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地球不死人(港),这个人来自洞穴,来自地穴的男人,穴居人,地底奇人,长生不老,来自地球的男人

主演:大卫·李·史密斯,托尼·托德,约翰·比灵斯列,安妮卡·彼得森,阿丽西丝·索普,威廉姆·卡特,理查德·雷西尔,艾伦·克劳福德,史蒂文·利特尔,罗比·布赖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4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5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7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8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19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剧照 NO.20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剧情介绍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David Lee Smith饰)说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日咖啡男友第一季少林僧兵驱魔怪谈2战地之声王子与108煞蛊票之王天空之眼假死新人生轩辕剑苍之曜异教徒嘟嘟历险记木乃伊狂鲨千子2木木川爱在屋檐下姐妹老板前哨第三季粗暴首席部长赫尔克里士狂犬病走西口的哥哥没回来今晚是寿喜烧哦相约魔界头脑共助继承之战第二季黄金罗盘山菊花紧急呼救:孤星第二季流星旅行车王者天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长篇影评

 1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我上周刚看,发现一个小细节,就是故事一开头的酒。

腾讯视频里的中文是「乔治沃克绿牌15年」,我喝过同牌子的红牌(一百块的廉价威士忌)。

英文名叫Johnnie walker,故事的主人公叫John,约翰;酒名叫Johnnie walker ,约翰行走。

是不是也在暗示主人公在天地间行走,居无定所。

😃

 2 ) 世界就在那厮的嘴巴里

The Man From Earth.片长不足90分钟。

从头到尾几乎就是几个哈佛教授参与的谈话节目。

场景只有两个——房子里,房子外。

投资一万美元。

我说这是07年最牛*的科幻片。

你信不信?

看过《独立日》吧?

看过《终结者》吧?

看过《星球大战》吧?

看过《变形金刚》吧?

被电脑特效雷得目瞪口呆、口水横流吧?

知道为了让咱目瞪口呆、口水横流烧了多少银子吧?

2007年,一万美金也就能在北京五环置个十平米的窝。

和你一起工作了十年的人突然对你说他其实是山顶洞人。

你信不信?

他说他没和哥伦布一起航海,仅仅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冒险的型。

你信不信?

他说那幅你一直说像梵高风格的画就是梵高送他的。

你信不信?

他说得过天花,得过黄热病,得过鼠疫。

你信不信?

他说他活了140个世纪,他说他见过冰河期,他说他猎过猛犸。

你信不信?

他说他当过原始部落的领袖,他说他跟过释迦摩尼修行,他说根本就是耶稣。

你信不信?

他今年三十五岁,而你已经行将就木。

他说他是你爹地。

你信不信?

可怕吧?

惊悚吧?

以为遇到疯子了吧?

嘿嘿,最可怕的是,他说的你全部都会相信。

你信不信?

李敖说,你们骂人是“王八蛋”骂过就算了。

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但骂他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他就是“王八蛋”。

所以——信。

或者,不信。

这是个技术问题。

发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所有听你讲疯话的人都相信你讲的是全部真的,哪怕他是哈佛教授。

凭什么相信?

就凭你发疯得无懈可击。

面面俱到的证据,合乎情理的逻辑,平淡无澜的语气。

你问上帝世界在哪里?上帝说,我kao,世界就在你这厮的嘴巴里。

哈佛商学院实在应该把这电影拿去做营销教材。

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国出不了牛*的电影,不是因为没有牛*的导演,而是因为没有牛*的编剧。

没看过的人一定要看。

吐血推荐。

 3 ) 如何证明你活了XX年?

这个标题随着看管的年龄而修改,例如我就是,如何证明你活了27年?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非常好奇说服的过程。

说服一群大学教授相信有一个人活了14000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个好奇也伴随这看电影的每一分钟,可以说,里面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会思考,这个好奇心让我真正觉得是参与了这次讨论,当然,只是以听者的身份,以我的认知程度来说,距离在场的各位教授不是一点半点。

看完之后我在想的问题就是,我如何证明我真得活了27年?

我说的一切历史,都可以认为是从书本上学到的;我所描述的任何确定事件都可以说是主观的想象。

就算我对很多客观时间的描述都是精确的,也只能说明我的历史学的不错。

更不用说我对于很多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已经无法记清了。

也就是说,当我面对标题问题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相信我真得活了27年,除非在场的人正好和我的经历有过交集,就像片尾那样。

上面是对于历史方面的验证,还有心理、考古、生物学、医学、宗教等等方面的验证,我相信我不能像主角那样的都可以给出答案。

那么结论就只有一个,我不能证明我真得活了27年。

除非去专业机构做物理上的检查。

当然,我相信众人也不能驳倒我,就像影片里所说,既然他不能让我们相信,而我们也无法驳倒他,那么信于不信其实就是一个辩证的问题,选择哪一种都是你的权利。

 4 ) 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得不这是部无比牛逼的片子。

以一个有不死之身讲述自己经历的生活。

而且许多的情节环环相扣尤其最后一段真的是无懈可击回味无穷当然这部片子的牛逼要归功于,小说作者的牛逼。

从人类发展的过程,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对于社会对于的人生的思考。

而期间剧情衍生出的思想矛盾与对我们所熟悉事物的否定,都是那么完美。

1.生命永恒的惊异一开始,众多的哈佛教授只是对于他说自己是长生不老,感到吃惊。

并表示怀疑,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分析,希望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惯用的思维逻辑对他所说的进行否定。

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在不断地争论中,发现他(John)的回答没有任何的漏洞。

这是他们顿生的是一种敬畏,对于奇迹的敬畏。

这一段,他们讨论的大多是人类从远古穴居人发展为智人。

如果片子仅仅是在叙述这种发展的过程。

虽然开头很有想象力,但是最后难免落于俗套。

于是他们的讨论渐渐地开始与这个社会的发展相关联起来。

2.对宗教的剖析和对信仰的解构oldman先生,说自己在佛陀那里得到关于人性的启示。

于是在西方进行传播。

而他就是耶稣。

这让在场虔诚的基督徒几乎崩溃。

可以想象吗?

一个一直坚信自己信仰的人,瞬间信仰被瓦解。

之前一直因为信仰而坚强地生活,没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支撑。

这比撒旦的魅惑还要邪恶和可怕。

所以基督徒怎样也不愿意去相信他是基督。

而John的确,很好地给我们解构了宗教和信仰。

在中亚和地中海一带,流传着神话,后人将这些神话总结并发展成为了教义和经典。

而最早的伟人,只是为了单纯地向人间宣传善念。

而人们对于伟人或者偶像的膜拜渐渐地神化了。

而且固执地坚信这些偶像和伟人。

但是伟人和偶像的初衷,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被人忘记了。

人们可能更愿意去相信那些,他们能够执行的即使是死板即使是残忍的教条,而不愿意去执行偶像推行的真善美。

宗教的发展,渐渐脱离了创教人的初衷,变成了一些人别有用心的工具。

他们用正义的名义做着可耻甚至肮脏的勾当。

所以对于宗教的迷信是愚昧的。

但是从中获得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启示的人,才是真正能领会教义的人。

而信仰对于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个神奇的力量。

信仰,能让人激发自己内心潜在的强大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其实是发自自身的。

但是被冠以了神的名义。

别有用心的人,总是利用这种信仰去伤害别人。

而这种人也才是真正的伪教徒。

信仰和忏悔,能让人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真的否定了这种信仰之后,片子的基督徒会那么的崩溃。

3.最后一段:他离开对他人的伤害最后那一段,他无意间说出自己在六十年前在哈弗的事情。

被心理学家听到了,而在了解到了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曾经养父(或者生父)的时候,难过不已。

最后过分激动,昏死过去。

于是John也意识到了,自己离开爱自己的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于是最后让爱他的姑娘,上了自己的车。

整部片子没有一点的多余和拖沓。

绝对是科幻片中的杰作!!!

 5 ) 世界奇如斯

一个相识了十年的朋友突然对你说,自己是活了14000岁的穴居人,你该做何感受?

你大笑,你以为他疯了,你从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方面去质问他,然而你发现每一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每一个年代他都有清晰的记忆。

慢慢地,你半信半疑,甚至不经意间颠覆了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知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正是如此惊艳,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电影”仅仅用了一万美金,在一间山中小屋里拍摄几个人促膝对谈,却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大制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

因为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它这样包罗一切人类的问题,哲学的、宗教的、政治的、历史的……你以为你起码有最基本的知识,却发现它们的面目原来如此模糊不清。

眼前的人告诉你有一种人可以永远不老,因为细胞的更新和免疫功能与常人不同,而得以永驻青春。

你以为这是荒谬之谈,却发觉无法证伪——理论上这不是不可能的。

他告诉你他曾猎过猛犸,曾亲历冰河期,曾与腓基尼人一起航海,曾听释迦牟尼传道解惑。

他与哥伦布一起航海,与毕加索促膝对谈,还拥有梵高亲手赠送的画作。

甚至,他经历了《圣经》里描述的时代,他的名字JOHN在漫长的语言变迁里,演变成了JESUS!

你愿意相信这一切吗?

是否耶稣就是对一个凡人的神化?

是否诸多神迹都是子虚乌有?

是否你现在遵循的宗教规范与仪式压根不是耶稣的本意?

面对另一种真相,你选择“亵渎”宗教还是将毕生的信仰丢弃?

几乎每一句话都撞击着你的头脑与心灵,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

还是,他只是个妄想的疯子?

你分明感到在历史的长河里自己是那么渺小,在那一串串决定命运的巨变里,你只是一瞬之中无法被人记起的一个。

很快,你的生命结束了,而他,亦即永远,还在。

你甚至感到了不公,同为芸芸众生的一员,他成了传奇,你化为尘土,而在此几个小时之前,你以为大家不过同是学校的教员而已。

心理学教授、考古学教授、宗教学教授、生物学教授……这些拥有超出常人知识储备的学者们,都在这个无法证伪的理论面前动摇了自己的信念。

其实,对方只是说,信不信由你。

坐在荧幕面前,我极其羡慕身处那间小屋的人们,他们在不经意间经历了人生最奇妙的时刻,经受了一辈子最大的自我拷问与怀疑。

无论相信与否,这种体验是美好的,独一无二的。

我也愿意相信这一晚所听到的一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世界本来就是星际间的一个偶然,即便历史书中的光辉人物都集于一身,又有什么不可以?

仅仅想象它的可能性,就令人激动不已了。

更多的时刻,我目瞪口呆。

曾以为科幻电影不过是对外太空、恐龙时代或者未来几百年的恐慌想象,必须裹以各种华丽的视觉包装,却原来这个题材也可以如此简洁深刻,在短短八十几分钟里让人思考一切。

看惯了火星人、未来人、远古野兽等在屏幕上叱咤纵横的模样,这次回到一个原原本本的与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反而感受到诘问与质疑的力量。

难怪这部演员不超过十人、场景也只有屋里屋外两个的片子,却在IMDB上获得8.4的高分。

也曾有一瞬觉得遗憾,为什么华语电影里难得看到如此短小有力的精品。

但是想想万一在中国真的有人对我们宣称他是黄帝,大概不是被送进精神病院,就是被送去社科院研究所做小白鼠了。

所以这事还是发生在美国要好得多。

 6 ) 永远有多远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已经在许多地方被许多人推荐了无数遍,光豆瓣网上的影评文字就有三百多篇。

过去一年,观众的神经在过分期待和过分失落的两极摇摆中实在有些疲惫,胡吃海塞“惯坏”我们的胃口,突然尝到这样一盘“清粥小菜”,很容易喜出望外。

人人都乐意承认:自己被一次智力的交锋——而不是视觉的盛宴——所折服。

这没什么不对。

更何况,这场交锋扎扎实实,目睹其一砖一瓦慢慢垒建,屏幕外的我们,主观感觉仿佛也参与了建设。

不到一万美元的投资能干什么呢,请一批名不见经传的电视演员在一间没什么道具的空屋子里演绎一段“不死传奇”,太天方夜潭了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完成了这么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同样的形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亨利·方达们创造的影史经典《十二怒汉》,还有凯文·斯贝西主演的《K星异客》。

谈话,没完没了的谈话,咽口水似地穿插几处休憩时分。

或因某人情绪过分激动,谈话暂时中断,一到两个剧中人走到屋外转悠一圈。

这就是影片外在框架的全貌。

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是谈话内容,早已超出人类理性管辖的范围,挑战代代相传知识和经验划定的疆域。

假若你周围有个朋友突然告诉你,他已经活了14000年,是穴居人,你的反应大概不会比片中几位大学教授好多少。

精英与庸众在话语系统中呈天然对立,并不是对后者的一种贬义。

我想科幻小說作家Jerome Bixby选择这样一群人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是极聪明的设定,同时也不无野心。

他想探讨的与其说是一个科学上有无存在可能的问题,不如说是人性上有无忍耐极限的问题。

因此他绕过一切简单相信神迹导致的膜拜,选择一群知识精英接受一场信仰的拷问。

知识精英一方面有天然的怀疑精神,一方面又有学识赋予的倨傲,对所谓“奇闻轶事”的反应会比一般民众更激烈,有时甚至恼羞成怒,因其无法证伪又无法在逻辑上说服自己,而失控。

这时候,等于理性的外皮被捅破,确信无疑的世界观轰然坍塌,人性中天然的“恶”全面爆发,这一过程通过谈话抽丝剥茧,一步步演变,随窗外的天色愈来愈暗。

信或不信倒成了其次,关键是,最后你发现,连你自己的心灵都完全不了解,又谈什么了解人类,了解历史,了解整个宇宙运行的规则、是否存在着意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末尾安排最激烈怀疑的一位发现约翰竟是他“年轻的父亲”,突发心脏病而死,这个情节太过“讨巧”,破坏了稳扎稳打的基调。

本来观众和陆续告别的教授们一样,已不关心真伪问题,意外的颠覆对心灵造成重大冲击,人人都象经历了一场想象力的长途跋涉而处于暂时失神的浑噩状态。

智力游戏搏弈到此,已是化境。

何必非要回过头来给一个答案。

我对约翰是否就是圣经上记载的耶酥没有兴趣,可我痴迷于一个走在永生之路上的人,对周遭和生命的观感如何。

另一部电影也探讨过永生问题,是上帝对处死耶酥的罗马行刑人的一种严厉惩罚:赐予他永生,直到末日审判的来临。

整部电影就讲这位不幸的永生之人如何制造事端,搞乱世界,千方百计想让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玩得再是心跳,也不能过把瘾就死,世界上有比这位仁兄更倒霉的吗,上帝的幽默感何其残忍!

本片中的约翰强调:他不是永生,他只是不死——伤痛、疾病、灾难,一样不少——历经140个世纪存活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尽头在哪里。

对于生命中无数的过往,他形象地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遇到一个人,知道了他的名字,说了几句话,然后他就死了,其他人就像海浪,潮来潮去。

又像麦浪,随风飘拂……”虽不是生之厌倦,言语中的落寞却挥之不去。

假若失去意义追寻,漫漫生途就只剩下孤独,时间是唯一的陪伴。

对于时间,片中的人类学家曾发表过一番高见:“时间,看不见、听不到、无法秤重、也无法在实验室里度量。

时间是我们对自己前后变化的主观感受:前一秒我们是怎样的,后一秒我们又会怎样。

霍比人将时间视为一种景观,它存在于我们之前和之后。

我们移动,在时间中移动,一片片地穿越它。

钟表能度量时间吗?

不,它们度量的是自己,一个钟的客观参照物只是另一个钟。

”永远有多远?

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人们只能穿越各自的时间,夏虫不可语冰。

世界上真有一个永生之人,哪怕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一个浪头打过来,也不过是刹那的撞击,刹那的拥抱,之后,奔赴各自的命运而去。

片中那位爱慕约翰、一直坚定不移站在他一边的女教授,最终走向了那辆即将离开的车。

是洞悉真相赋予她勇气,还是仅仅,盲从爱的本能?

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短,却能决定生命的质量。

正好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2007年重拍了一遍《12怒汉》,片头文字被广泛引用,我有理由相信片中那位女教授也听到了:“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现实的真谛吧。

”这话稍加修改也适用于对中国的编剧们进言:“不要在讲述技巧上故弄玄虚,试着用扎实的语言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吧。

 7 ) 想法一点点

昨晚看了《the man from earth》,网络流传推荐的小成本制作,拍得很好。

场景基本都在一个快搬空的房子里,几位哈佛的教授和学生来为即将离开的约翰·奥德曼教授送行,奥德曼教授向大家吐露了他是生存了14000年的穴居人的秘密。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都是这些人来来往往的对话,从生物学谈到地理学谈到心理学谈到宗教学,不得不承认由于知识的欠缺,他们的很多对话是否符合科学常识我也不是太清楚,总之这个片子要想没有漏洞编剧还是需要很多知识积累的。

我现在能想到的很有意思的点,在于教授听到这个耸人听闻的秘密的反应,先是“what's the point?”,短暂的震惊之后就是从各自熟悉的领域,根据各自习惯的逻辑分析、怀疑这个秘密的真实性,当奥德曼对答如流,他们无法找到否定的证据的时候,大家便陷入了恐慌,因为这个超出常理的人将会瓦解他们的知识体系。

可以理解伊迪丝为何从头开始就那样崩溃和拒绝接受,她是基督教语义学家嘛,否定了上帝和耶稣她的知识就完全成了废物。

最终奥德曼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我这是开玩笑的,就想看看你们的反应。

于是一干人等略略觉得受到冒犯,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可怜的是威尔·格鲁伯最后还是知道了奥德曼就是永不衰老的穴居人,而且还是他失踪的老爸,于是他受不住打击心脏病发死了。

这只是一个构思精巧的故事。

但是如果现实中真发生这样的事,大家的反应可能真是跟教授们一样,因为有时候承认一个新事物就不得不否定过去的很多东西。

有时候众人们打压新事物只是不想撼动旧的体系吧。

耶稣第一次提出有上帝存在,他被钉了十字架;如果N多年后又有人出来自称耶稣,大家又会维护之前的耶稣送他去精神病院吧。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这个oldman说的,他虽然不会衰老,但并不意味着他是天才,新的知识总是由每个时代的最杰出者创造的,他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应付新的时代。

他并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他可能有的过人之处就是时间,就是时间积累起来的历史和经验。

而14000年的生命经历还无法洞察人类对真知的恐惧,还试图告诉人们真相,是不是有点不合常理呢?

也许他觉得这已经不是伽利略的时代,他面对的是科学已然发达的时代,面对的是知识丰富的哈佛教授。

但是现在,他们可能不再没人权地送你上绞架或火刑柱,但他们可以送你进精神病院看管呢,哈佛心理学教授说你精神有问题,谁还敢说不是呢?

仍旧是知识的强权压迫真理,这个情况是没有变的。

奥德曼14000年也不是白活的,马上反水,我开玩笑呢,你看你们还当真了。

 8 ) 小成本,大制作

并不是所有的科幻电影都需要特效,这个影片就是一部未需有任何特效的科幻传奇,电影以座谈的形式,用语言为媒介,构筑了一个神秘叵测的科幻世界,其言谈间予人带来的深思是如此充满魅力,那语言艺术的遐想为人叹服。

里面大量的对话,关于时间、宗教、物理、历史、心理等等很多大容量内容,在几个主演的对话间来回拉扯你的思考,感觉是一部可以多刷的影片,细细体味对话应该每次都有新发现,节奏不快没有惊心动魄,却一直牵着你走,让你思考甚至想着是否要相信他们的话或者怎样反驳。

电影结尾绝对是神来之笔,颠覆了我对传统科幻电影的认知,很值得一看。

 9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结构什么的有一种模仿12怒汉的感觉,但其实内涵相差太远- 很多评论都说这是什么07年最强科幻电影,引发人们对于历史,生命,宗教等等的思考......很遗憾,我不认为这么一个满身都是破绽的东西能够起到如此作用。

- 所谓科幻电影,许多的模式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挥想象与文学创作,或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或体现对科学的担忧,根据导演的思想不一而足。

- 所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正因为立足已有的科学知识,电影才更加富有真实性,才更容易使人产生代入感,才更能使人跟着导演的目的思想进行思考和评论而不是纠结于电影本身。

- 历史虽然任人打扮,但她好歹是个萝莉而不是正太,史学家对三国可以有一千种解法,但我的先祖肯定不是棒子。

- 不立足于科学的科幻,那不叫科幻。

为什么你没见过以永动机为题材的科幻电影?

因为永动机已经被牛三定律所彻底证伪。

如果真要有,那不叫科幻电影,那叫奇幻电影:指环王你不是看得很起劲么,没人会追究它的科学性。

- 但是你既然着力于科幻,那么请你有那么一点科学性,你以思辨为看点,那么请你有那么一点逻辑性。

在我眼里,整部片子浑身都是破绽,哈佛教授的头衔不是电影设定了就是的,台词摆在那里,逻辑性如此欠缺,恐难当此重任。

没干货难以服众,上菜。

=======================================- 主角声称他来自X万年前,我先不管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我先问一句:亲,您怎么长得跟现代人一个鸟样?

上高中的时候,大家见过什么周口店山顶洞人等等原始人的头骨和模拟图吧?

那种身高堪比武大的类人猿怎么变得跟现代人毫无分别了呢?

当然答案有好多,比如他体内细胞随着时日变迁新陈代谢适应了周围环境使得形体逐渐趋向于现代人啊什么的,行。

我不纠结这个。

- 我随手翻了一篇影评,说他自称是从14000年之前来的。

好,大家既然看到了我这个影评,一定开着网页吧?

咱新建个标签,百度一下【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

我按照某个知道里的回答,按照12年的数据,把自杀的20万人给剔除了,再进行一个最保守的估计:200万人。

用它除以总人口数,得出概率,再乘以14000.亲,你们看,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如果按照现有科技水平,有个人经历了14000年的岁月,他意外死亡的概率是多少?

21.53%!

算你20%好了,1/5概率。

这是医疗食物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

不要说古代那种环境,就说新中国成立,死了多少人?

你说你从远古一路活到现在,我告诉你,在数学上把有着极低概率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没有错,你是从14000年前活到现在这就是个不可能事件,小学数学直接送你进坟堆。

当然,有数学好的同学肯定要吐槽我这概率计算的方式不对,1/5概率只是他活到第14000年时暴毙的概率,在此之前每一年的阵亡概率肯定要依次降低。

但是我说亲,这只是个大概的估算,让大家有个数字上的概念,更何况古代的死亡概率,哪里是200万除以13亿如此之低?

不管怎么说,除非主角有僵尸的能力,不被爆头就不会死,不然小学数学计算就已经将命题证伪,已经没有机会扯到什么基因的有的没的。

========================================- 因为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不苛求导演圆谎,我只想听听在这样的设定下你要表达什么。

所以关于主角身份的真实性我先直接略过,我们看下整部电影是怎么讲的。

- 只可惜,最终表现让我大失所望。

前半段正如片中一些角色所讲的,【主角你所讲的东西都是教科书里面的,是人所熟知的】,换言之,【没有干货】。

你看导演怎么回答的?

【无法证伪,且听他讲】。

- 当时我想:我他喵都不管你是不是从14000年前来的了,还管你讲的东西什么真不真?

剧情敢进展快些给我点干货么?

- 以上是我当时的吐槽,不必在意。

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对主角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我这里要说一句:- 如果是你面对主角并假装他是合理的,那你有何想法和选择?

- 不外乎下面几种:1.拉实验室整个彻底研究了2.他是隐患,干掉他3.土豪我们做朋友吧4.。。。。

总的来说,跟你见到一个有钱人的反应是一样的:1.寻求他成功的秘诀2.做掉米国财团头头,为穷人造福3.土豪我们做朋友吧4.。。。。

也就是说,其实你会做出如何反应,无论羡慕,嫉妒,仇恨,好奇,在你看过电影简介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数了,还需要导演安排数个角色来在电影里分别体现吗?

还需要浪费你两个小时吗?

- 不不不,这是剧情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之一,我在耐心地等待。

- 然后导演开始撸宗教了:从主角跟一个老太太的絮絮叨叨里跟随历史时间,最后揭秘主角就是耶稣。

不是某些影评说的很可能是,那就是。

- 于是我终于看到了一点干货:导演对耶稣的重生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耶稣就是一个街头卖大力丸的,会点奇门异术,通晓假死之法,用这个骗过了围观群众,加上自己乐善好施又粗通历法,当时就变成了教派头头。

我的话虽然难听,但导演他就这么个意思。

- 然后呢?

- 然后主角朋友各种不服,主角依然使用【无法证伪】这一挡箭牌,于是大家三观尽毁,情绪崩溃,内牛满面,五体投地。。。

- 然后某老头证实了主角的真实性。。。

- 然后主角带着女人走了,电影结束了。

- 你说这玩意能够【引人深思】?

能够让人思考【生命,历史,宗教】?

你TM在【逗我】。

写到这里,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

我仔细看过豆瓣满满的好评,却发现它们跟这部电影一样空虚。

【无法证伪则存真】这一思维逻辑来自美国司法体系,电影《十二怒汉》是对其完美的注解。

但这是牵扯到司法公平和嫌疑人性命的,陪审团审案时候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将其擅自应用,则是【不顾前提】,【偷换概念】。

大家可以自行举些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一逻辑的不合理性,比如说,你朋友跟你说,1.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2.当时你不在你妹身旁,你妹手机关机,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证伪3.所以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或者说你不能否认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4.你说你妹昨晚明明跟你说过要去面试5.然后你朋友说你不能否认你妹正在飞机上的可能性,所以你妹可能正在飞机上- 你说有没有道理?

以此类推,耶稣也可能是卖大力丸的,主角也可能是来自14000年前的了,不可能事件其实还是有概率出现的,只不过概率及其微小,这是数学定义,对不?

呵呵。

说要点,【不能证伪则存真】是在陪审团对罪犯进行【有罪】和【无罪】的时候使用的,换言之这个逻辑的默认前提是承认二元论(这个你不知道可以划词搜索,就是对于A,有B,则B和非B必有一真,很简单的),而具体到本片探讨的所有问题,难道二元论是适用的?

非黑即白?

难道证明一个命题必须用反证法,排除它的一切对立面?

那个关于数学家的笑话,说在此时看到的半个羊的颜色是黑色的那个,说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搞清了这个问题,你还觉得这玩意深不可测?

拉扯吧,牛宝宝!

 10 ) 认真,你就输了

周六见到了一别十三年的Tristan,聊了很多,伦理,宗教,电影……最后Tristan说着叹息道:有时我也会掉进不可知论里,并且推荐我看了这部《The Man from Earth》。

随后我找到了它。

这部电影在国内受到的追捧(作为一部美国电影,在豆瓣的votes居然和imdb不相上下,而评分还比后者高0.3)令我诧异。

仅仅作为一部电影来说,除了显然有效的成本控制,它好像实在乏善可陈。

不过看着评论,好像还有不少人在惊叹着说:哇噢!

他讲了个多好的故事!

我不知道拿什么样的“坏故事”来参照才能映衬其卓尔不群,但是这个故事的平淡确实已经到达了令我不解的地步,例如,我不理解剧中人物在面对这个传奇故事时种种失态的场景。

倘若有一天,金二元帅对全世界宣布说他其实是冥王星人的后裔,或者另有一天Tristan认真地对我说:“其实我就是耶稣的原型,如果去掉零头,大概有一万四千岁了……”我觉得我会欣然接受,当然前提是他们不逼迫我参加什么朝圣组织。

我不会感慨或惊叹,因为我从来就不会深信。

因为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而且我以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对于生命、对于历史、对于宇宙的所有认识,只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而已——宗教如此,科学同样如此。

如波普尔所说,科学应服从于经验的证伪,但他同时又说,可以证伪的科学与不能证伪的占星术一样,都既包含着真理,又包含着谬误。

所以,你能拿一个自称从旧石器时代活到现在且青春永驻,以致每隔十年就要迁徙而居的男人怎么办?

你自然无法证其真,也永远无法证其伪。

严密的推理论证、代代相授的知识,终究不能无限扩充个体经验的狭小局限。

宇宙洪荒之中,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把自己置于宇宙的中心去度量万物,并且信以为真,这种下意识可能比故事本身更可笑一些。

塞南古说,人并不总是需要一座都城。

我想,人并不总是需要一个起点。

因为不存在那个起点,你的知识,你的经验,你的结论,你的信仰,都是有限的。

而有时当你面对无限的未知,你可以试着去挑战,但是要留有起码的尊重。

嗯,宗教、人类、历史、科学……加在一起也只是个长长的story,信不信由你,但是认真你就输了。

有时候我们应该拾起猪八戒“从来处来,往去处去”的智慧,只要我们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去劳作,去收获,去发现,去感受,去爱……那么,宇宙是诞生于上帝还是诞生于大爆炸,又或者一个人是否可以活一万四千岁甚至更久,真的那么重要么?

扯远了,电影我给三星,其中一颗星送给制片人,因为他真的很能替金主省钱。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短评

一个oldman。也许做有声书会更好,毕竟台词很艺术,好点子没遇着好执行,粗糙的色调灯光看得头痛,表演也糟糕,以为是780年代的一看07年。一群科学家竟整晚都在讨论浅层的人文问题。还想一个超自然存在为什么要跟愚蠢的人类解释那么久,原来他是jesus。想起dc的vandal

2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较差

评价不仅是虚高 简直就是方向完全错了吧 本来想给三星现在只能给两星了 idea是好的 拍的十分浅薄且无趣

7分钟前
  • 大火丁
  • 较差

哪位管理员把影志那个【意外结局】的豆列删了,我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还没看就被他剧透了,这货是反社会人格吗,要抓狂了。

10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有种被颠覆的震撼!

12分钟前
  • 少年 遊
  • 力荐

应该是来源于一场头脑风暴;虽不能自圆其说,但也有惊艳之处。和菜头推荐。

17分钟前
  • 枫桥夜泊
  • 还行

几个沙发且无特效的低成本电影,很厉害。以“如果 你的同时活了1.4w年,你怎么看待他?”为故事的引子把各位看官按在椅子上。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就是John 通过围炉夜话的形式击败了几个博生用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型:你们的认知都建立偶然上,茫茫宇宙人类只是沧海一粟,所谓的真理都是规律,我劝你们搞学术的不要那么认真。这部电影本想打4星,但是还是给了3星。导演没有必要通过心理学家的死表示出来他对于cave man的看法,太突兀。还有这部电影应该定位为一部悬疑片。

20分钟前
  • 深林大怪
  • 还行

典型的密室谜案,只是没人找到破绽。不过里面的观点却很有趣。有几个问题是动脑子的了:1、玛丽亚是你亲妈?2、你会多少种语言?3、可以测一下基因吗?如果您存在了14,000年,基因能证明。4、你怎么辨别配偶是不是自己的某个后代?5地球一半子孙出自你门下?6、有多少存款?定期转存应该也很吓人了吧。7、你怎么伪造档案?

24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低成本的宗教片 所谓科幻的部分就是一人长生不老 14k年没发生意外没战乱遇害真是奇迹 野人部分着墨模糊如书本 历史部分都是点缀只有耶稣长篇大论 几个装逼犯带头表示没见过脑洞这么大的一群跟风狗点赞以示智商达到装逼犯水准

29分钟前
  • WSi
  • 较差

好简单的场景,好少的演员,好巅覆的电影。不确定自己看懂了。

31分钟前
  • 一味愚
  • 还行

相信是一件彼此配合的事情,就像催眠。

35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我看过的电影里,效果与投资比例最高的

40分钟前
  • 乔西
  • 推荐

主意是不错,但怎么都不对!整部电影的逻辑是这样:说有个人活了一万多年,然后通过各种质疑其实是在完善这种假设。这部电影最终就像耍无赖一样完成了这么一件事:假设有人确实活了一万多年。这有什么意思嘛!要真有人活了一万多年,应该说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类历史才有意思啊。

41分钟前
  • 荞麦
  • 还行

李诞推荐来看的,真的很有意思,我们都是那两个搬沙发的人,哈哈哈哈太好看了多年之后我再来看一遍

44分钟前
  • 绝世的卓哥哥
  • 力荐

其实蛮有深度的,,但是不是我的菜,,真是超节约成本的一部片,一个场景就拍完了。。跟科幻没啥关系,,

4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这电影好啊!除去人力工资加片尾曲作曲费几百块人民币就能拍出来了。对不信基督教的人来说,这片有什么意义?一个新的观念?继《搏击俱乐部》后又一次脱离了豆瓣主流加值观

52分钟前
  • 荷叶地闰土
  • 还行

再一次见面你就在天堂了/火星以西,水星以东/草痴长了几春,叶枯了几秋。一眨眼沧海又成了桑田 /释迦牟尼的袈裟传给了耶稣//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每隔10年我都要重复转折的命运/一万年太难捱了/别人的女人那么美,欢乐那么大,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我只能在车前为你停留一瞬间

55分钟前
  • 泓楷
  • 力荐

故事其实可牛逼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很好看,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这种认识噢哈哈哈哈~而且演员也没有很美好~我还蛮相信世界上有这种长生不老的人的哟~真希望那个人就是我,咩!

58分钟前
  • tweety~
  • 还行

究竟是科幻不是我的菜 还是 这种科幻不是我的菜。。。

60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还行

X徐和Winnie曾经在午饭桌上你唱我和的大作。就这么个样子。我相信欧美的人看了会很震撼,但中国人有多少人能理解?又有多少能到达欣赏的程度? 片子的核心是一个活了14000年的表面上很普通的人就是耶稣,而圣经也完全不像所鼓吹的那样负责——试问看这个片子的中国人有几个认真读过圣经!

1小时前
  • Y.T
  • 较差

早年看了个开头就被剧透光了,最近翻出来又看了一遍,剧本确实不错。只不过呢,作为以前学分子生物学的,只觉得与其坐那儿空谈,不如赶紧研究研究这位朋友的端粒酶调控通道,才是正经事啊!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