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电视剧《老闺蜜》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已经播出至第9集。
随着该剧的热播,《老闺蜜》的央八收视率和观众口碑数据,呈现出了双丰收的局面。
收视率成绩方面,该剧已经领跑同时段的上星剧收视率,持续高居前列。
观众口碑方面,这部电视剧已经获得大量五星好评,随着剧作的热播,更多的观众正在“入坑”,不少观众表示,《老闺蜜》的导演乔梁,在剧作当中展现出了最为温情的一面,在这群老闺蜜身上,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乔式美学体验。
《老闺蜜》虽然讲的是五位老太太的晚年生活,但剧作以一种青春化的风格去演绎这些观众能够共情的故事,侧重呈现的也是一种年轻态的老年生活态度,用最温情的方式笑对人生——老之将至,虽然不可避免,但心态的年轻,生活追求的乐观向上,彼此之间的温情以待,依旧可以成为老年生活的主流。
乔梁导演的《老闺蜜》这部作品,并非肤浅的老年人的年轻态,而是经过了一种对于“老之将至”的哲学思考之后的重新回归,这份乔式美学,最为值得认真分析。
五位老太太身上,每一位的故事,都不仅仅是年轻态和温情感,而是一场有趣的乔式美学思考。
经历过美学思考锤炼之后的角色与故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也是《老闺蜜》能够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最为关键的一点。
我们不妨进入到《老闺蜜》的乔式美学文本当中,去看一看每一位角色的“思考与回归”到底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打动观众的。
先说王馥荔老师带来的梅姨角色。
这个角色在《老闺蜜》的开局剧情当中,可谓是喜感十足,在自家的咖啡店里,真的是爱憎分明,尤其是批评相亲女过分功利,打着男方房产如意算盘的桥段,能够让观众对这个角色情感认同并且忍俊不禁。
梅姨角色,简直就是当代女侠式的性格。
然而,在这种爱憎分明的性格背后,观众又看到了一位老人的晚年丧子之痛。
乃至于骗子打入电话,以老人儿子前女友的名义行骗的时候,梅姨竟然真的要上当受骗了。
当观众都在为梅姨着急的时候,乔梁导演却带给了观众另一种剧情与思考。
梅姨和“骗子”通电话,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但同时也表示,对方知道自己儿子的很多事情,一定是儿子的朋友。
他这么来骗自己,也一定是生活上遇到了难处,梅姨希望能够帮助这个遇到难处的小伙子。
这段颇具乔式美学的戏份,传达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老人的一份温情,更是老人面对晚年“无亲无故”之后的另一种人生直面。
这是经历过思考之后的温情,是人生更为坚定的前行动力。
当老闺蜜们又自发地凑在一起,一早一晚到梅姨的咖啡馆小聚的时候,我们似乎更能明白乔梁导演的良苦用心了。
《老闺蜜》毫不回避老年人要面对的最苦楚的问题,老之将至,甚至于晚年无后,但这些并不能让老人们以晚年凄凉收场。
相反,几位老闺蜜凑在一起,携手前行,反倒是实现了人生真正的乐观与年轻态。
乔梁导演通过观众可以共情的故事内容,带领大家实现了一种哲学和美学高度上的重新思考。
再说潘虹老师带来的艾琳角色。
这个角色,一出场,就是时尚气息满满的,不仅组建着老年模特队,而且自己就是时尚达人,有着非常高端的审美品位。
这个角色,是对老年人的最好诠释,谁说老年人没有高级审美了,谁说老年人的品味就不如青年了。
从剧情传播学的角度讲,艾琳这个角色,是可以促发更多的老年人效仿的,大家也可以成为时尚的弄潮儿。
至少,大家敢于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亮丽的衣服来,而不仅仅是把自己禁锢在所谓的“老年黑色”当中。
而《老闺蜜》当中的艾琳,又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表面的时尚当中,相反,乔梁导演通过剧情内容,带领观众进入到更多的“真相”当中。
最时尚的老太太,竟然需要在商超购买尿不湿,并在卫生间里更换,才能维持自己的这种时尚感。
时尚模特队的领头人,竟然身患癌症,需要化疗。
躺在病床上的人,还如何与时尚相互联系?
病痛是老年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老闺蜜》并未简单歌咏老年人的时尚,而是把时尚的老年人放到了必然面对的困境当中,通过老闺蜜们的相互扶持,实现了另一种更为坚定乐观的时尚感。
甚至可以说,时尚可以战胜病痛,它本身就是一种笑对人生的老年态度。
乔梁导演在这一层面上的乔式美学,非常高级。
第三说宋晓英诠释的宋老师和许娣演绎的刘大夫。
宋老师是退休中学教师,刘大夫则是三甲医院的退休大夫,她们都有着光荣的职业信仰,在《老闺蜜》中,这两个角色甚至可以作为互文关系存在。
宋老师提供着一种典型的女性柔美特征,性格温和,说话慢条斯理。
而刘大夫则提供着一种主任医生的果决明断,干脆利落、雷厉风行的背后,则是她对于职业信仰的坚守。
值得注意的是,在剧作当中,宋老师的女儿反倒没有公主病,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女强人,而刘大夫的儿子,更是继承了母亲充满能量的精英感,成为了真正的职场创业精英。
两位青年,在《老闺蜜》中也有不少对手戏,甚至有情感戏份。
我们总是讲原生家庭,在以往的电视剧作品中,没少批评原生家庭问题。
但是,在乔梁导演的《老闺蜜》中,我们却能看到更多的正能量,尤其是刘大夫与儿子的和解,让儿子懂得了自己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自豪感。
家庭,成为孩子优良品格养成的地方,母亲的品格,也能成为孩子们的品格,这是对母爱最好的歌颂。
最后说吴冕老师带来的红姐角色。
这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妈妈,她有着生活上的精打细算,有着对儿女和老公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这种关怀已经演化成了要在家里装监控,时刻能看到儿子和老公的动静。
红姐对于儿女和老公,当然是爱的。
但这种爱,也成为另一种束缚。
《老闺蜜》已经播出的剧情中,红姐拆除了家中的监控,并且和爱人一起听越剧。
稍后的剧情中,她还要面对从来不用自己操心的闺女的离婚问题。
乔梁导演的《老闺蜜》,其实是在向观众提供一种老年人的年轻态生活范本,大家在这些范本中,能够看到面对“老之将至”等问题的态度,而这些态度,又都是经过“乔式美学”诠释表达的,是健康向上的。
正因如此,这部《老闺蜜》才能获得老中青三代观众的共同认可——这是一部对老年含着温情,对中年和青年含着启迪的作品。
(文/马庆云)
我觉得这部剧还是蛮可爱的。
刚刚看了几个对这部剧的评价,有一个短评令我印象很深刻,说是哪家的老阿姨这么咋咋呼呼的,其实看来还觉得挺可怜这个人的,我不知道这个人多大年纪了,但我总觉得他的心已经老了。
老年人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在昏暗的房间里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再带带孙子?
看到现在我觉得最可爱的一个片段是骏骏的奶奶把孩子藏起来了,五个老太太跑去体育公园抢孩子的片段。
一开始她们是要去医院找人理论的,可是后来她们是先去找的孩子没有去打扰病人,可是最后还是把孩子给抢了。
老太太们会一时热血上头跑去抢孩子,也会从体谅人情。
还有梅姨和红姐会闹矛盾,会合好。
确实是不像个老太太干的事,倒像是一群小姑娘。
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说明她们有年轻的心。
这和那种无理取闹的闹不一样,要是她们真是一群无理取闹的人,会做的应该不是去找孩子而是跑去医院闹病人。
我记得我妈妈一个朋友,比她小着十多岁,跟她说“姐姐我可真羡慕你,这个年纪了眼神还跟十八岁似的”。
十八岁年纪的人是什么眼神呀?
我离十八岁不远,我还记得我那时候清澈、散发着光芒。
《洛神赋》里有一句“荣耀秋菊,华茂春松”,说的是一种散发着蓬勃生命力量的状态,这种状态我想应该是从眼睛里散发出来的吧。
我听人说,人生分三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虽然前后都是“看山是山”,但是其心境是不一样的,年轻人的部分比较尴尬,我想我不能说编剧是故意敷衍,只能说是他水平不够,他完全不知道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的状态,理想主义、冒冒失失、像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我现在就是这样的。
编剧他不懂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的内心活动,所以编的很尴尬。
但是其实老年人,尤其是可爱的老年人那一批写的剧本还是蛮好的,我的老师总是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不会冲动了,可是身上有一点冲动的人是活水,一点不冲动的人是死水,是会发臭的。
跟着母上看的,里面的狗血情节不少,但是基本上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以前不太懂为什么老年人爱看,真的看完了才感觉到,老年人也有很多困扰。
5位女主角角色立得都不错,人物个性比较明显。
虽然有戏剧的成分,但也不突兀。
好喜欢艾琳,事业型有主见,还能能共情孙子的所有做法和决定,还有最后癌症的痛苦表现,可太厉害了。
几个女主的男性搭档值得表扬,个人觉得可圈可点,特别喜欢包老师的表演,尤其那个晚年遇到爱情的感觉。
就是,年轻演员着实演技捉急啊!
冯强和他媳妇是最喜欢的青年演员。
每个阶段的情绪和表现特别自然,虽然最后强行happy有点别扭,但是演的没啥问题。
黄明轩不知道是角色问题还是演的问题,让人不喜欢。
没啥能力还自大的很,啃老还傲娇。
谭峰和包蓓蕾不功不过吧,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每个人都有很多矛盾的点,原本可以二创的很好。
最后呈现出来只是这两角色存在了,却让人喜欢不起来。
小雪是配音还是原声啊,太别扭了,而且演的痕迹太重了。
艾琳的孙子(名字忘了)好尴尬,真的还挺喜欢这个人设,但是小青年奔赴万里见到心仪女生的兴奋、被耍了的气愤、帮奶奶找回曾经感情的情绪波动之类的可发挥的点,啥啥都没看到😳。
毕竟这个角色是要引出艾琳的曾经,还是挺重要的。
几个年轻演员都不认识,只能说让人不认识也是有原因的。
总之,能吸引固定人群还能让我这种非受众看完,就挺不错的了。
哈哈哈,第一☝️偶然看到东方影视台在播。
喜欢这五个阿姨。
潘虹好有气质啊!
最近一次是因为潘粤明考古队,考古潘老师和张柏芝的《天涯歌女》里看到潘虹的,在里面饰演张柏芝的养母,演技很好!
还有那个有洁癖的医生也很不错!
这电视很下饭啊,真香!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句句教人,真是绝了开头因为“打假”就认识了,后面马上就像认识好多年的朋友,人和人之间这么自来熟吗?
家家户户的装修,这是普通人家吗?
一会会煽情,一会会教育人…加上这个女主真的很“特别”,乙方这样和甲方拉扯是真的吗?
这样的乙方,甲方分分钟早跑路了,搞得好像很牛,又是苦肉计,既搞笑也脱离现实。
完全get不到编剧到底想表达啥?
好几个老人在这个能抠出二里地的咖啡馆里,唱着歌,莫名其妙的,潘虹这么好的演技,偏偏这个调调,自怜自哀,真是绝了。
考驾照的,打工的,一个三甲医院外科主任去做育儿嫂,这种医院返聘多的不得了,不要太吃香啊,至于沦落到育儿嫂吗?
这到底是怎么脱离现实的编出来的?!
分分钟弃剧的节奏…
说的是《老闺蜜》。
主角有五位,一位是两个儿子都在美国一个人住着苏州别墅的艾琳老师(潘虹 饰),一位是儿子不幸过世一个人经营着一家小咖啡馆的梅姨(王馥荔 饰),一位是儿女双全老公听话住着苏州小洋房的红姐(吴冕 饰),一位是儿子是公司老总自己退休之后总想干点什么的刘大夫(许娣 饰),还有一位是独生女是公关公司总监老公非常宠爱的公主心老太宋老师(宋晓英 饰)。
某街区,五位背景各异的老太太,悠然过着各自的晚年生活。
梅姨开着一家咖啡馆,儿子的去世成了她内心挥之不去的痛。
而服务员小雪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
宋老师日日来去奔波,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却不时给女儿带来麻烦。
http://ysgou.cc刘大夫初来乍到,试图对儿子的生活强力去改变,令儿子苦不堪言。
红姐是当地土著,虽衣食无忧,但儿女的婚事却成了她心头最大的难题。
艾琳是街区里的“女神”,但内心的孤独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五位老太太因一场“健康讲座”走到一起,在与骗子们激烈的斗智斗勇后,成为了“老闺蜜”。
从此,便一起相互扶持,共同乐观面对生老病死那些沉重的话题。
豆瓣简介看这个片子还真不敢说人编剧不了解老年人生活,因为说不定是我们普通观众不了解有钱人的生活,说不定有钱老太太们就是每天会聚到同一家咖啡馆喝喝茶聊聊天的呢?
前8集看上去人设都挺梦幻,就是一个词组:衣食无忧的老年生活。
大过年的,看着挺喜庆。
不过我爹作为同龄人,在看到剧中某位同龄男教授因为个人信念拒绝参加商业活动的剧情时,表达出了“剧情太假,当代人不可能还有这种高风亮节的”这种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剧感受。
我个人蛮喜欢看老太太们丰富的老年生活剧情的,虽然都是有钱老太太们,但是也做到了各种类型的覆盖,有儿子们都在国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国内的孤独老人,有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失独老人,有对儿子管教很严格的强势老人,也有万事不管活在自己的城堡里的公主型老人,当然更少不了爱跳广场舞,把一家子老小伺候得周周到到的传统型老人。
五位阿姨年龄的老戏骨,表演还是蛮抓人的,比年轻一代那些表演强很多,所以我每次剧情走到儿女们的感情纠结和婚姻矛盾的时候就快进。
希望腾讯在这个剧上加个按钮,类似以前可以“只看王一博”什么的,让观众们可以选择“只看老闺蜜们”。
缺点肯定有,但是作为下饭剧,很合适。
目前央视8套每晚会播放,腾讯视频也有在线更新,目前更新了7集,推荐给大家。
本文作者为黑德格尔,原载于公众号:基地看戏
说实话,我觉得蛮好看的\(//∇//)\我并不太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我在这部电视剧里面,我初步了解,虽然里面描述的并不是很准确,就如重大网友说的。
可是我觉得剧里很稀松平常,甚至说是很自然,有失去丈夫、儿子之后,通过朋友和他人的帮助,重新乐观、坚强并释怀的梅姨;也有与儿子疏离孤独并身患重病但要保持体面最后坚持自我过好每一天的艾琳;也有操心儿女操心老伴儿,学会去与他们正确共处的赵玉红;工作操劳了上半辈子退休后遇见第二春,最终得到儿子支持祝福的刘医生;也有被老公女儿宠成公主,但遭遇到老公精神出轨,但最终和好的宋老师。
其中,刘医生遇见第二春和宋老师老公精神出轨最受争议,我觉得我还小,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_→可能想法没有那么成熟,但在我看来,哪有一开始遇见自己的母亲找到依托就能毫无心理负担接受的儿子呢,人家能在老年时遇到自己的真爱,也是一份可贵,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儿子在女孩的劝说下理解并尊重他的母亲(当时我也疑惑,可转念一想,拍电视剧的能够这么无脑的把这段拍下来,加上后面的转变,肯定是有所用意的)。
宋老师的老公精神出轨我觉得有错但需要被尊重(就像一个人,他发表了一个错误的观点,但是这是人家的想法,我们得尊重吧),在这里面,宋老师和徐春芳就是两个方面的爱情,包玉钢是在两种爱情里徘徊,徐春芳在走之前留下的那封信,点醒了包玉钢,让他开始思考。
说实话,当时我被那个时光倒流给感动到了(ಥ_ಥ)没有真正的时光倒流,只不过是他们愿意互相给对方一个机会重新来过。
人生就是有时跨过一道一道坎,有时在长长的平坦的路上走,有时跌在一个坑里,或大或小,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平淡,但是又很惊喜,给我传递的是正能量积极方面的。
里面他们所谈论的人生道理,或者小小的感悟,都会让我这个涉世未深的人思考或深或浅。
五个老闺蜜在各自生活中遇到的大起大落或小感冒,闺蜜之间的矛盾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会使生活更有意义和绚烂。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亲人之间相处,自然会有感动、有悲伤、有搞笑、有感情纠葛,但一切都是围绕着 “温情” 。
可能因为跟剧中孩子同年龄段,这部电视剧看得相当有共鸣,也更加有感触。
60后父母们逐渐都步入了退休阶段的生活,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作为孩子的我们思考。
这部剧全员演技在线,强烈推荐!
好久没有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了,和妈妈一起每天追剧,剧情总体来说太冗长,哪怕我看得断断续续,也是有点心累。
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五位老戏骨演技真的可,年轻演员们或多或少有点尬。
玉红这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为儿女婚事操碎心的爸妈,“咋咋呼呼”的红姐,唱白脸的老黄,不省心的一对儿女。
老黄是《家有儿女》里的胡一统,黄明轩竟然是键盘的扮演者,兜兜转转的缘分!
这么多年他们曾经的角色深入人心,不过胡一统变得老了,键盘变得阳光帅气。
忽然想起《快乐星球》里的丁凯乐已经结婚生子,这些都是属于90后的回忆啊!
可爱的嗲嗲的宋老师,内心住着一个孩子,傲娇的表情,撒娇的语调。
安排得非常“充实”的生活,令人胆战心惊的学车经历,不分日夜的网购和游戏,终究“断舍离”。
平安顺遂的几十年,老年时婚姻竟遭遇危机。
缘于一封信件,气场全开想要智斗小三,原以为是知书达理的教授,结果竟是一个清洁工。
好在生活经历小小波澜后,还是归于平静。
一生从医的刘大夫,有着非常严重的职业病:洗手一定要七步法,揉搓揉搓揉搓;接触狗狗要全副武装,戴着手套拎起狗狗,依然一脸嫌弃;脚滑一跤摔在草地上,我这得吃下多少微生物啊……不过她何其幸运,在老年时期可以碰到志同道合的林青山,互相陪伴,共同打理半亩青山。
梅姨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角色,王馥荔老师的表演收放自如。
经历丧子之痛、咖啡馆的拆迁、艾琳的病情等等,最后来到大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召集了曾经那个合唱团,很干净很纯粹、直击人心的声音。
内心挥之不去的痛苦,终于该放下了。
艾琳老师,她由内而外的精致和对于人生的积极心态,这是她一生的阅历所造就的。
她内心始终为张泽华留有一片柔软,可惜一别就是一辈子,解开心结互不打扰是最好的选择吧!
空荡荡的大别墅,她内心的孤独无人知晓,出院后的派对致敬《妈妈咪呀》,个人很喜欢原版三个好闺蜜的演出,不过本剧中是别样的气氛与狂欢。
最终艾琳老师选择留在西双版纳,很美好很纯粹的一个地方,妈妈湿了眼眶说这样的结局真好。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老年人的黄昏青春,悠闲自得的老年生活。
年轻时期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好好生活,到了老年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顶着被老公笑话的压力去看了他眼里所谓的泡沫剧,是因为看到了五位主演的阵容,她们是我妈妈那辈的偶像,年龄相仿,经历相仿,连平时哼的歌一样,他们都是经历过样板戏的年代,可是妈妈6年前已经不在了,是癌症。
五位妈妈,面部都有着自然老去的痕迹,深深的法令纹,眼角满满的鱼尾纹,但身姿挺拔,气质优雅,眼神坚毅,谈吐得体,既有少女的可爱,又有妈妈的温婉,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五个女人在一起还能没点事?
如果在我少女时代看,会觉得是“作”,但现在的我已逾不惑之年,看他们聚在一起时,却有种说不出的心安,妈妈要还在,一定也很喜欢这部剧。
单说剧情,是挺口水的,但又是真实的,每个剧情都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影子,只是,导演放大了表现方式,夸张的台词,夸张的表情,不像电视剧,更像话剧,但不影响我喜欢本剧。
女主可能是我认为本剧演员中最影响观感的选择,外形,面部表情控制都很一言难尽,现实中像男主一样条件的,选择包蓓蕾这样的女人,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像自己妈妈吧,如果不是,就是有被虐倾向。
导演和演员都没太把握好人物力道,女人强势,表现形式不是语言蛮横,情商低下。
我也有闺蜜,不多,从小到老,情深意重
一群老戏骨演得很浮夸,一群年轻人浮夸地演着,像是看几十年前的泰剧。——2022.2.25弃剧(主要是年轻人部分实在看不了)
多少理解艾琳为啥不愿意告诉别人生病的事情,只不过换位思考一下,闺蜜们也会自责
难得有一部电视剧是聚焦于老年人,还是一群老年妇女潘虹、王馥荔、宋晓英、许娣、吴冕,这几个都是奶奶辈的演员,撑起了这部剧的主线内容,起码剧集一开始还是不错的,虽然后面的剧情实在有点拉垮,各种戏剧冲突,肉眼可见的假,而崔鹏,陈秋伶那条公司线更是让人诟病不已……可这并不能磨灭那几位老太太的演技,最后,大团圆的结局也可以说给普通观众能做一个交代了,只要你不细究下去😏
看了半集,看见咖啡馆那个多管闲事的,直接弃剧,烂剧一部,乱七八糟一大堆
老一辈五位女演员都很出彩,特别是许娣老师和宋晓英老师,演什么像什么,希望中国影视圈给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虽然小辈的剧情很尬,但是编剧对于我国中老年女性的生活,比起其他电视剧的刻板印象,是已经有尝试去打破创新的,例如借角色之口说出买衣服不应该限制于年龄、婚姻遇到老伴出轨最后认为可以放下、认为女性不应该局限于工作和家庭等等。
这么扯的剧我也刷完了😅另:王馥荔老师保养得也太好了!
跟爸妈看到大结局了,阿姨们挺可爱再加上看得也开心,但是小辈们很多剧情都……看到全家都因为冯强改过自新了就不停地劝着早就move on的大女儿复合我真是无语,看到黄明轩被自家妈亲口崩人设还被粉丝追捧我更无语了……宋老师超级可爱,谭总一家都招人稀罕。
很好看了,我确实有个老头脑……
#跟着老妈蹭剧 不喜欢,里面的性别角色让人作呕。讨厌冯强那一家子,编剧想表达的是离婚才能让男人成长吗??离婚后突然摇身一变完美深情居家男??这家的长辈也很离谱,还帮着男人说话,自家女儿成长为独立职场女性,却没有一点话语权,很离谱。发现编剧果然是男的,不奇怪了。。。求求别再写这种垃圾出来恶心人了。
几位国宝级和妈妈专业户演员凑在一块儿,演绎上层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老年女人的生活。
跟着妈妈一起追剧。好想过上这么悠闲的退休生活哦!但是我只想看老闺蜜们,不想看儿孙辈的故事,生出这些孩子还不如生块叉烧(不理解妈妈老来伴、认为她就该一辈子为家庭付出牺牲的儿子;指责妈妈因为爸爸“不过是精神出轨”的争吵是小题大做的女儿)都别加戏了好吗!好心疼宋老师啊,看上去是咋咋呼呼的做作嗲精,但照顾家庭的事情没少做,本可以开开心心做一辈子少女,结果到老了老公突然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话题(感情淡了难道没有家庭责任的吗!道德感是有多低啊!),精神出轨了一个老绿茶,狗男人还理直气壮离家出走了(是有多自卑啊这么需要老绿茶的崇拜,飘成这样给你脸了是吧)。还是姐妹靠得住,看完简直恐婚恐育了。气。
恶心,开咖啡馆多管闲事把天下男人都当儿子了是吧
轻松愉快 不时伤感 一部中老年值得观看电视剧
爷爷喜欢看,不知道为啥
果然要说厌女还得是简中女性题材
冲着潘虹、吴冕等几位老演员去看的,五个条件优越的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油盐酱醋茶。剧中有很多社会问题,很真实:如失独老人的心酸、两代人的隔阂、零点秒杀没抢上🤣🤣🤣婚姻里职业女性的不易、辅导孩子作业。但也有剧情不贴实际:包蓓蕾为了合同示弱,在地上“撒泼打滚”,而后作为职场女性比上司还嚣张。医院药房的取走的药居然还能退,公司会议冯强倾诉个人离婚的感想,黄明轩那个年龄那个资质出道做练习生。
喜欢老一辈的戏份,年轻一辈的不如不要
希望我老了以后也会有这样几个老闺蜜!
很治愈。。。有一天,我们也终将优雅的老去
难得有一部不再讲述婆婆斗媳妇的正能量的大陆女性剧,又是那么多实力派影后联袂出演。无论剧情与演技,都必须打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