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欢Amazon和Netflix这种一下放出全季的操作!
一次看个爽,不需要一周一周等!
8月20日亚马逊发出了预告片,来预测一下这一季的操作吧!
美貌依旧,复古依旧,S2扎克瑞·莱维 Zachary Levi饰演的帅气医生(忽然觉得有点像宝莱坞的萨尔曼·汗 Salman Khan……)已下线,Mrs.Maisel还是名副其实,和Mr.Maisel上演欢乐一家亲走上法庭继续讲段子;离开纽约南下的巡演巡演感觉要deal with各种各样的种族、性别、性向、阶级的冲突,感觉Maisel要成为性解放的先锋了,还要拿岳父岳母的性生活开玩笑?
Sophie作为竞争对手/反派/导师/偶像合一身的人物还要继续发光发热;《我们这一天》的大热男主斯特林·K·布朗要上线了!
虽然不造他来干嘛……Anyways,期待这季能深挖人物性格,在流光溢彩的服化和布景一下有更合理的戏剧冲突和发展吧(但是说到底这是一个喜剧)。
改变很难!
而当这一改变是建立在放下已有的巨大的成功,寻求另一个层面的突破时,改变则变得更难。
一无所有时,会为了成功不停地寻找出口;但当面前一条是业已证明是正确和成功的道路而另一条前途未卜、生死不明时,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温柔乡的勇气和毅力。
因此,那些不停试错并难能可贵地在正确后仍坚持试错的人都成了屈指可数的传奇。
从第三季开头,苏菲这一条支线一直慢慢铺陈,到了第七集,写出了很多况味,剧本在这条线上可圈可点。
是听了高晓松对这部剧的介绍再来看的。
女主的衣服实在是件件都好看。
终于等了一年等来了第三季。
很多人说第三季混乱,我完全不觉得,这些所谓的枝叶人物都非常饱满。
生活也终于撕掉了虚伪的美好,优雅高贵的教授夫人,充满学术气息的大学教授,衣着光鲜的家庭妇女,浪漫的富二代,随着这些人设的摧毁,他们统统成为现实中不完美而且饱受生活非难的人们。
这些人不存在绝对的反面人物,你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闪光点,同时看到他们的脆弱、自私和缺点。
当女主在第三季还召唤男主千里迢迢去看她演出而且又疯狂了一把以后,弹幕里有太多骂女主的字眼。
说女主打脸,言行不一。
可是人不就是这么容易犯所谓“错误”的吗?
个人认为他们无法再在一起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全世界都知道你爱她”。
爱哪里是那么轻易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甚至为什么乔尔在爱着米琪的同时也能爱上梅。
他渣吗?
或许有些。
但是他的爱是假的吗?
那一定不是。
甚至连律师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离婚,明明彼此还有爱,明明还能相互支持。
但是人的情感就是这么难以说清楚的。
当他们在酒吧争吵孩子被联合学校录取却因为经济压力要去读皇后区的学校时,穿插了几年前米琪告诉乔尔怀孕了的片段,实在让人很唏嘘。
爱是真实存在过的,但是现实永远是无法预测的。
love comes, love goes.被一些人辜负,也辜负了一些人。
被伤透了心,也伤了别人的心。
生活不就是这样。
情感尚且如此复杂,何况life。
包括弹幕总骂女主的错误,为什么口无遮拦,骂苏西为什么赌博,骂乔尔为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
可是我们都是生活在迷宫里面的人,我们不是上帝,没有剧本,没有屏幕,我们都有缺点,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
因为就是这样会犯错误,会在深夜里脆弱、寂寞,想要有人陪伴着,会逃跑,会无法面对一些人,会爱上一些人,但是无论生活怎样诘难都坚持着、沸腾着、追求着、努力着的人啊。
所以特别喜欢米琪去和公公莫舍商量买下曾经的房子的那一段,特别的激动。
她想要的东西,失去的东西都可以靠自己努力去获得,不需要通过嫁给一个男人。
也喜欢她冲母亲罗斯发完脾气,罗斯的回答。
她嫁给她爸爸后就失去了一切,但是现在她有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不必在巴黎,就在当下。
实在是正能量到不能再正的鸡汤,所有人都在快速成长觉醒。
摔着跟头朝前看。
无论这样的女主最后和谁在一起,这又有什么要紧,她一定会成功,因为她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原载于 aquoibon ,欢迎follow来看更多不正经评论!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有很多正经剧评,一半讲女权,一半讲女装,但我只想说说第三季里的兰尼和米琪,情不知其起而化学作用强大的一段插曲。
为什么会突然想写一部剧的第三季第五集?
实在是作为一个感官逐渐迟钝的中年人,这应该是我这三两年里唯一一次,货真价实感受到爱的爱情戏。
Lenny Bruce在S305持着烟歪着头走到米琪身后的瞬间,突然气氛一变,空气中有荷尔蒙流动。
其实 Lenny Bruce 在以前两季也出现了很多次,每次都如同一个意外一样神出鬼没。
兰尼和女主角之间有种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同甘共苦的战友情同志谊 —— 但绝对一点儿火花没有。
第二季末尾的时候我还考虑过这个角色是不是gay —— 帅是帅的,天才是天才,但是也够别扭的。
但是,在第三季第五集, 他还是一如既往不好好走路进入镜头,一边儿侧身看着女主角的笔记一边儿掸掉烟灰,单边挑着眉毛漫不经心的说:第三条笑话不错啊。
突然之间,火花一现。
兰尼突发奇想带米琪去他的直播节目现场, 一段特别50年代感十足的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的综艺节目 —— 兰尼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预谋,把正在后台吃瓜(甜甜圈)吃得津津有味的米琪直接拖进镜头。
随后就有了兰尼和主持人介绍米琪那句 —— 后来回想起来很点题的一句话,既是问题,又是陈述。
“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太太还是妹妹?
”
这个问题一出,让观众(或者是像我这种迟钝的观众)突然思考起兰尼和米琪的关系。
兰尼在第一季里第一次出场,一长串痛诉作为一个stand-up comedian(单口喜剧艺人)的悲惨生涯,结果米琪两眼发亮的说:“Yes, he loves it!" 这是女主角对stand-up comedian这份职业认知的开端。
而兰尼在第二季最后一集出场,是一直穷困潦倒的他遇到事业上的重大机会,上最热门的Allen Show(剧里几乎全重现兰尼历史上真实的一整场show。
)米琪去现场给他站台打气,然而兰尼一首All Alone反而让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喜剧明星的宿命结局,从此对相夫教子安稳富裕的上西区生活再不回头。
“你是什么身份?
我的太太还是妹妹?
” 既不是情侣,也不是兄妹,也不是师生,就连作为朋友他们在彼此生活中出现得也太少了,然而又以上全是。
Lenny Bruce, 作为一个本剧里唯一的真实人物,却反而最不具现实感。
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
在生活层面上他们对彼此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每次相遇都对彼此有重大影响。
然后一个五分钟的长镜头,兰尼和米琪在古巴酒吧里端然相坐,各持一只烟,长长的沉默的凝视彼此。
两个全纽约最厉害的段子手第一次有这么长一段静默。
空气里的化学作用简直炸裂。
而这一段我只能照抄下来。
米琪:"You are staring."兰尼: "Am I?"米琪: "Do I have a hair out of place?"兰尼很轻很轻的笑了下。
"I don't know how to tell you."笑得居然有点温柔。
呼之欲出又难以言说。
米琪眼神毫不退缩:"You are still staring."兰尼慢悠悠的说:"So are you."
又是互相眼神杀人一刻。
几乎是听得见声音的沉默,空气爆炸之前,兰尼把烟熄灭,欠身说:"Come on, we gonna dance."这一段强烈的张力真是难以描述,务必自己去看!
从酒吧出来,两人又恢复了他们独有的“只有你懂怎么接梗”的刁钻淘气无厘头段子手频道。
兰尼的黑西装松松搭在米琪肩膀上(啊哈,boyfriend oversize jacket),自己白衬衣皱巴巴半卷着袖子,远处灯火明灭,一秒钟变成Lala Land。
到了兰尼酒店门口,门打开的瞬间,空气都粘稠了。
两人同时看向酒店房间的一刻,所有观众屏住呼吸,是进是退在此一刻。
果然,这一集豆瓣短评里第一条就是“睡他!
”,后面跟着一千个赞。
而B站的弹幕是“求你们乱搞吧!
”
然后,米琪收回目光:“我去叫个计程车”,花裙子转了个圈,摇摆着离开。
于是这一集结束在兰尼靠在门边裹紧外套:“或许改天吧,在我死之前。
”想想历史上的兰尼四十岁逝世,此刻离他去世也就6年时间了,简直令人心碎。
此处几乎能听到观众哀嚎一片的声音。
我在“WTF此时不睡更等待何时”和“就是要让你恨得牙痒痒的才能念念不忘”两种相反的情感里来回乱串。
但不得不承认,让这场不知所起又声势浩大的化学反应,停在此处,最为荡气回肠。
之所以会倾情推荐,是我这三两年里唯一一次literally,感受到爱(和荷尔蒙)的爱情戏。
请去看去看去看。
附送两个小花絮:据说,在本剧主创Amy Sherman的少年时代,Lenny Bruce这位全美单口喜剧的先锋人物,会时不时出现在她家后院,跟她父亲老谢尔曼谈笑风生。
在这部剧里他作为唯一一个真实人物,出场不多但是都在题眼上,每次出场都自带聚光,还常常大段大段重现当年他的秀,无疑导演暗恋他!
大家都认为这是导演对兰尼极深的致敬。
而女主角米琪当然是虚构人物,但是有一个inspiration:女性单口喜剧的先锋Joan Rivers。
Joan在未成名前苦苦挣扎的很多年里,一次演出过程中被嘘下场时,兰尼到后台给她留了张字条 “他们都错了,你是对的”。
Joan在很多年里都把这张纸条留在身边。
这字条简直太Lenny Bruce了,这个天才笑匠内心深处一定有极温柔的一处。
最后发一张Lenny Bruce真人照片,演员实在是找得神形兼备。
看更多不正经剧评书评食评,扫描关注公众号 aquoibon : 以极大热情研究如何提高吃喝玩乐的质量
看得我好烦这季,最后一集米琪又口无遮拦在台上暗示夏尔是gay,一切又回到起点,米琪是真的不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吗?。。。
米琪在公益捐款的时候在女厕所认识了夏尔(唱歌很好的黑人)。
然后被邀请了跟着夏尔一起巡回表演。
而苏西被put that on your plate的苏菲挖来当演戏经纪人,但是苏菲真的是超级傲慢且不自信,拍戏不认真且做作,而且在苏西帮她搞定所有事情,她自己却搞砸了,最终还是演成了喜剧人苏菲,而且她还责怪苏西和其他人。
爸爸被学校解雇了(也应该算爸爸不想做了?
),但是房子是学校的,所以他们得离开,而之前他们家大部分开支都是依靠rose的信托基金,rose回家想要更多的钱,但是家族的人不准她坐在股东会议上讨论,因为她是女人。
rose气得放弃了所有的钱,还带走了奶奶(创始人)挂在墙上的画像。
(解气!
)所以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原来的房子,妈妈和爸爸寄宿在暴发户一家,十分难熬。
而爸爸开始误入歧途,和一群吊儿郎当的人创办报纸(这里相当无语),然后爸爸开始写评论。
妈妈开始当媒人。
医生真的那么好,而且有钱,还那么理解她!
特别是医生本杰明在妈妈说媒后第一次过来找米琪生气地说这件事(米琪留下一封信就走了他都没有说什么!
)她说她会到处巡演,会把自己私人的事情(包括伴侣)都拿来讲脱口秀,本杰明说你都没有问过我,我愿意啊。
(我真的心碎了,这么好的本杰明,米琪真的没有心)。
joel盘下了唐人街的一个店,开始准备开酒吧,然后途中认识了梅,梅帮她处理了牌照,还送了礼,但是joel大男子主义又出来了,说他不需要...无语。
joel和米琪当朋友挺好,一变成夫妻就不一样了。
其中几个回忆穿插的镜头都好棒!
穿搭和配色都值得学习!
一整季一口气看下来,通读全文,从剧情来说,我甚至记不得分不清我是不是真的已经刷过了第三季????
嗯?
我有看过吗?
我没有。
这龟速缓慢的发展剧情约等于没有剧情,直接从第二季过渡到明年的第四季刷也完全能合理衔接,不过Who care?本来就是一部爽剧,还指望能在剧情上推敲出多大的道理呢?!
因为这部剧剧情根本就不是重点啊!!!!!!!!
这就是为广大女性同胞拍的一部高质量的服装秀啊!!!!!!!
在我看来,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把为什么穿这件衣服的理由合理化而已!
结尾拉着两个出租车的衣服礼帽去赶飞机那一场,我真的是慕了。
慕了。
所以剧情什么的,不重要。
虽然衣服和帽子真的很吸引眼球,剧情我也不在乎,不过麦瑟尔夫人的大气和可爱,无论在哪种条件,环境,状态,心情下,都要让自己保持美丽和主持自己的人生的这份优雅也让我没办法不看见,她从家庭主妇到喜剧演员,从布鲁克林破烂酒馆到全世界巡演,就连娇娇滴滴的伊莫金也被她影响鲤鱼打挺翻身要当新时代独立女性去学文秘工作了,激情又独立的女性确实很棒不是吗?
更可况还这么美呢?!
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有性别、民族、国籍、地域之分,再又行业、职务职级之别。
Mariam无论作为Mariam还是 Mrs.maisel无疑是了不起的。
但是她的丈夫,Joel,也同样值得敬佩。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从23时入睡改成21时入睡,或者饮食习惯从杂食改到全素,需要多久,能持续多久?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比如从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需要多久,能持续多久?
一种习惯从过去寻找认同感、从未来寻找满足感的心理,变成活在当下的心理,需要多久,能持续多久?
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
有些现象存在却并不合理。
比如同一个段子,“男人说”和“女人说”社会接受度天差地别。
比如同一份工作“男人做”和“女人做”薪酬天差地别。
比如同一个错,“男人犯”和“女人犯”舆论导向天差地别。
而作为人,无论男人女人,大多都习惯了这些。
Joel出走前,无疑也是习惯了这些,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难得的是他凭借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更难得的是他意识到了并且愿意改变自己,最难得的是他的自我改变不是一时兴起或者选择性改变。
Joel离开Mariam前,到他离开Mariam、离职、确认Mariam不再和自己复婚、知道并接受最终鼓励Mariam追求自己、遇上林梅又失去林梅、替Mariam摆脱了黑道,这个男人从一个不自知的自以为是、外强中干的家伙,到认识自己的懦弱、平庸、自卑,意识到自己对Mariam的依赖强过于她对自己的,然后面对现实并接受。
一步步的,他清楚自己对Mariam的爱,不再单单是丈夫对妻子的爱,不单单是男人对女人的爱,甚至不单单是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的爱,不单单是平庸对天赋的爱,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
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面对不易不公而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斗争时,被激发出来的人类同伴的爱。
熬夜看完,越看越气看之前有多期待,看之后就有多失望【涉及剧透】1.剧情约等于没有进展,除了女主一家全员失业2.本杰明肯定是不回来了3.女主还爱着前夫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甚至离婚后又结婚了我现在觉得女主有一点点婊了,还有点犯贱,往前夫哥跟前凑,因为前夫哥懦弱无能还大男子主义就想当然的认为本杰明也一样4.能看出来全社会都有女权觉醒的影子,但是,有点生硬5.女主一张嘴,真的是说嗨了啥都往出说,,,第一季得罪苏菲,第二季得罪百货商店同事+间接导致papa辞职,第三季把巡演作没了,一个成年人真的这么,,,没脑子吗,,,第一季好歹是苏菲也不咋地,第二季第三季纯属作,智商直线下降6.最后,前夫哥毫无长进,新女朋友帮忙搞到卖酒执照,他又开始和新女友发脾气,觉得自己行。
问题是你靠你自己死活批不下来,然后你这么能耐,你发完脾气还接着用执照。
ps.两对父母好萌!
如果还拍,求加戏!
从第一季的生活重启,到第二季的找到方向,再到第三季的颇有名气,直到再次跌落谷底,轻喜舞台剧风格的“了不起的麦瑟儿夫人”用美轮美奂的高饱和服、化、道和外表诙谐幽默内里悲伤无奈的剧作生动地诠释着人生就是一场近看是悲剧远观是喜剧的大戏。
没有了第一季强烈的黑白戏剧冲突,也没有了第二季励志的人物奋斗视角,零碎与繁琐、彷徨与迷茫的第三季让人多少感觉不如前两季璀璨夺目。
但,这不暗合了生活的本身吗?!
温吞、踯躅、浑浑噩噩、不好不坏,总是茶杯中的风波,又似打在海绵上的拳头。
而在这一片氤氲之下,其实暗藏的是改变的狂澜。
只是,改变很难!
改变业已成功的事业很难,改变业已习惯的生活很难,改变业已融入骨血的风格很难,改变业已固化在头脑中的观念更难。
于是,我们叹息于苏菲在最后公演时的功亏一篑,叹息于麦吉父母精致中产生活的终结,叹息于乔尔百般努力却又似乎旧路重走,更叹息于麦瑟儿错将雇佣与朋友混淆,踩了不应该踩的红线,生活事业再次被清零。
看美剧就是在看人生。
“没事的!
”“我们会没事的!
”季末,苏西安慰着麦吉,屏幕外的我们也该抱紧自己,然后对自己说着:“It‘s ok”.
你对人妻的想象是什么?
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为家庭奉献一切……可能会有人说,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价值观了,当代女性已经改头换面,即使结婚生子了,也能够家庭事业两手抓,这才是新时代独立女性。
可是,近期几部热门影视作品《多功能老婆》、《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第三季》却在告诉我们,要平衡好家庭事业,且两方面都出色的女人,大概率有退路、自己足够有能力、或着是依靠主角光环。
不然,在婚姻中、家庭中,女性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压垮。
为家庭牺牲自我,却被视作“闲人”TVB今年的热播台庆剧《多功能老婆》,请来了已多年不演电视剧的杨千嬅演女主,男主是周柏豪、黄浩然。
杨千嬅在戏里,饰演一名洗衫煮饭凑仔样样皆能的人妻蓝飞。
老公临时决定要请客户来家里吃饭,在回家路上通知老婆,正在家中和朋友小聚的蓝飞,请走朋友后,在老公回家前变戏法一样做出一桌大餐。
然而,这样的老婆,男主并不满足,和大多数肥皂剧一样,他出轨了。
蓝飞不得不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从此以后,不止要买餸煮饭,还要赚钱供楼。
《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女主角倒是夫妻恩爱、看起来很幸福。
她按部就班长大,一毕业就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工作不久就嫁给了潜力股男友,然后顺理成章生宝宝,成为全职主妇,有心爱的老公、可爱的孩子,这么看,她的人生甚至比大部分人都顺遂。
只是,《金智英》影片一开头,就展现了智英生活中遭遇的歧视,在家中做家务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在午后推着孩子出来散个步,买杯咖啡坐在公园长椅上透透气晒晒太阳,却听到旁边椅子上的八卦白领在酸她,“真好啊,我也想无所事事、拿着老公的钱买咖啡喝……”难得的闲暇宁静被打破,智英心里一沉,带着女儿离开。
这种被歧视、被当作闲人的时刻,智英生活中还有许多。
蓝飞、金智英的遭遇,折射了现代女性的困境。
从小到大,因为是女生,就被教育要安分守己,女人最重要的是家庭。
小时候在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先让给哥哥弟弟;长大后在公司里,遇到男同事讲黄色笑话,要懂得脸红奉承,最多娇嗔一句“讨厌”,切勿不可发脾气或讲一个更黄的。
嫁人后,就要懂得取舍,不要有太大野心,宁可放弃工作,也要照顾好家庭。
这些在社会上时刻都在发生、看似平常的事情,令女性心里一阵阵发毛,一点点击溃她们的防线。
于是,金智英崩溃了,为了防御外界的伤害,她患上了精神病,分裂出多个人格来保护自己。
回婆婆家过节,婆婆送给她的礼物,是一件俗气的花围裙,送围裙的意思还不够明显么,让智英在家中多干活,最好像互联网公司员工一样007不停摆。
服侍完公婆,大姑子回来了,还要给大姑子一家准备吃的,智英只好分裂出妈妈的人格来对婆婆喊话,“只有你会心疼自己的女儿吗?
我也心疼我们家智英,也让我们智英休息一下吧。
”《多功能老婆》更搞笑,老公拿出了男人出轨一贯的话术,因为我一直在社会上打拼、见识更广、社会资源更多,已经和困在家中的你没有共同话题了。
听听这种话,我出轨、我花心,是因为你满足不了我。
也不想想是谁把女性困在这方小厨房里。
在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中,社会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男性赚钱养家、是付出更多的一方,忽略了女性在家中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应对公婆的辛劳,家庭主妇的付出、没有薪水、不可被量化,于是直接被无视。
家庭主妇真的无价值吗?
早在2016 年的热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主创就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家庭主妇一年为家庭所创造的价值转化为薪水,大概有304.1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是19.4万,这是2016年的数据,已经过去了三年,算上通货膨胀,家庭主妇一年创造的价值应该已经达到人民币20万以上,这个数字,分分钟比很多工薪阶层年收入都高。
家庭主妇愿意为家庭牺牲自我,却不希望这种牺牲不被重视、还被歧视,蓝飞、金智英的苦,苦在她们都这么辛苦了、还被社会当作蛀米虫,韩国人发明了一个词“妈虫”,专门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不得不说,这个词真恶毒,你们欠家庭主妇一句“对不起”。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力量了!
金智英们想要等社会醒悟,而有的主妇,不想再被动等待,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这种局面,比如《婚姻故事》以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女主,她们都是为家庭奉献一切的主妇,都在婚姻里遭遇了挫折、背叛,再在绝望中崛起。
《婚姻故事》讲述了婚姻中的男女如何一点点陷入泥沼,明明一开始爱得炽热,却在走进了围城之后,被柴米油盐磨光爱意。
更可悲的是,女主尼可为了丈夫放弃自己影视明星的身份,把自己变成一个衣着随便、家长里短、囿于厨房与客厅的某人太太。
此时的尼可,却发现丈夫出轨了,他出轨同时还获得了戏剧界最高艺术奖项,尼可这时才反省,自己这些年都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无独有偶,《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女主米琪一开始就遭遇了丈夫出轨,这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婆的男人,居然有脸出轨一个样样不如自己老婆的秘书。
知道丈夫出轨当天,麦瑟尔夫人世界坍塌,这么多年来,她把自己保持得比婚前还精致,等老公睡下再卸妆,在清晨第一道阳光照进窗户时起床化妆,每天穿得像去走T台,为他做大餐送人情、为他写段子办脱口秀,却还是抵不住外面野花勾勾小指头。
麦瑟尔夫人去买醉,走进小酒馆上台表演,才发现,比起那扶不上墙的出轨佬,明明自己在脱口秀领域更有天赋。
第一、第二季《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米琪遭遇打击后女性意识觉醒,离婚重来,从化妆品柜台导购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发展事业。
她的确了不起,盘靓条顺,即使去做导购,也是柜台中最懂客户心理、最能卖货的销售,去和李佳琦PK卖口红,米琪不一定会输。
米琪的了不起,还在于她开创了女性表演脱口秀的先河。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脱口秀演员以男性为主,客户群体也大多数是男性,人们在小酒馆、小剧场里听男演员调侃时事、调侃社会、调侃女性,而米琪,可能是那个年代第一个在舞台上讲荤段子调侃男性的脱口秀女演员。
要做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很难,而要做一个领先于时代的女人,更难。
米琪在职业路上,接收了很多社会的恶意、男性的冷眼,男演员们感到了“冒犯”,认为她“亵渎”了脱口秀。
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领域的职场女性,都要比男性面对更多磨难。
就拿娱乐圈来说,2017年红红火火的“Metoo”运动历历在目,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利用权势性侵多名女星;韩国自杀女演员张紫妍被迫陪睡的风波仍未得到解决,数据调查显示,韩国女艺人中,45%曾被要求陪酒,62%曾被高层要求陪睡。
当然,男性也会遇到性骚扰、潜规则,但近年来,频频曝出女性遭遇职场性骚扰、性侵犯的新闻事件,令女性不寒而栗。
有权有势的男性,利用更高的社会地位压迫、欺辱女性,这种事自古常有。
那么,有权有势的女性,周遭环境会好一点吗?
不一定。
我们来看看著名女企业家董明珠。
最近一位博主推出了一个董明珠仿妆,用大量阴影加深法令纹鱼尾纹、用眼影画出黑鼻孔,这显然不是正经的仿妆,而是在丑化董明珠,该博主还在视频里戏谑董明珠的工作状态,“好丑啊、好凶啊、原来这就是女强人”。
董明珠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女企业家,失意主妇去做销售,从零开始,到今天掌管着营收2000亿的大公司,60多岁仍然保持着奋勇的工作状态,有胆和雷军对赌10亿。
她却依然会被网红嘲笑外貌、嘲笑工作态度,“女强人”是个贬义词,仿佛女人就不配强大。
总裁文里,只见男总裁爱上傻白甜,鲜见女强人恋上小白脸,即使已经有很多“女强剧”,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还不能完全接纳“大女主”。
很多男人、甚至部分女人会觉得,女性力量崛起,是对男性地位的侵蚀。
但其实,解放家庭主妇、解放女性,也是对男性的解放。
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说过,“这个社会对女性有多少偏见,对男性就有多少压力”。
男人不是经常觉得赚钱养家很累么?
当两性平等之后,男人也可以安心在家当全职奶爸,由老婆去外面打拼。
或者是,结婚时,男人不用再出彩礼,也不用必须有房有车,可以要求女方提供房子车子,当然,男性也没权利要求老婆必须专心致志生儿育女服侍公婆,此番光景,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是的,女权主义,从来都不是“女性特权”,那种要求男性无条件顺从女性、过年过节必须给女友发红包买礼物、把每一个节日过成女王节的“女性特权”,是营销号、商家迎合女性市场的把戏,这种为了赚钱、卖货不惜妖魔化女权的做法,不好意思,女权不认。
真正的女权主义,是平权,是《绿皮书》里传递出来的“无论黑人白人,均一视同仁”的精神,世界大同,就是男人不歧视女人、白人不歧视黑人、地球人不歧视外星人、有钱人不歧视穷人、异性恋不歧视同性恋、养猫的不歧视养狗的,不过,猫真的比狗可爱(误)。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南都周刊(nbweekly)
比第二季可爱,巡演主线下一个家族的分崩离析,却让每个人都无比精彩
看到和前夫哥拉扯不清让我认为这部剧当之无愧是老美版娘道
第二季勉强看完了 第三季撑过了第一集吗 没有
一路走低了。特别是梅和女主第一次见面那里,怎么还雌竞上了。而且susie输钱那里很突兀,之前从没提过susie有赌博的经历,就这么突然地把钱全输了,就是为第四季从零开始强行铺垫了。但是越来越喜欢妈妈了,真是太美太优雅了。
一开始看了有些失望,因为女主和前夫的感情线这都第三季了怎么还分分合合这么没意思?重点有一段还可以吧,然后结尾我又???啥意思,有兜兜转转到了原点了呗……女主什么时候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啊
看了半集,和第一集比,恍如隔世,太水了,一个亮点也没有
这一季女主的行为真的很难懂,口无遮拦导致一堆问题。book好了的工作临了了不开口,可能这就是真性情吧…
水准比起前两季略有下滑,主要还是源于几个主线人物的发展缺乏一致性,脱口秀的部分依然是精华,苏西麦尔森的角色也依然出彩,但是麦瑟尔两家的父母都是严重的扣分项
精致,有趣。
3.5
略失望,感情戏太多
突然对美式的脱口秀没有一点兴趣,一集弃。
这剧要废了。
剧情跌宕起伏好很多,段子meh,第六集最佳
这一部戏的走向是所有配角都比女主角讨人喜欢。
big dissapointment。女权口号化,spoiled upper westsider所谓的奋斗史。貌似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却其实啥都想要。第三季感觉这女的一点也不讨喜,想干嘛干嘛,有好爹好妈好前夫好老板好前男友好经纪人伺候着却全都take it for granted,身边人稍有点对不住她就蹬鼻子上脸。讲的笑话也一点笑不出来,简直巨婴。这么说来在很多方面倒是跟美帝越来越像。
我太讨厌片头的林俊杰了!无法忍受!
最后为了结束本季巡回演出安排的事故,我能理解但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前夫哥偷纸巾什么的本来已经观感好转了,没想到一转脸还是那个自私虚荣的鬼样子,别说女主了,连林梅都配不上。我们Lenny,哦,Lenny,约好了,it is a date…
我不懂为什么每季都要给一个她end of her career的收场,是觉得挺过生活的一切磨难不算数,自毁之后崛起才够震撼吗?hilarious
不用看就知道跟谁都没在一起系列~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