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10岁的女儿一起看了电影《二哥来了怎么办》,影片是女儿选的。
剧情一开始,杨听风和杨听雨打得不亦乐乎,女儿跟着笑得嘻嘻哈哈,乐在其中。
我却有些不大满意,感觉情节太傻瓜。
女儿抱歉地安慰我说,妈妈,下次你来选影片,也许后面才好看呢。
没想到,影片的深意在后面。
越往后看,令人感动的细节越多。
最后,我明白了,那些打打闹闹都是爱的铺垫,是家最真实的样子。
01 夫妻之间:如果有争吵,道歉才是最高的姿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家庭也不例外。
最无奈的是,内心深处即使非常明白争吵的弊端,情绪来临的时候,理性也会不得不甘拜下风。
当听风听雨兄妹俩说起,杨爸爸和杨妈妈经常吵架的时候,李圣问,李爸爸和杨妈妈会吵架吗?
听雨说,会啊,吵得更凶,可是杨爸爸事后会道歉。
家啊,是讲感情的地方。
一味地争对错,再好的感情也会一点点儿耗没了。
固执己见,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立场找理由,维持自己的面子,这是权力之争发生时人的本能。
然而,这种本能却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只会把对方越推越远。
如果争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能主动放下自己的立场,学会道歉,学会包容身边的爱人,两个人的灵魂才能越走越近,超越鸡毛蒜皮的争吵带来的伤害。
争吵后,能反思,能道歉,这才是婚姻里最高的姿态。
02 父母与孩子之间:陪伴孩子,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爱影片里,有两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为片中的孩子感到难过。
一家人外出时,杨听风与李圣比赛打乒乓球。
李爸爸问李圣,你会打吗?
那一刻,李圣的心里该是失落的吧。
他的爸爸很爱他,但不能陪伴他,连他做什么,爸爸都毫不知晓。
杨听雨练习声乐发声的时候,杨爸爸一下来了兴致。
他告诉女儿该怎么练习,还强调说,他的声乐很厉害,以前教过听雨如何发声。
可是听雨却说,爸爸从来没有告诉过她这些,也没有在她需要的时候陪伴她。
在她的印象里,手机才是爸爸的最爱。
爸爸到底是什么?
给了自己怎样的影响?
爸爸陪伴的缺席,让听雨想象不出爸爸给自己留下了什么。
家的感觉已经不完整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以时空为依托,这依赖于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有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才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各种爱的画面,才能体会到温暖和力量。
作为父母,无论如何,一定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
因为,一旦错过了,时光永远也不会回头。
如果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很少,那么就提高陪伴的质量。
让孩子想起父母的时候,内心都是爱意的流动和芬芳。
03 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的世界不能没有朋友杨听雨和杨听风这对兄妹,让总是孤独一人的李圣很羡慕。
也许他们会吵闹,会不想成为第一个道歉的人,会各自心里有着自己的小打算,但这不妨碍他们是最亲近的兄妹,也不用担心这种相处会影响彼此的感情。
在不完整的家庭里,这是兄妹之间的亲情,也是朋友的陪伴。
因为有哥哥的帮助和鼓励,听雨才喜欢上了学校,成为了学霸。
因为有哥哥的爱,听雨才能在委屈的时候,大哭一场,寻求哥哥的保护。
这是李圣没有的,也是他想要的。
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没有朋友。
有朋友,孩子才能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学会与世界相处。
有朋友,孩子会在父母之外,多了一个倾诉对象。
有朋友,孩子在困难的时候,会感受到被人帮助的喜悦,才能学会如何去帮助别人,给他人阳光。
影片最后,我几次泪目,女儿觉察出了我的异样,小声地问我,妈妈,你还觉得影片不好看吗?
我回应说:好看,你选的影片好看。
我为女儿的懂事心疼,也为女儿对我的关心倍感幸福。
这大概就是家的感觉吧。
希望女儿永远开心快乐,也希望自己的家庭永远是家的样子。
二哥来了怎么办 (2021)4.22021 / 中国大陆 / 喜剧 / 郑芬芬 / 胡先煦 邓恩熙
首先电影整体的立意并不是很清楚,没有把重组家庭中的不公平的爱体现出来,而且整体的节奏也有点乱,很多情节的转折很突兀,人物行为逻辑思维变化也不明朗。
背景音乐本该是辅助,结果也并没有烘托得那么好。
还有看预告片时有一个特别期待的情节,就是大哥因为没带弟弟吃饭被扇耳光那场戏,预告里剪的看起来吸引人,结果压根没放进正片里!
花絮里胡先煦可是挨了二十几次耳光,结果却没有出现,而且这个情节应该是重组家庭子女冲突爆发的重头戏,删了这段,整个电影都显得有些不真实了。
看的我很憋屈,翻人东西这么理直气壮的吗?
二哥这么没脾气?
感觉就是很不真实,就算是陌生人帮了忙也应该来句谢谢吧?
后面和前面的剧情前言不搭后语的,就真的很莫名其妙啊!
我真的觉得妹妹这个角色感觉不这么行,没有看到剧保人,更加没有看见人保剧,这个剧前后矛盾!!!
无语至极!!!!
特别是插曲!!!!
中秋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在这里我能看到的家的最好状态,有人陪你吵吵闹闹嘻嘻笑笑,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胡先煦超乎了我心中的哥哥形象,懂事隐忍,正如听雨所说:“别人欺负你的时候要欺负回去,下次才不会受欺负,哥哥不是一个学霸,但是帮妹妹成为了学霸,我只觉得哥哥好可怜,不知道他一个人是怎么长大的。
”正如妈妈所说:“你真的是一个好哥哥,因为有他照顾听雨,她才能够放心的在外工作。
”正如他的爸爸所说:“谢谢你教出这么好的一个儿子。
”他和李圣一起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假装没有见过,是为了不让叔叔愧疚自己欠儿子一个陪伴;告戒妈妈,不要总把一家三口挂在嘴边,怕叔叔和李圣听了会觉得难受;虽然表面上嬉皮笑脸的内心里关注到每一个人,这样的宝藏男孩真的是经历的什么才这么懂得如何照顾弟弟妹妹,如何体谅爸爸妈妈?
或许这也离不开片中展现出的妈妈的教育观,当孩子们闹矛盾的时候,让他们相互道歉,握手言和,当孩子们比赛的时候,提议让输的一方夸赢的一方。
潜移默化中教出来的孩子也会懂事些吧!
真是这种氛围让李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烟火的气息,所以他留在这。
我可以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与星星对话,但是我更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嘻嘻闹闹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护着我不被欺负。
所以有一天我也想要成为和哥哥一样的人,可以照顾好妹妹。
很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片子了,两兄妹根本就不是正常人,毫无生活感,导演全程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剧情太分散,演员演技全程浮夸,没有一点看点,这个片子比着快把我哥带走差距很远很远,就像邓恩熙和妹妹的演技的差距一样远,整一部电影,没有一点笑点,尴尬的用脚趾挖出了一个客厅,啊啊啊啊啊啊,好难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逻辑不自洽,三个孩子的智商,情商通通不及格。
故事线就更别提了,根本就不成线,想要表达的感情了浮夸且幼稚。
情节冲突说来就来,完全看编剧心情啦!
难道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就是这样子的吗。
想要的太多,想模仿还没模仿好这样弄出低幼,浮夸风的作品实在是不能过关。
女主角的智商搞的就和十几岁的孩子似的,实在不像是一个即将成年的人,单纯不是傻,请做好区别。
爸妈吵架的戏,妈妈说的话堪比白莲花呀,比道德绑架更有理,多了一层爱情,厉害啦!
《二哥来了怎么办》郑芬芬执导,胡先煦、邓恩熙和郑伟一起联合主演二婚重组家庭的那些事。
胡先煦饰演听风,邓恩熙饰演杨听雨,一对吵吵闹闹,但关系很好的兄妹。
但因为妈妈再婚,后爸的孩子也上门了,妹妹作为一个高中生就开始对这个外来人员产生了敌意,想要击退他,郑伟饰演的李圣作为一个脾气很好,很羡慕家庭和睦的兄妹俩,对所有事情都是忍耐。
接着因为李圣梦游,兄妹前爸上门,李圣亲妈上门,妹妹得知了李圣和自己亲哥早就认识对李圣厌恶感更强,但最后还是因为亲情而和好的故事。
这部电影体现了一切就是重组家庭电影的所有矛盾,时不时的煽情,一堆已知存在的家庭矛盾在接二连三的发生,而且发生点莫名其妙,最后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是正常人能用到的处理方式。
通篇看下来,感觉李圣这个角色委委屈屈,一个大男生去了自己亲爸家里,面对肉眼可见的排挤,他居然选择接受。
不排除他很羡慕有个妹妹和和睦家庭的因素,可发展实在是莫名其妙。
大人处理事情的问题也很奇怪,仿佛在他们眼中自己孩子就只有五岁左右的智商。
这部电影是我和朋友一起吃着螺蛳粉打发时间看完的电影,刚开始正常倍速,越到最后越恨不得二倍速、三倍速,不由得赶感谢科技的发展。
顺便还一边狠狠吐槽,一边庆幸没去电影院花钱去看这部电影,不然电影院上空全都是我的内心吐槽。
直观感受就是似乎这部电影一切都被推着走,所有矛盾和发展都透露着莫名其妙这四个大字。
如果兄妹电影存在平行时空的话,我认为导演完全在消费这个时空。
胡先煦也在消费自己的名气。
我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因为胡先煦和之前的邓芳芳导演《快把我哥带走》我一举推荐了这部电影。
观看电影过程中,我被完全猜得到剧情和莫名其妙的煽情给狠狠齁到了。
狠狠喝了几口螺蛳粉汤汁,深深忏悔,我不厚道啊!
《二哥来了怎么办》这部电影怎么说呢,要认真来看的话,其实很难达到豆瓣的及格线,几乎每一个点都不对豆瓣的胃口。
而演技这玩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因为看过男主主演的《棋魂》,所以对他格外关注。
看得出来男主胡先煦对自己饰演的角色还是很负责任。
但在一部电影里,说实话演员的影响也只是占一小部分。
2020年1月这影开机,因为疫情关系停拍,整个剧组一度面临解散。
等7月复拍时,貌似剧本人设已经被改了,原本的剧本反应了中国式家长和重组家庭的很多现实问题,改了之后的剧本试图走喜剧路子,却又没走对,导致电影有些悬浮。
让我觉得好笑的是这部电影在点映之前,导演甚至连成片都没看过。
当然宣发也是烂的可以,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电影7.16上映。
在角色宣传侧重点上,感觉有些忽略男主,偏向于男二,把男主在某音上点赞100多万主挨耳光的那段戏都删掉了,让我觉得这电影真的是矢智。
但还好胡先煦对自己的角色很负责任,为自己的电影,自己的角色写了一首歌,小孩还是挺害怕观众不能从喜剧电影看懂一个工具人哥哥的感情和行为,所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替他写了一首歌,有些打动我。
说多说少也就那么回事,演员能做的也都做了,这部电影虽然没那么出彩,但也算闹腾又温情,是一部合家欢电影,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找个乐子也行。
无脑黑真不值当,毕竟小成本电影而已,也挡不了别人吃饭的路。
男主胡先煦采访中提到剧本人设被改,疫情停拍
男主胡先煦采访中提到剧本人设被改,疫情停拍
男主胡先煦采访中提到剧本人设被改,疫情停拍
父母都爱他,一个没有时间,一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就这么默默地长大,遇见了那种阳光,遇见了那种温暖,所想要的更多的就只是抓住而已,就只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而已。
在那对兄妹身上找到了,也只是想要慢慢的靠近那样一束阳光,体会一下家人的感觉。
一起玩闹,一起吃饭,又或者一起去干坏事,都是自己所创造出的美好的回忆,也是他一个人自己的生活绝对的不会作出的事情。
这样的生活,好像才多了几分烟火的气息,也是他想要去寻找的生活啊。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氛围里,老幺一向是最受宠的。
事实上,杨听风才是真正的“主心骨”,在父亲常年缺席、母亲忙于工作的情况下,承担起了大哥的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妹妹。
同时,为了照顾妹妹的感受,杨听风有意隐瞒了早就认识李圣的事实,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你多了个哥哥,不是被抢走了一个哥哥”。
对于“闯入者”李圣,简直就是全能选手,打得了乒乓球,弹得了钢琴,还做得一手好饭。
然而,最后一项技能是“被迫”学来的,由于父母离异、母亲经常不在身边,李圣不得不学会照顾自己。
恰恰因为这份无人可以诉说的孤独,李圣才由衷地羡慕杨听风兄妹,即使一开始遭到了兄妹俩的排挤,还是迫切地想要融入这个陌生的家庭。
只能说演员都很给力,导演和编剧大概以为受众是小朋友。胡先煦真的很不错啊,从《棋魂》就一直关注了,未来可期!
20 至少比刚看的其他电影要好一点,适合放松的时候看
没有第一部好看
很合家欢的一部电影,但是我看的很开心。扣分的点在于剧本,小演员都不错,弟弟妹妹们未来可期。
3.5🌟
竟然没有字幕 无数次怀疑自己听不懂中文
比不上《快把我哥带走》,有些段子比较弱智,有些笑料还是不错。如果找准定位当做是一部家庭喜剧的话,还是及格的,所以也觉得后面的升华倒不是那么必要,又不是走深度的。
怎么能有这么烂的片。一星都不想给。敢信这群人设定是2个高中生,1个大学生。还幻想玩具总动员?高中生的妹妹还能遇事情直接找爸妈?平时有事没事妹妹和哥哥大打出手,发现哥哥背叛自己有二哥这个第三者了,不去直接找哥哥理论,而是找爸妈看我怎么收拾你?凡有个这么大兄妹的,都知道啥该告诉爸妈,啥不该。 太lèsè了。 我要有个兄弟姐妹是个高中生或是个大学生,整天在家给我作这些妖,我立马堂前三击掌🙏谢谢您嘞,饶我一命。
比我想象的好看多了,没有豆瓣很多短评说的那么难看嘛,每个人的演技蛮自然的,不过高中生和大学生玩的游戏部分的确太幼稚了,实地考察下青年人玩什么吧。不过漫改的基因可能就比较幼稚。我也算是真金白银追星了,不算白嫖胡先煦了哈哈哈。
每场戏都是为了编而编
人物塑造比《快哥》电影更正常一些,至少不那么讨厌了,我至今不满意上一部对原作人物性格的改动。但这种浮夸的叙事风格依然算是败笔,处处透露着儿童片的感觉。除此之外本次故事情节较为平庸、煽情部分也不够触动人心,这两点都是难以企及上一部的地方。其实整体来说两部作品是半斤八两,就我个人而言,兄妹塑造方面更喜欢这部,但说到电影质量的话还是上一部更好吧。
实不相瞒还是哭了两次,虽然剧情不完整且有鬼扯的地方,而且疫情原因分了两次拍摄确实看出来有些摄影风格和剧本都割裂的问题,妹妹明明是有演技的为啥要挤眉弄眼呢?古装片可以找哈妮克孜,现代就…胡先煦和郑伟《百鸟朝凤》后的真的长大了
00世代室内儿童情景喜剧水平,《百鸟朝凤》的“致敬梗”用的可真够蹩脚的
感觉电影想来喜剧,但是配乐没跟上,想演家有儿女没有那个声音怎么行,太尬了,关键是剧情的反转没有铺垫的感觉。
看过之后好想有个哥哥,看看人家一下子俩。羡慕
剧情好幼稚 小时候看的儿童剧似的
可爱男孩子不是拿来这样糟蹋的
没那么差吧,我get到了笑点和泪点。
也不能说电影不真诚,不过剧本和人物设定真的有点毛病。剧情有些地方悬浮,兄妹人设有点吵吵的,观影途中感觉耳朵快要聋了。还有,优惠券quan,又被读成juan了。最后,给三颗星是看在恩熙妹妹,给个及格分吧。
真是太好笑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