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俺娘的福,参加神马答谢新老顾客年末酬谢会,俺算是第一波看了这个片子。
因为,一般来说,除了《武林外传》或者《盗梦空间》《让子弹飞》这种片子,俺是不愿意进电影院的。
总的来说,满分10分的话,我给7分吧。
因为昨天又看了一遍《让子弹飞》,审美标准实在不好这么快又掉下来。
三年前,我发现自己有一种能把任何片都看成喜剧片的效果,槽从头吐到尾,绝不带重复的。
今天,表示我又发现自己有了一种能把任何片看出耽美效果的能力←唉,我圆满了。
下面就先来说说这片的各种吐槽点。
一。
成龙大哥成龙大哥虽然说是客串,但绝对技压群雄,成为整个电影里的一支奇葩。
首先因为他原声原音,说的是河南话。
虽然我跟我妈一起听出了唐山味,山东味,四川味,以及广东人和外国人说普通话的味,但依然表示成龙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努力鸟。
可是还是忍不住吐槽,所有人跟俺一样,于是你就可以体会成龙每说一句话,下面就有巨多标准的河南味重复一遍,跟河南老乡会似的。
成龙说“中不中”全场人接“中(二声)!
”这个场面应该在河南电影院会更有喜感。
其次,成龙大哥的角色设定也十分喜感:少林寺的伙夫。
出场剧情就是拿着一把稻草,边揪边说“离开少林,不离开少林……”然后最后一根草是离开,他果断一扔“这跟不算”然后同样一把草重新揪起。
最后不出我所料,伙夫大哥虽然平日窝囊,木有神马出息,但关键时刻,果断发威,救了悲戚的方丈。
二,谢霆锋从他娶了张柏芝,到他对艳照门的表现,我就对这个男人表示好感。
因此,这次看起来,他也是格外帅气的。
演技嘛也算哦科,除了中间有几个地方演的过了,有点像小儿麻痹之外,总体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BTW,他在里面叫曹蛮,真是倒势的可以。
三,化妆我妈用了一句话精确的概括了这部电影的化妆:“呀,这军阀混乱时期,你看那一个个脸上比你都光洁白嫩。
”四,剧情表示剧情真的是很大的吐槽点啊!
我就无良的剧透一点。
最后小谢将要进攻少林之前,刘德华站出来对难民发表讲话(表示不明白为神马是他,咋轮也轮不到这小子),他对难民说:“今天虽然少林毁了,但是少林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
你们一定不要放弃!
”然后慢镜头的人跪下来说:“我们答应你!
”← 看到着,我真的表示,编剧啊,你都在想些神马啊!
五,台词与雷人的剧情相呼应,台词也是很妙的。
当年《赤壁》里刘备一句“此去凶多吉少,来,多吃点!
”雷得我春风化雨,如此《少林寺》小谢在刘德华救了他之后一句“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
”简直让我老泪纵横啊!
六,耽美最后的亮点是少林寺的二师兄与三师兄,朝夕相处神马的最有爱了。
三师兄一句“师兄最仗义了是不是?
”二师兄就从木桩子上掉下去了。。。。。
当然,我觉得这个三师兄那个演员的声音有很大关系,实在,很曼妙啊!
唔,之所以给7分,因为真的觉得片子挺好的。
我一直认为,电影应该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任何表现形式的感觉,一个故事它可以很简单,但是只要它让我们思考,就是一个好故事。
就像当年的《大兵小将》,早都忘记剧情是什么,但我印象中,总觉得那是个好电影。
《新少林寺》也不例外,也许刚好处在我的神经期,从它里面,我看到了很多东西。
一,战争当年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里面有句话:十年的战乱可以换来九十年的和平。
那这仗是打还不打?
暴力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真的是解决分歧最快的途径。
以前我是反战的,但是慢慢觉得有些问题不打仗永远不会有结果,比如钓鱼岛。
邓小平当年说:交给下一代,下一代会比我们更聪明。
事实证明,我们显然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之前认识一个师兄,他是绝对的民族激进主义,每天在外交部类似群众留言区的地方表示要武力收回台湾。
我虽然不赞成对台湾使用武力,但是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
很多在国外的同学都跟我说,外国人普遍认为台湾是独立的,台湾人在外旅游也宣传“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台湾人”。
照这个趋势下去,不知道全球范围内,除了我们外交部,哪里还能证明台湾的主权何在。
二,中国人打中国人片子的最后,少林寺是被来中国偷国宝的外国人拿大炮轰成废墟的。
他们的先进火炮在另一座山头往过轰,军阀和少林寺的人在寺里打架,有的被打死,有的被轰死。
好像自己人打自己人,一直是我们的特色。
如今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外敌,但好像这种现象越发明显了。
上访的村长被车碾死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我不否认欺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但我不能接受在我的祖国,这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中国人民一向都要求很少,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退让,不到逼不得已他们不会反抗,即便反,也是以生命作为赌注。
据说,今天早上在北京西站,一位连续五天四点钟来售票厅排队却最终没买到票的哥们,在离开售票大厅时,愤怒地对着电子显示屏高喊道:“每年拿国家那么多钱,却让老百姓连家都回不了。
铁道部,我操你祖宗!!
”说罢嚎啕大哭。
刹那间,挤满人的售票大厅一片寂静,片刻后掌声雷动。
世界上最悲剧的单恋就是你爱上了国家。。。
这是我今天刚听到的话。
三,宗教少林寺最终成了废墟,大雄宝殿里佛像岿然不动,目睹了所有的一切。
我一直觉得任何宗教都尤其虚伪性,上帝一不高兴,决定发水冲毁世界,只留下他喜欢的诺亚;佛祖说因果注定,他自己却从未踏入六道轮回半步。
周围的人有穆斯林,基督徒,佛教徒,我总想与他们辩论,攻击这些神明的漏洞,不过最后总是对方一脸怜悯的说:你没有信仰,所以才会迷失。
这一点,纯属我自己的纠结,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曾经很痛苦的迷失于这纷繁乱世,找不到出口就容易走极端。
人是需要感情寄托对象的,无论它是实体或者虚无,没有寄托,即信仰,便真的很难活下去。
唔,最后表示所有想法都是自己的,大家乐一乐便完,纠结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随缘一世,一世随缘,才能活的快活。
”
奇艺视频在时间轴上给片子分了五个关键点,还伴有剧情小提示,目的是为了方便观众直达重要精彩剧情,但是小提示严重伤害了我观看电影保留悬念的感觉,于是我抱着不相信本片只用五个小提示就能概况剧情的心情提示的心情看完本片,发现片子的高潮居然还没有小提示多,小提示欺骗了我。
小提示伤害了我,本片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完。
再也不相信小提示了。
—————吐槽分割线———————————————————很少看谢霆锋演的片子,是每个片子都演的这么用力么,真的很想把那朵刘海给他剪掉啊。
我总感觉余少群和李玉刚是亲戚,即使是和尚look了还是娘。
歌唱家成龙请至少准备10个以上河南话句子。
一看到刘德华就想到杂志《香港电影》的半蹲封面,娘到不行的半蹲封面。
范老师已经让我审美疲劳了有些。
而且总是为片子里范老师角色的性生活问题所担忧。
如果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话请选择团购电影票。
基/萌要素:兄弟 中二 下克上 腹黑受 帝王受 强攻强受 3P 杀妻逼攻 反攻 军装 剧透是:虐身虐心 BE
1、 我只参加过一次三皈依,在白马寺,师傅念的是“香花请,香花迎……(皈依佛法僧三宝)”我不知道少林寺的皈依仪式是不是如影片里那样,要方丈拿尺子敲三戒尺,会念《忏悔文》,并念到皈依自性三宝。
方丈说众生皆有佛性,和尚们不该有分别心,恶人好人,该救时候都要救。
六祖言: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行,即生善行。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是主张众生自皈依的,这并不与三皈依(佛法僧)矛盾,了解的人都知道,皈依自性,既是福田,而少林又是达摩祖师西来传播禅宗之地,应该是有道理的吧。
所以我觉得,导演还是有诚意的。
2、看了很多影评,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说是烂片,因为片场就有人不断在笑,笑什么呢?
笑和尚惩恶扬善杀完人还要念阿弥陀佛,笑和尚救济众生偷米说是拿不是偷,笑和尚死了掉到大佛像手心里会不会佛祖显灵复活过来?
我有些难过,但是一直安慰自己,在星云大师所著《释迦摩尼传》中,释迦摩尼在世时候曾说,佛教同其他事物一样,要经历成住灭空。
既然如此,何不看开?
我曾经因为一些佛教内部人士的不逊言论跟师兄抱怨过,但是师兄说,他欺负你了还是伤害你了?
你一直棒喝有什么用呢?
幡动风动,仁者心动。
是你自己修行不到家,你就当他讲笑话,笑笑就过了。
3、电影开篇,一众僧人面对战乱死去的人被焚化的尸体念诵《大悲咒》,他们穿的是粪扫衣(破布拼凑的)。
我开始回忆2007年去的少林,匆匆一转,就回来了,到处是钱,不说也罢。
陈木胜打造的少林寺,僧人行侠仗义,不落窠臼,信仰坚定,救命行医,颇有悟性,我喜欢。
去年看凤凰卫视,杨锦麟《走读大中华》少林寺特辑,里面有个专门研究医药的少林师傅,杨锦麟跟着他爬很艰难的路去采药,给人治病,这不就是续佛慧命最好的例证么。
不能不承认,现在很多地方僧院管理不到位,僧人也良莠不齐,高僧难得(阿弥陀佛,不算谤僧吧),弄得许多人大说末法时期怎样。
若说末法,《楞严经》灭,袈裟全白,现在还没看到兆头,虽然佛教内外多少声音已经争得火热。
但是总有人间护法。
就像总有好人。
若是只停留在末法时期的争论上,一样无可得度,争什么呢,争来争去一堆白骨。
4、 有点偏题了。
和尚能不能杀人,是个问题,好像也不是个问题。
陈木胜从开始的《大悲咒》,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到《忏悔文》,再到刘德华翻看的我没看太清,似乎是《金刚经》,再到吴京说因果不空,都在极力想阐明些什么——杀人和被杀,不是遁入空门就能解决的。
仁波切上师说过一个典故,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大悲商主的时候,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途中,一个名叫短矛黑人心狠手辣的强盗企图杀害五百商人。
大悲商主知晓后心里想:这五百名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残杀了他们,后果必将身陷地狱住无量劫,实在可怜;如果我杀了这个人,就可避免他堕入地狱,就算是自己下堕地狱我也甘心情愿。
这样三思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杀了那个强盗,(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没有堕入恶趣,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这个公案,抛开它的神话性,也许可以帮一些朋友理解,为什么和尚不得已的时候,也要杀人了。
往生时口念“阿弥陀佛”,也是佛教信徒往生时的一个法门。
为什么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净土宗。
但是,很多人看这个,是为了娱乐,我也不好争辩什么,毕竟大家是拿钱去看么。
佛祖还不写观后感,我起个什么劲,是么,呵呵。
当然我的确要承认,片子里拍摄蹩脚的地方很多,范冰冰总是神奇的不知道从哪里被人抓走又冒出来。
5、 放下和因果,是这个片子里我看到最多的。
说到因果,不得不说说目犍连尊者救助释迦摩尼族人的故事,昔日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以神通力,用钵将五百释迦族人运到天宫。
到了灾难过去时,他打开钵一看,五百释迦族人都化为血水,因为定业不可转。
因为过去生,琉璃王和他的部下们曾经是河里面的水族,被释迦族的族人们捕杀殆尽。
所以才有释迦族今日的灭门之祸。
虽然是故事,但是暗含了佛教因果观的至深理念,常常听到朋友说,给佛祖烧烧香,佛祖啊,饶了我的罪过吧。
不好意思,你要是犯下罪孽,佛祖不会帮你遮掩的,帮了你,佛祖他老人家也要受罚,那是为虎作伥。
业空,而因果不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但是这不该恐惧。
阿难尊者也是被强盗打死过,但是那也是还清业报的最后一次,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么。
片子里刘德华投奔少林,大师兄和方丈的一番对话,暗含了很多佛教关于何时宽恕,何事不可宽恕的观念。
所以很多人没法理解,为什么做好人会被杀,我身边一个女生就叨叨不停你看好人都被杀了,而另一个男生则看到和尚被杀或者杀人时口念阿弥陀佛或者我佛慈悲而哈哈大笑,大有假慈悲之意,这个没法解释,除非你了解佛教怎么看待因果和如何得度。
所以我觉得,陈木胜拍的不是那么差,除去一些蹩脚的台词安排(刘德华劝乡亲逃跑),他想表达的理念,怕只有仁者见仁了,我这个佛教徒,还是愿意给个五分的(给五分,是冲片尾曲配上下了雪的少林寺让我这个出家控呆坐了一会,OK?
)。
-分割一下说几个亮点和不足吧:1、谢霆锋一出来,片场很多女生啊啊啊。
2、刘德华自己会给自己剪头发。
3、范冰冰好文静了。
4、那个穿帮,新式机关枪打石头,打完了石头上还有小炮PIAPIA的。。。。
道具师啊,说你什么好呢。
5、刘德华打戏替身明显,镜头太虚。
6、成龙发明了一种杂糅了河南话、天津话、普通话在一起的。。。。。
少林话吧。
7、刘德华第一次闯进少林寺追杀别人,作为一个军阀头子,不知道从哪里神奇的摸出来笔还有红色油漆在少林寺匾额上写下“不外如是”,难道随身携带了多啦A梦?
8、用方丈劝煮饭神僧(成龙)的一句话来结尾吧,方丈说,你觉得是一块金子有用,还是一团烂泥有用呢?
成龙说当然是金子。
方丈说,那要是给你一粒种子呢?
人各不同嘛,片各不同嘛。
我想我会用金子直接去买饭吃,哈哈。
活着未必是快乐的,死了也未必是痛苦的”这是我在观看《新少林寺》后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句话。
人生总是会有许多的名利诱惑你,你控制不了你的私心,而当你自认为得到了一切时,你一定会快乐吗?
不,就像结局中的曹蛮,他拥有了自认为的一切,可是他却如此痛苦,他真的快乐吗?
他一直以来想要除掉和他拼搏多年的“好兄弟”,他还有心吗?
有,他的确有心,只不过拥有了一颗狼心。
他杀人如麻,他无恶不作,他无情无义,他恩将仇报,他滥杀无辜,以至于他凄凉的下场。
尽管他活着,但他并不快乐。
这部片子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侯杰,原本的他是一个军阀的少帅,为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残杀对手,欺压平民,以至于在自己被曹蛮背叛后,也众叛亲离。
女儿死了,妻子离去,这不是对侯杰的报应吗?
为了避难,侯杰寄居在少林寺,没想到,在寺里的生活让他大彻大悟,以武参禅放下了心中的仇恨,终于击破了大师兄的那一句“他心中念的是仇恨,是不可能结出禅果的”。
“他不死,我睡不着。
”这句极具讽刺意味又十分经典的话竟出现了3次。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确实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弱肉强食,赶尽杀绝才是王道吗?
“你走啊,走啊!
”这是宋虎临死前对侯杰说的,侯杰残忍地把昔日的兄弟置于死地,可在最危急的时刻竟是宋虎拼了命救侯杰,这就是侯杰日夜想杀的兄弟?
而就在门外,曹蛮在黑暗中操控着这一切,他的眼里满是想除掉侯杰的杀气,这就是侯杰曾经最信任的兄弟?
这就是侯杰眼中对兄弟的分辨?
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声声枪响中结束,最后的最后都在那具具尸体中诠释。
曹蛮最终的悔悟告诫着我们不要有贪念,其实你恩将仇报拥有的比你想要得到的廉价得多,当你不择手段的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时,罪恶就向你跨进了一步。
“迷途知返是智者。
”故事的最后,侯杰用尽生命保住曹蛮,曹蛮曾经如何对他啊,侯杰曾经如何残忍啊,这一切的一切竟是用这样的方式诠释!
这样让人震撼的一幕,让曹蛮也彻底觉悟了,企图搬开佛像,企图阻止灾难,他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办法赎罪,但最后,至少他放下屠刀,接受心灵的洗涤。
就像剧中悟道所说,少林寺一直在每个人的心里,虽然剧中的人物都相继死去,但是却换来了人民的安定。
这一幕幕,无不震撼人们的心!
不晓得为什么有人觉得差.. 在我看从头到尾没有可以出神的地方.. pace绝对完美剧情绝对紧凑饱满..虽然觉得不断强调少林精神有点小做作.. 整体还是不扣分..之前看过一个影评说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把一部片拿去设定大片看 我觉得很对 难道一定要表达个啥不俗的思想传递个多深层的信息才叫好看么???
这电影想让大家看到少林功夫大家看到了 想让大家了解少林佛学大家了解了 想给大家展现宏大的场面也展现了 想考验明星演技也考验了 这不就行了么?
从电影院回家以后立刻找了所有能找到的花絮预告宣传等来看.. 从看完一直回味到现在。
所有人的表现都特别完美.. 都有大突破! 有看点!
以前不喜欢刘德华现在特别佩服他.. 50岁的人了真不容易.. 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很惊人..看得出来下了苦功夫.. 尤其喜欢追马车那场戏.. 看得人特揪心特感动.. 还有女儿死了吃面的戏.. 那表情眼神一直在我脑袋里回放..谢霆锋真是有眼反派的潜质.. 第一个镜头一看到他就觉得不是好人.. 不知道是发型的关系还是什么 眼神很到位 整个人够狠 最后悔悟的表情太难忘了 吴京打得没话说 这就够了 他的出现就是展示功夫的 这点大家看到了成龙嘛 看点不大 给片子增加噱头而已 里面河南话是笑点 讲得不伦不类很不用心 不过想想他也不是片子的重心所以人家干吗要大费周章学河南话呢 去看吧.. 不会后悔的..
其实之前看电影宣传片的时候还着实鸡冻了一把。
好像挺热血的说。
和尚们在刘德华的带领下保护家园。
用血肉之躯对抗枪弹大炮。
后来看宣传还提到什么“谢霆锋踩刘德华大哥的脸”“范冰冰被谢霆锋虐待”“范冰冰抽刘德华耳刮子”。
噱头。
都是噱头。
都是浮云。
后来鸡冻地冲去影院看了电影。
寺院三兄弟挺不错的。
各有风格。
大师兄智勇双全,二师兄笨拙憨厚,三师兄。。。
三师兄为神马那么阴柔。。
因为是少群兄的角色吗。。
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和尚。
看不出来各个都身怀武功,关键的时候俩个也能凑做一个大人,摆平一个荷枪实弹的小军阀。
谢霆锋顶着万年不变的油渍滋的小分头上场了。
还是那样抽搐扭曲的表情。
他倒是一心向着刘德华的样子。
但是从刘德华拒绝赞同他接受洋人大炮然后帮洋人建铁路,一把掐着他的小细脖子把他按在柱子上,痛骂了一顿。
然后谢霆锋变态了。
变态的“变”的上半部分和“态”的下半部分,是由“恋爱”的“恋”拆分而成。
由此可见,因恋生恨啊。。。
(吾非腐女,偶然一发吐槽而已)之后他的造型要比之前帅多了。
黑色军装很拉风,小分头虽然依旧油渍滋的,但是不再是之前如假发一般紧紧贴着头皮了,而是狂放不羁地散落着。
随风飘扬。
后来他冒出来俩奇怪的助手倒是挺没头没脑的。
没个铺垫就多了左膀右臂。
一个疑似深宫遗留下来的武功高强大内总管太监,一个是疑似遥远蛮邦的看起来应该要叫耶律神马的男人。
俩人都很能打。
刘德华在里面的表现谈不上出彩吧。
习惯了。
接受了生死洗礼以后给自己剃光了头发,一副看透世俗大慈大悲像。
看着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板打来打去,看着我一个激灵一个激灵地颤着。
范冰冰。
恩。
范冰冰很美。
可是为什吗又是范冰冰。
中国难道没有别的女演员了吗?
怎么神马不相干的角色她都要来插一脚。
能不能换个人。
能不能换个人。
真的要审美疲劳了。
成龙。
他不是那种放下一切的人。
不是那种苦中作乐自娱自乐的人。
这个角色他来演。
没有那种感觉。
还有他奇怪的港台腔的河南话。
他想制造效果,效果就是一身的鸡皮疙瘩。
还是喜欢那些可爱的和尚们。
三位师兄。
只是没想到最后竟然都牺牲了。
尤其是吴京的死。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电影暴力尺度越来越大了,而且不断地在追求创新。
这里面真是耍着花样让吴京显得怎么死才更惨。
整部电影我看着最揪心的是那些马。
各种追逐戏。
马儿们摔的摔倒的倒。
跌的七荤八素。
脖子都不知道扭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知道最后伤成什么样了。
这要换在欧美国家,早就有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去造反了。
最后说一下,神奇的白冰。
看《神话》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女人顶着一张苦大仇深的包子脸让人很苦恼。
然后是新版红楼梦。
然后惊悚地发现她参加了《让子弹飞》。
我看了三遍才发现她就是那个黛玉晴雯子。
然后《新少林寺》的海报上提到了她。
我苦苦地守着大屏幕,最后终于在某路人甲那昙花一现的白白的包子脸上找到了她。
最后看了下演员表,她的角色叫“甜儿”。
我简直就。。
简直了。
最后结局刘德华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谢霆锋的觉醒。
和尚们从洋人们的背后包抄而去打倒了他们。
而成龙大哥带领着大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P.S:刘德华唱的那首主题曲不错。
颇有佛祖之风。
值得一听。
我打四星是因为我是谢霆锋的粉丝,所谓求仁得仁,我去看了一部电影,里面nic发挥不错,我就满意地回来打了四星,仅此而已。
我在剧照展示区那里看到一个剧照: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798807808/后面有这么一个回复:“当年拍男儿本色造成骨折,之后就没戴过戒指,还影响弹吉他。
”我不确定这消息的真假,但这消息让我心情忽然十分难以形容。
那个当初弹吉他唱歌给我们听,摔吉他给我们看的人,既然如今认定了这是一条比唱歌更好的路,甚至为此不惜伤到自己的手指,那我这样听他歌十三年的人还能怎样呢?
不外乎有一部看一部,为他多给这电影加一星,只为他。
这么想的话,其实这年头我们当观众的,都比那些电影人要干脆、直接、简单、明了。
这部电影,如果单纯点,或许真配得上四星。
说回电影本身,其实整个电影,剧情上的硬伤不明显,最大的缺点是俗,用滥了的剧情在这部电影里面比比皆是,对于一个看着香港功夫片动作片走过来的观众,很容易出戏。
很容易出戏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编剧没有把理由想明白,一切事情没有那么顺理成章,就好比导演认为谢霆锋应该演一个反派,所以他就要坏,他为什么要坏,他怎样做到这么坏,导演和编剧不关心,这样一来,只看一个人的表演倒是没问题,但是总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剧情就到了这一步呢?
想不通啊。。。
特效和动作方面,怎么说呢,陈木胜算是完成任务吧,马车的追车戏其实没有宣传时说得那么帅,不过确实感觉算是一次创新,不太成功的创新吧。
编剧之一张炭,编过无极,谢天谢地这部片子只是剧情俗套,至少不太狗血了……武术指导元奎,此人喜好和刘镇伟合作,武指方面的经典作品应该是方世玉,我对他的印象就是喜欢耍兵器,这部亦然。
每一场对打都有一点亮点处,但是要让我为此夸一下元奎,那我做不到……况且除了方世玉,我真没觉得元奎的武指好过,这个人喜欢耍兵刀,打出来的样子还行,但也就这样了,气场不合吧,我不喜欢这个武指。
表演方面呢,刘德华这个角色真是大大的浪费啊,投名状的时候,陈可辛说,他让刘德华演了一个最没挑战的,把最有挑战的给了李连杰,恕我不太同意,李连杰那角色锋芒那么盛,没见得不好演,倒是刘德华要演一个能被这么锋芒外露的兄弟欺骗的憨厚大哥,其实并不见得简单,一不小心就演傻了。
倒是这部电影,可能是刘德华演了一个最没挑战的角色,他只需要摆pose摆pose和摆pose就好了,这不是坑爹吗?
……谢霆锋有突破,但是有一个问题跟无极其实一样,就是谢霆锋演这么妖是为了什么?
为了这个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形象何至于此?
无极给的理由是馒头,新少林寺给的理由类似于野心和心魔,当然后者稍微高深一点点,但是感觉还是莫名其妙,这个人这么坏,这么贱,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坏,这么贱啊?
……不知不觉,就出戏了。
至于成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最近做的事情我觉得都好像公益事业啊,就是四处打个酱油跑个场,感慨一下我跟这个演员多少年交情了怎样怎样,这部电影里也是,他就打了一个酱油,所谓的不知不觉学会武功救少林寺于危难中的那个桥段,也一般而已,没啥感触,而且为了表现所谓的不知不觉学会武功,居然还找几个小和尚把这个喊出来,我操,你是多怕观众没看懂啊?
如果说刘德华的萌点在于自己参佛的心得,那为什么不找李连杰来演呢?
如果说谢霆锋的萌点在于那些贱兮兮的耍帅和耍坏,那为什么不找大荒孤络来演呢?
恕我直言,里面谢霆锋所有表情大荒孤络都做得出来。
如果成龙的萌点在于河南话,那我觉得王宝强和我的朋友孤独的万户都可以胜任,孤独的万户老师的河南话绝对比成龙的要好懂多了,而孤独的万户老师做了一辈子菜忽然学会武功开始能打了这种设定,真是既萌又励志啊,换成成龙就不行了,傻逼才会相信成龙不会打呢。
说起来,吴京、释行宇、余少群演的师兄弟三人,其实都还不错。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及格大片,算是对得起自己的投资和定位,也许没能把故事说好,但是放在如今的大环境,也算是合格。
对比一下制作团队就该明白,这不是一个可以给人惊喜的组合,这群人走到一起,本来就是为了拍一部合格的贺岁大片而已,为此你跑去看了还心急火燎地悲愤,那又何必。
被这部片子感动的人,也并非就比看出这片子缺点的人低一等,俗一些;只不过是他们更容易入戏,更容易被感动而已。
而且,事实上这片子有跟《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II》一样的机巧,你觉得感动,其实是你被自己感动了,这个片子本身的整体感觉其实没有那么牛,牛到你感伤地流泪,只是你自己心里哪一环碰上了,忽然就觉得喜欢起来了。
这其实也是所谓的机缘吧,倒是跟片子假装要讲的东西不谋而合了。
就比如我看着电影,看到大结局之前,一群骑兵踏马进少林的时候,忽然就有些奇怪的感伤了,其实不要那么煽,不需要死那么多人,你要表现乱世里少林的悲哀,只需要这么一群马冲进来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坚持一些细节,远比生死更重要。
这确实不是一部多么优秀的片子啊,但是聪明的制作团队看穿了我们。
没人是为了看一部好的电影去的,有人为了这个人,有人为了那个人,有人为了打斗,有人为了少林,有人为了佛学的感悟,有人为了贺岁。
总之没人真的为了“看一部优秀的电影”而去看这片子。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一如很多港产合拍片,香港电影人出了名的筋骨强硬生命力旺盛,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港人不死的精神的一部分,但恕我直言,我更喜欢《打擂台》、《老港正传》、《七十二家租客》所代表的那一部分。
还是希望谢霆锋能回去唱歌,或许压不住琴弦了,但是呜咽的声线总该还在。
他最美的是声音,却在一部电影里用上了配音,我们这群歌迷,该笑吗?
刚上豆瓣发现铺天盖地的恶评。
起初有点诧异,后来想想又情理之中,那我就来篇“与众不同”的吧。
其实很多预期的结果是跟期待值有关。
我对让子弹飞期待值很高,看后觉得,嗯...是不错。
但之后,就像棉花飘到水面,没有太多回响或涟漪。
“噢,这样吖...”我虽然爱大湿级别的电影,也爱瞎琢磨,但子弹飞的太快,也玄乎,姐没那个能力,姐也是平常老百姓。
看到豆瓣上各类大湿分析讲解,还是无法透彻。
勉强看大家的讲解也还能参得透王家卫的部分片子吧,但参不透姜文的。
姜文还是留给大湿吧,姐这等平常小百姓还是看简单有力的香港电影比较舒服。
新少林寺,起初期待值不怎么地。
看后觉得,它至少是块小石头,噌得到了水里,不用指望它空谷回响,哀啭久绝,但至少有点涟漪吧。
陈木胜.....总是听到这个名字,但没太多印象。
上来发现骂他的人很多,甚至有说他拍的没好电影。
于是我好奇的百度了一下,看他拍过的电影,貌似有的还算是引起过广泛关注,提升过演员实力的。
瞄到了两部我挺喜爱的电影,宝贝计划,保持通话。
许多大湿可能会说,此等烂片×××××!
可是,烂的多通俗,多感人吖。
如果电影界没有陈木胜,只有姜文,你让广大老百姓情何以堪吖...每部电影都“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句曾被我不懂文艺的粗俗老爸吐糟过= =。
换言之,一句“阿弥陀佛”给力多了,简单有力,通俗易懂,不需要琢磨的,从小就会背的!
呵呵!
看完新少林寺,有一种感觉。
表面讲的就是大善与大恶。
赋予大善与大恶的演员,各个都是强悍的主。
在片子里,有一种善让人心悦诚服,深受感动。
有一种恶,让人恨得拳紧握,牙痒痒。
这两种东西要表现的淋漓尽致靠的就是演员。
出来电影院,哥哥笑说,以前小时候就爱恨演员,从不恨角色,现在靠谱了,知道恨角色,去夸演员的付出。
片子开始部分的刘德华,片子开始后结尾前的谢霆锋,无疑是坏得令人发指的!
观影当中我是气得够呛(果然是平常百姓哈,容易跟着剧情走,而不是像大湿般抽身评论“这么狗血××××”),感觉我的正义感全被挑出来了= =。
一遍遍得在心里说..令人发指..令人发指...!!
小谢演戏越来越给力了,华仔一直都很犀利。
欣喜得是,我又见到了鬼脚七说说善吧。
或许觉得片子里少林和尚的善也是善得令人发指!
又见劫富济贫,话说我刚开始估计他们要劫富济贫的时候有想,老哥,又来这套!?
但是看到穷人们得到他们劫来的米的时候的高兴样子又被轻易的感动鸟(我果然不是大湿)。
这是多么单纯幼稚又想当然的方法,可完事后看到被你帮助的人的笑脸,你是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那个烂俗桥段,真是有种笨笨的感染力。
我承认那一刻我心里翻江倒海的重拾童年梦想又妄想去少林学功夫做女侠劫富济贫了= =。
其实记得鼓吹少林佛家在以前的武打电影里总是主流,我也曾经热血澎湃过,一心想去那里练武功,学正宗少林功夫。
后来慢慢成熟,发现少林老被妖魔化,恶搞化,现在的少林早已不是电影里的少林了,或许要说,现在的时代早已不是过去的时代了。
出电影院,我对哥哥说,该片又勾起了我对少林的好感与情结,他说,难道你之前对少林寺非好感?
我说,它有段时间也爱炒作嘛。
哥说,人家也要过日子的,现在靠化缘吃不饱饭的。
或许我们无从考证那个时代的少林是否真的如武打电影里表现的一样一身正气,但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过少林情结?
就让心里的那个少林寺如电影里一样吧,光辉伟岸如初。
于海或许提名字没什么人知道,但看模样,大部分人会说,噢是这个方丈吖!
或许在许多人心中,他就是少林寺的方丈。
资料里看到很有趣的一段,说“于海从前的一头密发自他不得不改名后的那个年代便开始脱落,曾是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武术队队长兼教练,1966年,大小头都受到冲击,兢兢业业的于海成了执行资反路线的典型。
他无论如何也转不过这个弯择,决定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走到韶山,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路上他看到是造反组织的混战,这才知道全国都是一样的。
他更加百思难解,从此开始掉头发。
”总之,是个很敬业的好演员。
少林有关的,或是功夫有关的片子,总能看到吴京。
他的气质真的是少林寺正义师兄的代表,一剃光头,换上少林寺的衣服,保持一脸正色,总能让人忽略他之前演的一切乱七八糟的武打小生角色。
大师兄!
你终究还是让我激动得内牛满面了...二师兄释行宇,听名字知道是正宗的少林弟子,为什么那么眼熟,哦,功夫里的“十二路谭腿”苦力强。
其实一个团结的正义群体总是需要这么一个热血又冲动的二师兄的。
余少群,一个团结的正义群体总是需要这么一个爱耍滑头却又保持正义感的师兄的,而且他最好老是跟笨笨的二师兄混一起造成对比。
成龙师兄,我不得不说我还是最爱演小人物的你。
炒菜管伙房的和尚,又恋家,死活不肯出少林寺,不会武功。
刚开始你的出现透着股窝囊劲,但周围有人说“成龙肯定是先不显山露水,但肯定是最会武功的”,有道理。
当你被围攻,逼急了,大家想,果然要亮真功夫了...结果......那段打戏太可爱了,第一次让我觉得成龙演别人当主角的戏不是去砸场子的,而是去锦上添花的。
陈木胜的电影总会让我觉得有点小小反转,看电影就喜欢这样,出其不意。
保持通话是这样,新少林寺的开始一段...也有一点点这样。
或者我比大湿容易忽悠多了,但是有惊喜,有感动,就是不错的电影。
看了新少林寺,你没有一点被感动的感觉,那,我觉得这有点背离看电影的本意了。
我也总是嫌弃烂俗狗血的片子,但我觉得,你要能打动我,感染我,让我愿意在你饱受攻击的时候,熬夜不顾脸上痘痘的敲键盘为你说点什么,那,就算成功了。
真诚的导演,真诚的剧本,真诚的演员,真诚或许拿不到奥斯卡,但可以飞进千家万户。
用笨笨的感染力,让我这样的普通百姓掬一把感动的泪擦一把鼻涕。
阿弥陀佛
从《新少林寺》的宣传第一天开始期待这部二十多年后所谓新作,显然,新作和二十年前的少林寺毫无关系,除了于海在新少林寺里面出演方丈,已经找不到一丝当年的影子。
看完新少林寺,如刺哽喉,这是一部不得不让我说失望的片子,也许,希望越大,于是,失望就越大。
这是一个显然不够精彩的故事,叙述得还十分蹩脚,看完以后,毫无回想,也许我苛刻,却竭尽心力也找不出精彩,一个想用爱国军阀大义来煽情的故事,却对于所谓大义含糊不清,所见之处,都是个人恩怨,仇恨,杀戮,眼泪,却偏偏离煽情远了。
找不到当年少林的磅礴气概,民族凛然,更实惠的是,陈木胜在几乎每一个重要人物死亡时候留出的煽情戏份,却时不时听到影院里面的奚落和轻笑。
整个故事大纲不振,线路不清,几乎全部靠特技,场景撑场面,既看不到人物性格的饱满描述,也看不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转折点刨析。
我仍然记得,老少林中,民族大义中隐隐见到儿女情长,同门情真,感觉得到的温暖中深深信仰和坚定,情真意切,所以岁月绵长仍然经久不衰。
而这部新作,我实在看不到片中口口声声叫着的少林精神,也看不到这位所谓枭雄为国家为民族而舍小家的大气,我一点点也没有感动,我甚至都联想不起来,背叛二十多年的兄弟,抛妻出家,少林浩劫,大开杀戒,中心思想迷惘,看不出来宣扬的是少林的武德,禅宗,还是那场毫无道理的个人恩怨。
老刘那段对民众的坚强勇敢,让我嗤之以鼻,送出“矫情”二字!
说演员,老刘很久没有过好片出台,替身打戏,出拳绵软,其实,无间道以后,老刘的戏全部都死光了。
吴京打得很漂亮,这部戏里唯一让我觉得堪堪可看的也只有他了,可惜,却始终败给一部平庸粗糙的烂片,谢霆锋演的曹蛮符合他的名字,永远不像一个司令,他是个痞子,谢生演技的确进步,而且博命,可惜,用力错位,浑身邪气,怎么看都不够舒服。
余少群那副奶油相,怎可能是少林武僧?!
我倒是第一反应是少年唐僧!
成龙那口洋泾浜的我快喷出来的河南话,只让整个影院爆出一阵阵的笑声。
只有于海,我仍然喜欢,那场方丈死去的场面,背后是军阀死尸堆起成山堵住老乡逃亡的出口,还是让我有点感觉的,只是,杀生,在少林,难道那么随意?!
总监制,释永信,不解释,也无从解释,失望,如同我去年十月踏上登封少室山,看到这座百年古刹的少林寺,香火,铜钱,表演,一样地失望!
从此,立雪亭,达摩一苇渡江,那三个楷体般神圣工整的少林寺,只在我深远的想象之中。
片中仅存的亮点,在我,约莫是功架漂亮的四个少林小孩子,可惜了吴京一个好演员和所有他漂亮的打戏,可惜了释延能一身真正的少林功夫!
不能不失望,距离我心中的少林,实在相去太远!
仍然怀念二十多年前那首清新婉约却豪情万丈的“少林,少林!
”,也想念那首令人阳光明媚回眸一笑的“牧羊曲”。
……
让阿珂当主持,改名为少女寺,我就加一颗星。
没报什么期望,所以没没怎么失望。。。
小谢同学演技有进步,那些略显sissy的小动作都没了,演技更自然。刘德华出场比较惊艳,但后劲不足。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唉……
标准的商业大片,无新意也不难看,最要命不断用死来煽情,香港导演们啊,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主旋律那一套了?
还是可以的
推荐到电影院看
国产片里,也算是个能看下去的了。
烂
五星为小谢,演技越来越赞
说得好听点儿————虎B朝天见太阳!!~狗屎二万的玩意儿。泄停封就会摘楞个膀子装帅~~
侯杰就像金毛狮王谢逊一样一生杀戮,最后皈依佛祖。剧组是不是预算不够啊,少林寺怎么看着那么小气!
少林众僧~只有二师兄手刃俩二级boss~其余三师兄 大师兄 方丈 全部炮灰~ 敢问七十二项绝技在何处~
你看谢霆锋那个B样,换成黄晓明就完美了。再把成龙换成王宝强。。。
陈木胜导演的又一次正常发挥,要不是之前有《全城戒备》,这部堪称奇葩。范冰冰再次饰演克夫妻子
成龙打了好大一瓶酱油
让人视觉疲劳、叙事逻辑混乱的三流时代剧。从全城戒备到此片,陈木胜的水准和要求已经逐年下降(12-4)
谢霆锋造型碉堡
看过的武打片不少,基本到后来武打场景就快进了,可是这部片子的武打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谢霆锋的双刀,成龙的大铁锅相当的牛逼,三个影帝的飚戏以谢霆锋的完胜和刘德华的暗淡作为结果,成龙大哥实在是太好的串联器,相当经典的片子,剧情很烂,但是导演很出色,包括镜头的拉伸。
这不是一个没有电影可看的年代,而是一个充斥着中国式大片的年代。《新少林寺》根本就是一部标准的合拍大片,散发着铜臭。像自己人互搞完毕,外国人也莫名来掺上一脚的桥段真是恶俗无比。最可笑的莫过于《新少林寺》不停给自己立牌坊,连少林精神之类的都替观众总结了。可那就是少林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