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落下太阳雨,有人因为雨水而懊恼,有人欢呼太阳的光芒。
现实生活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现世安稳的依赖,总是难以最终实现和谐统一。
在爱情的纠葛里面,爱得够不够多不是最关键,打破因为价值观差异而导致的沟通屏障,才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
你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好奇,你要反思,自己究竟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律师,还是一个善于发现的科学家。
一開始看海報醜醜的還在想是什麼台灣電影,看主演除了宇宙人小玉我認識以外其他都是我不知道的樂隊主唱演的,但想說過年就該看部電影,加上「LaLaLand」下午3點多才開始演所以就選了這部「52赫茲我愛你」。
看之前不久才知道是音樂喜劇電影,就跟一般的音樂劇一樣有一半敘述內容會用唱的,歌還滿好聽的,所以整部下來沒感覺有尿點,裡面夾著「海角七號」梗,有一段男主角背著吉他一邊衝著跑不動的摩托車油門一邊喊「我操你媽的台北…為什麼我不敢砸吉他~」笑點滿滿。
看完的感想是好想去佳佳唱片行去找OST回來收藏,現在腦海裡一直都是男主角唱的「Do Mi沒有So~」☺
飞机上看的片子,不知道是因为刚好符合我的心境还是怎样,我觉得这部片子事非常不错的。
一出场就惊艳,并且所有的歌曲都非常好听,而片中各种角色,正因为平庸朴实,所以才显得真实。
我真的是从头到尾跟着旋律打着节奏身体跟着摇摆看完的,并且时不时露出傻笑。
很台湾很小清新,我很满分,不是托。
一部《爱乐之城》不光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也令观众重新认识到音乐电影的独特魅力。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和醉人的旋律,相信很少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反而是很容易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6月16日登陆大银幕的《52赫兹,我爱你》,再次将一部音乐爱情片片完完整整的呈现到观众面前,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与歌曲、音乐的全新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很是能够俘获人心,带来的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观影体验。
《52赫兹,我爱你》是由魏德圣执导,汇集了张榕容、范逸臣等人的演出阵容。
故事发生在情人节这天,从晴朗的早晨到蒙蒙细雨的午间,从奔波忙碌的下午到月色撩人的深夜,单身贵族、支离破碎的情侣、甜蜜的恋人、陌生人轮番登场,与一幕幕真情流露的情感交相辉映。
全片自始至终围绕着歌曲的主线而展开,在歌曲与舞蹈的交融中,在情感与生活的碰撞里,拉开了所有人爱情的序曲……说起“52赫兹”很是耐人寻味,其实这是一条鲸鱼发出的声音。
由于鲸鱼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所以这条发出“52赫兹”高音的鲸鱼,不光没朋友更被同伴视为哑巴,孤独的游荡在茫茫的大海中。
影片中的“52赫兹”,直指在爱情上患得患失、林林总总的人们。
他们中有的受过伤害,有的犹豫不决,还有一些不敢轻易付出真感情……透过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传达出一种态度,爱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捉摸不透,蓦然回首你的爱情或许正在向你招手。
本片导演魏德圣,称得上是电影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从创作的剧本《卖冰的儿子》开始崭露头角,之后执导的短片《夕颜》、《对话三部》等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近年来,魏德圣相继执导了《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看得出来,魏德圣驾驭作品的题材相当宽泛,从爱情文艺到史诗巨著,无一例外都叫好又叫座。
而《52赫兹,我爱你》作为魏德圣执导的最新力作,也很有可能将延续这一规律。
片中,几对主人公都面临着爱情上的种种小插曲。
苦苦找寻爱情的卖花姑娘、孤独终老的花店老板、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送花小哥、才华横溢的音乐诗人、疲于奔命的婚礼策划人,以及不被社会承认的情侣等等。
在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和考验后,他们陆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和人生轨迹。
《52赫兹,我爱你》称得上是一部浑身上下充满魔力的影片,无论你进入影院前是何种心态,疲惫也好,烦躁也罢,随着影片的开始,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故事的展开,在音乐与爱情双管齐下的作用下,你的烦恼都会瞬间消失、抛到九霄云外,整个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带来的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奇妙旅程,《52赫兹,我爱你》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和快乐意味的影片。
音乐片由于类型和题材的限制,不同于其他影片,在拍摄和制作上难度更大,叫好又叫座的音乐片更属难得,《天台爱情》、《红磨坊》、《如果爱》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52赫兹,我爱你》更是将音乐的元素全面铺开,融入浓浓的情感线索,汇聚成罗曼蒂克风情浓郁的爱情盛宴,是近期难得一见的观影首选。
恋爱中的人一定比单身人士更幸福吗?
无论身处围城内外,一定有人跳起来大喊:「才不是!
」从「我」变成「我们」,花销增长、思虑翻倍、自由受控,如果遇上错的人,还要花大把精力伤心纠结品尝苦果,总之,恋爱绝对不是看起来那样万无瑕疵。
然而,真正喜欢在节日里享受孤独的人,恐怕并不多见。
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里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人类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时光再自由享受,到了节日这一天,也难免显得乏味。
天降完美伴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有个积极念想总是好的——魏德圣的新片、音乐爱情电影《52Hz, I love you》便像是节日里的一场好梦。
「52Hz」是海底一只孤单的鲸鱼,因为唱歌频率(52Hz)与「常鱼」(15至20Hz)不符而不被接纳,至今仍独自在大海生活。
每个孤单的人,或许都只是没找到那个「频率相近」的人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导演慢慢展开整个故事。
电影主要着眼两对情侣:花店「大龄剩女」小心与面包店「悲惨暗恋」的小安、「十年苦熬」的蕾蕾和「缺根弦的乐天派」大河。
辅以同性情侣和中年情侣的互动,内容简单但也丰富。
扮演爱的喜鹊的「安心」在「运送爱」的路上遇到彼此,相恋十年却看不到未来的「河蕾」在情人节解开心结,中年情侣篇幅短小却令人忍俊不禁,而适逢台湾初审通过婚姻平权民法修正案,同性伴侣桥段中,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本色客串也是意外惊喜。
「安心」组合的性格像身边随处可见的朋友,向往爱又害怕爱,期待爱又得不到想要的那个人的爱。
机缘巧合坦诚相对的二位,却意外发现与对方的频率相合。
「河蕾」组合中,蕾蕾的心情想必令不少有长时间恋爱经历、在爱情和面包间纠结的人感同身受,而如果你是「哄女孩无能星人」,大河的表现简直堪称教科书。
既然是音乐电影,音乐当然是重头戏。
《52Hz, I love you》里共有17首歌,每首分别配合不同的情境,代表四位主角的心声,作词者是孙燕姿《我要的幸福》、《海角七号》中《国境之南》的作者严云农,他的歌词里总有种不经意的温情感,和电影的主题非常契合。
而小心、小安、蕾蕾和大河的扮演者,则分别是台湾独立乐队棉花糖、宇宙人、小男孩和图腾的主唱,现场收音虽为演唱增加了难度,四人却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严云农在解释《是谁种了有刺的玫瑰》这首歌时说:「爱本来是无关对错的,会犯错会受伤的是人。
而种下那个有刺玫瑰的,其实是每一个想要摘下它的人。
」无论是小心翼翼向往着爱情,忐忑不安地靠近着爱情,精疲力尽地躲避着爱的反作用力,还是头破血流想要追回爱情,爱本身是美好的、不应被抗拒的事情,当中所承受的一切,都像是走向爱的修行。
将近十年前,魏德圣拍出了《海角七号》,这次,当年的原班人马也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电影中相聚一堂,无论是开场还是收尾,大合唱响起的瞬间,相信每一个入场的人都能会心微笑。
电影固然理想化:情人节当天碰巧遇到爱、轻易挽回爱、孤单不再来、暗恋成往事,而且,仿佛人人都觉得孤单可耻,恋爱万岁。
然而影片中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却让人不得不感叹「恋爱」的美好。
据说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一日情侣」的手机应用程式,单身男女可以如同参加假想恋爱节目的明星一样,在一天内体验恋爱的感觉。
电影中的小安小心可能明天就会发现双方性格不合,大河蕾蕾可能还是会因为无法适应对方的节奏而分手,无论如何,悲观留给明天,幸福留给心动的这一刻、当时心照不宣的眼神,和这部温暖的电影。
可能邻座那个捧着爆米花悄悄笑出声来的陌生人,不单是陪你谈了这场「电影恋爱」的主人公,还是和你频率相近的那只鲸鱼。
原文发于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12/28/010047779.shtml
很难想象心怀沧海情系桑田的魏德圣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52赫兹,我爱你》轻松且欢乐,亲切且动听,就像是台湾原著民的性格,开朗、乐观、善意、敏感,就像淡淡的雨天,感觉有点忧郁,但是随时都会放出蓝天和彩虹,每一秒都酝酿着爱与生命的力量,从第一场戏,庄鹃瑛饰演的花店女孩唱着歌拉开情人节的序幕,感觉魏德圣已经不是魏德圣了,而是被丘比特附体了。
影片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台北的普通人,开花店的女生和风韵犹在的小姨,做婚礼执行的女白领和沉迷于音乐梦的男友,面包店里的宅男和不苟言笑的师傅,一对一定要参加集体婚礼的同性情侣,在情人节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或者孤单着,期待着爱情的降临,或者恋爱着,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情人节,而在人潮人海中,他们彼此交错、碰撞,擦出了人生中不同以往的火花。
每一个人都那么亲和可爱,每一首歌都优美动听,其中比较难忘的应该是两位实力派的音乐人,庄鹃瑛饰演花店女生,虽然已经33岁还是单身,表演和歌声同样甜美,看似有点小情绪,却没有一刻放弃对爱情的憧憬,藏不住的少女心,街头暴虐小安的戏码,简直是甜炸;极有喜剧天赋的原著歌手舒米恩姜圣民也非常出色,一首“DoRe没有Sol”简直是表达喜怒爱乐皆适宜的平民神曲,在雨中跳跃,在车顶为恋人献上全世界最好的星空,这些戏份也是浪漫爆棚,男友力爆表。
还有张榕容灵光一闪,帅气得让男女观众都会怦然心跳,影片中这个角色的出现,以及开场出现的老翁,也体现了影片的现实情怀,不仅是宅男剩女,对老年群体和同志群体表达了足够多的祝福,张榕容说我们只是想接受一份祝福而已。
陈玫希说把你们安排到前排中央的位置,接受最多的祝福可以吗?
特别的暖人心。
可能会有观众联想到了早前被引进的奥斯卡多个奖项作品《爱乐之城》,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爱乐之城》是打着爱情的名义为虚无的美国梦做无病呻吟,两位主演很动情,但音乐、摄影、叙事都过于炫技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难产生成共鸣,而《52赫兹,我爱你》恰恰相反,通过一群优秀的歌者和演员,演出普通人的生活,唱出普通人的心情,就像曾经台湾流行音乐一样,并没有美国的音乐更高水平,却更能够深入人心。
就像前面已经说过的,告别了《海角七号》的历史思考,《赛德克巴莱》的宏达与悲怆,魏德圣新片《52赫兹,我爱你》调集了一班台湾当下最具活力的乐坛新面孔,用他们的音乐,以及音乐内涵中最温馨人心的人文关怀来创作这部电影,给整个华语影坛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能量。
影片整体的气质非常年轻化,却也不乏向经典致敬的有趣桥段,包括林庆台、范逸臣、田中千绘、马念先、民雄、马如龙、林晓培,魏德圣前两部作品的老将都来了,一起用精彩的演出让影片有了一种重入“海角七号”宇宙的感觉,其中姜圣民推电车的时候嘟囔着:TMD台北,我为什么不敢摔吉他,让人想起曾经的经典画面,不由得感到被连通了现实与回忆,眼前的银幕豁然开朗。
很幸运能参与《52赫兹,我爱你》的观影会,见到了导演和主创人员。
《52赫兹,我爱你》是台湾大导演魏德圣继《海角七号》《圣德克巴莱》后的又一部力作。
有了前两部佳作的珠玉在前,《52赫兹,我爱你》也颇令人期待,毕竟里面有我熟识的张榕容和范逸臣,虽然不是主角也演绎的相当出彩。
原本以为只是一部台湾小清新的文艺片,却意外的发现是一部音乐剧。
片中,几对主人公都面临着爱情上的种种小插曲。
苦苦找寻爱情的卖花姑娘、孤独终老的花店老板、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送花小哥、才华横溢的音乐诗人、疲于奔命的婚礼策划人,以及不被社会承认的情侣等等。
在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和考验后,他们陆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和人生轨迹。
无论你进入影院前是何种心态,疲惫也好,烦躁也罢,随着影片的开始,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故事的展开,在音乐与爱情双管齐下的作用下,你的烦恼都会瞬间消失、抛到九霄云外,整个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带来的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奇妙旅程。
很少看到中文的歌舞片,没想到魏德圣几年后不谈国家不谈民族地拍了一部歌舞片。
台式的打打闹闹加拌嘴,小情侣间的误解和好套路,笑点还是蛮自然的,尤其是柯文哲本色出演那一段,让人惊喜。
歌曲也不错,本来就是冲着棉花糖主唱去看的电影,她的嗓音总是那么让人舒服。
几个主演都是荧屏初次出演,虽有地方矫揉了点,可也是歌舞片的需要,诚可谅解。
推荐情侣去看。
自己有感触的是吉他店老板那对,自己曾是那个男生。
现在忽然能理解女朋友的心情,琐碎和压力已然让爱荡然无存,男生也稍显幼稚和不体贴,这时不论男生怎样挽留都是徒劳。
电影里自然是和好如初,可是现实里,有再多的爱唱成歌,回到生活中,又是满身的刺。
此文是作者在洛杉矶提前放映场的观后感,包括导演问答,影片尚未正式上映,所以未透露剧情。
星期六上午,洛杉矶,晴。
睡过了头,于是晒着大太阳一路狂奔到学校的剧院,在入口碰到一对情侣挽着胳膊往里走,墙边开着片白色小花。
入座后,朋友说刚刚外面那群被围着照相的小个子就是导演本人了,可是我担心迟到急着往里跑,都没有看到。
不过影片结束以后导演就上台跟大家互动了。
我想我真是最不认真的观众了,去之前都没有仔细看介绍,开场后才反应过来这是部音乐剧电影,开场5分钟有点不适应但也很好奇拍出《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导演拍音乐剧会是什么样子。
[此处略去剧情一千字。
] 观影结束后,心情豁然开朗,大龄单身女PhD学生积蓄了一个星期的压力和寂寞统统被赶走了,平日里视而不见的绿叶与小草都成了最美的风景,风和日丽,岁月静好,想谈恋爱哈哈哈!
可见此片治愈效果极佳,至少和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们看了一定不会失望的。
作为一部音乐剧电影,此片的音乐制作算是成功的,不知道专业人士如何品评,反正我有被打动,也常常想跟着主角们一起随旋律摆动。
全片17首歌曲(网上信息。
其实我哪记得几首啊,反正就是眼花缭乱大家一起唱),我最喜欢的两首歌,一首是男主唱给女主的告白歌,那一段,我泪目了(是,哭点超低,喜剧也看哭),爱情的甜蜜与生活的辛酸,被两人一句句唱出来,心里暖暖的。
另一首是结尾范逸臣乐队带动所有人唱的《大世界小世界》,唱得我也想站起来一起摇摆,但是在坐的观众们都一脸严肃地盯着大屏幕,并没有起来唱歌的意思,我也只好凝神屏气偶尔动动肩膀这样。
回到家一顿乱搜,然后意识到电影都没上映主题曲当然找不到啊!
最后只好在官方预告片里重温。
链接放在文末大家自己看。
导演在提问环节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构思:这是一部送给处于三十岁年轻人的影片。
三十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也许在事业上,你已小有所成,但是爱情这一边,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你都会有等待或彷徨,失望或挫折。
所以三十岁的你,会在影片中看到,你并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
看惯了名人的出轨离婚案,也经历了自己被骗被抛弃,三十岁的你,是否还相信爱情?
你会在相亲时看到个门当户对便匆匆结婚,走上“生活的正轨”,还是坚持等待爱,等待那个踏着五彩祥云的人出现?
而当爱情的色彩渐渐退去,你和当年那个TA,是否还承担得起淡如白水的生活?
面对爱情还是面包的拷问,你足够勇敢吗?
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另类的爱情值得被祝福吗?
其实爱情的这些问题,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值得细细讨论,但本片毕竟走的小清新暖系,点到为止,让想思考的人继续思考,想放松的人哈哈笑过,力度拿捏的正好。
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张榕容那对,毕竟算是最具争议性的。
两位女生的表演都很惊艳,张榕容的帅气白西装直接迷倒观众一片,对爱情的自信与霸气也给旁人带来许多勇气。
(可是有件事挺莫名其妙,豆瓣的主页上竟然写着主演:张榕容,这未免太过分,让四位主唱情何以堪)至于为何拍音乐电影,导演这样回答:生活中无法说出来的句子,用唱的,就可以,而且更能打动人心。
除了超美的音乐,主演们也都是专业音乐人。
四个乐队主唱担纲主演了两对情侣。
有观众问导演如何选到这些演员,导演说自己都没有安排试镜,就是看乐队的youtube 录影, MV, 演唱会,一条条看,最后选定这四位。
四位主演虽是素人,但毕竟都是乐队主唱,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片中的演唱深情款款表演也不失自然。
我个人感觉,影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被主唱们诠释的很到位,每个角色都映射出了爱情里的我们:期待爱,渴望爱,害怕受伤害,然后在爱的过程中劈荆斩棘,努力前行。
里面的歌词台词也都金句频出,比方阿姨讲的这句:没有爱情,就是伤害。
妥妥送给我这个大龄单身女青年一万点伤害。
总的来说,影片各方面的设计都符合春节情人节档票房电影的标准,导演也不愧是票房霸主。
海角七号班底及其经典元素被精心布置在片中各处,当年的影迷也都差不多步入三十岁的行列,到时候肯定都走进剧院看片啦,大家就四处找彩蛋吧(其中一个摔吉他的梗在预告里有哈哈)。
台北市长的客串更是令人惊喜,当时在坐的台湾同学都爆笑加掌声不断,作为大陆人我当然不了解这位市长,但看他在片中短短几分钟表演便觉得肯定是位有趣的官员,台湾人一定更喜欢这一段。
(所以我的意思是,要是本片有望在大陆上映,我们大陆同学也许会感觉到一点点“文化差异”,有些梗会get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乐在其中,可以脑补下北京市长在雾霾中的首都机场指挥飞机降落的场景。
)另外,影片中爱情的消费群体年龄覆盖面也很广,男女老少都会有共鸣。
像之前影人评价的一样,这部影片像清新甜点,给人心里塞满糖,甜蜜蜜,想恋爱,满满正能量。
就让我们再次期待导演的票房爆仓吧。
Q&A环节有个小插曲,拿来跟大家分享。
有位观众提问导演第一次跟音乐人李正帆老师合作有何感想?
导演巴拉巴拉讲了一堆,中心思想是艺术家之间根本无法好好合作!
而且拍电影前不知道这位老师是业内很厉害的前辈,对他提了各种看似很作的要求,最后每首歌都准备了几个不同版本,再从中选择一个用于最终的电影。
总之制作过程是一个不断磨合与挑战的过程,最后导演说这位老师的太太做饭很好吃,所以自己有幸蹭到饭真开心(导演你真是吃货)。
这时候惊喜来了,这位提问的观众表示,对,饭是好吃,我是他女儿(哈哈哈,此刻导演头顶一万条竖线,加一万只乌鸦齐齐飞过。。。。。
现场爆笑)总之整个提问环节,导演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说实在话做实在事顺便随手搞笑撩观众的个人风格。
当然,导演也解释了52赫兹的典故,以及影片鲸鱼和猫的爱情由来。
不便剧透,大家自己看片子理解哦。
预告片
观影前毫无准备,居然是一部音乐电影,歌舞片范畴。
音乐电影是艺术化地讲述生活故事,尤其适合讲述爱情故事!
魏德圣导演显然要尝试这一类型的影片,这次魏导大量启用了新人演员,范逸臣、张榕荣是特别出演,可能是为台湾电影推新人。
台湾电影比较被大家认可的,还是小清新类型的青春片,其他类型,这几年确实没有很有影响力的作品推出,好多台湾导演囿于资本而限制了发展,魏德圣导演本人是拍完《海角七号》后才得到重视。
历数几位有影响力的导演,侯孝贤、钮承泽、朱延平、张艾嘉等,几乎都选择了在内地发展,然后反哺台湾电影,当然还有李安已跻身好莱坞A类导演。
基于这样的现状,台湾电影还有新作品拍出,还要推新人,已属不易,这些重担自然会落到魏德圣这一代台湾导演(有影响力的好像也就魏德圣)身上。
说回电影本身,画面还是不错的,魏德圣导演选择了暖色调处理,有利于营造温馨浪漫的场景氛围,但有几处明显是抠图;新人演员唱功还是不错的,不过作曲曲风有些单一(周杰伦的《天台爱情》做的要好一些,不过《天台爱情》并不算纯正的台湾电影);几对恋人都有了一个浪漫的结局,不足之处是蕾蕾和小安的人物关系交代的有些不完整。
影片歌唱部分比例有点多,音乐电影毕竟不是演唱会,连续听90分钟的演唱确实有点聒噪。
《52赫兹,我爱你》,这首MV有点长!
四分全部送给电影里的歌儿~很打动我的一部电影,其实说实话,叫做MV可能更合适,整部电影环绕着音乐。每一首歌都很好听,每一首歌都认真的听完,看完电影,好希望听一次专场音乐会。剧情就有点弱了,演技也分分钟出戏,这又怎样?我还是从电影第一秒看到了最后一秒。我要去听歌了~
但在忙碌的车流里,谁会等一只漫游的鲸鱼。
1.5。有点难以接受这是魏德圣的作品。本片就像柯文哲的演技一样,只得一个大大的“尬”字,没有营造出任何的都市感和浪漫氛围,倒是和这个网文般的片名十分契合。看过同档期的《爱乐之城》,不知道导演作何感想。
只想骂人
张榕容好攻啊!
魏导还是很有才华和独到风格的,歌舞剧形式不新鲜但是蛮轻松,比一般的台湾泡泡剧强很多
俗套肤浅的爱情拼盘,剧情和表演都很尴尬,台词是唱出来的,唱的真难听。
特别适合情人节虐狗的音乐电影,整体充满欢乐,音乐都特别棒,音乐旋律中都藏着关于爱情的哲理。
从杜琪峰到魏德圣,看来有些导演都有拍歌舞片的梦。本片以情人节为主题,故事和内容都很普通,演技上基本都是本色出演,主演都是歌手但是演技层次不齐,其中米非的演技很出彩,连柯文哲都现身了。音乐上总体不错,有少部分偏尴尬,但是在华语歌舞片里,本片算优质的。三星半
其中一星是加成,献给罕见的中文歌舞片。热闹,应景,够了,毕竟情人节嘛。
蛮温暖的青春歌舞小电影~冲着庄鹃瑛女士去看的,一贯的台湾小清新
很适合情人节和伴侣一起看,看完感情肯定能升温,总比看LalaLand的有情人终不成眷属强。本片吃亏在名字太冷僻牵强,演员颜值不高,歌舞片走啥写实路线呢,本就是赏心悦目好听的。
歌舞爱情片!越往后越好看,尤其是结尾,看的很嗨!里面的歌真好听,喜欢《DO MI 没有SOL》!谈爱情?先唱歌跳舞吧!
一部欢腾的歌舞片,一部合家欢性质的电影,是属于情人节期间短暂的欢乐。浅尝即止的同性元素,流水账样式的故事剧情,四处游荡,不停歌唱,唯一让人记住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是情人节,不要说早安,要说我爱你。”满满的欢乐元素,但除了欢乐之外,并未表达出更多的东西,不免显得无聊且烂俗。
挺好的一个情人节档歌舞片啊。有时候真搞不懂观众的审美和口味。
喜欢台湾片这种对爱情对生活对个人内心的重视和追求,偶尔看看这种电影思考一下爱情仪式感对平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爱情和面包的考量问题,挺好的。
唱得很好,歌很不错,两星是给歌曲的。
張榕容和李千娜救了劇情。(但歌全都太難聽了)
歌都不太行啊,魏导。
台湾电影小清新的特色似乎特别适合歌舞这样的载体,但这部电影形式远远大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