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日本版的《寻梦环游记》,确实有点像呢。
共享的轮回宇宙镰仓和我们共享一个生命循环宇宙,所以看起来很有熟悉感,一点也不费力。
把人类妖怪神仙放在一个城市里,人鬼畜合家欢,彼此可见。
死神也不可怕,就是是一个冥界当差的公务员。
神仙也人类化,算很新颖的设定了。
六道轮回被剥夺了残忍性,看着世界都美好了。
看着很好玩,有点西域风。
漫画复古的风格诡奇复古的风格,很有漫画感,为此类电影提供新款滤镜。
一般来说,我国的奇幻电影一般是仙风道骨、或者灿烂宏大、或者暗黑,漫画般轻松热闹的作品很少。
轻松的风格+轻重的设定=合家欢看着不累
藏不住的教化男主最后也克服了“母亲出轨”的阴影,原来母亲的出轨对象是想醉求自由、化身为作家的父亲。
父亲的化身,是最求自己文学梦和完成父母期待的自我割裂。
看起来也很无奈了。
到了男主这里,父亲就很支持他的文学梦,男主大大方方写作,成为了令人尊敬的作家。
在这一段,导演批判了主流社会价值观。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完成父母的期待,更有意义。
编辑朋友死后,变成了青蛙妖怪,却依然放不下自己的家人,万般不舍,暗暗照顾。
穿越救妻,制胜法宝是作家的想象力,和女主的善举,也是很鸡汤了。
我一直觉得日本电影很教化,在于拍电影的他们已经完全是被教化过的产物,自带教人属性。
处处讲究仁义礼智信,墨迹的居然呆又萌感。
网红镰仓江之电《灌篮高手》就是以镰仓为背景拍摄的。
网红江之电多次入境。
还记得10号球衣,还有樱木与晴子的第一次相遇。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也在镰仓的海边有取景,四姐妹在海边,很经典的镜头。
在电影里,江之电是通往黄泉之过的列车,是男主的救妻之路。
黄泉之国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在武陵源+凤凰古城取景呐!
参照中国张家界武陵源和凤凰古城,突出的视效令人震撼。
故事还有一个设定:不停的人看到的黄泉之国是不一样的,观众们看到的这么美,一定很善良。
总之~很可爱的电影。
缺点就是有点墨迹,想展现的东西太多,导致主线太累。
一直都很喜欢日本怪谈类的故事,像日漫夏目友人帐,滑头鬼之孙,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虽然着眼于妖怪,实际上讲的却是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以上因素导致我对镰仓物语抱着非常大的期待。
先说优点,影片确实给我们展示了一哥光怪陆离的妖怪的世界,有空中奔驰的江之电、黄泉之国、妖怪的夜市等。
不足之处在于也许导演想展现的东西太多太杂了,前面情节不错,后半段太拉胯,影片后半段我根本没兴趣看下去,情感的表达太弱化。
因为期待很高,所以失望了,给三颗星是因为我雅人叔。
刚去看了回来,上海提前观影;其实去之前不知道是什么电影,也不知道是什么情节,这样更好,情绪随着电影自然起伏。
之前看电影喜欢看很多影评,最近看电影,已经不看影评了,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忠于电影,也忠于自己。
总体看下来,影响最深刻的是亚纪子的可爱的笑,不知道为何在华语的电影里很少看到这么喜欢的笑容呢?
那种真心又暖心的那种微笑,大概只有最幸福最可爱的人才会有吧?
迄今为止我大概也不过见过三四次,包括两次,一次现实中;现实中的朋友已经形同陌路;上一次电影中看到这么可爱的笑,是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莉香;亚纪子刚开始并不觉得美,也不觉的可爱,越看越是喜欢她的笑;我是一个会因为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笑容就会喜欢上一个女生的人,所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笑着的亚纪子;于是,当一色在家门上贴上咒语,亚纪子被嘭的一声弹开,真切的把我吓了一条,忍不住叫了一声操,虽然心里已经预料到了,依然被吓了一跳。
总体上来说,这一个故事简单,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的电影,暖心又可爱,也许由于故事过于简单俗套,虽然有些奇幻细节包装,电影依然不会有太好的票房。
不是很懂为何豆瓣推广的大都是国外上映一到两年的电影,又大多是票房预期不太好的电影,虽然我等豆瓣资深用户挺开心的;大概是电影引进方没太多经费引进爆米花电影吧,或者他们就是喜欢这个简单人文气息的调调。
其实看电影时候,脑海中多次想起故友的样子,也许我真的很想她,即使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她了,看到与她相似的蛛丝马迹,依然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
这就像我的豆瓣广播,其实很多都是看到了一些细节想起了一个人,然后记下来,发到豆瓣里,希望她会看到。
你猜我会不会告诉她说,“我今天看电影,女主角可爱的微笑,让我多次想起了你” ?
我不会告诉她的,一方面是因为已经很久不联系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已经长大了,已经感受不到简单的幸福了,她也很久不能这样快乐的笑了;最后一次见她,是我从美国回来不久,去看她的店,然后一起晚饭,最后的记忆是,在出租车后座上,她哭着问我:“最需要问候的人就在你身边,你怎么不问我过得好不好?
”这个时候,我应该抱着她帮她擦去眼泪说点甜言蜜语,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做,反而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
是的,那天下午去她店里,晚上去吃饭,然后送她回家,我问过所有的事情好不好,却从来没有问她“你过得好不好”。
迄今我也没问过。
因为我知道你过得不好,所以我不问,因为我不想闻;知道你过得不太好,不闻不问你的我,已经心碎如焚;这么懂你的我,你过的好不好,哪里需要问呢?
那天见面的第一眼,你一个眼神,我就懂了;其实见面之前,你朋友圈的字里行间,我早就读到了;只是大家都早已成年,再也没有交集,不闻不问,也挡不住切肤之痛的关心。
我今天很想你,而你自然 不会知道。
不过没关系,至少我知道。
这一瞬间,我在想你。
一瞬间还是一万年?
其实你从来都不曾是我的女人;那么多可以睡你的瞬间,我都放弃了;今天想一想,其实又何必?
之前我还很傻很天真,以为不睡才是真心喜欢一个人,不睡才长期可以做朋友;现在我才懂,其实如果是真心喜欢,睡一下反而更好。
人生这么短,何必太我执?
记得以后遇到喜欢的人,一定要睡。。。。。
感情,论心不论迹。
所以一色和亚纪子才生生世世黄泉人间都是夫妻;镰仓物语虽然很傻很天真,依然是部好电影。
#我看所有的电影,都不过在看过往的自己#
不经意的善意,总有结下巨大的善果。
说起[镰仓物语],脑子里直接弹出两个关键词:“聊斋”和“甜蜜”。
“聊斋”是它故事的核心。
其实[镰仓物语]也可以叫做“镰仓怪物手记”。
它不是传统印象里的日式恐怖的“百鬼夜行”,它强调和谐——人与妖怪在历史悠久的镰仓地区和平共处。
在那个世界的镰仓,人类才能光顾妖怪夜市不过开篇最大彩蛋竟是风景,此处不剧透。
“甜蜜”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和隐线),说得自然是作家一色正(堺雅人饰)和小妻子亚纪子(高畑充希饰)的生活点滴,当然他俩的故事也是这“镰仓聊斋”的一部分。
“甜”同时也是电影的特色。
《镰仓物语》虽故事如《聊斋》般怪诞,但它却始终是温暖、治愈、甜美的。
亦如[千与千寻]、《夏目友人帐》这类虽与妖怪同行却道尽人间仍值得的电影(剧集)一样。
01镰仓聊斋:形色妖怪手记[镰仓物语]可以看做是章回体聊斋怪谈,从男女主角回镰仓起,怪事不断,层出不穷,每一次事件,每一个故事,都是自成体系的一回。
当然在生活化的基调里,这种章回分割感并不明显(毕竟都是主角的身边人),而生活的随机性,让这些故事看似独立实则都有联系。
河童的匆匆跑过,意味着“镰仓聊斋”,正式开始像“第一个故事”中,一百多岁仍硬朗的金婆婆,便在开篇现身照顾主角,结尾守护主角无魂的尸体,贯穿电影始终。
看似最普通的金婆婆竟是清末时期的人,一样很神奇(还能来去自如)同样开篇出现的催稿人本田,他也是后来“小章节”中,担心在世妻儿而转生为魔物的故事主角。
被网友戏称为“旅行青蛙”的“本田章”,本身也是一个悲伤又感人的故事(这段据说有删减……)在不断演绎的生活小品中,各色奇人怪物,也随着一部部故事纷至沓来,将“镰仓聊斋”的怪奇物语尽显。
像金婆婆现身;实体幽灵夫妇离去、吃魔界蘑菇灵魂出窍、贫穷神住家,勇闯地狱……每一个都很“聊斋”,都很奇幻。
例如去往阴间的小火车,这样的脑洞一直也存在于电影中
因为志怪,电影也特别喜欢夸张,比如幽灵出窍的那段想想脱胎于《聊斋》的[倩女幽魂]、[画皮]等电影,也是和[镰仓物语]一样,妖怪人间,不同的是,[镰仓]并没有清晰划分人妖的界限。
[镰仓]的风格也没有在悬疑和阴冷中不断徘徊。
“青蛙”怪本田,在游园卖气球,这在中国妖怪电影中,不可想象即便是电影中出现的探案推理,影片也没有以阴暗感示人,而是将“阳光下的古怪”贯彻始终。
当然,电影也有“惊悚”的一幕,比如死神的真面目,揭晓过程还是不透露的好。
02甜是爱情,甜是人间大爱虽然“聊斋”是[镰仓物语]的故事精髓,但它的主线,还是男女主角的爱情和婚后生活(正是在镰仓的生活遇见了种种怪事)。
所以他们俩的日常,在某个瞬间会很甜腻,女主也会时不时流露出“傻白甜”的感觉。
其实这种爱情滋润的甜美,是故事设置有意为之。
因为他俩的爱情亦是“镰仓聊斋怪谈”的一部分。
他俩的因缘是千百年注定的一见钟情,这一世又被恶人耽误多年,相守相依自然要多腻歪些。
初次见面,化学反应就如此浓郁,难怪天生一对而他俩纵贯千年的爱情故事,从开篇就有线索不断在暗示。
储藏室中的文物画卷——前世他俩与天头鬼的战斗这也解释了为啥男主特别喜好用剑,都是“前世惹的祸”。
所谓我今生执剑皆因前世斩鬼
妖怪夜市中买卖的雕像,讲的也是他们的斗争
甚至贫穷神也有个关于他们的小雕像种种线索都在为最后的大战做铺垫,同时也是在述说他俩横贯古今的忠贞爱情。
小编就在想了,要是这种千年爱恋都不甜了,还有什么爱更美更甜呢?
当然他们的爱情也并不是表面功夫,除了平时的甜蜜外,也有为爱,为对方牺牲的觉悟。
也正是这样的勇敢,才让这份爱多了个一千多年的期限。
同时,他们的甜也在于他们的单纯、简单,即便是和鬼神生活在一起的世界,对于他俩而言,也没有成人社会的勾心斗角、纷繁复杂。
能以诚相待的绝不欺骗;欺负到头上的动手也绝不含糊。
这种善恶分明的二元对立,也特别符合[镰仓物语]的社会、生活状态。
也才有了结尾某个神器的拯救。
爱情之外,[镰仓物语]说的还是好心有好报,善良总会回报的这类人间大爱。
没有“假大空”,只是用生活的小事去述说,生活的甜也在细小的瞬间中突显价值。
没有真诚待神就不会有结尾反转的胜利
没有陪伴化身魔物的好友,就不会有妻子身体的消息不经意的善意,总有结下巨大的善果,这大抵就是古人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实,小编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所谓幸福夫妻生活不过如此,所谓人妖和平共处也不过如此。
也就是这一点点“不过如此”,让电影看着奇幻,温馨,有趣。
-文:LOGO 李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我看《镰仓物语》的时候,不仅没有感受到宣传鼓吹的爱情、亲情、温情的春风拂面,反而有些生气。
这部片子的种种态度也太随便了吧。
一句轻飘飘又没劲的“这里是镰仓啊”,成了解释一切不可思议现象的答案。
就像面对小女儿闪烁着求知欲的大眼睛,只管用一句“等你长大自然就明白了”就搪塞过去的心不在焉看着泡沫剧的年轻妈妈,看不见任何用心之处。
奇幻故事成功的前提是让观众相信,故事中的世界真真切切在浩瀚宇宙的某个角落漂浮着。
比如《哈利波特》里的3/4站台和霍格沃茨学院,《寻梦环游记》里的亡灵世界,粉丝们始终期待并相信着某一天,眼前的空气或者墙壁会突然裂开一个口子,钻进去就能抵达梦之彼方。
然而这部电影里,本应该大着笔墨构建的新世界,一个人类与鬼怪和谐共存的梦想小镇般的世界,只在开头的二十分钟里被开启上帝视角的男主角带着,像报名的500块廉价团一般走马观花地游了一圈。
河童,人妖共存的集市,死后仍逗留在人间的老奶奶,没血没肉地一一现身,就像每座旅游城市里都有的那条美食街上叫卖的盐酥鸡和臭豆腐,仿佛这样就让你值回票价。
镰仓世界的基石被几根来路不明的柱子随意支起,掰开后发现,还特么是泡沫做的。
接下来是三个温吞的围绕友情、亲情、爱情的故事。
大穷神现身时,让我想起了童年最爱玩的“大富翁4”,倒是勾起了我的唯一一次会心一笑。
老奶奶原来还“有用处”,就是用来引出通向死亡彼端的江之电设定,以及为之后的向死神局申请弥留的剧情做铺垫。
死亡后为了留在人间变作青蛙怪的男配,最后到底还是无力地接受现实,将妻女拱手让人了吗?
剧情糊里糊涂地没了交代,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分支故事。
如果说,以上的分支故事主要是为了渲染温情气氛,完善镰仓世界观的话,勉强能打出个60分。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始终有种“哪里不太对”的感觉,顺着男女主的主线剧情看下去后,这个感觉便愈发清晰:剧中生与死的界限太暧昧不清了。
首先是女主在触碰老奶奶的肌肤后发出惊叹:“触感和人一模一样!
”我也不由惊叹:斯阔以!
按照我以往所有的观影经验,在类似的故事里,要么是失去肉身只能以意识形态游荡(《人鬼情未了》),要么会渐渐变得透明(《心语星愿》),最最好的状况下,肉身和意识都在,但丧失了温度。
我认为,“失去对生命力的掌控”是死去必须承受的代价,否则,死与生还有什么辩证性的美感可言?
除了申请弥留,另一个不那么完美的选择是,剧中的人类死后还可以向死神小姐姐购买转生怪物套餐,然后变成一只怪物继续存活在人间。
我不用苟活这个词,是因为“这里是镰仓啊”!
虽然我是一只相貌丑陋的怪物,但我还可以进小酒馆喝酒吃肉,可以随时找生前的朋友吐槽吹水,可以去游乐场做兼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且活的可能比饱受生存压力的生前还好。
所以,如果死是这么一件随便甚至美好的事,那么生或死又有什么可纠结的?
那么,男主在吃下毒蘑菇抛下肉身,以灵魂形态前往死之彼岸寻找到女主后,干脆就住在那里好啦,反正爸爸妈妈都在,那个“老妈出轨”的心结也好巧不巧地马上解开了,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睦睦的不好吗?
于是,导演很机智地插播一个丑陋无比却弱得一逼的大boss,大boss对女主的逼婚让男主不得不带着女主逃亡,结果,又是一出《捉妖记》水准的追逐boss战。
在观众已然看穿“在这个剧里生与死都无所谓了”的设定后,男女主角再怎么上演神庙逃亡式的挣扎,雅人大叔再怎么哭笑不分的恸哭,都只能让观众替他们尴尬到双耳隐隐发红。
我国自古就有奈何桥和孟婆汤的传说。
人死后,要到奈何桥排着队领孟婆汤,喝完后可以忘记所有爱恨情仇。
然后,从奈何桥一步步步入阴间,最终转世投胎。
在奈何桥上走时,不能回头,不能留恋人间,否则将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从生到死再到生的线路很清晰:要抛弃过往,才能迎来新生。
所以在这短短几百步的桥上,每一步都踩着风干的汤渍与眼泪,每一个桥墩都刻着绝望、留恋、爱恨的故事。
这才是死亡传说的正确打开方式。
非常好的物语电影了
豆瓣标记第1021部电影打卡
堺雅人一如既往的有趣,这次以丈夫的形象出现,深入黄泉之国,追寻被抢夺的新娘——这是何等的浪漫!
吓唬老婆的下场就是罚站哄老婆!
说起来其实也算是一口狗粮。
_(:з」∠)_
镰仓是个神奇的地方,初为人妻的亚纪子在这里见证了有趣的妖怪集市,误买妖怪的松茸,导致正和误食而灵魂出窍。
支线剧情里有为了照顾丈夫而留恋人间的老婆婆。
也有死去为了妻女转生成为魔物的青蛙王子😂老婆婆守着丈夫去世,最终同归黄泉。
青蛙魔物的妻子却开始拥有新的生活。
现世的幸福与离去的人毫无瓜葛。
《镰仓物语》里的最大亮点也许是萌萌哒的穷神爷爷。
男主家的老奶奶也不是寻常之辈。
可以拍背脊拯救灵魂出窍的男主,也可以守护男主去黄泉之国留下来的身体,更可惜捆仙锁一晃悠,抓住一只神仙
萌萌哒互怼的两个人也是很有趣的。
穷神进门,你们会怎么做呢?
跪地求放过,还是怼怼更健康?
女主选择了较少人走的路子——好好招待穷神。
跟财神比起来,受尽白眼和驱赶的老穷神,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温暖而落泪。
其中的辛酸苦楚,全在这一滴眼泪中了。
被温柔对待,同样回报以善意的穷神,掏出貌不惊人的全部身家——“你能收下它吗?
”送人碗碟也是如此小心翼翼,让人又心软又心酸。
好在,女主也是真正的可爱善良,担心穷神爷爷送了碗碟,就没有吃饭的家伙,所以提出了交换(傻孩子,这是拯救两条性命&一生幸福的碗碟!
)。
因为这口貌不惊人的碗,黄泉之国的归途变得格外幸福平稳。
京剧行话里说,“不疯魔不成活”。
拿来比对搞文学创作的人,亦十分贴切。
许多作家在写稿时都会有一些奇怪的癖好:欧内斯特·海明威喜欢一边赤身裸体,一边站在高脚桌边用铅笔写作;村上春树坚持每天把400字的稿纸写满10页,多一页少一页都不行;菲利普·K·迪克认为自己被外星人附体,并激发了他创作欲望;查尔斯·狄更斯闲暇之余,总是跑到太平间里寻找灵感;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创作时像个暴君,他必须坚持绝对意义上的独处,并对身边的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这些癖好千奇百怪,却像一把神奇的所罗门钥匙,帮助他们在文学的魔法世界中自由穿行。
电影《鎌仓物语》中,面对编辑本田的上门催稿,距离deadline仅有1小时的志怪作家一色正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将手稿一张又一张变为废纸团后,一色老师终于祭出了他的“所罗门钥匙”:当妻子亚纪子和本田推开书房之门时,一座巨大的铁道模型沙盘展现在他们眼前,火车模型在铁轨上不断转圈。
他的主人正趴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这座铁道王国…… 一色老师最终没有拖稿,亚纪子和本田早已呆若木鸡,而我则会心一笑。
毫无疑问,堺雅人这次扮演了一个铁道迷宅男作家。
而镰仓,又是一座多么适合铁道旅行的小城。
电影开场后不久,江之电便拖着它那标志性的浅绿色身影,从海边的一座经典平交道口呼啸而过——不必再强调它是《灌篮高手》的取景地了吧?
来自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动漫迷和旅行者们,日复一日地将它围地水泄不通。
这条有100多年历史的电车线路,不仅让江之电成为了网红列车,也让镰仓成为了热门旅行地。
很难说清楚,到底是镰仓成就了江之电,还是江之电成就了镰仓。
但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江之电成为了镰仓的某种象征,并且在剧情的推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典的平交道口
500型江之电江之电与铁道迷 江之电,是“江之岛电铁线”的简称,这是一条由神奈川县藤泽市南藤泽藤泽站起途径片濑海岸一丁目江之岛站前往镰仓市玉成町镰仓站的铁道线路。
它于1902年开通,全线长度为10公里,共设有15座车站。
全路段单线配置,轨距为日本铁路的通用轨距——1067mm的窄轨。
从2006年起,江之电开始使用500型列车。
它在电影开头的几幅画面中一闪而过,还出现在了一色正和的书桌上(假如没有看错的话)。
是枝裕和曾经在其著作《有如走路的速度》中,援引了Quruli乐队岸田繁的一句话:“你无法把电车据为己有,这一点让它们充满浪漫气息。
”但这句话对于铁道模型迷来说形同虚设,他们至少可以很轻松地将电车模型据为己有。
而这又将是一个全新悲剧的开始——类似知乎体“结婚的人该如何收藏模型”那般,这是一个全世界死宅都需要克服的千古难题,一如堺雅人死活不让高畑充希走进他的储藏室。
每个宅男都渴望拥有一个这样的储藏室,那是他们心中不可亵渎的自留地。
不过那个“贫穷之神”显然无法理解这一点,在他眼里这户人家实在是太穷了。
是的,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一色老师的稿费都花在了哪里,但答案应该不难猜到。
才结婚几天啊,堺雅人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如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那般楚楚可怜,恨不得把刚买的铁道模型塞进裤裆里。
“刑讯逼问”是等待他们的下一个环节,可是堺雅人的表现又太过实诚,难道真实价格去掉一个“0”,不是尽人皆知的家庭和睦大法?
非要用以身试法来证明,“北京二环一套房,不敌死宅一面墙”么?
堺雅人当然不是第一个在荧幕上被奚落的铁道宅。
森田芳光生前最后一部电影《乘列车前行》里,松山研一和瑛太则显得更为中二,堪称教科书一般的日本铁道迷。
堺雅人甚至不是第一个在火车中寻找灵感的作家,至少是枝裕和要排在他前面。
“有喜欢拍摄的铁道迷,也有喜欢乘坐的铁道迷,喜欢电车的人各不相同,电车的魅力也形形色色,但对我而言,它最大的魅力在于乘坐时总会冒出灵感。
排在首位的就是这个全无浪漫色彩的理由。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再也没有比电车更让我文思泉涌的地方了。
”坦白说来,是枝裕和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铁道迷,不过这番话显然发自肺腑。
他自己也承认,《步履不停》的剧本创意就是从东京开往京都的新干线上想到的,第一稿也是在第四次返回东京的新干线上完成的。
这似乎解释了为何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总能出现不少经典的火车元素。
巧合的是,他的《海街日记》发生地也是在镰仓,并且出现了江之电的身影。
尽管《鎌仓物语》并非一部单纯致敬铁道迷的电影,它本质上应该还属于一部奇幻片或志怪片,但江之电在电影中承载的作用仍旧不可忽视。
身在镰仓这样群魔乱舞的千年古都,一个阳寿已尽的人,该如何前往死之国呢?
恐怕也只有铁道迷倾向的导演才能给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设定——搭乘江之电。
于是浅绿色的江之电,便成为连接阴阳两界的唯一交通工具。
它满员而去,又空车而归——死人当然无法重返人间。
让一色老师激动的是,这台江之电是早已被淘汰掉的100型列车。
它在1929年(昭和四年)开始行走在藤泽和镰仓之间,1960年陆续停用。
存放在极乐寺站附近车库中的100型-108号列车,至今仍保存完好,能够上路运行。
在另一个微缩世界里,108号列车也被MODEMO等公司制作成铁道模型,在沙盘中青春永驻。
如今,它又穿行在了阴阳两界中——只不过车头前方那块写着“镰仓”的方方向牌,变成了“黄泉”。
为了拍摄好这一出如梦似幻的电车大戏,剧组甚至重制了一台100型列车。
导演山崎贵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打造了整辆单节电车,这辆电车能实际在棚内铺设的轨道上行走,也能调整速度,这是在《ALWAYS幸福的三丁目》系列都没能做过的挑战。
”而它的原型正是著名的108号列车——虽然它并没有“死去”,依然可以活灵活现地奔跑在轨道上。
但如果拿来拍电影,会有诸多限制。
而且如果将其视为一件“文物”的话,拍摄过程中无疑存在不少风险,不利于更好的保护。
好在,山崎贵悉心打造的“黄泉列车”,完美克隆了108号车的全部:大到座椅的摆设,小到吊环的位置,均与实物完全一致。
现实中的100型-107号列车
电影中的黄泉列车
山崎贵的克隆品
MODEMO出品的HO比例100型-108号电车模型“想象力”与东方式轮回 决意救回妻子的一色,就这样搭上了开往死国的江之电。
借助于电脑特技,一场华丽的火车大冒险开始了。
为了展现黄泉世界的景象,电影交代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设定——你看到的一切画面,均出自于自己的想象力。
而作家,正是一个拥有无穷想象力的职业。
此刻,一色脑海里的“寻梦环游记”,成为观众眼前的一场视觉盛宴。
当江之电驶入一座座依山而建的旧式木屋集群时,贵州的苗寨和焦柳铁路的侗寨,却在我的旅行记忆中复活了。
不过这绝非过分解读,就连山崎贵也在采访中透露,他们确实去中国的张家界和凤凰古城采风了。
甚至还以凤凰古城为原型,绘制了黄泉之国的草图。
岜沙苗寨
焦柳铁路旁的八斗侗寨从彼时起,电影逐渐告别了铁道元素,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打怪片”。
妖怪的造型很难使人不想起中国古代神话——西游记,而中国观众则早已对这一切司空见惯。
有趣的是,直到遇到万恶的大BOSS天头鬼,一色才明白原来他和亚纪子是命中注定的爱侣。
无论转世多少次,他们也总能神奇地相遇。
至于爱上亚纪子的天头鬼,则永远难以摆脱失败者的宿命。
这种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念,将电影的东方元素推向极致。
它甚至左右了夫妻二人战胜天头鬼——若不是感动了被普通人视为瘟神的贫穷之神,换来了对方的一只“破碗”。
“破碗”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变成“神碗”,拯救了他俩。
再回想下亚纪子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折损一色的阳寿;而找到妻子肉身的一色,亦义无返顾地踏上黄泉路。
这既是一种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一种“舍生取义”的东方精神延续。
除此之外,电影还有不少亮点:比如安藤樱扮演的最萌死神,转生为“青蛙”的编辑本田。
以及感动了你爸爸妈妈的三浦友和,他在片中饰演了一色的父亲甲泷五四郎。
而那些屡屡出没于一色家中的小怪兽,亦让人感觉到一种奇趣般的温暖。
如此这般的镰仓,你又怎能不爱?
赶紧坐上江之电,跟随堺雅人去打怪吧。
电影票其实是手抖买的,本来想看看最近有啥院线电影,之前也听朋友提起本片。
点击看了下附近影院的场次,结果就按下了“立即支付”,连犹豫的机会都没给我,就收到了出票信息。
朋友说,也许这是我和电影之间的缘分。
工作日的下午,影院里三两个人。
虽然听说过堺雅人,但他的电影没看过。
奔着安藤樱来的,结果脸盲伤不起,一直感慨死神小姐好萌,回头要看看演员是哪位,一边感慨说电影都快结束还没见到安藤樱的身影。
等回头发现喜欢的死神小姐就是期待已久的安藤樱,真是哭笑不得。
只能说,她在《镰仓物语》里面的死神活泼、孩子气又不失善良,和《小偷家族》里喜欢孩子充满母性却当不了妈妈的女性相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但都被她诠释得很到位,她的演技也可见一斑。
主角妹子也很萌,那是一种邻家妹子的萌,体贴善良,宜室宜家,感觉有一点传统的日本女性形象在里面。
因为没有看过堺雅人其他电影,这部电影里对他的演技也没太强感觉。
只觉得他扮演的一色正和与女主亚纪子的老少配有一点违和。
整部影片的故事性偏单薄,但胜在风景绝佳,视觉效果很赏心悦目,作为一部放松的消遣片来看还是合格的。
通往黄泉世界的列车,窗外是美不胜收的风景,这一段感觉和《千与千寻》海上列车那一段很相似。
黄泉世界的山,和张家界的很相似,而层层叠叠的木房子,总感觉有中国民居的色彩。
亚纪子被天头鬼抢去当夫人时华丽的服饰,不是日式的和服,反而更像汉服。
不知道本片在制作时是否有夹杂中国元素。
除去这些,影片最值得嘉许的,是那些细节上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和生死观。
一、对黄泉世界的美化 黄泉世界只是另一个存在,我们亲近的人从身边离开,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人们总是畏惧生死的,而《镰仓物语》告诉我们,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生命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已。
每个人的黄泉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他想象中的黄泉世界是啥样,他死后到达的黄泉,就是什么样子的。
而对尘世亲人不舍的人,甚至还可以和死神递交申请,继续陪伴在亲人身边守护照顾。
二、善恶有报的理念 一色正和到达黄泉世界救妻的时候,死神小姐告诉他,远处是惩罚坏人的所在,即我们所说的地狱。
这告诉我们,善恶终有报,即使在生时所犯的罪行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死后的世界,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在与天头鬼决斗的时候,最终救了一色正和与亚纪子的,是穷神送给亚纪子的碗。
亚纪子能得到神仙相赠的宝贝,是因为她善良地对待穷神,没有因为他会使他们家穷困就恶语相向,反而当他是家人一般,这样的行为感动了穷神,并得到最终的馈赠。
三、珍惜生命的意义 在亚纪子因为意外被带去了黄泉世界后,一色正和站在桥上想要自杀。
这时候死神告诉他,如果自杀了他将永远见不到亚纪子,而是被永远束缚在自杀的地方。
这告诉我们,想通过自杀是解决不了问题,也得不到解脱的,需要珍惜生命,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
这些细节使影片显得更温情,也让我们更不畏生死,同时还会细思做人应该秉承的道德观。
对比起来,我国的鬼怪电影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镰仓物语》就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故事。
看到河童?
没什么奇怪。
这里是镰仓啊,本来就是妖气很重的地方,料亭都要拼命接待妖怪客人来赚钱呢。
遇见死人?
没什么奇怪。
本来就是和气的街坊奶奶,为了照顾生病卧床的爷爷才跟死神申诉,多留了一段时间。
变成青蛙🐸?
没什么奇怪。
不过是换个身份打工赚钱,守护妻女,顺便看老婆和别的男人约会。
家里来了穷神?
莫要慌张。
有情饮水饱,要钱干什么。
况且穷神也是神,要尊敬他善待他给他吃好吃哒。
警长叔叔突然冒出了狐狸鼻子?
没什么奇怪。
他本来就有狐狸血统,嗅觉敏锐,办案的时候很方便。
死神来了?
没啥可怕了。
虽然真身是骷髅,但是它们会打扮成可爱的铁T姐姐,和气又傻气的跟你有商有量的讨论:活着还是死去。
不小心死掉了?
不必害怕。
死亡不过是坐着江之电去往叫“黄泉”的小镇。
先去的亲人会到车站接你,一家人在转世投胎前一起静度时光。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不能和你在一起。
所以我坐上江之电,欣赏一番沿途美丽风景之后,随随便便对抗大魔王并获救。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n生n世,生生世世,无论在人间还是黄泉,我们都是夫妻啊。
You are my destiny~裤带!
奇幻推理片算我最喜欢的题材了,然而这部片子推理2%,奇幻30%,剧情就更弱了…因为前世的情缘,正和和亚纪子已经做了几世夫妻,所以在这一世一见面的情况下他们就认定彼此是自己的另一半(这也解释了为啥所有人都认为正和是单身主义者,怎么一下子和小这么多的亚纪子结婚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俩人的气场不对,CP感实在不强,虽然两位演技都不错😂
剧中他俩唯一戳到我的地方男女主的爱情还没有剧中出现的两个副线爱情感动点高。
一位是濑户优子,先于丈夫离世,但是因为放心不下丈夫,申请灵魂留世等待丈夫一起奔赴黄泉。
一位是本田,突然离世,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甘作青蛙妖怪守护二人,但是见到妻子的追求者,从愤怒到放手,“她们是我的,但是现在我守护不了她们了,希望为人的你可以好好呵护她们”,放手和祝福。
堺雅人大叔在剧里竟没让我眼前一亮,倒是傻白甜的亚纪子让我看到了美好和幸福。
对丈夫的崇拜&管教&悉心照顾都表现的非常好,在对穷神如此傻白甜的收留也让人觉得可爱。
哈,我想表白安藤樱姐姐啊~真的超级帅气又可爱了,夸张又做作的动作也让人萌哭。
综上所述呢,不吸引人的剧情不够的想象,略失望。
希妹加穗子式演技好劣质,简直没眼看。前半段拖太长,大概是因为黄泉之国素材不够吧。真的不咋地。
其实还是山崎贵《完美的三丁木的夕阳》那种温馨家庭的故事,甚至布景配色都有熟悉的感觉,只是加了些奇幻的色彩,但想象力还是不够天马行空,人妖并存的镰仓也没有得到很丰富的展现,前半段靠设定以及高畑充希的可爱尚可,结尾共赴黄泉则有点垮,妖怪特效不是很日式。
神奇的镰仓,人妖共存的世界中也能讲出温情治愈感的爱情故事。黄泉之国只是点了一下。
本来去拜雅人哥和樱女神的,想不到被高畑充希萌到了,不过是萌到不能当老婆只适合当妹妹。被删减的9分钟还挺影响剧情的,穷神变成不请自来,对爱情的怀疑也没有了,后面的反转失去了发力点。以及让人最后对着演员表里的国村隼发呆——出现过吗?“镰仓这个地方就是有妖气啊”,拍成现代版阴阳师系列吧!
1、无趣,前半段的铺设太长,头重脚轻风格不定;2、雅人叔又演这种呆萌搞笑型的中年男子真是够了,以及女主从头到脚都能让人吐槽个够。
我亚洲人拍奇幻真心一言难尽,尤其是温情的奇幻,言情的奇幻。有种睁着眼睛胡说八道的感觉。
配乐风格完全是按照哈利波特来的,奇幻特效却只是好一点的捉妖记。
部分情節銜接不流暢,刪節的九分鐘對影片應當有影響。作為愛情片,愛是什麼呢?愛是陪伴、信念、執著、忍耐,愛是循環和求之不得。作為奇幻片,奇幻部分太淺太直白,少一些曲折和跌宕。人與妖怪、幽靈相處的鐮倉城,很顯然未將空間進行更好的挖掘。奇幻,幻想在於奇崛。
多么可爱的电影,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也能很美好呢。除了黄泉过度,戏里几个外景地我都去过了,非常幸运啊,还有我钟情的古董。不过我真心希望希妹不要再演傻白甜了。
还是很喜欢镰仓和雅人叔啊,题材略离奇不过也有几处感人的地方
小朋友看的东西?一星给萌版死神安藤樱,另一星给镰仓的风景。这其实是一部披着奇幻片外衣的英雄救美电影。剧情十分的老土。描述了过多的新婚夫妇的尬生活日常,在奇幻方面拍得十分随便。就像前几年看胡巴那样无趣。#呃,有没有真的拍的很好的奇幻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算一个。哈利波特也算一个吧。#让我有点点感到欣慰的是:日本这个国家除了拍av,家庭伦理和动漫比较好之外,电影水平跟我们国家是一毛一样的。#其实很多爱情电影都在描述我去追求爱情,他们都没有描述另外一个状态,那就是如何生活在爱情或者婚姻当中。
電影是還不錯看,推薦。還好我是6月就先看了;許多營銷號把這部誇上天真的太浮誇了,這只是一部療癒系溫情電影,請用平常心觀看就好。
一星堺桑,一星镰仓。一星“创意”+宇多田光ED。最后半小时的超展开真是…………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 如此吐血的情节和各种炫酷设定如果不是堺桑脑残粉的话一定撑不下去。。。内伤。安藤樱还是听声音才渐渐认出来……
通往黄泉的列车终点,原来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会有一群人在等待,多么温情。不论如何,故事的底色都是温暖的,即使走在黄泉路上,想起那些温情的往事,从眼里到心里都是柔软的。即使到了黄泉国度,满怀感情的记忆,也能让身处另一个世界中的等待变得充满希冀。如果现实的死亡正是另一个世界的团圆,那么谁都可以平静而安详的逝去。怀一份希望吧,相信到了那一天,将会有很多的人在终点处等待。于是,往后余生每,一天都不再恐惧,只要记忆还在,只要亲爱还在。
“这里可是镰仓啊。”好想去相信啊:前世今生、命中注定、自杀会被困住、想象力支撑的黄泉之国、可以分开的灵体和肉体、那么可爱的死神、大部分的夫妻都相爱白头、死后也可以好好照顾家人、可以好好道别。喜欢这种所有在前面遇见的零散的东西都可以全部串起来的感觉。但比起后面的有中心的宏大叙事,更喜欢前面的散化的日常,感觉镰仓在一点点德展现出来。不喜欢把天头鬼完全恶名化,我一直在想啊,如果所谓的反派比正派形象和能力好上一百遍该怎么办?还有作家的想象力可是能炸毁全宇宙的武器,电影里描写的也太让人失望了。
全片最搞笑的是男主在甲泷门前,门开的那一刹那,影厅一个男生大喊:“卧槽他妈!”
真是太糟糕了,我对堺雅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以为最后他会用嘴炮干掉敌人。😂😂😂
优秀的物语!开始时只是小惊喜、小动物,到后来各种变本加厉,最后坐火车去冥界,建筑和景色都如此优秀。给我喜欢的镰仓又增添了许多的颜色和想象。
这部电影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泉的景观太美丽了,然后送死电车穿越黄泉的高山峻岭打造的优美景象让人目眩神迷。各种妖怪的CG特效也不错,只是偏低幼向,但这大概才是这部电影成为今年上半年仅次于《小偷家族》的票房第二高日本真人电影的理由吧?太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的合家欢电影了!
刚从镰仓回来,看到江之电非常怀念啊。主演都是非常喜欢的,但是cp感弱了点,比较像父女。小怪物出戏到捉妖记…关于黄泉的日本故事也看了不少了,青蛙先生的故事看的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