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没看过一,我是看了周围众多人在讨论才附庸风雅去看的。
当然,事先搜了几篇影评,褒贬各有之。
批评者把它说成一坨shi3,高歌者把它说成一坨香草冰淇凌。
我看之前和看完了后,总是记不住片名,我脱口说出的通常都是妮维雅,这好像是我用的一款爽肤水和洗面奶的牌子。
但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因为: 1.有点儿哈利波特儿童情结加上指环王的气势恢弘。
他们在地铁里进行时光隧道穿梭,他们在辽阔的大地上以及下面战斗。
2.有个大波波弓箭手,箭羽还是耀眼的红色,真是一道明艳的风骚。
可惜,长相不是我喜欢的。
当然这是第一部选角留下的后遗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总是无情的在我们周围发生,但我们原谅了哈利波特,为什么不能原谅弓箭手?
虽然我们总是弄不清楚为什么任何一部片里弓箭手的箭老是射不完?
3.有只长相讨喜,剑术了得,见人下菜的老鼠。
不得不说,那只猫真可怜。
4.有只吃惊的时候把熊掌塞进嘴里的憨态可掬的熊,可爱得真想让人使劲捏他的脸。
5.反派国王和至尊王彼得决斗的场面真是让人笑翻了。
反派国王是本月悲情人物,手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个月看的电影里面没见过这么衰的反派了。
当然,彼得也很生猛,我本来以为他会输的。
没有女朋友的年轻人,体力就是好。
国王输在了体力上,鉴定完毕。
6.牛怪奋力顶起徐徐降下的逃生的大门,终于不幸被坏人射杀,轰然倒下,悲壮呀悲壮,作为一部儿童片有点儿小黑暗了。
那些人马和牛怪等战士被围在城中,被弩弓射杀的时候,整个场面,和投名状如出一辙。
做大哥的,心都够狠的。
人马带头大哥忍住悲痛,扭身带领已突围的大伙儿撤走了。
华丽的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
7.你站在桥的这端看我,我站在桥的这端看你。
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
当Lucy同学站在桥的一段,面对铁铠部队千万人,面不改色,让我想起了张翼德在桥头一声怒吼,吓煞百万雄兵。
我以为她也起码要来句台词,没想到小姑娘镇定自若抽出了一把杀鸡都有些费劲的小匕首,不屑说一字,拦在万军前。
我心想,你比张飞更牛逼。
铁甲之师全愣住了,在那么十秒钟里,楞是不敢迈前半步。
镜头一转,狮子王阿斯兰出现在了Lucy身后。
我顿悟,原来,后台够硬才最牛逼。
我,上面有人。
8.我要着重批评一下阿斯兰,太猛了。
出场几分钟,整个世界清净了。
当然,顺便不得不赞水怪特效,堰塞湖爆发呀你!
《纳尼亚传奇2》很好看,视觉效果、两场战争的渲染是本片的看点。
可惜这种弱智的剧情实在不适合十七岁以上人士,两位女主角的表演也根本不知所谓。
王子(记为A)闯入篡权的叔叔(B)的卧室、用剑指着叔叔的喉咙,婶子(C)把弩对准了王子,而神箭手女主角(D)瞄住婶子。
这是一个经典的场景,我一直想对剧中类似神箭手女主角的弱智英雄们(D)说一句:“请瞄准反一号(B)!
”理由很简单,A、D都指向B,那无论C是否干掉D,B都必死无疑!
果然,影片的发展就因为神箭手的这一弱智行为而完全改变。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
像《纳尼亚》这种片子完全可以分级为“十七岁以上人士仅建议陪同儿童观看”。
纳尼亚传奇,从第一部开始从小loli和小正太的魔幻故事开始,我就不太看好,对于我来说第一部是彻头彻尾的烂,就摆上一堆动物加上点人羊,人马,飞马,你能让我觉得是魔幻么?
完全是TM扯,敢情很像格林童话本集终于加上点矛盾,还有那王子我怎么看都觉得算是傀儡一个,小姑娘去森林找狮子,最后大翻盘,哦也,水元素精灵也出现鸟想到啥了没,王者归来那场战役,最后也是这样翻盘,OMG...算不算抄袭,不知道原作是不是这么写的,如果说这样写的,第一部咋不出绝招?
看在最后的抄袭(我觉得是),比上部强点,可惜小正太小loli太多鸟
第一部是在电影院看的,感觉很震撼,然后开始期待第二部。
内地引进了,本来萃说一起去电影院看的,但因为他有迟到的习惯,所以没约他,后来自己也错过了档期。
第二部没有回顾前一部的桥段,所以当我看到四个小孩的时候,有点纳闷。
因为记忆中只有一个大哥跟两个妹妹,原来还有个弟弟啊!
很多地方搞不太明白,反正也无所谓,就是一部充满特技的大片。
应该去电影院享受的,我错了!
9.4.4晚写于外公家
trailer里有一句,似乎是all you know about is change似乎是给Obama做广告啊……
冒著深圳一天的雨,跑到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納尼亞傳奇2》。
說實話,電影開始之前我努力的回想第一部的情節,但很遺憾,除了一頭獅子和四個小孩似乎沒有太多的回憶。
只是記得當時,很興奮于這樣的一部童話電影,很簡單,很美妙。
當然,電影的進行似乎與回憶無關,一樣美麗的景色與傳奇的生物始終可以激活體內那孩子氣的神經,就好象一位煙民見到他好久不曾接觸的香煙一樣,莫名的激動,無謂的放松,還有更多的期待。
對于已經快奔三的我來說,這種期待很快就埋沒在理智中,而情節的推進只是本能對童話生活的向往。
當納尼亞人攻擊城堡的時候,我會為他們的成敗擔心。
理智告訴我,作為領導的彼得要承受失敗的責任,同伴被殺的難過,這是謀略不足的下場。
但孩子氣的我卻告訴我,他也只是一個孩子,對這場戰斗他已經很不錯了。
當獅子的墓地被攻占時,我會為納尼亞人擔心,擔心他們的失敗會讓童話消失,會失去說話的動物。
但獅子的出現,又讓我不得不問,所謂的救世主為什么要在他的子民受盡摧殘的最后一刻出現呢?
故事的結局沒有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兩位主角所謂長大有自己的位置而無法重回納尼亞,王子復仇記也沒有在這一結尾鋪墊。
才發現,原來,童話也不一定都是那么完美。
不知道為什么,出了電影院后我一點想法都沒有,但晚上我一直都在回味電影的畫面與情節。
也許我就是他們說的成人孩子王吧。
我不敢想象,沒有童話的生活人們會變得多現實與難過,但至少,《納尼亞傳奇》的出現,可以讓我感到生活真的需要夢想,哪怕是片刻的童話與浪漫。
放下所謂大人的身份,像一個孩子一樣,去接受一部童話的洗禮吧!
老鼠骑士是尤达大师后我的新偶像。
出场已经把我震到了,把猫绑起来那个更是强大,最后尾巴掉得也有意思。
挺悲壮的,也挺大杂烩的。
史诗的,角斗士的,狮子王的,水神山怪的,战争啊,时空列车啊,小爱情啊。
编剧是不是看过西游记呢?
树精,牛魔王啊,亚斯兰是天神一般的狮子。
开宾士王子长得像年轻时候的费翔,冰女巫前那个小巫婆从神态到声音都像劫持里面那个杂交失败的半外星人。
那些会飞的怎么在攻城的时候不把弓箭手偷偷叼走呢?那条河那么小,淌水都过去了,干嘛费那么多力气造座桥呢?
那树干那么小,怎么能藏住那么多人呢?
怎么两面的生态差这么多呢?
哦 我还挺喜欢那个妹妹的,勇敢,还有那个弟弟,冷静。
说实话那个王子恶心到我了,他叔叔都比他有魅力。
最出彩的就是那只老鼠骑士了,有一组对话十分经典我也最喜欢:"You are a mouse.""You people have no imagination."保持童真的方法就是别让你的"常识"拒绝任何事物存在的可能性最后放一组美图,尤其是埃德蒙!!
他在不那么臭屁、变得有担当之后,简直晋升成了少女杀手。
这个笑杀我
虽然《纳尼亚传奇》的作者并没有将他的作品写成儿童文学的打算,但是迪斯尼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可以将所有的电影拍得像儿童片。
因此在《纳尼亚传奇1》中,虽然几大特效公司拼了老命想整出一点史诗的味道,但这终究是几个小孩带着一群阿猫阿狗的战争,最后让人记住的,也仅仅是阿斯兰那一身逼真的金毛。
然而《纳尼亚传奇1》的特效是成功的,凭借那一堆怪兽和一群会说话的动物,硬是卷走了7亿美元的票房,因此到了第二部中,更加花了大量的金钱在特效的制作上,按照续集的预算超过前作的规律来看,《纳尼亚传奇2》(以下简称《纳2》)的特效部分的花费比起《纳1》来说,只会多不会少,而我们看到的特效场面也应该是大大的超过前作。
然而至少在影片结束的三十分钟前,你是别指望看到多壮观的场面。
《纳2》中的纳尼亚是个饱受战火侵扰后的世界,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就是“纳尼亚人几乎灭绝了”,这便意味着我们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看不到足够会说话的动物,纳尼亚的动物军团缩减成像一个游击队的规模,除了夜攻城堡的那个桥段尚有点让人澎湃之外,影片在最后三十分钟前的所有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像样的战斗,好不容易盼来了两军对垒,却又硬生生的被一个剧情所需要的单挑打乱。
要不是那不时出现在镜头上的那些怪物等,我几乎认为这简直就是一部B级片。
所以,在电影院等待大场面,这简直是对人耐心的一种考验,如果你不会对影片中不用猜就能知道结局的剧情依然表示有极大的兴趣的话,那么你可能会在算计着时间来看看究竟还有多少时间留给那可能出现的壮观。
因此当那个篡位的国王和彼得单挑的时候,我是多么盼望着这个中年男人不要脸一番,打到一半就让军队上去群殴,但就是这个家伙让我失望地硬是坚持到了最后,这场墨迹到几乎可以和拳击赛一拼的单挑居然还有中场休息三分钟,真让人啼笑皆非。
——这几乎是电影中唯一让人出乎意料的剧情。
好在这个国王有个更加不争气的手下,他的出现,满足了观众想观看大场面大特效的愿望,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纳2》迅速完成了B级片到A级片的大飞跃,也终于让观众明白那钱究竟是砸到什么地方去了。
《纳2》最后的那场决战,从气势来说比《纳1》要来得精彩,骑兵的冲击也确实比一群怪物杂乱无章的奔跑要来得有气势的多。
而影片中战术的应用也比《纳1》更有看头。
在渡过让人昏昏欲睡的一个半小时后,电影终于如同被打了一剂兴奋剂一样,终于沸腾了起来。
而也是这个时候,那只可能是影史上最贵的狮子也如同这部影片的大特效一样姗姗来迟,虽然他的戏份已经少到没有几个镜头,但他的出现却仍然让看过《纳1》的观众感到亢奋,狮子的几声怒吼,也让《纳2》中最烧钱的镜头出现在了大荧幕上。
首先是树精的出现。
同《指环王》中的树怪相比,《纳2》中这群会挪动的树并没有多大技术上的突破,然而由于树精那灵活的根,不仅让整个战争进入的高潮,同时也让我们在荧幕上看到了第二个烧钱的元素——尘土的模拟。
因此到目前为止,特效界已经有两个烧钱的技术点在《纳2》中出现——毛发的模拟以及尘土的模拟。
而这,还不只是该片特效最让人震撼和烧钱之处。
接下来水精的出现则是让该片的CGI特效直接上了一个台阶,对CGI特效略微有点了解的观众都明白水模拟的难处。
而此时这个水精则我看到了最让我震撼的水效果模拟——《纳2》的钱确实不是白花的。
这短短几分钟的镜头,几乎可以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黄金罗盘》甩出好几条街。
毛发、尘土以及水——这在CGI模拟说的几大难点相继出现在《纳2》中,冲着这一点,也该对负责《纳2》的几家特效公司竖个大拇指。
相比《纳1》来说,《纳2》的剧情简直一样单薄,这几乎就是一个传统的王子复仇记之类的故事。
而演员的表演,你也别指望能比《纳1》能有多大的突破——现在要好莱坞出一个真正的童星,那不会比让乌维•鲍尔(《吸血莱恩》导演)拍出一部好片要容易上多少。
因此近电影院看《纳2》,就是为了这些烧钱的特效,而为了这些特效,你必须要忍受上九十多分钟的“姗姗来迟”。
错过了纳尼亚的第一集。
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成为C.S.刘易斯的粉丝。
这位最伟大的牛津人有着三重身份: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奇幻文学作家,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
对一般人而言,这三个身份要做好其中的一种,都已经不容易;而刘易斯在每个角色上都表现游刃有余——上帝一定特别爱他,这是我们常常会说的,也的确是真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也一定特别爱上帝。
上个世纪30年代,刘易斯和托尔金常常在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里聊天,异想天开地说些稀奇古怪的话题。
闲聊出真知,1931年,刘易斯在托尔金的影响下皈依了基督教。
而且两个人约定,各写一部奇幻题材的史诗。
后来,托尔金贡献了《魔戒》,刘易斯贡献了《纳尼亚传奇》。
似乎是约好了的,《魔戒》的三部曲刚刚演罢,《纳尼亚传奇》就来了。
关于《纳尼亚传奇》的评论褒贬不一,如果只是把它作为一部特技出色的儿童电影来看,那么它的动人之处的确有限;然而和刘易斯分享着共同信仰的人,却能心照不宣地从中找到真正的感动和安慰。
这是一部寓意明显的作品,狮王亚斯兰就是三位一体的上帝,他建造了纳尼亚却不插手去管理,他只在那些相信他的人面前显现,而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充满着造物主的力量和智慧……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亚斯兰?
露西的哥哥姐姐们这样问道。
也许你们并不真的想,露西怯生生地回答。
露西是四兄妹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似乎暗合着耶稣说的小孩的样式),也最清心,有着最单纯的信心和仰望。
可她也有软弱的时候,当凯斯宾王子和彼得争论着到底是攻还是守的时候,她在一旁插嘴道:为什么不等亚斯兰呢?
彼得回答说:我们已经等得太久了。
孤掌难鸣的露西也退缩了,后来,亚斯兰温柔地责备她:他们看不到,你就不来找我了吗?
我在露西的年纪第一次读到《基督山伯爵》,记得小说的最后这样说,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在这两个词里:“等待”和“希望”。
当时不明白,现在才隐约懂得其间的含义,才知道这智慧里包含着最难学的功课。
纳尼亚的困境让我联想到旧约里的以色列人,常常背弃他们的神,然后一次次地被掠夺、逃离和回归;不过上帝总不撇下他们,常常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施以拯救:出埃及,过红海,还有围困耶利哥城……这些旧约故事如同神话,挑战着当代人的理性。
然而就像小老鼠感叹的:你们人类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匮乏了。
王子和彼得们的第一次攻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等候亚斯兰,完全依靠着自己的血气,而转机常常出现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像亚伯拉罕等得几乎心灰意冷,终于在百岁时得了以撒。
纳尼亚的拯救也毕竟来了。
虽然只是电影,虽然只是特技,虽然关于树神与河伯的神迹奇事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奇幻故事里,但是从来不曾像这一次,让我看得那么过瘾,那么充满力量。
战争结束后,王子和小矮人在亚斯兰面前羞愧难当,预表着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悔改;而小老鼠们愿意剪下一截尾巴补给失去尾巴的那只老鼠,象征着人类在上帝里面的彼此相爱……这真的是一个好故事。
五十多年前,刘易斯用自己宝贵的童心和想象力,把自己对上帝的理解和热爱倾注在这个故事里;五十多年来,多少位母亲给膝头的孩子讲述狮王的故事,还有骁勇善战的人马将军,会说话的熊,会奔跑的树……然而又要过多少年,这些孩子才会明白他们当年听到的、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童话,而是被造者对创造者的礼赞和爱的回应。
看得纠结死了。。。。坚持看完了~~没有白坚持。。。片尾曲蛮好听的
十年后二刷,一点印象也没有当新片看了。故事发生在前作的几百年后,纳尼亚已然改朝换代(期间解锁了不少新物种,尤其是谐星担当老鼠剑客雷佩契普),台尔玛人代表的新人类几乎把纳尼亚原住民赶尽杀绝,逼得前作里还互相攻伐的两派纳尼亚人要联起手来对抗人类,其中还加入了哈姆雷特式的凯斯宾王子复仇记(凯斯宾这个角色同样要串联起人类和纳尼亚两大群体)。重头戏仍旧是前作式的平原大决战,中段加入了一场偷袭敌方城堡的动作戏,CG效果延续了迪士尼的水准。阿斯兰继续是精神领袖+机械降神的设定,因此势必要在最后才出场免得破坏正反派之间的平衡。四个小孩子这种故作成熟的演技也看得人没什么好感,尤其是拖油瓶Susan,相较于战力担当两兄弟以及精神力量担当Lucy,她在电影中真是全程拖后腿,这种毫无魅力的角色写出来不知道干什么。
比上一部好点,但与其他魔幻大片重叠的痕迹太重了
迪士尼样板量产剧,缺乏诚意。
特技是没得说了,但是故事嘛,有点困,没有第一集好
情节拖沓无聊,虽然画面依然精致,风景依然优美,但故事无趣。小朋友长大了就不可爱了。今年的续集片失败的比较多。
编剧比较烂,白瞎了一个好题材;片尾曲很好听
我不反感它在某些地方向《魔戒》和《哈利波特》“致敬”但 如果剧情能不那么混乱就更好了
很多年之后,看完了原著之后来二刷。电影改动了很多,增加了不少战争场面,却放弃了最令人神往的众神夜宴。单作为电影来看,总体感觉比第一部拍得好,这一部里埃德蒙太可爱了,完全扳回了第一部里丢掉的面子。长大成人了就不能再回纳尼亚了,真sad. 2018.3.21
姜还是老的辣,阿斯兰叔叔叫出来的都是老爷爷级别的了
情节设置的蛮波澜的,看到纠结的时候差点泪崩,但是结尾落入类似阿凡达的自然与人类斗争的俗套。阿斯兰依旧很帅,本来很期待苏珊和卡斯宾的情感发展,结果只是为下一部做了点小铺垫而已有点失望。
片尾曲挺好听,剧情没啥可看的,王子很白痴,长的还跟蒲巴甲似地,第一部里最讨厌的埃蒙德在这里变成了性格最可爱的小帅哥
王子很帅,跨越年龄的爱情很玄。
情节场面比1略好,整体还是比较低幼~~susan那张脸真看不出美来~~~她和caspian王子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勾搭上了??!!!演弟弟埃德蒙的演员萌~~
这是昏暗的飞机上看的(小屏幕音效无好吧,我根本连声音也听不清)于是……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王子其实只是个男花瓶而已吧?
比第一部强在多了个帅哥 可惜跟丑八怪搭上…弟弟也越来越美了☆v☆ 那条河是哪里的好漂亮
呵呵 还是不好看
手电男真可爱。王子很帅。peter国王也好帅。猫猫被绑得好可爱!熊好可爱!帅哥好帅~~~同样是为了片尾曲打满分~~
太猿粪咯!刚好最近连到看的三部电影,先看了纳尼亚传奇1,于是下了纳尼亚传奇2,接着又看了道林格雷,因为对男猪脚Ben Barnes的沉沦,使得我加倍想看这部电影~~
基本是在电影院神游了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