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骨头

蓝色骨头,Blue Sky Bones,The Blue Bone

主演:赵有亮,倪虹洁,尹昉,黄轩,黄幻,果靖霖,雷汉,陶冶,毛阿敏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蓝色骨头》剧照

蓝色骨头 剧照 NO.1蓝色骨头 剧照 NO.2蓝色骨头 剧照 NO.3蓝色骨头 剧照 NO.4蓝色骨头 剧照 NO.5蓝色骨头 剧照 NO.6蓝色骨头 剧照 NO.13蓝色骨头 剧照 NO.14蓝色骨头 剧照 NO.15蓝色骨头 剧照 NO.16蓝色骨头 剧照 NO.17蓝色骨头 剧照 NO.18蓝色骨头 剧照 NO.19蓝色骨头 剧照 NO.20

《蓝色骨头》剧情介绍

蓝色骨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网络写手钟华(尹昉 饰)是一个边缘人物,他是地下摇滚歌手,也是专业黑客。他帮音乐公司的老板徐天(果静林 饰)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一次意外他勾搭上了一个没名气的小歌手萌萌(黄幻 饰),而不幸的是,她居然是老板的情人……正当钟华迷茫之时,他接到了多年没有音讯的父亲钟振清(赵 有亮 饰)发来的邮包,其中竟然藏着一段在文革岁月中的凄婉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施堰萍(倪虹洁 饰)的女文青,她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岁月,与同学陈东(黄轩 饰)写了一首改变她一生的歌曲,而她竟然与钟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钟华看着上一辈人的故事,逐渐了解了他们,他与父亲、母亲最终在一首歌曲中破镜重圆,而他也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恶魔的尾巴临终时刻卧底警花路上的路花阿曼达那就是声优特别篇MR73左轮枪萨特本大人物前往火星惊声尖叫第一季危险的斜面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流浪圣人传和爸爸在一起的3天洛城生死恋印度往事欺诈师猎人绅士杰克第一季我看到了光客户名单第二季我的绅士时尚东方华尔街消失的乐章自白规则黑暗面浪漫这一家决杀娃娃脸第二季无声的证言第二十六季

《蓝色骨头》长篇影评

 1 ) 蓝色骨头: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

(原载于猫眼电影)有“中国摇滚教父”之称的崔健,首部执导的电影长片,选择了音乐题材,这是情理之中。

而原本还持有几分音乐会喧宾夺主致使电影成为加长MV的担忧,却发现音乐很好地扮演了配角,最出彩的部分实则是舞蹈,这则是意料之外;然而在这些年的几部话题处女作普遍质量堪忧的背景下,《蓝色骨头》虽然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崔健在展示个人化经历的同时,并没有丢失电影这一媒介的本真,甚至还在剪辑和意象的刻画上制造了不少的惊喜,交出了一份有态度有技法也有风格的水准之上的处女作,而这又是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音乐人兼网络黑客钟华一面拼凑父母的故事,一面与现实在困惑中抗争。

从文革的纯情恋爱和时代悲剧,到现代的商业利益和网络宅文化,借由剪辑不断地插叙和倒叙,虽然偶有拖沓之感,但还是完成了两个故事的圆融。

其中,母亲、孙宏和陈东的三角关系处理得最妙,从浴室独舞到三人排练再到领导审查,三个转场惊艳至极,呈现出一种蓬勃的诗意,三人的情感和命运也随着音乐和舞蹈推进,成为全片完成度最高的一场戏。

除此之外,车破荧幕、隧道晃镜和山涧纤夫的镜头以及红蓝鱼鸟的意象也都可圈可点。

相较之下,现代部分的叙事则狠狠拖了后腿,略显幼稚甚至可笑的网络病毒,演出时《蓝色骨头》的鸡汤歌词,以及将摇滚精神简单地处理为与商业的割裂,过于稚嫩和直白的处理让影片陷入一种尴尬的落差中。

作为一部处女作,崔健也没能避免“创作的故事无法完成导演的诉求欲望”的毛病,但是毫无疑问,《蓝》的成片质量并不令人失望,至少足够把那几部长版MV和段子集锦的所谓“电影”的脸面打得通红了。

个人评分【7/10】

 2 ) 崔健:从《一块红布》到《蓝色骨头》的死文青

文/夏丽柠“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 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是冲着崔健的名字才走进电影院的。

老崔是天生的艺术家,他的人生字典里恐怕没有尝试两个字。

因为有报道说他首次执导影片《蓝色骨头》在10月17日全国首映,票房惨淡。

2013年11月,该片获得罗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提名奖。

2014年8月,在第10届韩国堤川国际音乐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

许多外国观众说电影的叙事复杂,根本看不懂。

崔健说,《蓝色骨头》是一部只有“死文青”才能看得懂的电影。

我觉得这是一部特别“中国”的电影。

清一色的本土演员,我们不用再听着蹩脚的华语去替制片方缅怀两岸三地的票房。

走在繁华街道上,我们的行为动作和脸上的表情,人人都是活脱脱的“死文青”。

别的国家的人看不懂。

难道我们不懂吗?

陌生的场景,熟悉的精神和灵魂。

“一首歌、两代人、三段故事和四种曲风”是崔健对这部电影的简短总结。

“一个家庭、两代人和三首歌“是我对于电影的能够理解的部分。

至于曲风,坦白讲我不懂。

一个家庭山城重庆的夜晚,男人与女人的拉扯争吵,男人载着小男孩开走的摩托车声以及身后的一声枪响,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也是男孩钟华对家庭记忆的决堤。

钟华用一种无爱无恨地口吻开始叙述他的家事,其中夹杂着他对父母的回忆,对年代的认知,对爱的理解以及青春的迷茫。

钟华有赚钱的能力,他是网络写手、地下摇滚歌手和专业黑客。

他发明一种有毒的音乐软件,再自我消解似地研制杀毒软件。

可有钱不等于幸福,他生长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妈妈施堰萍曾是个部队文工团的歌唱演员,爸爸钟振清是位特工兼手枪设计者。

钟华的苦恼每个观众都看得懂,面对金钱与道德,理想与现实,性与爱情,还有那些真实的谎言,包装一个假唱的小歌星,又或收一堆红包才写字的人。

某日,身患绝症的爸爸寄来一箱东西,里面的信、照片和录影带是他家天大的秘密。

可这秘密就像60、70年代的一个小缩影,也像我们今天再去回味那时代的一个放大镜。

镜头哗地在我们面前摊开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世界:乡间美丽姑娘凭着外表被首长儿子选中进了文工团; 首长的少爷却在暗恋同室的男演员;首长身边的特工却在暗恋女演员。

多么狗血的剧情!

有点像网络文学里的“高干文”。

可崔健却用音乐、舞蹈以及诗化的台词将这个家庭的故事编织得很耀眼。

一个家庭的故事,却可以繁殖成千千万万中国家庭的家庭史,每个时代都有我们需要承担的。

崔健采用一种复式结构的叙述方式,看似零乱,实则在完成一种交织缠绕。

谁的胸膛里流着谁的血是天注定,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来定!

两代人钟华,80后的男文青。

他们说自己是当下中国最苦逼的世代儿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80后赶上了,各种激烈的竞争之后,有人是富二代,有人是官二代,有人自诩屌丝。

他们有点像日本二战后婴儿潮里出生的孩子,凡事都得从头再来。

其中最为我们熟识的就是老文青村上春树,所有村上的作品里永远都弥漫着孤独,没有父母儿女,永远只有主人公“我”。

就像电影开头的口述方式:我叫钟华……然而,他们50后的爹妈算是中国最苦逼的世代青年,中国史无前例的10年革命夺走了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

50、60年代的人是不怕血的,你看钟振清在被妻子打掉一个睾丸后,仍然可以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跑那么远,路上用手摸一把裤裆都是血。

而施堰萍在打伤丈夫,独自坐在小河边的石阶上用枪不断地砸向自己的眼睛,任血流满半边脸。

她用手枪打碎了一个男人后半生的“性福”,她的儿子也由于用“枪”去占领一个年轻女孩,而被一个男人打个血流满眼。

崔健说,与父辈们相比,80后最大的挑战是商业发展和内心恐惧。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痛,我们用行动为这种痛注释。

可青春都一样,迷惘都一样,孤独也都一样。

“浪漫是虚假的,孤独才是永恒的,而只有孤独才能穿越时空。

”同时代题材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爱情洁净得让你有权怀疑那是假的。

可施堰萍、陈东和孙洪的三角恋,你也有权怀疑是假的,就是因为它真实得你不愿意去相信。

崔健说施堰萍在现实中是有人物原型的。

施堰萍的伍德斯托克梦想让她的人生失色。

那美妙的音乐和舒展的身体成就了她精神自由的秘密。

人生而孤独,施郾萍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再次回归孤独。

与儿子可以自由地操纵音乐相比,她的自由珍贵到要用一生去换取。

井上靖说,人生就是爱别离苦,尝过一遍,人生也就尽了。

没有原谅与不原谅,所经历过的一切,一生都会与你在一起,不论你走去哪里。

人生难道不是一个释放的过程吗?

从紧绷着想抓住一切到一切对自己都无所谓。

钟振清在生命将尽之时终于不再畏惧被妻子的手枪打丢了一个睾丸的现实,赤身裸体与山水相对,回归自然。

如果今天你仍然想要的特别多,那么说明你正年轻。

老崔的帽子上一直有个红色的五角星。

而影片里最明显的就是三个年轻人由于“摇滚乐事件”而被清出部队时,依然是那套军装,却不见了红色的领章。

那个年代,红色不见了,青春也就走完了。

红色代表力量,代表权利,代表迷茫。

在两代人之间,我们正在逐渐失去红。

可是无论哪一代,青春的迷惘,那些荷尔蒙的无心失错,我们都认同。

在今天,我们不再敬仰红,我们要的是无限透明的蓝。

从红到蓝,老崔成了一个温暖柔软的大叔级文青。

三首歌李宗盛与崔健年纪差不多,他今年最火的歌是《山丘》。

“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 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

从《爱情有什么道理》到《山丘》,同为老文青的李宗盛终于知道岁月是把杀猪刀,命运有天定,还手都是自不量力的举动。

可崔健不这么想,他是死文青。

就像钟振清说的猪肉是白色的,血是红的,所以我们的眼睛里是粉色的。

这让我想起了老崔的《一块红布》:“那天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蒙住了天。

”当年为了幸福都忘了没地儿住的老崔,如今有地儿住了,他开始担心别的了。

电影中有三首歌曲,《迷失的季节》和《蓝色骨头》来自老崔的专辑《给你一点颜色》。

《鱼鸟之恋》改编自央吉玛的歌。

影片中的《迷失的季节》是三个部队文工团年轻人的劫。

这首歌我听过程琳和崔健唱的两个版本。

程琳的婉转,老崔的忧伤。

“太可惜,太可气,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的花朵,长在秋天里;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你,这个迷失的季节。

”一朵花,应该开在属于它的季节。

可是,开在哪个季节都有它的意义。

尽管,我们一生所求是春天的花朵开在春天里。

老年破相的施堰萍着脸上的伤疤,怀抱吉它平静地唱着她的花朵开在冬天里。

《鱼鸟之恋》是片中小歌星萌萌剽窃钟华的歌曲。

它诉说的是人世的情意,爱情的关系就似飞鸟与游鱼,若即若离。

如果世间没有男女,世界便终结于血缘关系。

“天空太小,让我碰到了你; 我是空中的鸟,你是水里的鱼”。

所以,别惧怕爱情。

高晓松说,80年代最美好的就是年轻人都很能爱,女生不爱钱,男生都勇敢。

央吉玛的天籁之音呼唤我们回归爱情的本质:“天涯海角,我只能属于你; 我是孤独的鸟,你是多情的鱼”。

一首《蓝色骨头》,钟华代表崔健说出人生的全部意义。

也算是回应《迷失的年代》的问题。

“痛快加独立”是精神生活的意义、“事业、身体和爱情”是物质生活的意义”。

红色、黄色和蓝色代表人的心、身体和智慧。

红色是权力,黄色是肉体,而蓝色才是我们的理智。

每个时代都疯狂,每个人都有过疯狂的年纪。

五十多岁的老崔觉得蓝色的好就在于无限而且透明,是我们的心灵寄居地。

这样一部有流血有伤亡有裸体有同性恋倾向的电影是如何上映的?

老崔说,电影局的人都很好,他们知道我的片子提倡积极向上。

舞蹈家皮娜•鲍什说: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崔健会说:我歌唱,因为我勇敢!

崔健,牛逼!

鞠躬。

转载请告知

 3 ) 彼时杂念

睡前看了《蓝色骨头》,是部好电影。

看的时候却一直出戏,脑子里闪过很多《颐和园》的画面,看着施堰梅,想着余红。

于是又去听了一遍郝蕾的《氧气》,将情感吞吐得如此波澜,容不下一丝暧昧,无论是对信仰还是爱欲本身。

政治向来是情爱的好背景,同样是让人难以抑制的激越,带着腥味,透着血色,丰满而疼痛。

进而怀念起那个年代,仿佛每个深巷角落里都藏着不可言说的禁忌,这些禁忌滋养着我们,成为有记忆的人。

无论是娄烨,还是崔健,都将爱情里决绝的形象定义为女性,似乎在自我面前,肉身反倒轻贱了。

想起母亲曾经说过,当她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一整天都没有出现,后来得知,前一天夜里,这位女班主任独自攀上后山的城墙,跳下身亡,原因是情感问题引起的抑郁症。

人都是擅长悲伤的动物,借着情感的鸩酒,壮起自我摧毁的胆儿,就像施堰梅被生生砸烂的右脸。

 4 ) 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

全片结束时候我起立鼓掌,整个影院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

老崔不善于讲故事,他饱满的情绪只能用说唱的文字一股脑倒出来,他改动了自己原来的歌词并且大串大串地用在自己的电影中,片中有一大段演唱,中文的说唱历来是蹩脚的,但老崔的歌词内容改变了这一切,也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

电影刚开始我就想到了大刘的小说《三体》,实际上这里面酝酿表达的情绪也是跟三体一样的,庞大的红色帝国下小人物的命运,个体对理想的追求和挣扎,封闭禁锢的空间里,人性的荒谬和美。

倪虹洁并没有演好这个角色,实际上目前的女演员里面也找不出来一个能够演好施堰萍,就好比没有人能够演好《三体》中的程心。

漂亮、大胆、文艺、敏感、固执,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放在这个僵硬封闭的荒诞年代里,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就好比一朵春天的花儿,开在了秋天里。

林立果给崔健的启蒙,就相当于崔健对我的启蒙,像打开天窗的一道闪电,在那个年代让他看清了什么是自由和美,在宏大史诗伟大革命的背景板下面还有个体,并且把这一切情绪用自己的音乐狠厉地表达出来,像一把刀子割破猩红幕布,这一点在今天微不足道,但放在当时的年代,足以我们向老崔鞠躬致敬。

老崔在《蓝色骨头》的歌词里曾经写到,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就好比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发自内心的微笑,一切宏大华丽威严端庄的泡沫,都会在笔尖下化成稀泥。

在电影中,老崔把他改成“只要我有网络,谁都拦不住我”,是啊,内心对美好和自由的向往,什么都拦不住,狂风暴雨拦不住,刀子拦不住,催泪弹拦不住,橡皮子弹拦不住,坦克车拦不住,总书记和周小平,统统拦不住。

 5 ) 孤独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19岁谈的男朋友最喜欢的片子是“Lost in translation”,他喜欢豆瓣一篇影评的标题“寂寞是寂寞者的身份证,孤独是孤独者的座右铭”。

19岁听不明白呢,今日似乎明白了。

今日一个人去看这个片。

片子说"孤独是穿越时光的途径"。

我被击中了。

我朋友昨天跟我说人一辈子是自己跟自己相处。

可惜我比较2B,好像最近才了解这个事实。

前25年是不懂得怎么跟孤单相处的,后面才开始渐渐明白……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这么直白的去描述和父母的关系、那种GAP。

不知道崔健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去直面这个羞赧受伤的话题。

萌萌以前并不喜欢自己,后来认识了钟华开始喜欢自己了。

我感到困惑,那我喜不喜欢自己呢?

有时候似乎很喜欢,有时候似乎很不满意。

用朋友的话说,干嘛跟自己那么过不去呢。

施堰萍是一朵骄傲的花。

女人还是好强一点好,有重生的机会。

虽然比较drama,但是我信她可以。

人长大,就是认识需求,解决需求。

人长大,就是认清孤独、享受孤独。

 6 ) 《蓝色骨头》: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堕落

以前豆瓣上有个中国摇滚的小组,用了窦唯的头像,然后就有人骂,说为什么是窦唯,于是一群人来在讨论,后来大家觉得,要找个“中国摇滚乐之父”的头像才服气,再然后,就换了一个年轻人的,再再然后,就没有关注过了,不知那个头像还在不在。

看过《蓝色骨头》,并且了解中国当代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中国的历史波澜壮阔,不仅古代史,当代史也很复杂,你无法用一个僵化的模式来解释,因为中国最近几十年发展很快,也有根本性的转折。

谈历史,因为《蓝色骨头》讲的是父子两代人的故事,父辈就是历史,因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代沟,这种历史可能是断裂性的(“根本性的转折”也意味着一条巨大的代际鸿沟)——于是,在子辈的眼里,父辈的历史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诡异色彩,或者说不可名状的传奇性——譬如《红高粱》,譬如《太阳照常升起》。

《蓝色骨头》是崔健的一首歌名,这首歌其实是《迷失的季节》的“续曲”,歌词都连着,里头唱到:“红色、黄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人的心、身体和智慧”,然后还有“人们厌倦了红色,周围黄色的肉体已经把灵魂埋没”,最后一句是:“我的骨头是蓝色的”——这大概就算对《蓝色骨头》这个片名的“官方解释”了,崔导唱的这么清楚,也不需要我多说。

《迷失的季节》和《蓝色骨头》(歌曲)贯穿《蓝色骨头》(电影)始终,串起了一段父子间的情缘。

历史很有意思,就是我们父辈的,并不久远,但很多我们都不记得了——所以我们看到了《蓝色骨头》,所以我们应该去看看《蓝色骨头》——在电影里面,有个角色用残忍的方式主动失忆了,很有趣,不是吗?

《蓝色骨头》打破了线性叙事去剪辑,看到最后面,才会恍然大悟。

“枪”在片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符号,它代表历史,象征权力,隐喻男性。

通篇看完的感受很类似余华的小说《兄弟》,余华在《兄弟》里讲述了一段断裂的当代史——请原谅我一直用“断裂”这个词,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词——小说中两段历史叙述给我的感受截然不同,那么,是两段都写得很好么?

是有一段写的不好而另一段写的很好么?

我不告诉你们。

反正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一看就是崔健的东西,一种极为血性的涌动,崔导是过来人,他完全有资格给年轻观众们讲点什么东西。

《蓝色骨头》里还唱:“要么我选择孤独,要么我选择堕落”,我觉得吧,这个作为一种情绪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从字面意义简单的理解。

或者说是一种态度,你去看《蓝色骨头》,并且喜欢《蓝色骨头》,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非常的态度。

(刊载于《东方文化周刊》2014年第43期)

 7 ) 關於崔健的電影作品首觀之感

總體來講個人風格較強,但也較明顯地看出是初導電影,讓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也是我覺得算是精彩之處是文革中的醉舞與結尾部分藍色骨頭的演唱,兩代人,一父子,是革命時代的濫觴,是青春活出自我的質感和顏色,一種憂鬱,一種批判,一種懷疑,在一場夢中感傷過去,在夢醒後掙扎於現實,是放棄亦或妥協,吾不願做坐簽,吾不想坐等,盡情去做,帶著骨頭去做,去做自已!

再說一處隱喻,林彪事件和林立果選妃,如果歷史有寬容的話,希望聽聽他們的真實感想,那怕一曲唱腔,一場搖滾樂!

 8 ) 蓝色骨头

因为我是先听过这首歌,再看的这部电影……并不可惜 也并不可气我经过基本的努力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我爸爸当初告诉我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拿出好成绩可是我曾经不太相信这个我现在还是不太相信这个我说人活着要痛快加独立才算是有意义所以我学校还没毕业就开始找了个工作我要干我最喜欢干的不管挣钱多少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写字的一开始我就是想用笔发发牢骚可是谁知道这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俗话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这就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兴趣还能有什么工作比这更来兴趣呢钱虽然不多所以并不太忙正好剩下了时间让我琢磨活着的意义三角架有三条腿才稳定少了任何一条都要不停的运动我的生活也要有三大要素才幸福就是为了得到幸福人们才忙活着第一 就是事业象我上面说的能高高兴兴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有话就说 有话就写而且要彻底因为每次彻底之后才会出现美妙的空虚第二 就是身体一定要健康因为我身体要是不舒服那么什么都是白给所以我一周三次跑步加上一次游泳在运动中想事儿越想越起劲儿第三 当然就是一个爱情了其实姑娘们不知道小伙子心中的虚弱没有爱情的日子自然哥儿们多就象男人越是闲着越是人缘儿好哥儿们之间谈论爱情认真也是假的只有在姑娘面前动感情才叫算是真的当你真的爱的时候理论都是虚的只有分手的时候疼痛才是实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没有人告诉我有人在追求我是不是我的工作太多了感情也变坏了还是身体一独立欲望就变野了反正这三条腿儿的原则听起来有点简单可是现实中得到两个就不容易如今金钱美女都需要好的身体谁能告诉我爱情到底要我使出多大的力气红色 黄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人的心身体和智慧如今这三个颜色统统被泥土盖了起来就象眼前这个社会的大酱缸多年的政治运动使人们厌倦了红色周围黄色的肉体已经把灵魂埋没只有扭曲一下我自己抬头看看上面原来是少有的一片蓝蓝的天空红色已经把鲜血污染了真不知血和心到底哪个是热的阳光和灯光同时照着我的身体要么我选择孤独要么我选择堕落蓝色的天空给了我无限的理性看起来却象是忍受只有无限的感觉才能给我无穷的力量爸爸 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也是蓝的——崔健《蓝色骨头》歌词

 9 ) 原来摇滚不是只有愤怒

印象中我没听过摇滚乐,或者就算听过我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听的是摇滚乐,但说起来又很奇怪,我对摇滚青年的音乐态度却有种自以为是的理解,我感觉他们代表了叛逆和愤怒。

当然,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聊过摇滚青年和摇滚乐,因为我不感兴趣。

可是邵艺辉给这部电影5星,出于好奇我看了这部电影,通过这部由摇滚大咖指导拍摄的与摇滚乐有关的电影,我终于产生了一点对摇滚乐的理解,我想聊聊我的理解。

原来摇滚不是只有愤怒啊,竟然还特别的积极向上,特别的有劲儿。

然后我想到一位老师对叛逆的理解,她说叛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

那就是说,摇滚乐其实是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后一系列反应的集合。

因为觉醒,所以对传统的束缚感到不快,所以想要打破、想要挣脱,如果抗争的过程不顺利,那就可能引发愤怒,如果愤怒不能解决,那可能引发绝望,但也可能激发另一种向上的力量。

电影中,我最喜欢三个片段,第一段是莲蓬头下的舞蹈,第二段是录音棚内萌萌的舞蹈,第三段是网络直播《蓝色骨头》。

下面讲讲我对这三段的理解和感受。

莲蓬头下的舞蹈:其实我是一个对舞蹈的审美力和理解力不怎么高的人,我平时就不爱看歌舞题材的影视作品,但这个舞蹈确实让我感觉无比惊艳,无比震撼,无比深刻。

孙洪的舞蹈,他蜷缩的身体表达了压抑、愤怒和委屈,压抑于自己难以启齿的爱,愤怒于施堰萍的出现打破了自己的幸福,委屈于自己没有任何立场和身份向陈东发泄自己的情绪;他颤抖(痉挛)的身体既像要挣脱束缚的一种反抗,又像他和陈东在一起时高潮带来的快感,或者他自己也分不清是挣脱还是沉浸;他的手试图轻轻握住倾泻而下的水柱,当然不是真的握住,他只能将手攥成和水柱一样的大小,让水柱从手中流过,这样就是他和他能有的最亲密的接触。

萌萌的舞蹈:这一段感觉特别妙。

一开始通过钟华对萌萌音乐实力的质疑,观众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只靠色相上位的肤浅女人。

但当萌萌开始跳舞时,她扭动的肩、扭动的腰、扭动的臀都散发着强烈的魅力,没错,是性感的,是魅惑的,或许还看出了一点点色情。

但,这个女人的肤浅是真的,魅惑是真的,舞蹈是真的,不被理解的苦闷是真的,被物化(包装)成一个符号也是真的。

萌萌跳的那么美,但是她却哭了(我不知道孙洪跳舞的时候有没有哭,因为他是全身上下都是水),这会不会代表一种觉醒?!

蓝色骨头:歌词太棒了,每一句都充满力量和哲思。

它说,幸福的三大要素是,高高兴兴的工作,身体健康,拥有爱情。

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听摇滚乐的歌词,原来一点也不愤怒啊,它是在严肃的和大家讨论问题。

我甚至感觉摇滚乐者像一个传教士,或者一个到处传播佛法的禅师,孜孜不倦的给大家带来正念,希望普度众生,哈哈哈,真的,我就是这种感觉。

不能因为唱歌的人表情有点狰狞,吉他弹得有点躁动,歌词过于直白就忽视它充满真善美的内核。

看完电影,虽然我还无法爱上摇滚乐,但我强烈感受到了摇滚乐的力量。

 10 ) 我们做爱吧!然后背叛,伤害,别离。

《蓝色骨头》上映第六天,全国票房累计348万。

从上映第一天12%的排片率,下降到了今天的1.87%。

电影院很现实,他们要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他们发现《银河护卫队》的上座率比《蓝色骨头》高多了。

所以,排片越来越少。

观众也很现实,好不容易约会和放松,当然选择3D大片,看着爆炸和打斗的大场面,不用费脑子的剧情,看完开开心心吃饭或者开房。

崔健的歌里,好多的金句。

这部电影里,好多的台词也完全不输韩寒的《后会无期》。

但是电影还是受到了一些指责和质疑。

缺少文艺片应该有的踏实叙事,多线条讲故事,搞的混乱不堪。

如果单独把施堰萍、陈东以及孙洪三个人文革时期文工团的三角恋展现出来,再完整的去讲钟华和萌萌的故事,会舒服很多。

结果被剪辑得乱七八糟,观看的时候,就好比在做爱:前戏、进入、加速,马上就要来高潮,突然身子底下的人把你推开,喊了声“我去上厕所,我让我妹妹过来,你们继续啊,不过我一会儿随时还回来,看我蹲厕所要蹲多长时间,到时候,再把我妹妹踹开,不过我今天拉肚子,要是还要去厕所,我妹妹再过来”。

任何人都会被折磨得阳痿。

无论你有多爱崔健。

但是我依然爱这部电影。

依然钟情于施堰萍、陈东以及孙洪三个人的三角恋。

作为一个腐女,我认为没有比同性恋再美好的相爱了。

有一场戏,孙洪叫陈东起床,他坐在床边,陈东坐起来,俩人打闹了两下,如果我是他们,一定幸福得都化掉了。

后来,施堰萍爱陈东,她问陈东:他爱的是你,你爱的是谁?

之后两个人做爱,第二天因为那首《迷失的季节》三个人受到审查。

孙洪被送上火车,施堰萍被送回老家,唯有陈东下落不明,电影里没有做任何的交代。

后来我在想,陈东应该是留在了文工团。

他出卖了她,他也出卖了他,在前途面前,爱着自己的男人,自己爱着的女人,屁都不是。

崔健的歌曲《蓝色骨头》里的几句词我特别喜欢:哥儿们之间谈论爱情认真也是假的只有在姑娘面前动感情才叫算是真的当你真的爱的时候理论都是虚的只有分手的时候疼痛才是实的崔健的歌以及电影里,展现了太多的真实,我们能从这种真实中映照出自己的虚伪。

我想,在上映之前,一定有和我一样现实的人,劝他线性叙事,劝他把电影改个名字。

如果电影叫《他爱他,他爱她》或者叫《摇滚不死,快感不息》,哪怕叫《鱼鸟之恋》或者《迷失的季节》,都应该能有更好的票房。

但是崔健不像我们这种俗人,向生活妥协,向钱低头。

所以,人家好几十年了,一直是摇滚教父。

《蓝色骨头》短评

基本上觉得母亲和黄轩那段三角恋拍的比较出彩,其他几个故事都不太连得起来

6分钟前
  • Shin
  • 较差

三星半,比预想得好。独舞,隧道,几个镜头有贾木許和大卫林奇的味道。有词的歌都不好听,纯配乐直逼高潮。杜可风的摄影绝佳,湖光山色幽兰静谧。文革那段还是比较隐晦炽热的,到了现代开始各种心灵鸡汤,理想拼凑。孤独的鸟和放纵的鱼,谱出一首蓝色骨头。

7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一部非常个人的电影,文革与现在两条线,又有大量的闪回。打乱的叙事与各种莫名其妙显然不是想照顾大众感受了。难得的是,在挨住大段的无聊,我竟然被结尾桥上的相遇小小感动了。崔健讲得还是自由,音乐梦,混乱中的一点单纯。各种独白与画外音。虽然整个故事都有点中二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处女作很不错了。

12分钟前
  • Margo
  • 较差

当年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的,前任因为这件事追我(以后陪我看电影)……好多年过去了啊……电影就 那样吧,看完是失望的,可能期待太高

15分钟前
  • esoteric
  • 还行

太喜欢这电影的气质了。因为末尾有一些地方有点狗血了应该到不了五星,但得拉拉豆瓣总分。

20分钟前
  • 奏十囷
  • 力荐

……

22分钟前
  • 没有名字的河
  • 较差

崔健对这个时代依旧愤怒,始终怀揣着挣脱体制的自由梦,从他的摇滚乐到如今的处女作。更难能可贵的是一种和历史的思索,在当下中国几乎不可寻觅。文革那段非常喜欢,大胆且有想法,三人舞台合作那场很惊艳,胶片拍摄调色很暖,老崔几首新歌特别是某些歌词在影片中很应景

27分钟前
  • oh la la
  • 力荐

现代戏失真,网络病毒技术宅没品。车破银幕,目送记忆,颇似装置,有创新尝试。然而重复、拖沓,想表达的太多,滥用旁白,手法非电影,关键是音乐也不好听啊。

30分钟前
  • 良卓月
  • 还行

看前半部还想说可以去教韩寒,看到后半部分觉得应该让韩寒来教。我哥说别是有什么重大历史隐喻吧?我实在看不出来。

32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还行

一度先锋的崔健,在电影上的尝试,也是在自己的人年份里相关到先锋里去了,视觉的表达和故事的走向都不尽是会被众人喜欢的样子,但力量还在,内心总还有一小撮狂热的芯待点燃。

36分钟前
  • 小年左
  • 还行

一切一切啊,都是空洞,盲目的堆砌和符号。你以为你创造的是回忆,就算不是回忆也至少是情怀,就算都不是也好歹算个怀旧吧。结果什么都没有。

40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较差

男主很好看。

43分钟前
  • edie
  • 还行

作为老崔第一部电影还是值得鼓励下的,至少有情怀。情怀甚至大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摇滚青年、理想主义者一定要看的电影,它或许不是鸡血,但至少给这个平庸的年代注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观影的过程中,林立果的身影不断浮现,中国最早的摇滚青年和嬉皮士,永远属于那些看内参片的军二代。

47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崔健的骗人意淫ppt。

49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很差

寻回老爹失去的蓝色睾丸

53分钟前
  • chan
  • 较差

一颗星给那段独舞,一颗星给黄轩、倪虹洁。并不多么好看。

57分钟前
  • 一头装睡的白马
  • 较差

你要去看他想表达什么,在这片土地这很难得。

1小时前
  • 绿豆沙冰。
  • 力荐

文革一段真好,三人隐秘而炽热的欲望在几个转场之间蓬勃欲出,倪虹洁真美人,和黄轩搭戏竟毫无违和,几场对手戏看得我湿了眼睛;水龙头下的独舞和竹排上的葬礼,典型杜氏风格,凄清迷幻飘渺唯美;现代部分拉低好感,main theme歌词直白得吃惊,老崔毕竟老了,隔阂感,后半段冗长破碎。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这次认真的把它看完,被深深的吸引。英文名字是蓝色天空骨头,结合电影对白,应该理解为纯洁的、真实的人格,崔健很有野心,但可能不完美之处也就在这里,电影涉及了文革文工团、林立果选妃、特工、父亲选择死亡、母亲重生、摇滚乐、音乐制作发行、网管、网络病毒,太多太杂,一次接受不完。最感动我的是结尾母亲的歌唱。还有就是女生真漂亮,尤其倪虹洁。😻

1小时前
  • 豆友189738742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