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 导演/编剧: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主演: 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配音 休·杰克曼(Hugh Jackman)配音 伊利亚·伍德(Elijah Wood)配音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配音 地区:美国 类型:音乐 片长:98分钟 级别:PG 上映:2006年11月17日 官网:http://www2.warnerbros.com/happyfeet/ 从《帝企鹅日记》受欢迎开始,也许这些外国人就已经打好了这个算盘,据说这个胖忽忽的企鹅今年在国外PK了007。
也许是因为这次的这个所谓的007,被大家评论的太不入流,当英雄不再成了英雄,自然企鹅就冒上了位。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以歌唱著称的企鹅家族(好奇怪的家族),在这样一个企鹅家族里居然诞生了一个先天嗓音奇差的企鹅。
这个叫“曼波”的企鹅不单唱歌难听,还有一双不安分的大脚,会随着音乐打拍子。
最后这个会跳踢踏舞的大脚企鹅用自己的舞蹈为自己迎来的新的转机和爱情。
整个片子制作的精良程度无以复加。
现在出的D版碟居然是DVD高清晰版本,要知道今天北京才开始在数字院线上映啊!
当然,时不时就会发生字幕消失的状况,这个要英文好的人才可以听明白,反正对于英文几乎是零的我来说,除了抱着电视说!
为什么为什么这段没翻译啊?
不知道电影院上映是不是配音的版本,希望不是。
整个片子最经典的是音乐,就好象一部《如果 爱》,舞台剧效果十足,不但男女配音演员的嗓音好到让人想飞,企鹅整体的舞蹈更是牛到死!
尤其是大结局的那段类似开幕式一样的团体舞,超赞啊!
张黄金也学学人家!
看看团体操用的地方!
故事依旧是老旧的励志主题,也算是告诉别人,当你觉得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不要自卑,与众不同虽然很容易被排斥,但是不要轻易怀疑自己被别人指责的缺点,也许那是你唯一的优点。
典型的美国式的英雄人物塑造手法,即有团队合作,又有孤军奋战。
虽然对大结局大脚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家乡还有一点糊涂,但是基本上不影响整个作品。
(貌似是在动物园里因为会跳舞出名了?
之后被放生了?
之后人类看到了这些会跳舞的企鹅,之后颁布了禁止捕鱼的命令??
后来完全没字幕!
只听到“NO FISHING”)长镜头的运用,歌舞剧的搭配,即使不把它当成动画片来看,这都是一部觉得好看的作品!
好想要这个“曼波”当玩具啊
小的时候,我们被童话包围,心中有着绚丽美好的梦,年岁渐长,我们对现实低头,慢慢忘却了那些五彩斑斓的童年梦想。
不过,还好有动画片,带给我们简单、快乐的一瞬间,当你被动画片感动的时候,你是否会听见心地最柔软的地方轻轻的歌唱,我想那时,你一定眼神清澈,心中一片澄明。
《快乐的大脚》,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获得者。
它不光是动画片,还是一部歌舞剧,片中歌曲或是大气磅礴,或是旋律明快,或是深情缠绵,让你在看故事的同时,耳朵也享受了一场音乐胜宴。
帝企鹅,这个生活在南极的生物,他们的心中都要有自己的心曲,只有拥有了心曲,他们才会找到心中的另一半。
在欢快的情歌对唱中,波波的父母相识了,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相爱的一对在甜蜜的诞下一枚蛋后,将是一个冬季的别离,看过《帝企鹅日记》的朋友应该明白,在漫长的极夜里,帝企鹅爸爸们要经历怎样的寒冷才能护自己孩子的周全。
可是,波波还是出了一点意外。
波波出壳相当晚,他差点被葛丽亚认为是一个臭蛋。
不过,波波还是充满喜剧天分的破壳而出。
也许并不能怪那场意外,但是波波生下来的与众不同,让他度过了一个孤寂的童年,他不会唱歌,被拒绝入学,他被长老们认为是怪胎,“鱼荒”的责任被残酷的推在了他的身上。
可怜的小波波,只能在无人处,跳他的踢踏舞,他是个踢踏舞天才,却不被他的族群所欣赏。
他想融入他的同龄人中,被被排斥在外,也许每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都曾经被排挤在群体之外,好在,波波是个心地纯净的孩子,即使被排斥,他也未心生怨恨。
孤独的长大,波波也迎来他的春天,他爱上了万众瞩目的优等生葛丽亚,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他的舞蹈被另个企鹅群欣赏,波波是多么快活,连阳光都伴着他的舞蹈轻轻和。
可惜,“鱼荒”越来越严重,波波面对长老的诘责,面临着两个选择,改变或是离开。
波波选择了离开,背影坚决而又落寞,他明白“鱼荒”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他要去查找真相,寻找贼鹰所说的“外星人”,他和他的小企鹅伙伴以及小企鹅的“先知”踏上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寻找之路。
半路上,葛丽亚追寻而来,她要和他一起去寻找真相,可是波波却痛苦的用谎言伤害了他。
最终,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而队伍也只剩下波波一人,果敢的波波终于找到了丑陋的“外星人”——我们人类,可是,波波,却似乎也走到了终点,在极地馆中,另一只企鹅的声音麻木的对他说:“下去试试吧,和真正的海水很像!
”心一点点的被揪紧,主题被揭开,人与动物的相处以及环境保护,当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一个物种,当有一天,你生活在钢筋水泥中,草坪被垃圾场所代替……我们现在挽救是不是还来的急。
说回故事,波波在极地馆痛苦的呼喊,可惜直到嗓子嘶哑,人们也无法理解一只企鹅为何如此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绝望的波波终于舞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人山人海的围观者,闪烁的镁光灯,波波舞蹈着——波波是真正灵魂的舞者。
《快乐的大脚》毕竟是快乐的大脚,所以结局皆大欢喜,波波回到了南极,葛丽亚依然等着他,他的父亲理解了他,固执腐朽的长老们再事实下低下了头……《快乐的大脚》里有好莱坞的幽默,它确实能带给你欢乐,不过在欢乐背后,我们还是要静静的思考……
这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片子。
与众不同者往往被视为异端,遭到嘲笑、排斥、孤立,甚至要面对侮辱、打击。
一只不会唱歌、只会跳舞的叫“芒博”的企鹅就是这样,无法在帝企鹅中混下去。
教他发声的音乐老师无能为力,同学们捧腹大笑,父母不知所措,还好,他自己觉得这样还好。
无法进入“正常”企鹅的主流,他就寻找到了自己的空间,一块远离众企鹅的高地,在那儿尽情畅舞。
无法顺利毕业(会唱出自己的心灵之歌应该是毕业的最重要条件吧),他就和妈妈为自己欢呼。
虽然不能唱歌以觅偶,但仍阻止不了他追求真爱的心情,伤痕累累也要把鱼给自己喜欢的人吃。
可是,再坚强的他,遥望着毕业晚会上狂欢的众人,也会感到寂寞与孤独。
带着失望与渴望入睡,也许上天看到他的心中的眼泪,让他醒来后,偶然地去到了另一种族的企鹅群中。
这里,他们不需歌唱,只要收集石头送给自己心爱的异性,他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芒博酷酷的舞步,在这儿很受欢迎。
他是第一次感到被崇拜与喜爱吧,感动得不行。
还认识了五个朋友——相当有趣的五只企鹅。
再后来,为了寻找企鹅的食物——鱼的数量的锐减的答案,芒博与loveless、五只企鹅踏上了冒险之旅,有像海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有把人刮着无法前进的暴风,有顽皮而凶猛的鲨鱼(应该是吧),还有那些没有翅膀、会把鲸鱼剥皮切块吃了的极聪明的异族——人类。
勇敢的他,最后竟然到了人类的“文明”世界,当然是被囚禁在馆里(水族馆或动物园吧)。
不用担忧食物,没有天敌,用馆里的前辈的话说,这是企鹅的天堂。
可是,这是我想要的吗?
他呆望着水中的倒影。
来馆中参观的一个小女孩(似乎起着沟通桥梁作用的往往都是小孩,无论是和ET,还是和海豚、狗、猩猩还是企鹅)偶然地叩击玻璃,有节奏的敲打声唤醒了芒博心中的渴望,于是,他开始跳舞,像以前那样。
会跳舞的企鹅引起了轰动,他能再次回到自己的生长之地,应该是直接得益于此吧。
结局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鼓舞人心的。
芒博带领着家族的企鹅一起跳舞,跟随着他而发现成千上万只企鹅跳舞的人类震惊了,禁止深海捕渔被提上联合国的议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游行、抗议。
“我们无法生活在没有企鹅的地球上!
”芒博的坚持不懈最终为企鹅们争取到了生存的机会。
这也是作为一部电影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反思。
这是这部电影在励志之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成功。
最后,企鹅们又可以轻轻松松地吃上鲜美的鱼,他也终于抱得美鹅归:) 芒博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勇敢、坚强、乐观、善良、聪明、宽容、单纯。
除了芒博外,我也特别中意那五只矮矮的企鹅。
有一幕是芒博毫不迟疑地跃下悬崖,四只企鹅也犹犹豫豫地跟着跳了下去,还剩一只不敢跳,他来回走了几步,告诉自己:“I can do that! I can do that!”然后转过身背对悬崖,指着山上说“看”,分散了注意力,减弱了害怕,半自欺半自励地掉下悬崖,实在太可爱了!
在两个企鹅家族里,没有谁怀疑过歌唱的正当性,没有谁质疑过石头的重要性,他们永远停留在整个家族既定已久的模式里,他们觉得别的家族的传统很可笑,他们并不明白在歌唱和石头之外有不同的世界存在,他们并不明白,其实歌唱只是一种判断标准罢了,而再美丽的石头也只是石头而已。
对他们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企鹅,只需要遵循祖训,唱歌着找到自己的伴侣,生蛋,孵子,或者被海豹吃掉。
对他们来说,会唱歌并找到共鸣的声音,能找到漂亮的石头,那就是幸福了。
可是,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如何到达幸福,幸福的前方是什么,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知道,loveless也不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前。
然后,我们可以说,也许,我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就是幸福。
至少,这幸福属于我们自己。
至少,这幸福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幸福。
另:推荐《帝企鹅日记》。
http://aki2107219.spaces.live.com
过年的时候,挑选的电影照例要快乐的,合家快乐的,因此根据在外婆家上至80,下至18的年龄分布格局,看象《快乐的大脚》这种电影是最合适的。
有些片子,你完全知道是什么格局,知道开始和结束,知道它会在什么地方挠你的感情痒痒肉,但是- - - - - - - 仍然会不小心被感动,就是这样,你痛恨无端被肉麻地感动到,可是有时候又想,大过年的,肉麻一下又如何呢。
节前有一次跟Y同学说,我尤其痛恨别人用一种标准去衡量世界。
这首先是因为,如果用通行的标准尺,我大概永远也过不了及格线,可偏偏我骨子里又臭美得很,我以为我不100,也应该是120分。
你看,所以《快乐的大脚》才会大行其道,尤其在过节的时候,让所有用世俗标准衡量下来, 是“loser“的人, 都仰眉吐气一把。
(这比《阳光小美人》还痛快许多,毕竟,那里只是“快乐”,没有“成功”,而这里,结局多么辉煌灿烂)有时候想,这种片子,大概也只有美帝国主义才能拍出来吧。
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一向是全国人民一片红,连沾点儿土渣都不行,一定要纯正地,灿烂地,跟国旗,红领巾以及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可以染红那么多布的烈士的鲜血一样红。
想我小时候有很多愿望,除了一些密不能宣带点彩的,我还特别渴望做扫大街的。
因为小时候老是有新闻报道扫大街的又捡到金戒指什么的。
在我心里,扫大街的就跟淘金矿似的,还顺带了考古。
你想想,天不黑就起来,迎接着灿烂的朝阳,每三天捡个金戒指,每五天弄个小宝石啥的,早上9点不到就可以回家继续睡觉了,爱干啥干啥去了。
虽然小时候大人一直威胁我说,如果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做扫大街的。
私心里我还真高兴坏了,又不必读书,又可以实现理想,还能有比这更美的吗?
从此,我读书一直都是三心二意,连抄带蒙的。
可是这种事儿,我也知道不能跟大人说的,尤其是我们那个年年获优秀教师称号的老班主任,没有心脏病也非弄心肌梗塞不行。
如果我是那只傻企鹅,我一定三行两意地唱两句,其实我觉得造成它最后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它实在太笨了,唱得根本没法蒙混过关,你看看我,从小伪装到现在,三心两意的,也读书大学工作赚钱了。
可是笨企鹅是没办法,所以也只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你也难怪我一心向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姑妈姑父第一次到国内跟我聊天时,无论我言论多么大逆不道,他们总是称赞我又聪明又有个性,别的正常的小孩全没我这般风光- - - - - - -至于不会唱歌的企鹅到了另一群企鹅中立即成为姑娘羡慕的对象。
另一种群中好逸恶劳,不肯捡石头增加财富只晓得唱唱歌的混混,到了这群企鹅中又成为佼佼者,使得一个小表妹更坚定了出国留学的信心。
看,无论你是只什么乱七八糟的鸟儿,总有一块地方能孵蛋,我还在一旁这么怂恿着。
我们一直快乐地看着,品头论足,享受一群人在一起哪怕看烂片也会有的那种分享的快感。
不过有一个地方,我还是被感动了,是 主角企鹅风光回国后,跟它老爸的一段情节。
老爸说对不起,我从来没有支持过你,主角企鹅说,没关系,如果你想支持我,其实很容易,伸出你的脚,象这样- - - -跳舞。
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的吧,父母无论多么爱你,嘴上是不肯称赞你的。
尤其是你走了一条不同寻常人的路之后。
一个女人,嫁了比她小7岁的丈夫,另一个女人,一辈子不肯生孩子,再有一个男人,喜欢的只是男人,无论怎样,父母总是觉得难过的。
可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无非是他们肯伸出脚来,同我们一起跳个舞,告诉我们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支持我们。
你说,这种老少皆宜的片子,怎能不又叫好又叫座呢,虽然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美好,虽然卑膝企求,人类也未必肯给你一片净土,但是大过年的,又何必想太多呢,何必太沉重呢。
至于标题,是看完片子之后,我发明的话。
别人会唱歌,我只会跳舞,请别用嘴的标准,来衡量我的脚!
照常理不会去看的鸟类动画片。
可是日版是手小越同学配音,可是IMAX巨幕总是很吸引。
比较奇怪的故事走向。
不会唱歌只会跳舞的怪异帝企鹅,常规看一定是克服重重困难守得云看。
事实也是,只不过为什么后半说着说着就说到保护生态环境,尊重食物链呢。
这样的题材,很怀疑小朋友是不是真的明白。
看完了这部朋友力荐的电影,脑袋里面就只有这么个想法。
这是一部让人悲伤的电影,族群内部对于“异类”排斥让人难过(这让我想到《Xday 错误的一天》,人们被心中固守的观念蒙蔽,看不到真相,做下错误的决定,然后真相永远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了,但人们总以为自己做对了,这是人的固执。
而这样的事大概每天都在发生)而片子后期引入的食物问题,我想才是制作方的初衷吧——让我们了解到动物们的充满跟我们一样情感的世界,他们千万年来一直的生活形态,而我们很残忍的改变着这一切,大量捕捞, 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不仅仅是“食物链打破”这种字面上听起来很简单的事,而可能是灭顶之灾!
片子的最后,虽然很乐观的展现了各方(人类)的争吵,以及企鹅没们终于又回到食物充足的生活中。
但,片子的结局,是个童话的结尾,这只是编剧的乐观结局,但我们知道并不这么美好,现实是残忍的——即使鲑鱼濒临灭绝还是很多人不惜重金要吃鱼子酱;即使江水中原生的鱼类们越来越少,人们也越来越想吃“自然”的鱼类,越多越好
《快乐的大脚》是好几年前的片子,我甚至在长途车上都看过开头,一向认为是轻松愉快类歌舞片的老梗美式自我实现。
之后在同学处拷了也一直随便放着,不想今天随手一翻竟大为讶异,看得痛不自禁。
这部片子试图讨论的议题实在过多,从自我实现到生态平衡,甚至到人类该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中扮演何种角色。
从大脚跳下悬崖冲向人类世界我的眼泪就没断过。
我想到《海豚湾》的鲜血,想到《国家地理》上整版触目惊心的濒危生物和已灭绝生物名单,想到司马大叔的《刺客列传》。
导演怎能妄图以如此简单的通路来讨论如此宏大的议题?
过分单纯的理想主义能引发比由洞彻黑暗而生的悲观更深的悲哀,比司马迁笔下的刺客更让人痛苦不堪。
刺客们的螳臂挡车只是单一物种间的竞争,优秀的筹划下也有成功者。
但真正的螳螂要挡车有意义吗?
人类的贪婪如何能解?
某个物种不要灭绝仅只能仰仗那所谓最聪明最高等物种的慈悲吗?
这种宏大的议题下的轻松叙事倒真可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在人类所无法控制,也不可完全了解的领域,导演以天赋的舞蹈来符号化一个生物为“快乐”,让这个似乎天生“快乐的”生物承载如此之多成人都无法负荷的痛苦,还要让他浴火重生般拯救族类,这难道不残忍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大脚作为一个被弃绝的black sheep背井离乡,又要冷面刀语故伤最爱之人,毅然决然只身赴险,还要困狮般被禁锢,由最理想主义的战士变为冷漠麻木的绝望之心,这难道还不够成人吗?
简直是《魔戒》的阿拉贡了。
那么走成人路线也很好,《南方公园》就挺彪悍,但是最搞笑的是导演非要加上蛇足,美式英雄主义重出江湖,曲径通幽另辟蹊径重出生天,人类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企鹅们还要跳舞娱乐人类。
我终于彻底崩溃了。。。。。。。。。。。。。
雷成焦炭的我默默无语内牛满面45度角仰望天空。
由此不得不微辞几句广d总局的审核制度。
如《志明与春娇》般的纯情的不能再纯情的爱情片,能因几句玩笑的“”“”“”(被河蟹)被定位成third级 片,国语配音还个个重新诠释的面目全非,而《快乐的大脚》则能作为欢快的动画片推向青少年观众。
青少年们虽然早熟的多有,聪慧的满目,如米切尔 恩德在某次领奖时说的,没有儿童不能理解的话题,他们清澈之眼所能洞察之物往往超出我们浸污俗世的鱼目所料想。
但同时这简直让我怀疑,在他们的运用那脆弱而无经验的聪敏来认识世界时,柔嫩的心灵接收这过于沉重的信息该如何处理?
如果我假定他们能模糊的理解,那么我们通过这样的叙事到底能告诉他们什么?
人类拯救地球,拯救濒危物种?
培养一种美式的过分大国乐观?
企鹅想方设法引起人们注意就可以得到拯救,那么无法引起人类注意的那些物种就活该灭亡吗?
这片子说不上有多好,只能说够痛苦。
优秀的动画电影绝不能议题过多,尾大不掉,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处理几本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流于简单脸谱化走个形式,四星打给可爱的企鹅。
我看到波波被关在水族馆里供人嘻哈参观取乐,他不停地试图交流问“为什么你们要夺走我们的鱼”到嗓音嘶哑,他最终麻木地与众企鹅一同仰头张嘴等待假冰山上的扔鱼喂食,他无谓地撞击玻璃墙壁,他幻想见到亲人……重述起来都痛苦万分,难以忍受,心碎悲伤。
只能说导演太罗尔德 达尔了,不利于身心健康。
如果仅只是一出力图爆笑的历险,那这部动画片与某些平庸之作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所幸该片不是那么弱智,一只只会跳舞不会唱歌的受到同族排斥的帝企鹅在别处赢得了尊重,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天赋拯救了同类的生活,这样一个故事还是相当不错的。
其一,这只独特的企鹅被同族所不容的的原因是被扣上“触犯神灵”的大帽子,这是人类社会曾经最顽固的疾病,看似愚昧无知,实则借刀杀人,中国人所较少经历的宗教迫害也出于此。
其二,这只企鹅所遇到善即是善,恶即是恶,没有去刻意颠覆一只鲨鱼的凶恶形象,也没有过分夸大人类自身的素质。
其三,人所共知的原则不一定就是万世可循的原则,它只好借助于动画片还魂,这边少了许多罗嗦和牵拌。
画面中有两点我特别喜欢,一是企鹅们的憨憨步态,二是下了功夫的主角们的眼神。
http://logten.iblog.com/post/3742/283848
《快乐大脚》:被逐异类的孤独征途 ■ 文/火神纪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琵》) 不走过那长长的墓道,怎么到达坟墓的那头。
那头有生的祈盼。
有美好的所有一切。
可是不穿梭过黑暗独自走过去,没有人能看到这些。
——火神纪。
题记。
很少有一部电影能够励志得如此彻底而完全。
没有同伴;没有同行;没有人理解;单枪匹马。
独闯;前行;没有退路。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想起的居然是徐志摩,就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也许,不同样的悲悯,却同样孤独而哀伤。
很难得看动画片能有这样的感触,近日的好莱坞动画片越来越让人感动。
除了精美的画面之外,也许,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思索被深层在那些让人欢笑的表层下。
于是,当开始安静地观看这些动画电影的时候;我们开始感觉悲怆,以及忧伤。
流于外层的欢笑过后,也许,我们应该开始思索:这些制造精良的工业电影以及细腻的剧本底层,其实有着更感人的东西。
如果我们足够细致,足够感性,这也许是一部让人落泪的动画喜剧。
这是一部具有反叛精神的电影,打倒权威,打倒传统是这部电影暗藏在轻快喜悦后面的反叛。
企鹅的族群里,他们的天赋用自己心灵的歌声去寻找一个有共鸣的伴侣;而在另一群企鹅,他们不需歌唱,只要收集石头送给自己心爱的异性,他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可是,谁能定义他们的幸福呢。
他们的幸福是什么,在传统的观念里,只要他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只要他们找到自己的心灵之歌,他们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
没有一只企鹅怀疑过自己是否应该去歌唱,去寻找一颗与众不同最光彩耀眼的石头,他们永远停留在整个族群既定已久的模式里。
他们也许并不明白在歌唱和石头之外有另外的世界存在。
他们也许不明白,其实歌唱只是一种生活模式罢了,而再光彩耀眼的石头依旧也只是石头。
对他们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企鹅,只需要跟着他们的父辈一样,唱歌着找到自己的伴侣,捕鱼,产卵,生子;或者被海豹吃掉。
这是企鹅的命运,他们存在,繁衍后代,抚育后代,然后死去。
在芒博之前,所有的企鹅都是这样活着。
对他们来说,歌唱,用最悦耳的企鹅声线唱到最高的音域,找到共鸣的声音,那就是幸福了。
可是谁有权力断然地说,我定义的幸福就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走往哪里。
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
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前。
然后我们可以说,也许,我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就是幸福。
至少。
这幸福属于我们自己。
芒博不会唱歌。
作为那个族群的一分子,不会歌唱的孩子只能注定孤独。
芒博的父亲说,他将孤独一生。
在他们传统既定的思想里,他不可能有伴侣,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存活。
甚至只能被驱逐。
因为他是异类,不会歌唱只会跳舞的企鹅只能是异类,只能被驱逐,所有的不是皆因为他的降生而带来企鹅之神的迁怒和惩罚。
没有人能定义,芒博发自心灵的舞蹈就是芒博的幸福,或者不是。
芒博只能躲在无人的高处独自起舞,这是孤独,这是他的快乐,这是人群的歧视和淡漠的嘲讽。
能证明芒博的幸福的只有他自己。
这样的基调里的芒博依旧快乐的成长,在我看来,至少,他是一个幸福的叛逆。
至少他的母亲纵容他疼爱他,他可以跟他的父亲说,不要逼着我改变,不要逼着我放弃。
或许他其实试过如何改变自己而加入到那个既定的世界,可是他没办法。
他开口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斥责他,告诉他,他会把他们的聚会破坏掉的。
如果说,是芒博选择了舞蹈的话,不如说是舞蹈选择了他;不是芒博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芒博。
而芒博所能做的,也许就只有向前。
芒博的成功是传统和世俗的妥协,是新生代的成功。
这是励志,很彻底地励志,人只有在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以及想要什么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从一个被驱逐的异类开始,芒博无可选择地走上自己的路途。
他的征途是证明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并让人们相信他的说法。
从被驱逐到最终拯救了整个企鹅世界,他的征途不可能轻松,可是他做到了。
结果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芒博,作为一个另类的企鹅,他用他的舞蹈征服了人类,征服了所有的企鹅,他得到了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得到了作为一个企鹅最大的幸福。
孤独的征途上也许只有不懈的努力和争取,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是:毫不置疑地相信自己并且坚定自己的选择,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我们将获得成功。
芒博的天赋是舞蹈,如果他放弃了他的舞蹈而跟着大队人马去唱歌的话,他不可能获得那么世大的成就。
从被驱逐的异类到救世主,芒博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有些人,是注定来做某些事的。
这部电影里的音乐和舞蹈都很美,而更美的是电影背后悲悯的励志。
寻找人类,寻找他们的异类,胖胖的脸没有翅膀却很强大,芒博只是希望去跟他们说,不要抓他们赖以生存的鱼群。
纵然他说的是企鹅语,人们听不懂他所说的一切。
可是他努力过,安逸过,而最后成功了。
用他的舞蹈告诉这个世界,很多的物种和人类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也许,他的成功多少带有些偶然性,可是至少,他努力地证明了自己并为自己赢得了声名。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芒博被驱逐出族群的那一刻,他走了,对着所有仇视的目光悲怆地出走,他告诉他们,有一天他会找到那些异类并证明自己的想法。
他不是灾难,鱼群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不歌唱也并不是因为他的舞蹈。
悲切的歌声响起以及他落寞的身影。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情,一种被无视的驱逐,他走了,追寻自己的梦去。
这也许也是我无妄地想起徐志摩的原因,因为他的几行字: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爱,所以我无可退缩。
芒博没有退缩的余地,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天赋。
他只有选择自己的天赋以及相信自己的天赋之后,他才能有所作为。
而他拒绝让格露亚跟他一起同行的情境也让人感动,他拒绝的是族群里最出色的姑娘,他爱慕已久的姑娘。
因为他知道他的前路艰险,他不希望格露亚跟着他一起去受累。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因为爱,所以担忧,因为担忧,所以拒绝。
电影里没有给芒博任何解释的机会,或者给了他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可是他放弃了。
看起来,多像是一个悲壮的英雄。
拒绝自己深爱的人以及深爱自己的人,孤身前往,因为他知道前路艰难,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跟着他一起去的话,格露亚也许会找到一个平凡的企鹅给她安慰和幸福,至少幸福。
这无疑是让人感动的。
放弃了的解释给这部电影染上一层悲情味道。
于是他顶着寒风前进的身影看起来并不孤独,他的朋友们送他到悬崖边看着他飞翔一样地跳进大海里游向异族的时候,他终于成就了一个悲壮的孤身英雄的伟大形象。
至少在企鹅里,他是出类拔萃的。
顶着呼啸的寒风不停前进以及孤身游向大海彼岸的芒博是一个让人感动的驱逐者和征战者的符号。
坚持不懈地向前只是为了告诉那些在企鹅看起来像天神一样高高在上的人类说:停止深海捕捞鱼群,给企鹅一个生存的机会。
这种看似天真的理想除了作为企鹅芒博的理想之外,也是作为一部电影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反思。
这是这部电影在励志之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成功。
舞美。
歌亮。
视觉听觉效果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
而彻底而铺张的励志以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大主题,使得这部看似轻快喜悦的动画电影在主题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那些唯美的三维舞蹈到醉人的企鹅之歌;从积极的个人励志到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大主题提升。
很少有一部电影被赋予了这么多的东西。
舞蹈。
音乐。
动画。
视觉。
听觉。
个人的励志和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电影。
如果说,《启示录》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好莱坞大片的话,那么,这部《快乐的大脚》绝对是2006年年末最值得一看的动画大片。
绝对值回票价。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欢快的大脚》 ■英文片名:《Happy Feet》 ■导演:乔治·米勒 ■主演:休·杰克曼 妮可·基德曼 伊利亚·伍德 ■类型:动画/家庭/冒险/歌舞/喜剧 ■片长:87 分钟/韩国:98分钟 ■国家:澳大利亚/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Fox-Warner ■上映:2006年11月17日
扫了几眼别人写的评论,差评的较多,说逻辑的不好,虎头舌尾的,我个人觉得还行。
毕竟是动画片,我对动画片会特殊对待吧,你想好好享受动画片就把自己降格成一个孩子,傻傻的呆呆的去看就是了,我不知道别人咋样,反正我觉得看起来还是蛮开心的的。
但我依然降低不到天线宝宝的级别,那个尝试了几次都没有看懂。
推荐的理由写几点音乐不错,这个片子很多场景都是音乐剧的感觉,自己这方面涉猎不多,一个《如果爱》,一个《吉屋出租》都给我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一个可爱的动画片有不错的音乐让我很享受。
环保主题,毕竟现在的工作还是忽悠小朋友去爱护我们美好的大自然,我们宣传来宣传去估计也抵不过这样一个影片,让孩子们对人类带给环境的影响有一个丰满的介绍。
成长主题,看到片子里的大脚想到自己,想到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多多少少有那么些特点让他不合群,但是这不一定是孩子的缺点,如果孩子信心不够强,如果企鹅妈妈和企鹅爸爸一样固执,如果大脚没有那群积极向上的好弟兄,估计这个孩子不是抑郁就是内向定了。
小企鹅萌
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我也想跳舞啊~可惜我只会唱歌
又是一部莫名其妙有名的电影!
广州中华广场
台版配音真萌
舞蹈戏过多,花样过少,擦边式的捕鱼探讨。非一流的动画片~
无聊的大脚
真没觉得好
尽管故事节奏拖沓,结尾牵强,但音乐舞蹈还有企鹅的可爱形象完全达到了对此片的预期,娱乐性100%。
很想捏那只毛茸茸的企鹅
1
还好。
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居然还拿了奥斯卡!!!!!赛车不知比他强多少倍啊。
动画可以4星,总评只能2星
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很欢乐
歌舞片
企鹅小的时候挺好看的
难看死了完全笑不出来也没觉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