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看的时候再想!这可能是真母女啊!演员演的都行!挺不错的剧啊!
So emo 我建议我妈看看这个电影 虽然她可能不再看这么沉重的电影了
不由得唏嘘母女关系也是不好处
原生家庭带给诺拉的不会相处亲密关系,结尾摆弄着手里的貂皮喃喃道:不能让他的生活太甜蜜。她从母亲身上学到的不会表达爱,我难受也不让你好过的处理方式,不过会让彼此的关系更糟……
据说几十部,看到哪一部算哪一部吧。不到90分钟,却拍出了2小时的细碎感。笨重。
看的时候在想这估计是真母女,结尾credits印证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DAU后面还有怎样的「真实」?PS. 看来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重口味。
你最终还是会活成你母亲那样子,只能抗争,抗争的最后,歇斯底里般“痛恨母亲”(就像为什么不能给我一对恩爱的父母、为什么我的这种追求真爱在你看来如此可笑和不堪),可是母亲也帮不了什么,你应该早就知道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母女两者互为压迫,互相埋怨,互相痛恨又互相安慰。(第二性:女人没有征服世界超越自身,永远作为客体存在在男人们中一直打转)
在搭建的真实的情景下完成对于生活真相的洞察。“不能让他太甜蜜”
整片就是母女两人探讨家庭之爱,虽然是套用苏联时代背景但母女,夫妻之爱总是永恒的。
很烦非要抓着DAU产生背景去批判的人。虽然较之前的场景和人物都简单,但这部的现实意义绝对是足够大的,这讨论的也绝对不是苏联式的家庭问题,这是全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家庭问题。(那件貂真的挺好看的)
和娜塔莎相比,这部显得温和许多,少了性暴力,可依旧因为这个系列的背景感到不适。时时刻刻在提醒我,这不是电影,不是演戏,这是真的,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三部中格局最小的一部,全部聚焦于母女关系上。可能要放到整个系列中才能看出这部的意义。
通过母女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压抑的母亲和爆发的女儿
女主是好看的啊
当《娜塔莎》和《退变》之中严酷的意识形态被《诺拉与母亲》中的“家庭”所抵挡,它所面对的则是安东尼奥尼式空间内的伯格曼的冲突。“母亲”的进入伴随着“狗”与“烛台蜡烛”作为强度的指示物。而这种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DAU宇宙中的一个旧有的力,《娜塔莎》中两个女人之间被性,意识形态与他者闯入所化解的关系被一种母/女关系的主导/从属而现身,它变动着,在40分钟的“对话高潮”中,承受着日常生活的尖锐敌意。不同于伯格曼的面部剧场,想要感知《诺拉》的面孔很难,即使是诺拉的反抗也必将发生于音轨。“母亲”的声音在女儿主导的视觉画面之下不断夺取主导权,最终将画面化约一个凝视。《诺拉与母亲》一反另两部作品无区分的动物冲动,家庭辖域在十字架般的桌子旁逐渐分化,女儿的屈服与退化,成为母亲世界结构之中的一个空缺。
Dau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陀式的女性形象,母亲的到来点燃了诺拉自我存在意识的火苗,而窗外的寒冬又是如此彻骨。在这一伟大的实验中——苏联,无论是谁,广场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坟一样的雪堆便象征着他们的坟墓,即使是Dau的妻子,也无法逃离高墙……脱掉前两部的震惊之后,这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
电影纵容了我们的窥淫癖,给我们一个私下的、合法的机会去凝视他人的生活与身体,而不必担心这种凝视落在自己身上的风险。
3.5吧,没太看懂。女主还不错
第一部DAU1.“给他加点大蒜 不能让他的生活太甜蜜” 2.母女的一次交谈 婚后的家庭主妇 丈夫成了生活的全部重心和话题对象
「列夫·朗道之秋日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