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除了歌舞,一直以其“敢拍”而享誉于世。
像《三傻大闹宝莱坞》批判填鸭式公利式教育,《我滴个神啊》反思宗教信仰问题,《脑残粉》抨击“脑残粉”的粉丝狂热现象,最近大火的强调女权的《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
政治正确似乎成了印度电影的标签,但如果政治正确成为印度电影的代名词,那无疑是相当可悲的。
17年大热的《摔跤吧!
爸爸》,虽然我认为它撇开社会意义只看影片本身真的配不上9.1的高分和豆瓣top66的荣誉,但它的剧情好歹也是中规中矩的三段式,情节安排也都合理有序,冲突高潮也都能抓住人心。
相比之下,同样是以社会敏感话题为题材的,这部五年前就在印度上映并横扫影坛,成为当年票房冠军的《小萝莉的神猴大叔》可能真的把观众当傻子了。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讲述的是印巴分裂后,一位印度大叔因为仁爱之心冒着生命危险、民族冲突,把在印巴边境意外走失的巴基斯坦哑女送回巴基斯坦,并用爱让小女孩发声的故事。
愿意是谴责了印巴双方的民族分裂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导致国家分裂,宣扬了宗教间的相互包容,信仰自由。
男主的外号“猴神”无疑是代表印度神猴同时也是男主虔诚的信仰“哈努曼”,即“哈努曼”作为男主的神指引了男主成为正直善良的人,“男主”即“猴神”作为小女孩的“神”也帮她回家让她发声(怎么有点像宗教宣传片XD)。
主题是很好,也很政治正确。
然而内容呢?
三观清奇,bug多到让我怀疑导演就是用这部片子质疑观众智商的!
首先,有病不去医院去神庙祈愿,逃亡路上也要冒死去神庙祈愿这两点先不论,毕竟我们无宗教信仰的国家无法理解那些有虔诚信仰的人民。
小女孩自己能打开火车阀门的事也因为我们不清楚印度火车构造而择到一边。
但男主带着小女孩偷渡这种事,就算是有一个正确理由,但总的来说也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啊,现实生活中男主少说在入境前的沙漠上就被击毙五回了吧。
然后结尾处边防战士给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放水”,让他们帮男主打开边防大门,这种扯到没边儿的事儿竟然能在电影中出现!
同时影片前后矛盾不要太多!
男主是文武都不行的“零鸭蛋”却能指挥武馆馆长的摔跤动作还能徒手打赢一票儿大汉;从小在民族冲突甚至是仇恨中长大的小萝莉竟然敢在“敌国”公然暴露自己的国籍,生怕别人不知道那种;巴基斯坦长官轻易被违反法律的偷渡者的“爱”感动而帮他们知法犯法……exo me?
明明影片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处理帮小女孩回家的问题,却非要走违反法律、煽动民众的路子,真不怕现实中出现效仿者酿成悲剧?
要知道电影可是最好的宣传工具!
最令我无语的是!
毫无意外,因为爱,最后哑了六年的小女孩竟然奇迹般的会说话了(翻白眼)!
一开口就发音无比清晰标准!
不禁让我感慨,自“邪教教母”Ayawawa声称能根治糖尿病之后,印度又一次攻克了医学难关!
医学院的学生们你们还学什么!
反正医学难题最终又不靠你们来解决(手动微笑)!
内容之外,影片注水严重,节奏拖沓,一个小时能讲完的故事生生被毫无意义毫无必要的大段歌舞(真的是大段!
)和一遍遍的回放、慢放镜头(也是大段!
)拖到了两个半。
哦,对了,拖沓剧情的还有给男主的“哈努曼忠实信徒”人设的一份儿。
光是他所谓的忠于信仰、绝不撒谎的“虔诚”从而耽误的事儿就得有半小时。
编剧给我一种,好像男主带着正常的脑子整个剧情就发展不下去的感觉。
当然,这部影片能获得票房冠军绝非是一无是处。
影片的构图和色调把印度和巴基斯坦拍摄得让人心驰神往;像镯子、手铐这些细节,也前后呼应从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最后,在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而印巴分治的印度次大陆,影片的主题真的是很“敢讲”,也很感动!
最后我想说,“爱”真的不是万能的,为了爱而抛弃秩序那才是悲剧。
电影终究是“第七艺术”,有着它本身的艺术性。
如果只顾商业性或者社会意义而忽视艺术性,那不如去拍公益广告成本低、收效快。
印度电影如果只为了讨巧用社会敏感话题吸引观众,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不顾影片质量和剧情本身本身,那真的就走到头了。
涉及剧透。
这部电影和三傻一样是被名字拖了后腿的电影,导演把阶层、价值观、宗教、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系处理得很好。
这部影片像绝大多数影片一样,有全民歌舞片段,猴神跳舞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光。
猴神大叔善良正直,一根筋,他是虔诚的信徒,但对小女孩纯的爱帮助他破除了信仰之间的壁垒。
他从妓院救出小女孩,眼眶含泪,一手干翻一个的时候,太帅了。
他和女友的相处看得出来,他正直得有些傻气,在偷渡者帮助下边界,又因为信仰不愿说谎,冒着被枪毙的风险和保卫队“沟通”,老实人果然吃了拳头。
后半段躲避警察追捕,入狱,舆论施压,逼他承认间谍身份,剧情惊险一气呵成。
在社会阶级压迫下,底层往往不得已做出妥协,庆幸猴神遇到了同样正直的人。
警察瞒着上级放了他,那位记者帮他报道事情真相,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清真寺欢迎所有人”信仰是平等的,自由的。
这世界上有很多歧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或者宗教歧视。
正如电影里两个国家之间互相对立,给对方打上丑恶仇恨的烙印,这种矛盾会更加明显。
这种矛盾需要时间慢慢化解。
故事的最后是美好的结局,两国人民聚集边界互送男主回国。
“以后要再来,办张签证过来”“一定”
山,连绵不绝的山,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
人,男人,怀孕的女人,老人,孩子,面对着一台小型电视机里的板球比赛。
孩子生出来叫什么?
“沙希达”。
“沙希达失踪了,找到了”。
“毕竟她不会说话”。
“去神庙祈祷吧”。
“我的女儿真的丢了”。
沙希达去哪了?
印度。
一个宗教和信仰,文化与饮食食截然不同的国度。
唯一相同的,是她和他。
一样的蠢萌feel。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漫漫旅途,他在回忆,他笨蛋的青年和傻乎乎的成年。
那里有他最美丽最善良的未婚妻。
他把她带到了家里,只是寄宿的家。
“你最好还是把她送回自己的家”。
“她并非我族类”。
多少共同玩耍的欢乐,倏忽而过。
“你毕竟是要送她走的”。
“我毕竟是一定要送她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的”。
这不是简单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历经艰险。
因为,遥远的路程,跨越的不仅是国度,还有国情外交的恶劣和宗教信仰的矛盾。
他所拥有的只有“善良和爱护”。
但是,爱无所不能。
茫茫旅途,他随时随地表现出一个傻子特有的执拗。
随后,他被当成印度间谍通缉。
因为他真的是real耿直。
一个好汉三个帮,傻子就得靠聪明人的扶持。
他遇见了有人情味又热心的记者,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艰辛和波折。
收获了来自芸芸众生的善良和美好。
在最后的大巴上,他的心很冷净,他的手很热。
他出手了包围上来的警察,掩护记者去走完最后一段路。
他中弹了,倒下了。
他想他是完成了猴神出具的磨练。
追捕和殴打,九死一生。
世俗的偏见和人性的真诚的斗争。
他和他的伙伴最终用爱意化解了一切隔阂。
我们总是会被一些“迂腐的”笨蛋+傻瓜的坚持到底而感动。
偏见、浮躁、莫名的仇恨。
忘却了的纯真和正义。
忽视了的规矩和道德。
把心灵最原始的柔软和美好掩藏。
导演以为做的很好了。
歌舞,宗教,价值观,人伦道义。
美景,俗世,异教徒,政治藩篱。
搞笑煽情贯穿的残酷。
面面俱到,一个都不能少。
呵呵,作为生在新世纪长在红旗下的五讲四美河蟹好青年,我真的很想告诉导演,猴神大叔这要是在我国,那是要评选“感动我国年度十大人物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特别理性的的我看得几度眼睛湿润。
虽然早已猜到了结局但还是被那极其细腻的情节打动。
这是信仰与信仰之间的碰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摩擦,之前看过一句话,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
但是因为爱能让我们抛开一切来互相包容。
“爱”是我们人类最原始最宝贵的东西,有了它,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还有那些能坚守爱坚守正义的人——世界能从以前的不文明到现在文明再到将来的更文明我想都是因为有这些人。
突然想说:我的愿望也是世界和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当莎希达为了解救掉入坑中的小羊而错过了火车时,其实莎希达原本是和妈妈已经在火车上的 可是她透过窗看到可怜的小羊被困于坑中 于心不忍才下了火车 去帮助小羊。
这说明其实莎希达本身也是真善美的化身,所以她后来也遇到了猴神大叔,最后平安的回到了家。
电影的另一个地方也能体现 就是我想导演通过电影可能想表达的是只有你内心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真善美的人,或许在生命中你也会在你遇到困难时遇见帮助你的猴神大叔。
(这也只是我个人对于电影的理解)
依旧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温暖佳作,虽然影片也有不合理之处,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嗯,怎么说呢?
就是把一个印度男人送巴基斯坦6岁小姑娘送回国的简单故事,拍出了“神一般的奇迹”。
猴叔就是个跟阿甘一样的人物,用片中的话来说:这个人不是有病,就是有胆。
在常人眼里,就是“彻底疯了”。
但看完影片,我愿意相信这个故事,相信这个设定。
尽管与现实相比,几乎是编导童话般的“一厢情愿”。
其实看完这部片子已有一段时间,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写。
其实一直不知道穆斯林与伊斯兰什么关系。
第一次听到“穆斯林”这个词是在今年的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所以一直对它抱有恐惧的态度,一度甚至将恐怖分子与穆斯林划上了等号。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穆斯林是什么?
他与伊斯兰究竟有什么关系?
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
关于宗教、关于种族片中,猴神大叔是一个虔诚的印度教教徒,他心地善良,诚实,有点愚笨,有时甚至有点傻,做事一根筋,所以幼时总是惹父亲生气。
小萝莉沙希达是伊斯兰教,是穆斯林,是巴基斯塔人。
猴神的岳父是婆罗门种姓,他排斥其他种姓人群。
而片中背景故事发生在印巴国家分裂,印度与巴基斯坦相互对立的情况下,两个国家相互仇视,种族矛盾尤为激烈。
关于爱猴神大叔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捡到了一位异族的小女孩。
小女孩不会说话,他将他带到岳父家,开始了帮小女孩回家之路。
片中当猴神大叔一点点的发现原来小女孩不是印度人是巴基斯坦人,从一开始的不相信、不接受到后来慢慢的接受并寻找各种办法将她送回到巴基斯坦,最后甚至开启了跨越国界亲自将小女孩送回之路。
但是这条路并不平坦,小女孩没有护照,他只能偷渡。
可是猴神大叔是如此的诚实,他不会撒谎,所以他在巴基斯坦的路注定不会那么的顺利。
一路上他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警察、记者、普通的民众。
因为是异族警察视他为间谍。
记者一开始也以为他是间谍,但是当他听了他的故事,看到了他的行为,选择相信他帮助他。
而当地普通的民众反而能更快的接受这位好心的异族人,帮他逃离警察的追捕。
影片最后,记者将小女孩送回了家,而猴神大叔却被警察逮捕,要以间谍的分身处置他。
最后记者将小女孩的回家之路的视频曝光,得到了两国人民的关注,猴神大叔被解救,在两国人民的共同护送下跨越国界回到了印度。
影片最后,爱让小女孩开口说话;也是爱让两国人民抛弃芥蒂送回猴神大叔。
有时候在想,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位外国朋友,他是被通缉的间谍,我们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吗?
我想,应该不会,大多数的我们估计会选择相信政府。
可是政府又有多少是透明给人民大众的?
最后说说影片的风格。
大多数人对于印度片的映像是类似于三傻那种宝莱坞歌舞剧的风格,欢快诙谐。
这部片子也延续了宝莱坞歌舞风格,演着演着就唱起来了,哈哈,不过只有前面一点。
在猴神大叔到巴基斯坦之后,风格明显不同,感动溢满屏幕,最后满满都是泪点。
1.在神庙,记者自己支好摄像调整好角度,开始录像,说到电视台觉得这条新闻没有价值时那一下停顿,他的眼神让我印象深刻,沉默中能体会到那种心酸愤懑和不服输的感觉。
2.女主被提亲,拉着男主下楼,对父亲说:爸爸,我一直想找个像你一样的丈夫,他是我能找到的和你最像的人(大意)。
父亲很生气,沉默后转身向来提亲的一家道歉,并且果断的说这婚不能订了。
父女的互动让我觉得很美好,这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觉得女主的三观正也很有说服力了。
二战以来,地球上有很多对世仇国家,对于我们而言,大多数人只知道中国和日本,当然,不少人也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但很少有人会将两者之间的仇恨程度做比较。
宽容博爱,和平共处,自然是我们从小所受教育而铭刻在心的“政治正确”,所以很多人看到这种以超越国家仇恨为主题的电影,就会像燃烧起来一样感动,尽管可能会有些人觉得哪里不对味,恐怕也不敢说出来。
一顶“狭隘自私、民族主义、无脑仇恨、被洗脑了……”的帽子扣上来,你就能知道文革时被批斗得想自杀的那些人,并非脆弱。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过,假如将两个国家背景改换成中日两国。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去日本旅游治病,想要通过日本高超的诊疗技术让久不开口的女儿说话,结果病没治好,签证到期,两人只好回国,谁知在机场遇到麻烦,母亲登机了,才发现女儿去走丢了。
接着,一个读了十几年高中才毕业的日本撸瑟,捡到了哑巴小萝莉,本想送去日本警视厅,结果他们不收,然后,在天照大神的感召之下,日本大叔就开始了一段想要将萝莉送回中国的旅程。
一开始,因为中国大使馆的日本籍雇员无法查证哑巴小萝莉的身份,就将两人赶走了。
日本大叔没办法,就只好带着哑巴小萝莉偷渡来大陆。
结果历经千辛万苦,他们刚踏上大陆就遇到了解放军的边防士兵,但解放军们被日本大叔的诚实所感动,放走了他们。
但他们一进入中国境内,就受到中国警察的各种刁难,但好在有一些中国人好心帮助了他们。
最终小女孩回到了父母的怀抱,但日本大叔却被中国警方当做非法入境的间谍(没有护照干不了间谍,好吗)关了起来。
而后,在媒体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官方被迫放了日本大叔,中国人民大受感动,数万人夹道欢送。
从这个版本来看,就能稍微体会一下巴基斯坦人的感觉了,当然,你可能觉得我瞎类比、胡说八道,那我就只能继续胡说下去了。
首先我想请问一个问题,聋哑萝莉一开始为何能得到容身之所?
因为猴神的善良?
不对,是因为猴神对他未来岳父说,这个小姑娘这么温柔漂亮,一定是个婆罗门。
换句话说,要是小萝莉皮肤黑点,丑点,肯定被当做首陀罗,不知有什么厄运会降临。
当然,你会说这些不过就是假设,但我仅仅是想说明,印度的种姓制度何其的根深蒂固。
同种信仰之下,阶级壁垒就牢不可破,矛盾深重,你觉得两个因为信仰不同而互相仇杀了几十年的族群,有讲“超越国家仇恨”的基础吗?
就像日本此时,天皇未倒,战犯的家族依然是豪门大族,子孙都是政府要员,甚至还要经常以某些倒行逆施的举动挑衅我国,然后口口声声说我们仇日,要以大爱感化我们,让两国人民放弃仇恨。
这不就是无聊的官方辞令吗?
也就当年恢复邦交的时候说给鬼听听吧。
故事发生的基础是什么?
大使馆的不作为,两国警察的不作为,巴基斯坦警方甚至是胡作非为。
于是乎,一件本该由政府来完成的事情,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传奇故事。
而这种瞎了眼的设定,岂非为了成就一个高级鸡汤故事。
几乎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就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它又不是真正的政治宣传片,所以一面较为如实的反应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立,以及印度国内怎样都避不开的种姓制度,但另一面却还是宣扬了印度人在印度教的信仰感召下,如何包容博爱,如何诚实坚毅,如何高尚善良……当然,有良知的巴基斯坦民众还是有的,于是乎,两国在边界这,小范围的和解了。
有人说印度人充分发挥了电影的作用,比中国人厉害,我却并不以为然,这种作用的电影我们经常拍,可惜你们不爱看。
——————————————————————————2018/5/17 我已经越来越泯然众人,当然,现实中的我一直是大众的一员,只是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普通,甚而也渐渐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沉默真的是一件很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
你看我前两年写影评发过的牢骚,随着某影片上映,不就都现世报来了嘛,笑。
说到那篇影评,我还是忍不住想发发牢骚。
有比如说时过境迁,已经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又或者说,是我狭隘的,我实在是不想替广大人民群众发言,只是前段时间全网抓精日的时候,某些人大概是断了网,假装不知道什么叫群情汹汹吧?
巴基斯坦能和中国走得这么近,完全有赖于印度给巴基斯坦提供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些事真的是小道消息嘛?
当然,更有人说巴基斯坦和印度曾是一个国家,同源同种,我拿中日对比不合适,至少应该拿大陆和台湾对比。
这样的人,怕是连印度本是个地理概念,而非国家概念这事都没搞明白,就已经开始嘲讽了。
更何况,印巴关系和两岸关系要是能类比,这人是有多低的政治觉悟啊。
影评下的评论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千奇百怪,但还是充分展现了平凡人的普通。
这种普通就在于看山是山又或者听风是雨,全然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
一群人看到有人竖起种种漂亮的大旗,就涌上去,其实和飞蛾扑火一样,基本属于动物本能。
电影里讲什么?
博爱和解,跨越种族、宗教、阶级的一种人性之美,这些能有什么错,又能有什么稀奇的呢?
我实在想不通,这种主题之下,故事讲得稀烂,和空喊口号有什么区别?
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当然,在我写影评的2015年,还没有这种感受,是在上映之后,那就是“被裹挟”。
就像那个美国的笑话一样“特朗普走进一家酒馆,里面正在播放有关特朗普的新闻,底下的群众大声嘲笑着,忽然,旁边一个男人小声地对特朗普说,‘你怎么能不嘲笑总统呢,你难道不要命啦’。
” 当所有人都说这电影立意如此之高的时候,谁能说一句不好呢,哪怕是说这故事讲得不好?
所有抨击我的评论,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这电影里的故事,逻辑缜密,刻画真实,全都针对着下三路,又或者“左右”去了。
我还看到很多人说中国就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但事实上,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上映了相当多表现中日友好,甚而“战争都是政府的错,两国人民心连心”之类的电影。
但现在有人会把这一批电影翻出来大夸特夸,赞美中国电影人气量大,宽容博爱嘛?
真的,我自己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本不该说什么闲话,惹来一堆非议的。
但我总以一种天真的心,担忧着如我一样的普通人们,担忧大家都会循着动物本能,追求光明,却是飞蛾扑火。
导演的一厢情愿,中国观众的一厢情愿,真是一种奇妙的,天造地设,但又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生动体现。
一些琐事,一些牢骚,见谅。
印度,能歌善舞的民族,除此之外,于我而言谜一般的国度。
宝莱坞其实也算高产,只是我看的印度电影屈指可数,其特点是华丽丽的印度歌舞,冷不丁地会冒出一段来,情到浓时来一段,开心了来一段,生气了也来一段,虽然经常觉得思维好跳跃好突兀,但还是默默接受了这独特的魅力;还有华丽丽的民族风,服装场景,让人眼花缭乱。
近年看的都堪称佳作,三傻大闹宝莱坞、额的个神啊,真的会带来不小的惊喜。
昨晚选的是2015年度最卖座之一,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说实话这片名译得不咋地,收了大半年,让人一直没有看的欲望,标签是“喜剧、动作、剧情”,挺适合一家老小一起观看。
建议看之前稍微了解一下印度的近代史,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关系,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隔阂,冲突的渊源,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不然真的会云里雾里不知所然。
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帕万,碰上一个眼睛会说话嘴巴不说话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达,至憨至愚,至纯至真的大叔被一个流落异国他乡的小萝莉跟定了赖定了,从此走上了帮助小女孩寻亲回家的漫漫长路。
个中滋味,曲折艰辛,冲破宗教信仰,冲破民族国度,冲破政治种族,不得不说是大爱。
萝莉遇上大叔,开启了喜剧模式,如果你沉浸在载歌载舞中,两个半小时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前半部分欢快诙谐、热闹非凡,后半部分,当猴神大叔近乎执拗地一根筋走到底,翻越边界铁栏来到巴基斯坦,也许这就是宝莱坞式的荒诞,也许这就是政治历史带来的荒诞。
你可以随意去到地球另一端,但是通过正常渠道却到不了隔壁,如同早些年,你要办个入台证得多难,那是仅隔一湾海峡达不到的彼岸。
最后半小时,当你看到帕万被当做间谍欲屈打成招,好多人都要泪眼婆娑了吧,那叫一个揪心啊!
心里明明知道按照剧情的发展,会怎样怎样,绝对走不出这个套路,但是当你跟随着沙希达奔跑的脚步冲向妈妈的怀抱,皑皑雪山、茵茵草地、牛羊成群,仿佛一片心灵的净土,喜从悲中来,好多人心都要融化了吧!
当你看到印巴两国的老百姓自发地齐刷刷地站到国境线两端,真爱无敌,人才是第一位的,分割的土地、对立的政治、迥异的信仰都已经不再重要,以人为本,什么政府什么宗教都要统统让步!
当你听到从未开口说话的沙希达拼尽全身力气,大声迸发出的“叔~叔~”,只为了换取帕万的一个回眸,铁骨铮铮的男儿也要为之动容、泪流满面吧!
被宝莱坞震撼到,但凡这种敏感的题材其实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哪怕沾上一点点,广电总局一般是不愿触碰的,所以我要说肃然起敬,勇敢的宝莱坞做到了!
道德良知带来的美好,让人性的光辉闪耀到极致。
略微了解过一些南亚次大陆文化种族宗教的复杂性,所以作为一个异邦人不敢乱说话,除非两国人民自己判断。身为异乡人会疑惑,导演创造这个干净天真世界的立场到底是什么,是弥合冲突的希望,还是自吹好人的作秀,导致我没办法评论。短评里硬扯上人性美好的天真无邪令我不适,幻想世界都能看出那种社会暗调的复杂,结果一边感动一边踩一捧一什么“我们有没有”,人家说不定“没有”但是敢拍幻想,我们“有”但是创作者没兴趣拍人性之美。结尾恶心到我了,商业片里“造作又煽情的完美”、全世界小知识分子共通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抛却复杂历史现实,在虚空里喝人性鸡汤,那就不必上升到艺术层级。评分给喜剧性。
这几年印度片忽然火了起来,但这是我看的最差的一部。我不排斥阿三的歌舞升平,但这CCAV新闻报道式的运镜和色调是怎么回事?两个主演的表现也是生硬得很尴尬,不要求演技多好,至少给点化学反应吧,忽然发现阿米尔汗演技确实好而不仅仅是靠挤眉弄眼。本片对于宗教冲突和政治矛盾的描写太幼稚太粗糙了。
过于理想主义的成人童话!难道只要小萝莉足够可爱和傻萌就可以掩盖一切缺陷吗?不少观众评论电影中体现出的包容性,从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来看,似乎中国影迷的包容性更强。电影极大美化了宗教,似乎一个有所谓纯洁宗教信仰的人就真的会有如神助,可反观现实中的印度真的会感到莫大讽刺。尤其当下的印度即将超过美国成为新冠疫情确诊数量第一时,再加上最近印度同时和巴基斯坦及中国发生边境冲突,会使得电影中关于边境那段的描写显得就像神话一样完全不可信!导演想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讲述种姓、阶级、宗教差异之间的互相理解包容,甚至是印巴和解,真的过于天真,天真到让人觉得极为幼稚。大量的升格镜头及歌舞片段来渲染煽情气氛,不仅老套且冗长,当然或许非常符合宝莱坞娴熟的技法套路,很多观众可能也喜欢喝这样香喷喷的鸡汤吧。
超长发胶广告,男主角从头到尾甚至经历了严刑拷打发型还是一丝不苟
小女孩一分,结尾一分,不能再多了。前半部分的尴尬,和后半程的洗脑与国内片的傻白甜和玛丽苏似乎没有本质区别
世界因有神论而精彩。就像印度人发明数字0。借助它冲破一些边界。抵达一些无限。
电影一开始就预言了,小姑娘最终一定会回到她自己的国家,并且将带来一个新的国家的和平。虽然不知道这样一个国家是否能真正实现和平,但导演的意图无疑是非常动人的。
20220101印度和接壤的巴基斯坦,在此影片中可以看到虔诚的印度教徒(哈鲁曼神猴)和伊斯兰清真教的不同风格。影片中表达了两国人民是淳朴而心存善念的,期望着和平和安定。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
真的很一般,真的很煽情,真的很拖延。
看哭了,很感人的电影,这是一个爱和信仰的故事,印巴问题主要来源于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矛盾,可看着猴神大叔为了莎希达,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信仰,踏足辗转于清真寺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当猴神在穆斯林神庙听着唱诵而流泪的时候,内心一定很震撼,毕竟,爱和信仰,本来就没有国界之分阿!
如此节奏怎么得到如此高分的。。。o(╯□╰)o。。。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萌么~
就是太拖沓了。节奏实在是慢。但其他地方处理的不错。关于印吧冲突都纳入了,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完全可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
剧本漏洞太多,人物毫无特色,尤其反派缺乏动机。好笑吗?也不是很好笑。白瞎了片中展露的强大工业水平。
巴印冲突,民族和宗教,萝莉配大叔的现实主义题材,两个国家陌生人之间的漫漫寻找归家路,小萝莉太可爱了,帅哥来演这种电影也是蛮拼的,其实,只要把多余的歌舞片段去掉我能给四星。
剧情太过于理想化 拍摄手法缺少技术含量 慢镜头用的让人着急 男主太壮了 让人出戏
多看正能量片也是很有好处的。
宗教真是神奇的存在,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真是神奇的存在
这电影在第一段歌舞里有个歌词让我非常不舒服,男主唱的,大意是像我这么诚实的人,在中国和月球上都找不到?嗯?中国人都老实?!
推荐!推荐!推荐!理由一,宗教、国家、种群冲突,人性美与规则法律的碰撞。小事件大主题。理由二,有血性,有情怀,有毅力,有原则,有大爱。理由三,男主表现极佳,小萝莉笑容极甜。理由四,片长159分,但看着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