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范伟和近来高产的张颂文果然就差不了,没想到剧本也很杀,抽丝剥茧悬疑反转仿佛没有尽头。
一场诡异的斗室命案为开端,伴随众多“不速来客”陆续地闯入,一场斗室剧本杀即刻开局。
有口难辨的“来客们”俨然成为了命案的“真凶”,彼此争执中生死考验轮番上演,而在扑朔迷离的危局背后,仿佛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首先是各位来客的互相搏斗,他们似在争夺着什么;其次是他们中的多人都曾使用手枪,这是否是导致受害者身亡的凶器?
最后是现场发现了一份关键证据——烟头,但烟的来源又与多人有关,无法准确锁定嫌疑目标。
种种线索逐渐浮出水面,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真相即将揭晓。
特别是当看到阎正(张颂文 饰)先是试图藏匿昏迷的马明亮(窦骁 饰),后又以钝器击打莉莉头部,一系列的可疑举动给他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而他也在不久之后突然莫名身亡,一夜之间接连发生了两起凶案,给这个本就神秘的房间蒙上了一层诡异色彩。
殊不知一直藏匿在房间的老李(范伟 饰)目睹了一切,他在寻找受害者和凶手的同时,又不断有新的来客悄然而至,而一个装扮奇异的人质的突然出现,似乎“被迫”透露出了这些离奇事件的源头......尤其范伟老师不愧是多个影帝,叙述故事时严肃正经,范伟还是永远的神,喜剧感感觉是自带而来的,特别是在人物转变反差时又足够喜剧、好笑,喜剧挑不出任何毛病。
窦骁也是意外之喜,角色跟以往都很不同,感觉以后可以多尝试这类型。
张颂文瘦了显年轻,窦骁帅气依旧。
朱珠味道依旧,穿小黑裙愈发清瘦撩人。
特让我惊喜的是有很多小的细节或者伏笔,人物的很多小的道具都会callback。
老李略微佝偻的身子,满脸挂彩、表情呆滞;马明亮瘫坐在地,姿势搞笑;阎正则坐在马桶上,再加上倒地的酒瓶和飞舞的钱币,交易时张总跟班的烟、坏冰箱、画面外播报的新闻……画面充满诙谐幽默尤其是拍摄上并没有给观众开上帝视角,所以有种盲人摸象的感觉。
随着一点点地情节推进,通过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逐渐丰富故事,把故事完整化。
给观众层层揭秘,逐渐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观看中人物和观众获取的信息是一致的,故事地推进使得观看过程中带有很好的同步感。
几位主要人物也是通过不断地对手戏才逐渐弄明白整个故事,在该过程中几个人物角色彼此不断转变,使得故事情节非常戏剧化,很好看。
喜剧➕反转的确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戏剧冲突,很赞的一部悬疑片,很烧脑也很搞笑,剧情跌宕起伏,里面有好多细节要一定要仔细看,完成度很高的片子,剧情方面真的很意外,原本以为就只是简单的犯罪悬疑,没想到铺设了很多反转,演员之间也碰撞多很多惊喜!
最后还有反转挺出乎意料的,喜欢悬疑类剧本杀的可以冲了~
不断倒叙的手法让事件不断反转,逐渐清晰,本来算是不错的想法,但是这样的想法需要足够精确的设计才能自圆其说,可惜导演和编剧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剧情最大的漏洞在于,外卖员小马最后想让所有人都死去,然后造成这些人都是互相杀害的连环套,而自己就像没存在过一样带着钱消失。
想法很美好,现实呢?
他留下满屋自己到过现场的痕迹,杀尤老板和老李时还亲手拿凶器执行,没有戴手套或者擦拭指纹等消灭证据的意思,也没有让凶器留下别人指纹的操作。
以现在的警方手段,他想神不知鬼不觉拿钱消失?
完全就是脑子不够用吧。
而导演和编剧,编出这样的最后高潮只能说明自身能力不足,太过想当然,更甚者就是不愿意费心思抠细节,只求观众不去深究?
加上最后老李和阎正都没死强行大团圆的操作,让整个电影的真实感更是大打折扣,实在可惜!
说实话有惊喜。
同期的扬名立万口碑很好,这部戏评分中等,所以一开始期待并没有很高,但范伟一开口,就乐劈叉了。
故事讲的也很有戏剧性,一步一步层层剥离。
在你以为这是真相的时候突然反转。
一个小偷范伟到一座老房子偷东西,结果遇到老房子主人张颂文和情人朱珠回家偷情,范伟不小心撞到桌角,躲在床底下昏倒了。
等他醒了以后,却看见倒在血泊里的朱珠。
他以为这是一场情杀。
范伟慌张的想逃跑,却被张颂文堵在客厅,正在他们俩纠缠不清的时候,一个外卖员窦骁突然出现在房间。
张颂文反咬一口,说小偷杀死了他妻子。
窦骁说他来送外卖被打晕,然后醒来就看到这一幕,不知道该相信谁。
窦骁说看到打晕他的人穿皮鞋,但范伟穿的是运动鞋。
于是他和范伟准备一起对抗张颂文,但窦骁在与张颂文挣扎中却失手勒死了张颂文。
窦骁害怕说不清,但范伟因为是小偷身份,所以不想作证,只想逃跑,可他打开冰柜后竟发现冰柜里有钱。
范伟因为儿子有病要换肾,所以他想拿钱跑,于是他跟窦骁开始商讨如何分钱。
可是范伟不经意间发现窦骁的外卖箱里都是钱。
所以他又开始质疑窦骁身份。
窦骁介绍,原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被害人珠珠的情人。
然后窦骁从头捋了一下思路,她是被珠珠叫到这楼下的,珠珠有个老情人,叫尤大勇,这个老房子欠了电费,让珠珠帮交费,珠珠才发现这个地方的。
珠珠带着一堆假现金来换他冰柜里的钱。
但珠珠上楼后发现事情不对,于是告诉窦骁快走,可是窦骁没听,仍然敲门送了外卖。
刚进来就被打晕了。
范伟将信将疑的,他临跑前把张颂文身上的钱包手机都搜刮了一遍,结果发现张颂文的身份证上并不叫尤大勇,那珠珠的老情人并不是他。
这时候客厅里的柜子突然开了,真正的尤大勇摔了出来。
尤大勇被蒙着眼,所以误以为范伟和窦骁是警察。
老实交代,说自己干了一个非法交易,今晚十二点在这间房子交易,并且说了接头暗号。
他们也才搞清,原来张颂文可能是警察身份,他先藏到尤大勇家,等尤大勇来的时候将尤大勇绑住,又冒充尤大勇的朋友下楼接了珠珠。
珠珠上楼后发现异常,告诉窦骁快跑,后来珠珠,张颂文,和尤大勇厮打的时候,尤大勇不小心砸死了珠珠。
范围和窦骁终于理清了这条线,这个时候,到交易时间了,可交易内容尤大勇没说,于是他们俩冒蒙和张经理联系,竟然蒙混成功,他们知道了交易就是拐卖来一群残疾儿童用来要钱行骗。
范伟看不下去,最终决定还是要把残疾儿童买下来,即使钱不能给他儿子换肾,他也不想看这些残疾儿童受害。
可是这时候尤大勇醒了,一切骗局都要被揭穿。
正在混乱之中,张经理助手的一根烟点燃了漏油的厨房。
整个房子发生了火灾。
范伟一个一个把小孩子都护送到安全地方,等他回去找窦骁时,却被窦骁一刀刺死。
窦骁突然变脸,觉得火灾可以销毁一切证据,他想独吞这笔钱。
原来窦骁因为穷,被前女友抛弃,前女友跟别人结婚了,前一阵发生的外卖员杀害新婚夫妇案件就是他所为。
可是冰柜里的钱已经冻成冰块,窦骁正费力的往外搬运,警察已经来了。
因为张颂文临行动前交代的好友,将监控内容全部传送到公安局。
当然结局是好的,张颂文只是昏倒并没死,范伟也是被扎到手机壳上,没死。
其余人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部戏重点还是在于一次又一次的反转让人很惊喜。
你以为的事实到最后并不是事实。
第一次看窦骁的戏,他的人物塑造的也很贴切,一点不违和,没有耍帅的样子,完全就是邋遢的外卖员形象。
但后来看字幕才知道他已经是加拿大籍了?
难道跟赌王女儿入的?
有点意思的电影,是不是《无名》也有点模仿的感觉,故事一幕幕重演,每次都会有新的转折,范伟演技真好,窦骁感觉越来越帅了,全程肿眼都很帅气,气质真好!
朱珠客串的也好棒,惊艳!
很多喜剧元素,但是不影响整体气氛,尤老板跟张老板的生意是个迷,主角二人一步步套路,最后将这个事件完整展现出来!
一场人贩子交易,一场父亲救女儿,一场偷盗,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和心思,最后聚集到这个破屋子,演出这一场戏!
窃贼老李刚潜入一幢老旧居民楼的一户中打算行窃,一男一女就进了门。
老李以为主人回来了,藏在暗处想伺机溜走。
谁知转眼间女人已经被男人杀害。
老李惊慌中发出声响,男人发现了他,用枪把他逼住。
老李与男人搏斗,拼命将其制伏。
这时,外卖员小马走了进来。
老李将小马捆住,向他解释自己并没有杀人,小马只希望赶紧脱身。
二人正僵持间,又一个男人从里间出来,似乎他才是这家的主人。
而这个男人正在等人过来见面进行涉及大量现金的交易。
小小的一户民居,不断有不速之客闯入,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老李和小马也越来越无法脱身。
当弄明白这里将要交易的商品时,他们更是不忍离开。
本片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一群人物,各怀鬼胎,在一个空间里相互碰撞,这个框架是好的。
但是情节交代只靠闪回,方式过于单一,用多了还影响叙事节奏。
后面反转过多,有点儿为了反转而反转,而且让最后拔高的立意显得不够真诚。
还有一个不够真诚之处是滥用信息差。
老李是观众最初的视角,他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坏人,观众以这样的出发点对后面的人物和情节作出判断。
结果这些判断一次次被误导,一次次被推翻,后来出场的所有人都在说谎,反而只有老李一个人一直在说实话,也跟观众一样一直被蒙在鼓里。
这样会让观众有被戏耍的感觉。
另外,那幢有着土楼一般格局的独特的居民楼,实在太适合发生一些什么了。
可是除了那一户之外,其他家全程静悄悄的,可惜了。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不速来客》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作品,由范伟和张颂文主演还是让人放心不少,毕竟导演刘翔此前没有什么成功作品,本科还是学的化学。
不过从最终的影片完成度和观影感受来讲,刘翔作为一名新人导演,可以打7分。
整个故事说复杂也挺复杂,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人各怀鬼胎,在一间老房子上演了一出,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断欺骗他人利己的黑色故事。
要说简单也很简单,影片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眼见未必是真的故事。
刘翔身兼导演、编剧、摄影三职,这种情况要么导演是新人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要么是剧组经费不多,自己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很可能是两者兼有。
摄影出身的刘翔摄影指导水准算不上出众,只能算过得去。
比如梁超饰演的尤老板被蒙住了眼睛,整部镜头却连一个他的主观镜头都没有,缺乏对他心里感受的描述,那么自然也很难让观众代入到范伟审讯他的紧张感。
本片摄影唯一的亮点就是圆形的筒子楼和圆形的高架桥构图让人印象深刻。
从执导的角度讲,影片的节奏算不上紧凑,中段整体比较松垮,尾段还有点降低智商的意思。
对影片剪辑的掌控上,也还有不少可以精简掉的镜头。
反倒是编剧构思上,导演着实下了功夫。
少花钱,拍好戏,还要峰回路转抽丝剥茧,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地方。
比如将影片剧情的主要发生地局限在一间老房子里,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拍摄成本提高拍摄效率,符合当下流行的剧本杀、密室游戏等视觉观感。
但这种局限带来的坏处就是整个片子视野不开阔,场景过于集中单一,缺乏变化和视觉冲击。
范伟和张颂文的主演让影片的表演不至于拉胯,窦骁的表现也算是有进步,可惜在一些表演动作的细节处理上还不够精细。
但值得注意的是,刘翔掌握了宁浩和管虎的一点诀窍——糟践演员。
你越把演员折腾得很惨,观众越买账,于是范伟和窦骁都撞肿了眼睛,全员吃足了苦头。
比如打脸声啪啪响起时电影院充满了欢笑声。
对暗号的情节让我想起了经典电影《巧奔妙逃》。
大清早不睡觉阿猫阿狗吵什么吵,天冷了要吃饭大哥大嫂打发打发。
全片最精彩的片段就是范伟窦骁张颂文的三方对手戏,范伟和梁超胡明的三方对手戏以及验货的桥段的出人意料。
不得不说老戏骨还是不一样,演戏控场能力极强。
除此之外,影片就有点乏善可陈了,作为导演,刘翔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值得鼓励的是,最起码可以看出,本片的制作初心不是冲着圈钱来的,这让我们还可以期待一下刘翔之后的作品。
一次次的倒推 一次次的转变 小偷进场 还没出门一男一女出现,女人变成尸体倒下,小偷还没出去便被男人发现,两人打斗间外卖员出场。
三人争斗,男人卒,小偷和外卖员准备溜,小偷发现冰柜里的钱,外卖员说实话。
两人分钱,被男人绑起来的老头钻出来,揭示男人身份,原来是老头误伤了女人,而男人是警察。
老头说出来这里是为了交易,而交易的人五分钟后到。
交易的人到了,小偷扮演老头,张总认出外卖员,两人是老乡。
扯出验货问题,没想到货是一群乞讨小孩。
其中竟然有男人的女儿,而小偷在医院中刚好捡到了女儿的手机。
而警察来之前,已经在房中布置了摄像头,安排了后手。
但后手们被卡住,没法用电脑拍照。
小偷想拿钱救下儿童们,外卖员把自己带的假钱给他们,没想到张总和手下那验钞机一张一张验。
发现假钞,四人打起来。
两方商量好50万成交,没想到真正的尤老板出现并开枪,打手冲过去,发现枪是打火机,而打手的烟点燃了冰箱制冷液,爆炸。
小偷救女孩,一转身外卖员刺中自己。
外卖员编造了一出谎言,准备拿钱走人,发现冰箱已经冻上了。
他无意中插了电源,后手得到了摄像头录制的视频,投到了市里的大屏幕上,警察来到。
完整 丰富 绝。
被爱玩剧本杀的朋友,拉着一起去看的《不速之客》,看之前,期待值不算高 ,一是制作团队阵容不算豪华,二是剧本杀式电影剧作要求门槛极高,之前观看过不少此类型影片,大多不是走向套路化叙事,就是叙事杂乱,逻辑错漏。
在观看《不速之客》过程中,确实有惊喜到。
这个惊喜,它不是一下子蜂拥而至,让你在片刻得到极大的满足,它是小火慢炖式的,需要火候和时间。
这部影片场景设置十分简单一个场景内的多线条叙事,同一场景,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主题的“三一律”,场景简单,对剧作和表演要求是陡峭的。
导演巧花心思,旧瓶装新酒,观影过程犹如在玩俄罗斯套娃,打乱时间线的层层嵌套式剧作结构,悬疑不断提升。
影片一共出现主要人物有6个,小偷老李,假警察阎正,外卖员马明亮,神秘女子莉莉,大佬1号尤大臣,大佬2号张总和虾毛,剧情开展短平快,前半场围绕到底是谁杀了莉莉这歌悬疑展开,一共出现5个视角,5条叙事线,当你刚沉浸在一个视角的叙事空间,以为真相就在下一刻揭开,一个闪回又将时间拉回到原点,转回到另一个角色的叙事空间,信息不对称的追索驱动之下,加上层层视角的透视加码,一起凶杀案上演罗生门剧情,不同角色的视角局限认知拼凑为观众全知视角下的俯视,凝视人性的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
难以揣测的叙事走向,靠着一个个荒诞不经的偶然事件连环推动。
老李小偷误看同行流下的标记,是想捡漏捞一把大的。
被安排录下全部现场的小哥临时被堵在了厕所,即使是离电脑不到2米,就是无法及时中止犯罪现场。
扮猪吃老虎的外卖小哥在交易现场遇到的大佬,是自己在村里的干姐夫;一直被误认为是凶器的手枪,磨枪走火瞬间,发现只是一把打火机玩具。
冰箱无意泄漏的制冷遇火,给混乱不堪的现状最后来了一把火上浇油。
这些巧合带来了黑色幽默的催化效果,也连贯着本片的主旨,由偶然推向的必然是宿命论的指涉,还是个人的选择 ?
实际上,偶然背后,是个人面临是非善恶选择后必然命运走向呈现。
这里面,似乎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只是描述人在面对欲望,人性的选择路径对应指向的归途道路。
背弃良心与信义,“可以出卖任何人,但不会出卖钱的”马明亮带着数不清的财产将自己推向了穷途陌路,要“用坏人的钱,救好人的命”的老李经历了生死莫测的人性交易,放弃了不惜一切搞到钱的想法,却鬼使神差救回了儿子的生命,也救回了他人的命。
一得与一失之间,不禁让观众沉思,得“道”和得到的比较,虽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
多线行类型化的剧作风格,对应的是视听画面也是极具考究。
影片的主要场景是在一个斑驳破旧的筒子楼完成,封闭的建筑犹如剧中每个人没法走出的人生牢笼,蜿蜒曲折的楼台恰如人生道。
每一个人物出场,都配以楼顶俯拍镜头,人在圆锥形的筒子楼中,逼仄渺小,预示生如蝼蚁,命如纸薄的人物命运。
影片的大多数叙事镜头,人物处在画面的位置也是极度边缘化的位置,也对应着人物命运走向的不可控性,在影片后半场,运用快节奏的背景音乐,配以升格镜头表现运动画面,与前面的压抑氛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张驰有度间,将观众拉满的悬疑感和紧张感,得到强效释放。
偶然与必然,失与得,松与紧,《不速来客》是一盘大棋,看到了新人导演的前途和野心,未来可期。
总的来说,属于6570分,及格以上,可以一看。
范伟跟张总见面,交涉的场景挺荒诞有趣,这段我挺喜欢。
不足的有:1、时间线混乱。
不同于《疯狂的石头》、《记忆碎片》、《心迷宫》,每个回溯都能补充相对更完整的信息,最终全部时间线能契合在一起。
《不速来客》的时间线很混乱,搞不清谁的剧情发生在什么事件与什么事件中间,他们中间经历事件的时间与下一个人在场外等待的时间也显得不一致。
造成这个结果,很大程度是剪辑的问题。
比如,开场不久,范伟进入房子,接着就是两个人(后面知道两人是张总和跟班)准备上去,敲门。
我们会觉得两人就是在范伟进入房子不久就去敲门的。
但接着的是一男跟女开门进了范伟所在的房子。
看到最后,观众才知道张总和跟班这两个是最后进去的。
2、衔接部分缺失,没头没尾。
小马和范伟看到尤老板爬出来,他怎么出来的(柜门就算没锁,搭上了也推不开)?
为什么他没看见小马和范伟两个人?
阎正怎么查到尤老板?
怎么知道跟尤老板交易?
阎正为什么要让外卖员进来(明明外卖员都准备要走)?
为什么打晕外卖员之后没绑手也没关上?
为什么莉莉一进厕所就打电话告诉小马快点跑(她看出了什么端倪)?
她一出厕所就抱着阎正来亲是有什么打算(这情节发展就不对劲)?
3、结尾太仓促。
居然有个角色全程被困厕所,结尾终于爬出来了才开始录视频,这时仅仅看到小马在推冰块(也不知他推来干嘛,妄想放上轿车吗)。
接着就把视频投屏到其他地方,接着就马上有警察来到,仿佛警察早就在房子50米开外准备着,小马都没推多少下就被抓了。
4、搞笑和严肃混合得不好,有不分场合的感觉。
是搞笑跟严肃题材不能放在一起吗?
想想也不是,像《唐人街探案》,或者美国的杀人狂电影,都有在严肃的题材里面加入轻松搞笑的情节或者桥段,但别人拍出的的并不觉得乱,而《不速来客》则搞笑和严肃有互相冲突、冲淡的感觉,明明我皱着眉看这紧张黑暗的故事,下一秒又突然插入导演想你笑的部分,接着又是悬疑,使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应该放松还是紧张,不知所措。
造成这个问题,在节奏、角色、场景方面都有关系。
以《唐人街探案》为例,角色很好理解,秦风负责严肃破案,唐仁负责搞笑担当,人设清晰,分工明确,所以看到唐仁在这一幕获取到话语权时,我们能把预期调整到看他搞笑的状态。
场景方面,如果想让观众理解到以下将要进入严肃探案阶段,秦风会进入一个头脑中的虚拟空间,观众就会认真起来。
导演想让观众的心理状态有变化,一定会有场景的切换。
节奏方面,我不太会解释,类比过山车吧,好的节奏就像坐过山车,大俯冲之前,会缓慢爬坡,让人知道就快冲下去了,把紧张的心情积累起来,然后一俯冲,把畅快的心情释放出来;差的节奏就像随机的前进后退开车,或者是蒙眼行驶在一段时而完全平坦时而颠簸的路上,心情完全没有准备。
反观《不速来客》,搞笑和严肃的场景没有切换,相同的角色时而搞笑时而严肃,也没有合适的节奏。
一部让人如鲠在喉的国产悬疑新作,质量不上不下,优缺点明显。
首先这部电影的故事很脱离现实,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剧本杀的狂热发烧友,整个剧情从头到尾都有着严重的刻意设计痕迹,那些无数的巧合和不停的反转,只要观影者稍微推敲一下便会感到逻辑漏洞,好的是影片通过悬疑片特有的倒序插叙等叙事结构,再加上不错的讲述节奏,将这些令人难以信服的情节还算流畅地拼接了起来,同时也弱化了诸多合理性的问题,可即便如此,影片中所呈现的与人物设定及现实情形严重背离的bug还是泛滥成灾,最终全片在窦骁弱智的一番话和愚蠢的操作下彻底崩塌,将电影推向低智,而在本来黑色背景的故事中强行升华道德的手法,也着实显得突兀和尴尬,让影片主题看起来不伦不类。
演员们的表演还是优秀的,范伟和张颂文自不必说,朱珠更是风情万种,窦骁这次也算是有点突破。
形式大于内容,反转拼凑故事线
张颂文两年前的电影。和最近大火的高启强相比又完全是另一个人。可惜戏份太少,但就是有限的一点点戏,也足够过瘾。窦骁挺惊喜的,范伟范老师中规中矩吧。故事挺绝。
2021.10.6 天幕新彩云 看得点映场,还是很惊喜的,是一个拼图故事,慢慢就拼凑完整了,还是很有想法的,完成度不错。有人是不速之客,有人是蓄谋已久。反转还是很不错,演员绷住了,挺不错的。
开始还觉得好玩,看到一半就不能忍了。这为反转而反转的剧情是把观众当傻子么?
罗生门式剧本杀,不断嵌套的闪回抽丝剥茧,带观众一起破案,悬疑情节是吊足胃口,一次次印证“眼见为虚”的电影主题,黑色幽默有《无名之辈》的调调,线索的前期铺垫还是很用心,夹带在情节铺成中很成功。但不能每次的反转都靠闪回来完成,甚至还有重复片段,是大大的扣分项。范伟的小品腔太让人出戏了,真难受。窦饶倒是突破了,又怂又狠的样子很到位。认识张颂文是因为主旋律片,所以有些不成文的剧透。牵涉一些严肃的社会关注话题,带着喜剧色彩去解读有待商榷,但剧本的确扎实,在对白上下足了功夫是值得肯定的。感谢不散电影,拍摄地又在重庆,点映主创一个都不来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人人都有动机,但又好像所有人的动机都不是那么充分。
【B-】其实整体质量三星半吧,但自己写剧本就知道这种密室多角色智斗反转故事有多难写,在保证戏剧冲突量的前提下,能做到没有逻辑bug,所有线索道具彼此串联,已经很难得。(当然有的地方仍经不起太仔细的推敲,以及此类电影过度巧合的通病)不足之处在于,电影在智斗这条路上还是没有一条黑走到底,在情节黔驴技穷之后,编剧试图用人物情感做落点收尾,可最后的再次反转又把这个情感破坏掉了,最后显得两方面都不够极致。但仍然,作为处女作,此片已让人满意。窦骁贡献生涯最佳演技。
有些反转太容易猜到了 比如谁会叫张颂文老头呢
多线叙事黑色幽默,故事基本上在同一个场景发生,导演太爱用无谓的慢动作了
还可以吧,也说不上多好,漏洞不少,悬疑点很快就套路化了。最重要的是设置太简单了
新人新作,可以给到7分。刘翔做导演的思路很正确,好剧本好演员才能出好戏,小成本的电影钱就得这么花,期待后续提高视野的片子。
故事很老套,不过很喜欢穿插在中间的立交桥和配乐,以及时不时出现的筒子楼俯视仰视全景。
虽然算不上十分惊艳,但是还算是挺有趣的,就是整部电影的氛围都比较荒诞,毫无真实感和紧张感。
且不说编剧用了太多巧合,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人物行为就没几个合理的,都是工具人
利用信息差,利用剪切,就是不太厚道的悬疑,看着懊悔
完成度还可以,层层反转,这大概是窦骁突破最大的一次。
田壮壮监制作品,所以你才能看到这种咖位的演员来演了一个小场景的黑色犯罪片~朱珠真是可惜,领盒饭太快~颂文同学的存在感也是不明所以,窦骁的演法有点像早期的谢霆锋,范伟大爷的努力想呈现的更多层次感没有起到效果,仍然略显空泛~小场景的机位调度有点难度,弄不好就像舞台小品,其实还可以增加几个跳出的远视角窗外机位来体现纵深感,不至于显得过于逼仄~(片中的几个空镜头多次对准楼道的一堆电表,我以为会有什么深意,还是我想多了~)话说这个导演长得也太像于妈了~
讲故事的技巧用得还不错
我一头雾水,电影就一边升华一边结束了
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