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是熟悉的老剧的节奏,蛮舒服的,就是小时候跟爸妈一起看的那种剧的感觉。
剧情现在看还是很温情的,看着还怪感人的。
从一个明星出发,牵扯出来个人、家庭在时代的风浪里的一番故事。
人物各有特色。
眷村里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很有生活的市井气息。
男人、女人,小孩儿,吃的住的,小偷小摸的,嚼舌根的,打麻将的,想家的,嘿嘿,元素挺多的,也怪热闹的。
一直没敢去看,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所以她才能留下那么多好歌,至今无人超越。
邓丽君其实不是我年纪的事情,我当时是追王菲,她有一整张专辑,都是翻唱邓丽君的歌。
我听的时候被办公室的姐姐听到,说没有原版好听,我才知道那些原来不是王菲的歌,去找了原版听。
《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本身就是我最喜欢的邓丽君的歌,估计很多人都如此吧。
要不是这首歌,我还真背不出这首词。
是谁那么奇葩,找了陈妍希来演?
别说,包子脸还挺像,原音软糯,各种语言讲的都不错。
的确台湾演艺圈里,还真找不到其他人了呢。
到底是谁觉得何润东帅啊?
自我认识他以来,看一次我就要感叹一次,真丑。
到底是怎么红出来的啊?
受众是谁啊?
不过这剧里几个老的,都保养的不错。
吴大维虽然胖了点,看得出也有运动哦,壮。
何润东肯定每天撸铁两小时,看身材是真的说的过去,脸就别冒充二十七八了,说三十不行么?
里面的爸爸演的最好,大叔以后多接戏啊。
江珊还是很美呢,医美千万少做点。
其他人就不评了,都不错,连周华健的儿子也不错。
故事并不算完整,飞哥是指成龙大哥么?
一直以为是她是像梅艳芳一样,因为家里穷才早早登台的,原来她只是简单的喜欢唱歌。
而且,她那独特的唱腔,也不是天生的,是唱着唱着才有的。
可一个唱歌的人得哮喘,是天妒英才还是德不配位?
甚至她的去世,也不是因为手边没药,而是药引发的心脏问题。
小老外背负了很多年的骂名,这下终于洗白了。
问题是,如果救护车上的医生给她喉咙插管,她是不是就不用死?
我还记得她最后一次登台是在香港,当时轰动哦,我表姐还说她要复出了,结果看到照片说,怎么这么胖。
连现在经常刷到的时尚帖子,都动不动搬她的照片出来讲单品。
我想我们都不舍得忘记她吧,就让她的美好一直传唱下去。
把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描写得淋漓尽致,剧中很多人物的过往虽然很甜蜜但最终还是烟消云散,也许这些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吧,题目虽然是但愿人长久,但很多那些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最后还是离开了,还是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幸福吧。
人生的旅途最美的景色也许不是终点而是过往的画面吧。
很多人看完剧后都特别讨厌段宁这个角色,因为她表面上是丫头的朋友,但是却总在暗地里说了很多丫头的坏话,也做了很多伤害丫头的事,而这些丫头都不知情,一如既往把她当最好的朋友,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她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初恋让给了她,看剧的我们是那么着急,恨不得冲进屏幕里戳穿她的塑料姐妹情。
你能说她不爱丫头吗?
不能,她爱丫头,可是她更爱自己,更心疼自己。
谁能苛责一个严重缺爱的孩子拼了命去爱自己呢?
她家庭富裕,成绩优异,是独生女,看起来挺幸福,但是其实他的父亲在家庭中一直是缺位的。
童年时,她的母亲非常强势,要求她的父亲要不断晋升,要求她成绩优异,样样比他人强才行。
她的父亲其实一直也很压抑,因此后来遇到崇拜他的女人后就彻底沦陷了。
发大水,村里房屋倒塌一片,家里却只有她们娘两个抱头在床上担惊受怕,不知所措,还是丫头的父亲冒雨去救她们的,第二天,她的父亲才姗姗来迟,一脸不担心的样子。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父亲的冷淡。
当她发现父亲背叛家庭后,她的世界就彻底崩塌了。
在母亲的高压教育下,一直追求优异,隐藏自己的本性,从不敢忤逆母亲,扮演一个乖乖女,努力成为家人的骄傲,可后来发现骄傲的母亲竟然也被无情抛弃,那时候开始她便不再唯母命是从了。
她不敢说出来,怕母亲伤心,也怕失去父亲,所以她只能压抑自己,把心思统统藏在心底。
因为情绪没有宣泄口,她开始偷偷交笔友,见笔友。
成绩下降后,怕母亲知道,又伪造了母亲的签名,多次请假旷课,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涌动。
她演惯了好孩子,内心是个胆小鬼。
当交笔友、打架被发现时,她把锅甩给了丫头,让她妈妈三番两次误以为是丫头带坏了她,但她不敢解释。
她气愤时用酒瓶打伤了她爸的情人,她妈帮她背锅。
台生失去了丫头,她陪台生喝酒,小羊把满身酒气的她送回家,小羊帮她背锅。
你说她是没人爱的孩子吗?
其实并不是,有那么多人想要爱她,只是她不愿意罢了。
父爱的缺失,让她觉得不被爱。
母亲的爱、丫头的爱,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能弥补她,只有台生才能拯救她。
她把台生当成了救命稻草,所以她千方百计要让丫头把台生让给她,甚至不惜故意在台生面前说丫头的坏话。
她把台生当成了全世界,自然是要抓住一切去留住他的,这一点,我佩服她的勇敢和义无反顾。
她想要的只是一个温馨的家。
我不想去责怪她,只是觉得同情她。
虽然我对邓丽君了解不多,但印象里是说话声歌声都是很柔情似水温温柔柔的样子。。
陈妍希的个人理解里可能想演出几分俏皮的感觉,但是她不论是长相还是气质私以为都完全和邓丽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和相似度。。
小龙女没看过但看过网络照片就很惊愕,这一次的邓丽君。。
唉只能说一言难尽邓丽君不可复制至少不可被陈妍希复制额。。
真是TMD侮辱邓丽君,陈演的一个夹子音邓丽君,有人看吗?
真心是撑不起大女主啊,嗲的,表情也做作。
邓丽君主要是高级在甜美的同时又带有醇厚的粘滞感,避免了空灵却轻飘飘、没有灵魂的感觉。
倒是这部剧里的配角还不错的。
如果邓丽君基金会一定要找一个台湾人当主角,那为什么会是陈妍希???
陈妍希你不要演戏了好吗?
真的很尬很尬,声音到表情还有仪态都是尬!你自己真的不知道吗?别人都在正常状态,一到陈妍希就跳戏!救了个大命!第一集按照状态应该是很有故事感的丽君,毕竟已经成名立腕肯定是经历不少风风雨雨,历经事态变迁之后有沉淀感的脸,陈妍希出场所有的表情都太浮于表面了,感觉就是带了个假发在演陈妍希本人,声音嗲的要命,有时候尾音还故意玩消失,尬死我了!陈妍希不适合你的角色不要接或者你真的可以不演戏!你没有观众缘!
《但愿人长久》这部尘封多年的电视剧,终于在今年初夏与观众重逢。
尽管其背后的播出动因我们仅能猜测几分,但无疑,它的重现荧屏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到邓丽君,这位享誉全球、深受华人世界敬爱的歌唱家,她的传记电影或电视剧理应是台湾影视界的重要作品。
然而,遗憾的是,多年来台湾岛内政治纷争与社会分裂,使得许多人已无心去深入了解和呈现她的故事。
邓丽君作为台湾经济社会起飞时期的代表人物,无论从道义还是实际角度,都应是台湾影视制作的重点。
但现状是,台湾已难以承担起这样的历史责任,未来恐怕也力不从心。
这一重任,或许将落在大陆的肩上。
从《但愿人长久》的制作团队来看,这部作品已然成为新时代两岸文艺融合的典范。
我们期待它能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让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重新认识这位杰出的中国歌唱家,感受她的音乐与人生故事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这部作品,邓丽君的歌声与故事能再次感动人心,跨越时空,成为连接两岸的文化桥梁。
故事从1995年5月8日倒叙展开,邓丽君在泰国因哮喘突发去世……开头岁月的沉淀,“你若感到开心你就说哈喽”。
“哈喽” ,之后哮喘发作,一家人的丫头走了。
1953年 1月邓丽筠出生 于台北,一个出生就是集众心捧月,是全家人的丫头,那时的生活水平有限,但是一家都有爱。
邓爸爸那一帮子人都在期望有一天能回老家,思念故土,想老娘。
丫头从小就痴迷唱歌,每天都在期待广播传来的歌声。
小时候的丫头。
她的第一首歌是爸爸思念故土的歌。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长大点的丫头:“我想去台上唱歌”。
给我一个吻,大家都在说唱歌真好听。
一路唱歌长大的丫头,一路陪伴的三哥,一个唱歌使我快乐,一个读书使我快乐。
不过这个时候父亲的想法是好好读书。
因为父亲买包子馒头被欺负后,默默心里想赚钱给父亲开个店铺,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通过唱歌“邓家小馆”开业了,也收到了好多粉丝歌迷的信。
唱歌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是父亲。
以及在那个时候歌厅都是大家心中的一个不良场所。
但是也在她踏进歌厅的那一步起,她的心中就想着原来这就是现场演出,充满了深深的期待。
第一次被父亲狠狠的批评
此外她的一个人生路上有一个从小就一直在一起的段宁,然后也遇到了一个叫周台生的男人阳光又明媚。
从此他们仨展开了一场甜蜜又虐的角逐。
初遇的美好,一直都鼓励丫头不要放弃唱歌第一次登台演出,二哥的支持,陈妈的陪伴,三哥的陪伴,邓丽筠因报幕的念错 从此邓丽君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舞台。
也因为唱歌好听招人妒忌,被主任发现,遭退学。
邓丽筠被念成了邓丽君
学生歌后邓丽君唱歌的梦想又再次被扑灭。
那是快乐的,是有光的,相信有一天,丫头一定会离开这个小地方,她会大放异彩,到时会证明这些人是错的。
他们的目光是多么短浅。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梦想有渴望,那希望的火焰是不该被扑灭的,如果硬生生的被扑灭,那是可悲的”。
大家都发现放弃了唱歌的丫头不再是快乐的丫头,也不再是叽叽哇哇的丫头,父亲还是心疼了,最后亲自去找了国子厅的老板,从此丫头的演唱之路正式开始,一代歌后邓丽君之路启程……
本片讲透了邓丽君人生的大小别离。
一开头,巨星的骤然陨落让人震动;年少时期,她成长在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中,愿望就是可以唱歌,才华也开始显露,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父母老乡的乡愁;随着情窦初开,她终于开始了唱歌事业,但青春的烦恼如影随形,略带遗憾的初恋经历让她将哀伤的《空港》完美演绎;三十而立,事业步入全新阶段,她成长为国际巨星,但与真爱失之交臂让人叹息;四十不惑,失去挚爱至亲和世俗纷扰使她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但她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大家的心。
我从记事起就随父母听邓丽君的歌,有时是用家里的组合音响,有时是长途旅行的车里,所以总感觉自己对邓丽君非常熟悉。
但实际上,直到这部作品出现,我才开始深入了解她的故事。
她的心永远那么美丽善良,歌声永远感人至深、动人心魄。
我相信我与无数人一样,不愿相信她的离去,希望她能像多数人一样终老,这样就可以不间断的欣赏她的新作,持续感受音乐对于心灵与情感的震撼。
看了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创作者想传达出来的隐含意思,她遭受了如此多的刻骨铭心的别离,虽然表面上快乐,但心底永远停留着深深的哀伤,这也许就是她提前离去的征兆,哮喘只是表象,因此并没有过多着墨。
身为艺术家的她,一路走来身心应该都持续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与摧残,换了别人,也一样不能乐观豁达的一直走下去吧。
老影迷阅片打卡~(照例贴几张截图)
特效太牛叉了,顶呱呱!IMDB居然有2.3k人打出4.6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