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男人是三条腿的动物,我很赞同。
自古温柔乡,从来英雄冢。
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泛泛鼠辈?
可以说,绝大多数男人失败的根源在于自己的那第三条腿。
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多的不能再多,甚而惨痛得不能再惨痛。
先说《本能》吧。
真的是久闻其名,可惜一直“尘封”无暇“光顾”。
无可否认,莎朗·斯通是一尤物,尽管垂垂老矣风华不再。
很难想象没有她的《本能》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就其深度而言,这部电影的评分——IMDb: 6.8/10 (53,104 votes)——我认为可以去掉零头,及格足矣,尤其是相比较它的续集而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一部上乘的色情片而已。
《本能2:致命诱惑》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不过味儿,不够劲儿,很大程度上也许是莎朗·斯通这次没有走张扬的性感路线。
当然,她依然性感。
只不过,更多的是内敛而理性。
可以说,第一部,她的性感魅力是直透肌肤,让你欲罢不能;第二部,她的性感魅力深入骨髓,令你不可自拔。
只是我很奇怪,它的评分——IMDb: 3.8/10 (15,745 votes)——竟然低到这种地步,影评更可谓是口水滔滔骂声连连。
O(∩_∩)O男人啊,真是三条腿的动物。
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就事论事,这部电影,我倒认为是我所看过的续集电影里最好的一部。
尽管它没有摆脱续集电影的宿命,它的故事情节,它的结构张力,确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它让我赞叹的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男主角的表现,我认为比第一部里的那个干探更有立体感。
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两部电影的本质其实在各自的名字里已经体现出来了。
不是吗?
第一部强调的是“本能”,显露的是人的赤裸裸的欲望和兽性。
第二部强调的是“致命的诱惑”,彰显的是个人身在局中而难识庐山真面的困惑和无奈。
关于电影的情节没什么好特别评论的,它就是那么一个原本厚道、专业的心理咨询师michal出于自己强势的本我,而迷恋上“全知全能”而又擅长演戏的美女低俗小说作家最终沦为其附属产品(novel fiction) 的故事。
个中的各种角色人物的各种阴谋相互交织让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困惑不已,逐步丧失了自己固守的professional 价值观和伦理,开始涉入低俗小说作家cathrine的私生活,甚而发展了一段极其主观的亲密关系,当他发觉这个狠角色的恐怖时已经不能拒绝滋生的诱惑而成为小说作者情节发展的线索。
是的,只要有出于本能而甘愿卖身为奴的人,世界上永远也不会缺乏好作品、好新闻、好联播的。
我不由得想到了government这个词,总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组织,自以为全知全能,但是不愿通过搬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而为世人增添欢乐和忧愁,而要通过主宰别人的生活、价值、伦理,摧毁别人的追求来给更多的人看——“看啊,人是多么的脆弱,人是多么的野蛮,人是多么的缺乏道德感”,于是下发一个集体学习的通知,浩浩荡荡的学习整改运动开始了……悲剧的诞生是出于人——神(不可抗力或先天不足)的冲突对抗,但这种通过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具备的特殊的善,比如说金发性感、拉风的车,来诱使庸人(普通人)犯罪堕落,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而造成某人的困窘是我恶心的。
本能是一种力量,既可以是求生的强力,也可以是人神俱焚的狂暴,它不需要上帝的纯熟价值引导,也不需要领袖的窥伺。
适度的越轨行为(违背主流价值取向和一般规范)对社会的整合和进步是有利的,我们平庸的生活需要一种犯罪后的窃喜和自我满足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按照规矩、踏实的生活准则就能感到幸福。
总有那么些人自以为完美十足,总以为比其他人士先进,擅于辨识你的弱点并加以利用并大而化之,为了大众的福利或者娱乐不惜采用各种流氓手段试图改进你的思想甚而消灭它们,bitch!
让他们fuckoff
1992年,《本能》上映,34岁的莎朗·斯通完美塑造了危险又迷人的女作家凯瑟琳一角,她也凭借性感大胆的演出一炮而红。
十四年后的2006年,《本能2》上映,这时的莎朗·斯通已经48岁了,徐娘半老,但是时间依然无情的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镜头里,她的魅力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第一部《本能》的故事发生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本能2》的故事发生在在阴暗的伦敦。
演员方面,莎朗·斯通依然出演女作家凯瑟琳;男主是由大卫·莫利塞饰演的精神病医生格拉斯。
《本能2》里女主的造型是真的拉胯,特别是发型,披散着的头发和稀碎的空气刘海,把原本就衰老的女主显得更加难看了。
有一个场景她扎起了头发,颜值提升了不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她大部分时间都是难看的散发,而不是这个发型。
不得不说,《本能2》的男主也是非常的拉胯,电影里他并没有贡献什么精彩的表演,演员憨厚的外形和气质也毫无吸引力,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缺乏性张力。
第一部的男主演道格拉斯,虽然不能说外形多么帅气,但他有一种成熟男性的气场,并且他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剧情回顾与吐槽《本能2》的剧情算是对第一部的拙劣模仿。
开头试图重现第一部的经典,不过弄巧成拙,女主凯瑟琳和一位运动员在车上不可描述,女主开车开到了河里,运动员由于嗑药,神志不清淹死了,只有凯瑟琳一个人逃了出来。
第二部这个开头太糟糕了,要尺度没尺度,要暴力没暴力,也没有什么悬疑感。
想当年第一部开场,毫不遮掩的一男一女激烈场面,紧接着冰锥杀人血浆横飞,要多刺激有多刺激。
第二部还以为是女主角玩嗨了分神才出的事故,但是后面剧情来看其实是女主精心策划的谋杀。
警察调查发现运动员体内有药物残留,凯瑟琳体内没有,还调查到凯瑟琳和买药的迪奇有过联系,怀疑是凯瑟琳故意杀人。
不过之后,迪奇因为在另一起案件作伪证被取消证人资格,凯瑟琳被释放。
可能导演也知道莎朗斯通老了,第二部把重心放在了男主上,男主格拉斯发现凯瑟琳的小说和这次案件情节一模一样,也减少了对凯瑟琳的怀疑。
之后在和凯瑟琳的交往过程中,男主被风韵犹存的凯瑟琳吸引。
电影其他角色也都和男主关系紧密。
男主的前妻丹妮斯和亚当在一起了,亚当的演员是美剧《汉尼拔》的“小茶杯”休·丹西演的,亚当遇害,是被勒死的;男主看到前妻和凯瑟琳在一起,然后前妻也遇害了。
凯瑟琳在男主面前自爆,说人都是我杀的,包括第一部的几位。
男主生气,情绪失控试图淹死凯瑟琳,不过最后还是恢复了理智。
男主看了凯瑟琳的小说,发现下一个有危险的人可能是自己的上司米兰纳,他打电话通知探长罗伊,自己赶到米兰纳家里。
凯瑟琳和米兰纳都在,男主由于之前失控对凯瑟琳动过手,米兰纳以为他有精神问题,要吊销他的职位。
男主被女主洗脑,女主忽悠他罗伊才是幕后凶手,并且给了男主一把枪。
罗伊到了现场,被男主开枪击杀,最后时刻的罗伊提醒男主不要相信凯瑟琳。
一切为时已晚,男主试图开枪干掉凯瑟琳,但是失败了,他被之后的警探制服。
电影最后,男主被送到精神病院,凯瑟琳来看他,并且继续洗脑,说什么亚当和前妻都是男主杀的,电影结束于男主的邪魅一笑。
这电影的剧情也是压根没有悬疑感,很明显凯瑟琳在幕后操纵一切。
第二部里的凯瑟琳完全没有第一部的气势,你看不到第一部那个凭借高智商和心理学知识掌控全局的女狠人凯瑟琳,只能看到一把年纪还在刻意卖弄风骚,脱罪全靠运气的无聊反派。
第一部的彩蛋我们可以根据第二部电影里,凯瑟琳的台词了解到,第一部的男主角尼克已经遇害了,凶手大概率是凯瑟琳。
凯瑟琳还承认是第一部开头的摇滚歌手是被自己杀掉的。
这算是官方揭晓谜题了。
第一部最重要的道具冰锥也作为彩蛋登场了,这部里的冰锥真的只是用来凿冰的。
无聊之间,翻看了好久不曾光顾的硬盘,发现了去年下过的一部影片:本能2-致命诱惑。
我并没有看过本能1,发现网上诸多批评的言辞,我无法把两部影片对比,但就单单本能2这部电影而言,仍然给我带来一丝震撼。
影片讲述中年女作家(沙朗饰)找到一位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一直怀疑女作家是杀人凶手,但在不断接触和交往中心理医生逐渐迷失了自己,随后与医生关系复杂的人相继死去,在现实与谎言间徘徊的医生最后时刻失手杀死警察,但因为他被查出患有精神问题而免于起诉…………。
作为一部惊悚影片,本能2作出了大胆的尝试:抛开悬念。
事实上,最近看过的好多悬疑电影都是到影片最后才破解悬念,象完美陌生人、以及刚看完的宝贝失踪等,近期的悬疑影片也以能够将悬念留到最后为成功,但这类电影多半是结尾精彩,当你知道结局之后便对影片失去兴趣。
但本能2却将这个悬念在影片一开始就解开:女作家驾车飞奔落水后,在优雅从容的状态下逃生,留下发现陷入险境却无力回天的黑人球星。
至少对我而言,看到这里我便断定女作家是凶手,影片巧妙之处则是尽管你确定女作家是杀手但随着情节发展你会不断否定自己、又肯定这个结论、再否定这个结论………………,如此往复,其实女作家是凶手本无悬念,影片贯穿始终一直都在给观众以提示,但观众会随着心理医生的感性和理性变化也渐渐落入沙朗私通所设下的圈套中。
好像自己就是那个无助的心理医生,又好像自己比心理医生理智,又好像自己比医生还糊涂。
影片把一部无悬念的故事演绎到理智的人放弃理智而选择感性,导演巧妙的将各种错综复杂的厉害关系自然有深刻的加载到心理医生的身边,让他愈走还留,最终落入沙朗私通的圈套,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教程:一部催眠或教程。
再说演员,网评大家都说沙朗在影片中尽显老态,我没看过她的本能1,无法想象她年轻时的妩媚性感,但就这部电影而言,我感觉沙朗的表演实属上层。
沙朗饰演的是作家,一位经历丰富、邪恶、理性又有诱惑本能的成功人世。
这个角色要是找个20出头,魔鬼身材天使脸蛋的女星饰演当觉有些不妥,这个女作家要成熟、要有经验、要善于玩弄男人与股掌之间,沙朗则完全具有这样潜质,尽管是有些皱纹,但沙朗却通过眼神和柔美的动作把性感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要一位年轻美女饰演这个角色,恐怕心理医生对作家也就是停留在一夜情的阶段,不会被迷惑。
心理医生演得也很好,他犹豫不决的眼神、语无伦次的话语都很好反衬出女作家的高明。
影片最后女作家来到精神医院看望医生,为他带来了自己的新书(以心理医生的真实经历为题材,在小说中心理医生是凶手),一切都是在其掌握之中,但最后医生嘴角挂出的一丝笑容则让我又一次震撼,难道…………?
高贵性感的女作家(莎朗.斯通扮演)驾驶着一辆SPIDER超级跑车在繁华的夜都市里超速飞驰着,旁边搭载了一位吸食了药品而显得精神恍惚的足球明星。
忽然跑车失控了,撞开桥上的护栏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抛物线然后堕入河中——危险!
却见莎朗.斯通非常镇定地打开汽车车窗,解开自己的安全带,然后从容地从车窗中钻出,向水面游去。
恰恰就在此时,那个足球明星在被河水没顶之后从昏睡中清醒了,他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处境:自己正坐在一辆已没入水中正迅速下沉的车中,想要解开安全带并离开车子已力不从心;再抬头看去,车外,那位美女作家正以极为优雅的姿态轻盈地浮向水面,那舒展的泳姿美丽得令人窒息,仿佛她就是一位天使,一条美人鱼…… 这就是电影《本能2》的开场。
看到这里,我关掉影碟、关掉电视、关掉灯,让自己没入房屋里的黑暗中……够了,今晚我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我已经知道了《本能2》想要诉说的结局:男人都将要下地狱,而女人呢——都会上天堂!
很棒的电影,不是吗?
一个意味深长的开场!
不错,我一个人正在走向地狱,而你们都将浮出水面,这就是我的命运。
原文出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xiao
大概高中的时候看过《本能2》(以下简称本2),除了那个“经典镜头”之外,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昨晚下载了《本能1》(以下简称本1)和本2,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看了一遍,才发现,有些电影,不到了一定的年纪,是真的看不懂。
本1是探长找上了凯瑟琳(莎朗·斯通饰),姜子牙垂钓,愿者上钩,还显得高明些。
本2却是凯瑟琳找上了医生,为勾引而勾引,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力感。
然而最让我无法容忍的是莎朗的衰老,如花美眷终敌不过似水流年……美人迟暮足以让我伤感走神儿了一整部影片的时间。
不得不说,莎朗或许未曾辜负岁月,可岁月着实对她不公平了。
本1时候的莎朗,34岁,风华正茂,获第50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时隔14年,48岁的她,半老徐娘,被评为第27届金酸莓奖最差女主角。
人生最令人唏嘘的从来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被年老色衰的自己。
本1和本2是悬疑情色片,不是色情片,所以,它们在聊“性”的时候就不仅仅在聊“性”本身。
导致探长和医生走向混乱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性,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
它是个总和,囊括一切,酒、色、财、气、名誉和地位等等等等。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什么都不想要的人却什么都有,看似无所事事的人却无所不能。
这就是一种“无欲”的状态。
而本1和本2里的各色人等,本质来讲,并非死于他杀,全是死于自己的欲望,太想要,太想要,就会失去判断,乱了方寸,被人操控。
14年,一个女人渐渐丧失了美丽容颜。
一部电影的技术却日趋成熟,本2尽管在剧情和故事情节上弱于本1,可是在隐喻上它做的很好,比如那个像男性生殖器一样的建筑和凯瑟琳那个同款的打火机。
让空镜也派上了用场,为影片主题服务。
总得来说,还是值得推荐观看,一句话:性不是万恶之源,欲求不满的人性才是。
女主老了啊,没有之前那部漂亮了。
然后就是电影的套路,感觉还是老套路啊:女主总是说谎,但是男主每次都会信了她的谎言,就像第一部诱使他把女朋友打死那样,打死了他的警察朋友...可是这套路也太老了吧,而且他都已经知道真相了,到了最后一刻居然还会相信女人的话??
然后警察朋友最后说“不管她说了什么,她在说谎,这是你抓住她的最后机会了”然后就死了,男主这才又回过神,但是已经被赶来的警察制服了。
最后应该是太内疚没有相信警察朋友的话,以及不愿接受自己一次次让女主杀掉了那些人,然后疯了吧。
然后女主最后送的那本书里说的犯人是心理医生本人,女小说家是无辜的,这个应该是想讽刺男主吧,并且证明自己确实无所不能。
嗯...个人理解啦。
感觉电影大概就是想表达女作家成功地将所有人玩弄于自己鼓掌间,自己却能全身而退,向心理医师证明了她的无所不能(同时嘲笑他很菜)。
但是我觉得有点过于老套了,而且环节设计得没有第一部那么缜密,看起来没有第一部精彩。
比较起来还是第一部好看,而且第一部女主颜也让人无法抗拒,青春易逝呀。
莎朗·斯通老了。
无论她如何保养,昔日里眼睛里的光彩已经失去。
《本能1》里,那充满挑衅与诱惑的眼神是很迷人的,但到了第二部,她重施故技,却只让我感觉疲劳。
十几年时间的沉眠会让很多东西失去原来的感觉,例如央视版《西游记》,例如《本能》。
除了莎朗·斯通,摄制人马几乎全部换了新血液,这导致无论气氛渲染还是节奏松弛,都与前作有了不小的差距。
要不是故事本身还有些看头,它会让很多影迷大失所望的。
不过即便如此,《致命诱惑》依然遭受票房惨败,真称得上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
本能:你要敢豁得出去《本能I、II》从剧情看相仿,这样的影片谈不上经典,但仍被市场津津乐道,一定是有需求。
网络不仅把影片台前幕后介绍的通透,连两个大明星的底儿也翻了个四脚朝天,由一部电影联系到七大姑八大姨,这就是文化的经营之道,因为只有会讲故事才有人愿意掏钱!
是个男人就对色有欲望,更别说西洋鬼子,本能就是欲望!
在欲望的表现我始终认为洋人是敢豁得出去的,这也算是一种精神!
电影的开放是因为思想的开放,随着进一步经济开放,中国的电影已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香港是个自由的地区,她的电影工业曾辉煌灿烂,其中不乏情色,90年代谁敢说不是看着港片长大的,电影是可以塑造一个人,一座城市的。
香港的今天是因为敢豁得出去!
日本和韩国,更是亚洲典型的代表。
人的骨子里是有表现欲的,我们羡慕洋人很野性,洋人夸赞我们很乖巧,文化的差异本质是本能表现的差异!
老希说:“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
这本续集出的和成名作相差巨大,单看2或许会觉得还像这么回事,但是和1比,简直天上人间。
本能一以桃色悬疑为卖点,开创桃色电影的先河。
故事的线索分层交错,剧中人物一度摇摆,真正的凶手时隐时现,到剧末,观影者都会有找不着北的感受。
相比之下,本能二中,剧情是垂直展开的,人物的立场十足的分明,女主人公的开场就是一段直白的表述,还没几分钟,人物的底子就能被摸透。
于是乎导演只能在电影的情节上做文章,但可惜剧本的先天不足,并没起到像上集那样惊人的效果,反倒因为情节的过于艰涩,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
此外,萨朗斯通在两本电影中的姿态也颇能让人玩味。
1中,是由迈克尔饰演的探员作为电影主线,萨朗斯通在剧中插入,凯瑟琳在电影中的穿插和起伏使得女性迷幻,神秘的感觉被放大了,这也是电影桃色意味的源泉。
而2里,时隔数年,女性成为了此本电影的主角,开场的人物换作了凯瑟琳,而且女主人公一出场就是十足的放荡和高调,除了给人淫乱之感丝毫没有桃色的趣味与魅力。
这无疑是本能二给人的感觉差的原因。
归根结底,大男子主义喜欢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女人,即使剧情不允许(比如一),也要搞一个可以和他抗衡的男人(比如迈克尔饰演的警探),像本能二这样女性主义一边倒的作品,拍出来难道还是给女人看的不成?
Sharon Stone老得没谱,还摆出一副性感妖艳。挺失望的。继续续集怪圈。PS:续就续出个花样来!
老了点
嗯嗯~~~值得写两个字
没有一好看
老女人卖弄性感真是要命。。
情节乏善可陈,莎朗的性感笼罩在日渐衰老的皮囊里
女主老了,男主不给力。
不觉得情色啊~~喜欢这种极端的人物
何必呢!
102 好困。。。
邪恶或者正义 无从分辨
就是莎朗斯通老了点
我真以为本能1和2里德女主角是两个人 但声音一摸一样 我还以为是配的音啊 结果后面才发现是一个人 时间真是把无形的刀啊 这个不说 那个剧情 那个男主角 故事情节 我实在不想说什么了 就最后那女的捅破了的时候 我才稍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 个人觉得不好看不好看!
何必为难自己?
MLGB, literally.
那个时候看了1翘首以待2啊~
提醒一个女人老去 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最后,男主笑了,再次迷惑了我,云里雾里啊
每一帧都是对本能1拙劣的模仿,丫根本不配做续集,最多是个stalker。糟糕的不是莎朗斯通已经老去的肉体,而且虚的没有气场的男主,和莫名其妙的为了整人而整人的思维,难看到死。
除了莎姨发型和男主角的身材,其实还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