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第一季

Skam Sesong 1 Season 1

主演:丽莎·泰格,约瑟芬·弗里达·佩特森,伊曼·迈基尼,乌莉卡·法尔希,安娜·斯维尼达,马龙·朗格兰,塔利亚·桑德维克·莫尔,托马斯·海耶斯,赫尔曼·蒂美拉斯

类型:电视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15

《羞耻第一季》剧照

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2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3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4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5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6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3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4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5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6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7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8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19羞耻第一季 剧照 NO.20

《羞耻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原来我们都一样

eva和jonas的剧情真是太戳人心了。

一开场就给了刚放暑假坐在电脑前准备大肆颓废一把的我,万点心灵暴击。

太腻歪了好吗!

一个吻总要分三次接吗!

要走的意思那么明显还不停地往回拉亲了又亲亲了又亲旁边还站着isak好吗!

看到第二季才习惯了这样甜到发齁的风格,终于对高颜值高质量狗粮安之若素。

至于第四季里noora问sana是不是恋爱中的小情侣都这么腻歪,两个人一起端起咖啡喝,我不禁也伤神,是后话了。

但skam相较于w—两个世界之类的韩剧,高明在它不会某一集专门负责发糖灌蜜,教大家如何关爱女友。

skam的剧情很紧凑,但又没有夏茗悠的那种校园宫斗剧的紧张;就是一些在这个年纪刚好会遇到的,以后回想起都很琐碎的,“重大事件”。

女孩子之间的别扭,由于一时的谎话引发的连锁灾难,都令主人公焦头烂额,但最后还是能survive。

很喜欢eva去找高二女生的那段,那个小姐姐带着些傲气,但也不失善意的态度,对于当时的eva来说,是最暖心的。

再说jonas。

虽然说他真的没有William会撩,但正常的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就是这样的吧。

会说出“和你在一起很重要,花时间陪朋友玩也很重要”这样的话;热爱游戏和新鲜事物(对于jonas是毒品);和喜欢的女孩子有矛盾之后选择躲避,但看到chris还是会气血上涌大打出手。

真的太美好了。

带着很多稚气,却也在努力让自己成熟起来。

最喜欢的一段是两个人吵完架站在车流如川的街头,没有拍到近景的表情,谈话声也被周围的噪声盖过,两个人被镜头前的车遮住再露出来,反反复复,然后他们慢慢靠近靠近,最终拥抱和解。

其实有点个人经历代入,所以觉得jonas格外亲切。

总之真是太喜欢了,挪威的party真多啊。

 2 ) skam第一季

这是我第一次看北欧的电视剧,山猪吃不了细糠可能就在说我,看惯了国内的骷髅架子,窄肩膀,二两肉,在看到如此真实的人物出现以后,我居然在评判她们的身材,可是仔细一想,高中生,普通孩子,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么?

他们美的张狂自由,有个性有特点,那样鲜明,有什么不对。

在他们那样开放的谈论性我是不理解的,天哪,高中生唉,去校医院去买避孕套和避孕药真的合理吗?

就那样草率的和男朋友做真的合适吗?

可是校医在像他们说出类似普及性的话语后,我又觉得好像没什么不对,不管几岁,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自己作为人类背负的种种身份。

针对以上,真心希望国内有一天有这样的片子。

其实故事可以说有点狗血,我的男朋友是我从我闺蜜手里抢来的,我爱他我不信任他,我难受的时候也会不忠,去接受别的男主的拥抱和亲吻,我最后只能和我男朋友分手。

伊娃前面看得出整个人陷入一个精神内耗的状态,疑神疑鬼,心惊胆战,丢失自我,确实和他的男朋友说的那样她不再是她了,幸好中间有所转折,远离了男人,有了姐妹,才重新面对以前的破事,解决了了纵观整个人生或许不那么重要,在当时却很难以解决的难题。

要是我是eva闺蜜,不得不说。。。

有你是我的福气。

打烂你的头,闺蜜的身份做着荡妇的事情。

eva的男友挺有魅力,有一群好友,会滑板,有个性,最后那个男孩子那么看向他的时候,真的觉得emmm,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威廉。。。

真的帅么?

站在我这角度,不就是个滥交不自爱的烂白菜吗?

SOS。

当然,站在威廉的角度,我就是浪荡不羁的富二代公子哥,反正。。。

以我的思想境界,暂时理解不了他。

穆斯林小姐姐爱死他了,真的人间清醒,在薇尔德在那里傻乎乎的心存幻想的时候,一下子点醒他。

朋友(eva和薇儿德)被说的时候毫不犹豫站出来,讲问题一针见血,简直酷毙了,好伐?!

我的女神,呜呜呜,她真的就是美神,金发红唇,性感美好,拜托,女孩子也会疯狂心动的,威廉,tui,tui,tui。

姐姐独自美丽。

薇尔德简直就是优柔寡断,恋爱脑集合体,但是她真的超级幸运,遇到那样一群朋友,最虚弱的时候陪着你,你最得意的时候陪着你,在以为自己要怀孕的时候,大家的行为真的贴心死了,薇儿德那表情简直妥妥诠释了我就只有你了。

 3 ) 《羞耻》第一季究竟优秀在何处?

这篇剧评来自我在笔记小组做的一篇笔记,转发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笔记的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2358065/ 《羞耻》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她在拍第一季的时候,应该还不到30岁,不过创作和年龄基本上没关系,而且《羞耻》写的其实就是高中生的生活。

她为这四季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统一性——青少年时期所做的羞耻之事。

这其实是在用成年人的时空来凝视过去的时空,用当下的眼光回望当时的看法,所以虽然《羞耻》在第二季就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但却通过明确的大主题顺利完成了四季拍摄。

一共四季的《羞耻》我认为做得最好的是编剧一心一意完成的第一季,最不好的是陷入混乱的第二季,第三季和第四季差不多,但第四季要比第三季更努力、更成熟,这其实就是编剧的常规制作走向了正轨的样子。

下面就来谈谈第一季。

第一季究竟优秀在何处?

概括来讲其实就是两个字:体验。

第一季中所写的内容完全基于一个人最真实的体验。

情感上,从女主角艾娃与男友的交往状态,到艾娃始终背负的强烈负罪感,再到艾娃由于前史事件而完全消失的安全感……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人类情感。

并且,导演不仅表现出了这些最真实的情感,更是用真实的体验将故事完整地串联了起来,这才是最难得的。

我们回头梳理一下第一季:在故事开始之前,女主角艾娃做了一件完全有违于普世道德的事——与最好的朋友的男友成为了情侣,也就是“抢”了朋友的男友。

(多么大胆的设定!

我们现在不妨好奇一下为什么编剧有胆量将这样一名女生定为主角)这件事一直在影响艾娃和男友之间的关系,起初这种不稳定并没有在明面上显露出来,直到一个关键性的误会事件:男友其实是去找前女友的哥哥吸大麻,而艾娃却一直以为男友是与自己的好友旧情复燃了。

再加上伊萨克的暗藏祸心、推波助澜,艾娃与男友爆发情感危机,而正是此时,一个更大的、始终存在的误会显露了出来——男友从不真正了解艾娃的想法,他始终在用自己的想法对艾娃进行评判,于是清醒过来的艾娃为了让自己走上自己生活的正轨,做出了最关键的人物动作:主动分手。

而这才是在表面的这段爱情故事之下编剧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第一季之前的一切场面其实都是在为艾娃提出分手做出的统一性上的努力。

说到这儿,其实我们也就能看出编剧的思考动作大致上是这样的:她最早想好的其实是最后的那个分手的场面,其他的内容完全是从分手场面倒推出来的,这也就能解释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编剧如此大胆,敢于设计这样一个前史事件在女主角身上。

自然是因为她早就想好了后面要发生的一切,而她要讲的内容只有这一种呈现形式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她要表达的东西。

第一季中编剧的创作几乎呈现出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我很怀疑她都不是用倒推的方式在写,而是直接完成了剧本雏形,可能有些段落比如“误会旧情复燃”这段情节还是略显粗暴,但也切实地达到了编剧想要的效果,而且也并不是不合情理。

而这种浑然天成正是源于之前说过的那两个字:体验。

体验可以将生活中感受的复杂性以艺术形式呈现在作品中,而一旦作品缺乏了体验,很容易就会呈现出一种干瘪的、概念化的状态,而通过体验创作的作品则更能呈现出那种完整的复杂,不知道看过第一季的朋友们有没有体会到那种生活性的、混沌的复杂,其实和其他三季一对比就会感觉明显,因为另三季都没有这种因为体验而存在的复杂性。

回到写作老师曾说过的那句话上:“散文课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朴素感受。

而这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它不是所谓的具体情境,而是如果把它放在那,它就成了具体的形式、具体的情境。

”《羞耻》的第一季也就是具体的形式、具体的情境了。

当下的商业剧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凤毛麟角,我刚看完第一季时心中一惊,突然警醒——这才应该是我们创作的标准。

而看过了后三季,我则更清晰地感知到了这一点:技术虽好,但体验的缺失是永远无法被技术弥补的,只有体验才能做出真正的作品来。

 4 ) 被7国抢着翻拍的《羞耻SKAM》,到底有啥魔力?

今天抱柱子想给大家讲讲《SKAM》,它拍的哪里只是挪威少年的18岁,明明是是我们每个人的18岁。

1羞耻你我他skam是挪威语,“羞耻”之意。

这部网剧从15年播到17年,一共四季,同一群人,换着当主角,讲的是挪威某高中男男女女的成长故事。

剧的主角基本就是“挪威五美”、“小天使” Isak和他们的男朋友们。

这同一拨人,每一季会换一个重点人物的视角来展开。

大概再说,每个人都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却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2Eva:天大的黑历史,直面解决后它就只是个逗号第一季的女主,Eva,是四季主角里暴露弱点最多的女孩,但我很爱她。

她的弱点首先来自于狗血黑历史——曾经和闺蜜男朋友相爱,和闺蜜老死不相往来:

她一直厌恶这段过去,讨厌自己毁掉了和闺蜜的感情,但又真的很爱自己的男朋友。

且因为这段过去,始终对男友和闺蜜的关系心存怀疑:

最严重的一次,闺蜜暗示她男友真的出轨,Eva自我印证了一直以来的不安,当即自我放弃,和趁虚而入的一个学校风流人物接吻了。

——当时她迅速终止了这个吻,可世上无不漏风的墙,男生的女朋友听说了这事,事情闹大。

接下来,Eva开始收到学姐寄来的恐吓信、传言学姐都把她拉进了黑名单、甚至连累她的朋友一起进了黑名单,曾经的闺蜜同时开始爆她黑料。

五美里最在意别人目光的一个,小V,最先崩溃,差点退出五人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觉得自己搞砸了一切、无路可退的时候,总之Eva崩溃了,她只想逃。

可她没逃成,被小天使激将了:

孤立无援时唯一的办法是什么?

直面问题,然后自救。

Eva鼓起勇气找了学姐,请求她们,怪我可以,我的姐妹很无辜:

结果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 恐吓信不是学姐寄的,没那么多人会费劲儿去惩罚一个和自己人生无关的人。

Eva开始面对另一个长久的心结,找闺蜜道歉:

整个第一季结束,她失去了一直让她不安的男朋友,但自己撕开了所有之前随便遮起来的伤口 ——你不解决问题,问题是不会解决自己的。

3Noora:爱逼人学会理解第二季的主角,第一季里主动和Eva做好朋友的Noora,天使长相,超模身材,人人都羡慕她。

而且人人都爱她——第一季Eva被骂被孤立,小V想离开她时,Noora是这么说的:

因为原生家庭原因,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她也对恋爱充满恐惧。

怕什么来什么,偏偏那么巧,她被一个完全不符合她三观的男人纠缠。

Willliam,一个狂野富二代,街头经常看到的坏男孩。

打架成性、开豪车住豪宅,日常混迹各大party,偏偏还长得好看又义气——学校一大批女生都想做他浪子的最后一站。

五美里的小V就是其中之一。

他一见钟情于Noora的当众辱骂,当时是为了喜欢他的小V:

Willliam撩她,她就退缩,不停找借口拒绝。

她其实对他有好感,但越是有好感,就越是会对他做的事失望。

比如,她气Whilliam当众打击小V,认为这很自我:

拿这攻击Whilliam很多次。

而按照Whilliam的视角,他从没说过自己喜欢小V,是小V一直在主动接近他,并且笃定他是喜欢她的,所以Whilliam想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意,避免更长久的误会。

再比如,她气Whilliam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

在一起之前介意这个,在一起之后依然介意,有一次她亲眼目睹了Whilliam拿酒瓶子砸了一个人的后脑勺:

她气到没有办法听他解释,下一次俩人见面时她说,我们冷静一阵子。

当时她明明已经难过到没办法正常上课、生活、和朋友过日常生活,但她就是硬撑着,觉得两人三观不合,陷在对爱的人的失望,和对自己爱上坏人的痛苦里。

直到朋友Sana出现,点醒她:

—— 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做这件事。

误解会让人产生恐惧,而消灭恐惧的办法是:试着去理解。

4Sana:完美朋友如果说完美朋友有模板,那一定是Sana。

小V是她的朋友,她傻傻地沉浸于william虚假的爱情,甚至还发了裸照给他。

Sana不会听任她在错的路上继续,会站出来打击她:

小V被人在bus上指指点点。

她会第一个站出来,在party上霸气泼酒还击回去:

Eva也是她的朋友,当时所有人都在指责Eva,亲了有女友的男生。

她知道真相,而且第一反应是要保护自己的朋友:

而Noora为了Whilliam痛苦时,第一个注意到她的痛苦的人,是Sana:

帮Noora理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的人,也是Sana:

5Isak:做自己,不做别人眼中的你第三季主角,小天使Isak,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前两季里,他更像个恶魔。

“破坏”朋友和Eva的感情,派对嗑药,整日和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

第三季是他的主场,命题是面对自己。

而让他面对自己的导火索和下一站,看剧的你应该知道:

SKAM,羞耻,每一个主角面对的所谓“羞耻”,其实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点。

成长,无非是和自己和解,然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谢谢《SKAM》,我们不羞耻。

被7国抢着翻拍的《羞耻SKAM》,到底有啥魔力?

 5 ) 很痛苦的第一季

突然想看,就从第一季开始了,不知道第三季很火。

第一季是eva的故事,我看完只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羞耻的事,无论他or她有多完美,总该成长的,skam让我感受到众生平等,sana也真的给了我很多指导。

我看第一季的时候很痛苦,拍得太真实,感觉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但是我看得云里雾里,差不多到最后才觉得好看起来

 6 ) 《羞耻 第一季》: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

我吻你是因为我忍不住。

我并不是因为酷才和你在一起。

不是吗?

不是。

你拿这个指责我,其实让我有点恼火,就好像我必须得放弃一切来和你在一起。

我抛弃了我最好的朋友,所以当你说我只做那些别人觉得很酷的事,而且没有主见时,对我真的很不公平。

因为我是有主见的,因为我选择了你。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选择,但至少我不是为了变得受欢迎。

非常愚蠢的选择?

对。

一个非常愚蠢的选择,因为它让我感觉自己糟透了。

我开始变得总是会疑神疑鬼,因为我总觉得你们之间有点什么,我觉得如果我们当初那样对宝格丽,那么你也会那样对我。

或许是我活该,所以才变得没有安全感,变得绝望,你的想得变得比我的主见更重要。

不应该这样的。

我得去找回我的主见,我得自己一个人去寻找。

我觉得Eva值得更好的,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

 7 ) 看了第三季也别错过第一季

被第三季惊艳的我其实一开始知道第四季主角是sana的时候,也犹豫要不要看,会不会好看。

看完第三第四季我又觉得第一二季好像没啥必要看。

然后:也太好看了吧!!

觉得配角们也好珍贵。

1. 第一季第一集的标题跟“荡妇羞辱”有关,这个概念就不用多说了。

看了第一季好几集都不知道 Eva 和 Ingrid 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从“站主角没错”的省力方法,而且 Ingrid 还用“你看起来像个荡妇” 说了 Eva, 心想哼 Ingrid 就是个反面人物。

但知道了 Ingrid 和 Eva 之间的友情开始到结束的缘由,似乎也没有那么说得清谁对多一点谁错多一点。

在洗手间 eva 拉住 Ingrid 说清楚那段,越发觉得 Ingrid 是个酷女孩啊。

她忍住眼泪说“no more shit” 好动人!

而且恐吓信也不是她做的。

2. 恐吓信就是 Iben 写的了。

其实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 Iben 好像就是那种没啥脑子的啦啦队长,有一个日常勾搭各种人的男朋友。

Iben 撞见 eva 和男朋友 Chris 两人在卧室慌慌张张的样子居然也没怀疑,听 Chris 说 eva 因为男朋友的事情觉得很难过,然后就真诚地跟 eva 分享自己遇到渣男的经历(但没有意识到现在的男朋友也···)之后听闻 eva 跟 Chris 乱搞之后就纠结姐妹们一起去打 eva 了··· 你就会觉得这妹子不仅不聪明还冲动···还作出投递恐吓信这种吓人的举动(信背面是姨妈血啊imagine that 假的都很吓人好吗)但是这剧里面大家的优点就是讲道理和有勇气,所以 iben 后来和 eva 就处在女同学们的团结战线了。

再放一张静态图

3. 最后一位想提的就是第二季的 mira 了。

(老实说因为这位的名字只出现了一次所以我不知道有没写错)noora 和 William 的漫长互动间,时不时出现这样一位略显成熟的妹子。

好像是和 William 有暧昧关系,而且看上去绝非善类的样子。

人家也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她帮助 noora 知道那个混乱的晚上 William 他哥有没有那啥 noora, 不仅如此,作为从小就认识 William 家人的人,她也告诉 noora 更多关于 William 的事情,不然 noora 咋能知道呢!

(关于我们要好好学习,青少年尤其要如此的启示来源)那场 noora 和 William他哥的对谈,虽然 noora 善用法律抵挡住了坏人的威胁,但并没有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哥当然没这么好心解释清楚了,回头肯定还添油加醋告诉了 William。

所以 mira 太重要了!

但是即使 noora 这个非常有是非观正义感很强的妹子一开始也不敢问她,觉得她“looks like a bitch”(当然也有前面误会她跟 William 可能有暧昧关系的原因啦)。

找不到太多图片就用这张吧,我觉得她和 iben 都属于脸上有肉肉的好看

这张角度好像显得更好看这部剧真的没有完美的人,第二季我看到豆瓣上有个评论说 “noora 终于走下神坛”,主角们各有各的好,配角们以及更多人的生活,也可以是很美好的。

感谢编剧和演员们(William 他哥是长得有点像 psycho, 虽然也不丑吧嗯)。

 8 ) “我讨厌自己在爱情里的样子”

“全球心态是走向世界自由贸易和不断增加的市场自由。

一个梦想能够成真的世界总是充满机遇。

这一切听上去精彩绝伦,对于占人类少部分的我们而言,现实也的确如此。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来说,资本主义制度只意味着一件事:死亡和痛苦。

穷人们在工厂里苦苦挣扎,工资被迫降到最低,而工作时间一直在增加。

非法工会,以及让人难以忍受的工作环境是他们的全部世界。

在我们为自由喝彩之前,我们必须记住一件事:我们现在完善的社会是践踏在来自秘鲁的咖啡豆上;我们狼吞虎咽的廉价食品是由薪水极低的印度童工的双手制作的。

这是「skam」第一季开头第一段话,出自Eva男朋友Jonas的高中作文。

「skam」每一季的开头都异常精彩,第一季开头轻而易举地将它与一般青春剧拉开了一个教育片的距离。

这样冠冕堂皇,悲天悯人的话由Jonas毫无起伏的冷漠声音念出,再配上青少年们糜烂,荒唐,纵欲的的生活画面,简直不能再讽刺了。

而再结合剧中大部分人物的所作所为来看,这段话实在是很违和。

大概这就是skam的寓意。

shame.以下涉及剧透。

这一季的主线是Eva与Jonas的爱情。

结局是两个人分手了。

感情上,在一起的原因都是相似的,分开的原因则各有不同。

上面这一句显然是废话。

虽然这样说,其实要概括起来分开的原因也是可以总结出来的,尽管表面上大不相同,但深层次来说就两种:这个关系让其中一个人不开心;和,两个人都不开心。

咦,bullshit,hhh.

Eva和Jonas分开的原因是Eva不开心。

撇开之前Jonas背着她抽大麻,撇开Eva鬼迷心窍对Chris一瞬间的动情,撇开Isak的告密,这些只是加速感情明了的外界推动因素,真正的原因其实很无聊:Eva当初把Jonas从闺蜜手里抢过来的时候感性战胜了理性,后来她慢慢发现自己终究是个理性的人。

一个理性的人怎么可能不会看不出来,在这段感情里,自己的收支明显不平衡。

只要理性开始主导,人就开始变得冷酷,开始变得自私。

如果感情并不能让自己更开心,那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看明白这一点的人还迟迟不愿意放手不叫痴情,叫拖延。

啊,不得不说第一季的主线略显无聊。

但是第一季胜在不落俗套,没有纠缠不清的废话情节,干净利落。

像个成年人应该谈的恋爱故事。

比如Jonas在得知Eva和Chris的乌龙之后的处理方法:

以及Eva决定分开的时候两个人平静的谈话:

还有一些特别出彩的其他人和情节。

北欧的阳光永远像冬天下午两点的太阳光,暖融融的,仿若透明无物。

剧组的户外场景连打光都免了。

阳光照在有着古希腊雕塑般明晰脸庞的男主角脸上,炫酷的BGM响起,少女心炸裂。

(比起某偶像剧脑残般迷妹的杀猪尖叫,真的是高下立判)

Noora女神太美了。

作为一个教育片的尊严:当Vilde得知Jonas曾经是Ingrid的男朋友,还和Chris纠缠之后,人云亦云指责Eva水性杨花,Noora当即反驳她:

Jonas得知Chris和Eva的事情之后,能够冷静地和Eva谈话:

以及恰到好处的梗:Isak背叛了Eva,把Chris和Eva的事情全部告诉了Jonas和Chris的女朋友,最后面对Eva的愤怒,Isak辩解,自己因为喜欢Eva才没办法忍受她和好兄弟Jonas在一起。

然鹅,Noora女神一针见血地对Eva说:

第一季最后一个镜头是女神和Eva一脸WTF看着Isak宠溺的看着Jonas。

开头我选的歌是Eva和Jonas分手的BGM——《Take Me to Church》这是爱尔兰艺人赫齐尔在2013年创作的一支单曲,也是他同名专辑《赫齐尔》的第一首歌。

谈及歌词,赫齐尔曾经说:“我发现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和死亡一样,一种一切都死去的感觉。

就像你看着自己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死去,你会体会到最短暂的一刻——以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所以你曾相信的都已经消逝。

一种死亡与重生的场景。

See you next time.

 9 ) Skam教会我的事

有些剧是值得一看再看的 原因就是它教你一些早该明白却一直不懂的道理 我一个马上30的老阿姨还不如挪威高中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如果这是大家嘴里的教育片,我愿意受它教育。

Skam教会我爱,无论何时都支持我的家人朋友,无论我们是否有争执,无论她做了什么让我觉得伤心的事,我们都应该给彼此一个沟通的机会。

人是复杂的,不可能总是好或总是坏,生活难就难在如何包容这种看起来不合理的矛盾性:爱你的人也会伤害你,承诺过的事也会做不到。

Skam教会我尊重,尊重别人和你的不同,就算是朝夕相处的人也可能与自己大相径庭,在对方对自己的认同感到烦恼的时候,不要表现出大惊小怪,平静的接受他本来的样子,温柔的陪伴对方,告诉他,这世界可以接受你,你也要接受你自己。

不把自己觉得“对”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只要不杀人放火不违反法律伤害他人,没有什么选择是“错”的,不是有个说法吗:存在即合理。

Skam教会我逃跑没用,勇敢有用。

逃开看起来无法收拾的残局只能获得短暂的安宁,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而它就像个定时炸弹,倒计时的滴答声不绝于耳,让你连一个安稳觉都睡不了。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勇敢面对它,你可能怕自己无法妥当的解决这件事,没关系,有失败才能进步,相信我没人能一次做好,但是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好。

当你直面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可怕,甚至比软柿子还软,它就放在那等着你捏,只是你之前连直视它的胆量都没有。

生气的时候更不要做报复性的行为,那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无法挽回,冲动时维持理智是降低犯错最大的帮手。

最后做你自己,也给别人做自己的空间这就是爱吧。

 10 ) 一些小小心得

刚开始看的时候心里还会觉得怎么会这样啊?

senta怎么这么咄咄逼人,薇尔德怎么这么想要进入到威廉的派对中啊等等一系列疑惑中。

看下去才发现一切是如此的真实,真实到似乎能看到自己未成年之前处理人际关系的影子。

那个时候我们都那么的不成熟,我们喜欢叛逆独特的人,那是多么的酷,我们以为自己没有主见,我们一切都想要迎合别人,我们会遇到在朋友和喜欢的人中间纠结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明明为了朋友仗义出手却被误会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对喜欢的人总是表达不了心意欲拒还迎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在一件件事情中迷失了自己的时候,我们会遇到看不清自己而盲目选择的时候…而这一切的经历都构成了最后最好的我们。

我们在每一次不确定中逐渐成长,学会自己做决定,已经弄的一团槽了。

遇到事情就应该去找当事人解决,除了当事人其实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件事情。

剧中的每个人性格都非常饱满,剧情台词都那么真实让人动容。

“我们在人潮汹涌车流中争吵拥抱亲吻和好”“我们互相不信任埋怨最后释怀”“我们在一次次中找回自己”“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不想丢失了自己”…色调什么的也很有电影的感觉,人物选的也很好啊,又好看又有特点。

《羞耻第一季》短评

这季故事性不错各种反转,爱情线真实友情线好看Noora女神和Sana大佬酷到炸裂,三观超正,Eva善良,V就比较sb了~苍天啊小天使这季忒奶了,呃不,是小恶魔

7分钟前
  • 永恒的终结。
  • 力荐

意外地好看

10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北欧青少年性教育

11分钟前
  • 恩雨
  • 还行

只追了三季,第一季拍得最好最细腻,eva有当年lilo的感觉,那些青春期天大的烦恼,那种太在意别人而迷失了自己,真的就像学姐说的,这些糟心事可能是你们目前人生中最dramatic的事了。快点长大吧,也慢些长大吧。

16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常规青春剧,无功无过。不过北欧人民三观忒正,姑娘们前半段撕逼撕到海角天涯,最后竟然都可以握手言欢一起爬梯,强调女权和独立,也是厉害了

18分钟前
  • 逸岚_
  • 还行

看了四集,还是觉得看不下,为什么这么火呀,要不是因为有名我连第一集都撑不下去。

21分钟前
  • 林小君X
  • 较差

北欧片的配乐我真的太可了

22分钟前
  • 黄一想
  • 推荐

对不起大家,我给两星了

23分钟前
  • Khaled
  • 较差

奥斯陆的高中生看起来不用学习的样子……优点:该长痘长痘,该中二中二……第八集是这一季的highlight!没有谁是完美小天使,没有谁身上不带着黑洞,也没有谁不是脆弱又勇敢善良的teenager。So happy that we have shared such a beautiful youth!

24分钟前
  • 人土土
  • 推荐

Eva的羞耻是抢了最好朋友的男友(Jonas)。第一季小天使Isak就是Jonas的小跟屁虫啊,整个可爱又无辜。看《羞耻》的顺序是第三季-第四季-第一二季,因为第四季Sana和闺蜜的友谊感人,决定从头煲起。太喜欢Noora在不当主角的第一季里的表现了,理智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27分钟前
  • 安锤
  • 推荐

还未看完 但是基调

29分钟前
  • - -#
  • 较差

就像学姐说的,可能目前这些屎就是你们目前人生中最dramatic的事情了。是挺drama的,分个手都要想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了,what a fucking cliche。然而剧情只是karma is a bitch,还是挺有趣的。noora好美啊QAQ从头到脚都是我的菜QAQ

34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还行

友情爱情怎样兼顾

37分钟前
  • 殺死金毛玲
  • 力荐

风靡程度快赶上当年的《skins》了~

41分钟前
  • SHAN
  • 推荐

贼几把无聊

45分钟前
  • 蒋真
  • 较差

冲傻白甜来的,是我误会了(。居然还整了条反转线

50分钟前
  • 黑桃生
  • 还行

流行音乐播放器 有点尴尬

53分钟前
  • 海绵宝宝洗碗
  • 较差

2017.3 沈阳-北京 女主无特点,Vilde三观正傻白甜,绿绿全都知道,Noora白左,结局彰显北欧本色…

58分钟前
  • fordemos
  • 还行

4「I wanna take u to a gay bar」——趁著還能假扮00後,趕緊花錢找個Norway語言學校讀。

59分钟前
  • 推荐

noora好美腻!!!!

1小时前
  • 二二で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