐姐并在薇的帮助下写了给约克的信件的故事。
(这部分的剧情好像没什么聊的呢,欢迎补充)为什么要分两部分分开写呢,因为我认为,这两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有着细微的差别。
前半部分体现的是自动手记人偶被赋予的特殊意义,同时注重引发对珍视之物的思考。
与此同时从小不幸的女主一定要让捡来的妹妹获得幸福,让她有对未来选择的权利,这是一场对社会的复仇。
而薇表现出来的温柔,礼节,无疑给自动手记人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但是我认为外传赋予的核心思想,并不同于TV剧中侧重对自动书记人偶赋予对感情的理解,这在上半部分约克与薇的剧情中有些许的体现,但是没有那么浓墨重彩,反而对后半部分的邮递员职业赋予了非常浓厚的感情:承载着别人的幸福(没有哪封信,是不需要被送到的)。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着重画风而剧情其后的人。
整个电影最最最重要的,也是该电影的制作公司京阿尼的拿手好戏:精美的画面与画风。
京阿尼在这方面是当仁不让的业界顶尖,而《紫罗兰永恒花园》在上映时除了依靠感人的故事之外也同样靠着精美的画风而出名。
而镜头的把控也极为精妙,宛如电影般拍摄的手法,在很多细节中都有着表现。
运动时的镜头抖动,为了凸显任务身高差时仰视与俯视的镜头,最后一舞时镜头的跟拍,还有围绕人物和环境的环绕全景拍摄,让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只是一部动画啊。
来欣赏一下吧:
精美画面
精美画面
精美画面
精美画面
精美画面
镜头的转换在图片中体会不出来,需要亲自感受哦与这样精美的画风所匹配的,是如在水波中迷失方向的落叶般流转在每一帧画面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人物的主观情绪是所有文学作品中密不可分的,外传的薇多了些少女的柔弱,在不睡觉守护了身体不舒服的约克一夜后也会打哈欠(我心都化了啊),与以前相比依旧继承了死板,但不能说不知变通,有时也有对约克之前的误会闹闹小脾气般的反击(脸上没有表情),再到后来的剧情中甚至有在求朋友帮泰勒找姐姐时配合社长落井下石的一点小调皮,薇尔莉特的温柔,与周围的人密不可分。
而约克的温柔,在提起妹妹泰勒时被完全体现了出来,语气,哭泣的神情,还有和薇冰释前嫌,得知其他的贵族并不是看重身份与她做朋友的时候通过语言,通过神态与肢体动作凸显出来。
电影中优美的句子有很多,例如贯穿了整部外传的核心语句,是艾米写给妹妹的信:“这句话是守护你的魔法咒语,艾米,只要呼唤这个名字”。
听好,泰勒。
从今以后,不会有人再叫我艾米了。
因为爱你,我放弃了这个名字。
只要像施魔法一样呼唤这个名字,我让你获得幸福的愿望,就永远,不会消失。
还有例如:没有哪封信,是不需要被送到的,邮递员给人们送去的,是幸福.....等等,这些话语都穿插在适宜的场景和剧情中,能强烈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偷偷说一句我泪目了两次)。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有着精美的场景与文化底蕴做铺垫,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做合适的穿插。
剧中的花开花落,斗转星移,车来车往,没有一帧画面是糊弄过去的,电影中有大量延时摄影镜头的特写,同时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会穿插进预示着感情的景物,如二人起舞时铃兰花的镜头,铃兰花的花语是 “再回来的幸福” 。
背景音乐恰到好处,虽然大多数沿用了TV剧的BGM,但依旧新增了许多非常好听的音乐,印象最深刻的是被抛弃的泰勒用脏兮兮的小手牵住艾米的几根指头的时候突然穿插进的BGM,包含着这个世界的恐怖,但又洋溢着希望,老夫的心又化了。
姐妹并未相见,泰勒躲在花丛中看着姐姐
而姐姐,在收到信后呼唤着泰勒听好,泰勒。
从今以后,不会有人再叫我艾米了。
因为爱你,我放弃了这个名字。
只要像施魔法一样呼唤这个名字,我让你获得幸福的愿望,就永远,不会消失。
“这句话是守护你的魔法咒语,艾米,只要呼唤这个名字”。
而泰勒这个名字,这是对姐姐约克的救赎,也是她排遣寂寞的魔法。
这是一句妙不可言的魔法“咒语”,哪怕两人天各一方,只要呼唤各自的名字,就能使寂寞与彷徨烟消云散,她们的祈愿与羁绊亦会永不消逝... 我与京紫的故事高三的时候,京紫是我看向未来,对未来包含期待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裁剪了一张薇尔莉特的明信片,小心翼翼的用包书纸将其包起来,用胶将它贴在我的课桌左上角,明信片的背面还写了一句话,这句话,现在我已经忘了。
如果有人会将这张明信片揭起来,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去温暖一个人,给他前进的动力。
京紫陪我度过了无数个开心的、伤心的日日夜夜,在温暖我的同时,也给我提供了更好的审美。
这句话只能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谢谢款待。
该片完成于2019年7月17日,而在第二天, 京阿尼却遭遇了日本平成年代以来最恶劣的纵火事件。
每次想到这里我心里都在滴血。
36名京都主力动画制作人员遇难,数十年的心血几乎毁于一旦。
但是在全世界的关注下,京都动画依旧艰难地站了起来,交出了这部充满爱的作品——《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
在日本上映时,京都动画放出了所有参与制作人员的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是他们最后的绝唱作品。
但逝者所留下的关于爱的表达的精神,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留在京都动画传递美好的企业文化中。
花无凋零之时,意无传达之日,爱情亘古不变,紫罗兰永世长存。
---“信件所传达的是思念。
邮差所运送的是幸福。
”---“在寂寞时,呼唤彼此的名字。
只需喊出彼此的名字,两人的羁绊便将永远存续。
”书信真的是纯真年代幸福的象征。
书信或许也是这个时代遗失的一种美,当今资讯爆棚,信息便捷,时代的标准是越快越好。
我不禁思考:电波塔在建之时,邮差会担心自己的消失吗?
初中时,我大概有幸写了一封信件。
老师当时给全班同学一份信纸,让我们自行决定寄给谁,怎么写。
或许只是一次写作训练,但没想到最后真的把能寄的都寄出去了。
写过书信的都知道,那种亲笔亲为的仪式感,每字每句的反复推敲,都是对另一方的感情所致。
面对面无法说出的,信件也可以传达出来。
而收到信件的人也会同样产生出见字如面的独特魔力。
那时候,带着独特墨香的文字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中一股特殊的力量,亲切、温暖、可靠;那时候,信件上清清楚楚的一笔一划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被深深的吸引。
当网络普及的时候,手机也好,电脑也罢,我面对的是工整、端正、冰冷的字体,而非有着情绪、带着温暖的字迹,可看而不可触。
当隔着视频面对面的时候,也没有拿到信件时的感动。
不能够读着书信、触摸笔迹,遐想对方写下这封信件时的模样,时而下笔如有神助,时而凝眉深思。
总有一天,同学老师的音容笑貌日渐模糊,那时那日的消息音讯也无从得知,往昔旧语也总会溶于时光,剩下的是社交软件里冰冷的名字,甚至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样的发现让我恍然,更是惶恐,惶恐多年之后会忘记在我生命里留下过痕迹的可爱的人们,就像从来不曾遇见过一般。
那时,我还希望能寄出一封信件,传达我对他们思念。
---“毕竟,不存在不必送达的信件。
”
说实话,我来电影院就是为了看女主和少佐的爱情。
结果给我整了出百合,这操作感情tv里12集少佐和女主的感情铺垫全部都木大了呗!
就算女主对她没有意思但看到洗澡那里是真的有种少佐被绿的感觉,真的觉的牛头人骑人脸上了。
京都是不是做百合卖福利做嗨了呀?
但也要想想紫罗兰永恒花园tv里是异性恋啊,花了整整12集告诉我们的爱恋啊。
我是看了tv才来看外传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是看过tv才来的吧!
而且这片的泪点是真的低铺垫什么的是没见有多深刻你就想让我哭?
全程放飞自我泛滥的泪点,真的我真的Get不到本片的泪点。
还有逻辑bug,她俩怎么就不能见面了?
你们私下见会死啊?!
我是真的搞不懂做为紫罗兰第一部剧场版为什么选这篇外传,真的我紫罗兰其他几篇外传比这真的好很多。
是音画确实是业界顶尖的 ,但也得有个好剧本啊,噱头是有了但空有噱头有什么用? 京阿尼被人纵火确实可怜,但我是来电影院看电影的,我不是来看你的作画有多厉害,我就想看个值得着票价的片子。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 这部电影太任性了,这完全就是一部粉丝向电影,京阿尼用整部影片把最真实的情感传达给你。
这部电影的前多半部分精致又唯美,但如果不是粉丝的话却很难被触动到。
后半部分用一个爱别离的故事,却不知有没有把想说的话传达给你?
影片最终的staff的名单上那些熟悉的名字或许更能激起你的心底涟漪。
故事讲的是刚刚成为手记人偶的薇尔莉特收到一项任务,让她去教育一个行为不端的大小姐伊莎贝拉。
但实际上,来到学院之后薇尔莉特反而抢了大小姐的风头。
大小姐满满的嫉妒,偏偏薇尔莉特像一位骑士一样,一直替大小姐背锅,但实际上对面却一点都不感谢她,反而觉得她是一个障碍。
在主仆两人的普通日常中,大小姐逐渐被薇尔莉特的个性所吸引,慢慢的尝试和她缩短距离,从一起洗澡到一起睡觉,甚至为薇尔莉特梳头发绑双马尾,宛如一对亲姐妹一样。
在两个人欢乐的氛围当中,也隐藏着不得不面对的困难,生性放纵的大小姐约束不住自己的言行总是闯祸,薇尔莉特的教育陷入了瓶颈。
大小姐天性善良,同时又非常主动的接近薇尔莉特,可以说她和薇尔莉特两个人就像棱角分明的两块拼图,看似双方都难以靠近,但当拼图契合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却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舞会上跳出的旁若无人、优美和谐的舞步正是两人心意相通的证明。
在伊莎贝拉逐渐敞开心房之后,她向薇尔莉特说出了自己的过去。
曾经她有一个名叫提拉的妹妹,两个人过着贫困却幸福的二人生活,直到有一天伊莎贝拉的生父,也就是现在的高官父亲将她接回家,并且将提拉送到了环境更好的孤儿院。
在父亲的眼里这是对双方都好的选择,但是提拉分别前的号哭让人十分心疼。
薇尔莉特帮助想念泰拉的大小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这是一句保护你的魔法咒语,只要说「艾米」就行了”。
对提拉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艾米在回到公爵家之后就舍弃了艾米这个名字,只想要把这个名字留在她和提拉的记忆当中,只要她们还互相记着各自本来的名字,仿佛再遥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两个人,总会有一天再次相见。
三年之后,提拉长大了很多,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已经想要来见自己的姐姐。
因为过去薇尔莉特在信里承诺:如果提拉有困难可以来找她。
所以社长也不得不同意让她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让提拉在这里担任邮递员见习生。
虽然已经记不清两个人生活的细节,但是只要看到信件就能回忆起一起的幸福,于是提拉决定写一封信寄给艾米。
但时间过去很久,现在已经不知道艾米(伊莎贝拉)的居住地址了,只能靠邮递员亲自去寻找。
最后提拉和邮递员终于找到了这位曾经的艾米,送出的信上只写着“我叫提拉·巴特蕾特,是艾米·巴特蕾特的妹妹”,收到信的艾米却已经毫无疑问的真切感受到了妹妹的心情。
最后提拉还是没有去见艾米,她说等到自己成为合格的“运送幸福的邮递员”的那一天,她会好好的将自己的信件送到艾米手中。
吐槽一下:虽说剧情不错,但是感情线方面京都太能“折磨”人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而有所思不能想见?属实让我看的揪心万分!
这部紫罗兰外传是在七月十八日大火之前就已经完成的成片,庆幸得以保存并且上映;因此我想说,与其在不断挑剔它剧情的薄弱,不如好好的享受吧,享受京阿尼式的感动,享受它完美的音乐和画面,享受京阿尼带给你的治愈。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吧,京阿尼以最京都的方式来给你们传播爱,毕竟谁也说不好未来一年五年乃至十年,我们还有机会看到最纯正的京都脸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山吹紗綾(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60005/Bilibili:复读-基,如果在B站看见专栏,则是这个昵称如果您踩了这个影评,欢迎并请求您下方告诉我哪里做的不好,您的建议或将促使我以后的影评做的更好,您的评论哪怕吐脏字什么的,只要对本人有益,一定采纳,但是如果是我单纯一个五星就差评那是非常不好的看完了,剧情对我这个年纪没太大泪点,二刷了一遍,感觉令我十分想哭的就是后面制作名单...剧情简单易懂,就是一个少女知道爱的含义的剧情,但是那些人把剧情改的十分催泪,恐怕没人能代替这样的人才,很抱歉着火时我没在京都,没有献上那朵代表敬意的鲜花...也很抱歉当时我一个高中生没有任何经济实力帮助你们!
希望浴火重生!
必须浴火重生!
京都动画要坚持住!
希望逝者在那边会坚守自己的信仰!
我能再次看见你们时希望你们依然带给我们最好的作品!
感谢你们把信念带给了我们!
而且也不知道评论区那些什么骂垃圾电影的,虽然这部电影在公司出事前完成差不多了,那我们也最起码要对逝者报以最大尊重,你们打一星可以,完全没问题,请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你们如果骂这部电影垃圾,就像老师骂了一个学生努力了一个周末的作文垃圾一样,批评可以,麻烦换位思考一下,你用的词语到底尊重一个人吗?
这部电影很易懂,但是想进一步了解还是买个大会员吧,就是简单讲述了一个姐姐想表达对妹妹思念的事。
为什么说要补原番呢?
就像《命运之夜——天之杯II:迷失之蝶》一样,如果你没有点FSN的基础,一上来士郎大喊Saber你肯定很蒙,但是整个电影你也可以看懂,中间——我有特别想见的人可是已经见不着了没看过原番的肯定不知道指谁,那只毛绒狗,那个如少佐眼睛般的宝石,都是在原番基础上才能了解的。
如我上面所说,泪点因人而异,比如说薇尔莉特离开女校,京都动画表达略简单,但是当泰勒和艾米离别时,泰勒撕心裂肺的哭喊,能带动人的情感,就会使人潸然泪下再说细节,细节也是因画风而异,这种画风和另一种画风或多或少有差别,这里不做评价,不能拿紫罗兰和《吹响悠风号》的乐器做比较说几个泪点吧,第一个就是电影开幕——Kyoto Animation,第二个就是Amy和Taylor分别,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这里如果向Amy和薇姐分别做的渲染不够那是不会落泪的,其实,这两目有什么区别,我也没看出来,但是个人感觉CV的哭喊就能渲染情绪,第三个就是最后,给已是上流社会的Amy看信那一段从头哭到尾,第四段,结尾制作人员名单。
这些纯属个人观点,有可能和你的观点一点对不上,但是我和你终究不是一个人。
最后我是选择十分的,因为着火后再发行的不易我能感受到,所以打一星可以,暗骂这个片太垃圾了,哪怕给你的感觉像作呕一样,请暗中说,因为我们要对没有对我们干出任何不好的事的逝者报以最起码的尊重。
本人第一次写影评,不喜勿喷,如果你偏要说我限制你们打一星的,限制你们差评的自由,请理性用语,我不是双标狗,说什么国漫就不行日漫最厉害。
也不是什么水军,说水军的请浪费时间查一下京都动画的救助资金的去向,也考虑一下对于一个刚刚遭受重创的公司,他们到底有没有资金去请水军,谢谢
今天二刷,拿到色纸了!
以上是1-12号3:00发布以下为3:42继续划评论后说的话评论去有人说:难看就难看,现在国内二次元脑残粉只要是日漫就高分的毛病真是改不了了(原话!
除了标点全是原话)那么请问你,如果是想把一部普普通通的动画电影带向国际政治去,那是为什么呢?
而且照你这么说,在座的给日漫打过五星的都是脑残喽?
我从来只要从头追到尾的日漫几乎全五星,只有少数四星,那我病的还不是很轻呢,如果你刻意把从外国来的东西偏政治化那真的没必要,你先把中国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的波音空客全停了再走政治!
你就是不喜欢日漫也没资格骂我脑残,您骂您🐎呢,尊堂就是这样教你的?
那就是您的家教太失败了现在1/12下午10:35分,由于图片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已经删除大量图片,就拿文字表达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图片,并且我为自己在电影放映期间拍摄的毫无素质的行为进行道歉并且改正第一张图片就是开场的京都动画的那一幕让我泪目第二张,池田老师一路走好第三章,武本老师一路走好(2、3皆为幕后名单)
如果能回到一切开始之前就好了,所有的人都在这么想,可这正是远处的恶魔所渴望的软弱的灵魂。我们唯有不停的战斗下去,才会消解掉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寂寞,这对于相隔百年的他们和我们而言是同等公平的。
也就前半小时可看吧
写信寄信的故事
好像瞬间懂了日本人对法国和lo装的爱……。
实话实话,这个故事真的算不上有多好看,但是京都动画还是能让这部片子看起来不枯燥,甚至能调动起观众的感情,赚一把感动的热泪。但看过之后依然觉得可惜,这些年来,京都空有一身本事,却始终没有好故事,好怀念当年的全金属狂潮,凉宫春日……
①看到最后才发现监督不是太了,一众女性主创确实有不一样的视角,但是演出总体感觉偏平淡了。②结尾职业表字幕给出了好多已经离去的工作人员,一路走好。(2019-01-13)
画面人物真是美轮美奂~当年的TV版没有看完,这个剧场版中规中矩吧,分镜演出并没有特别出色~剧情量大概是OVA的标准,做成电影有点单薄。
上半部分强行百合下半部分我真的好讨厌这个小女孩啊啊啊愚蠢任性不听话而全世界都是工具人连薇尔莉特也变配角围着你转气死我了啊啊啊啊啊啊!!一星给老婆一星给画作其他全部拉黑!
冲着京阿尼来看的,以前也从来没有看过京阿尼的作品,反而是去年的那场大火让我知道了这家动画公司。大光明的千人厅,带映后互动,茅原实里也来了。现场挤满了人,气氛也非常不错,符合日影观影的一贯氛围,还来了很多穿着萝莉装的小姐姐,挺漂亮的。只是电影根据轻小说改编,虽然画面和配乐都挺美的,但是整个故事过于清汤寡水,所以食之无味啊,我的注意力反而被一个全程嗑瓜子的中年妇女吸引过去了。其实写信这个题材我还是很有兴趣的,以前也交过一些笔友,也热衷于书写,而电影所展现的内容还是太简单了一些,可能毕竟是外传吧。同时本片也反映了日本人对欧洲上流社会的一种想象,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日本人想要脱亚入欧这种心理的投射吧。
从fz开始就好这一口骑姬,硬卖也卖得浪漫无比唯美至极。与其亡夫回忆录不如女同进行时,百合,女人不老秘密!
怎么那么好看!温馨!
这也能叫电影吗?这个故事虽然水,但和大部分很水的故事不同,这是一个即使改到五分钟短片都不会好看的故事。故事最基本的,是有一个人物渴望、追求、遇到困难、做出选择的形态,这部片子里居然连这个都没有,对,是根本没有,而不是没处理好。无法想象一个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剧本,然后让大家花费心血用漂亮的画面来呈现,如果这是一个单纯为了圈钱的粗制滥造的片子倒还更好理解。一星加给画面。
画风我还挺吃的,但是剧情也太平了…这不像是个电影…像是三集番剧…但是美貌女主激起了我去看番的欲望。
前半段橘里橘气 百合拉满,后半段剧情有问题 虽然画面绝美,但是又陷入那种一眼望到头的套路剧情
啥玩意儿啊....
虽然作画和配乐都保持了水准,剧情无聊(不过同场的有个妹子看哭了),节奏过慢,权当捐钱给京阿尼重建了。
没有血肉,画面再精美也徒劳
橘里橘气的加分,京阿尼加分,所有画面都美惨了加分。女校的王子大人还可以是骑士小姐。violet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有魅力,配乐很棒。
作为电影的话剧情真的不太ok
还坐着看什么啊?这还不搞百合对得起谁啊?虽然是我说你们用心做单元剧用脚做主线的,但是剧场版都不让大佐出来露个面过分了。本尼桑果然不让人失望,透视露背装妥妥的妖娆本妖。最开心的还是看到Violet的成长,眼看着她从一个承受战争摧残,失去一切的麻木破碎的灵魂,成长为一个能给身边人带来幸福的人,真欣慰。我也想成为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