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或异见者的阴谋
Нос,Nos ili zagovor netakikh,The Nose or Conspiracy of Mavericks,НОС, ИЛИ ЗАГОВОР "НЕ ТАКИХ"
导演: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俄國文豪果戈里短篇《鼻子》與作曲家蕭士塔科維奇同名歌劇結合,第一幕是軍 官尋找大鼻子的荒謬故事,第二幕戲謔史太林與作家布爾加科夫的嘻嘻關係,第 三幕緬懷被處決的敢言藝術家與科學家,追憶不畏極權的先烈。歌劇《鼻子》曾 被史太林禁演,七十年代解封,動畫大師哥沙諾夫斯基(《DAU. 娜塔莎之劫》導 演的父親)耗時半世紀..详细 >
8 来自苏联深处荒诞又痛苦的记忆。
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呈现,丰富又有层次感,加之政治上的隐喻和暗示,让影片更加饱满。声效画面结合得恰到好处,是极佳的享受。
(6.5分) 多层戏中戏的大的结构 但对20世纪左右的艺术先锋不了解,真的会看得一头雾水。。。而且过于直给了
不明觉厉,以及最后一part好沉重。
前极权对艺术的凌辱势必会造成艺术家往复的反刍,作为后代警惕或者付之一笑的印记,依旧是一部会让现存极权者愤怒而惊恐的作品。
如果看过《鼻子》歌剧会更助于观看本部? 古典 政治宣传画 幕后制作 电影片段的结合很具气魄 喜欢作者们将多种形式组合的想法
很厉害也很混乱
牛逼,本以为是部简单的文学溯源片,最后才发现是讽刺喜剧,毛子最拿手的😇
密度好高,只看到果戈里,爱森斯坦,塔可夫斯基和布尔加科夫,即使不能get到里面很多苏联笑话的梗也不妨碍这部片真的很厉害,我太没文化了……(
78/100 #HKIFF2021# 如特瑞·吉列姆一样天马行空,大量references通往斯大林时期政治与艺术的历史状况,语调极其幽默揶揄,如今人们在in-flight entertainment上的观看方式都显得太“轻”,那些只是梦中的几个苏联笑话罢了。在集权主义与审查之下,当婴儿车从敖德萨阶梯上下落时,看到的是真的艺术还是一片混沌啊。
哦我真的好喜欢苏联笑话!无论是停在列宁脸上的那只苍蝇还是对现代音乐“牙医电钻”的形容,都是恰到好处的嘲讽和幽默。是一部视听的盛宴,歌剧和动画和现实融合交杂,带来完全不会厌倦的一个半小时的讽刺、荒诞、离奇又真实的观影体验。当然也有极其沉重的部分——最后那些“犯人”也是“伟人”们的照片在大屏幕上黯淡又亮起,最后化为漫天闪烁的繁星和飘落的雪花的时候觉得太震撼了…
文学性与讽刺性十足。其间突然出现的创作者绘画的过程,也在提醒我们什么是梦境,什么是迷茫中的真实。最终谁才是舞台上的演出者?谁才是真正的观众?
牛叉闪闪,跨界艺术的奇妙融合:小说,歌剧,动画,真人……从编排到剪辑,虚实结合,三个梦境的呈现,是对政治人物的辛辣讽刺,也是对艺术形式的赞美!以为会在笑声中结束,却在1小时20分之后被历史的真实影像震到。
13 APR 2021 (4+) Charming!!! 電檢真寬鬆哦呵呵呵。
看不懂一些剪辑方式,不过影片传达的主旨倒是很浅显,讽刺官僚主义与文化审查。苏联歌剧+苏联笑话,大鼻子戴上乌纱帽也能作威作福。
最开始的飞机座位屏幕让我很兴奋,我以为会就此开启一场塔蒂式的分屏大乱斗……然而就没有然后了。
好玩!
感谢法罗岛字幕组。这电影是真没看懂,像是一堆奇怪素材的拼接,既没看出关联也没看出寓意,这个唱腔我也是受不了,尖锐刺耳,就这样吧。
形式过于现代
肖斯塔科维奇根据果戈里短篇小说《鼻子》创作了歌剧《鼻子》,而此片以歌剧的演出作为叙事主线贯穿始终。第一二幕格调奇幻、戏谑,而第三幕直接揭露批判苏当局迫害禁锢艺术家的行为。整片拼合了苏俄音乐、文学、绘画、戏剧、电影的经典作品。以不同风格的手绘图画、电影画面、名画场景、新闻画面、文化艺术名人形象穿插在一起,呈现关于俄罗斯政治文化艺术的全面图景。大量的艺术手段和媒介的组合,造成了不断更迭的视觉奇观,此起彼伏的象征意味,形式变化灵动异常,带来荒谬讽刺,亦有沉重压抑。片中观众与片外观众对复杂丰富多元艺术的感受套嵌,使得艺术魅力更为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