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过这么无语的电影了,无语到不想过多解释。
奉劝各位不要浪费电影票,实在因为徐峥想去看看的朋友们 坐家里看看《催眠大师》也可以啊…… 莫名其妙的情节贯穿首尾,演员的表现让我尴尬的满地找头~尽管最后强行解释一通,但我认为并不能掩盖导演这种不知所云拍摄手法的行径。
现在什么电影都能上院线了吗?
门槛这么低了吗?
简单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走向的最大悬念就是:张辛儿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是什么刺激造成了张辛儿精神世界的崩塌?
天天寻死觅活?
有了这层铺垫,影片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故事悬念丛生。
影片三幕剧结构明显:第一幕张辛儿精神在幼时遭受到了严重创伤,爸妈长什么样也不记得,无法正常生活。
科学家董教授研究的动物记忆切割实验打破了这种僵局,他通过切割记忆的方法尝试帮助张辛儿重塑记忆,忘记悲惨的过去用美好温馨的代替,实验第一次很成功。
第二幕辛儿不再寻死觅活,有了第一次的成果,想就此收手的董教授却被刘梅胁迫进行第二次记忆切割,但这次发生了失控,张辛儿真实的过去开始一点点被还原。
正当完成记忆重塑的张辛儿和刘梅回去的时候,意外遇到了充当假父母的实验员,张辛儿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是假的,场面再次失控。
第三幕张辛儿终于弄清楚了自己是谁,她的家在哪,和刘梅母女相认,摆脱了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变成了一个精神正常的人。
戏剧张力三个主要人物的身份随着剧情发展都有极大幅度的跳转:董教授原来和张辛儿母亲早年有过一段恋情;刘梅原来就是张辛儿的母亲,从受害者变成了杀人者;张辛儿原来是董教授的亲生女儿。
在几场戏里,感受明显,比如:蔡蔡是谁?
是狗还是人?
(第二次记忆切割失败的原因)刘梅在讲述张辛儿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在酒吧爱上了一个小男生,董教授意识到这个惹事的小男生正是自己。
(董教授甘愿冒着风险,主动要求做第三次记忆切割的原因,为过去的自己赎罪)张辛儿在柜子中听到的不是枪声而是爆米花炉子的爆炸声。
(弄清原因后,第三次记忆切割成功)以情绪构图情绪来自角色的眼睛,影片常常让观众有种自己也身处在故事里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演员用演技表演出来的,还有镜头语言潜移默化的烘托。
影片用了很多空镜头和第一视角镜头,跟拍,蒙太奇的技法,隔着屏幕,都能让观众感受到情节所要表达的情绪。
比如:张辛儿在柜子里的缝隙窥视外面,那狭小又恐惧的感受不禁屏住呼吸;母亲受伤倒地时伸手求助,那手仿佛都伸到了自己的面前。
线索就是悬念刘梅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是第一幕中董教授抛出来的。
随着剧情的推进,刘梅表现出对张辛儿的爱,让人始终觉得辅导员的身份很矛盾。
影片开场时张辛儿手中就拿着一个玻璃球,其实是有两个。
第二个在她找到家后获得,象征着她找回的记忆。
之后和刘梅把两个玻璃球双双扔进大海,象征着已坦然面对过去的勇气和新生活的开始。
张辛儿自言自语的“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原来是小时候母亲教她的,后半段她想不起来了,在母女相认的时候刘梅给补上了“你过来,我过去,拉一把,扯一把,宝宝长大,赶车去”。
故事的内核其实讲的是爱影片表面上在讲张辛儿的真实记忆到底是什么,但其实刘梅表现出对张辛儿的爱和张辛儿渴望家的欲望占了相当大的篇幅。
真实的记忆和被替换的记忆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原生家庭的形态。
刘梅和张辛儿母女相认后,通过类似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来具象化张辛儿心目中母亲的样子,因为拉斐尔的圣母在人们心中就是世间一切美丽的化身,美丽、温柔而典雅。
留下了一个像恶作剧一样的结尾影片中最后真相是刘梅(也就是张辛儿的亲生母亲)为了保护张辛儿而杀死自己的丈夫,正觉得电影就此结束的时候,镜头画面一转:董教授躺在了记忆切割的手术台上说:“我宣布,记忆切割失败,即便是小动物它们也懂得爱和恨,它们应该有回忆的权利,它们也一定有面对一切的勇气,任何高超的科学技术最终无法战胜生物最原始的情感,即便你还暂时没有面对过去的勇气。
”不禁又开始思考,整部影片到底是切割了谁的记忆?
是董教授年轻时候的记忆,还是张辛儿的记忆?
http://t.cn/EaBHwvj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记忆切割#🎭演员表现:郭采洁的风格终于不再“顾里”了,抛弃了本身的演技特点,重塑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把剧中女主人公弱小、胆怯、崩溃的性格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眼前一亮。
🎥故事题材:这是一个新颖十足的故事题材,也是一个很有深意的亲情故事,“母亲”通过一次次的“记忆切割”来保护女主,最后结局却出现反转。
🌟总体评价:可能是台湾导演的原因,把剧中所有的感情线都描绘得十分细致,个人不太偏向于后半部的情感体现,时间略长,显得有些矫情。
整体故事线走向很好,但在衔接上稍有些许突兀,需要细细品味,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三星给演员演技和故事题材。
如果你想看到底有多烂,那你等手机可以看了再看,千万别费钱。
那个强奸的故事,能跑还回去扶别人,那个男的楼梯下来那镜头,旁边就是开着的大门,偏偏要往厕所跑,绝了。
不承认自己是妈妈,没人问她自己在那说自己整容了以为你认不出来,自己说不配做你妈妈,最后来了一个飞升,他妈真绝了。
不是演员的问题,导演就是一坨屎,全程一点逻辑性没有,乱七八糟的。
不要以为演员表里有徐峥、刘雪华这种戏骨就是好片,也不要在看到豆瓣都是一星的时候一意孤行,觉得自己万一觉得它没有那么烂呢。
可以徐峥老师刘雪华老师欠了导演人情,要不然实在说不清在电影里的奇怪人设。
郭采洁挺有灵气一姑娘,不知道能不能改改发型,有种顾里傻了的串戏错觉。
说起来顾里那部电影,真说不好两位导演谁更优秀一点。
可能郭导更胜一筹也说不一定。
感觉导演可能想走科幻路线,就是不知道为啥很像三流鬼片。
最后的镜头,我只想说,大家挣钱买票看电影也很辛苦,请你最后穿件衣服吧。
不想吐槽到最后,听到假装升华主题的旁白以为电影结束准备起身时,还看到令人无力……
亮点回忆的穿插和时间的转换。
一次一次的记忆切割、张辛儿的回忆、董教授在记忆切割过程中的推理穿插在一起,悬疑的氛围足足的,也很烧脑,引人入胜,代入感极强,让观众不由自主沉浸其中,不自觉地脱离观影人的角度、站在剧中人的角度根据所得到的一切信息去看待这些事并进行推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理的难度,站在观影人的上帝视角推理出的东西,在观众不由自主转换到剧中人视角并沉浸其中的时候,往往就会被怀疑、推翻,观众会跟着剧中人一起产生新的疑惑,对自己的推理的怀疑会越来越严重,剧情不断的反转实在很吸引人,让人有追索真相的欲望。
小缺憾不得不提的是将近片尾时张辛儿刘梅母女相认时的场景,周围的景物逐渐虚化,母女二人相拥着,带着笑意飞上高空。
非常文艺的镜头,个人也能理解背后大约是张辛儿终于解开心结和妈妈相认了,达成了理想结局圆满的样子,但还是觉得有些突兀,着实让人懵了懵。
真的是,无言以对。
果老师咱能不这么玩吗?
东北有句老话,形容人工作太累了。
叫“实在不行就雇人吧。
” 真的想对果老师说,实在不行就雇人吧。
编剧也要署名,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给编剧枪手个机会,也顺便积点德吧。
导演的工作更应该放出去。
找个中戏的学生,肯定也不至于如此,带带新人。
这样下去,把自己的路也走绝了。
直接告别了当导演这个事。
演员发起狠来,真的是连自己都怕。
《记忆切割》:虚实之间不过梦境 文/王珉导语《记忆切割》,乍一看电影名,还以为是高概念科幻片。
看着看着,不禁为这个暗黑的悬疑犯罪片拍案叫绝,直到最后画风斗转变成亲情片。
欣赏这部电影,不由得让人想起希区柯克影片中的象征意味,《记忆切割》中“蔡蔡是条狗”成为精神分析、符号学象征,在电影最后也被赋予亲情的内涵,像极了希区柯克影片《爱德华大夫》,因为童年阴影而深受精神创伤的患者,最终在梦的解析下洗清了杀人犯的身份。
剧情简介《记忆切割》讲述张辛儿在童年受到家庭贩毒枪击案的巨大心理创伤后,始终走不出记忆的阴影。
著名生物学家董教授对于记忆切割领域的突破,让张辛儿的姨妈刘梅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张辛儿忘记过去,刘梅死缠烂打董教授,求他帮张辛儿重塑这段痛苦的记忆。
张辛儿也愿意尝试第一例有别于动物的人体实验。
原本顺利的实验,却因试验员扮演张辛儿的父母穿帮而走向失控,最终失败,但张辛儿却和母亲得以相认。
正文希区柯克曾说:“我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会失望。
”《记忆切割》同样带着很多悬念,郭采洁饰演的张辛儿怕狗叫,通过电影语言技巧给观众心理产生压迫,制造悬念。
张辛儿的姨妈在请求董教授帮忙拯救张辛儿的路上,看到一只狗被撞死,这样的意象和音效,在心理悬疑的运用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导演果靖霖不是依靠蒙蔽观众的双眼来制造悬念,而是尽量让观众处在全知的地位:张辛儿被董教授催眠,陷入水波深处躺着的梦境,她幻想自己变成小时候的模样,躲在柜子里看大人交易贩毒。
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成张辛儿的父母,寻找她。
当他们在欣儿面前展示那条黑狗说:“蔡蔡来了”时,张辛儿直接倒下被送医抢救。
影片可以说,运用狗这个道具制造悬念无处不在。
董教授异常吃惊:“怎么回事看到狗就晕倒”。
张辛儿的姨妈解释:“小的时候,她们家养的狗。
”镜头切成四个切面,观众仿佛跟随剧情而受到惊吓。
观众没有事先看到那只狗,所以无所谓。
因此无论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张辛儿的父母在屋里聊什么,观众都不会感到胆战心惊。
最重要的是张辛儿的父母被毒贩枪杀,狗才如约出现。
紧随其后,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讨论,张辛儿现在稳定下来,但是记忆混乱,人和狗分不清,这就是片名《记忆切割》的佐证。
这条狗堪称《记忆切割》最多出现的恐怖道具,“蔡蔡”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蔡蔡是谁?
张辛儿父母怎么死的?
张辛儿想回她的家,你为什么不告诉她?
”张辛儿的姨妈被董教授逼问,梦境让张辛儿头晕目眩,同时也伴随着张辛儿对父母被枪杀的惨叫声。
后来,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谈话中,好像想起了什么,董教授的眼角有个痣,他想起张辛儿被抛弃的母亲,原来董教授正是张辛儿母亲的初恋。
镜头聚焦于两人的对话,营造了紧张气氛。
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张辛儿被刺激罹患精神病,为了探究谁刺激张辛儿才能找到症结,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被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的行为牢牢吸引。
董教授诧异地问张辛儿的姨妈:“我还没弄清楚,蔡蔡到底是狗还是人?
”在回忆场景中,董教授认为徐峥饰演的四叔,也许是蔡蔡。
董教授一路跟着,心里又嘀咕:蔡蔡应该就是一条黑狗。
当他们再次通过梦境回到张辛儿父母被枪杀的现场时,呈现出窥视性视角。
张辛儿屏息躲在柜子里,试验员打开柜子的瞬间,张辛儿见到蔡蔡,抱起那条黑狗说:“蔡蔡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好可爱,乖!
”在某种程度上,摄影机就像在张辛儿的记忆阴影中开了一扇窗。
原来,董教授年少时的“风流轶事”,导致张辛儿的降生。
这种原生家庭的痛苦记忆,让一个孩子迷失、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
董教授通过科学的记忆切割,想要治愈张辛儿,最后得到新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都值得肯定。
《记忆切割》最终揭示出母爱伟大的主题,为何张辛儿的姨妈,不顾一切求董教授治愈张辛儿,原来她才是张辛儿真正的母亲!
母亲这个角色是《记忆切割》的观众感到最好奇的人物,影片中不断强化她的存在,又在最后真相大白时给了观众最强烈的震撼,她整容为了张辛儿不受任何伤害,但却一直以姨妈的形象陪伴张辛儿的左右。
《记忆切割》重复利用许多镜头,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张辛儿的记忆场景,也是为了烘托最质朴的人性和最伟大的母爱!
不由得让人想起郭涛自导自演的《欲念游戏》,同样讲述用梦境治愈人的噩梦。
终日钻研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郭实(郭涛饰演),丧女后郁郁寡欢,与智能机器人为伴,却被好兄弟和爱徒觊觎科研成果,导致意外发生,使其沦为杀人犯。
为证清白,他重拾“化蝶系统”追查真凶。
层层反转后,却发现这其实是众人为了治愈他情感的一场梦境。
《记忆切割》像极了《欲念游戏》,也像《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是一部高科技兼具现实题材的亲情佳作,它告诉观众: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与人类亲情相提并论。
在母爱的支持下,世人可以战胜所有困难。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科学技术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也能满足精神诉求。
但世间万物,都应该有自己回忆的权利,而不是被植入一个梦,看起来如《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般,伪装身份演绎别人的人生。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一开始是冲着导演去的,想想应该不是烂片挺好看的电影刚开始就有被吓到,像恐怖片悬疑也不像悬疑,还有点催眠,反正同行的朋友睡了,看的吓死一转头他睡了,笑死不知道卖的啥情怀剧情稀里糊涂这结局有也莫名其妙,有一幕还让我想起了“洪世贤和艾莉手牵手在云上”的场景结局还不如,小姨就是小姨不是妈妈,因为很爱女主所以一起做了记忆切割,最后她们都以为俩人是母女关系(其实看完电影我是这么想的)
我影评的原则是三四颗星的话就是你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看了也不多不看也不少。
4颗星的话就是如果你问我这个电影怎么样,我会告诉你这个电影还不错,值得去看。
5颗星的话就是你还没开口,我会忍不住的给你推荐,你强烈的安利你去看。
我很少打两颗星,因为两颗星的电影我一般都不会看到最后。
今天实在是太无聊了,因为在等维修工人过来。
4倍速看完了电影。
本来是想打一星的,多的一个星给郭采洁,因为我是她的粉丝。
剧情全靠嘴巴说
啥也不是
十分精彩,很喜欢采洁。希望大家都去看
这是把观众的脑子切割了
剧情烂,逻辑烂,台词烂,刘雪华还是去演高贵的太后娘娘吧。。。最后母女身穿白衣飞天是什么鬼,还飞来只老鹰。。。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太匪夷所思了。。。。
郭采洁演的过于做作吧。。。剧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是没明白,中间bug太多,结尾也奇奇怪怪。刘雪华我还是喜欢的,挺自然的,徐峥出来客串说这两句话我也挺开心,多给一星⭐电影本身其实也就2星了
故事虽然没什么意思,也不算太差。然而导演是真的能力不足,拍摄手法镜头语言非常老旧,叙事能力也不强。就是一个自恋的作品,导演一头一尾的面部特写还在卖“萌”,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极其丰富和做作,自编自导自演几个字就写在脸上(没有别的导演约束,就自我放飞的感觉)。最后独白简直就像小学生的作文,还要que一下主题和中心思想。演技自我尴尬,对白既尴尬又肤浅。逻辑更无语,既然刘雪华就是郭采洁的亲妈,导演是亲爸,演员一个59年一个70年,刘雪华是故意整容成老年人吗?从郭采洁叫妈的那段之后开始无语,霰弹枪不但没有把人打死也没打飞,还反被一把剪刀直接毙命,这身体素质。然后刘雪华一边不承认一边就直接把来龙去脉全交代了。最后母女相拥升天……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尴尬。只有大芜湖的空镜可以一看。
一个普通的故事
果靖霖还是那么自恋,东西也还是那么烂,本来以为是个网大,结果还是拿了龙标的网大,不过好像又比其他网大正儿八经些…
3一开始有点国产入侵脑细胞+乡村恐怖片模式,整个片子都像是梦境,bug很多,但主题还可以,最后一个镜头减分。
郭采洁演的烂片又多一部,前面整得神神叨叨的,还以为刘雪华是大毒枭家人呢,刘雪华为啥挑这剧本和对手?结局烂的我想吐血,飞起来了什么鬼?及格分是发给在芜湖上学的那几年,步行街,滨江公园等镜头勾起了我的回忆。
故事性一般,不过有悬疑到,大晚上看的还有点怕。最后大结局有点尬
花季少女张辛儿,十岁那年意外看到了父母被枪杀的凶案现场,内心受到极大创伤。这永远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伴随她的成长。受张辛儿监护人辅导员刘梅所托,著名生物科学家董教授通过切割记忆的方法,帮她重塑记忆,切割痛苦。
至今仍没有放出评分的史诗级烂片
感觉还是有点好看的呀这个确实很酷呀
正在看电影院只有10个人没人看后悔了
郭采洁还挺适合这个角色,不过剧情也太套路了,而且很狗血很扯淡啊,郭采洁真的要变成烂片女王了?
啊啊啊啊我疯了。
闲着没事做心理辅导员?导演编剧是对心理辅导员是有多大的误解?
???郭采洁坐实了烂片女王这个事情吧我的天绝了啊我就没看过这么烂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