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通常当某个部位充血之后,男人就失去了正常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男人是没法叫停的,所以男人真的很容易被有吸引力的女性诱惑。
正如影片里一样,沃辛顿是一个深爱老婆的体贴的好老公,伊娃·门德斯长得就是一副让男人出轨的面孔。
面对诱惑,好老公克制了一次,两次,三次。
从一个月前不经意的身体接触,到酒吧里温柔的一吻,再到泳池里近乎赤裸的诱惑,最后终于没把持住。
虽然如他所说,不做后悔,做了更加后悔,但是明知是毒药也会喝,这就是智商丧失后的男人……而作为妻子的奈特莉,从早晨偶遇自己的前男友开始,就有些春情萌发蠢蠢欲动,一开始时订约会后就频频回头看帅哥,之后又精心打扮一番,和前男友共进晚餐,期间敷衍老公来的电话不谈……然后是派对,酒精,电梯里的激情,好吧,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出轨的一切元素都具备了,却在最后关头喊停,在天雷勾动地火的时候踩一脚急刹车,这就是男人不可能做到的啦。
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发生肉体关系才能叫出轨的,像女角这样一整晚和别的男人呆在一起,最后还抱一起睡到天亮,虽然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是精神上也可以算是完完全全出轨了吧。
最后丈夫因为肉体上出轨了,怀着罪恶感扔下女同事翘班回家陪老婆。
妻子精神上出轨了,坐在窗前为了前男友流眼泪。
肉体和精神,哪种出轨更严重?
影片结束时,沃辛顿深情的向妻子示爱,然后看到了那双扔在地上的高跟鞋,再从头到脚打量妻子一番,显然他察觉到了什么。
就在奈特莉张嘴说话时,影片戛然而止。
从她嘴里吐出的会是实话?
谎言?
导演留给观众自己去揣摩。
也许他们会坦诚相待最后和好如初(就像门德斯说的和她前男友那样),也许又是一场大战最终分道扬镳,不管怎样,都不得不面对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诱惑,这就是婚姻。
因为写影评提到凯拉·奈特莉,提到《Last Night》,就顺便过来白话两句这部电影。
《一夜迷情》是小成本独立制作的文艺片,论发行、票房、推广和知名度,在几位主演的履历中算是比较不起眼的。
我是在2011年纽约Tribeca电影节展映上看到的,不算惊艳,但是远超预期。
也许因为在纽约生活过几年,场景设定感觉非常熟悉,主角们的生活也变得很有说服力,公司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中产阶级家庭调调、夜晚的社交场所、还有很多“艺术家”潜质的人选择的现实的人生,感觉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也可以就是我们自己。
这部电影充分改变了我对凯拉·奈特莉的认知,很不好意思,第一次,我觉得她是漂亮到惊艳的,也是不矫揉造作的。
也许平胸、英伦口音如她,就适合演这种知识分子的现代戏吧,摊手看到豆瓣上很多评论都在讨论“身体出轨和精神出轨哪个更严重”,还有“男女之间关于忠贞与背叛的差异”之类的,也许大家真的对道德很在意,还有很多探讨肉体冲动与错过的真爱的,还有抨击中产阶级虚伪的婚姻现实的 最逗的是有个朋友说,“破鞋之城”,城里的破鞋想出来,城外的破鞋想进去,哈哈,真的很毒舌了。
我倒是觉得,在这个电影里,凯拉·奈特莉演的Joanna是第一主人公,从她的主观视角来看待整个故事,其实没那么多道德批判,现实是痛苦且无力的:我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有时候,对婚姻、对爱情、对美好的生活的信念和期待,比起他人,反倒是我们自己带给自己的伤害更深。
对于Joanna来说,丈夫可能的出轨行为(事实上是丈夫在工作场合的人际关系以及她对此部分毫无控制力的无奈)带给她的精神压力,在她自己面对前男友时的意乱情迷之前,不值一提。
到底哪一点让她更质疑自己的婚姻?
是丈夫,还是自己?
很多人吐槽casting,说萨姆·沃辛顿这个澳土肌肉男跟奈特莉满口英伦腔完全不搭,没有夫妻的感觉,反倒是吉约姆·卡内演的法国老情人,至少一出场就有了文艺片的气场,和女主明显也更来电。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慨:女主为啥不放下一切跟他走啊!
他们是soul mate啊!
她反正连孩子都没有啊!
的原因吧。
另一边,感觉伊娃·门德斯被黑得相当惨,完全靠丰胸翘臀的“性感尤物”形象,和主动的姿态,被抨击为“Mike会跟他出轨完全是下半身冲动”、“跟Joanna的段位明显不同”等等。
其实,人与人相互吸引,哪有高低之分?
男人在出轨对象的选择上,很多都是跟自己妻子完全不同的类型,因为这样能带来新鲜感,刺激,这有什么好抨击的?
但是Joanna和老情人Alex的感情戏还是非常非常的convincing,简直到了让人难受的地步。
刚一见面,Joanna去家楼下的咖啡店买咖啡,Alex出现在她面前:“只是刚好到纽约来了,就看看能不能碰到你”。
这种“突然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的联络方式换谁能hold住啊!
换做是我,第一反应肯定也是,s**t,我今天要是化了妆就好了!
后来,他们一起跟Alex的朋友去diner date,对方一见面就说,my gosh, aren'y you good looking! 这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们之间的默契和幽默,跟Joanna在丈夫公司派对上的无所适从截然不同。
Alex的朋友私下跟他说,我见你带出来过不少女人,但这一个,她完全不同,她漂亮、犀利、真诚,而且还非常funny,你应该抓住她。
其实Alex又何尝不觉得Joanna是他的真爱呢,只是在现实面前,他的想象和她的期待完全错位罢了。
在两个人情感爆发、掏心掏肺地对峙过去的时候,Joanna不无痛苦地发泄到:“我曾经去巴黎找你一起呆了三个月,可是你的心思当时全在小说上,我根本看不出我们有能一起生活的可能性。
”相爱,很多时候并不足够,这点可能Alex没有理解,也可能之前的他还没到那个人生阶段。
他明显不死心,说了句“I love you", Joanna不小心也回了一句“I love you”,然而深吸了一口气,“but I love him too",之后还补了一刀,"and I met him first"。
至此,感情和选择都已明朗,他们之间只有无限暧昧无限intimate的一夜,随后走向分别。
我相信Joanna选择丈夫Mike,并不仅仅出于金钱地位责任等等现实因素,确实是“两个都喜欢,而此处是我的人生”。
可能Alex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不知道,很多文艺女青年虽然骨子里也浪漫,却割舍不掉很多现实的东西,在她们心目中,一位理想的丈夫是她们幸福生活的保障,而一位可爱的情人,仅仅用于藏在心底,在漫长的岁月里,时不时拿出来凭吊自己的青春和冲动。
有人拿此片类比《Closer偷心》,我觉得,可能是导演实力的差距,也可能是制作scale的差距,《偷心》可谓masterpiece,《一夜迷情》顶多是个年度文艺小制作中上流的作品。
但是为了凯拉·奈特莉最招人喜欢的一次演出,还有纽约夜色中的downtown街道,以及几年后我仍能回忆起看片时的心态,我给4星。
梅西·塔吉丁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一夜迷情》算不上一部出色的爱情片,影片的制作以及镜头都比较朴实干净,整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小说极其相似,影片没有过分华丽的剪辑,场景也很简单,主要是以人物对白来推动整个故事的进行,然而,如此安静的一部电影却让人回味无穷。
中产阶级人群数量在日益扩大,从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本片正是一部关于中产阶级夫妻爱情和婚姻的故事。
因爱之名的爱情并不代表着完美,婚姻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会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责任,义务,习惯以及琐碎。
有人说,男人对女人的背叛,或者女人对男人的背叛无非只有三种,肉体上的背叛,精神上的背叛,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背叛。
然而,在肉体背叛和精神背叛的问题上,孰轻孰重永远是一个暧昧不清的话题。
凯拉·奈特莉扮演的妻子乔安娜和萨姆.沃辛顿扮演的丈夫麦克是一对羡煞旁人的夫妻,麦克拥有稳定的工作,乔安娜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自由作家,在平静的生活下因为猜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故事是从麦克和女同事罗拉出差,乔安娜和旧情人艾利克斯的相遇开始的。
整部电影想要阐述的道德观念也在这个时候浮上水面。
故事采用的双线叙事的结构,一条线是麦克和罗拉,另一条线是乔安娜和艾利克斯,这两条线恰好阐明了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两种不同态度。
麦克的肉体出轨,乔安娜的精神出轨,两种不同形式的出轨恰好折射出现代人的爱情观。
整部电影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演员也没有足够的发挥演技的空间,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把整部电影推向道德的边缘,现实的残酷性让人不寒而栗。
无论是故事题材还是电影的整体风格,《一夜迷情》都呈现出一种文艺气息,导演梅西·塔吉丁用含蓄的镜头还原了生活的本质,婚姻的真相,把一个具有思辨性的命题抛给观众。
选择婚姻还是选择爱情,这部电影的故事看似发生在一夜之间,其实导演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已经做了充足的铺垫,麦克和乔安娜的身份,地位以及生活状态做了详尽的介绍,这就增加了整部影片的真实性,看似发生在电影中,其实存在于现实中的大多数婚姻。
不管是选择婚姻还是选择爱情,人们选择的基准便是这两者之间的利己性,婚姻的利己性在于物质基础,爱情的利己性在于精神基础,很多人都无法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但是大多数人会把物质基础作为利己性的重点。
王安忆在《启蒙时代》里说道:这个世界有足够的洞察力,洞察的不是历史那样宏伟的东西,而是世道人心。
再次,戏剧从戏谑的部分走出,回复到全面性的正剧色彩,那不正经的部分作为对待事物态度的一种,储存在那里,预备我们需要时来取。
这城市持续着沉默,并不是那样凝重的,多少含有一些学乖的意思,也就是审时度势。
在本片中,麦克和罗拉的激情戏,乔安娜和艾利克斯的暧昧让整部影片充满了荷尔蒙的味道,和很多以激情戏为卖点的电影相比,本片在男女情欲的表达上比较委婉,没有令人血脉喷张的镜头,把故事直接指向道德审判本身,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老毛子把片名翻译成了last night in new york,看片前我一直不解,明明发生在纽约与费城两地的故事,为什么偏偏被冠以纽约的名号。
虽然在宣传时主创一直在强调影片旨在探讨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事实上,故事从一开始就发生了严重失衡,丈夫与女同事的“费城故事”已经完全沦为了Joanna与法国前男友的陪衬。
导演无意在丈夫与女同事的暧昧上浪费精力,老毛子更是直接无视了这一对,直接表示该片主要讲述了失意女作家Joanna在丈夫与前男友之间苦苦挣扎的故事。
抛开故事的失衡,作为哈佛女高材生MT的导演处女作,last night还算是赏心悦目。
KK和GC这一对俊男美女相当养眼,化学反应不可忽视,纽约美丽的夜景也为电影加分不少。
另外,KK在这里面也是前所未有的细腻,情感表达十分到位,没有以前那种over the top式的表演。
就冲这些,电影虽然话唠了点,也值得一看
推荐一部电影《一夜迷情》,典型的文艺片,不长,但是值得细细品味。
电影中的两段出轨,一段是精神上的出轨,一段是肉体上的出轨。
看完后,你会思考“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到底哪个更致命”。
电影的最后,迈克在说完“我爱你”后,乔安娜没有响应。
这和之前形成鲜明对比,记得迈克在洗手间给乔安娜打电话时,耐克说完“我爱你”后,乔安娜毫不犹豫地也接着说了一句“我也爱你”。
但经过那一夜后,她犹豫了,不是犹豫,是完全的动摇了也许迈克一夜风流是出于男性“下半身思考”这一特性,一个性感尤物跑过来诱惑你,而且还不用你负责任,估计很多男生都会把持不住。
可能刚开始在我看来,貌似迈克是精神出轨,但是在他们出差出发去费城,火车上性感尤物放行李箱时,迈克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得盯着她的臀部看,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那只是“肉体出轨”迈克在一夜风流后,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看到乔安娜(妻子)塞在他衬衣里的那张便条,说明相信他的时候,或许他意识到,其实他最爱的还是乔安娜,充满愧疚的回到了家里,可以不再理会公司出差的那些任务,回来抱着乔安娜对她说“我爱你”。
或许他真的最爱乔安娜,这个从影片刚开始他俩吵架后,乔安娜睡在客厅,迈克跑来和妻子道歉,并给她做饭吃,躺在床上后,说他冷,抱着妻子入睡,也可以作为旁证。
但乔安娜不同,其实他爱Alex,只是出于种种原因,他觉得迈克更爱她,更能给她安全感,所以在3年前,她选择了迈克。
但其实,她爱Alex,从她把她的照片夹在书中很多年,可以看出,她忘不了他,说不定她常常翻出他的照片来回忆。
后来乔安娜自己也承认了,她常常想起他。
事实上,就我以观众的角度来看,我真的希望他们可以走到一起,真的觉得Alex肯定很爱乔安娜,有几个他们的镜头,我都看哭了,第一个就是Alex在乔安娜老公朋友的房子里看到他们的照片,以及后来乔安娜告诉他“她常常半夜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他的画面”,Alex听完后,默默走到窗台,落寞的点起来一根烟。
第二个就是他们要告别对方,那最后的一个Kiss,以及彼此那悲伤的神情。
最后一个就是Alex在机场打开电脑,全是乔安娜的照片,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乔安娜一个人在窗台点着一根烟,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迈克回家时,看到乔安娜哭了,也许他永远也不知道,她在为什么哭天啊,你们为什么不在一起!!!
就我个人的理解,乔安娜和Alex没有走到一起,貌似是因为当时Alex有文章在写,没有顾及到乔安娜GOD,错过了,maybe就是一生。
缘分这种东西,真的不能说什么。
Alex的朋友在劝说他不要介入乔安娜的婚姻时,说了一句经典话:“维系婚姻的是什么?
不是什么教堂里的誓言,而是两人朝夕相处的记忆。
当你进入他们的生活时,你才会体会到,原来这些记忆是那么的坚不可摧。
”我不知道假设当初乔安娜如果选择了Alex,现在会不会觉得她最爱迈克,毕竟爱情很容易有,维持婚姻很难,但历史没有假设,人生发生了也就再没有假设了。
可能就像初恋永远是最美,最难忘一样的道理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中,迈克“肉体出轨”,乔安娜“精神出轨”,到底哪种出轨更可怕?
更致命?
见仁见智,但就我而言,以一个女性的观点,这个年纪,我或许觉得精神出轨更致命。
将来阅历丰富了,我的观点会不会改,不知道,但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我或许“有可能”原谅老公出去风流一下,但绝对不能原谅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写得很随性,大家将就着看
城里的破鞋想出去,城外的破鞋想进来,中产阶级婚姻的真相,大抵如此。
迈克和乔安娜在《一夜迷情》里纠结了整整一夜,就是为了给我们展示光鲜靓丽外表下所隐藏的那一桩桩不堪破鞋重负的婚姻。
看得出来,俩人新婚不久,还没要孩子,生活优渥,工作轻闲。
特别是乔安娜,自由撰稿人的职业赋予了她敏感、脆弱、忧郁的气质和大把的空闲时间,于是,当她看到迈克和性感惹火的女同事萝拉在派对上颇多交流时,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迈克和萝拉有什么。
回到家,乔安娜对迈克大动肝火,迈克委屈满腹,无从辩解,大吵一架后,半夜里还是爬起来给乔安娜煎蛋吃。
然后,迈克不合时宜的跟萝拉一起出差了。
独自在家的乔安娜则遇到了昔日情人艾里克斯。
乔安娜不是那种不忠的女人,但当艾里克斯对她发出了邀约后,乔安娜郑重其事的打扮一番,欣然赴约,在此过程中,她一直挂掉迈克的电话,并在热吻后与艾里克斯同床共枕。
那边厢,迈克跟萝拉共赴巫山,完事之后的迈克悔懊交加的提前赶回了家。
乔安娜则和衣跟艾里克斯睡了一夜,回到家中,终于等来了迈克的爱意表白和深情拥抱。
表面上看,丈夫肉体劈腿,妻子精神出墙。
不过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以迈克和萝拉的身份、地位和阅历,他们早过了单纯寻求刺激的阶段,事实上,当迈克和萝拉在酒吧和泳池畅谈时,你分明能感受到二人内心深处的惺惺相惜;而乔安娜和艾里克斯的一夜缠绵,也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失守”了——这跟肉体关系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都说女人的直觉很准,迈克的不经诱惑似乎做实了乔安娜的预感,不过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若没有乔安娜的恶语相向,也许迈克不会那么快体会到萝拉的温存。
其实中产阶级的婚姻早已千疮百孔,没当妈妈的乔安娜在孤独、猜疑和诱惑中摇摆,真要组成了三口之家,别急,还有《绝望的主妇》在等着她。
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大多数女性的最好结局也就是当个主动的被抛弃者,纵使乔安娜离迈克而去,迈克的剩余价值显然更加不言而喻。
所以,女性的敏感和纠结也许是一种基于自我防卫的需要。
曼哈顿是个象征,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里,红男绿女们在狂欢中感受着透彻骨髓的孤独。
在好莱坞的打造下,《一夜迷情》上演了一出跨国大戏,澳洲硬汉、英伦甜妞、法国俊男和拉丁御姐共同演绎了这出活色生香的大戏——看来这几乎是当代西方都市情感片的一个套路了,与七年前的《偷心》如出一辙。
整部《一夜迷情》都是夜景,清冷的色调映衬出人物内心的踯躅。
而克林特·曼塞尔的配乐也功不可没,简单的音调与角色情绪的波动配合得相得益彰,愈发显现出疏离的叙事基调。
关于婚姻,《一夜迷情》带给了我们冰火两重天的信息:坏消息是,婚姻并不是避风港;好消息是,婚姻也不是坟墓。
有痛才说明有爱,迈克和乔安娜的互相折磨,也印证了他们彼此间的爱恋。
可惜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爱情也必须得制度化,于是婚姻应运而生,而这种基于经济制度的生存范式又往往被笼罩上爱情的面纱,一来二去的,婚姻和爱情之间的关系便暧昧不清,再加之海量文艺作品的渲染,有情人须成眷属,便成了众望所归的定律。
而《一夜迷情》这样的电影,实际就是在置疑婚姻制度本身。
在影片的最后,紧紧抱住乔安娜的迈克看见了妻子散落在卧房门口的高跟鞋,这足以证明她说自己一夜未曾外出是在说谎。
乔安娜刚刚张口,影片便戛然而止。
看来,陀螺没有倒下,这场猜忌还将继续下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破鞋,在这座破鞋的围城里,我们围住了婚姻。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0月17日第35期)
我觉得,和我一样冲着激情戏才去看的人比试图看这个找到婚姻真谛的人更聪明,但无疑我们的遗憾更大。
两夜一天,一对夫妻双双出轨,一个心,一个性,一个以忠诚之名,一个以诱惑为由。
故事开始,乔安娜的预知属性突然被激活,一口咬定麦克和尤物罗拉有一腿,虽然她自己也知道没什么,但是她又肯定会有什么。
女人的神经质又名第六感。
可惜的是,在有人暗恋她们时这个功能从不被开启。
假如昨天晚上有个人告诉你你明天会发大财,然后今天恰好发工资了,你会觉得,瓦晒,真的发大财了,其实,那个人只不过瞄了一眼你的工资条而已。
麦克在前一天晚上被老婆怀疑和罗拉有了外遇,然后第二天他就和罗拉一起出差。
强烈的心理暗示告诉她,她真对我有意思,我是不是也对她有那么点意思。
其实,乔安娜只不过是妒忌罗拉的胸比她大太多。
第二天,乔安娜遇到了前男友,顿时心花怒放,晚上避重就轻,拖着大长腿就去赴约。
这厢麦克还在犹豫之中。
他给乔安娜电话,得到的是冷淡的回应,和明早再说,还有那句,几乎快到听不清的“love you too"。
如果这通电话里,乔安娜向麦克撒个娇卖个萌会怎么样?
这个妻子在丈夫努力抵御诱惑的关键时刻选择了无作为,尽管她后来也在抵御着诱惑。
麦克喝了三轮酒终于就范,乔安娜抱了亲亲了推还是夹紧了双腿。
早晨,麦克充满悔意的赶回,看见同样充满悔意的乔安娜,一个用心弥补,一个无力再想,但在最后一分钟,两个人同时抛开悔意再次怀疑,全片结束。
我不觉得电影没有立场,或是什么开放性结尾,爱就是怀疑,这就是电影的答案。
放在高台的瓷瓶,99%人都在怕她会被打碎。
这瓷瓶不叫china叫love。
对比前几个月进口的片子,这部还算不错。
片头开始时,没有看到熟悉的几家好莱坞制片商的标志,这是一部欧洲人做的片子,故事却发生在纽约。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尤其是在这一类题材的电影里,很少有阳光普照的艳阳天,阴冷、朦胧、潮湿,故事也大多是在夜里,白天也如夜色一般压抑,引诱得人去狂躁不安。
故事很《阴天》。
正如豆瓣上最有用的短评,“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需楚楚可怜。
”有些时候,无论你如何去回味,如何去后悔,那几年毕竟你们没有缘;再挣扎,再去追赶,也只落得索然无味,悻悻而归。
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轰轰烈烈的翻转;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为了一些小事,人们争辩着,却不知在争辩什么,回想起来的时候往往夹杂着懊悔、痛苦以及愧疚。
没有解释,也无需解释,因为所有的故事只会越抹越黑,到头来加深分歧。
长期的相处容易让人产生惰性,藉口总是拉远了距离,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的人又不得不习惯于此,最后两个人在互相的隐瞒和欺骗中安静地度过一生。
虽然每个人都讨厌不忠和背叛,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那一刻把持住自己;最关键的,这是一生的守候。
片子的故事很生活化,故事前后一共3天,很紧凑。
配乐很不错,钢琴很容易钻进人的内心,敲击并引发思考,很安静。
走出电影院的刹那,发现其实自己也遇到了一个阴天。
《一夜谜情》时十月惨淡的影市中让人欣慰的一部影片,但也是不适合情侣和夫妻一起观看的影片,看完多半会吵架。
情节设置极其巧妙,这是神奇的一天晚上,丈夫和暧昧女同事外地出差,妻子和异国旧情人偶遇,猜猜谁出轨了~作为一个玄妙的心理游戏,导演把握节奏的能力非同一般,自始至终都让观众揪心~事实证明,面对同样大的诱惑,男人HOLD不住的居多,他们看到便宜总是先占了再考虑如何面对婚姻和家庭,而女人总是先考虑清楚出轨的危害后再做决定时候越雷池,结果可想而知。
丈夫身体出轨,妻子精神出轨,第二天早上,两人拥抱互相说“我爱你”,结尾的出现相当赞~当心怀愧疚的丈夫看到妻子脱下的鞋非同寻常时,也明白妻子昨晚也没闲着,妻子的表情也略显尴尬,就在这时戛然而止,真可谓恰到好处~演员挑选得非常到位,这时候的凯拉奈特丽正好撑得起这样复杂的女主角,英伦范儿十足的她举手投足都让人感觉舒服,内心的敏感、纠结、欢快都写在脸上,她坦诚面对自己和他人。
萨姆沃辛顿走出《阿凡达》之后,终于不再演动作片,纠结爱情片里的男主角也很适合他,他这个角色犯了任何一个男人都可能犯的错,萨姆这张脸也相当有说服力,没有帅到惊天地泣鬼神,就是家庭生活中太正常不过得丈夫形象,面对幸福的婚姻和极大的诱惑,他怎么选都有理。
伊娃门德斯的性感模样跟凯拉奈特丽的平板身材正好形成对比,完成的恰到好处,特别是引诱那段,让人咬牙切齿。
吉约姆卡内具有一定的文艺气息,演旧情人也合适。
这是一个旧情难忘的人,优雅幽默,深情成功的人,还带有让人仰慕的才华,放弃他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讲都是不舍的。
因为对男女的信任和忠贞问题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对于情侣和夫妻来说,多少有点尴尬,尽量还是跟同性朋友一起看吧,这样比较安全,还可以放轻松讨论。
呵呵
凯拉奈特莉是最近的心头好,看了安娜卡列尼娜跟一夜迷情,其实故事里有相似的地方在。
安娜需要在卡列宁跟沃伦斯基里选,乔安娜需要在麦克跟艾利克斯里选。
其实都是婚姻跟爱情怎么选的问题。
安娜卡列尼娜里,安娜选了沃伦斯基,结果最后以悲剧收场,一夜迷情虽然在结尾的地方没有说,但是我想应该是选了麦克。
前面选了爱情,后面选了婚姻。
不管她怎么选,其实她都不快乐。
当她的道德观与爱情相矛盾的时候,做选择就成了困难的事情。
其实我挺希望她在这里还是选择爱情的,因为觉得婚姻里一旦出现裂纹,或者说,当其中的一个遇到了一个更加爱的人,勉强跟现在的人在一起,怎么都不会快乐吧。
我不免会想,当她跟丈夫有矛盾的时候,她会想到艾利克斯,想假如她离开艾利克斯而选择了麦克会怎么样。
麦克也会想,她最爱的人不是我。
所以一直觉得,四角关系里海克的选择很明智,除了给你爱的人自由以外,也给了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吧。
另外就是,如果将来爱的人遇到了一个她更爱的人,我应该会支持她离开我吧。
没有不会好的疤,对吧==============下面依旧是贴作业环节=====================谈《一夜迷情》中的光与色是一个情节俗套的电影,一对夫妻面对彼此不够忠诚,丈夫跟女同事关系暧昧,妻子跟之前认识的一个男人旧情未了。
两个人在一场争吵后,丈夫跟女同事一起出差,最终出轨。
妻子重逢旧情人,共同度过一个晚上后分开。
电影用了大段的时间拍摄了夜晚发生的事情,这也是电影名字叫做last night的原因。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明光与色对基调色彩的影响。
一、营造氛围,渲染环境;二、表现情感,引导心理;三、彰显主题,象征暗示。
(一)营造气氛,渲染环境因为事情都发生在夜晚,所以整个电影都是黑色为背景,但是用的光都是细碎的暖光,所以背景虽然灰暗,但是并不显得阴沉。
用夜晚的静谧,深邃,裹挟着秘密的特性来表现这个故事中的暗潮涌动。
从妻子在聚会里发现丈夫跟女同事的关系不够正常,到她偶遇旧情人,并重燃对他的爱意;从丈夫跟妻子声称与女同事没有任何不正常的关系,到跟同事上床,最后因为愧疚和后悔回到家里,却发现妻子也对他有所隐瞒。
这中间都靠着夜晚的黑色的遮盖,并未暴露在阳光之下。
(二)表现情感,引导心理影片表现的是人在感情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丈夫遇到的诱惑,妻子遇到的抉择。
不管是抵制诱惑还是做出选择,对人来说都是困难的。
而在晚上,人又会比较脆弱。
所以哪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也能够被观众所接受。
在黑暗中表现人物的这种情感,是十分恰当的。
(三)彰显主题,象征暗示黑色在人的观念里一般象征着严肃,压抑,悲伤。
这也是影片里的人物所感受到的情绪。
在婚姻和爱情里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渐渐消退的爱情,这个话题其实是沉重的。
妻子面对心爱的情人和朝夕相处的丈夫,做出的选择是维持婚姻,她不能依靠自己的心去做出选择,所能做的,不过是压抑自己的感情,回到丈夫身边。
在影片的结尾,天亮了,妻子和丈夫回到家里,彼此谁都没有谈昨晚发生的事情。
这也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采用白色做背景的场合。
可是这种白色并不是故事趋于明朗的象征,而是为了放大妻子脸上落寞的神色,与之前黑色的背景相比,她显示出疲惫与悲伤。
所以影片中从一开始的黑色就表明,这个故事将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虽然中间会有细碎的光洒进来,但是那种悲伤,是不能靠透进的一丝光亮来驱散的。
如同妻子的生活,她可以在跟丈夫吵架的时候,去想跟旧情人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但是那些时光永远回不来,她也永远不会再得到。
给两颗星是因为,本来觉得这个题材可以拍的更好,但是结尾太过草草收场,可以让观众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但编剧至少要把事情描述清楚吧。女人的出轨一般是精神上的,男人的出轨一般是身体上的。
这种爱情片要么好莱坞要么法国小清新,如果混搭进行结果就会让人崩溃。差点有冲出影院的冲动。夫妇出轨两条线剪的很凌乱,如果让韦家辉来拍。。。哼哼
一个人心头上的微风,吹到另外一个人生活里去时,是偶然还是必然?人生的理想,是情感的节制恰到好处,还是情感的放肆无边无涯?生命的取与,是昨天的好,当前的好,还是明天的好?
細膩自如、一氣呵成的小佳作,很喜歡看這樣的話劇型情感故事
伪文艺片,凯拉奈特莉的鞋拔子脸和沃辛顿的大肚腩吸引走了我一半以上的视线。
忽然发现我已不是文艺青年,在影院又差一点睡着了
幸好洗了一个澡给了自己时间思考。原来这是在讲肉体出轨与灵魂出轨的问题,但与观影人而言,灵魂出轨更令人动容和悲悯
真的一般,当时在电影院看就睡着了
澳大利亚的地产打工仔、英国的专栏作家、法国的小说家、美国的地产打工仔。一夜咸湿的小布尔乔亚情调。
去年看的。暧昧玩不好了就是不温不火。凯拉奈特莉那张脸越长越棱角分明啊。
引人深思的电影,究竟是身体出轨还是精神出轨更可耻?我觉得是后者,因为影片结尾身体出轨的丈夫充满愧疚地回到了妻子身边,而妻子还在心猿意马地流着分别情人的眼泪。
最后一幕,男一看这精致的高跟鞋那一幕,实在是点睛之笔。音乐很赞
三星半,精神出轨更令人忧心。
凯拉奈特利还是演得那么做作,虽然的确很美。要么就精神身体都出轨要么就安分地爱一个人,爱憎分明最好。中间态最伤人也最让人厌恶。不只是感情这回事,中间态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法让人忍受,干净利落活得真实
Knightley越来越嫩牛五方,这个电影应该译成《婚后试爱》。
看似平淡的一天一夜,对剧中的每一个人或许都象一年那么长。所谓"过了今晚就老了"。如果说以往的偷情片多表现残酷的后果,那本片表现的就是暧昧的纠结。
精神出轨和爱情出轨是婚姻爱情里永远无法逃避的问题,哪个人没在失眠之夜想过枕边之外的人,重要的是明白什么是真正想要的爱情。凯拉·耐特丽 & 萨姆·沃辛顿 都是我的大爱,音乐也太棒了!
阿耶..男主那一脸傻样是闹那套啊...星星都是给keiraknightley的.
除了那句台词 究竟是心灵背叛难惹还是肉体背叛伤疼?
结局是肿么了。节奏敢不敢再慢点。要是在寝室会睡着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