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野蛮人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野蛮真相(台)
导演:西罗·格拉
主演:马克·里朗斯,约翰尼·德普,罗伯特·帕丁森,嘎娜·巴亚尔赛汗,格列塔·斯卡奇,大卫·丹席克,萨姆·里德,哈利·米尔林,比尔·米尔纳,Gursed Dalkhsuren,Tserendagva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根据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同名小说改编,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自己的作品改编为剧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的法官,他开始怀疑自己对于帝国的忠诚。详细 >
太慢了倍速也看不下去
西罗格拉在好莱坞的试水之作,同名小说改编,前后风格有些割裂,节奏把握不太好,不过独特的南美风情很有吸引力,这也是美国制片厂看中导演的原因吧,后半部分的画面和配乐一下穿越到武侠片当中
往好了可以说渐入佳境,往坏了说有一半时间失去焦点,没看过原著,但感觉格拉在改编过程中的视点出了问题,他所要表达的在很多时候已经足够体现在雄浑的影像上了,可惜二元对立的浅层文本不但让人物看起来更单薄,也在不断弱化野蛮与文明在主题层面的微妙对照与互文。
拿着文明的火枪大炮的殖民者才是虐杀土著的野蛮人。德普在片子里戏份并不多,故事讲得也很沉闷。最后还是有正义终能伸张的意思,谁知道那漫天烟尘抵达之后会不会又是个悲剧性的结局?
如果当年那些殖民帝国都这样管理,早就自我亡国灭种了。
白人有罪系列电影,看完确实觉得白人罪孽深重。视觉还蛮华丽的,然后呢,没了。剥去这个千禧味大片的视觉外壳,内容无聊表演更无聊,可惜了这个有深度的故事。还有,看完这片子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个丑闻缠身,事业颓败的演员名字放出来依旧响当当,而一个参演了那么多知名大片的演员到现在担了主角还是nbcs。表演上,约翰尼德普干净利落且细节丰富,可谓稳准狠;而马克里朗斯磨磨唧唧扭扭捏捏,为了让观众看到自己有演技恨不得要得帕金森了,然而嘴唇动了半天,双手抖了半天,角色情绪的铺垫还是没演出来。和野蛮人女孩分别的那场戏演得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压抑、愤怒。7.5分
我还想说这人长的真像强尼戴普,来打分了才发现真是他,果然陆地比大海更养人
比想象中要好很多,但人物故事都简单得难以置信,让人怀疑只停留在最低程度的“完成”(而且剧本改编居然是作者自己操刀的?)
左翼知识分子对殖民主义的影射之作。背景是英法兼得的虚构帝国。主角治安官是知识分子自嘲加一点中间派大众的共性弱点。他胆小,正义感不彻底。通过救助她,他对帝国政策的微词化为行动,自以为未越雷池,但帝国眼中忠诚不绝对=那啥。救助动机看似老男人-潦倒年轻(白男喜欢的异国风情)女,但他不仅止乎礼,甚至没有发乎情,反而是对殖民受害者身上伤口有很不寻常的痴迷。这个人物帮助观众跨越肤色和立场的阻隔,去理解非我族类者遭遇的苦难。他曾谈起原住民被外来殖民者打搅,他管理的平静小镇也被帝国巡视官践踏;无辜原住民遭帝国酷刑,他表现出旁观者的同情和愤慨,最后自己也受到同样的拷打。“亲切的陆游”影评说得好:治安官觉得自己满腹经纶以及菩萨心肠,没有施展的舞台...乔尔上校觉得自己...的暴力...都在等野蛮人。
可惜了...
慢慢看,不着急,想想其隐喻!
洗脚,满分。
讲蒙古语的未开化地区遇到了殖民野蛮人
情节松弛节奏拖沓内心什么也说不清,还是有时间看看原著吧😄
7.3
“野蛮”影像以“文明”的资本包装和明星视角出现,当西罗·格拉迄今为止最具野心和胆量的作品因库切自己的失准文本改编而遭遇误读,或许我们亦如作品中的德普与帕丁森,面对物质和同化,从未质疑与怜悯,近年来部族地域影像的崛起,其实仍难突破某道主流审视的天花板。
边境治安官,游牧民族,帝国派来的几个人。制造仇恨,被打。边境居民和游牧民族看不太出来是哪的,像西亚北非和蒙古的。
空中楼阁般的帝国,冷漠机械的官僚系统。
这是关于一个有恋足癖的盎格鲁撒克逊正义汉子通过自己的善举终于给自己招来灾祸继而开始控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暴行的故事……认真说,西方之所以被称为文明,不过是因为机缘巧合提前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横霸世界几百年后的自封。不排除个中也有天才、精英和闪耀的星光存在,但就整体而言他们在骨子里仍是欧洲北方的蛮族文化血统,天生便带着野蛮的基因,他们假借文艺复兴与古希腊扯上关系,但实际上跟古希腊文明根本就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中世纪的愚昧和癫狂才是其最真实的本色。借助工业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力量,他们将野蛮和暴力输出到全世界,构成了几百年的苦难与悲剧,直到今天也未曾停止。原著和本片想表达的主题未必就是这个,但至少创作者已然与被压迫者产生了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