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吓到,也许是白天看的缘故,不过我更倾向于说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鬼闹了大半部电影,在我还在奇怪鬼杀人为什么还要发FLASH给被害人的时候,影片却揭示真正的凶手原来是男主人公。
用鬼片的手法拍,实际却没有鬼,有点国产片的意思。
将一个熟悉的人设置为凶手,也让本片更像一部悬念推理片。
而影片最后的一段又似乎成了伦理片,大谈人性的懦弱与欺骗。
影片想表现的内容太多,恐怖的成分就没那么深入人心了。
跟那些吓死人不偿命的电影想比,本片有人性多了。
影片的情节类似“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一批人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自以为能逃脱惩罚,最终还是没躲过死神。
而用药物引起的幻觉来杀人,让我想起了一部台湾片“双瞳”。
本片正应了我国的一句老话“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讲《阿娘》。
说实在,《阿娘》也不是部鬼片。
它是一部以鬼,悬疑为主体的片。
由于是悬疑,其中的细节很多,我先把故事大纲讲一下,然后就各个细节以问答方式做分析。
《阿娘》讲的是一个男警察为了自己十年前的罪过,为了自己深爱(单相思...)的女人,将四个所有参与事件的当事人(当然指坏人)全部干掉,最后结束自己的故事。
片中没有鬼,一切都是中毒后的幻象和并发症。
OK,下面是提问时间。
(我这里会帖些BAIDU里的提问问题,但回答部分都是我答的,不是转的。
)1.看了片子,觉得阿娘应该是个善良的女孩,她报仇是没错的,但为什么开头要吓一个和她没有关系的女高中生?
还把人家吓疯了?
答:这是艺术处理,当然不排除她在盐房里看到什么东西(确有)后变疯的可能。
2、谁帮忙解释,那警察为什么要埋那女的呀?
答:这部片有些细节没有交代,只能靠猜测,原计划是没打算杀女孩的,但女孩后来怀孕了,又是天主教徒,不可能自杀,她找到老警察,本来是想找当事人协商解决这个问题。
老警察出于封口需要,就杀人灭口的。
我觉得这之间老警察一定是找了当事人的,是当事人下了杀人灭口的指示(剧情没有交代)。
当事人是谁我们下面再分析。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女孩其实还是很善良的很隐忍的,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
如果是稍有个性的(比如片中的女警察),早拿一把刀过去找人了。
3.能详细解析下录像拍摄的场景是怎么回事吗?
解释下四个太少,五个太多?
答:具体场景如下:三个是公子哥(有钱人家的孩子),主要行凶;一个是拥有胶片和相机的人(以下用胶片男代替),他坐在旁边的盐堆里看着,但他策划了整个事件,并以此勒索三个公子哥的家庭,我认为女孩也是他骗来的,剧情虽然没有交代,但从白天时他们就让男警察准备好录像,可见是预谋好的,而三个公子哥是城里人,在乡下不熟,能策划这一切只有他了,并且事后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都是他和老警察沟通处理,如此从容,很难让人相信不是预谋的,当然我解释了这么多,想说的就一句话,他应该去死!
;一个是被骗去录像的男警察,他负责录像,由于那一刻的自私和懦弱(注意,懦弱是借口),没有挺身而出保护女孩,他有被动协从的罪过,但罪不当死,所以说“四个太少,五个太多“。
4.女孩肚中的孩子是谁的?
答:首先很明确的是:不是我的...。
我们注意一下四个人的死,只有最后一个是看到女人和小孩的。
基本可以肯定是孩子是他的。
片中最后交代了,四个人的都是毒气杀死的(我不倾向于鬼杀死人的说法),并且毒气会产生幻象。
幻象由人心鬼而生,那么可以肯定最后一个人是知道女孩怀孕这件事的,并且是他的孩子,而能告诉他的就只有老警察了,可以推断出是他给老警察下了封口的指示(估计是又给了钱什么的,剧情没交代),现实中他也有拒绝女孩找他的充分理由,因为剧中只有他是刚刚结了婚的,他不愿意他人进来破坏这他的生活。
5.男警察杀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男警察自从那次离开后没有再回来,十年来一直生活痛苦的内疚,自责,悔恨中。
十年后他一个人替女孩杀了那四个当事人,其实他是准备最后找到女孩并希望得到救赎的。
注意下当最后审讯第四个人时,那人说连警察也不知道女孩去哪里了,他当时正在敲键盘的手停住了,说明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他感到女孩遇到了不测,最后下狠心亲手杀了第四个人。
最后他拿枪指着老警察,问女孩去哪里了,也表现了他绝望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女孩是能让他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他需要找到女孩,通过自己的赎罪行为(杀了四个当事人),让女孩的原谅来治疗内心的内疚与自责,以得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但得知女孩死了,他最后一丝活着的希望也就泯灭了。
他划伤自己的手,想激怒女警察来杀掉自己,也是他懦弱不愿面对自己的表现。
有时面对自己真的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6.最后的片尾是怎么回事?
答:只是说女鬼帮女警察报仇去了,从严格分析上讲是个败笔。
但我且认为只是个艺术处理,没必要太较真。
我们不必相信一定有鬼,可能导演只是想让我们相信恶有恶报罢了,不至于出影院太郁闷。
7.女孩被发现时下面的小孩是怎么回事?
答:女孩被发现时已经产了一个小孩,后面来个医生做了解释,但不值得推敲。
个人认为女孩实际上在盐堆里活了较长时间(盐又不是水或土,哪那么容易憋死人啊),被埋时已经是大肚子了,埋后直到产下孩子后才死去(因为不能喂奶撒...)。
天啊...想想都可怕。
8.男警察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啊 答:男警察深爱着女孩,当看到女孩与男友在一起时,内心很痛苦。
当女孩被欺负时,一时的自私和报复心理使他无动于衷(根本不是懦弱,懦弱是他十年来给自己找的借口),而这也使他更加痛苦了十年,充满了内疚,自责,悔恨,为此逃避了十年也是他懦弱的表现。
十年后他终于感悟到:真的爱她,就要保护她(,而不只是拥有她)。
这也是他替女孩复仇的思想基础。
而所有这一切的感情根源是他十年来一直深爱着女孩,只有爱才能让他感到异常痛苦,无法原谅自己;只有爱,才能让他无视一切法律准则和约束(他可是在法院工作过的...);只有爱,才能让他有勇气面对曾经自私懦弱的自己扣动了班机。
当雨水打在盐堆上,女人的长发慢慢显露,是那么美,又是那么悲伤,又是那么恐怖。
说实话,我觉得强奸犯都该判处死刑。
剧中的四个强奸犯毁了女孩的一生,女孩本拥有一个帅气的男朋友,一个爱给她拍照的学弟,一个虽然没有父母但是有奶奶疼爱的小家庭,还有一个善良的朋友。
但是那四个禽兽侵犯她后还拍下了小电影,并将赶来救她的男朋友残忍杀死。
女孩的人生随即被颠覆,她不再笑,非常痛苦,甚至当知道这些人渣没有被抓起来,警察为他们掩盖罪行时,她想过要去死,可是她是虔诚得天主教徒,又怎么能自杀。
很快,她发现自己怀了孕。
母亲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坚强的生物了,她挺着肚子去找警察,希望警察能让她见那些人渣一面,这样也许自己的孩子会有爸爸,也许自己的孩子不用生出来就挨饿,也许自己就不用再承受村里人异样的眼光。
她太天真了,那个恶毒的警察知道她怀孕了,怎么还会让她活下来。
于是她被骗到了盐仓,挺着大肚子被活埋在了盐海中。
在她还未死去时,她一定希望有人能听见自己的呐喊,听见自己的呼救,希望有人就算救不到自己,也能救一救自己的孩子。
这是不可能的,盐仓太远了,谁能发现这些厚厚的盐堆下埋着两个生命呢。
剧中的女警察小时候被侵犯,本想成为文艺少女,写写书,喝喝茶的她不得不成为警察,寻找那个手上有疤的男人。
女警察和女孩太像了,我觉得她说的很多话也像是女孩想说的。
就像她说的:我不会杀死那个强奸犯,我会怀着他的孩子,等他老了,在他的耳边告诉他,你的这一生连一条发情的狗都不如。
可惜女孩没能活的比那些强奸犯还久,自己的孩子也死掉了,所以她只能选择化作冤魂,找那些强奸犯报仇。
在明,凶手是暗恋女孩的学弟,因目睹了女孩被强奸,还被迫拍下了整个过程,去报警却发现真相被警察掩盖,后来女孩又失踪了这些事情而痛苦不已,想要赎罪,于是展开了杀人。
这也是为什么尸体内部会有有毒气体渗出的缘故。
在暗,是女孩和她女儿的冤魂在杀人,邮件也是她们在发送,就像最后她们替女警察找到了当年的那个手上有伤疤得强奸犯,并发了一封邮件给他杀死了他。
整个电影的悲剧色彩在最后才慢慢体现。
被强奸的女警察人生轨迹随之改变,一生都活在痛苦中,遇到类似的事,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成为警察是想要抓住并杀了那个手上有伤疤的男人,但在这个案件之后最终与自己和解,开始自己的梦想,继续写书。
女警察在电影里做了好几场梦,都与死去的女孩有关,大概就是所谓的同理心。
保护不了自己心爱女孩的学弟考进了法院学习了一切有关犯罪的知识,怨恨自己当初自私自利的同时又怨恨着那些受不了惩罚的强奸犯,于是自己申请调到了警察局,以便自己更好的实施杀人计划。
在一边惩罚那些人的同时,一边寻找着心爱女孩的下落。
他一直以为女孩只是失踪,因为她知道女孩是天主教徒,不会自杀。
可当那个强奸犯告诉他当年那个警察已经把女孩处理了,他愤怒了,他一改静悄悄的将有毒的烟递给强奸犯们的手法,直接拿着枪找到了当初的那个警察,让那个警察带领自己去找女孩。
当女孩不曾腐烂的面孔渐渐出现,他痛苦的流下了眼泪,他想对她说对不起,可是她已经听不到了。
于是他自杀了,和她一起死在了盐仓里。
我很喜欢电影里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年轻得男警察为女孩拍照,说四步半是最好的距离,四步嫌少,五步嫌多。
一直觉得这有些深意,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男警察一直觉得自己是那半个害了女孩的因素。
还有一个场景是男警察自杀前说:我现在才知道爱一个人是应该爱她所爱的。
可许太晚了,当初的他懦弱自私,因为喜欢的学姐有了男朋友就气愤得没有救下被施以暴行的学姐。
现在的他懂了,可学姐已经死了很久。
最后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样一部好片,祝一时冲动毁掉别人的人都原地爆炸。
接连发生两起男子离奇命案,女警A(我记忆力不好)对此抱有疑问,并且发现了这两个男人之间的关联。
并且以此调查出一起九年前的命案以及一个失踪的少女。
最后人是一个接一个的死,凡是和九年前那起事件有关的色魔死的死,疯的疯,一起老套的冤鬼复仇故事。
再这里我要发发牢骚,近几年的韩国鬼片我没少看,但基本是情节重复又重复,基本可以用一个八股公式来定义所有的剧情内容了。
不过话说回来基本亚洲鬼片的题材也不外乎如此,情节已经是其次了,反而是叙述技巧的运用成为创新的主要要素。
但韩国人似乎后知后觉,在日本鬼片已经开始尝试新的题材时,还在不停的翻老帐。
而所谓的气氛渲染的优势已经被后来居上的泰国人盖过。
韩国人剩下的,大概只有优雅了吧~狭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个人的素养以及程度,我对此片标题所用的文化指的是广义上的。
即包括知识,信仰,法律,习俗,宗教等的内在复合整体。
而韩国鬼片最为缺少的就是内在宗教,习俗,等传统知识的内在底蕴。
说得通俗一点,所谓鬼故事不是一天讲成的,即使是都市传说也需要有流传的时间来为其补充结构框架。
(似乎韩国鬼片最长使用的故事线索就是都市传说)。
所以,怨灵也好,鬼怪也好,都是有一个“老”故事,是观众熟悉感到情节的来支持的。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要素是绝对需要的。
但韩国是一个亚洲东方国家,所采用的恐怖形式是含蓄的,没有这样一个底蕴的支持实在是站不住脚。
但为什么我要说《阿娘》是一部没有文化的文化鬼片。
首先《阿娘》这个片名,就是来自一个古代的传说,看似文化的气味已经透露出来了。
古代一个侍女为了提自己伸冤,于是托梦给一个当时的官吏,说自己被谁谁奸污了,第二天我化作一只蝴蝶,飞到他的肩膀上,他就是犯人。
于是青天大老爷为小女子伸冤。
最后找到侍女的尸体,发现竟然没有腐烂,但一拔出侍女胸口的刀,就化作了一堆白骨。
好,这样一个女鬼伸冤的故事和影片的主题是很贴切的。
但是,首先这个故事的解说一直到影片结束才出现,并没有贯穿在影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
其次这个传说无论情节结构都太过于老套。
随便翻翻中国的古典文学都一把一把的。
所以说这个传说的存在,更本是可有可无。
其实《阿娘》这部影片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它出色的地方就是在,情节的张力很强,内容充实,一环紧扣一环,这和以前的一些情节空洞无物,拖拖拉拉只知道不温不和的去渲染气氛的电影比较(比如前几天看的《公寓》),实在是太大的进步与特色了。
并且结局也有些出乎意料,几乎可以看成超自然推理片。
这也是我给它80分的理由。
韩国的恐怖片和欧美恐怖片相比,大多是冤屈的灵魂无法得到安息,于是用种种非人类的手段为自己伸冤,多了很多的说教意味和东方的传统文化,而不像很多好莱坞的恐怖片,就是纯粹的恶灵作祟,坏就坏的一塌糊涂彻头彻尾。
《阿娘》这部片子,是很让人心痛的片子,片中两个女主角是一明一暗的两条线,串起了两个故事,明线是悲惨遇害的女子冤魂不散,向伤害过她的人报复,暗线是少年时被强奸的女警察,一心想抓到伤害自己的强奸犯而放弃自己的写作爱好投笔从戎。
两条线,是两个心结,也是两个弱女子在遭受冤屈与折磨后不甘的抗争。
随着故事的发展,女警为女鬼伸冤,自身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解开了心结。
她放下了,辞去了警察的工作,成了畅销小说家。
两条线交叉了,两个故事融合了,两个女主角也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得到了解脱。
影片最后,女鬼杀掉了当年的强奸犯,为女警察报了仇。
这样的结尾让片子因果报应的说教意味更加浓厚,很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这一情节之前的场景: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投进房间,窗帘随风轻轻摆动,解开心结的女子从熟睡中醒来,起身走到窗前,对着阳光伸一个大大的懒腰。
气氛宁静、温柔、安然且自在。
至少尽量把故事说圆了,比起港片、大陆片。。。
真是不用说了情节尽管有漏洞,但至少像那么回事儿可与其他优秀的复仇韩片相比,女鬼的出现反而削弱了复仇的力度
晚上打开我的《看电影合集》,今天该看阿娘了。
我隐隐约约的记得,这是一部韩国的恐怖片。
开场是雨夜,两个女生走在路上,说着话,说老师也太没人性了,就因为出去吃鱼丸,就把她们留到这么晚。
那是一条看似很偏僻的路,没有路灯,路边有废弃的空房子。
两个女生说着,这么晚,万一遇到变态怎么办,宁可遇到鬼也不要遇到变态啊。
这时,女生A看到前面路边,有个人影,她说,看,有个小孩子,就朝那边走过去。
女生B站在原地没有动,却慢慢地用伞把脸遮住了。
下一个镜头是女生A朝人影走,完全没有戒备的,那个人影,是白衣长发,背对着她。
我心里哆嗦了一下,按了暂停。
我想,后面会怎样呢,无非是人影转过头来,或者是腐烂的脸,或者是贞子那样长发披挂只露出眼白的脸,或者是——没有脸。
那个用伞遮住自己的女生B恐怕也要进行某种变化……我要不要继续看呢,我攥着遥控器,手指按在暂停/播放键上,进行心理斗争。
好奇,想看,又怕被吓到,晚上做噩梦,即使不做噩梦,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也受不了,也许没那么可怕,韩国片,不像日本片的,不行,一会儿还要去洗脸,万一抬头看到镜子……我本来坐在椅子上,这时候已经缩到被窝里去了。
最终我还是按了停止,找到下一步片子《新街口》,看了下去。
为了挽回形象,我决定等哪天白天的时候,阳光灿烂的时候,继续看。
真没有看出来这部片子跟这个名字有什么联系?
看这部片子只有一个原因,李东旭,但是他在里面的造型是在是很难看。
关于一个强奸的故事,关乎一个警察没有好好破案的缘由。
有一句四个太少,五个又多了。
恩,不过忘记了那个既多又少的人是谁,是喜欢那个女孩的爱摄影的男孩,但是我忘记了是不是李东旭演得那个人,好像不是。
希望有人解答一下。
发现在很多恐怖片中,不论是真的有冤鬼存在,还是认为制造出的恐怖氛围,所有一切的起因,都是由于一个弱者的悲剧。
而强者似乎不是扮演着欺凌弱小的角色,就是冷漠而又高傲。
或许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恐怖片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一种批驳,是想告诉人们善恶终有报的道理吧。
人们追求公平,倡导公平,而正是由于所谓的公平总是会有所倾斜,才是人们一直渴望追求的。
弱者被欺凌,非但不能得到相助,相反最后还要惨遭灭口。
而凶手却依旧过着光鲜的生活。
但是从服用会产生幻觉的镇定剂来说看,他们同样要遭受心灵上的折磨。
所以悲剧酿成的恐惧,吞噬着人内心的宁静,正如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这个,还是有夸张的成分的吧⊙﹏⊙b)再者,那位警察男主角,心底也是在备受煎熬的吧。
自己渴望的爱情得不到,但是却要来面对心上人被欺凌强暴的现实,内心的怯懦、对于得不到东西的之执念,让他做了令自己几乎备受煎熬的事情。
影片后半段,流着泪说着“对不起”的9年后的他,说着“不想过着那样生活”的他,让人看到的又是一个悲剧。
希望生命都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不要再有人罹难,承受任何痛苦。
虽然明知道这是奢望,但是还是希望人人怀着美好的心情,做对得起良心的事情。
另外,小小感叹一下,饰演警察少年时代的那位演员,恩,还不错奥。。。
叫林朱焕,貌似不是很红,但是ok。
他的座右铭倒是值得回味一下:“今天是昨天死了的人们恳切地期盼的明天。
”拗口了点o(╯□╰)o
第一次看时是一年多前,因故没看完,前一阵儿才有机会把整部电影看完,是有些鬼影的鬼影。
感觉大部分的韩国恐怖片都有一定的因果报应在里面,所以没做亏心事,真的不怕鬼叫门啊!
这片子的剧情不错,看到最后都要哭了,可怜的女人和孩子。
贞子的套路可以拍一万年
除了最后段剧情 总的来说不能算鬼片
编剧很好,前后都说得通,可以说世上真有报仇这件事,也可以说是男主角设的局
普通
所谓的恐怖片?真的不觉得恐怖。
把埋了狗的坑刨开都不填上的吗
回想起来看过很多日韩的,都忘记名字了。
其实应该算是蛮温情的剧情片,只是加了一点点惊悚的元素。剧情挺赞的。
ok把
烂片
不好看 完全因为李东旭才看的
最后非常非常感人滴
喜歡背景的音樂。一直靜靜的靜靜的。在仇恨背後的哀怨。抽絲撥蒹。蘆葦。肆意。
受人推荐
又是一部看过但忘记剧情的电影,好像当时觉得挺好看的
6.5/10比较俗气的女性复仇恐怖电影
拍的不怎样
剧情不是很恐怖、但是李东旭很帅啊
看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