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明白这部剧,不能光盯着穿越的噱头,因为剧主要是在探寻什么是爱。
bug伊从小没有感受过爱,他在认为自己不被爱的过程中迷失,崩溃了。
他想知道什么是爱,但是他的人生一直都被剧本裹挟前进,他的存在,导致所有关联人的不幸。
他被突然点醒才明白,爱不是掠夺操纵控制,随意剥夺他人生命。
也不是杀死一批人来拯救另一批人(划重点)。
各个时间线的主角都在用生命实践爱:给予,舍身,只为爱身边具体的人。
为了妻儿和同性爱人毅然自己背锅;为了11岁小女孩冒着生命危险抵抗系统;为了拯救具体的几十万人,努力三十年;为了改变这个表面充满爱实则充满控制失去自由的新世界,甘愿搭上性命。
爱不是空泛的。
爱,是爱每一个具体的人。
不能为了所谓的宏大理想牺牲具体的人。
这部科幻色彩的穿越剧,塑造了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伊莱亚斯·曼尼斯。
这位未来世界的缔造者,万众景仰的王。
面对最新的时空穿越技术一念之差,为了永恒的家族霸业,从人民英雄沦落为人民敌人。
英勇的警探们互相携手,最终成功狙击了曼尼斯总司令的万世一统。
曼尼斯总司令是个伟大的人,他在战后一穷二白的伦敦,带领市民建立了全新的伦敦城。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战前要好得多,新的技术突破和新的管理模式下,市民安居乐业。
虽然有一小撮反对总司令的死硬分子不惜以“恐怖袭击”的方式抵抗,但并不成气候。
整体上市民安居乐业,感恩总司令。
曼尼斯总司令为了伦敦人民的福祉能够永续,不惜以身犯险,使用并不成熟的时空穿越技术回到一百六十多年前。
因为只身一人,总司令只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炒股票做起积累财富。
从1890年开始,曼尼斯白手起家,建立财富,延续家族,造福乡里。
可以说,给伦敦人民带来了许多帮助,也因此深受伦敦市民的爱戴。
曼尼斯先生什么都没有做错,甚至说一直做的都是好事,都是对伦敦有利的事。
可惜的是,他穿越到1890年开始的安排本质上是为了不是为了伦敦和伦敦市民。
最终在2005年,曼尼斯的子孙生下了曼尼斯自己,形成闭环。
曼尼斯先生从此在某个时间循环里,不断从2053年回到1890年,在未来伦敦城一呼百应的总司令和旧时伦敦城里的只手遮天的大乡绅之间循环往复,享受统治乐趣的同时为伦敦人民造福。
大概是这种首尾相连的闭环跟伦敦市民的价值观相冲突,导演和编剧安排警察世代接力也要跟他干到底。
最终在科学家的帮助,以及价值观对邪恶曼尼斯的感化下,警探们携手消除掉了这个万事一统的闭环。
这虽然是个英剧,但是很多地方并无隔膜。
今天写文章时,我才知道,原来本剧有位导演正是我们在英国学习过的中国老乡。
祝福导演老乡将来拍出更多好作品。
加油!
⚠️剧透警告...要是没有最后一两集的强行反转,感觉能给4.5分星。
梅普伍德(2053年警探)的动机反转的非常奇怪,她本来说了一句金句来反驳萨莎(2023年警探)“那未来出生的这些人怎么办呢?
你所做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恐怖袭击。
”她本来一直坚信这个理念,但最后却突然因为总司令承认是自己引爆的就加入了萨莎,这真的太奇怪了。
剧集为了让他们能最后逆转一切,还强行给2053年的工作人员降智,无视那个时空管,只是给那里贴了个封条。
真的离谱。
还有一个相当矛盾的点,总司令回到过去后,明明给了很多镜头来展示他在过去美好而又幸福的被爱的一生,怎么他爸就说他“会后悔一生”,这真的强行为逆转未来埋伏笔,唉
《环形使者》《暗黑》《云图》《终结者》这四家的中低配版。
虽然说确实有问题,但也确实比想象和现有评价的要好,至少我感觉是好看能看的。
感觉英国现在拍这类东西都是这种情况,稳而略显平庸。
过于稳就会像黑暗物质三部曲那样彻底平庸,搞好一点就是像神秘博士S13那样头重脚轻。
而这部剧的稳定发挥是让它的情况比我提到的两部要更好的。
前六集的叙事和反转的完成度之好有目共睹,而我认为大家诟病的后两集乏力其实需要解释。
E07看似无用,实则是为E08的蝴蝶效应或涟漪效应做有效的铺垫并形成参照。
E08真正没得洗的是最后令人摸不到头脑的自我救赎,到最后也一点没说曼尼斯不得不害死孩子是怎么回事,指他自己?
不知道原著怎么处理这点的,剧里看与其说是他自我救赎还不如说是哈桑穿越修正了最后一个场景中每个环节的结果。
另一个硬伤是剧情唯一一个没有稳住的地方,就是现代,不同时间点的警探第一次产生联系时。
喔这是宣传英国警察最酷的时刻了不是吗?
能查到一百多年前的案卷太酷了吧!
但先别急,首先,“赫林伍德”这名字在现代乃至近期就直接一个匹配重名都没有,直接找到1890去了未免可能性太低了吧?
更离谱的是看管卷宗的老头,一下子就想到了1941年有跟这件案子一样的。
这除非是他得看过才能有印象,但老人家有权翻阅这些古董吗?
这么多悬案奇案他都能记得住?
最强大脑啊这是。
换句话来说,这里为了推动剧情而急躁了,其实多费一点周章再剪辑一下,只是多半分钟或一两句台词的事,但本剧此处的处理让剧情显得过于刻意,也显得主创在最关键的点上竟缺乏耐心和细致。
最后一个短板就是我开篇所说的,科幻粉对时间闭环和蝴蝶效应这类题材太熟悉了。
这类题材的NB作品太多,有《暗黑》这类作品珠玉在前,再看眼前这部作品,不至于是小儿科,但真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本剧后期其实确实存在缺乏创造力的问题,但最后两集不是平庸,它们做的不错平稳落地了,只是做的太简单。
这类剧情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像《终结者》那样,穿越回去发现只有一条时间线,正是因为正反派都回去了才构成现有时间线;另一种是像《命运石之门》,不仅要修改时间线,改起来时困难、意外层出不穷,改到最后还发现难以两全其美,还得欺骗世界。
本剧明显属于第二种情况,但大家都看到了,它直接跳过了凶真经历的诸多磨难,一上来就想到了欺骗世界,且没有多次尝试,居然一步就到位了,幸好剧本把蝴蝶效应呈现得相当稳健且合情合理,否则如此轻松地化解灾难实在让人觉得毫无说服力可言。
而且这当中的设定也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从剧情看,我们帅气的科学家临死时会N次出现在过去和未来,过去相隔几十年才出现一次且间隔并不相等,而到了未来…就变成了每隔四天一次?
我们假设过去其实也是这个间隔,剧中其实也有相关细节,就是哈克府地下室储藏的尸体。
即使我们看到那里有不少尸体,但也就十来具?
做个数学题,此案历时一百六十余年,每四天一次……这得上万具尸体了吧?
我看哈克府内可藏不下这么多,更别提转移了。
相应还有个更严重的漏洞:尸体(注意还是没死透的)出现了多具,那为什么穿越回去的活人就还只是他一个?
而且就固定在1890年?
因为有意识?
临死的人也有啊。
因为枪打科学家的时候没固定时间桩?
但没固定的话那头一个他又是怎么精确降落在1890年的?
这是靠我们观众脑补也补不上的设定窟窿啊。
所以综上所述,本剧是一部叙事发挥稳健、科幻部分较为平庸经不起推敲的新剧,我个人觉得还行,可作消遣来看。
(有剧透)有两个设定缺陷:1,来了回不去,那梅特伍德姑娘后来怎么混的没交代。
这不太是大事但难免遗憾。
2,既然可以随便来,为啥不随便来一个人把15岁之前的曼尼斯干掉。
这就是个影响主线的“大事”了,剧情很哲学地交代了几句,例如“全宇宙都不让他死”什么的,但远远不够,应该再来一些细节把这个洞补上。
不过一旦认了设定2,本剧使用的矛盾解决办法确实是更“高级”的,就像杀光哈马斯还会有哈牛斯一样,解决问题需要解决根源。
而本剧不仅解决了“根”,甚至是在写一个人的自我拯救——虽然用极为直白的方式——但立意就很棒。
以及多时间线叙述得这么容易上手真是让人愉悦,在第三集已经可以理顺框架,不像《西部世界》叙事玄虚玩足一整季,而且在大概念清晰之后,依然有悬念有情节,有牵动人心的人物,就非常棒了。
四组警探面目清晰,弧光完整,主次分明又彼此呼应,是我最喜欢的一点。
开始觉得第七集略有唠叨,后来才发现是为了对比日后的改变,所以也还不错。
倒是KYAL社会的缺点该多说几句,给梅特伍德多一点动力,虽然拿几十万人换一个自己的理想世界已经足够邪恶,但你知道世人总是功利的。
总体八分,应该是我见过最不晦涩但又颇为精致的时间穿梭剧了。
PS:顺便浏览百年英国史碎片也令人感慨,越来越觉得,历史感并不是巍峨耸立的旧日宫殿,而是传承百年还在营业的老酒馆,小胡同,你的爷爷曾经从你邻居的奶奶那里买过东西什么的……
先从科幻角度分析:所有科幻作品都会提出一个假设,而假设存在的明显瑕疵,是需要忽略的。
本作品的科幻假设就是时间旅行,且因果闭环。
但是破坏因果后是否会产生蝴蝶效应、时间旅行是否会导致多重宇宙、时间旅行为什么手腕会有印记;这里都没有说明,因此作为瑕疵被忽略即可,不必较真。
(至于最终破坏因果后,人物并没有一起消失,而是先后消失;这个场景显然不合理,但也应该忽略。
这里更多作为表现形式,告知观众因果终结,整个时间线删除or消失。
当然这种表现形式也间接说明了不存在多重宇宙。
)但是剧情也有一个无法忽略的瑕疵,循环之后的时间线是怎样的?
循环后的剧情,剧集中有且只有一条,就是会导致循环删除的剧情;如果剧情存在,那循环相关的时间线是否会存在?
如果循环相关的时间线不存在,那循环后的剧情又是会否还存在呢?
这也就是时间旅行著名的悖论:回到过去杀死祖父,自己是否还存在?
如果去除这些科幻的瑕疵,本作品将侦探+时间旅行结合到一起,并且将4个不同时间段,但是相同的案件关联在一起,时间跨度一百六十年。
通过案件入手,办案过程的抉择不断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逐渐丰满的同时,也将线索统一到一起串联起来。
总体来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片子。
观后感:“One more f**king love story I'll be sick!” 看前几集我就知道这大概是和《前目的地》、《暗黑》一样的祖父悖论+无限循环设定,最后点出主旨“能拯救世界的只有爱啊”!
不出意外地和《暗黑》、《迷失》一样烂尾,最终 peace and love。
我感觉这是欧美剧的通病,故事开始剧情设定搞点创新吸引人,再融入当今世界的多种元素(年代感、时装、宗教、邪教、反犹太、同性恋、女权、有色人种、哲学、量子力学),整一个特殊符号,整一串数字(年份),时间线来回穿插,剪辑炫炫技,最后不会填坑了就拿“爱”来填。
这脑洞的确不如国产玄幻小说宏大,也难怪近些年国产玄幻小说风靡国外。
吃过《迷失》、《暗黑》亏的观众应该不会提前没有心理准备再吃一次这剧的亏了吧!
我预言《怪奇物语》很可能也是按这个套路烂尾,加上前阵子看到“小十一拒演、结婚”的新闻,让我对此的把握更大了。
作为一个老剧迷,像这种影视作品我看到一些人物出场、镜头运镜都能猜到后续剧情发展,人物什么时候死、怎么死。
好多年没有看到那种反转设定突然又合理、直叫人拍手称快的片子了!
近几年的影视作品,让人看了名字、海报、剧情简介就不想看。
本剧中“尸体”可以理解为一个数据标记,因为凶杀悬案无法完全掩盖必有记录,给后人提示。
除此以外不如《前目的地》设定离奇精彩。
伊利亚斯因为父母混账而童年缺爱,因此极度渴求被爱而报复社会,侥幸成为邪教头子创建新世界,却仍想着回到过去体验被爱的感觉?
细想你就会发现,他要的不是爱,而是永生!
在这个他创造的时间环内其他人可着他一人伺候,唯独他一人获得了永生。
对永生的哲思,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又不如《碳变》深刻。
刷剧过程中一直有个疑问,就是“KYAL”一直出现。
回看才发现是“Know You Are Loved”首字母缩写。
结尾那段,maplewood和Hasan在出租车里相遇,后者吐槽“有时感觉整个城市要直接大爆炸了,这让我担心未来,你懂我意思吗?
”前者表示完全同意,并准确说出了后者的名字!
镜头又给了2023年的KYAL特写。
这始终是个疑点。
我认为有两种理解:1、正常理解,可能性更大。
说明他们忙活半天虽然组织了旧时间环的“大爆炸”,却没有阻止新时间环的“大爆炸”,即“大爆炸”无法避免(符合西方对于时间旅行约定法则),因而“KYAL”邪教组织的存在也是注定的。
如果他们成功了,成年的Maplewood不应存在,2023年她应该还没记事呢,因为片中提过她第一段记忆就是亲眼看见母亲死去。
显然她是未来穿越回来的,如果解除了危机,她穿越回来作甚?
2、人名联想,概率低,但也能说通。
犹太巡警最后利用时空旅行谋私成了大boss,或者其实始作俑者本就是他。
犹太巡警叫查理.怀特曼,但剧里多次提及他本姓韦斯曼,两次告知观众他本名“凯尔”,还有他母亲,导演也没详述他母亲或者他家人的情况,有意让他母亲这个角色神秘化。
至于这个“凯尔”是不是按“Kyal”拼写的我就不清楚了,没找到英文字幕版。
如果是,那这种猜测就是对的,否则导演没必要搞这些剧情。
这犹太巡警本性自私自利,并不只是因为生活在战争年代,他只有看到受苦的同族少女时才恢复点良知,他俩有某种羁绊(他从少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女希望以后能找个像他一样的男友)。
在新时间线里,他知道了时间旅行的秘密,以犹太人的聪明、贪婪和自私推断,很可能会给自己留后手。
但是,旧时间环里也有“凯尔”大楼,说明即便旧时间环里他也没死?
正常来讲,旧时间环里他应该死了,因为有他即将吊死和凳子飞出去的镜头,按常规镜头语言推论他应该死了;但也正因为这些镜头并不明确,他未必真死。
不然总给“凯尔 ”特写没道理的,只是和“KYAL”巧合却反复提及也没道理的。
最后,我觉得近几年舆论吹捧的“烧脑”、“反转”影视作品都言过其实,徒有虚名,就连《盗梦空间》也不过如此。
我心中第一“烧脑”的影视作品是《穆赫兰道》,没有之一,其次是比较经典的《万能钥匙》、《致命ID》、《消失的爱人》这些反转比较出色的电影。
像《尸体》这种悬疑就跟外卖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内容空洞。
剧情这种该细的地方不细,片头“Bodies”绿色油漆出现的位置倒是弄得挺细,还有过于炫技的剪辑。
丐版《暗黑》,但观感远远不如,太多设定不能细究了,跟《暗黑》那种错综复杂又能自洽的时空设定完全没法比。
剧情有两点我实在忍不了:第一是反派的行为和动机,且不深究他具体咋行动的,能靠个“爱”字就拉起那么大个行动严密保密性超强的教派,单说他的动机,到底是自己想获得“爱”还是想创造充满“爱”的世界?
不管是哪一个都说不通他最后为啥会被劝动摇,因为他被1890年的警探劝动的直接原因就是让他怀疑自己做的一切可能是徒劳的,换言之他害怕自己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反派的目标是前者(自己获得“爱”),就说明他在未来攀上权力巅峰好多年了也没体会到“爱”,既然早早明白自己所作所为是徒劳的,那他为啥那么积极地穿越回过去呢?
从反派他的一系列表现看,他不是光为了完成时空闭环,因为哪怕他回到1890年,也是满怀希望的,要不然不会在最后一集被那个警探整破防,这里就有矛盾了;而如果反派目标是后者(创造“爱”的世界),那他最后一集破防就更说不通了,未来那个世界明明是在你的治下诞生的,别告诉我你没有自以为那是个符合你期待的世界,既然你自己明确知道甚至亲手建立了那个“理想”世界,那为啥1890年的警探只用两三句说辞就把你破防了?
作为穿越者难道不是应该极端自信么?
明确知道必然发生的结果在未来必然发生,进而给自己无与伦比的自信,这才应该是个穿越者的心态吧,反派你现在这样是一点儿都不自信呐。
第二是反派组织的成员表现都太欠儿了,真的都好讨打,这导致他们的“谜语人”环节贼惹人生厌。
《暗黑》里“谜语人”桥段我心平气和,看这剧我只想喊“谜语人滚出哥谭”。
除了上面说的反派动机之外,本剧还有不少实在不能深究的bug,比如穿越为啥手腕上会有个图案,为啥那个博士穿越会分四份而反派就一份;为啥尸体穿越会选择那么几个时间点且都在那个巷子里;为啥博士穿越一个死了一个又活了;还有2053年具体坏在哪儿,能让女主她兄弟那么痛恨……反正剧里是一点儿没解释。
当然如果是繁忙的工作之后想放松一下大脑,并且能全盘接受剧里的设定,一点儿都不纠结那么多漏洞,那看这剧还是很愉快的,至少我看的时候就是这样。
不过一旦脱离了放松观剧模式,那这些剧情bug就有些扎眼了。
ps.反派的便宜老妈长的特别像mischief剧团的一个女演员,就是演《演砸了秀》的剧团,里面有个女主演面部表情与神态简直和那个便宜老妈如出一辙,我都怀疑那是不是就是那位女演员化老年妆了。
从文学的角度上讲,《尸体》大约属于文笔尚佳,而立意浅显的那一类作品。
换句话说就是,平庸之作。
实际上我并不想这么称呼它,因为毕竟我也曾经一度看得放不下,看得很投入过。
给之贴上平庸的标签无异于证明我鉴赏力有限。
但这标签又是不得不贴的。
毋宁说,即使你不贴,别人也多半会贴。
何苦即便是我,看到最后也多少失去了耐心,对于这部作品从整体上感到失望起来。
想来想去,恐怕也只能如此评价——作为我曾经投入后又感到失望的必要解释。
哈,听上去很像某种恋爱过程:文笔尚佳,而立意平庸。
可能问题就在这儿。
正因为编剧自知他这部作品的葫芦里没什么稀奇玩意——透开给人看,人们便会一哄而散那种,他才刻意要在细节上玩花样,要用富丽精工的辞藻,来掩饰其内容的贫乏苍白——记得这是文学史史家对于某些类型文字的常规批评。
这一套起码在观看过程中还挺吸引人——你不知道这家伙除了花言巧语,肚子里就是一包草时,你还是挺欣赏他,就是这么一回事。
简单归纳一下这部剧的情节逻辑,大概是这样:大反派伊莱亚斯是一个在2053年统治着人类世界的独裁者。
有一个反抗他的地下组织成员德福教授发明了一种时间机器,可以利用它来修改历史,从而推翻伊莱亚斯的统治。
伊莱亚斯派女警察迈普伍德潜入该组织,伺机破坏。
尽管在卧底过程中,迈普伍德同德福暗生情愫,但她仍忠实执行伊莱亚斯的指令,开枪射杀了德福。
德福在中弹瞬间跌入时间隧道,其分身同时回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890年、1941年和2023年。
担心德福未死会坏了大事的伊莱亚斯随后也进入时间隧道去追查德福下落,并转世为自己的先祖,以延续伊莱亚斯的血脉。
另一方面,为阻止伊莱亚斯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满怀仇恨的少年,不同时代的人们也在努力破解着一个困扰他们的不解之谜……不难发现,《尸体》的立意几乎与经典电影《终结者》如出一辙,也是玩的一个“孙子穿越回去杀死祖父,自己还会不会存在”的梗。
这个梗因玩的太多,早已失去新意,因此便加上一众悬疑侦破的花边,好拖住人们的胃口。
可惜调味料再喧宾夺主,若是主要食材不够新鲜,终归不能教人买账。
倒是可惜了演员们的好表演。
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的缺爱中二少年充满bug的一生,时空旅行+时间循环=无中生有。
伊莱亚斯/哈克在2023年虽然对自己的将来充满怀疑,但他的命运已经被2053年的自己穿越回1890年就写好,而他是如何确定自己应该要回到1890年,他的妻子为什么是1890年侦探的女儿,如何知道1941年需要找的人是怀特曼,如何得知哈桑是关键人物,问就是以前经历过。
所以我不喜欢时间悖论→无中生有,简直就是刷逻辑流氓。
回到主题,伊莱亚斯苦苦追寻被爱,为此放弃2053年的高级社会地位和优越生活条件,回到既不便利各种条件又有限的1890年,然鹅就他那样子你说波莉不是因为他有钱才爱他我是不信的。
说起波莉,她父亲那么正直善良的一个人,怎么波莉如此狠毒,真是近墨者黑?
其他角色,怀特曼的侦探形象很好,就是因为小女孩而产生的转变过大有点太突兀。
梅普伍德牺牲也挺大,只身回到1890年,因为失去高科技变回截瘫患者,结尾虽然说她回到了2023年还能开出租,但不知道是怎么圆的,到目前为止穿越都是单程票,也只有教授的尸体出现过五个时间点,其他人都是唯一时间点,按理说梅普伍德会一直留在1890年,而她的状况会让她生活得很艰难。
最后,伊莱亚斯有无数个机会可以被弄死,尤其是哈桑有了“咽喉”以后,但这个循环就是一直没被打破,导演也觉得说不过去,只好借哈桑的口说“宇宙要让他活着”,很好,看谁还敢质疑剧情的合理性,你敢反驳宇宙吗?
Whitechapel之逆转未来?再多听到一遍KYAL,我都会生理上不适。1941年时空Whiteman的选择最有些趣味,反派的部分真的很难自洽
含黑量太大 7分钟 弃
"Your love is your only weakness",我觉得这是故事的核心之一很有意思的构思,也让人细思极恐,有点像是时空穿越版的伏地魔,连人设都那么像,也掺杂了预言的因素,不过本剧中"伏地魔"自愈了,所以说怀疑的种子比直接打击更加致命,但也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人心这东西真的是人物们的性格和故事穿插在悬疑探案中,引人入胜,一开始我最不喜欢1941年的卡尔,到最后却也最喜欢他跟「繁城之下」搭配起来看还有点搭,不过工作日晚上才开始看是我不对,故事紧凑以至于我熬夜看到凌晨4点,有点怀念可以全天候一直刷剧的日子晚安了
比起暗黑可是差太遠了,從幾個時間線有尸體就能想到時空旅行,說到爆炸就能想到是有人控制去製造,只不過在看幾個時間線有什麼聯繫,結果越到後邊就越後勁不足,結尾更是一塌糊塗竟然可以任何人隨意穿越到某個時間點,那麼多次輪迴都沒想過嗎??幾個時間點警探的人選同性戀/猶太人/阿拉伯移民/傷殘機械警察,但又沒特別說明這幾個身份對整個輪迴的特別之處,都是因為是被社會主流拋棄不被愛的人麼
1.1941年的警探太帅了,快意恩仇,属实是个传奇;2.开个脑洞,教授的发现绝对是诺奖级的,而且他还亲身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就像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原因之后“以身试癌”又治好自己的巴里•马歇尔。2053时间线上虽然伦敦被炸了,但瑞典应该还在,大胆推测可能是大统领治下采取了一系列闭关锁国,因此科学上也切断了和外界的交流了,不然教授应该早就或诺奖了,笑死。
半小时弃,激不起兴趣
暗黑、终结者珠玉在前…
开头节奏过慢
cool
半集弃。我只想看老派,硬核,写实,非科幻/玄幻/魔幻,暴力,血腥,精巧,细腻的犯罪/破案/刑侦/悬疑 剧,谢谢。
本来不是这类时空爱好者的,因为这部想要探一探《暗黑》到底有多牛逼。减一星因为设定如此之高,结果呈现得极其低端。要去学习下《暗黑》究竟怎么搭建世界观,怎么破循环的
前2集被糊弄到,但并不好看。哈桑进行反抗的理由是自己儿子死了,你自己埋在心里就好了呀,用这个理由去说服别人,我儿子被炸死了,你们来帮忙一起消灭坏人吧顺便你自己的时间线会被抹掉哦,你就不存在了,不过我儿子就不会死了呀。可是实际上死了50万人呀不止她儿子。我好烦编剧这样写这个角色。
每次看穿越剧都想说changing the past doesn't change the future
被朋友推荐,当《暗黑》平替来看的第一集:这什么剧本杀开场?!第二集:政治家的奇思妙想第三~六集:被嫌弃的伊莱亚斯的一生第七~八集:伦敦警察拯救世界!!!整体悬疑感和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同一具尸体在四个年代出现真的离谱不过没啥烧脑内容,理解设定就完事儿毕竟连剧里都说“科学解释不了”人物塑造除了反派都很成功尤其是怀特曼警长最后在酒吧,真的泪目但是反派既然最在意那些小情小爱这些细节部分反而拍的很少,让人只觉矫情这么大一盘棋,整了半天小丑竟是他自己不过总体而言,当休闲娱乐还是挺好的跟《暗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为了暗黑来的就算了
最后一集疯狂擦屁股这个男的态度转变太强行了不过最后有感动到我一丢丢,给了三星原本真的一颗星都不想给
对暗黑较为低劣的模仿……虎头蛇尾……
…看着好累
动机太奇怪了
意蕴悠长的结尾,为漫长的爱恨情仇划上句号
1890年的警察卷宗还在警察局,而非博物馆保存,大概也是只有代英有这种历史积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