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看了那么多的韩国电影,薛景求的演技个人还是比较肯定的他演这个剧本中的父亲角色确实很适合,就是年纪看上去稍稍年轻了点,8过找宋康昊大叔,这片子绝对变喜剧片不成— —片子的整体风格有点像七宗罪+爱的肢解,导演大串烧的迹象不是一般的明显,想必看过N多悬疑惊悚片的各位,一定在片中不过重复:“这不是XXX片中的场景”?
OK,看在最后结局的份上,我们就暂且肯定下导演那份学习的热心— —。
片子前面1个小时,剧情很拖沓,让人看的很不顺畅,看来剪辑师的作业没做好,对不起演员同学和导演班长的辛苦工作了0.0.要说明的是,开头的女尸解剖,镜头分的很广,时间也给的很多,就连心脏分解都详细的放出来,开始看得我很不以为然,只有最后结局看完,才明白导演这样安排的用心,对比最后薛大叔痛不欲生和这段解剖,才是他选择自暴最有利的证明,另外,女主警察小MM,驱赶围观群众后低头发现凶手脚印的细节,镜头竟然没给说明?
她没交代给上司,后来怎么就幻灯片放出,大家看的很顺其自然没有惊讶,这个硬伤真是...还有,邪恶的偷偷跟大家说下,当镜头带到尸体的时候,是以平行的角度,从胸部的视点看到头部,我就淫荡的觉得怎么女尸的乳头这么正点,不是说这挂掉的MM是从事公关服务的吗?
想来原来那刻就该想到这躯体不属于这头,汗— —。
然后,我们大叔,突然语调淫荡的说:“多美的身体啊,粉色的乳头,平坦的小腹,还有这标准的美丽阴毛...”我怎么都听的很哑然—O—。
现在想来,原来是编剧剧本里潜在揭露最后结局的台词,跟大叔开始给观众的性格很部协调,这点也是硬伤。
下面就是拖沓的剧情交代,我就不毒害大家了,这里要说的是,其中放到一半的时候有一段,大叔去寻找帮凶朴平熙的住处,在其贴满大叔女儿和他本人的房间里,有一个镜头是这样的,大叔看完墙上的照片,略微意识到些什么,回头正准备去拉开橙色格子的帘子时,传来了帮凶的声音,然后大叔就顾着追帮凶去了,这个细节让我对导演肯定不已,如果当时就直接拉开了,那大叔早就明白事情的缘由了,也就没有下面的帮助真凶脱身了。
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有时我们的努力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需要的只是我们最后坚持的耐心和冷静。
最后,让人为之震撼和难忘的经典10分钟,就像杀人回忆里阐述的那样,原来前面那么多细节和台词,都是为了此刻再帮铺垫,当大叔去尸体现场的时候,女儿其实早就挂了,这点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尸体是肢解的,而且是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不是一个人的尸体,就想爱的肢解里的那样。
而凶手肯招供,并且提供凶器,一切都是因为这些全在他的计划之中,都是对若干年前其姐冤案的复仇。
人可以暂时忘却伤痛,但是无法抹去记忆里的曾经,所以凶手,选择肢解,让大叔去解剖自己的女儿,让大叔这辈子都活在自己的痛苦里,就像当初其攥改尸检报告害其姐,让凶手本人活在痛苦中那样,不可饶恕的活着就是其对大叔最大的复仇,所以,我们大叔选择自暴,“我不能饶恕自己,更不能饶恕你”,让我们一起结束。
比死更艰难的是什么?
-是饶恕-因为忘记痛苦需要一生的时间在这里,再说点深层次的题外话,这片子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内涵很多,比如,虽然大叔当初攥改尸检报告的数据,是想为女儿求到治病的医药费,理由很冠冕堂皇,但是之后却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导演就想告诉我们,不管你做坏事是否自己是情不得已,还是另有苦衷,错的永远是错的,如果仍要去做,自己得到是暂时的利益,付出的是永恒的代价,就这么简单。
此外,这本子的编剧真的不错,抛开主题不说,里面的很多台词都是有潜在意义的,比如,当警察大叔们去凶手家找凶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带血的榔头,随后被化验出,上面的血是B型,不是挂掉的吴MM的O型,这时一个警察大叔就说了,“难不成这小子不只杀了一个人,还杀了其他人”,我们就因该想到,这B型血是大叔女儿的,榔头敲死的是她。
说道这里,我很费解的是,凶手提供自己的木拐杖说是凶器,我怎么都想不通,这么一个木搭玩意,可以把挂掉的吴MM的头敲进一块?
难不成这时丐帮那打狗用的材料造的?
神奇0.0最后,要说的是,片子确实是本好片子,演员,导演,编剧,音效都不错,主题也是相当的让人深刻,看我们大叔那么多次大汗的镜头就知道是卖命演出,再看我们小韩MM那闪汪汪的眼神就知道是深情演出,杯具就杯具在请了这该死的剪辑懒鬼,前面这么拖沓的剧情,难道我们剪辑大哥看得就没什么不舒服?
拜托,好歹这是悬疑片,再有我们薛大叔和韩MM,导演是电视剧导演也无所谓,但电影剪辑的不好让剪电视的来搞吧,1个多小时的东西,可不是天天40多分钟在放!!!
节奏不太好,剧情相对薄弱,太好猜了。
最后的尸体拼接反转不错,但也是逻辑硬伤。
我没觉得宋教授和李圣浩演技有多好啊,,前者除了得知真相的痛苦时大部分都是一个表情,没起伏。
后者太平了。
俩人对手戏给我一种比谁演技烂的感觉,是我没get到的问题?
女主演技不错,初生牛犊且聪明敏锐的新人警察,她演得非常贴切。
真的不想再看到一具具女性艳尸,我就猜到玫瑰花里的女人没有躯干,因为男导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拍摄女性全裸尸体镜头的机会。
不可饶恕,起初我以为宋教授罪不可赦呢,但不能饶恕的还是李圣浩。
以复仇的名义杀死一个无辜的人的时候,所有的正义公道都颠覆了性质,自我执行的对他者生命的审判也只是让他变成一个面目可憎、不可饶恕的杀人犯罢了。
真正该杀人诛心的是那三个少年强奸犯,而不是把一具具女性尸体拿出来审判、凝视。
而且从始至终素金和宋教授女儿都不具有主体性,出场便是尸体,于是又变成男人之间的斗争。
没意思啊,除了反转真没吸引人的地方了。
一部精彩的惊悚犯罪片,一个变态杀人狂极为冷静聪明的策划了一系列的复仇,甚至连男主的自杀都在他的设计之中。
恨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极致就演变成一场策划了13年的复仇计划。
最后十分钟又是剧情反转和惊爆的画面。
玫瑰花瓣里的尸体告诉了观众真相!
虽然看完很心塞,但影片真的很赞!
震撼的结尾,扭曲的人性,韩国拍的犯罪复仇影片真的很好看的!
本来是闲着没事做的,想着之前看过的韩国的电影《杀人回忆》,《追击者》等一些电影都还不错,而无意间又看到了这个《不可饶恕》,但是花了这么久(虽然我本来就是快进看完的),我只想说,操。
这个片子一个大特点就是足够虐心,他妈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就那个拄着拐棍的人,我觉得他不仅是身体上要拄着柺棍,心理更是烂头了。
真是应该让汉尼拔给他好好的上一课。
先说,他的姐姐被人轮奸了,这个事情很严重,打击很大,但是你就是再不爽,也不至于杀那么多人,什么心态,而且,最不应该杀的那个教授的女儿,这你妈,你杀她是什么意思。
就这点最虐心,也最不合常理。
而且,那个拄拐棍的说的理由是“仇恨已经向病毒一样腐蚀了我的身体,竟是扯淡,我估计这货就是正常长大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与其说是仇恨,不如说是这样做,让他觉得生活更精彩,更放纵,更有意义。
这种阴暗面电影拍不出来,就他妈的用仇恨说事。
更让人气愤的是不仅杀了女儿,还要解剖,这他妈的绝对是变态,毫无疑问。
当然可以是因为仇恨让他变成这样的,但这觉不是主要的。
更可笑的是导演最后还他妈的搞起了文艺,圣神的路线,我查来。
杀人碎尸,地狱的行径,真他妈的不搭调。
这种三观不正,应该说是完全偏离的电影,可又不想汉尼拔一样打上变态的标签,是什么意思。
电影果然不易乱看,真尼玛伤心情。
保持着韩国悬疑惊悚片的一贯风格,基调以及震撼的结尾都与《老男孩》基本相同。
但叙事方面参杂了过多的儿戏成分,且有几处情节比较明显的失实,例如审讯室和监狱里的监控设备都让人觉得是摆设,还有主角每次偷偷潜入他人家里,而车就停在室外,却都不被其他人发现。
再加上摄影手法稍嫌老套,过多的使用慢镜。
这都影响了此片成为一部经典的主要因素。
我的朋友安东推荐这部韩国的犯罪片时,只说了俩字:牛X。
本着“安东推荐,必属佳片”的原则,我认真地、投入地观赏了这部片子,果然被震撼了一把。
一直觉得日本的犯罪电影很变态,靠血腥的场面来恶心人,即便优秀如北野武,也用突如其来的暴力刺激观众神经。
韩国的犯罪片镜头没那么刺激,但其剧情却往往惊人。
之前看过《杀人回忆》,那种很散很灰色的剧情,让人头皮发麻,比之于普通好莱坞式的犯罪片要阴暗得多。
韩国人会像中国人一样不动声色,驾轻就熟地把你引入一个错综复杂的网中,激发你的好奇心,最终却告诉你此题无解。
《不可饶恕》共两个小时,如果光看前半部分,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出彩的地方;如果光看前50分钟,你会觉得不过如此了;可是当你看完结局,就会击节赞叹。
靠最后短短10分钟,就将前面50分钟的平庸化成不动声色的铺垫,这是本片最牛的地方。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和救赎的故事,各种本应深沉的感情在其中变成复仇之火。
江边发现一宗命案,死者是一裸女,身体切成六块,躯干和四肢、头颅拼在一起。
刚出道的警花,在自己的老师——也是韩国头号法医的指点下,轻松将凶手绳之以法。
看到法医如切菜一般解剖死者,场面真像是恐怖片。
然而这部电影比恐怖片更恐怖,随着剧情深入,法医陷入十年前自己所做的一起伪证案,落入被人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中,他使尽浑身解数想要逃离,希望就在眼前了,没想到却在最后时刻堕入更深的黑暗中。
姐弟情、父女情、师生情、爱情、姐妹情……本应美好的东西却处处致人死命。
电影提醒你千万不要做坏事,特别是对别人一生造成伤害的事,否则你迟早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害人者、受害者都会为之痛苦终身,仇恨像癌症一样遍布全身,比仇恨更难的事情是救赎,你无法忘记自己犯过的罪,可能最终还要把自己献祭出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噩梦,那就是你曾伤害过的人。
在金庸的《连城诀》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比如吃了自己兄弟的人,担心魂魄来索命;杀死妻子并将尸体砌入墙中的人,每天梦里都要继续砌墙。
可是中国人还是有大团圆的情结,喜欢在最后留一点希望,韩国电影摒弃了这一点,所以也就黑暗得更加彻底。
我觉得电影中还提出了另一个关于伦理的问题:父亲和自己女儿身体的关系。
在这部电影中,法医在被蒙蔽的情况下,亲手解剖了自己女儿的身体,并且破坏了身体,将男人的精液植入自己女儿体内。
正是这一点让法医最终崩溃了。
这个一直声称自己坚持科学理念的人,在这层伦理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和恋父情结比起来,这一重伦理一直是禁区,让人羞于启齿,想都不敢想。
奥利弗·斯通的电影《天生杀人狂》中,杀手说:“我的纯洁一刻,胜过你的谎言一生。
”放到这部电影中,恐怕主人公都要说一句:“我良知闪现的一刻,胜过你虚伪的一生。
”因为有良知,才会在作恶时痛苦,也就更加不可饶恕自己。
不信你看看结尾处的那一浴缸的玫瑰花瓣,何其惨烈。
当然,电影中也有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字幕就非常与时俱进,似乎是青岛人做的,要不怎么会有标准的青骂呢?
比如警官对疑犯就说了这么一句:“Beyond,你以为你是赵作海啊!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比死更艰难的是什么,是饶恕,因为忘记痛苦需要一生的时间”,甚至不够。
七号评分:7.57剧 情 简 介江口河岸发现一具女尸,尸体被残忍地切割成数块,解剖学教授姜民浩(薛景求饰)被指派作为法医接下这起案件。
姜民浩有个在国外生活的女儿即将回国,他决定完成这个案子后就辞去工作好好陪女儿生活。
死者吴恩雅是个酒吧小姐,死因是头部遭受硬物重击,通过尸体上的线索,姜民浩发现死者被杀、被肢解、被抛尸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
青年警探闵瑞英(韩惠珍饰)通过推理分析,发现这个三个地点跟一个环保组织有关,警方便将嫌疑人初步锁定为环保组织的领导人李圣浩(柳昇范饰)。
李圣浩曾在自己写的书中将河流比喻成维纳斯,而政府建设堤坝就是将维纳斯拦腰截断,这似乎就是肢解尸体的含义。
河堤边的脚印一深一浅,也符合李圣浩腿部残疾的特征,警方决定立刻将他带回警局审问,可没想到的是,李圣浩竟然直接承认他就是凶手。
案子进行得很顺利,但另一边姜民浩却心急如焚,本应今天回国的女儿一直没有下落。
在机场焦急等待的他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男子,男子递给他一份文件夹,声称是李圣浩交待的。
姜民浩打开文件夹后惊呆了,里面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他女儿被绑架的照片,可等反应过来,回头想去寻找传信的陌生男子时,人早已没了踪影。
这时,闵瑞英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李圣浩已经承认就是凶手,姜民浩连忙开车前往警局,他要找李圣浩问个清楚。
作为法医,姜民浩在警局可以自由出入,他直接来到审讯室质问李圣浩,想要知道女儿的下落。
李圣浩看上去很平静,似乎早就知道姜民浩会来,他告诉姜民浩,要见到女儿必须帮他脱罪。
姜民浩得知警方已经找到肢解吴恩雅的凶器,知道要想让李圣浩脱罪,必须要在关键证物上做手脚。
他赶回家后,用手术刀割伤自己养的宠物狗,并将狗血带到警局,准备找机会替换在凶器上。
姜民浩知道,这样做已经触犯了法律,可为了女儿他已经顾不得许多,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等待着他的挑战远不止此,李圣浩又究竟为何设局?
……影 片 浅 析经过《老男孩》的洗礼后,对韩国电影变态的剧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本片结尾带来的冲击还更甚之,那种残忍和绝望就像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让人极度难受。
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故事非常完整,一些细节描写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其中缺点也极为明显,导演为制造观众的急促紧张感,设置了大量镜头的晃动,这种设定很影响观看体验,并且和大量光晕特效放在一起也很突兀,个人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
影片的剧本构思让人称道,结尾出人意料的程度可谓顶级,抖出这个大包袱的同时,逻辑上的漏洞也浮现了出来,这大概也是影片没达到一定高度的原因吧。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导演选择了出人意料,优点可能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将会很难忘记。
看过薛景求饰演的很多角色,作为“父亲专业户”的他每次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结尾那一段炸裂的表演,让我想起《老男孩》中的崔岷植,《杀人回忆》中的宋康昊,他们的存在让电影的口碑更进一步。
韩国犯罪悬疑片中,往往会吐槽警方的无能和司法系统的落后,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如果说《杀人回忆》中呈现的是业余,《蒙太奇》中呈现的是草率,那么《不可饶恕》中呈现的更多的是无能。
除了女主韩惠珍饰演的闵瑞英是一股清流外,其余警察几乎都是智障的化身。
影片中案子的关键线索几乎都是闵瑞英找到的,而也是她第一个找到真相的,反观其余警察,不仅不如一个新人,反而被罪犯玩弄于股掌之间,结尾关键时刻也迟迟才出现,让人愤怒却又无奈。
正因为如此,影片中的一些所谓的BUG也让我开始怀疑,这是否也有可能是导演刻意为之,将司法系统漏洞放大来讽刺当下环境。
导致这一切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是个体,而是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不仅仅是韩国才有,相信每个国家都有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10年前,有钱人脱罪的事情还少吗?
而正是有脱罪的先例,才会有之后的肆无忌惮,才会引发后面一系列的悲剧。
这也引出了影片的主题:不可饶恕。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犯错,可在犯错前能否设身处地替他人想一想,如果人人都会换位思考,社会才会更和谐,否则,你犯下的错误将会得不到宽恕,而不可饶恕的那个人,将是你自己。
台 词 精 选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谁又会想到曾经犯下的错误有可能成为一生的痛苦,多换位思考,造和谐社会。
其实解剖的是同一具尸体,最后浴缸里的躯干是罪犯故意切掉,让男主联想到自己解剖的是自己女儿,只是为了让男主心理崩溃,得到快感,因为如果第一具尸体要不是同一个人,如果被男主发现,不就有了警惕性或者说,后面也就没法玩下去了另外这部片子如果把男主写成一个特别心思缜密的,从实验室那一段开始,就应该让他特别谨慎,不就一点蛛丝马迹,而且冷静做事,没有慌张的,再有就是后来的审讯和一些情节,都可以把男主写的特别牛逼,这样的话,再把反派的一些背景交代清楚点,比如怎么有钱搞这些事情,怎么杀了富二代三个人还能逍遥法外,再或者写一写怎么把男主女儿绑走的,我相信肯定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真的不知道这部片子怎么就到了7.8分。
难道就真的是因为一个残忍的结尾?
如果仅仅是一点瑕疵,我可以给7分,但是整部片子的漏洞已经完全掩盖不了那结尾的一点优秀。
在我眼里也就值5.5吧。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有人说结局震撼,前半个小时我都放弃这部无脑片了。
太侮辱我的智商了。
一部好电影,绝对不是以刻意的技术手段舍弃一切而强行强化的一个局部。
而应该是由饱满的人物组成的值得推敲的故事。
看看我们的《无间道》。
然而这片子里,弱化警方到白痴的地步,人物的转变也没有铺垫,在紧张悬疑的气氛中,每个细节都最大化的发挥着叙事功能,然而本片的许多细节完全都是多余的。
处处都是无法避免的硬伤。
先说故事里的硬伤:碎尸案哎!
特么的这么大的案子,这么变态的事儿,全球哪个法制国家发生这么大的案子能不重视?
怎么找到的凶手?
就因为保护环境的一堆示威者,从示威者里找到一个头,这个头还写过一本小说,一本小说就怀疑了作者?
巧了,作者还真是!
保护环境示威的人,要有碎尸的胆子,还用在门口瞎咋呼么?
示威者有这胆子,不杀开发商,不杀破坏环境的人,杀个女人干嘛?
警察如此走运的抓到了这么变态的凶手。
没人在乎杀人动机?
受害人的关系?
一条河被分几段,杀个“无辜”的女子人就分几段?
这个逻辑谁想的?
我真该说一声鬼才!
就这样把一个看似毫无关联,实际背后揭晓有很大关联的案子结合在一起,这个方式真是好巧妙哦巧妙的我都想给编剧寄刀片了。
调查这层关系,还得反复由犯人自己强调,真是把警察都塑造的太白痴了。
再说凶器,一个棍状钝器,抓了个瘸子,在全城的在找凶器。
特么的就没人看看那根拐杖么?
瘸子最顺手的第一怀疑凶器就应该是那根拐杖啊?
我真的感觉自己在这个片子里被侮辱了智商。
到最后瘸子自己把拐杖递出去...这个心心念念的凶器,却成为不了直接证据?
纳尼?
那开始费什么劲呢?
接下来说教授的硬伤:作为警方多年高级人才,出场就塑造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形象。
能够从J液传播中找到过敏源,这是多么细致严谨的解刨专家?
这是为警方贡献多么大的一个专家?
然而面对一个肢解的尸体,竟然就第一时间主观的推测为是一个人的尸体!
人设崩塌连就仅仅只用了5分钟。
然后,在得知自己女儿被绑架后,第一反应竟然是背叛国家安全机关!
WTF?
坏人都没说你必须独立完成啊!
他就立刻接下任务了。
好歹在警务一线奋斗这么多年,就没有个警察帮个忙么?
如果我是一个警务工作人员,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利用自己的现有一切资源(警方资源)先查女儿的入境记录,再调监控。
一般最短的有限监控记录都可以保持7天,4天前的记录完全可以找到女儿在哪失踪的。
而不是自己谁也不说的去找犯人妥协。
紧接着,教授找到了帮凶的窝点。
(自己女儿的尸体也在那里。
)教授被帮凶揍了一顿。
你是个法医,没有战斗力,ok,但犯人都找到了,你不依靠警察赶紧抓人救人,而是陪着犯人依旧在做游戏!!!
被揍过的教授开始开窍了一点点,开始黑化陷害男友。
那个赌徒虽然看起来不是个好玩意儿,但是他的确是没有杀人啊。
教授有脑子陷害死者男友,没脑子救自己女儿。
你女儿死了你怪谁?
教授行动里的问题:教授第一次见到凶手在全程监控的重案审讯室,两人肆无忌惮的聊着绑架与威胁。
然而外面的警察仅仅就是敲敲门就拉倒了。
之后连看看教授说什么都不管。
本以为这段忽视是故意的忽略,为了之后有警察发现教授的事情而帮助教授,然而并没有。
失败。
教授在凶手家被钉子戳穿。
导演,你试试被那么大一个钉子戳进身体里试试,你试试。
衣服的韧性,和人体的本能反应,没有强大的撞击,你慢慢靠墙试试能不能插进去。
碰到这段有什么用意?
特么的一个悬疑片!
在推理中你浪费时间搞这个?
失败。
还是同一个场景里,教授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地窖,很难打开,掏出了手术刀。
手术刀?
就是捅完自己的狗随身带着的手术刀?
等等,他为什么还要随身带着手术刀?
哦,因为他是个解刨的。
费劲巴力的打开那个地窖,你们猜发现了什么?
没错,什么都没有,还把手术刀遗留在现场了。
这么不正常的工具,仅仅就用来被新来的小警花发现教授去过凶手家而已。
其它人(例如每天只知道骂骂咧咧的老警察)就一点都不在意?
整整一个场景铺垫了教授干扰现场而留下一堆证据,我以为教授会被警方发现而被通缉不得不转到地下行动,添加行动的阻力。
然而,并没有。
这一切精心的安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小警花发现教授去过那里。
很典型的以点盖面的微观编剧思维,忽略了整体线索同一的宏观布局。
失败中的失败、再提一句凶手,凶手的复仇是贯穿行动的动力,而再次压抑的环境中,产生的变态心理(都碎尸了),在表演中却缺少了一些力度。
尤其是在结尾,复仇成功时的扭曲心理,很轻描淡写的就带过了。
其它的人物,傻乎乎的小菜鸟警花只为敬重而跑前跑后,纯帮忙的帮凶,只知道骂人啥本事没有的老警察,导演的人物塑造功力可见真是不咋地。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全片就真的是为了展现一个报复的结果,强行忽略了所有的逻辑连贯性。
为了增加难度而增加难度,故意省略了警察的能力与智商,使整个故事完全建立在一个一触即碎的孤立无援环境里。
宏观布局不足,微观拓展冗长,还十分炫技的用什么手持摄影加不明觉厉的蒙太奇手法。
大逻辑对的,小逻辑致命不可能的错误。
这点不如《老男孩》。
可是,结局,太要命了,心受不了,太痛苦了。
虽然,本身如果是真实事情的话,从一开始,解剖就有不应该发生,就不会视而不见,(参考美剧,犯罪现场鉴证)。
但是,作为报复的内容,太残酷,太虐心,只有死,才可以解脱,人人走到哪一步,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
人的心如此的热,犹如核弹爆裂。
有如此的冷,冷到冥王星辰。。
我好冷,好冷。。。
最烦这种凶手一上来就装逼,演的劲儿劲儿的,好蠢!
编剧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么
故弄玄虚的片子
些许坑爹,2.5星
前面有点拖沓,但是最终的结尾还是很震撼的,原本的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不可饶恕的原因无非就是把不相关的人卷进了复仇的行动中,最终所有人都逃不了应有的惩罚,某些情节类似“七宗罪”。
结尾果然逆天了!
柳承范越发上道了
韩国版七宗罪?你是没看过七宗罪吧...
非典型韩国版的《七宗罪》,结局很赞
像这种变态的作案方式就算你剧情多牛逼我也接受不了
典型的精心策划复仇计划~~惊爆的结尾,编剧很有想法!
唯一能看的就剩性爱镜头了
韩国人常能拍出不错的悬疑片。虽然看完心里窝火,但也正说明这是部不错的片子。
韩国电影真是充分说明了有演技的长得都特别丑这个点。
实在是变态!
3星半。看到1小时55分我还想打4星来着的,但是那个明显的“借鉴”七宗罪的结局(其实整片都有,但结局太明显),让我想到在豆瓣七宗罪也只能打到5星,这片的4星就打不下手了,2者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差距都不是一点点。李圣浩找个帅的人演就好了,多好的角色啊,薛景求的演技很好。看久了也算帅吧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结尾那一下
好邪恶,好强大的结尾。整个故事就是为了结尾而设计的。如果翻回头想会发现很大的漏洞。额,就不剧透了。前面都少有点无聊,悬念也不是很够,但是为了这个结尾,还是值得一看。韩国的罪案题材很多精品。这个国家的民族心理真是有意思。
好邪恶.....
精神层面的血腥大过肉体的。