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高分
High Score,爆机年代(港),高分得胜:电玩的黄金年代(台)
导演:威廉·阿克斯,弗朗斯·科斯特雷,山姆·拉克鲁瓦
主演:查尔斯·马丁内斯,Tomohiro Nishikado,Hirokazu Tanaka,Becky Heineman,Gail Tilden,Jeff Hansen,Doug Macrae,Shaun Bloom,Steve Golson,岩谷彻,Mike Horowitz,Nolan Bushnell,Anderson Lawson,Karen Laws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虽然新东西层出不穷,但总有人怀旧,一些有历史的作品仍然会被时不时提起,甚至有些作品会以重制版和复刻版的形式再度出现在新一代的玩家面前。如果你想了解或重温现代电子游戏的起源和发展,Netflix的新纪录片《High Score》应该值得期待。 纪录片将致力于展现上世纪90年代游戏的“黄金时代”,其中会提及玩家们耳熟..详细 >
Americano takes credits anywhere possible
上古大神们
除了形式的出彩和人物状态的活跃,内容排布和剧情上基本没什么亮点,可以理解成流水账式的历史梳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年游戏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是不是跟玩家对当下游戏市场的失望有很大关系?毕竟百花齐放令人兴奋的年代,始终令人怀念。
竟然节奏这么慢。。。。
可以看下
还是老生长谈那一套,雅达利任天堂,街机家用机,各种游戏类型的发展。电子游戏毕竟是个只有五十年历史的媒介,讲来讲去也就那点事,这部纪录片也没有讲什么新东西,只是选择一些人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来以小见大窥见游戏发展史,科普向的作品,希望能让更多人更多一点了解游戏吧。时至今日电子游戏依然有无限的可能性,它的崭新与未知带给我的激动是其他所有媒介都无法比拟。
2.5。瞭解一下以美國為主的電玩史,開發者視角,其中不少原為玩家,電玩比賽優勝,並在結論點出玩家與開發者疊合的特殊性(雖有點造神)。鉤子做得不錯,頗能拉出下集核心。1. 70s末到80s起落,Atari問世,小精靈、太空侵略者,搶當聖誕節禮物而粗製ET;2. 任天堂(原做花牌),早期Donkey Kong被環球告,後來的馬力歐、紅白機席捲,經營雜誌策略;3. RPG,始於龍與地下城桌遊,從文字冒險進入圖像,太空戰士(天野喜孝的手繪人設圖,隨科技逐步落實),鮮為人知的GayBlade(同志在愛滋時代開嘲Pat Buchanan);4. SEGA挑戰任天堂,秘密武器是音速小子、運動(壯大了EA),美式足球出現黑人膚色;5. 格鬥,快打旋風,真人快打與Night Trap太暴力,促成分級制;6. 90s初走入3D,任天堂的星際火狐、毀滅戰士(也是網路連線、第一人稱射擊)。
我的2022年度纪录片出现了
片子在视觉和特效上是有一些创新和尝试的,用像素动画来做recreation,把游戏元素superimpose到实拍中,对archive的处理也是用了心的。但是!Narration太减分了,叙事也很平庸,走马观花把时间线、人物出来拉一遍就完事了。工业体系里出来的片子,喜欢“满”。所有的东西都要解释清楚,严丝合缝的,都能当成播客听了......每集又那么长,看一会儿就疲劳了😪
流水账
一口气看完了,见到很多鲜活的大佬很感人,也了解了很多历史,后面大段讨论mortal kombat和night trap有点儿浪费时间(和无聊),直到DOOM出现
许多老的影像很珍贵,总的来说还是偏浅
有意无意忽略或避谈日本游戏史的游戏史纪录片,就像国际游戏展上没有日本游戏展出。
原来我最喜欢玩的吃豆人是这样来的。^_^
非常棒的电子游戏史,无论是叙事节奏拍摄手法和情怀都是满分,最爱开头和结尾的立意,看到结尾都感动得想哭,毕竟我大天朝对游戏的误解太深了,强推!
加1情感分
凑合看。
看到了星之卡比的原型😂
游戏圈入门简史,能够在大趋势(雅达利任天堂世嘉的发展、街机家用机掌机PC)+经典游戏(《太空入侵者》《街头霸王2》《真人快打》《Doom》等)中窥探游戏圈中人就是非常出色的视角选择,种族肤色LGBT暴力管控Geek轶事这些议题都是游戏背后真正隐藏的Bonus,讲述背后的创意团队和玩家故事,以小见大,在那个年代,游戏对于热爱它的人就意味着无限可能/(8.0/10.0)
怎么这么好展开的题材都能把故事讲这么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