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我的地方:1、整个故事都很合理。
2、环环相扣,导演担心内容太丰富,观众反应不过来,还特意设置了很多的“旁白”和“解说”,这个细节很到位。
3、每个人的结局都有前后呼应,藏钱的警察,背叛的黑鬼。
喜欢的几个细节:1、第二次抢劫最为精彩,“自行车意外”的转折。
2、影片开头警察那不好的脸色和淡淡的忧伤让我以为他是劫匪,结果只是一个让大家误以为能擒到劫匪的酱油警察。
3、警察搭档藏钱让我的想起了《勇气》里面的桥段,一样的无可奈何,这里的警察却似乎有了更明智的归宿:因公殉职。
不过本片似乎显得更为真实,因为设想我在那样窘迫的情况下,也难保克制自己。
4、从匪帮们的描述来看,黑鬼给我的感觉很好,甚至在最初他们排斥黑鬼以及设置狙击手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正因为如此,黑鬼最后的背叛让我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却又似乎在清理之中:入狱时的保密只是为了更大的复仇。
5、当多次出现黑鬼看Lily的镜头的时候,我就觉得事情不对了。
最后Lily究竟是因为反抗被枪杀还是因为背叛被杀呢?
6、警察局那个龙套真的很像梁家辉。
7、开头他们出场的那一套行头就让我觉得这片子有看头:劫匪弄得和特种部队一样专业。
8、他们在豪宅享受着奢侈的生活时,我担心这片子有不正确的价值引导,但想到更多的是短暂的荣华。
9、警察发现犯人身份是一步步的线索和意外的结果,而不像国产片那样突然就发现了。
10、杰西抢劫完后吃冰激凌看美女的镜头让我有种很强的代入感。
11、什么叫扣人心弦?
一部好的劫匪片就是要让观众以为自己和劫匪是一伙的,担心的是劫匪的结局而不是警察的功勋。
12、杰西成功逃跑的时候,我看了看时间电影要结束了,正在我疑惑按照常理劫匪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该如何“就义”的时候,黑鬼背叛了。
俄国人的一个电话,让最后的线索全部明了了。
片如其名,在抢劫银行、打劫运钞车、黑吃黑方面的戏码做足,尽管故事与人物都没什么新鲜感与出彩处,但是整体制作精良,足以满足类型片所需的观赏性。
现实和电影有时候是两个很矛盾的世界。
没人会认为现实中抢银行的劫匪是个好人,可是一旦到了电影里,这些劫匪不但都是些英俊潇洒的主儿,而且往往拿了钱又抱得美人归,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至于警察,对不起,你们永远都是配角,不但抓不到人,还像猴子一样被人耍。
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观众心中都喜欢风流不羁的侠盗?
《银行匪帮》最终也没脱离这个路数。
警察很强,不过不是工作不如意,就是生活不如意,总之警察就没一个能安心上班的。
要不是内部出了点乱子,恐怕这帮劫匪就像片头那样,各自开着豪华跑车环游世界去了。
影片开头劫持直升机那段还有点新意,后面干脆就照搬《偷天换日》的桥段了。
也许抢银行的戏拍多了,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了?
整体看了以后,除了耍帅,义气,追逐,火并等等因素,总觉得导演没有把故事说圆满。
杰西扔在马路旁绿植丛中的钱没有交代清楚,当好警察的上司问他破案程度的时候,他回避了那个问题,我想导演应该是拿这个钱给殉职的警察养家用。
不过看到最后,竟然就这样放过去了。
不圆满啊不圆满。
前半部分很一般,第一次劫银行来得太陡,感觉不怎么得当,但看了后半部分,第一次劫作为铺垫也很好,第二次劫很惊心动魄,是部好片子,可惜的是人死了大半,更可惜的是 老鬼 死得不是很惨。
说《劫匪》是一部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的影片,完全恰如其分。
事实上,内容元素倒是颇丰,但为什么让人看罢之后,还是感觉跟没看差不多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编剧对整个故事框架的把握。
毕竟是处女作,致敬的痕迹过于浓烈,以至于刻不上自己特有的鲜活的烙印。
无穷无尽地向大多数稍有名气的警匪片看齐,一笔一划都要按照它们原先的思路出发。
以《偷天换日》为主,其他警匪片为辅,工工整整地诠释了一部没多少棱角,跌宕起伏欠佳,剧情一览无余的传统商业片。
菜鸟编剧就像是在完成一次普普通通的Homework,如此低调,如此和谐。
倘若将《劫匪》摆放到十五年前,我想,倒不失为一部具有优秀潜质的作品。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警匪系列类型电影已经不能再靠四射的火星,狂飙的追车,邪不胜正的结局来征服观众了。
更多的上乘作品,俨然上升到了反思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映射社会制度,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准则等等,这样的高度上了。
正如《城中大盗》,同样的题材类型,足以让《劫匪》相形见绌。
抢银行手段的展现,固然重要,单纯的眼球刺激好比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完事溜之大吉之后,对于警与匪的深度刻画,才是影片最具营养成分的地方,这就好比是人们的精神需求。
然而纵观《劫匪》,“物质需求”大抵是做到了,但离完美还是差之千里的;至于“精神需求”,几乎可以说成是模棱两可的速食快餐。
《劫匪》最值得称道之处,非背景配乐莫属。
深刻怀疑,导演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于背景音乐的安插与运用上了。
其实也并不是说,它的原声有多么绚丽,能给影片加分。
只是觉得,它至少体现了导演用心良苦的诚意所在。
既然剧本不给力,不足以吸引观众,若要改进势必将大费周折。
加之江郎才尽,已经是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了,那干脆在其他方面多下下功夫。
为此,这就有了通篇占尽90%片长的背景音乐。
影片在整体剧情的铺设方面,实在是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开篇的抢银行戏码,极尽耍酷之能事,表面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只是在技术含量上而言,似乎没有任何看点。
《偷天换日》中炸塌路面,让运钞车深陷其中的经典场面,再次在影片中被还原。
当然,编剧自然不愿意照样画葫芦,略微的修改倒显得很是巧妙,让人眼前一亮。
这也是影片难得一处可以大呼过瘾的桥段。
俄罗斯黑帮,很无辜地又一次被设置成鲁莽无脑之辈,言下之意就是剧情上的纰漏。
《处刑人》里,俄罗斯黑帮们就结结实实吃了大亏,被兄弟两玩弄于股掌之中。
看来他们此番还是有“型”无神,派头十足,极具酱油与炮灰之神韵。
除却阿凡达美眉佐伊•索尔达娜,依旧是毋庸置疑的花瓶,演技没有发挥的空间也是理所应当的。
再拿得出手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主演保罗•沃克。
区区2000万的投资,几场勉强可以称之为火爆的场景,其花费就七七八八了。
正所谓,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导演的确深谙此道。
《劫匪》最为失败,最让人痛心之处,莫过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人物形象不够鲜明,那就不足以深入人心,产生不了共鸣,就谈不上吸引观众。
事实上,几个劫匪从性格上来说,还是有很大拓展空间的。
只是导演一味如流水般在向观众呈现剧情,而恰恰疏忽控制了对于各个人物的拿捏力道。
出现的两个警察形象,也都有背后复杂的故事,但始终都没有全面铺开来。
观众看到的,只是导演竭尽全力想撑起整部影片屈指可数的内涵,妄图通过一些微小的细节来震慑人心。
这些所谓的细节,都能一一收到,但可惜的是,还远远不够。
颇有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无奈之感。
而这,正是最考验导演的功力之处。
在各种题材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光学习致敬是乏力的,必须得有属于自己的创新元素。
《劫匪》用力很猛,诚意斐然,但还是难逃平庸俗套的怪圈。
将所有见惯不惯的元素统统整合杂糅到一块,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被人们所遗忘。
很MAN的男人 很帅的车子 很懂享受的家居 很彪悍的感情 中间一段家门口团聚的戏,慢镜头透着其乐融融,好似广告片一样。
每每个人都值得尊敬,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Takers 比起十N罗汉,偷天陷阱,偷天换日.....之类的高智商犯罪,这部片子虽然也是高科技,高智商,但总觉得比那一些看来真实许多。
有一堆智商很高,长的帅,尤其是身体素质上无与伦比的罪犯(那一段追击戏,简直就是马拉松加上跑酷的结合运动,如果有人这么追我,估计跑到有他1/4就自己投降了,哥,钱我不要了,你抓住我吧,我实在跑不动了。。
结果不管那个劫匪怎么跑。。
警察始终能跟上。。。。
)有甚至帅到让主角中的大帅哥都感到危机的龙套(那个洗钱的Scott),有明明身为正面人物但怎么也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警察,有抢劫过程中出现的很小很平凡,但是一遇上就很致命的意外,有背叛,有意想不到的对他无语,有看了无数遍的狗血桥段,有让中国人民可以接受的小团圆结局,然后有很多Bug......(比如那带钱最后去哪儿了…比如为什么Ghost为什么要杀Lili……)总的来说,虽然我喜欢的小帅哥死了,但大帅哥还在,有范儿的黑人老大也还在。
而且考虑到不是所有劫匪都活着的创新点,勉强给这部片子个4星吧。
抢银行是美国的传统,每年在电影里面都要抢上几次,这次是一伙二、三先明星合作拍了这么一部,还算暴力、激烈吧,喜欢这种类型电影的看看打发打发时间吧。
很爽快的动作片,跑酷相当给力,完全秒杀国内所有同类型动作片。
跟劫匪比起来,西风烈等国产片就如同垃圾。
不是诋毁中国电影,就事论事而已。
大家勿喷。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国内电影的预告片全是以多个电影明星的出场作为卖点?
是不是暗示着导演对自己的功力极度不自信,唯有靠几个名演员来给自己挣票房。
这个片子的预告片就很普通,差点让我错过了一部好片。
看过之后,更多了一个远离国产电影的理由。
为什么喜欢看国外电影?
因为国产电影太装比、太做作了。
俄国人冲到罗斯福饭店和保罗沃克一伙交火时,带给观众的,绝不仅仅是感动。
与其说它是因为其“得到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融资的首部美国电影”的身份而受到诸多关注,不如说它是因为自身少女杀手级的强大阵容而成为业界焦点。
坏人专业户马特·狄龙和逃出《人皮客栈》的杰伊·赫南德兹这次成了热血警探,久违的星球大战“天行者”海登·克里斯滕森、俊俏炸子鸡保罗·沃克等一干好莱坞帅小子们倒成了劫案要犯。
要是您嫌弃帅小子们长得太花瓶没点匪帮样,刚蹲完大牢痞气飞扬的饶舌大腕T.I.和痛揍女友恶名远播的R&B小天王克里斯·布朗,准能让您体会一下原生态的流氓相。
柔能克刚的,则是主演《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之后人气飙升的黑人美眉佐伊·索尔达娜。
不过,论星光熠熠,同属盗匪类别的“XX罗汉”已经登顶;要拼腱子肉,奶油小生怎么也敌不过“敢死队”诸君。
虽说不乏热血沸腾的动作及爆破场面,但规规矩矩在B级片阵营中驻扎的本片,主要靠的是智商取胜。
正邪交战的所有可行性模式,差不多都已经被好莱坞挖到穷尽,本部电影的大纲倒也不至于推陈出新。
可也许是因为编导人马均尚属娱乐圈菜鸟,还没被流水线化的他们绞尽脑汁之后,居然真想出了不少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把戏。
就是这些时有发生的小聪明,让本不算特立独行的偷天盗影多了许多乐趣。
总而言之,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观影指数:五颗星。
喜欢枪战动作片的朋友,一定不容错过!
啊~好看!!!个人还挺喜欢看的。抢劫有点照搬偷天换日那个经典桥段,不过比原版好就好在,它居然没炸成。。。。运钞车没按照原计划掉下去。。。所谓计划给不上变化。。还有帅哥Hayden美型到无边了。。。。。可惜死得最早,不过他死得最美~其中枪战的戏份也老精彩了。。。最后为了帅哥还是上五星好了
居然故事stand砸在这个做作mv摄影上 绝了
够酷就行,管他那莫多! 而且最后是悍匪赢了,+1星。
本片结束的好突兀。。。。
很精彩的抢银行警匪片,不必拿盗火线的标准要求每一部类似题材的影片,纯娱乐效果来说的话,可以打8分。多少大牌和熟脸啊,保罗沃克马特狄龙,星战前传里的天行者阿纳金火线里爱做缩微木工活儿的低调老警察阿凡达里的潘多拉公主说唱明星T.I,跑龙套的也有律师本色里的尤金胜利之光里的Smash…
明明只是抢劫犯也拍的那么正义凌然...虽然精彩却有点凌乱啊...不过都帅(¯﹃¯)BGM不错
题材太老旧了.....木有新意,不过演员们都不错,很傻很欢乐,paulwalker还是挺帅的
1.节奏流畅动作火爆的纯爷们运钞车抢劫案,音乐给力,可以看得很high。2.要是你打劫运钞车的时候有一饶舌黑人给大家做现场解说,你会不会有把他一枪爆头的冲动……
太让我失望了
好莱坞式的枪战,追逐,打斗,流畅爽快,让人热血沸腾。跑酷那段尤其精彩,结尾也没有落入俗套,可惜输在编剧上,剧情和人物刻画差强人意。另外,从枪战场面的音乐和慢镜头来看,倒是有几分港片的味道。★★★
又刷了遍重新打分。本子再强点就超赞了啊,被大帅比suit guys包围的感觉太爽了....小海登和T.I.出彩程度MAX!戴着小礼帽抢T4那段帅出翔....小黑原来很早就被Zoe...
搶案順序一看就是HEAT前後倒轉, 人設也幾乎一樣. 真要提ZZ正確獎項, 還不如96年全非裔女性主演的那部, 人文情懷還更高.
故事有点老。如果要去打劫的话,可以作为课件学习下。
费神了,搞笑,真实,还不错哦
110108劫匪真是个眼花缭乱的活计。跑酷跟火拼那段实在是太精彩了,直接把三分变成四分。不过剧情上弱了点,一些人物刻画可有可无没对主题起任何烘托作用。不过这帮劫匪也实在太帅了,我是说演员,这完全就是一部感官大片,于演员于场面。还有火拼时那悲凉的音乐,两兄弟冲出去送死的镜头运用很棒
呃,太无语了...俄国人敢不敢低调点,事情闹太大了跑得了谁?!挨了枪子儿,进了号子,扛了罪名,跑了女人,没了票子要你能不计前嫌不怀恨在心信吗?还信老鬼脑子进水了吧= =!上次任务失败就该解决掉...电影的主题既然是表现匪帮警察干脆白痴到底好了,为么整的精明却无能呢?莫名其妙~
补.纯粹是来怀念一波保罗沃克,影片并没有太过出彩,基本是将好莱坞商业模式应有的要素全部塞里,如果是要看爽的话值得一瞧,人物塑造没有太多亮点,故事情节也是平庸的,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HEAT廉价重制版
8个男演员,戏份差不多,每个都拍出了个性,节奏也掌握得不错。枪战的好几个镜头都是模仿吴宇森的。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大多美国电影里,俄国黑帮都是没头脑的狂徒。
再怎么群星云集,我唯独中意你——保罗沃克!!!帅的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