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看过,印象深刻,B站又看到剪辑,于是刷完全剧。
2. 好编剧好剧情,好人设好演员,但镜头和BGM切得稀烂,刻意且过满。
这是最大的问题。
3. 不把它看作简简单单的爱情线会好看很多,因为有历史故事,有民族传说。
伟大的土司和善良的土司夫人女神的成长故事让人收获很大,土司真的很明智,夫人真的很有魄力。
我想,丽江的繁荣离不开英明的政策,以及“宽容”二字。
4. 但人物实在是有些神话过度,也许这是传说改编的不可避免之处。
阿勒邱的宽恕,有几次让我无法理解,我觉得已经够了没必要再宽恕了,但她还是会选择感化。
也许,这也是她成为神人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阿虎的次次救驾真的巧合太多。
5. 木增,真的很令人心动。
他帅气(黑皮大帅哥),声音磁性而沉稳,为人温和内敛但决断,无勇但有谋。
虽然很多次红着眼磊汪汪,但他的声音那样克制,我无法不心动。
6. 我只是疑惑,从什么时候开始,木增对阿勒邱那样爱?
剧情的描写大多是他爱的表现,可这爱从何时开始呢?
这世间真的会有这样的真情吗?
我不知道。
7. 补充,才知道木增是朱晓渔的原声,配得特别特别好,非常专业。
情感拿捏得也特别好。
可惜女主角是韩国人,很喜欢她,但是口型不对总觉得哪里有点不舒服。
8. 非常喜欢木青的角色。
为他的逝去感到悲伤。
反转反转反转,因为我是2倍速,所以在原来就紧凑的剧情上就感觉更加紧凑了,所以让我觉得从第一集开始到最后一集,紧张得松不了气。
平心而论,在国产剧里,名列前茅,但是我更喜欢《舞乐传奇》,可能是因为《舞乐传奇》是从骠国到大唐长安,有空间上的转移,而且也有骠国、瑞丽、长安等不同民族的风貌,更有海东来、月霜行、兰玛珊蒂、迦罗那等非常喜欢的人物形象,所以相比之下,同样优秀的《木府风云》就略显逊色了。
它的争斗冲突主要发生在云南木府,就有了一些宅斗、宫斗、权力斗争的意味,我不喜欢。
而且《舞乐传奇》里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面的,反面人物大都单元出演,而《木府风云》几乎主要人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反面斗争,例如阿室于,木隆,阿照。
最主要的一点,我觉得《木府风云》说话太装逼了,尤以罗氏宁、木旺两口子为个中翘楚,不装逼就不会说话了吗?
罗氏宁整天拿个小刀、拿串珠子,翻来覆去的摆弄,可能是因为必须坐着局限了她的发挥空间吧,但是木旺出兵打仗去请面具,那一段也太拿腔拿调了吧。
最后最令我不喜欢的,就是阿勒邱和木增的感情戏,直接拉低了整个剧的格局,这些个小情小爱还整天腻腻歪歪的,我就不喜欢,尤其阿勒邱还一直驼背,怎么就不能站直一点呢。
《舞乐传奇》舒难陀和夜莎罗也有感情戏,但是只是锦上添花,使整部剧更精彩,整部剧的格局非常大。
虽然我说它这不好那不好,但是甩了《庆余年》十几个《琅琊榜》吧。
最后希望水军少一点,有些大流量大明星们参演的剧,评分水分太大了吧。
我知道《庆余年》也是王倦编剧,但是服化道恐怕要看瞎我的眼。
从今天起,让我们杀遍这世间所有的喜鹊!!!
晚上蛋疼去了客厅三趟,电视上再演《木府风云》。
第一次去看到一个女的被许配给一个大胖子;第二次去看到那个女的和一个帅哥商量着去殉情;第三次看他们俩在雪山冻得哆哆嗦嗦,很多人在找他们。
大概明白讲得是啥了。
那个男的说,按照当地的风俗,殉情是最神圣的,殉情不是私奔,私奔的话留给家人一大堆事,要打架的,殉情的话就不打架了,因为他们为爱情可以付出生命,化为雪山的灵魂,就圣洁了。
我觉得这个男的大概很鸡贼,他根本没计划着死,演戏感动一下大家,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你们以为愚公傻吗?
愚公其实是在演戏,不演这一出,怎么“帝感其诚”法?现代人几乎没有殉情的了。
阻止两个情投意合的人在一起的阻力越来越小了。
法律几乎开放了所有的口,但是道德还是来横插一手。
殉情比私奔神圣就在于它是一种证明,证明我们的举动并不仅仅是出于两个人的自私,如果是自私,我们一定要得到利益,但是我们死了,得不到任何东西。
我们的道德观通常是,如果一件行为没有让他获得利益,那么这件行为是道德的。
所以殉情是用道德来对抗道德,是严格按照道德体系的游戏规则玩的,与其说是道德的反抗者,不若说是道德的献祭。
但是我认为,世上的殉情会多起来,自从人类发明了人肉搜索,你们私奔的人又能躲到什么地方让我看不到你的泪光?
在未来的兵荒马乱里,个人主义固然没有容身之地,就连一对平凡的夫妻也容不下哈哈哈。
我想到了另外一种殉情。
前几天我们来了一个神经病亲戚,现在还在第四医院待着呢。
我妈妈说很久以前他爱上一个理发的女人,那个女人说要和他一起学理发开理发店,他就四处给她借钱(还借了我们家500元),后来那个女的捐钱跑了,他就疯了。
我当时对这个故事很不解,他是因为明白了之前所爱的都是幻觉而那个爱他的人不是离开了他而是根本就没存在过而疯了呢,还是因为被骗了出于对自己智商和这个世界残忍的失望才疯了呢?
我爸爸说其实不对,在那之前他就有神经病了,是因为村里一个女的不喜欢他。
这就是我说的殉情,为了情葬送到自己的理性。
没有她的世界作为一个清醒的人他实在忍受不了,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性。
我们家的亲戚都很功利主义,没有那么多的血雨腥风,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殉情者”。
其实这个世界挺残酷的,你要么死得像个英雄,要么活的足够久,眼看着自己成为恶棍。
殉情的人——无论是殉掉了自己的命,还是殉掉了自己的理性,都是英雄。
那些在爱中挣扎的人,我不忍心看他们难过,我更不忍心他们最后变得人模狗样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
我想着这些,听到身后哒哒的马蹄声,仿佛头一次认识这些纳西族人,看着他们奇怪的装扮,看着他们从我身边穿过,朝雪山走去。
我知道那对男女现在在雪山顶上彼此哈着热气,说着情话,冻成一对冰清玉洁的璧人,我知道不久他们会被英雄一样迎回自己的家园,从此喜乐幸福。
我看见玉龙雪山顶部的白云,分辨不出它们和雪的区别,我把它们想象成一杯雪顶咖啡。
人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幸福而生气呢?
我想。
其实人从来不会为别人的幸福生气,他们生气的是自己的不幸。
我又想。
木增真的好像一只忠贞的天鹅。
他对阿勒邱坚定到不假思考,所以他们之间从来不存在误会。
他总是给予阿勒邱无条件的信任,虽然是个战五渣却始终用生命在保护阿勒邱,为了心爱的人无条件降低自己底线。
他尊重阿勒邱,信任阿勒邱,包容她的一切秘密和欺瞒。
木增为了阿勒邱三次殉情。
他们的第一次殉情,是因为木增抗拒政治联姻,却又无法放下对木府和对丽江的责任,但木增对于难两全有自己的解法。
在纳西族的传说中,殉情的男女是最圣洁的,没有人会怪罪他们,所以他们相约一起离开人世,既能守护他们的爱情,又可以不拖累任何人。
他们在雪山上相拥着要死去,阿勒邱不忍心爱人死在自己面前,把冻僵的木增拖出来求救,两人才脱离鬼门关。
如果说第一次殉情是凄美,第二次殉情是震撼人心。
阿勒邱被抓走并传出了证据确凿的死讯,已经当上土司的木增先是平静地接受现实,并开始平淡地发疯,他的第一反应是连夜处理政务,把对木府和丽江十年的规划和想法写下来托付给信任的人,然后和亲人们宣布自己要自杀,披麻戴孝泪水涟涟在祠堂前,不顾亲人阻拦,带着阿勒邱的匕首毅然决然自杀,因为他要和他唯一的妻子生死相随,幸好阿勒邱及时逃出回来阻止了他。
这次阿勒邱也怕了,事后反复叮嘱他,无论他们双方谁先离开人世,对方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木增听进去了,但不多。
最后就是因为阿勒邱的病逝,木增第三次殉情成功。
明明已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明明阿勒邱在爱人的呼喊下已经挣扎着醒来,但还是逃不过王倦狠心的刀子。
他把他们的孩儿养大,把土司的责任交给他之后就离开了木府。
他还是去了雪山,去了他们最初约定殉情的地方,木增和阿勒邱永远留在了那里,他们的时间永恒停驻,雪山会守护他们的爱情。
纯爱战士真的不能错过我们木增和阿勒邱,真的是像雪山一样纯洁永恒[苦涩]
最近在重温木府风云的时候发现了一句台词:“有个关心的人,有个自己信任的人,有想念你的人才会有勇气。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极具震撼力和温暖。
这可能就是剧中一直想传递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力量是人世间最强大的力量。
正好最近刷到了如懿传,现在大多数影视中描写的上位者总是宣扬自己站在孤独地站在高处,如懿传男主在和如懿决裂的时候说“朕不爱惜自己,又有谁会爱惜朕呢,有谁对自己是真心的呢”他们把自己封闭在最高处,人为地疏离了所有真心和真情。
这样的人眼里恐怕只有权力和欲望,因此他们把自己孤独归咎于周围所有人满心满眼也都是欲望,真心于上位者而言是根本不可遇,也根本不可求。
而这一切在木府风云里面恰恰相反。
引用网上网友评论的一句话:“ 现在好多剧里面都是刻画出的形象是身居高位,高出不胜寒,因为这些事情而变的冷漠孤独,木增不一样,他一直都是他自己”木氏土司作为明清云南丽江的封建领主之一,在剧中却不只一次地提及了对于亲情的重视,男主和男主的父亲曾不只一次地提到过:他们希望木府之内可以有亲情,他们是一个大家族而不是尔虞我诈,针锋相对的敌人。
就连剧中反派色彩比较浓厚的男主的二叔在受人误导,被反派挑唆斩草要除根之后都会说出:“他不是草,他是我大哥。
”最后回到开头的那句经典台词:“有个关心的人,有个自己信任的人,有想念你的人才会有勇气。
”这句话说简单点就可以理解为爱的力量。
但是中国人有一种世代流传的理想追求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是先齐家才能治国和平天下,一个高位者如果连自己的妻子和家人都无法信任和关心,他怎么会真正关心百姓和子民。
(这可能在封建社会太过于理想化)但正是理想化,才与众不同。
最近在读一本书叫做《弃长安》里面也多多少少提及了天家父子少亲情这件事,在盛世将落之际,唐玄宗和其子终其后半生都执着于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
木府风云中着重刻画了男女主生死不渝的爱情,可能在现在看有点极端,但这种生死都要在一起的爱情和现在的一些仙侠剧那种需要在拯救苍生或者需要毁天灭地的爱情又有本质的不同。
很多人可能对男主对于爱情的执着很不理解。
其实正是他从始至终对于自己妻子的关心,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亲情和真情的看重,正是这样才让他能够理解阿虎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失去家园而成为山匪,从而愿意给他机会。
也正是因为他对于真情的相信,才让他设身处地的理解木罗那种底层人民爆发的无奈。
最后引用剧中多吉大师说的一句话:哪怕世间诸多烦恼哀怨,仇恨悲伤,都无法动摇人的本心,都无法破坏人心底的仁慈。
其实上位者不是生来就必须孤独,如果身居高位者终其一生愿意与权利欲望,猜忌为伍,那他终其一生只能在高处孤寒,如果高位者永远相信真心,执着于真情,那他会更有力量,也会另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结束啦,最后用神圣的玉龙雪山做封面,希望这对世间最美好干净的爱情犹如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一样永不消逝。
这部剧前25集想打五星,后15集想打三星,本来综合一下是四星,但是舞乐传奇我打的是五星,论喜爱程度我更爱木府风云。
其实这部剧优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感情线非常nice,男主的哭戏好棒,超有感觉而且哭得还挺好看。
有的人演哭吧可能给人感觉像是硬挤眼泪,他哭就很真情流露。
唯美中带着深情,太有感觉了。
本剧节奏还挺紧凑的,人物刻化也很立体,看似不太正面的人物也有温暖的一面,其实二爷二娘阿室于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反派,最心黑的阿照也从来没有想过害死阿勒邱。
确实讨厌一个人很容易,但心理上希望这个人去死还是没那么容易的吧。
他们也许会做坏事,但都不是坏人,没有单一化的好人或坏人,我觉得这是电视剧人物塑造成熟的表现。
里面金句还挺多的,特别喜欢金矿那段,主题曲也很洗脑。
本剧传达的理念还挺高大上的,仁者无忧,宽恕,信任,那些复仇剧最后还不是原谅。
到底是以前的剧,瑕不掩瑜,我对以前的剧宽容度还是很高的,毕竟以前的想法肯定没现在创新,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这部剧让我记了很多年,以前印象最深的就是殉情。
我曾经跟我同桌说到丽江,我说我挺想去玉龙雪山看看的,我同桌说你们东北人,总能见到雪啊,为什么想去看玉龙雪山,我说你有没有看过木府风云这部剧。
小时候不懂爱情,看木增就是正常人设,直到现在才get到木增原来还是个情话boy,现在发现这样人设有多么难得啊。
实在是不能再忍受 阿照的那张嘴了 能不能不要张的那么大 让我们看她的舌头啊配上死鱼露白眼珠 简直是恐怖片!!
另外剧情方面不表态了就是侮辱大众智慧
思想,题材很好,服装,音乐,场景是亮点。
故事情节硬伤太多。
简单举几个例子:1.木增遇刺那场,场景回放阿勒邱跳舞,木增才想起原来是她!
前边剧情是捡阿勒邱时木增是在场的,难道长大就不认识了吗?
或者木府捡的侍女很多?
这个场景回放真实画蛇添足。
2.水流传信,这个方法可靠性、弱智的程度就不多说了,说说剧情,前边宣扬那么神秘的掌控木府生死的暗枭卫队用的这个传递信息,后边突然被西和不经意就发现并利用了,那木府这卫队应该早该被敌人灭N次了。
3.最后西和自语,不是阿勒邱的舅舅,而是边匪。
为了安排劫持他外甥而交待的这个更是一大败笔。
西河如果想复仇,利用边匪杀死木府土司后,完全可以再利用边匪灭掉木府军队,毁灭木府。
他为什么又帮木府灭掉边匪呢?
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掌控丽江,那木府的影响远远比边匪要大的多,利用木府再推翻木府的统治取而代之,比利用边匪直接推翻木府要难度大的多。
因为丽江的老百姓只认木府不认他西和。
他为什么要绕远呢?
他到底想要什么?
就是为了演一坏人吗?
在丽江逛了木府之后,就决定看《木府风云》。
弹幕中有不少人也是同样的原因。
这是一部尽管充满主旋律但十分好看的好剧。
最印象深刻的是金矿篇,反转又反转。
《木府风云》的剧情比不上《舞乐传奇》,但是是一部用心之作。
朱晓渔的表演细腻真挚,他饰演的木增作为木府最伟大的土司,虽然不会功夫,但是仁者无敌。
不仅博学多识,而且善于纳谏,有勇有谋。
当然也是恋爱脑的情话小王子。
他和阿勒秋的爱情虽然有波折,但是二人始终心意一致。
这部剧中女性角色的刻画都十分出彩。
阿勒秋作为女主角,是一个背负着秘密的复仇者。
心善但绝不懦弱,有魄力,有智慧,有能力。
当流民纷纷涌入丽江时,木府老太太罗氏宁动了杀心,是她提出了启用金矿的备用金救急,并挺身而出和企图涨价的米店布店老板谈判。
他们一同在烈日下耗着,当老板们都既饥且渴时,提出要喝水。
她提出一碗水十两银子。
最后在软硬兼施下,老板们纷纷妥协,木府用原价收购木布,救济难民。
其中最大的刺头,马老板说如果木府是以强权压迫那他的屈服是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阿勒秋让他心服口服。
当木增的「死讯」传来时,木增的母亲和正妻都十分慌乱,但阿勒秋就是不相信木增会这样死去。
她忍住悲伤竭尽全力调查土司之死和木增失踪的真相。
当罗氏宁让她暂管暗枭卫队时,她的领导和决策让这个秘密队伍发挥最大作用,但她并不贪恋权力。
当事情解决后,她将权力交还罗氏宁。
剧中处处在彰显着「仁义」二字,宣扬民族大团结。
老太太罗氏宁是木府后宅的女主人,她比土司更具有智慧和格局。
当难民们手持莲花聚在木府门口感谢阿勒秋时,罗氏宁毫无嫉妒之情。
她之所以不同意木增和阿勒秋在一起并不是基于门户之见,觉得阿勒秋配不上木增,相反她看到阿勒秋卓越的能力。
但阿勒秋身上的谜团让她始终放不下心来。
阿月拉是大将军阿雄的女儿能征善战,她和木坤青梅竹马。
当木府赐婚她和木坤时,她看出了木坤对阿勒秋情根深种但阿勒秋并不爱他。
她和木坤同病相怜。
但是她并没有自怨自艾或憎恨阿勒秋。
相反,她和阿勒秋成为朋友,真心实意地帮助她。
这个女孩的爱恨都坦坦荡荡。
她人如其名,如月般皎洁美好。
还有木隆的妻子高氏菊。
这是一个充满缺点的可爱人物。
她贪财爱权,但始终没有坏心眼。
木隆的妾室与人私通,只有木隆的原谅才能让她获救。
高氏菊主动为她向木隆求情。
木增有危险时,她作为二婶也是真心实意地担心着。
偶然看到这个电视,只因为在丽江实地拍摄,去过丽江,有点好奇把丽江拍的如何,瞟了一样,可是一瞟就停不下来了。
首先说说这个电视的演员和歌曲的配备上;虽然男主角长的不怎么样,但是,朱晓渔还是把这个人物表现的很到位的,起码让我感觉他还真的是很温文尔雅却不失智慧的,当然也挺痴情和有责任心,有几个片段是让我很感动的也,女主角秋瓷炫也算漂亮,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在和其他演员配戏时候也不算突兀,甚至表现的很好、在内地年轻一辈的女演员没有几个比的上他的,大气、温婉一点都不差,配角也不容小觑、于光荣、潘虹、吕良伟等老戏骨也为此戏增色不少,年轻的阿照、木坤、阿月拉、阿虎都表现的很不错,起码让人记住了他们,里面大部分的衣服和头饰设计也很漂亮(婚礼上的衣服不算)、很有民族风、弄的我也想穿一穿了、主题曲和中间的插曲也让我听过一遍又一遍、虽然我不懂纳西语,我还学着唱、真的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下边说电视的重中之重——故事,基本是这是算很有逻辑的剧本,编剧算是个有深厚文学底蕴和人生阅历的人,不像这几年的有些片子,不是脑残就是胡编乱造历史,简直教坏小孩子,他们不太懂杜撰和胡编乱造的区别,这个片子就避免了这一点,故事丝丝紧扣、线索像一根根丝线迁出每个人、每个人的性格就这样跟着这些线横向竖向的将人物立体的表现出来,矛盾和冲突一浪又一浪,可以这样形容,这个电视就像平静的湖面,但是仔细看却暗流涌动,有人说里面的有些很假、怎么有人那么善良,怎么善良的人不够诚实,其一:也许现在的人没有那么正直、善良、但是不代表、我们缺少的就是这个世界不存在的、其二:谁说善良的一定要诚实,这不是台湾电视里面人物性格不是白色就是黑色,这个世界有灰色的性格、而大多数人是灰色的性格的,所以里面的男女主角很善良、但是不是善良的近乎愚蠢、他们是善良而聪明、知道站在他们那个位置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虽然有时会有自私的情感、但是却在大义面前,却能舍身取义。
最后,原来像男女主角这么平静的相爱、这么真诚的相爱、那么了解对方、懂得对方、相濡以沫、生死相随,是多么让人羡慕呀。
圣母啊 圣母去死去死好吗???【又一侮辱智商的巨作,比塔里木盆地还低,给跪
编剧是有点呆,但是这大哥是真好
喜欢片头片尾同一曲子那句“噢哈伊呦、哈伊耶、哈伊耶”叠在孙楠音色后面的纳西族女音,嘹亮清澈如神圣雪山。
海报那么大个秋瓷炫,我以为是复仇大女主,没想到是圣母娇妻,根本是木增的大男主剧,忍着看到18集,女主洗手与他家做妾了🙂我天哪🙃跳到结局看了下,舅舅辛辛苦苦上蹿下跳布局复仇,但女主圣母心爆发突然把舅舅卖了🙂啥玩意啊🙃
当年在央视看到为数不多的经典电视剧
补记,记得于荣光!
a 爱丽江,爱木增和阿勒邱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爱剧中的大爱!
只是因为家乡的历史感情 勉强3星
期待能去丽江瞧一瞧木府原址
比舞乐传奇差太多,西和这样的反派,木府这么多人一个也看不透,真的无语
简单、温暖、动人
有的反转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通过人物讲道理可以接受。总体来说设定没有舞乐细,男主毫无理由那么信任女主就是一个巨大的bug。最后说服二爷嘴炮拯救世界没什么说服力啊。我信编剧不会写bg,能把男女主过于琼瑶的言情部分减少会更好。另外比起男女主的感情,和阿照的百合情更让我感动,一代总攻阿勒邱
完全是因为丽江追的这部剧,台词太罗嗦
明明主动制造出血雨腥风还要玛丽苏普度众生的女主
谋略权利⋯⋯后来跳到阿照背叛阿勒邱⋯⋯宝宝觉得权利和钱财适中够用就好,不然这人心呐,真是⋯⋯
冲着主题歌还算好听给个3星吧。。。
吐得无力啊。。脑残SB的编剧
就。。主题曲还不错。
=。= 阿依呦诶阿依耶...评论完毕...
好吧。。。跟舞乐传奇还是没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