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很平静,平静的像一杯温开水,但是整部片子下来又体会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社会。
母亲的挣脱,父亲的懦弱,朋友的退缩还有社会的错综复杂把这个少女逼到无处可逃。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亲人抛弃 朋友背叛 充满绝望韩公主是令我感受到最浓烈而实体化的悲伤、压抑、无奈、愤怒等负面情绪的一部电影
当小心的绚烂绽放试图抹去过往的不堪之时,无奈现实的残酷却是注定强大的。
一直以来都喜欢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这一部,又不同于以往的《素媛》、《熔炉》,好就好在,它不煽情。
导演异常克制,沉得住气,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期盼重获新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韩国的小城密阳,这个地名很熟悉,因李沧东的那部《密阳》而想起,那是一个在亡夫的故乡失去儿子想要重获新生的故事,很巧合,这部也是。
无法带着怜悯的目光对公主说些什么,一直相信这世间没有什么感同身受这回事。
都说这片是积极的,因为公主想重获新生,因为清唱团同学的美好,但,结尾那一刻,镜头被湛蓝的海水覆盖之时,我却觉得,公主也许在一开始,就决定这样纵身一跃了。
恩熙曾经问过公主,为什么这么拼命的学习游泳。
公主说怕自己改变主意。
也就是,怕改变想要活下去的主意,怕自己像好朋友那样跳下河被水吞噬放弃活下去的机会。
尽管嘴上这样说,可公主只能坚持二十五米。
二十五米,不算远。
如果那些家长和亲生父母不步步紧逼,也许对于她来说,二十五米是新生的距离,但是呢。
但是,公主从那件事之后,根本就没有好起来过,根本就一点也没有忘记。
上厕所时会想起。
去做检查时面对男医生如同待在地狱。
走在路上会幻想死去的好友在道歉。
一个人在游泳馆里听到开门声会想起那个噩梦般的晚上。
还有很多,在每当公主竭尽全力的和恩熙这群新朋友待在一起时,在公主住在老师母亲家时,每一个温馨的场面包围她时,那些肮脏污秽的记忆会像巨石一样猝不及防地向她袭来,打破美好的宁静。
在蓝色铁丝门里,恩熙说,出来,那边没有路的。
无疑是自喻了公主的处境。
想学游泳的那一刻,她是想走出来的吧。
可是,母亲的嫌弃,父亲的抛弃。
想走出来的那一点点火苗都熄灭了。
就像很多人说导演把故事剪得太碎,一会是美好的现实,一会是噩梦般的过去。
现实与回忆一直交织到结尾,也许,这不是导演的失误,而是公主,一直都没有忘记,从未放下她血淋淋的过去。
直到那些家长来围堵她,直到父母都抛弃她,她再想忘记,再想摆脱,也得不到救赎了。
公主对警察说,我又没错,为什么要逃啊。
明明知道自己没错不用逃,最后还是纵身一跃。
这是结尾,却让人想起开头,有一个画面,很多小小的海豚雕塑。
公主还是没能像那些海豚一样,跃于水面。
也许当初就想过活着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游二十五米。
看了两遍韩公主 越看越揪心。
第一遍没有认真看加上家里的投影机放出来的效果不够好,很多细节没看清楚。
第一次写影评,也是第一次这么想写写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个人感受,我看了豆瓣上的那些影评看得我好心塞,貌似都没有怎么认真看这部电影的感觉。
这个电影是以04年韩国密阳真实事件改变的,43个黑社会高中生轮奸了三名少女的事件(以下简略的说是“事件”)。
而电影拍得是其中一名被害人在事件发生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并且又被事件牵涉进去的事情。
主要是以“观察”的拍摄手法(画面有许多主人公的身影、视角、主人公神态描写等)去拍摄受害者韩宫菊的生活状态以及事件的后期进展。
首先,拍摄手法是我比较欣赏的。
起码让人看了很有意思,“事件”发生的前后作为两条时间段,交错起来,前后呼应。
每一个“现在发生的”场景,都会让韩宫菊“联想到”曾经发生的那件可怕的事情的前前后后。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不断地呼应!
发生这么惊悚令人震惊的事情,还是会在后面的生活中不断重现那件事发生的情景,不断地联想和重现,不断地解开故事的内容,不断地让观众的心越来越纠结(我好几次按下了暂停按钮 实在受不了),不断地引入高潮。
这样的不断用第一人称,不断地用前后两个时间线索交织起来,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增加了观众们的关注度。
其次,我觉得还是要先了解一下电影简介再看电影,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吧。
起码大概有所了解,这样看的话,对于开头主人公的那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静静的在心里描画出音阶,眼前的一些都会变成音符,歌曲就开始了,呼吸声脚步声风声,嘈杂的背书声也是能容忍的,那时孤独痛苦恐惧都会暂时忘记。
对于你来说歌曲是宗教啊?
恩,虽然有力量但在现实没有用。
我....没做错什么”这是韩宫菊在原来的学校,和学校的老师或者领导对话,画面里还有在场旁听的家长们。
其实现在到头来这段话,说的很悲凉,她确实没做错什么,明明是个受害者,到头来还被拿着法院需要签署的各种庭外协议书的家长们逼着签名,放弃诉讼等。
镜头平静呈现,没有背景音乐,也没有过多的对话,简单明了打出这张写实的王牌。
太现实感的描述方式,这位韩国导演李秀镇真了不起。
其其次,这个故事最大的亮点在于,韩宫菊是真的有尝试过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比如学习游泳,和老师妈妈认真的生活,和新学校的同学一起练歌,和新的好朋友相处,忘记那些不好的过去。
但是所有的好事都在那些寻找的韩宫菊签署协议书的家长们全部撕破。
嫌弃韩宫菊的妈妈,出卖女儿的爸爸让这个事件愈演愈烈,甚至可以让人颠倒黑白去判定这件看起来就很明了的事件。
没办法,现实太残忍了,该来的还是会来。
各种残酷的现实一次性扑面而来,炸开了花。
太残忍了太揪心了。
其实这个电影有很多让人觉得很揪心的点。
我觉得作为影评没必要展开,自己get到就好了。
影评更多的是参考一下“噢 原来可以看这个东西呀”这样就差不多了。
关于韩宫菊在教室上写的纸条内容,我回去问问会韩文的朋友,看看是什么意思。
又一次要谈到韩国电影,再武媚娘被剪成大头贴的今天,韩国那些能改变国家的改编题材形式的电影已经不止甩国产剧五条街的距离了!
当然在国内现在一个以打胎为荣的电影时代仿佛我们真的思考的太少,或者说上面那些人给我们的思考空间太小。
我不太愿意过多的去解读一部电影的剧情,但是有些画面和语言确实是震撼心灵, 当韩公主重复唱着 so give me a smile 的时候你会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同时让我想起 熔炉里海边的那一幕 同样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却还是悲剧收场。
父亲的变态,老师的无奈,还有那43只猩猩的凌辱,一个受到这么大伤害的女孩子是承受不了的,原以为恩熙告诉公主那是一条死路可以拯救公主,却又在得知真相后不敢接起公主的电话,这大概就是压死公主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最后韩公主像花玉一样跳入河里,很多乐观的人愿意认为公主最后凭借着只能游25米的能力游了回来,并且把最后韩公主的呼唤当成歌迷对她的喜爱。
而我觉得公主没有必要回来,游回来的是她的灵魂,我也更希望最后那些呼喊是对公主这青春年华所受的不平与伤害的呐喊跟斗争,是所有人觉醒的声音!
其实所有的电影都是一种形式,而内在的东西才是真正完美该去思考的。
本来心情就不好,看完这部电影心情反而更沉重了,废话不多说,从几点来说我的感想:1.跟《熔炉》不一样的是韩公主是女主从绝望跟重生中徘徊,最后选择死亡的痛苦过程,没有一个正义的结尾,整个电影看完人是沉重的。
2.之前的雷电法王杨教授很火的时候,在知乎上看到日本的一个作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需要经过考试,但是令人可怕的是为人父人母却不需要经过考试’,在我看来做人也是一样,最可怕的是从一个极端奔向了另一个极端。
3.接着说一下,大概看了下真实事件,跟电影有许不同,真实事件大概跟日本的水泥事件差不多,算了下时间,在当年的我还是一个只知道玩游戏的傻逼呀。
嘿嘿,电影中也有不少让我震撼的片段,女主被强暴得下体不能好好的小便、女主为了活下去想学好游泳、虽然十分不愿意还是让男医生检查身体、当别人夸奖自己的音乐时却不能跟别人心平气和的分享、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确实。。。
、还有就是在图解中看到的,女主在被带着四十三个猩猩头的男生强暴时心中还在计数(这点我确实没想到),还有原事件中说侵犯的有三名女生,在电影中的右下角那明明是一个男的吧。
给的信息太少,让我无限遐想、还有就是女主最后奔溃的也跳下了水,不知道最后导演的用意是怎样,不过从最后的欢呼女主的名字可以看出,女主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管是在哪个世界。
最后,最后的最后,女主删掉了那条面试的短信。。。
4.看完这部沉重电影,虽然不能说能做一些什么大贡献,但是我至少要做好自己,让这个世界多一个好人,少一个坏人。
最后吐槽一下为何看《韩公主》的编号刚好是四十四!
--大量记不真切的剧透,以及个人随意理解-- 《韩公主》讲女生遭受性暴力事件后,努力重新开始生活。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原本情节更加令人发指。
无论伤害多么深,遭受着,抗住了,还没有死掉,那么更为艰难的就是如何活下去。
老师带着女主转学,对她说:“这是校长的恩惠,你要懂得感恩。
” 女主去找三年未见的妈妈,她趴在橱窗上面笑得很灿烂,妈妈把她拉出来,说:“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你以后不要随便来找我了。
”女主那个隐忍的表情,痛苦这种东西,没法办轻易说出口的,你知道我遭受了什么吗?
那你会离我更远的吧。
女主的爸爸拿了钱,就让女儿签和解书,说:“宫菊啊,你要相信爸爸,爸爸是不会害你的。
”有钱的强奸犯有了和解书而免除了牢狱之灾,没有钱的强奸犯的父母就去找女主,女主稍稍平静的生活又被打乱了,她躲在桑拿房里给爸爸打电话,说了几句之后那边穿来KTV的伴奏。
跟老师打电话说我好害怕,该怎么办,老师叹了口气,说:“打电话吧。
” 女主转校过后,有个热情开朗的短发女生主动接近她,甚至做到了帮女主拿到唱片公司的面试机会。
一定程度上,女主被她拯救了。
后来女主遭受校园性暴力的过往被曝光,被轮奸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搜,短发女生啪地一声合上电脑,女主给她打了电话,她没有接。
是被吓到了吗?
之前短发女生问:“宫菊,你有没有被吻过?
” 女主:“有。
” 很兴奋地问:“有几个人?
” “43个。
” 短发女生略微惊讶又有点小兴奋。
女主补充:“大猩猩。
不是人,是大猩猩。
” 女主是和闺蜜一起被轮奸的,闺蜜怀孕了,女主接到短信去找她,在桥上看到打捞尸体的救援人员,似乎绳索没有捆好,尸体掉了去下,溅出了水花。
女主是在她家里被轮奸的。
她闺蜜有个特渣的男朋友,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闺蜜说要请那些欺负他的男生们一起来聚一下,然后喝多了,那些男生用手机拍她大腿,渣男在旁边一声不吭。
女主看到渣男被欺负,就让所有人都离开,但渣男却让女主喝下药的饮料。
他可以提醒女主一下,但他没有。
女主被强奸,旁边男生恐吓他,他也去了。
为首的男生把大猩猩头套递给他,说你怕什么,又不会看到你的脸。
细思极恐的是,女主应该有点喜欢渣男。
不然她为什么要喝下那杯饮料。
以及之前帮渣男上药的那个眼神。
是喜欢吧。
被喜欢的人害成这样。
弹幕里说这男的渣到人神共愤,有人说论好闺蜜的重要性,也有人说女主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但造成这件事的不该是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团伙吗,把作恶当狂欢,把欺压他人当成理所当然,请问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团体作恶就有多可怕,最重要的是,在一群人都在做着同样的错事时,你身在其中,并不会觉得这是错的。
会觉得刺激,觉得无所畏惧,大家都这样啊,一起死也不害怕。
像性侵事件,如果能活下来,比遭受伤害更痛苦的是再次活下去。
要转学校,不喜欢跟人交往,不喜欢被拍照,无法对他人卸下心防。
以及最后,被人追到无处可藏,女主说:“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要逃?
” 痛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
你不知道我就在你旁边,可我已经站到了河堤上,就要撑不下去了,你能不能,拉住我。
女主说她的梦想是游二十五米,就是一个来回。
虽然救不了闺蜜,但可以救自己吧。
电影结尾,桥上留下了一个行李箱,女主在河中溅出了很大的水花,但慢慢的,水面就恢复了平静。
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她想努力地重新开始。
可是没有办法。
如果真的,什么也没发生过。
韩影最典型类型片罪案片,与各种元素混搭后,开出奇异光影之花来,色情暴力悬疑恐怖,以及最冷酷的现实。
熔炉,素媛,辩护人等现实向韩影在db的评分人数和评分都是高走向的,简直成了路人也要看韩影的标配,对天朝人士来说其中压抑性的指向和键盘反抗不言而喻,在韩国似乎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如这部在2013-2014收获票房和赞誉的独立电影,也是这样。
虽然有观点认为,这也是一部导演夹带私货的片子,对事件发生原因和走向的改编有引导观众评断事件观点之嫌。
但我还是觉得,在这样一个题材上,导演是以最温和和克制的方式,将美和罪撕碎给你看,也把最真诚的鼓励,传递给了那些女孩们:这部电影,无论是戏中人物,还是整部电影本身,都一直在说:“你没有错”。
这不是一部满分电影,但我还是想给满分。
这部电影之前就有听别人推荐,这次会看的契机是看一个林奕含的采访视频时,她的一个读者提到的。
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素媛和熔炉,当时看素媛时,哭的停不下来,在看这部电影反而比较平静。
看时觉得韩公主表现的很冷淡,如果不是我提前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我压根不会想到韩公主遭遇过轮奸,这让我想到了林奕含关于抑郁症的说法,当林奕含拿着医院开的证明去学校请假时,老师不相信她得了抑郁症,林奕含说:“他是用什么东西来诊断我?
是用我的坐姿,我的洋装,我的唇膏,或是我的口齿来诊断我吗?
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想象是什么?
或我们说的难听一点,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期待是什么?
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口齿不清,然后六十天没有洗澡去找他,他就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
又或者他觉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
”对比一下,我是不是对于被强奸的受害者也有期待呢,这些受害者都是要死要活,玻璃心,动不动抑郁,生活的很糟糕,这样才符合我对受害者的想象?
在看这部电影时,能感觉到韩公主很努力的想要继续生活下去,学游泳就是希望自己在想不开时也能有挽救的机会。
但,过去的遭遇总是如影随形,它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就跳出来,提醒着你,而跳出来的契机是那些强奸者的家长,打破了韩公主想要继续生活下去的想法,交到的小伙伴知道韩公主的遭遇后也远离了她,韩公主的朋友是受不了强奸自杀,而韩公主则是受不了强奸之后的事情而自杀,明明是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的😔。
如果有可以奔着主演看的电影的话,这部片子我估计不会看,因为真的没有喜欢的演员。
但是看过了之后不得不说,是主演千禹熙让这个故事活了起来。
就角色看,真的不大喜欢千禹熙,因为阳光姐妹淘里的那个发疯的女学生真的很不讨好,真的是看了以后不能更讨厌!
但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不一样或者说完全不认识的千禹熙。
让角色在自己身上活着应该算是好演员的标准了吧!
也许换其他人来演也一样可以,但因为是千禹熙,所以开始喜欢这部片子。
看了十几分钟之后就发现片子是用现实和倒叙交错的手法拍出来的,少女的友谊,少男少女间单纯的感情,真的是很美好的一段。
但和后面公主努力压抑的模样相比却更加虐心。
没有犯错的人反而成了被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
明明是受害者,却因为父亲的背叛和母亲的放手变成了最孤立无援的人。
在韩国的电影中,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情节,孩子犯错,父母出门用钱摆平,只要接受和解不走法律程序就给钱,数额不小的钱。
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情节发生在电影里尤其让人难受,而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那些没给钱的家长找到学校,对着原本应该道歉的孩子任意责骂,他们或许认为是这个被自己儿子害了的姑娘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被珍惜着的,难道因为你们家的儿子要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进监狱,就来苛责被伤害的那个人吗?!
千禹熙很好地诠释了公主这个一直压抑着想要活下去的形象,但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最后都没有向她伸出援手。
如果,公主的那个电话被人接听了,是不是桥上就不会只剩下一个行李箱?
看了简介后以为《韩公主》会像《素媛》《七号房的礼物》那样先虐后温的剧情发展,谁知道越到后面,距离真相越近,越虐心。
这部电影是根据韩国一起真实事件改编的,有兴趣可以了解下: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725297.htm电影开头看得人有点云里雾里,随着剧情推进,会慢慢的发现宫菊因为受了创伤而变得有的怕人。
当老师带着她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哀求他母亲收留宫菊,给她新电话,叮嘱她一些注意事项时,我很庆幸宫菊身边还有关心她的人在。
但是到后面宫菊被一群嫌疑人父母亲追后,晚上只能独自在蒸桑拿房,在她最无助,只能打电话给老师问怎么办时,这时候的老师也变得很无奈,说只能打电话这几个字后。
连唯一知道真相并一直帮助她的老师都无能为力时,可以想象的出此时的宫菊是多么的绝望。
电影前面情节叙述十分冗长平淡,但是看到后面才会知道前面的一切都是为了烘托后面的悲烈。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宫菊会想学游泳,她的合唱团朋友也问过她这个问题,她回答是怕自己改变主意。
看完整部电影回过头才会明白这句话的深沉意义:她怕自己不能承受这巨大的压力一时想不开像她好朋友一样自尽。
所以她想要改变,从学习游泳开始。
还有另外一处,在合唱团朋友家里时被问及 被亲过几次 被谁亲 时。
她的回答是43,大猩猩。
一开始我只是以为宫菊在开玩笑,看到后来宫菊被强暴画面时我才知道宫菊说的是真的,她没有开玩笑。
43,多么恐怖的数字,被戴着大猩猩头套的人渣轮奸。
朋友们嘲笑宫菊学游泳的理由只为不被淹死,然后神补刀那也就只能游25米。
这段看似温馨的场面也无情的暗示了结局,宫菊终于承受不了压力,我想她在那一刻心理还有想活下去的欲望的,因为她拿起手机拨给了她的合唱团朋友们,然而等待她的只有无人的接听。
连她唯一的朋友知道一切后都不愿伸出手,支持着她活下去的希望也失去了。
所以她选择了和她好朋友一样的道路,跳江自杀。
值得讽刺的是,宫菊真的在江里挣扎了25米就不能继续下去了。
结局是很沉重,但却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为什么身为受害者没有错的她却一直要东躲西藏,为什么当大家知道真相时都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为什么她会被逼到这种结局?
社会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但是人们的思想什么时候才能进步,丢掉个人利益,丢掉个人偏见来看待身边的人?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其实这种电影我根本没办法只把它当电影来看待。今天气温又创新低,躲在被窝里看完后抖得厉害。这种不着痕迹的克制与流水般不含判断的叙事,以及技巧很棒的剪辑,都在无声地控诉这个操蛋的世界。有人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一场政治,连人生都是。暴行固然该死,但更可怕的对暴行有无限包容力的环境。
这是一个很棒的题材,一个很虐的故事,小姑娘让人心疼,只可惜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导演用支离破碎的剪辑毁掉了一切,他可能不想拍的令人窒息吧。又一年到头了,梳理一下这些传说中口碑不错的韩国电影,只能说韩国导演很幸运,他们有各种很加分的题材可以用来随便糟蹋。★★
看不下去了,剪辑太差了,作为一个基于真实事件的犯罪片,你倒是好好把故事讲好啊,又不是意识流
身体的原罪。可怜可恨。
很悲的故事,电影有些不必要的支线,但还是掩不去那绝望眼看命运给了一道光,过去的手又再次把人拉下地狱我庆幸自己身而为男,可以免去世间多少潜在的危险事件中最坚强的也就是主角本身韩国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警察形象基本都是一黑到底想想李天一,李宗瑞事件,网络对于被害者的言论
没那么好。气氛还可以,过去和当下两条线索无缝交织的结构也还可以。气氛及格。女主太丑,对于这类片子是拉分的。故事没惊喜。残忍度不够。
看了一半都不知道在演什么,快进到最后一点才知道关键,看过简介才知道是用的倒叙手法,反应的现实问题值得关注,可是电影未免太闷了吧,女主角也没有可欣赏的价值。中国的性侵事件只是网络新闻上的一则新闻,也只有韩国敢这么堂而皇之的拍出来,甚至还改变了法律
没看就知道闹心,看了果然闹心。他人即地狱。
很久前看的…印象中喜欢那首歌 听起来不谙世事单单纯纯的,剧情当时是看不下去,手法太隐晦了冲击力不很大(个人看法
哎,前面真的是太无聊了。社会问题全都有,但起码韩国可以拍这种电影,中国是不可能了
被同学集体x侵。为什么要si、要逃的是受害者?
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人间悲怆故事。当生活强加于人的全部是冷漠和虚伪,游泳救不了她、些许的友善救不了她、音乐也一样救不了她。事实本身是有冲击力的,但是剧情的铺叙拖沓的地方太拖沓——比如新学校的友情;市侩的地方又太市侩——比如父母和老师妈妈的恋情。韩公主的自我保护,也显得浮浅,因而并不引起太多同情。创作者还是只看到了事件的表面,却没有能力去做艺术和人性的升华。
哎
虐!
恶心想吐
结尾和鸟人异曲同工,做一条自由的鱼吧。
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和坏孩子玩。
身边看不到的事情 不代表不会发生
遭受这样待遇的孩子都是家庭不幸福,父母责任缺失。作为母亲,看了之后好心痛。看了剧情介绍再看电影,有些没意思了。
题材很好,拍的很烂。所谓“公主”,也不过如此……演技一般,一副哭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