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芒特家那边
Guermantes,盖尔芒特家情事(台),Le côté de Guermantes
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
主演:Claude Mathieu,Anne Kessler,埃里克·吉诺维斯,佛罗伦斯·维亚拉,艾尔莎·勒普瓦夫尔,Julie Sicard,Loïc Corbery,Serge Bagdassarian,吉勒斯·戴维,Stéphane Varupenne,塞巴斯蒂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2020年夏,随着巴黎第一波疫情封城的结束,剧团在香榭大道的剧院里开始排练改编自普鲁斯特《盖尔芒特家那边》的新戏。然而,演出取消的传闻不断,剧团内意见分歧,众人对继续排戏的看法不一。有些人担心社交距离无法维持,有些人则因为担忧演出冲突而感到困扰,甚至有演员因演出取消而松了一口气。 尽管面临种种不确定,导演(Cla..详细 >
排练不会上演的戏,在戏中演绎疫情时代
贡布雷的钟声,一小块黄色的墙面(电影唤起的听觉和视觉 vs 普鲁斯特的味觉、嗅觉和触觉
Chef-d'oeuvre
缓缓浸入 看似松散随意地切换 却带着精妙的排演 毫不做作 好有风度
9.5分。截至目前观感最佳的疫情相关电影;一部不乏普鲁斯特时刻的普鲁斯特改编。我理解的普鲁斯特时刻就是令人沉醉的知觉经验。所以之前我认为如果想改编普鲁斯特,我们需要大量的特写镜头,我们要揭露知觉对象在特定知觉处境中的质感,我们需要一部高度主体化的电影。但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突然想到了改编普鲁斯特可能的第二条进路,就是一条第三人称的进路,一条通过行为揭示“心灵”的进路。奥诺雷特别聪明地选择主动将普鲁斯特的“原文”戏剧化,使小说变成电影的上层文本,一下便去除了改编时各种束手束脚的因素,用奥诺雷的普鲁斯特偷换了普鲁斯特,于是一切豁然开朗。法兰西喜剧院的演员们太有魅力了,今年如果有机会看喜剧院的戏剧影像一定要去看。
法式随性langman情怀大展,形式挺有趣的,看一大帮人假戏真做也不算太无聊,但是内核又挺danteng。
《盖尔芒特家那边》它改编自《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这是普鲁斯特整部皇皇巨著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卷。但由于巴黎疫情的影响,封控政策导致这部戏流产,奥诺雷在法国电视台与法兰西喜剧院合作的基础上,决定拍摄一部由实入虚、没有剧本、纯由导演与演员即兴创作的电影。于是Guermantes这部作品诞生了。
法式絮絮叨叨,散乱,几首清唱舒心,最喜欢的地方是男人戴耳机独舞。
暧昧控制的刚好但无聊了
贡布雷的钟声,一小块黄色的墙面(电影唤起的听觉和视觉 vs 普鲁斯特的味觉、嗅觉和触觉 /////抄短评养号的粉谁谁糊!
@FLC 轻盈 感动 简单 真诚(奥诺雷绝对为了出镜减肥了XD
百年前的幽灵深夜现于巴黎街头,普鲁斯特的巨著在疫情中重演。戏里戏外混淆成一体,梦境与现实谁能分得清?导演有想法,不过完成得有些草率。影片有《追忆逝水年华》里的琐碎,却少了其迷人细节与情景再现。最后穿着戏服到逛街,并去老丽兹酒店聚会的场景,还有些趣味。
天啊太法国了,我实在想象不出这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能有这样的剧情,或者说整个电影可以说没有剧情,且絮絮叨叨,全靠人物与他们的碎片拼凑,我分了两次才看完,但很喜欢。
3.5~4星。又一部感觉只有法国人才能拍出的类型电影——所见即所活。疫情封控解除后的剧院生活,仿佛当下正在进行时的追忆似水年华,又让我想到伯格曼在《魔灯》中提到的“狂野”的剧院生活,但是法国人没有北欧人(瑞典)那么压抑,所以不会出现伯格曼提到的那种sex混乱到飞起的夸张。这里面的法国人有点松弛、有点理想、有点浪漫,从一开始的一团散沙到最后的裸体速写,反而有种娓娓道来的舒适感。
一个在特殊时境、充满个性的项目,再度回看已是“留念”意味十足。玩转于真实经历的纪录和虚拟文本的叙述之间,在剧团互动和角色扮演的切换;它很盛大繁复,并且让观众接受他的奇想创意。但这种方法看多了就有些无聊,也不觉得还有更多新意。
很意识流
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2.5疫情剧院众生相电影越往后越无聊,碎到不能再碎,排练环节要比生活环节有趣很多
这不太适合我看
剧院里人们在排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盖尔芒特家那边 有时恍惚的以为是真的是剧中在演剧 疫情封控时期 一部剧和现实 现实和剧互相映照 恣意 在能力范围内的自由 妥协 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