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许多的恶意,这些是苦味,而爱是甜的,它被放在玻璃瓶里珍贵的保存着,脆弱易碎。
少女并不了解爱为何物,伯母总是以满足别人的一切欲求来实现爱,哪怕受伤。
这里的爱好可怕。
这里的人全部都是我们内心的缺点极端放大化后的样子。
以为应承别人让别人满足就不会受伤害,我也曾这样做过。
我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以为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就是我的价值。
不过人的欲望是无尽的,我也还保有自知,及时停止了这种行为。
所有接近砂糖的人都有所企图,没有人爱她,也没有人能爱她。
画室里扭曲的只喜欢未完成的砂糖的艺术家,那种独占欲,不希望别人幸福的感觉,可砂糖做的不也是一样的事情吗?
夺走旭的家人,独自占有盐酱。
店长是恃强凌弱的大人,教导主任是抖m变态,太阳是ptsd后的萝莉控,小堇是极端的学人精。
翔子是软弱而普通的人……她总是放弃,半途而废,为了旭决定努力一把。
那天决定做砂糖的朋友最后却退缩了,对砂糖来说这是一种否定,所以她是一定会死的。
金丝雀,终究没有飞出那间屋子。
旭,善良的孩子,父亲家暴也忍了很久,不说歧视的话,但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少会崩坏,好在他没有伤害人。
“温柔的人总是先否定自己”,这句话多少也治愈了我自己。
旭的母亲,因为不想伤害孩子,反而伤害了孩子,最后疯掉了。
盐酱想要修好那个瓶子,可是反而让它碎的更快了。
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不可以放开妈妈的手”,可是不去改变的话什么也不会改变。
砂糖的生活很辛苦,很多苦涩的东西,所以盐酱成为她唯一的希望。
为了盐酱,做一切事情都是值得原谅的吧(砂糖逻辑)。
在遇见盐之前,她甚至没有考虑过什么是未来。
把所有希望系于一人身上,别的人全都成了障碍,她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每个人的爱都是自以为是的,并不能带来幸福那种东西。
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因此相互需要着。
盐是被抛弃的孩子,却在砂糖这里暂时忘却痛苦。
宁愿做砂糖的共犯也不愿意和家人在一起,为什么妈妈犯了错无法原谅,砂糖杀了人也是正确的?
为什么一个少女可以杀了人以后毫无波动,为什么砂糖可以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和伯母是不一样的人?
有的地方我能够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我不想赞同这种做法。
只要两个人一起,就是幸福,别人的生死都无关紧要。
其他的人真的是那么坏的存在吗……复仇永远都是苦涩的,保护什么注定也要牺牲什么。
最后无路可退的时候,两个人跳楼,盐酱活了下来。
可是盐酱再也不是那个月亮了,她是另一个砂糖酱。
这个结局太可怕了。
旭好惨啊……短评剧透的我恨你们。
其次 和我默念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最好 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筹齐那个一百多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应该够了 没有够我继续啊。
即使为了爱,也不能欺骗所爱之人,不能用谎言骗取真爱。
我想救赎松坂砂糖力有未逮。
番剧虽无逻辑可言,但看过之后让人难受。
毕竟砂糖是花一样的女孩子,在大人的摧残下成了精神病,值得怜爱。
但也有人没有得精神病,比如旭。
翔子想救赎砂糖,却被杀死。
砂糖是被大人恶创造出来的工具,死亡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人能救赎的了她。
盐也不能!
她只想玛莉雪莱笔下的弗莱肯斯坦一样与爱的人活下去,于是她创造了盐,救了她又害了她。
故事结尾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旭说:“已经没有可怕的事情了!
”可是他不知道:“盐曾经看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曾经幸福与她最爱的人一起走向幸福”
当然,作为以“黑残虐”为猎奇的通俗动画,不必要过读解读也可以。
旭讨厌大人味道。
本片未必批判什么。
但是我看出恶意,这种恶意就是成人以爱名对孩子的欺凌!
砂糖的叔母,这个角色设计明显是夸张与变形了,但是时时刻刻把爱放在嘴边,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样子。
最后,她还为砂糖放火、而且绝不吝惜金钱。
但是她是一个精神病。
可以这么说,是这样精神病大人塑造了砂糖。
披着扭曲变态和冷血犯罪皮的纯爱颂歌。
盐说死的时候要做共犯的时刻是双向的爱形成的瞬间。
如果没有盐说讨厌砂糖的那段,那么盐糖的关系就是扭曲不对等的,是单向的自我满足的,缺失沟通融合的重要一环。
这之前盐糖关系是“没有我不也一样的”,没有灵魂的。
而这次盐的告白让盐糖关系完成了超越。
借由交换戒指得仪式形成了爱的共生关系。
有盐才有有灵魂的砂糖而不是空瓶子,有砂糖盐才不再是被“供奉”的天使或月亮,而是有自我选择的对等个体。
在对方的映衬下自我得以清晰地展现,不再沉沦于“人群”中。
像人成为了人那样,砂糖成为了砂糖,盐成为了盐。
自我又在爱的高度信任、需要、交互中相容,糖盐不再只是糖和盐,在最后的片段里可以看到盐里面已经有了砂糖。
但这不是EVA式的“补完”或者“民胞物与”“万物与我齐一”的天人合一,而是自我的深度发现与更新。
借由爱实现分别与齐一的同时共在。
为砂糖说的已有不少,我从盐的角度讲讲。
没有自我的天使散发的光环太过圣洁,而却少人味。
只是被世人崇拜的客体、人偶,成为不了主体、爱人者。
所以盐为了爱砂糖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性,并从对砂糖的爱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所以不惧怕被抛入世界中,就像浮萍有了锚点。
足够支撑她说出对哥哥的拒绝而选择砂糖。
这是爱的第一步自我的完整发现。
但只爱人是不够的,在砂糖充分的,绝对的,无需不安的爱中,在不会失去的被爱中,盐和砂糖相通,在唯一的爱中她们是一双人而不是两个人。
而与之相对则是M姑母的“包容众生的爱”或者说超级中央空调。
(我个人对于究极纯爱是否必须排他只能唯一还存疑)但爱的相通不意味着个体的消失,个体是爱的基础,一双人是爱达成的结果,对爱而言缺一不可。
而盐被活下来之后,既是活她盐的人生,但也同时带着糖的份一起生活下去。
就很有趣地体现了这点。
这不仅仅是互相救赎,这是爱的哲学。
果然。
高高在上指责砂糖病态有罪的是他们,辜负砂糖的等待的也是他们。
他们嫌弃砂糖沉重的感情,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在他们眼里的“奇怪”“扭曲”的人避而远之,还偏偏喜欢施舍些好听的话以为这样自己就是一个好人。
他们双眼一闭假装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痛苦挣扎,把阻碍她们轻装上阵潇洒人生的眼泪统统捏着鼻子塞进“不正常”的垃圾袋里打包焚烧: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之所以作品是一个悲剧,是因为主角是“不正常”的,作品本身也是“不正常”的,这样一来“正常”的他们就可以在“正常”的世界里继续进行“正常”的娱乐和消费了。
当砂糖和魔鬼签订契约的时候,天使在什么地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讲真,看完这部剧内心非常震撼,全剧除了盐没一个正常人,其实我在想到底怎么做翔子才能摆脱被杀的命运。
讲真翔子也不是正常人,为什么?
剧中她对盐哥献殷勤,又对砂糖说她喜欢她就尼玛离谱,我感觉翔子身上一股浓浓的日漫男主亚莎西,就纯粹的自我陶醉……讲真如果翔子在那个时候没有拍照,而是以外表放松,内心谨慎的态度就很有可能不会被杀,砂糖根本不想杀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盐与她的感情,如果翔子能让砂糖放松警惕的话也不会造成这一悲剧但翔子……其实最让我感到离谱的是警察那段,就nm离谱,如果放在中国,叔母要是敢上身,警察二话不说就直接把她怼开,并警告她再这样就指控她妨碍公务或袭警,最离谱的是那个男警已经被侵犯了那个女警就nm看着那个女流氓边侵犯边把话说完,就尼玛离谱,这也太剧情需要了,更离谱的是这个家那么乱,叔母那么神经,这警察竟然不会起疑心,还有就是砂糖并没有住在这里按理来说你们搜查,应该会发现问题,比如在这里并没有发现砂糖的日常生活用品或一切与她相关的物件,再者这里被举报存在尸臭,按理来说更应该严谨,毕竟这种事,一但查出就是刑事案件,曹妮玛,整得跟物业查水表一样……看这段我是非常认真与紧张,看完之后,沙弊,这段我真想骂人。
先给最终评价:神番。
我只是听说这是个重百合+病娇向番剧,出于好奇就来看了,可我万万没想到这还是个剧情及其跌宕起伏的悬疑片(没看漫画,直接看的动画),而且主题深刻,刀子管够,看完让人非常意难平第一集的开篇已经揭示了bad ending,尽管最终的结局看似有偶然性因素,但个人认为这种结局是注定的,家庭因素导致的砂糖的心理不正常、缺少爱,和她的高智商犯罪,这一切暗示着她在一步一步往深渊走去,这也增添了全片的悲剧性色彩。
但我最后一集还是非常心痛,主观上有些希望她们可以远走高飞,但这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可接受,也对不起翔子(哭)翔子的死可以说是全片最疼的刀子【而且连刀三回!
上一个让我这么难受的是星野爱】,全片领盒饭的人不少,但翔子的死是最悲剧性、最让人意难平的。
她是唯一(相对)正常的角色,温柔善良,她也跟砂糖一样渴望爱,但是她很单纯,没有砂糖那么“聪明”,不会伪装。
认为跟砂糖吐露真情,自己就能拯救她,但是她终究不能真正理解砂糖,对于砂糖来说,任何发现自己秘密的人都必须灭口,哪怕是曾经的挚友。
该怎么评价砂糖呢?
我不想批判或者洗白,客观来说,成长环境导致了她扭曲的心理(典型的反派特质),她所犯下的一切罪行,以及悲剧结局,都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她渴望爱,但是找不到爱,对所有人都带着伪装,与盐相遇,找到了爱之后甘愿奉献一切,但是也不择手段。
起初我以为她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情感满足而“监禁”了盐,看到结尾,我发现她其实也是有尊重盐的想法的,的的确确真正爱着盐,不愿意她受到伤害,而且她与盐也是非常感人的相互救赎;但是对其他人,她都可以极其冷酷无情。
她既可怜又可恨,这种矛盾注定了砂糖的悲剧。
本片对人物的心理(尤其是扭曲的心理)表现的极其到位,声优也非常给力,悬疑剧情的设计上给足了悬念和反转,环环相扣,很有深度,堪称超神。
题材上尺度较大,而且结局、风格相当致郁,评价两极分化也是情理之中。
砂糖和盐酱与英二和亚修感觉如此的相近砂糖,想由乃,想露西,想芽衣,想村上遥。
从始至终,她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归属,想要爱和被爱从一开始,就不主动伤害别人,反而在尽力满足其他人哪怕无力的要求,这是舅母教给她的"爱"。
用自己的方式在尽力活着。
喜欢这样的砂糖。
有点羡慕呢,可以如此追寻到自己心中无比的甜蜜。
毕竟现代社会太多义务和妥协了不评价对错,只是单纯喜欢,想要其中的一丝甜蜜和勇气。
(个人的三观就是,在不伤害打扰到其他人的情况下,想做啥就做啥)
在我高三上时因某种机缘巧合遇到了这部番,当时的观感是无比震撼,刷新了我对“情感”这一词的认知。
乃至于刷完之后情绪抑郁了一个星期。
这部动漫里的每个主要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的问题:缺爱、隐忍过度、暴力倾向、受虐狂、严重占有欲、恋童癖,偏执型同性恋(重点是偏执,影响对方生活)(除了女二。
看第二遍了还是很心疼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对事物有普遍认知的,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这就让他们表现得与常人不同。
一年多过去了,二刷的我在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番,里面的人物所做的一系列不可理喻的事,现在看来也很好理解;导致他们变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原生家庭。
因为家庭的特殊性,两位女主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的“爱”的教育是畸形的,这导致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爱有认知障碍,(“爱是什么,我一只想知道”)恋人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未曾理解,就算曾经体验过也等同于从未体验过。
而爱的缺失,让女主砂糖对感情“无感”,以自我为中心,环抱“除心爱的人之外,其他的,包括自己都可以舍弃”的理念处事。
同时,编织了她冷酷无情的面具。
认知是可以被影响被改变的。
一个是强大的外界刺激:三星太阳在被店长强奸后因暴力对年长女性产生恐惧,而强奸的快感又充斥的他的大脑,这两因数导致了他严重的恋童癖;改变认知的第二个法子,就是慢慢诱导,循序渐进。
既然能be a bad guy ,那必然能be a good one。
我的第一个观后感有点浅,就是家庭教育。
第二个,关于的是我最心疼的女二翔子。
她很普通,没有心理问题,也没有闪光点。
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这个惊世骇俗的动漫里,可能是要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是有正常人的。
可惜她最后还是死了。
很遗憾啊,要说死因,其实还是没能通过友谊考验,成为女主的真正挚友。
(“有始无终的勇敢,会伤你这么深”)就我而言,失去朋友的惋惜终究要比死的惋惜重。
当很多交织线因为自己的懦弱和愚蠢最后变成平行线时,会变得很渴望,也很麻木。
而这一切又是自己导致的,没有人会顶罪。
苦涩和无奈有在心头挥散不去......我的第二个观后感也很浅啊。
我觉得是可以给到八九分的,强烈点是足以上九分,所以我出份力。
首先是人设,哇,这种反差和设计,很香;男性角色有很大的批评,我觉得是夸张了点,但也许是受于篇幅,缩减了变得的夸张过程,可以接受;然后是情节,情节的推动也做到了有始有终,其上的人物刻画也被插叙和补叙虚实结合,衬托反衬等手法变得丰满真实吧。
内心的瓶子、砂糖少女的产间、爱的堡垒等等,其实还是有蛮多触动的,有激发我对于精神暴力与身体暴力的思考,还有对个人塑造的警醒。。。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目的应该达到了七七八八。
最后结尾的升华才是重头,我之前一直觉得虽然她们成功逃脱是我所期望的,这部作品也就这样了的感觉。
事实却是没逃过,这个小小的原因是一个点,砂糖最后护盐活下来也是一个点,更关键的是最后盐与砂糖重合了这个点,三个点层续把作品推至顶峰,“病的铁索连环砂糖生活”,我去,升华成功。。
对于有“伤”的朋友“罐子有裂痕”的朋友,九分可以吧..
原作就没有一个正常人,个个都是心理变态的货色,拿百合的美好来揭露作品的黑深残,说实话我已经无感了,日本社会压力得有多大才能整出这么变态的思想,相较于该作隔壁复仇教室的女主更加干脆利落,然而这依旧无法改变二人的做法有多幼稚多中二,砂糖这所谓扭曲的爱
补
慕名而来
砂糖终于死了!大快人心!
这砂糖太甜了,真的不敢吃(ŐдŐ๑)病娇哈人
盐这孩子可能因长期被软禁,已经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吧,离开母亲的禁锢后,又陷入了另一种爱的名义的软禁,这哪是百合,也不能说是恋童,与性别年龄无关,是两个孩子间的相互依存和慰籍的爱,是有些偏执扭曲畸形的爱。砂糖否定了各种爱,可是砂糖的爱又真的是爱吗?
没想到砂糖会选择单独赴死,编剧强行让她俩逃不出大楼不会是为了这个主题升华吧......盐长大后大概就是另一个砂糖,啊,好甜~
「3.0」看这种番真的对心脏不好。
恐怖百合番
这部番我追定了
很久之前看的了,等会留个长评吧
在那个完美的世界,人们都很胖。盐和砂糖,灰尘与月亮,都在各自的地方。我说声我爱你,也听见你的回音。
社会化相当失败不过看完后感觉叔母也没有对砂糖做什么,无非是一直神叨叨念自己有关爱的理论
脑瘫
编剧和作者是不是有恋童癖?!
我也搞不懂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三观我只知道这片三观一定有问题,对路人来说这动漫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即使是kana酱与花江变态的演绎也救不了这理解不能的剧情,真是抽象大戏。
真的好喜欢www
洗脑式的心理描写(爱来爱去,黑暗过去之类的),强化女主非正常人的属性,以及为她的所作所为开脱,期间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没补番的建议不用看了。
感觉有点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