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华大学变异的经历总在重演,关于军方通缉的亦围绕在脑海,科学家Bruce Banner(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就在这样的梦魇下在巴西一边控制着体内的伽马辐射带来的异常,一边努力和纽约的蓝先生寻求解决办法。
在汽水生产厂房的他一日不小心割伤手指,让血滴入了汽水瓶,远销到美国的这瓶汽水暴露了他的行踪。
美国军方穷尽能力追捕他,还找来求胜心切的英国霹雳将军Emil Blonsky(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
被逼到绝路的Bruce变身为绿巨人,Emil和其他军人都大吃一惊。
为了亲手擒住Bruce,Emil建议给自己注入可使基因变异的样本。
Bruce在美国隐匿时遇到旧女友Betty Ross(丽芙·泰勒 Liv Tyler 饰),Betty义无反顾地站在他一边,同时发现,她拥有令他体内绿巨人安稳的力量。
那边Emil已经被求胜蒙蔽了眼睛,他的寻衅加上美国军方极度想利用Bruce体内异能作为残暴行径的决心,一场大战已经避无可避。
《无敌浩克》之所以要搞这种剧情重新来过、演员大换班的续集模式,貌似跟《蝙蝠侠前传》系列一样,对此前票房和口碑都不甚好的前作不满,力求全面改变风格来为该系列开辟新天地。
但与《蝙蝠侠前传》系列的写实风对《蝙蝠侠》系列浮夸风的成功颠覆、从而票房大卖的情况不同,《无敌浩克》的火爆动作风对《绿巨人》细腻剧情风的刷新则难言成功,票房和口碑均未明显超越前作,虽然把鲜有冷场的动作场面接二连三地堆砌在观众面前,但仍然让人感觉无论是剧情和场面的构建都无甚新意、比较平庸,缺少作为一部大片的独特个性,许多地方都似曾相识。
最要命的是,全片从头到尾都冒着傻气,让人看起来忍不住想笑。
首先,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在对绿巨人能力设定上就开始犯傻,把自己逼入不能转身、合理性失调的死胡同。
在超级英雄电影里,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的能力设定都切忌过于完美,一定要让人觉得这些超级英雄也会受伤、也有命门、也会面临生死一线的困境,如果都是不仅刀枪不入、而且怎么打都毫发无损,那就让人看起来一点悬念和心理期待都没有了,跟这样的超级英雄对上,还不是谁来谁死呗。
所以超人虽然坚不可摧、甚至能让时间倒流,但氪星石一到,就能力尽失;全民超人汉考克仿佛超人的黑人表兄,但他的命门是爱情,只要跟心爱的人在一起超能力就慢慢消退,所以最后医院那场打斗戏才让人看得格外揪心;蜘蛛侠也并非刀枪不入,但灵活的身手和蛛丝可以让他轻松躲避子弹和攻击,而且他跟反派搏斗时也常处于生死边缘,最后往往是靠智慧和敏捷的反应取胜。
而《无敌浩克》却把绿巨人美化到了威力无穷、体力无限、没有任何武器能够损伤分毫的极致,这就看起来很没意思了,大学校园里那场动作戏,军队向绿巨人开枪,射出去的子弹就像往他身上扔花生米一样,一点作用都不起,任由绿巨人横冲直撞,什么声波武器、武装直升机,也只能给绿巨人制造一点小麻烦,只要人家稍一振作,立马就成一堆废铁了。
这同时让人觉得罗斯将军是个脑残,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知道绿巨人刀枪不入了,只要人家一变身就只有逃跑的份儿,还自信满满地拉着大队人马跟他干仗,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还是仗着自己是人家女友的老爸,吃定人家不敢动自己?
对那个靠不停打针变异成巨人“憎恨”的无敌设定同样没边儿,能一把抓过步兵发射的肩扛式导弹放在身上爆炸一点事都没有。
他和绿巨人再怎么强都是血肉之躯变的,如此刀枪不入也显得太假、太无趣了。
导演和编剧真应该回去多看几遍《哥斯拉》,在人家那影片里,哥斯拉虽然同样破坏力十足,但也不是刀枪不入,对付人类军队的枪炮主要是靠灵敏的躲闪,最后被金门大桥的钢缆困住,才丧命于F18战机的导弹攻击之下,这样做的可信程度和观赏效果就强多了。
最后绿巨人打败“憎恨”更是缺乏说服力,无论从力量和敏捷上“憎恨”都高出绿巨人一筹,绿巨人也是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怎么后来毫无来由地一下就强了起来,拿个锁链就把憎恨给彻底搞定了。
这种能力强弱的转变明显缺乏合理性,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其次,影片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显得傻气十足。
还是拿大学校园那场打戏来说,军队一出动,悍马车都是从灌木丛中飞出来进行追击,这种类似于摩托车腾空飞跃的动作用一次的话,还算是突显气势,连着用好几次就显得十分刻意且冒傻气了。
回忆一下,罗斯将军一招手,喊一声“重武器”,一辆驾着榴弹枪的悍马就又从灌木丛飞出;一看搞不定,又喊一声“声波武器”,两辆声波车又从灌木丛飞出,还是搞不定,再喊一声“武装直升机”,天空中就传来螺旋桨声,敢情您是《魔兽》里的大法师啊,召唤能力这么强,真担心灌木丛里再突然飞出个“水元素”来。
还有那个反派战斗狂人的傻气冒得更厉害,面对绿巨人这个大怪物一点都不害怕不说,还没命地找着绿巨人单挑,逼着绿巨人把他一脚踹飞,感觉这人神经绝对有问题。
最做作的就是每次绿巨人完成变身,都要站在那吼一吼,这种刺激观众的手法也太初级了吧,我只能理解为这是向《金刚》致敬或是借此讨个好彩头,估计在导演心中,金刚把毛剃了之后,刷上绿漆就成绿巨人了。
还有绿巨人把女主角带到森林公园洞穴里的那段戏,向《金刚》靠拢的意图就更明显了,因为绿巨人在盛怒之下的变身是比较短暂的,劲头一过就要恢复人形,怎么可能在洞穴中跟女主角还有那么多细腻的情感交流,这绝对是赤裸裸地模仿《金刚》了。
还有,影片在选角和表演方面也是傻得一塌糊涂。
先说最傻的,让蒂姆·罗斯这个文艺片大腕来演战斗狂人大反派是谁出的馊主意?
倒不是说他的演技不胜任,而是身材块头不达标。
如果镜头只对着他的脸,蒂姆·罗斯强悍凶残的表情还是挺到位的,但镜头一对准他的身体就彻底让人无语了,蒂姆·罗斯穿着军装跟威廉·赫特扮演的罗斯将军站在一起,五短身材立刻显露无余,两人就跟巨人和侏儒一样显得滑稽无比。
蒂姆·罗斯脱光衣服打针就更别提了,一身苍白的赘肉,一点精悍的肌肉都没有,这身材也敢拿出来现?
丢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人家奥兰多·布鲁姆拍《天国王朝》不还找个假胸肌带上吗?
《无敌浩克》的化妆师怎么忘了给蒂姆·罗斯也做一个了?
第二傻的就是在《指环王》中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的精灵公主丽芙·泰勒,在片中刚生完孩子的水桶身材就够吓人的了,塑造人物的时候竟然还往痴情小女生的套路上演,一见男主角就柔声细语、泪水涟涟、难舍难分,那样子简直就是个大学女生,而不是片中对她的身份设定——拥有博士头衔的大学教授。
对比一下李安版《绿巨人》中珍妮弗·康纳利那种女强人式的演法,就知道丽芙·泰勒演得有多失败了。
最后再说说扮演男主角的爱德华·诺顿,说他演得傻似乎不太厚道,就算傻的话,大部分“功劳”还应该算在导演和编剧身上,因为他们白白浪费了这样一个演技派,绿巨人这个始终在痛苦和矛盾中挣扎的超级英雄,其实是最适合演员发挥演技的,但是本片给爱德华·诺顿设计的内心戏却相当拙劣,只是让他在逃避追杀的噩梦中不断被枪炮声惊醒,然后陷入极度惊恐和痛苦之中,缺乏深入挖掘和情感层次,因而就显得十分浅薄了。
爱德华·诺顿本人的表演似乎也劲头不足,没有像小罗伯特·唐尼那样,把钢铁侠演得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都极具个性魅力,他对绿巨人的演绎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而且老是看见爱德华·诺顿平伸手掌、伸出食指惯常动作以及说话慢条斯理的样子,又会让人想起他的其他影片中角色,他演的这个绿巨人也就没什么独特性可言了。
最后再发表一下对好莱坞屡次将《绿巨人》搬上银幕的个人观点。
其实,《绿巨人》是超级英雄漫画中拍成电影最容易出力不讨好的。
首先因为绿巨人变身之后丑得要命,而且只会疯狂破坏,很难让人对他喜欢起来,跟玉树临风的超人、蝙蝠侠、钢铁侠,酷劲十足的X战警、刀锋战士,以及单纯可爱的蜘蛛侠在个人形象上差着几个档次。
在动作风格上,绿巨人也就是靠身体和拳头猛冲猛打,显得十分单调粗糙,在视觉上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跟打起来花样多多的蝙蝠侠和蜘蛛侠根本没法比。
而且,绿巨人身上压抑悲情的格调也很不讨人喜欢,他无法控制自身的变异,就永远陷入遭受政府追杀、不能跟亲人相处的痛苦以及对自己造成巨大破坏的悔恨中,永远看不到光明的前景,永远在孤独、压抑、无奈、痛苦的笼罩中生活。
这样一来,其他漫画英雄电影里不可缺少的小幽默也就很难插进《绿巨人》电影中,例如《无敌浩克》中男主角因为担心过于激动引发变身而无法跟女主角上床,这样的搞笑场景就显得有些生拉硬造,跟整体情绪氛围格格不入。
总之,《绿巨人》真是一个始终缺乏魅力的电影系列,在《无敌浩克》片尾看到钢铁侠短暂出场十几秒钟,我的兴奋程度就已经超过了对全片观感,就已经充分说明问题了,《绿巨人》以后就不要往下再拍了吧。
(文/列文)
演员换了,故事背景换了,不过巨人原型没换,感觉绿巨人的能力似乎比第一部弱了,不过重写的故事似乎能够更好的解释军方为什么要追着绿巨人不放了。
故事似乎和恶灵骑士的两部一样关系不是特别紧密,都重写了故事背景,两部电影完全可以分开来,也许,第二部的故事设定也算是为了复仇者联盟做的准备吧。
最后可以看出,托尼找到军方希望招安绿巨人哈。
“控制你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你的身体。
”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就先控制自己的身体吧,你告诉你自己是快乐的,那么你就是快乐的,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要知道人的意志或者说思想是无比强大的哈。
他是一个在战士,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假如他还年轻,也许会害怕对手,但是青春不再,他还能再战斗几年?
于是他不惜一切,希望抓住这个无与伦比的战斗机会。
博朗斯基,他也许是故意被踢伤的,但是后面的情节似乎不符合博朗斯基的初衷,他仅仅是一个好战分子,希望在自己的身体完全走下坡路之前再得到一次巅峰之战,他应该是一个武痴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杀人狂,或者这也算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也许人本来就不应该像一般电影中一样,仅有一个鲜明的个性,而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组成的复合体,在不同的时间受不同的场景激发出不同的表现。
二刷,16.9.9 1723。
很好看,打斗场面很精彩,很有质感。
爱德华和妇联的绿巨人两版都挺好,只是爱德华更年轻点。
女主丽芙泰勒太美了,和前作女主康纳利同为大美女。
剧情:班纳博士在巴西的饮料厂干活,下班后回到家中研究抗伽马射线的治疗药,他想让自己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班纳与从未见面的兰博士进行学术讨论,班纳在工作中将自己的血误掉落在了饮料中,以为老人喝了就噶了,军方派特种兵前去巴西要逮捕他。
三个老混混骚扰班纳让他愤怒变成了绿巨人,赶来的军方人员都吓坏了。
逃脱后的班纳躲在危地马拉,又辗转到了墨西哥最后回到了老家的大学。
两人在曾经常去的餐馆里相见了,但班纳并不想打扰liv的生活走了,最终在雨夜的大桥掩面痛哭。
大鼻子蒂姆·罗斯被注射了脊髓液成为初级班超能力者。
班纳与liv去学校时被军方的人攻击了,蒂姆·罗斯非要逞能被绿巨人一顿暴揍,仇恨的种子埋下。
失控的绿巨人抱着女主去山洞,只有女主才能让他平静。
班纳通过网络找到了蓝博士,蓝注射他研制的解药让班纳变回了普通人。
军方赶到后带走了班纳,但大鼻子蒂姆·罗斯非得让蓝博士给他注射绿巨人的液体,成为了憎恶。
由于蒂姆·罗斯注射过加强针,所以憎恶的实力比绿巨人强。
憎恶击毁了女主乘坐的直升机,这彻底激发了绿巨人的buff,用铁链锁住了憎恶,交给军方后被女主劝说逃跑了。
彩蛋是托尼找到女主老爸军官要组建妇联。
可能是年纪大的缘故,老王压根没想起上一部的绿巨人讲的什么内容,?
是否有剧情跟这部联系起来?
不过从中文名的翻译来看,似乎电影出片方扭扭捏捏地有意避开,直接用“无敌浩克”而非“绿巨人2”。
影片还是很好看的,动作场面一个接一个,绝无冷场,而最令老王印象深刻的就是剧中巴西的这座城市(抱歉,真是年纪大,记不住那个县名,哪位好心人在评论里给补充一下吧,老王谢了),鳞次栉比的一栋又一栋的普通楼房,那个壮观啊,同时也为后来的追逐戏留下了伏笔。
应该说剧中的伏笔是一处一处又一处,至少三处(后面再说)。
剧情应该说是很老套的,属于这类型变异人里面的老套剧情,实验,变异,危险,为了女人,坏人,拯救城市(说世界有点大了)......但好莱坞大片,你还想要求它什么,看着过瘾就行了。
至少男主角在无数屋顶,房间的腾挪,追逐那段戏,老王相当过瘾,忍不住想起了刘飞入,人家同样得跨越无数障碍啊,不过蒂姆好就好在坚持跑完了全程,没有中途退出,更不用说提前退赛了,他没刘跨栏那命,也如此,成全了这段好看的剧情。
说说伏笔吧,一个肯定是那被滴了血的MR.Blue;二一个就是那坏的变异人了,没把他干掉,仍然活在世上,仍有机会为非作歹;三自然是说的影片结尾的钢铁侠的出现了,相当经典,莫非除了绿巨人3,还会有一部Hulk×Iron man的片子?
对了,对了,老王的记忆里浮现出工厂那黑妞了,不会无聊到只是让蒂姆往她家里跳,她不出卖他,特地设计了这么个姑娘吧?
老王觉得,片子被引进方给剪了!
现实中的男人,正在往两极化发展。
我的女朋友们对于男人的审美也随之展现两极化趋势。
一极是以日韩为代表的“花美男”系列,羸弱,长发,爱化妆爱打扮,看到会反光的东西就挪不动脚步。
爱用感叹词和拟声词,是“哎”“哟”“啦”“哒”王国的佼佼者。
适用女性以梅梅为代表。
对这类男生的评价通常是“美”和“可爱”,以高中女生为代表的青春期少女动用了所有的母性,像爱儿子似的迷恋日韩挂男。
另一极就是欧美系列的肌肉男系列,崇拜者以鳖为先锋。
这类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就一个字,MAN。
而欧美人正好发挥人种优势,开始了越来越MAN的进化路线。
几十年前,欧美男人为了适应自己的进化过程,就设计出了《美女与野兽》这样经典的动画片。
审美要从娃娃抓起嘛。
而现在,MAN男更是一个比一个强,超人蜘蛛侠蝙蝠侠青蜂侠算什么?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独立女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了,于是,以怪兽为代表的MAN们出现了。
金刚,绿巨人,他们的代词是“IT”。
怪兽的要求是,MAN.肌肉一块块,看上去无敌,内心温柔脆弱。
在电闪雷鸣的岩石上,对着雷声神经质的扔出一块石头,然后乖乖地伏在爱人的腿上,这样纯正的男人,需要的是一个纯正的女人。
走可爱路线或者野蛮女友肯定是搞不定的(野蛮女友大战绿巨人?
),温柔才是王道。
轻轻一声嘶哑的呼唤“贝蒂”,女人的心就化了。
当一个女人变得像丽芙泰勒那样,虽然屁股大了点,但是还是很美的时候;在所有人把枪口对准你,奋不顾身冲向你的时候;在你落魄,抛下一个很NICE的男人跟你私奔的时候;为了你把老妈唯一的遗物当了,给你买有弹力的裤子的时候;轻轻揉揉你湿答答的头发帮你理发,拉拉你淘气的小耳朵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轻轻的对你说“IT'S OK”的时候。。。。。
野兽被驯服了。
美女是最好的驯兽师。
“别惹我发火,你不会喜欢我发火的样子。
”多酷的一句话,不过马克思教导过我们,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想绿巨人的内心也会酸楚的说一句,“别跟我上床,你不会喜欢我冲动的样子。
”绿巨人承担了有史以来所有英雄的本领。
当他刀枪不入的时候,他是超人,当他在城市里蹦来蹦去的时候,我惊呼“蜘蛛侠!
”爱德华诺顿很帅,肌肉很诱人。
当然,这部电影里还有个比他还诱人还帅的。
1900蒂姆·罗斯(我一直以为是007丹尼尔克雷格来着).我和穿着绿短裤红丝袜的艺术家婷婷叫他“灰巨人”。
除了矮以外,还是很帅的,演技很好,散场后,他的脸久久跟随着我来往于火车站和百盛。
这个人,是一个肾上腺素分泌过于发达的MAN,拥有很强的比赛精神,我觉得他似乎选错了职业,运动员似乎比军人更适合他。
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似乎才是符合他的人生。
这也阐述了一个中国谚语:“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在灰巨人像得了脊椎病似的脊椎突出变异后,他的丁字裤让我和婷婷笑了很久。
正如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博尔特和绿巨人一起挑战人类极限。
人类究竟可以跑多快?
肌肉究竟可以有多发达?
人兽恋究竟可以有多感人?
最后,懦弱的科学家也变异了,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也出来了,电影变成了一个美国版的动物世界,续集箭在弦上。
欢迎来到纽约野生动物园,您的晚餐是卤水怪物拼盘。
口味很重哦。
紧接着《Iron Man》(2008)拍摄制作和上映, 明显是Marvel Studios Inc.攒足了劲正式打响独立自主革命的连环攻势之一。
故事承接5年前李安执导的版本,讲述Bruce意外地受辐射感染后逃遁隐匿于巴西,试图透过呼吸法和柔道结合的疗法来控制体内的“绿色怪物”。
不知是否因为当年的版本被普遍评论认为是一部“未完成的不完整的作品” 而决心一雪前耻地应用了大量的电脑技术和特技,力图打造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打斗场面。
不解之谜:1. 既然是续集,为什么不沿用之前的班底而把演员都换掉?
2. 进入国境比起进大学图书馆不要容易太多。
男主Brunce在一次变身之后从巴西莫名去了危地马拉,赤身裸体hitch-hike了一辆货车说要回家之后,居然就出现在了美国。
途中省略掉的比如说他由于被通缉,所以有可能要用假证件入境,而且当时情形肯定没有随身,因而要先回到巴西的家中拿好证件再入美国境的细节,估计是要观众们自己脑内补完了。
可是尽管如此,当看到Brunce被Culver University的保安大叔吓退的时候,还是难免会觉得怎么连后911的美国边检都过得了,居然还拿一个学校入口没辙儿?!
难道是故意地要小讽刺一下美国的边检制度?
彩蛋攻略:1.李爷爷惨成某饮品的杯具代言人。。。
2.Ending Scene里的Tony一出, 这姊妹篇的角儿还能再明显一点吗?
为了证明我对生活还没有丧失热情追求猛烈插入这种功能,故此我在这一年里频频出入(这个频频大概也就是两个月一次)电影院观摩各种A片,丰富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素质,趁机胡吃海喝。
在上海的物价已经直逼东京而且工资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同时股市惨淡盗版不猖獗字幕组频频被和谐的这个时代,我这种人肉炸弹自杀式的行为真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悲壮无知并且包含无数深刻寓意尤其表达了对电影、电影人、逃避现实、YY奸情等热烈狂乱向往心情的行为艺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沙漠胡杨式的文化本位主义精神病啊!
在习惯性跑题之后,我就不可免俗地要来简单扼要地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这部被翻译成《无敌浩克》这种十三点总动员式中文名字的《the incredible hulk》(唉唉其实翻译成无敌浩克也没错呀是我错了),居然莫名其妙地默默在魔都上映了,一点名堂都没有的。
尤其在现在这么和谐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强大的背景和好口碑类似《功夫胖达》的普通A片就更加没有机会了(你以为你们是风云决啊你们有SMG的撑腰啊)。
你们有谁看到过它的宣传伐?
如果不是因为上次我去看《风云决》而在上厕所之前瞄到了墙壁上Edward Norton那柔弱滴身影的话我是不可能晓得这个电影上映了的!
个么既然上映了我就要去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部片子里集中了Edward Norton Liv Tyler Willam Hurt Tim Roth这些演员尤其是Norton同学一度很让我迷恋而Liv姐姐是年轻女演员中我的大本命之一了个么这种片子不看简直对不起爷娘对不起党啊!
所以我就在星期三的下午也就是上海首映这天去看了对折场。
然后。
电影就看完了。
真的,不算好看。
大部分场景吵得我连睡都睡不着。
最痛苦的是我在看的同时收到了搭档的短消息:她要参加一个豆瓣活动去龙之梦观影所以票价只要20块。
…………啊啊啊啊啊把我的15块人民币还给我!!!
说真的对于这个电影我真的没有任何东西好说尽管这样我已经胡扯了千把字了。
所有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打斗场面、儿女情长……都是惯看A片的同学用脚趾头想都可以想得出来的,何况还有很多烂俗装逼的台湾苦情戏式桥段(《意难忘》!
我下次要对你们推荐《意难忘》的!
),以及莫名其妙的插科打诨型配角和根本没有铺陈与交代的十三点伏笔。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流水线商业化产品,中规中矩,没有创意,剧本人物都普通(不过Norton和Liv很萌啊很萌啊很萌啊啊,啊。
啊。
再一个啊。
),和任何一个普通商业片一样可以供两个小时的消遣而且还有免费空调吹其实这个已经包含在电影票价里了吧,但绝不是商业片里的上佳作品。
个手我就致意搭档:这东西花20块钱去看一下也就得了,超过这个价格就真是没必要。
当然,用我们这种腐得光荣黄得伟大的眼神来瞅,还是有很多小萌点可以略微开心一下的。
以下有一点剧透,懂的入不懂的不要入。
1、 Norton同学是受!
总受!
就是受!
没法不受!
万寿无疆受!
永世不得翻身受!
不管小样的怎么练肌肉怎么摆剖死,他那苦瓜的温柔长条脸还有怯懦的气质以及结巴的口齿都注定了他在通往万受之王的宝座之血腥的荆棘路上那不可忽视的竞争力。
反正他就是受了而且对手戏的女演员马子还噶大气质还噶攻。
开头那段儿他在巴西破工厂里被四个巴西兄贵围住群殴的片段,一下子让我想起了《American History X》里他被肌肉猛男堵在浴室里然后XXOO的桥段(这个XXOO我本来很想写出它的学名“鸡奸”二字但是为了照顾我的光辉形象我想了一想还是没有落笔只含蓄地指代了一下。
呃。
),萌翻了,好黄好暴力唷。
再之后他变身完毕和Liv姐姐一起躺在悬崖上那段儿,背面朝天的他被身高一七八的Liv姐姐压在身下(是真的压在身下不是假的而且还是个dogstyle- =),那无力而纠结的柔嫩双臂、那赤裸而曲线毕露的疲惫身体……都在宣告着雷电交加之夜孤男寡女之时那赤裸裸的性罪案的发生啊!
——只不过是他被Liv姐姐给鸡奸了啊对不起我写了我写了我写了这个词语了!
(风华正茂的女博士如何走上强奸男变身人的犯罪道路?
敬请收看本期的《案件聚焦》;《爱的名义下的蹂躏与侮辱,小受惨被女友强暴于相爱时节》,欢迎订阅本月的《知音》杂志。
) 之后Liv姐姐温柔地用破布包裹住了他并且力大无穷地架着瑟瑟发抖不能动弹的他去开了一个Motel房间。
镜头一转便是他无力地冲着澡结果一下子倒在浴缸并且含羞答答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雪白的大腿和半拉屁股。
杀必死唷杀必死,你好坏唷你好坏。
对了这片子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床戏的,他们两个气喘吁吁正要入港可是戛然而止的这段有点儿意思。
2、 Willam Hurt爷叔一直给我一种儒雅风流闷骚无比的衣冠禽兽大学教授(大叔受)的感性认识,不过在这电影里,他很攻,甚至超越了他的女儿Betty姑娘(也就是 Liv姐姐)一跃成为本篇总攻的最佳人选——Tim Roth那个角色毁在变身后那恶心无比的造型上我都不稀罕给他鉴定属性了!
当他含情脉脉淫邪无比抚摸着赤裸上身的Tim Roth的肩膀和手臂的时候(其实这段儿无比CJ而且他抚摸他的原因也党光四射党性十足,可是我不找点乐子滴话实在要睡着了),我几乎要嗷嗷地叫起来:腹黑攻和野心受啊你们两个人在做什么纯粹是奸夫奸夫狗男男臭流氓你们两个根本就不是清白的!!!
但是他真的老了,那种温情脉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气质被局限在这个很单一的角色里无从发挥。
3、作为一个将近半百的小个子男人,Tim Roth叔几次三番赤裸上身裤子几乎落到股沟下的杀必死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但是最后他变身成的那个田鸡一样黏嗒嗒的异形真的恶心到我了。
和我一起观影的慧慧同学说:人生怎么就这么难啊,我不过是来看个烂俗的美国英雄片,怎么就看到这么恶心的怪兽了呢还真是防不胜防哪!
最后那段儿他和Hulk的打斗,非常之古典式摔跤非常赤裸裸非常纠结非常基非常SM,但是基于外形原因我建议你们还是不要萌了谁萌谁老卵谁萌谁牛逼。
4、巴西贫民区那段儿追逐戏还有点看头,非常棚户区风采非常异国情调。
巴西姑娘的身材真是火辣辣。
女二号(这片里的女二就出现5分钟,除非你把那个军方大婶当成女二她镜头还挺多的)有浓墨重彩的漂亮。
Liv姐姐也漂亮得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尽管她浑身上下都是缺点比如面孔长得像马嘴巴大得可以横吞一只香蕉门牙分得像我模子大得也可以压死人,但是组合上她那漂亮的眼睛英气的眉毛挺直的鼻子雪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就怎么看怎么舒服,而且还有点儿小男生式的调皮和中性,穿起平底鞋来真的太潇洒了。
无数次无数次我看着她在电影里穿着普通的白衬衫黑裙子或者土气的大格子衬衫还显得那么好看几乎要潸然泪下……她是我心里的女神!
另外,她在这部片子里尽情发挥了她的帝王攻气质,可以直接掐着男人们的喉咙来对话,并且多次压了Norton(是真的物理学上的压,正面压了反面呀压侧面压了埃菲尔铁塔倒过来压),看得我们啧啧称奇。
而且“我在瘦了三十斤之后会很像她不仅神似而且形似反正你们都是长脸大门牙高壮女真的还挺像的唉!
”这个信念又得到了多位同学的巩固真是让人喜洋洋呀喜洋洋没事我能挺住反正我喜欢Liv姐的那好吧那我先……瘦三十斤再说吧。
5、软广告真是无处不在。
追逐时候躲避子弹的掩体是一排排装着可口可乐的饮料框。
拍照用的啥啥发邮件的电脑又是啥啥……最用心的则是:Liv姐姐的背包里翻出来的随身小物里还有一盒Givenchy的四色散粉- = 这个代言人也做得太实惠了。
6、呃基本上就没有了。
7、哦对了还是有的!!!
结尾的时候,Willam Hurt叔叔在酒吧一遍又一遍“reload!
”地喝着小闷酒想着心事,这个时候酒吧门大开,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影闪了进来,然后挑逗地走到他身边娇俏地说着哎哟爷们听说你最近不大顺利怎么不想着来找我啊你看我就知道你还是需要我的……这种酒吧王婆式勾搭常用句。
然后,一个正脸儿,五月的晴天闪了电……Robert Downey JR.! 我一下子大呼小叫起来:挖,钢铁侠乱入啦!
后来想了一想,怪不得呢这两部都是Marvel Entertainment出品的吧,勾搭有理串场无罪。
至少看到RDJ的脸孔让我觉得这35块的票价里有5块钱终于实至名归尘埃落定了。
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看到字幕完毕之后所以也没看到传说中的西装男出来说出那个著名的超级英雄联盟的镜头,有点儿感伤。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再想那15块钱的闷亏了。
我说完了现在你们也可以去看了,虽然东拉西扯毫无文法且无中心又罗嗦又鸡血又政治不正确——可我这篇到底也算是个影评啊。
文/狐狸梦见乌鸦先说题外话,可能是为了响应本片主创人员翻新的号召,电影的译名也随之变化。
这个新绿巨人的官方译名《无敌浩克》让人费解又无语,看来某些人真是吃干饭的。
与其说这是一部续集电影,倒不说把它算作一部另起炉灶的新作。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片的故事基本上还是发生在李安版《绿巨人》之后,但既然从主创到演员来了个大换血,从头再来,不,应该是随后重新来也是必然。
片头字幕的两分钟还加入重新拍摄的类似前集提要的画面了,情节改动多多包括浩克打伤女友的部分。
本片劳师动众的大干一场无非是想扭转前集为这个人气角色带来的颓势,但推倒重来并不意味着本片比第一集要高明多少,该超越的地方勉强胜出,需要加强的地方还是老样子,有的方面甚至不如the frist。
说起这部影片,仍然忍不住把几年前李安那版《绿巨人》放到桌面上说事。
狐狸不是李安fans,但对第一集也毫无成见。
第一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可以说把班纳变身前后的痛苦和绝望的心理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美式漫画电影中是一道另类的风景,颇具李安身上的人文与文艺气质。
但是前者所占用大量的篇幅而压缩动作场面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使第一集看起来节奏缓慢拖沓,动作场面不够爽快、戛然而止。
而这部《无敌浩克》立意很明确,就是打造一部纯粹的动作片。
动作是重头戏,有关心理和人物等方面在这里一律被打上了“欠奉”的标签。
然而这也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这里的班纳好像一点也不痛苦和绝望,只有愤怒,有些时候似乎还情愿变成绿怪物似的。
没办法,这是动作片,我们看的就是凌厉的动作和养眼的特效,想看好故事?
请转去别的影厅。
动作片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动作,本片的动作不可谓不生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场动作戏是在阴暗的工厂里,绿巨人,不对,浩克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秀了几下,搞定几个小混混和一打特种兵不成问题。
这时我们发现这个浩克的面目更加狰狞了,身上的肌肉棱角分明,颜色也变成了墨绿色,这一切的改变只是为了迎合电影偏暗和工业味道十足的主色调。
这一场动作戏很短,但破坏的东西不少,几乎把工厂砸个稀巴烂,算是电影开场的一道开胃菜。
第二场动作戏发生在电影中部,是唯一发生在白天时的战斗,这里浩克才开始大显身手,大小口径武器打在其身上犹如泥牛入海,而且扯烂数辆悍马,搞定N种武器,还有一个像猴子一个上蹿下跳的强化军人随时解闷和无辜的女友在为浩克拖后腿。
这段场面看得很过瘾,但是其场景不尽人意,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开战就像第一集中在沙漠里打仗一样无趣,虽说广阔的场地能让巨大的浩克同时和几个重型武器PK,但是总会觉得旁边少点什么,看看《变形金刚》的最后大战吧,巨大的体型并不一定需要开阔的空间。
另外,浩克的破坏能力也因场地原因变小,第一集里起码还扔了几辆M1骑了一架F22,这里只是破坏了几台战车打下一架阿帕奇,不过火爆程度远胜前集。
战斗结束后浩克抱着女友在山洞里的雨夜让狐狸不知好歹的想起了《金刚》。
最后一场动作戏也是本片的高潮,浩克与憎恨长达20多分钟的肉搏与巷战让狐狸这帮动作片迷大饱眼福。
这里便是两个大块头在狭小空间打斗的典范,其中被破坏的公物和私家产品不计其数,包括一架NH53重型直升机。
其实这里的动作并无新意,两者的打斗只是拳拳到肉的自由式搏击,并无技术含量。
但是在几乎完美的特效和光影剪辑的烘托下看的很过瘾,这也是本片出彩的地方,展现最原始的破坏与打斗,可谓消暑凉品。
说完了动作,捎带提一下剧情。
前面已经说过了,动作片的剧情是属于从属地位。
本片的故事只能说是一般,谈不上创新。
其实电影发展到这个年代,像这样的主流电影,创新又能创出几何?
故事通顺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本片的漏洞百出就不应该了。
比如美国特工成群结队的在巴西街上狂奔就没有关部门干预?
班纳衣不遮体的就能从中北美地区走回美国,看来真是“条条大路通美国”。
还有,片中的几个人物也是莫名其妙,除了头顶绿帽子的 “男友”出场毫无作用之外,片中分量颇重的蓝先生也好像凭空蹦出来的,也许是对原著中的角色“拿来主义”(狐狸没看过原著),但是一点铺垫也没有就出场显得很突兀。
不要忘了,本片片长110分钟,相对起来,本片的动作比重也不算很高。
这次由瘦得跟杆一样的爱德华·诺顿演班纳也无说辞,并不是说演技出众的爱德华·诺顿要比艾瑞克·班纳强多少,只是比后者总板着脸的表情灵活,何况单独表现班纳的场景也不多,这种电影不需要演技。
提姆·罗斯饰演的反派军官实在是没什么亮点,起初并没有完全表现出其“战斗狂人”的本色,只看到后来一味的注射药物,也一次次的败在浩克手下,充其量是一个衬托似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好的对手。
本片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以前在吕克·贝松手下干得不错,讲故事不是其长项,塑造动作场面才是其拿手好戏。
绿巨人的原著作者斯坦李再次在其作品中露脸,演个喝果汁中伽马射线的老头。
片子结尾钢铁侠的客串虽早就听说,但露面时仍然觉得新鲜,毕竟两个暑期的关键角色在一部电影里出场的噱头十足。
一部经典的动作电影要具备多种因素,要有近乎完美的故事还有火爆的动作是经典,比如《蝙蝠侠6》;如果故事一般但有大量火爆的动作撑腰也算经典,比如《变形金刚》。
《无敌浩克》虽算不上经典,但动作凶猛(不算很多),场面好看,是一部值得一看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awob.html
因为爱德华·诺顿,所以想看这部电影。
错过影院公映时,有些后悔;但等在笔记本上看完这部片子后,就更加后悔,后悔自己看了这部片子。
开头很棒,边放字幕就边做了前情概要。
节奏很快,很喜欢这样的拍法。
但之后就开始侮辱我的智商了,美金砸出来的大场面,真是浪费了三个好演员。
绿巨人跟泰勒那段让我想起了《金刚》,而最后的大决斗则是典型的“奥特曼”桥段。
唉,我感到被侮辱了。
但诺顿真的好帅,如果我能像他那种风格,那就牛叉了。
8.10.21晚写于402
很无聊的电影,导演明明想往过瘾上靠,可还是弄个半调子。
那么多的好演员 那么棒的技术 …… 漫画片是不好拍啊
HULK SMASH他就这么喊出来了?!!(笑尿)所以就是钢铁侠围观了绿巨人大战TIM ROTH没出手最后跑去找将军得瑟?拉帮结伙入神盾?这部的故事应该是发生在钢铁侠2后,和雷神出现在同一时间点?然后我就觉得卧槽太像谍影重重4了(还是这种逃亡片一定就是这么拍的?)....
此时的漫威可能还没有完全思考清楚复联这个系列到底应该怎么拍,以至于《无敌浩克》这部影片,单从漫威电影宇宙第一阶段来看,几乎是完全游离于系列之外的,除了结尾罗斯将军和史塔克酒吧会面的彩蛋,以及搜寻蓝先生时神盾局Logo的短暂出现以外,几乎都算不上是同一系列电影。爱德华·诺顿的能力没有任何问题,拍摄这种爆米花电影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精灵公主”丽芙·泰勒的选角也非常棒,甚至可以说多数主配角的选角都没问题,但就是缺一个好剧本,逻辑BUG一堆不谈,特效水平倒退也相当严重,纵使是高码率的4K资源,也是肉眼可见的噪点,特效甚至像一部九十年代的电影,再加上这一版长发的浩克造型真的不好看,恶评如潮也算是情理之中了,要是没有这些老戏骨撑台面,怕是5分以下都有可能
我是冲仨主角去的。Edward Norton还是一如既往地养眼,我看着看着突然琢磨出一句“诺顿的相貌体态符合中产阶级的审美情趣。”他还就特适合演知识分子型的角色。而本来我很喜欢的大美女Liv Tyler的教授扮相,简直就是一胸大无脑的感觉,很不养眼。精致小男人Tim Roth的转型显然也很不成功。【UME双井】
李安版的《绿巨人》不甚叫座,因为迈克尔贝党人占多数的米国观众爱看大场面,而李安把大部分时间给了文戏。《无敌浩克》吸取教训,动作戏篇幅占了一半以上,片头就来场居民区屋顶追逐戏,跑跳腾挪,比起法国电影里的跑酷差了点,但足以振奋观众的精神。小高潮在影片过半时出现,诺顿一个人单挑一个重武器兵连,敌人伤亡惨重,诺顿损失一件上衣,赚回一个美人。而高潮,就是预告片里肯定会放在显眼位置的打斗大戏,在影片的末尾处,两大哥斯拉,噢不,两大巨人在美国街头的较量!场面宏大,
越来越觉得豆瓣评分中肯了~~~就是三星半的片子~~除了剧情烂俗以外还是挺受看的~~~丽芙泰勒不要演的角色都这么完美女神好不~~太惊艳了~男主看起来好屌丝~~~
漫画电影,连镜头切换也是漫画的,看得很疲劳
后面那段俩绿巨人的打斗太MAN了!
我是诺顿脑残粉就这么简单,啦啦啦。
原来这时候就为后来的复仇者联盟打基础了,小萝卜风骚亮相啊最后
不知道是Hulk像姚明;还是姚明像Hulk……:)
当时是冲着Norton去的,还记得出电影院时耳朵都震聋掉了
edward norton为什么要拍这戏呢?
暴力、凶残、硬核,拳拳到肉,横冲直撞,堪称MCU最不漫威的一部电影,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绿巨人。同时也真正将绿巨人塑造为了一个怪物,而不是萌物,《无敌浩克》和《雷神3》的两段班纳从天而降的戏份画风迥异,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影片口碑一般,票房也是惨败,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漫威坚定了走娱乐向的路线。不过严肃之中也有一些冷幽默,比如落魄的班纳被当成要饭的,比如浩克用拍手的方式灭火,脑洞大开。没想到绿巨人都换演员了,罗斯将军(威廉•赫特 饰)还一直是同一个人演的,后来还出现在《美队3》和《复联3》,真是人生赢家。最重要的是罗斯将军派人黑进了神盾局的服务器,这一举动反而让神盾局知道了绿巨人的存在,为尼克•弗瑞找到班纳埋下了伏笔。PS:斯坦•李出现在第13分钟;片尾彩蛋是钢铁侠。
丽芙泰勒 爱德华诺顿 蒂姆罗斯!!!你们就给自己抹黑吧!
户愚吕弟!应该拍幽游白书去啊!
节奏拍的叫啥呢?前面快后面居然慢了 待会再去看看李安的版本
看了个枪版的。。。那时候。。。不评论
剧本拍摄都一般,动作剪辑很差。诺顿演得挺好。泰勒身量太猛,最适合古代宽袍大袖装饰物多的造型,挑得起来,时装剧就差点,总之要多穿点,遮挡一下大身板。问题是诺顿的身材比例在镜头里显得纤弱些,和泰勒搭配不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