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美电影中的女性都是极美的,美在氛围,美在光线,美在克制,美在温柔,美在各美其美。
无论是在水中划过的手亦或是微微抬起的头。
小云
水中沐浴无论是在情欲中享受,还是在禁忌边缘试探。
春姨太与山少爷
小云与春姨太无论是色彩对比,还是空间塑造。
小云出嫁
雪儿与山少爷成亲无论是如水的温柔,还是倔强的坚定。
荷太太与牛告别
阿闲剪发整部电影都是极美的,独特的美的视角带来了美的感受。
二、关于性欲影片对于性欲的描画,极重笔墨。
是春姨太告诉小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告诉丈夫;是春姨太与山少爷突破禁忌甚至生下孩子;是少女小云一次次跟踪春姨太目睹她的偷欢;是小云抓住春姨太的手表明心意。
春姨太教小云了解身体性欲本身并不可耻,春姨太向小云演示了解自己的身体的样子,真的美极了,小云看痴了,我也看痴了。
但是女性的性欲往往总被压抑,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似乎这一点没有多大改变。
过去未婚先孕的女子被削发出家,而男子仅仅是被稍稍惩罚便继续留在家中。
现在男女未婚先孕,舆论的鞭子仍然更多地抽在女性身上。
过去的女子要在男权社会下假装喜欢取悦丈夫,现在的女子也仍然还在一次又一次假装高潮。
春姨太告诉小云取悦丈夫。
对于性欲的承认,仿佛一直是错的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被认为正经、有责任感、值得信任的男性,仿佛就不配拥有性生活,性生活变成了肮脏的注脚,而有性生活的男性又都与渣贴着标签。
而对于女性来说,开口谈性更是天方夜谭,张口一谈,随之而来的并不是赞叹其勇气可贵、真实诚恳的掌声,而是荡妇羞辱和一晚上多少钱的询问。
当然承认性欲并非提倡约炮与滥交,对自己和伴侣的健康与安全负责,才是性开放的前提。
这个社会尚不能好好地谈论性,那么在那个还允许童婚的年代,更不必提在婚姻的性生活中,男人与女人能感受到多少快乐了。
小云的痛苦与山少爷的绝望已经是时代的悲剧了。
我们期待未来的世界,因为性教育的普及,性知识的增加,性观念的开放,更多的人能够接纳性,并能从性中愉悦与快乐。
性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让性健康与性安全同样成为生命健康与安全的一部分。
三、关于女性与女性的关系其实往往在女性地位底下和性别歧视严重的地区,真正在伤害女性和压迫女性的仍然是女性。
小云渴望拥有儿子来巩固家庭的地位,便在荷太太怀孕时祈祷自己的孩子是最后一个男孩。
小云的重男轻女荷太太即使知道小云与自己的女儿小莲关系很好,但仍然告诉小云,小莲以后要成为女主人,而小云只是姨太太,不应该指使小莲做事情。
荷太太告诉小云不要指使小莲在小云嫁入老爷家中,怀孕了,荷太太便对小云有了心结。
女性与女性之间也默认着月经是不纯洁的东西,因此供奉时也不能插香,彼此之间固守着月经羞耻。
月经羞耻 而女性的贞洁却被看作是比人更重要的东西,飘扬在脸旁的处子血帕看起来是荣耀更是女人对贞洁价值的默认。
没有在初夜破处反而成为了家族的耻辱,最终被婆家与娘家两个家族丢弃。
挂起来的初夜出血
小雪成为“家族耻辱”我们看到过无数女性受到磨难与屈辱,她们不仅没有团结起来帮助其他女性,反而最终成为拽下一个女性入泥潭的魔鬼。
本应团结在一起抵抗不公的人,却联合起来编了个大网套牢更多的受害者,这就是众多女性的现状。
我们不能去责怪那些人,因为他们本身也是时代与观念的受害者。
小云不忍心自己的女儿成为下一个封建的牺牲品,因此给其喂了毒草想要结束这一切,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即使这种解脱,顺应又背离母亲的本心。
小云给女儿喂毒草四、关于女性独立真正想要独立的女性看到了不公平的命运,还具有对抗命运的勇气。
阿闲告诉姐姐想要成为男人在她小时候,不愿意继续成为和家族中的女性一样的人,这个愿望朴素成,要成为男人。
不愿意看到心爱的伙伴(牛)被荷太太伤害赌气跪在外面不吃不喝。
看到山少爷的新婚妻子雪儿过世,便在河边剪去了自己的头发。
阿闲剪去头发我相信在她的心里,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挑战,准备好了去反抗,去斗争。
相信她的勇敢,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如她一般不愿意继续接受性别审判的女性站起来,女性才一步步争取到现有的权利,然后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不公平仍然存在,因此这种斗争不会停止。
女性也必将争取到独立与平等。
基本上没怎么看过越南电影,遇到这部电影纯粹机缘巧合画面拍得很美,一开头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在这样的平和背后,却是小人物们沉重的宿命,以及他们想要摆脱现实的叛逆抗争片中对于身体线条和性感,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唯美描绘二太太春小姐真的太美了,饰演她小女儿小仁的童星也是演技爆棚这不是关于一个少女成长史的故事,也不是宫斗的地主家庭版尽管女性角色们有着自己的私心,处处都有点暗自较劲的味道,但导演依然没把电影做成宫斗题材,反而是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印象很深刻的是三太太小云(女主)难产,大太太给她做剖宫产,让人一度怀疑她是不是居心叵测(毕竟自己同时怀孕,却流产了),而后她抱着小云的孩子,很疼爱的样子让人觉得她内心其实没那么灰暗,可得知那个小孩儿是个女婴后,倒是让人有点不寒而栗:莫非她的愉悦和疼爱是因为小云没有生男孩儿,所以没有威胁到她的地位?
在电影里,女性的命运轻如草芥,她们没有选择,唯一的期望是生个男孩儿,这种草芥式宿命带来的无奈从二太太春小姐嘴里说了出来:"后来,我不再祈祷,因为命运占了上风"占了上风的命运让这样的无奈变成绝望后,表现出来的是小雪(刚过门的儿媳妇)的自杀,她没被少爷接受,但又回不去娘家了,尽管她在河边上吊的场景很有艺术美感,但是与她沉重的命运相比,这样的美感显得分外悲伤而作为年轻男性,少爷的命运也不太美丽,只不过他至少有得选就是了,他也表达出了自己的反感:我不想跟素不相识的人结婚电影的背景是一个守旧的传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是所有人在偷偷打破禁忌例如,二太太春小姐和少爷的偷情和爱情例如,三太太小云对于春小姐的拉拉爱情例如,最后小姑娘小仁拿起剪刀自行剪掉头发扔进河里还有最让人悲痛的是,小云最后抱着自己的女儿坐在河边,摘了一束有毒的颠茄放在女儿嘴边而这个母亲就在前一阵还是盼着生儿子的准母亲时,脆弱到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在佛祖前"保佑我是家中唯一生男孩儿的人"的祈愿导致了大太太的流产电影里还有好几处出现蚕的意象,不知道是不是有特定的含义,而且蚕的生活仿佛就跟小云同步一样(例如小云怀孕时蚕在产丝)
在影片中,刻画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姨太太形象。
大姨太从不肯打破规则,小莲与小云关系最好,她愿意在小云身体不适时照顾她,却被大姨太说了一通。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有些事只能是下人去干的。
而姨太们,彼此之下也有自己的界限。
她已经看破了人事,清楚地知道 身为女人,在大院里不会有什么地位,除非能给老爷生一个儿子。
好在,她有了大少爷。
二姨太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的人,她不顾身边女仆的眼光,毅然选择了与大少爷在一起。
然而,在大少爷结婚的前夜,她也抛弃了大少爷。
因为,这种爱情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
两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不可能得到认同。
同时,她与主角之间产生的情愫,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
毕竟,要她先后爱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太魔幻了。
当然, 也正是因为她这种多变的感情,也证明了,她看似活明白了,其实根本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主角小云,在刚嫁入大院时,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姑娘,毕竟才14岁。
在与能够做她爷爷的老爷同房的时候,她的世界观崩塌了。
她不明白其他两个姨太是如何接受如此高龄的老爷的,她们却说,习惯就好。
对于她腹中的孩子,原本她一直向佛祖祈祷,一定要生下一个儿子,要想在院子里抬得起头,生不出儿子的女人肯定是不行的。
可惜造化弄人,她生了一个女儿。
看到女孩因为被大少爷拒绝,无处可去后只得自杀,她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等待着她的自然也只会有悲惨的命运。
至于得知大少爷秘密的老妇,她也曾经有过自己心爱的男人。
可惜面对现实,这些誓言都不重要了。
影片很隐晦地还塑造了一个角色,那就是小闲。
小闲在看到大人无情地杀死年老的母牛时,愤怒地朝着她们大喊,甚至还拒不认错。
之后,她祈祷自己能够变成男人,并且在影片的最后,剪下了自己的一头长发。
尽管现实是非常残酷的,但她好在愿意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努力。
而她,将会是故事结束后,整个大院里的反抗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影片并不会将女性作为主要的视角,她们往往扮演的角色是被保护,被拯救的对象。
影片却大胆地选择了这样的一个角度,并且将故事顺利地讲完了。
我是一名b站up主,专门做影视解说,写影片也是想来豆瓣,让大家看看我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段影评是我的视频文案。
如果对我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哔哩哔哩搜 吉法师。
为什么这么好的电影会有一星两星的评价…画面太美了,美中带着逼仄的压抑,让我想到了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
三太太和青木瓜之味相同的都是最后看到了希望。
刚开始看时候在想,越南女性真悲惨,后来百度了解到是十九世纪末的越南农村故事,突然想到那时候中国还是清朝末期,我国百姓尤其女性的生活还不如越南…是那个时代,亚洲女性真悲惨…阿闲想做男孩子,最后剪掉了头发,心向远方,目光坚定,又让人在逼仄的压抑中看到希望。
越南人看来还没大脑还没开化,演出这样无聊的电影,首先逻辑就混乱,这小女孩被拍的傻傻的,竟然最后毒死自己的女儿,也是厉害!
在者想学中国的尔虞我诈,可惜电影里真没体现出来,仅仅几个毫无逻辑的片段,也想揭露女人地位的低下?
看这个都要睡着,想拍唯美画面?
又想揭露封建荼毒?
导演大概都没理清楚想要表现啥…真是浪费时间,还好我是不断的进度条才看完的…哎…这里面唯一的看点就是大少爷和二姨太的故事……可惜不连贯且表现太少,简直拍成了青春爱情片…太失败了!
第一次知道《三太太》是在2017年的香港,当时作为制作中的电影项目入围了当年亚洲电影投资会的WIP单元。
看到项目介绍的第一个反应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然后时间飞逝,两年之后,网络上已经有了这部电影的资源。
一言蔽之的话,就是有惊讶到我的地方,也有明显可以改善的细节。
作为长片处女作来看的话,算得上优秀。
先来说说优点,本片摄影的构图很优秀,色彩清新,有着越南电影一贯的干净质感。
电影本身是从一个15岁被迫成婚的少女的视角来讲述,色彩的基调很合拍。
电影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导演通过蚕一生的不同片段来交代故事中时间的变化。
这样处理的用意可能有二:一来说明故事的主角——15岁的May内心的变化是很快的,尽管故事的叙事是宁静缓慢,但实际上在短时间内,主角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变。
二来,蚕是既脆弱又没有自由的生物,它们的一生为别人所左右,恰好是电影中女性群像的写照。
无处可逃的时代悲歌——《落红》
今天聊聊越南电影《落红》。
片名Vo Ba / The Third Wife (2018),别名三太太/小三妻(港)/ 第三夫人与发饰。
越南是我们的邻国,但我们对越南的了解并不多。
提到越南,大家想到的除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剩下估计就是越南逃跑新娘了吧。
正好这儿有一部越南电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下邻国。
这部《落红》通过女性视角看待越南社会,让我们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影片也荣获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落红》将时间设定在十九世纪末,讲述在越南乡村一个地主家中发生的一段故事。
年仅十四岁的小云刚刚成人,便被父母嫁给进地主家。
在这里,她满满地察觉到了自身命运的不幸,性别意识逐渐萌芽。
究竟是反抗还是屈从,人生的幸福和希望又会在哪里,年幼的小云何去何从,一切都留给观众们无尽的思考。
《落红》全片波澜不惊,像极了含蓄的东方人。
但细细品来,我们都可以读出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涌动。
旧社会不同阶级自然生活状况天差地别,即便是同处地主阶级的人们,也会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在抑郁之中。
作为关注旧社会女性的同类型影片,《落红》很容易让人想起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按照《落红》导演阮芳英的说法,影片是根据她曾祖母的真实故事改编。
在《落红》中没有妻妾争宠的过程,三房太太都能够比较和谐地相处,大家并没有将心思花在勾心斗角方面,更多地是操持家庭,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小云嫁入地主家后,才第一次见到大她十多岁的丈夫。
年幼不更事的小云对一切都显得十分好奇,她只会按照别人教的去做,并不知道自己未来。
好在小云十分敏感,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
大太太因为生了儿子,母以子贵,在家中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二太太则连生了女儿,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些细节从家里老爷和佣人的态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于是小云也暗自下定决定,自己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女性的诉求在这里永远得不到重视,女性被严重物化。
在这里,女性不过是一台行走的生育机器罢了。
老爷对小云的态度也是当做玩物一般,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谈不上什么人格尊重。
小云的落红是她能够进入主家的通行证,只有验证合格了才有资格在这里生活下去。
14岁进门、15岁生养的小云也不过可以传宗接代的一房太太而已。
地主老爷对女儿想买新衣服的诉求充耳不闻,心里正想着给适龄待婚的儿子买匹马。
女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成人后,就要嫁给别人家里做太太或者小妾了,花在女儿身上的钱永远只是亏本买卖,花在儿子身上的钱还在自家家里。
除了生理被严重压抑外,心理也同样遭受压制。
女性在这里除了帮忙做做农活,平时也没有什么活动,精神生活几乎为零,追求爱情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
如同《雷雨》一般,小云撞见了大太太儿子和二太太的野外苟合,她没有选择告发他们,而是在试图理解两人的行为。
家中长工和女仆发生关系,女仆未婚先孕,成了家族丑闻,于是女仆被剃度送入寺庙,长工因为还可以当做劳力,便被主家鞭挞。
男性女性在这里永远无法快乐开心地生活。
女性长大成人后就一定会被送出去嫁人,嫁给从未谋面的男人,嫁得远话再也见不到家人。
男性长大成人后就成了新的传宗接代工具,娶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再努力生一个儿子继承家业。
不甘心的小云不愿意自己和自己的女儿这样活下去,于是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
无声的抗争看似平静实则很惨烈,但凡能够看到生活希望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样的抗争方式。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行发掘。
这是小云的不幸,也是婴儿的不幸,更是时代悲哀的缩影。
任何怀念旧社会的人都是以为自己活在统治阶级,并没有想过自己是社会底层的情况。
想要避免这些悲剧,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可能。
时代悲歌,无处可逃。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一、如果有人问你,14岁的女孩一般在干吗?
相信大家的反应差不多:这还用问?
放在今天,确实不言而喻,可在100年前,就不一定了。
越南少女小云14岁嫁人,丈夫是45岁的富家老爷,论年龄完全能给她当爹。
自己还是孩子的小云深知,想要在这深宅大院能有点尊严和地位的活下去,只有一条路:生儿子!
仿佛她来到世上,唯一的使命只在于此。
小云的命运,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女性的命运……电影名叫《三太太》,由越南女导演阮芳英自编自导。
根据她奶奶的真实经历改编,在泰国某山沟拍摄三月完成。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女主是一位14岁的女孩小云。
旧社会女子的婚姻,都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却做不了主。
在小云尚不知嫁人为何物时,便被许配给大户人家的老爷做三太太。
她坐着小船前往夫家,舟行岸移,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但配乐凝重低沉,小云眼里的空洞迷茫,都在暗示什么。
婚礼隆重而热闹,张灯结彩,宾朋满座,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可小云像局外人,她不敢说话只静静地坐着,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新婚之夜,小云的眼睛闪烁着明亮单纯,好奇、恐惧笼罩了婚房。
次日,垫在她身下的白布被仆人晒出来,鲜艳的落红代表着贞洁。
大太太亲自查验并确认过,她的三太太身份才算定了下来。
年幼懵懂的小云小心翼翼,用心观察着大院里的人和事,学习府上的规矩礼节。
温婉大方的大太太生有一子,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在家里的地位很高。
二太太虽然貌美明艳,但只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她总有些抬不起头。
小云从仆人口中得知,唯有生儿子才能得到老爷宠幸和下人的仰视。
她也渐渐明白,为何婚礼上大太太只用招呼客人就行,而二太太还要一展歌喉为众人助兴?
桌上的一碗石榴,象征多子多福,这些无不在警示她,必须得生儿子。
看到此处,观众想必会感慨,这不就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吗?
从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沦为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这点来说,的确如此。
张艺谋的高明,在于他让掌控大权的陈老爷没有露正脸,全片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氛围。
“舍弃”了历史和权力的寓言,注重对女性的观察和生命体验的书写。
不同于陈府中四房太太勾心斗角的宅斗,本片里三位太太相处很和谐。
她们在一起聊天说笑,二太太甚至还为小云示范怎样侍奉老爷的秘诀。
小云因和二太太的女儿年纪相仿,两人总在一块玩。
在婚礼上她就被二太太迷人的风姿和美妙的歌声吸引,小云不自觉地对她有一种特殊情愫。
不久,小云怀孕了,日子在云淡风轻中一天天消逝。
她似乎少了点恐惧不安,对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如果能生个儿子,她就能安稳地呆在老爷身边,享受她作为三太太的尊荣。
只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一次次打破了她的美梦。
看似和谐有序的深宅大院,竟藏了那么多羞于启齿的丑事!
二、某夜,小云如厕,却瞅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像是二太太。
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便悄悄尾随。
定睛一看,正是二太太,她居然和大少爷偷情,直接吓坏了。
小云没有多看,她始终难以相信,慌慌张张地跑了。
对年少的小云来说,这种事不易理解,她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
躺在床上的小云,满脑子都是二太太温柔妩媚的样子。
第二日,小云又撞见另一桩“丑”事。
府上有一对仆人私通被发现,男仆身受鞭刑伺候,完了继续留下来干活。
可身怀六甲的女仆却糟糕了,落得个剃发出家的下场。
两件事对小云触动很大,她很清楚必须替二太太保密。
之后,小云更愿意和二太太亲近了。
她为她揉肚子涂抹精油时,小云将头凑了过去,她鼓足勇气表白,但遭到拒绝。
二太太当她是女儿来看待,而小云以为两个人可以有爱情。
不得不说,在高墙大院的森严秩序下人性很容易扭曲变形。
二太太和大少爷的不伦恋,既可能是因生不出儿子对大太太的“报复”,也可能是被丈夫冷落后的发泄。
小云对二太太的畸形恋,潜意识中是一个孩子对母爱的深情呼唤,或者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互怜爱罢了。
小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可她心里没着没落。
在她养胎期间,处于“空窗期”的老爷,也让高龄的大太太怀上了孩子,这令小云深切地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她担心大太太生儿子,竟跑到佛前祷告。
年龄一到大少爷的婚事被提上日程,可他不服从父母安排,心里只有二太太。
其实,他和二太太的苟且之事,仆人们和大太太早已知晓。
大太太爱子心切,自然嘴上不说啥,只想着安慰儿子。
可是不知趣的大少爷硬要“闹腾”,一度以死相威胁。
大太太一巴掌过去动了胎气,不幸流产,孩子没了。
大少爷执拗不过,只得和当初的小云一样,与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结婚。
初夜之时,他喝得烂醉迟迟不进房间,且拒绝圆房嚷嚷着要退婚。
老爷没办法只得叫来亲家处理,答应给他们三倍嫁妆的“赔偿”。
虽说姑娘仍是处女身,可以“告示”于众再嫁人,但他父亲丢下她走了。
觉得女儿无能辱没家族门面,嫁进门的新娘何其委屈,在河边自缢身亡。
府上接二连三的事让小云心惊胆战,身为女人的悲惨命运可谓在劫难逃。
尽管祈祷万千,但她生的还是女儿,一股不祥的压迫感从天而降。
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
小云抱着孩子沿着河岸前行,目送着送葬队伍。
面无表情又若有所思,她像是要逃跑,摆脱男权文化封建枷锁的束缚。
追寻自我生命的掌控权和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的天性。
但小孩哭闹不已只好给喂奶,此时她摘下一朵颠茄花(有毒),犹豫不已。
也许,小云已经看到了自己悲惨命运的结局,她不想让女儿再重演。
也许,小云本身对生活已万念俱灰,所以有了轻生念头。
导演没有明确交代,而是将镜头切换到了二太太的女儿小闲。
她将长长的秀发剪去丢进河里,微笑的面庞似在宣示抗争和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三太太》讲述了男权文化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情感欲望被压抑扭曲的生存境遇。
影片的画面很美,手法含蓄,极具东方美学的沉静幽远气质。
故事倒很“残酷”,视觉和文本的反差构成强烈的冲击力。
看似轻声细语不动声色,内里却暗流涌动留给观众极多遐思。
1、吃人的封建社会,女性存在的价值只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在讲究母以子贵的年代,能生个儿子是全体女性共同的追求。
片中的三位太太和刚出嫁的新娘无不卑微,她们以夫为纲,一生努力只为讨好男人。
大太太墨守成规,严格遵循府中规矩行事,帮老爷操持打理家族事务。
二太太看似敢于冲破枷锁,可她也坚定地和大少爷撇清关系,本质还是对男权的屈服。
她完全知道,自己和大少爷的感情见不得光,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均不被认同。
2、男尊女卑的既定规范,紧紧地束缚着女性诉求的实现片中一家人讨论卖掉小牛之后款项的去处。
老太爷称大少爷想要匹马,二太太用试探的口气说想为女儿买礼服。
大太太觉得少爷快结婚了,应该为他考虑。
老太爷点头默许,众人不再作声。
同样是孙辈,女性的诉求被忽视,大家习以为常。
掌握家族最高话语权的老太爷,也是男权的化身。
在这样的文化秩序下,女性只能是被压迫的对象。
3、能解放女性的是自身,从觉醒到蜕变还有很长路要走小闲是一抹清新的亮色,犹如一株积蓄着巨大能量的幼苗,代表向传统发起挑战。
当大人无情地杀死年老的母牛后,她怒气冲天地大吼大叫,控诉成人世界的丑陋。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她偏要剪掉长发。
恰是女性的卑贱,被男权文化一味地压制,所以她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祈求能变成男人。
毫无疑问,小闲将是这个深宅大院里十足的叛逆者,寄托着导演对越南新女性的希望。
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但加诸在女性身上的一些思想束缚仍然还在。
无论越南抑或中国,只有摆脱束缚,女性的生活空间才能真正打开。
沉重的历史包袱下,女性独立绝不是一句空话或口号,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仅靠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是不能改变现实的!
最后,夫人想说几句“题外话”:121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121年后的今天,夫人想大声疾呼:女性强则国强,女性独立则国独立。
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中得和男性有一样的地位,男女平权。
女性之强之独立,事关家庭和谐幸福,事关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不尊重女性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看越南、印度等就知道了。
百度搜索「越南新娘」。
相关结果高达14,400,000个。
内容,无一例外。
全都指向一个词——买卖。
谁能想得到,都已经9012年了。
她们依然被当成一件物品。
男人只要花几千到几万块钱,就能买一个越南新娘帮自己生孩子。
很多人或许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让人气愤的现实,一切皆有历史原因可以追溯。
从古至今,越南新娘都是悲剧的存在。
答案,就藏在这部电影中——《落红》2019
海报下方的一行字,格外夺人眼球。
年方14岁,洞房花烛夜。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越南乡郊。
主角是一位叫小云的女孩。
电影的开篇,宛如一幅画卷。
远山,朝阳,远处几艘小船。
未谙世事的小云,眼神中充满迷茫。
她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人生。
生活的美好和未知,在此刻形成巨大反差。
14岁,女孩的豆蔻年华。
对不少姑娘而言,此刻的她们,要么正在为学业而烦恼,要么刚情窦初开。
然而,小云却早早过上了另一种人生。
嫁作商人妇,成了三姨太。
歌舞升平,红灯高挂,推杯换盏。
喧嚣过后,等待她的是——神秘、未知的洞房花烛夜。
躺在她身边的不是别人,是比她大十几岁,在婚礼上才刚刚见过面的丈夫。
那之后,小云更成为丈夫的泄欲机器。
两人见面无非就两件事,吃饭、睡觉。
赤裸裸的饮食男女。
而丈夫,很享受操控小云的感觉。
颐指气使地要求小云:跪下来、爬过来。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女人,一个丈夫。
这不得打成一团!
但在电影中,小云和大太太以及二太太不仅相安无事。
而且,还很和谐。
大太太,勤俭持家,是丈夫的贤内助;而且,因为给家族生下了儿子,更是母凭子贵!
在女性中话语权十足。
二姨太,天性活泼,多才多艺;和小云更亲如姐妹。
三人没事闲聊,话题也很open。
发现和认识身体的秘密。
不过在这看上去很美的外表下。
这个家族内部,却有着很多不能说的秘密。
最让小云震惊的是——大少爷和二姨太之间的乱伦奸情。
另一方面,到了结婚年龄的大少爷。
被父母做主,安排了婚娶。
可观众都知道,他爱的是父亲的二姨太。
即使他以命相搏,也是徒劳。
更夸张的是——小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二姨太。
这个大家族的故事还在继续......
宅院、红灯笼,嫁入大家族的姨太太。
无论从影像还是文本。
《落红》都像极了另一个版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据说,电影是导演阮芳英根据其曾祖母的真实故事改编。
不过,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同的是:电影中没有过多展现妻妾争宠的戏份和权力寓言,而是用更多具象化的物件呈现了封建思想;比如,绝对的物化女性。
落红,是处女的验证;女子洞房落下的血,代表女子的贞洁。
石榴籽,儿孙满堂;在这里,女性成了生育机器。
以及无处不在的重男轻女思想!
家里卖了牛。
有人问,可不可以给小姐们买几件衣服。
但老爷却回答,这钱自有用处,因为少爷要买马。
在这里,女性需求直接被无视。
因为你是女性,所以要为男性让步。
另一方面,妻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遵循了大家都熟知的母凭子贵法则。
存天理,灭人欲。
当然,深受封建礼教压制的,不仅仅是女性。
家里的男仆和女佣发生了感情。
男仆,要忍受身体的鞭笞;女佣,要被剃度送到佛寺。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性别和出身决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
真是这样吗?
实际上,现实更残酷——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还记得这个家里的大少爷吗?
男性,出身高贵。
但,最后不同样也是牺牲品。
即使把刀架到脖子上,也没有人听他的心里话。
一番折腾,还是和自己不喜欢的阿雪结婚。
于是,上演了一出出悲剧。
大少爷和毫无任何感情的女孩成婚。
随后,用一种更夸张的方式对抗家族的安排。
非暴力不合作!
最终,大少爷家里人决定。
将娶来的新娘阿雪退还给婆家,并赔偿三倍嫁妆。
在阿雪的父亲看来。
这无异于是对家族的最大羞辱。
身为父亲,他不仅不为女儿说话,反而对阿雪又是一顿痛骂。
最后,这个父亲更是坦言:阿雪,既然已经嫁到这里。
那,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
这没出息的女儿,我不要了。
接连被丈夫、亲家和自己父亲羞辱。
此刻的阿雪。
哀,莫大于心死。
最终,在一个无人的早上。
自杀了。
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落红》在对封建思想进行无情控诉外,更展现了女性的意识觉醒。
文本上更加注重女性观察和生命体验,这也和导演本身是女性密不可分。
故事中的小云便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这一过程中,她思想也逐渐开始转变。
最开始,懵懂无知的她,只能接受家人安排,小小年纪便成为三姨太。
一切以丈夫为中心,毕恭毕敬。
在社会规则的潜移默化下,萌生出,生儿子比女儿好的想法。
慢慢的,伴随着性意识觉醒。
她开始遵从内心的想法。
敢于跟丈夫说不。
到最后,阿雪自杀,她生下一个女孩。
小云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可能要遭受这样的悲剧时。
于是,她选择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
喂刚出生的女儿吃下致命的毒草。
除了小云,《落红》里还有个有趣的角色。
那便是二姨太的小女儿阿闲。
如果说,小云是见证者的话,那阿闲就是革命者。
电影最后,阿闲来到河边,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长发。
看着被水波带走的发丝,她快乐地笑了起来。
但笑着笑着,表情又变得严肃坚定。
一切不言而喻。
作为新女性代表,她要对封建思想进行义无反顾的反抗。
虽然任重道远。
但只要坚持,改变总会发生。
主角不明确,二姨太的戏虽然是来衬托三姨太的无奈,但是戏份也太多了。
越南女人真的都蛮美的,就是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都很生气。这种封建陋习和恶臭观念真是辣鸡到家。
导演细腻的手法和唯美又恰到好处的画风征服了我。
快进看完的
画面是真唯美,素雅清新的色调特别讨喜。其他方面就不喜欢了。
毫不收敛的浅焦镜头是想让我体验白内障吗,什么坏毛病?女性的美在行为状态上被规训一次,又被镜头规训了第二次,完全是用空洞的美学风格绑架了内容,而且我太厌恶“偷窥”这种推进方式了,既不神秘主义也没有觉醒意味,真想一把火烧了这老一套的东亚意淫。如果都把人物浸在这样的镜头,那便只能迷失在极浅的角色表象,没有真实的反射也没有真相,那如果没有真相的话,任你挑一段受压迫的历史,又有何意义呢?
放血的公鸡是祭祖的供品,落红的女孩是产子的机器。将死的牲畜喂颠茄解脱,不幸的女婴喂毒草自由。深宅如那自缚的茧,情欲是那湍流的洞,白绫三尺了断家族蒙羞,脐带六寸再添无望之人。吞下生鸡蛋壮阳,喝下苦艾茶补阴,吃下石榴籽儿孙满堂,饮尽公鸡血人丁兴旺。在这富足的豪门,爱才是最奢侈的美食。
这么阴郁潮湿的东方夏夜里影影绰绰煤油灯下二太太和三太太之间的情欲把我看湿了。导演说,"I had shared the thread of sadness that connected me with the entire fabric of human emotions. The compassion of strangers is a drink concocted from sorrow and I can only take small sips each time. My stories are the sugar to the bitter draught. It has the utterly naked, deepest, most vulnerable parts of me." 心都要碎了
越南电影色调普遍调的都很好。
好吧,故事很淡淡的开展,后面又慢慢结束。
看得出来在很努力表达吃人的男权社会了,但是表现力还是太差了。越南的太太还要干农活也太惨了吧,住草棚屋子连像样子的家具都没有…
太平淡太无聊了。
以为拿手影当做翅膀就能远走高飞,以为把啼哭等同高潮即可肆意妄为。被迫割喉的公鸡,被逼产子的少女。下龙湾的小舟一来一回,父权社会又杀死了一个人。
一般,有几幕还不错
不好看
非常迷人,也是越南电影工业体系的一种呈现方式。女人懂女人,女人与女性的告白,也只有女人懂吧。
今年越南电影的话题之作,除本土票房冠军、现象级动作片《二凤》外,还有一部《三太太》(内地曾用译名《落红》,港译《小三妻》)。越南导演阮芳英首执导筒。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越南乡村里的女性悲剧故事,14岁女孩小云被嫁给地主做小三妻,沦为男权社会下的生育机器。影片沉重基调下夹杂一丝淡然和禅意,有种无声呐喊。片子摄影造诣很高,镜头下的越南乡村风貌和景观都堪称绝美,也捕捉到了陈女燕溪、玛雅等一众女演员的动人时刻,除了片中演员以女性居多,据说幕后班底中,女性工作者亦占半数。本片也是女主阮芳茶眉亦大银幕首秀,无论是性意识之觉醒,还是内心欲念的敞开,均有着超出这个年龄的细腻表现,与陈女燕溪等实力派对戏,亦无差错。美中不足的是,片子形式大于实质,概念先行,剧作松散,把主题直接抛给观众,余味不足。
三太和二太???请好好写,明明设定不错的说
为了引向主题零零碎碎讲了很多相关的点,特别是中间那段这里一笔那里一笔,我都看乱了。直到结尾仿佛出路只有生男孩或自己变男人?让人感觉怪怪的所谓觉醒。画面好看
文艺片无疑了。带着满脑袋的问号,不知道这个故事虚构成分更多还是基于越南的文化背景?有种理解到西方人看中国有些本土电影的感觉了,每个眼神都让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